堵住“阳光下的采购黑洞”,关注堵住“阳光下的采购黑洞”——

不够用 2
聚焦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政府采购被称为“阳光下的交易”。
然而近几年,因为频频爆出的“天价采购”“黑心采购”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其问题的背后,与政府采购法实施12年而与之配套的实施条例缺失有关。
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决不仅仅是条例的几款条文就能完全解决的,要贯彻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监督,对不按规定公开的单位、机构和具体责任人,要依法进行处罚。
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条例将于今年3月1日实施。
各界期望,以条例为契机,从制度上推进政府采购的规范化、法治化进程,堵住寻租腐败的黑洞,让政府采购真正回归阳光、公平、公正。
剑指采购“质次价高” 采购的U盘变身iTouch4、斥资千万元购买10万套“次品”课桌椅、十多家企业竞争报价最高者竟中标……近年来,政府采购领域屡屡出现质次价高、豪华采购等问题,“买贵不买对”“买人参的钱买萝卜”等采购乱象饱受诟病。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过去对政府采购需求管理不足相关。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说,由于一直以来缺乏从法律层面明确采购需求管理问题,没有具体的采购需求说明、论证等要求,也没有相关责任规定,导致一些政府采购买了不该买的东西,一些本来不需要或过于奢侈的东西大量采购。
目前,我国年政府采购资金规模已近2万亿元,带动了一个超过20万亿元的公共采购大市场。
徐焕东认为,引导政府采购领域规范发展,仅靠加强采购程序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化政府采购的源头和结果管理。
新出台的实施条例一大突破,就是明确了采购需求的内容,如规定采购人应当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明确采购需求成为政府采购的重要目标和依据,并规定采购标准应当依据经费预算标准、资产配置标准和技术、服务标准确定等。
全流程“阳光化” 据媒体报道,湖北一乡镇计生办曾以购电脑设备、印刷宣传资料等发票报销3.5万元,其所得款项全都用于发放端午节、中秋节福利;也有不少地方,一把手频频插手政府采购,甚至直接指定企业中标或为输送利益企业量身定制采购标准…… 这些“暗箱操作”的政府采购乱象背后,总离不开乱伸的“权力之手”,暴露出政 府采购全链条中存在的寻租、腐败黑洞。
针对这些问题,条例规定,项目 信息必须公开;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应当在指定媒体上发布;采购项目预算金额应当在采购文件中公开;中标的单一供应商名称必须在指定媒体上公示。
此外,采购文件、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也必须公开。
投诉处理结构也必须公开。
“政府采购合同公开体现里程碑式的进步。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说,虽然政府采购法要求公布政府采购结果,但并未要求公开政府采购合同,公众、未中标或者成交的供应商无法了解政府采购合同的全部内容,此次条例要求公开采购合同,将大大提高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强化公众对政府采购的监督。
但专家表示,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决不仅仅是条例的几款条文就能完全解决的,要贯彻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监督,对不按规定公开的单位、机构和具体责任人,要依法进行处罚。
同时依靠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采购网络平台,让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和监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政府采购的公开和透明。
止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使其从业受限、经济上付出代价。
徐焕东说,条例对专家行为的规范,对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专家选拔、培训、抽取、使用、轮换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细致和创新的工作。
铁腕追责促公平公正 供应商将政府采购合同转包、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政府采购当事人违反政府采购法和实施条例,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针对近几年政府采购经常出现违法采购结果无人负责、责任无法追究等问题,条例进一步细化了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等主体的违法情形及法律 责任,使责任追究有法可依。
此次实施条例增列的违法情形有34 种之多,例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测、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等方式改变评审结果,供应商中标或者成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与采购人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以及供应商之间恶意串通的具体情形等,针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的违法情形,明确规定给予限期改正、警告、罚款,同时还要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教授于安说,条例是国务院为实施政府采购法发布的第一个综合性行政法规,其严格规定法律责任,将极大改善政府采购法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提高政府采购法律秩序的保障水平。
文/新华社记者韩洁徐硙谭元斌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实施条例缘何一等12年 规范评审专家行为 政府采购工作专业性强,聘请懂行的社会人士担任评审专家,是政府采购通常采用的方式。
但由于专家评审的权利、义务、责任等法律规定不明确,现实中出现诸多专家不“专”、专家难“责”、专家操纵等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
此次为保证评审专家公平、公正评审,条例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入库、抽取、评审、处罚、推出等环节作了全面规定,旨在确保专家“随机”产生,防止评审专家终身固定。
同时,强化对评审专家的失信惩戒,对其不良行为予以记录,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针对评审专家不同违法行为的性质,区别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其评审意见无效,不得获取评审费,禁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徐硙韩洁)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公布全文,并将于3月1日起施行。
实施条例也被称为法律的“腿”,是承上启下的行政法规层面的制度规范。
一般而言,随着法律的颁布实施,相应的实施条例就应该随之制定。
然而,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何相关的实施条例到12年后的今天才得以出台?有专家指出,经济、社会转型冲突,社会变革中部门利益纠葛,是一些法律法规长时间难产的根本原因。
目前,调整我国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是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
两部法律之间却存在诸多矛盾与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顺 利推进。
事实上,有关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 起草工作,财政部早在2003年4月起就已启动,并形成了实施条例送审稿,于2005年1月报请国务院审议。
此后,几乎每年的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都将制定实施条例列入其中。
特别是在《国务院2009年立法工作计划》中,首次将实施条例列入“力争年内完成的重点立法项目”。
此后6年,实施条例一直是国务院年度立法计划中的重点。
《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长期缺位,反映的是中国立法环节的某种现实与无奈。
事实上,这并不是惟一一部历经多年起草、修改,依旧迟迟无法与公众见面的法规。
经济、社会转型冲突,社会变革中部门利益纠葛,是一些法律法规长时间难产的根本原因。
电信联通获LTEFDD牌照 4G市场上演“三国演义” 本报记者黄鑫刘晓峰 2月27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LTEFDD牌照。
这也是电信、联通一直热切盼望的4G牌照,将推动4G技术在我国融合发展,使我国全面进入4G规模商用时代。
TDD和FDD是4G的两种制式。
FDD为欧美多数国家使用,也是电信、联通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向;TDD则是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式,由中国移动主导。
FDD两条线收发信息、速度更快,TDD一条线收发信息、节省频谱资源,各有优势。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3家运营商发布了TD-LTE牌照。
“近几年,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流量呈爆炸型增长,融合组网正是为了充分发挥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整体容量。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球已有17个4G商用双模网络,手机终端正向多模 FDD为欧美多数国家使用,也是电信、联通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向;TDD则是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式,由中国移动主导。
中国移动计划2015年发展4G用户达到2.5亿,中国电信计划新增4G用户1亿 多频发展,国内网络设备企业、终端企业也纷纷采用双模式共平台研发制造。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鼓励和引导相关企业通过租建结合的方式组建4G网络,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自2014年6月以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在56个城市开展了4G混合组网试验,验证了两种制式融合组网的可行性,也在为自己的4G市场做铺垫。
中国电信2月27日表示,获得LTEFDD牌照后,中国电信将充分发 挥有线宽带和LTE混合组网优势,通过4G与3G、移动宽带与有线宽带协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全面、优质、满意的通信信息服务。
同一天,广东电信同步启动天翼4G商用。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表示,将深化实施“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大力开展业务与产品创新,加快提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广大用户提供“上网更快、覆盖更广、体验更好”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其实,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 LTEFDD网络建设已经基本完善,拿到牌照后一定会加大市场投入,很快形成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声势。
”通信业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但项立刚认为,这对于4G市场整体格局的改变很难有实质性影响,因为相比而言,中国移动TD-LTE已积累了大量用户,并克服了3G时代终端不足的弊端。
“虽然中国移动先行一步,但4G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万里长征。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认为,竞争将会推动4G发展更快,并推动芯片和整个产业生态体系的成熟。
目前,3家运营商的4G资费已经有了较大优惠。
同台竞技后,资费无疑将是竞争的主要砝码。
据了解,中国移动计划2015年发展4G用户达到2.5亿,中国电信计划新增4G用户1亿。
确股不2015年2月28日星期
5 土地确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记者乔金亮报道:在今日召开的农业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表示,我国今年将扩大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在去年3个整省和27个整县试点的基础上,再选择江苏、江西、湖北等9个省区开展整省试点。
其他省份根据本地情况,扩大开展以县为单位的整体试点。
要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
张红宇说,2009年,农业部在全国以8个村为单位试点,之后扩大到以乡为单位试点,2013年扩大到105个县,目前以整省为单位试点。
正在开展的土地确权登记,就是把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位置等信息载于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权益。
截至2014年底,全国1988个县(市、区)开展了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涉及1.3万个乡镇、19.5万个村,试点覆盖面积3.3亿亩。
确权登记化解了大量过去沉淀下来的农村土地矛盾,为促进土地流转建立了基础,得到了基层群众广泛认同。
但是,确权颁证登记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原来土地承包合同是8亩,经过实测量出的结果是10亩,多出来的2亩怎么办?比如对于城市郊区,能不能确权确股不确地?在确权登记颁证的时候能不能调整土地? 多出来的土地怎么办?张红宇表示,如果原来在二轮承包就已经明确到一家一户的承包地,原则上实测多出来的土地就应该归该承包农户拥有。
比如山东、河北、四川这类地方,原来是8亩,实测出来可能是10亩。
这种情况原则上应该确到原承包农户。
还有一种情况是增加了很多土地,特别是大规模开荒地,这就要“一村一策”。
如宁夏平罗县农村增加的开荒地很多,当地村里达成共识,多出来土地的20%增加到原承包农户的承包面积之上;剩余的80%,作为村里的机动地或新增人口的分配土地。
这种情况实施的前提是,所在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民主决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日前农业部等6部门出台的文件都强调土地确权登记“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
为何要允许这种特殊情况存在?据介绍,我国还有一些农村,比如华西村、南街村这样的村,改革开放以后就一直没有把土地分田到户,仍采取集体经营的方式,在这时候确地到各家各户,显然没有必要。
还有一些已经划入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农村,剩余土地很少,这种情况也不便确地。
是否实行确权确股不确地,要由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决定。
环保部约谈临沂、承德 两市政府主要负责人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记者曹红艳报道:环保部有关负责人27日介绍说,环保部日前对山东省临沂市、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
据了解,2月25日,环保部对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
环保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高振宁在约谈时指出,今年1月至2月对临沂市开展专项督查行动发现,督查的15家企业中有13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其中焦化、钢铁行业尤为突出。
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导致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较差,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月26日,环保部对承德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
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刘长根在约谈中指出,今年2月对承德市开展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时发现,承德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企业违法排污情况严重,面源污染控制不够有力,大气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
承德市是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唯一一个2014年空气污染不降反升的地市。
成品油价格“两连涨” 2月27日晚,一辆小汽车在北京十里河一处加油站加油。
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
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本版编辑梁睿孟飞本版邮箱jjrbjrcj@

标签: #打不开 #不出去 #把你 #视频 #不见了 #忘记密码 #密码 #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