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老资讯,每日养老资讯2018

朋友圈 3
年8月10日 香山颐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特别鸣谢:

幸福颐康养老产业投资公司 欢迎订阅 目录 养老视点......................................................................................................................4 上海:中国老人如何在家养老?有个方案不妨一看....................................................

4上海:构建家门口的“认知症照护”体系....................................................................6山东:潍坊市老龄办问卷调查,近九成调查对象每月回家看望父母........................7安徽:合肥打造“城区15分钟”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8江苏:苏州扩大有效供给打造养老新模式....................................................................8湖南:常德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家门口幸福养老........................9四川:老龄工作模式新亮点多,绵阳经验全国推广..................................................10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提高..........................................10免费助老餐厅遭堵门,我们真为老龄社会做好准备了吗?......................................

11 热点新闻....................................................................................................................12 保障“银发族”的上网安全..........................................................................................

12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养老服务基金在京正式成立......................................................13青海计生特殊家庭就医可获“绿色通道”..................................................................

13 养老类型....................................................................................................................14 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住不起......................................................................................

14 养老产业....................................................................................................................15 新华网进军养老产业,将创建新华智慧养老聚合服务..............................................

15

国民健康与养老产业峰会西安行..................................................................................

15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高端养老服务供给渐成热点..................................................

16 养老访谈....................................................................................................................17 中国养老会走向哪里?养老产业痛点难点又在哪里?..............................................

17 智慧养老....................................................................................................................19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布,涵盖百余项目..........................................

19安徽:“互联网+”养老模式,长丰县将新建9家养老服务站................................19 老年大学....................................................................................................................20 浙江:诸暨老年大学开设社区教学点,首期名额
920个..........................................

20 健康管理....................................................................................................................21 老年痴呆症可分为七个阶段,应该早关注早治疗......................................................

21 互动养老....................................................................................................................22 双管齐下填埋“银发游”陷阱......................................................................................

22 养老金融....................................................................................................................23 保险版以房养老扩围全国,盈利困境难解仅
139人投保..........................................23野村:下半年保险业将好转,推以房养老需配合税收..............................................24

卖掉房子养老你愿意吗?..............................................................................................

25房价暴涨暴跌会对以房养老保险模式形成冲击..........................................................27“以房养老保险”——新型的养老模式......................................................................28 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公募基金践行责任与使命..............................................28

如何化解以房养老焦虑症..............................................................................................

29“以房养老”遇冷四年,为何还要在全国推行?......................................................3060岁以后“以房养老”?调查显示:近九成人不愿意.............................................31

正视质疑以房养老扩围可行且必要..............................................................................

33这种养老模式试点四年并未成功,现要扩大至全国..................................................34

以房养老保险将向全国推广..........................................................................................

35银保监会:全国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36全国铺开“以房养老”业内人士:市场潜在需求显现..............................................37“以房养老保险”扩围,如何提高吸引力是关键......................................................

38 社会保障....................................................................................................................38 养老目标基金落地,将给养老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38

银发族如何选保险?......................................................................................................

40争议1

元养老险,保障还是噱头..................................................................................

42落实基本养老金上涨,多数省份已发放到位..............................................................43

以房养老保险将全国推广..............................................................................................

44

中国养老体系"打补丁"真相...........................................................................................

46 国际交流....................................................................................................................47 老年华人如何更好适应异国生活?..............................................................................

47 热问快答....................................................................................................................49 职工养老保险与居民养老保险可这样“转接”..........................................................

49 老年说法....................................................................................................................50 让“银发族”远离骗局困扰..........................................................................................

50 关于我们....................................................................................................................50
联系我们....................................................................................................................51 2018
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视点 上海:中国老人如何在家养老?有个方案不妨一看 一家四口的年龄总和超过300岁——在上海老人张信孚家,应对老龄化是一场与时间的长期战斗。
上海静安区长乐路某栋6楼,93岁的老人张信孚因瘫痪卧床多年。
照料他起居的是91岁的有先天残疾的老伴沃雪香。
两位女儿远嫁浦东,均已过六旬,仍坚持每天往来数十公里照顾父母。
现实的困境是,两位老人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无力雇佣保姆。
女儿不在身边时,“即使是帮他翻个身,我都是翻不动的”,沃雪香感叹。
这个家庭的遭遇并非个案。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静安区已经有36.4%的人口已经步入老龄化;2017年,整个上海市的老龄人口也已经占到总人口数量的33.2%。
与此对应的是,在中心城区,高昂的地价已经无法满足养老机构的土地需求,养老院一床难求。
供需失衡的背景下,众多机构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于张信孚、沃雪香一家而言,上海民间非盈利组织“上海静安区青凤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以下简称“青凤”)的居家养老服务,既贴近他们的经济能力,同时也能缓解当前的压力。
所谓“青凤方案”,即通过服务社的中介功能,像点菜一样,从供应商处挑选所需居家养老服务。
如今,“青凤方案”已经推广至静安寺11个社区,年均服务人次80余万人次。
在老龄化社会研究专家看来,“青凤”尊重市场的调节能力,合理配置资源。
2018年4月15日下午3点,上海静安区静安寺街道愚谷村的办公室内,67岁的青凤服务社负责人方佩儿正与工作人员就“长护险”的细节进行仔细研究。
讨论间隙,她还接待了几位前来办事咨询的老人。
而在当天上午,她刚刚组织一批老人参加了静安寺派发素面的公益活动。
隔日,她还需要接待从江西远道而来的观摩团。
“马不停蹄。
”她说,这样近乎无休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特别是刚落地的“长护险”,成了她这一年工作的重点。
她以张信孚、沃雪香家的情况为例来谈自己的工作内容:由于张信孚因瘫痪卧床,家人在护理他时,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褥疮。
养老护理机构“一床难求”,老年人们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养老,加之高龄失能老人又最为特殊,种种因素导致目前高龄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面临较大困境。
“青凤”于2014年推出专业上门护理服务,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整理床单、头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协助进食等17项生活护理项目,以及生命体征检测、导尿、鼻饲等13项卫生护理项目。
专业上门的医护人员让张信孚一家得到了喘息机会。
这位93岁的老人的健康状况也在专业人员的护理之下趋于好转。
方佩儿介绍,因为这项服务旨在帮助行动不便老人解决居家养老的疑难问题,减轻家属看护负担,因此得名“喘息服务”。
而刚落地的“长护险”——这项年100小时的免费公益项目,可以与社保账户挂钩,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老人,按评估等级享受每周3、5、7小时,最高可达300多小时,且报销比例高达90%。
方佩儿表示,“喘息服务还只是青凤服务社的服务清单中的一种。
”据介绍,“青凤”于1999年由社会公益人士徐青凤在上海市静安寺街道办的支持下成立,专门研究和解决社区养老问题,并命名为“青凤老年生活护理服务社”,最初以在社区驻点,提供老人的上门服务为主,后移址到愚谷村。
上海市中心寸土寸金,青凤旗下的乐龄站点是愚谷村社区老年居民难得的社区养老点。
摄影:杨舒鸿吉“青凤”筑巢愚谷村,在当时,既是为了救火,又带有实验性质。

4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静安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王昆告诉界面新闻:“愚谷村共有建筑127幢,竣工于1934年,是典型的上海里弄,也是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600户社区居民中,9成是老年人。
” 不仅老龄人口基数大,愚谷村的建筑基本维持了砖木结构的原始形态,养老设施落后,至今仍有多户共用厨房、厕所。
“这样的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非常不利。
因此,青凤选择在愚谷村这样的极端条件下,探索居家养老的方案。
” 2006年,“青凤”交接到有多年政企工作经验的方佩儿手中。
“做老年人的服务,就应该先了解老年人的需求。
”方佩儿解释。
在接受服务社后,她率领服务社成员,印制了一份涵盖6大类共88项的调查问卷,在全小区260余住户家中一一进行上门调研。
方佩儿在资料夹中翻出了一份当年上门调研时的问卷。
问卷中不仅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还细致地记录了老人的足码、房屋走向、有无电扇及衣物等情况。
方佩儿回忆:“遇上一户老人,家中每年都能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其中,电风扇就有6个,但是老人在夏季仍有避暑问题。
因为老人担心电费问题,不敢使用,也就因此搁置,到了酷暑季节,她还是靠扇子扇风。
” 方佩儿明白:“养老服务就是要切中老年人的生存需要的痛点,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
“在最终收回的问卷中,方佩儿梳理发现,用餐是老年人的关心的头等问题。
为了解决老年人的用餐问题,服务社曾想自行兴建食堂,但是很快被否决。
“一来是兴建厨房需要额外的场地,工作站并不能满足此条件,同时提供餐饮服务需要向政府申领餐饮行业的执照,管理和运营成本极大。
“方佩儿构思,何不通过邀请第三方企业来为老人提供服务?最终,通过街道的牵线搭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成为了爱心餐供应商。
5元钱的一顿饭,很快吸引了更多老人前来参与。
目前,青凤服务社对接的多家后援单位,为7家站点内的老人提供每年40万份养老用餐,并提供配餐上门服务,全年无休。
也正是用餐问题的解决,方佩儿意识到,“青凤”的定位是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找后援单位来提供对应的服务:“青凤”不当供应商,要当“中介”。
在青凤服务社提供的服务列表中,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共有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安全保障、精神慰藉共6大类,共计60多项的服务。
80多家的供应商提供无偿、低廉、便捷的专业服务。
现如今,“青凤”能够年均服务80万人次。
一家机构能够撑起如此体量的市场,原因为何?上海静安区民政局透露,截至2017年底,全区户籍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34.2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36.4%,高出全市3.2个百分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17.4%,高出全市0.7个百分点。
与此对应的是,全区共有养老机构37家、长者照护之家8家,共计养老床位6098张。
全区共建成15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2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64家老年人社区助餐服务点和助老服务站,215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
数据显示,床位和老龄的比例为1.7%,也就意味着98.3%的老人需要在社区养老或者居家养老。
这一数据,与今年5月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邵博士在“上海论坛2018”上发表的“我国9成老人需要居家养老”的论断不谋而合。
吴玉邵认为,目前我国基本的养老模式格局为“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
”他指出,新修订的《老年法》里面同样把老年人养老由家庭改为居家养老为基础,“但社会各界误解以为改为居家养老为基础就不要家庭养老,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新概念的居家养老实际上是包含了家庭养老。
居家养老其实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加现在的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制订家庭养老的支持政策,比如说就近居住、照料假、喘息制度、家庭成员护理等。
”吴玉邵强调。
在静安区,上海民政方面同样意识到建设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是疏通城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资源匮乏的必由之路。
静安区民政局向界面新闻透露,近年,上海静安在区层面,曾实施“老伙伴”计划,低龄老人为高龄独居老人服务,“为低保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室适老改造服务”,提供住房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实施“老年乐园”项目,整合社区资源,激发和拓展老年活动室的服务功能;开展失能老人关爱项目,提高社区内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失能老人家庭增强照护专业技能;在彭浦新村、临汾路街道试点开展爬楼机服务项目,解决悬空老人难下楼问题;在共和新路、芷江西路、彭浦新村和临汾路街道实施社区困境老人援助计划—“暖阳相伴”项目,为失独,中、重度失能,近三年患有
5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大重病、家庭遭遇突发事件的60岁以上老人或家属提供服务。
同时,各街镇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广泛开展 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办,相谈,助急,助学,助乐等“十助”服务;各街镇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为老服务项目,部分项目已逐步品牌化和系列化。
如南京西路街道的独居老人“守望相助”项目,构建了独居老人看护联络机制;宝山路街道的“银手杖”项目,关爱社区空巢老人;共和新路街道“银发盾牌”项目,为老人提供法律支援服务。
芷江西路街道“失能帮帮团”项目,为社区失能家庭提供有效支持;彭浦新村街道的“惠智驿站”项目,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彭浦新村街道“情暖空巢”项目,为没有纳入政府养老服务补贴的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提供一对一服务。
静安区民政局告诉界面新闻,这些服务均是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市场运作、实体管理”的运作模式,以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形式。
政府协调,市场参与的格局,已经是上海应对老龄化进程的整体思路。
“青凤”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正是基于于此进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探索之
一。
在民政部门看来,将社区养老服务托管给民间非盈利组织的试水之举,现在确实有效果,“‘青凤’方案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现状中存在的服务人员数量不足、专业不精、流水严重的矛盾,提升了服务能力,扩大了受惠老人覆盖面。
”一名工作人员说。
(来源:快资讯)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704 上海:构建家门口的“认知症照护”体系 失智老人照护是今年上海民生养老工作重点之
一。
今年初,改建
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首次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
为了缓解认知症(又称失智症)老人照护的压力,如今新一波政策红利正在上海落地,各区尝试在社区对认知症进行筛查、照护或干预,受到社区中不少认知症患者及家属的欢迎。
据统计,目前上海约有30万老人患上认知症,约占户籍老年人总数的7%。
认知症是一系列以记忆和认知功能损害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并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一种疾病。
然而,医学上目前并没有认知症治疗的办法。
业内人士指出,身患认知症的老人,如果不加干预,失智症状随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重,且不可逆,直到陷入生活不能自理的境地。
就当前而言,非药物干预即专业认知症照护成为预防和缓解认知症的唯一解决方案。
针对认知症患者及家庭这一社会刚需,今年以来上海各区作出了不少实践探索。
2月,杨浦区新开了一家主要收住高龄失智失能老人的公办养老院——杨浦社会福利院,这座失智失能照料机构拥有295张床位、建筑面积超过7400平方米,尤其是对那些单纯认知症老人,设置认知家园专区。
长宁区则推行了一场认知症社区筛查试验,该区选取江苏路和华阳路两个街道,分别针对户籍老龄人口进行认知症全人群筛查和整群抽样筛查,同时在虹桥街道开展认知症高危人群排查,用以排摸社区认知症患者底数,研究建立包括科普宣导、发现转诊、认知干预、家庭支持等在内的社区支持网络。
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调研时发现,社区失智群体缺乏康复理疗场所,该区率先让辖区内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定向床位服务于社区中的失智老人,帮助他们减轻症状、放松心情。
而创建以长者为中心的“认知症友好社区”正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稳步推进,他们希望实现认知症从预防、治疗到照护的全病程管理模式,为家庭减轻负担,让患者生活更有质量。
与此同时,如何答好“改建1000张失智老人照护床位”这一“市政府实事工程”考题,成为政府部门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在家门口有效照护认知症患者,今年3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虹口区银康老年公寓调研养老机构失智床位建设,实地调研银康老年公寓失智症照护专区——记忆小镇和慈爱小院,同时启动了市民政第三精神卫生中心与银康老年公寓“认知症
6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医养结合”研究项目。
4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发布《认知症照护床位设置工作方案(试行)》,要求2018年各区改建认知症照护床位不低于50张,全市总数不低于10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服务对象为该市户籍60岁及以上、经统一需求评估和认知症专项测评后符合机构入住要求的老年人;由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给予每个认知症照护单元一次性开办补贴10万元,用于照护单元内的设施设备采购、更换和维护;在既有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置的认知症照护床位,由市级福彩公益金按每张床位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各区政府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补;鼓励对养老服务机构员工制招用在认知症照护单元专门从事认知症照护服务的护理员,按考核合格人数乘以该市上年度最低工资50%的标准给予养老服务机构奖补;同时,认知症照护床位所在区域统一使用“记忆家园”的名称,床位布局采取“小单元”的模式,每单元6-18床,每个机构可根据场地条件设置1个或多个单元,同时在合理布局床位的前提下,鼓励设置单人间,多人间每间原则上不超过4床,且床之间有私密性隔断。
(来源:中国社会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717 山东:潍坊市老龄办问卷调查,近九成调查对象每月回家看望父母 9
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潍坊市老龄办主任王勇、副主任寇建辉介绍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相关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超九成调查对象每月给父母打电话 根据调查,84.98%的调查对象知道父母生日;在本地但与父母不住在一起,每月回家看望父母的
占89.54%;不在本地,每周给父母打电话的占93.88%;在乘坐公交车时,选择为老年人让座的占92.69%。
这些数据表明,全市孝亲敬老的氛围比较浓厚,孝德观念深入人心。
对于促进全社会尊重关爱老年人的方法,超过六成的调查对象提出要加强尊老敬老教育、强化孝亲敬老正面宣传引导,超过三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老年人要自尊自重自爱、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拓展老年人维权渠道。
入住养老机构的仅3.78%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与配偶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占30.6%,与配偶一起生活占42.61%,独自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占12.62%,独自一人生活、入住养老机构的分别占10.39%、3.78%。
在主要经济支出方面,68.81%的老年人选择吃穿住用,其次为医疗费用、家庭转移、文体活动、交际。
调查发现,43.23%的老年人希望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发挥余热;30.41%的老年人希望参与各类活动,服务社会。
七成以上的老年人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愿望。
该调查是我市开展的首次专题性调查 据有关人员介绍,根据潍坊市老龄委安排部署,5月29日—6月20日,潍坊市老龄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是潍坊市针对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开展的第一次专题性调查,是着眼于全市人口老龄化面临新形势、老龄工作面临新任务、老年群体需求面临新变化开展的大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调查。
围绕老年人真实需求、养老孝老敬老状况和为老龄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三个方面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调查面向老年人和非老年人两个群体,采取网络与书面相结合,市县两级联合开展的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249797份。
此次问卷调查范围广,调查涉及全市4区6市2县和5个市属开发区,各
7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县市区和市属各开发区均将调查范围延伸到镇街园区,实现了调查范围在全市的无缝隙、全覆盖,调查对象分布城乡各阶层。
规模大,老年人调查比约为5.77%,非老年人调查比约为1.75%。
准确性高,调查采用不记名、网络与书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被调查人如实填写答卷的权利,最大化地反映了被调查人真实意愿。
针对性强,对调查内容多次论证讨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力求问卷紧贴实际,突出特色。
以网络调查为主,设置书面调查环节,兼顾老年人实际,提高市民参入调查的积极性。
记者在发布会上还了解到,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问卷调查共征集为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68条,涉及养老服务、老龄产业、权益保障等11个方面。
经评审,评选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村居老龄组织、加强孝德文化建设、构建完善老龄工作大格局、广泛开展创新老龄工作调研活动、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等“新时代创新发展老龄事业十大建议”。
(来源:潍坊新闻网) /Home/Article/index/id/615/aid/53709 安徽:合肥打造“城区15分钟”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据安徽网报道,日前,合肥市民政局公布《社区居家养老“助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根据方案,合肥计划到2020年底,在全市基本形成“城区15分钟、县城区20分钟”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实现街道、社区和住宅小区全覆盖,保障有需求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务。
根据方案,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充分整合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按照“中央厨房+社区食堂+小区助餐点+配送入户”,或者集体送餐的模式,以县(市)区、开发区为单位,统筹规划和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
方案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要通过招商引资、公开招标、市场准入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建设和运营老年人助餐机构,建立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的老年人助餐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明确对重点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予以补贴。
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针对老年人的助餐补贴和运营补贴政策。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以保障空巢、独居、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需求为重点,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构建全覆盖的助餐服务网络。
除了完善送餐服务机构和资金补贴,方案还鼓励各地在实践中加强创新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产品,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智慧助餐服务。
例如,开发移动智慧点餐平台和语音点餐机器人,支持自助点餐、手动点餐、语音点餐和定点就餐、配送到户服务。
(来源:中安在线)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680 江苏:苏州扩大有效供给打造养老新模式 8
月2日,苏州召开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晒出上半年亮眼成绩单:新增养老床位490张,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7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达47张,护理型、社会力量举办(经营)养老床位占比分别达到53.5%、60.1%。
当前,养老领域刚性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据苏州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苏州60
8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5.8%。
苏州市民政局局长李永根表示,苏州将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打造养老服务“苏州模式”。
苏州今年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苏州市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政策支撑。
7月,苏州召开全市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正式启动把全市镇(街道)敬老院改造提升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工程。
根据规划,到2020年,苏州所有编入行政区划目录的镇(街道)均建成一家床位在150张以上、服务功能以医疗护理为主的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
机构采取公建民营方式,为区域内特殊老年人群体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除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苏州在基本民生保障与城乡社区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新成效。
上半年,苏州启动新一轮城乡社区服务社会化全覆盖试点,近800名专业社工沉入一线开展服务。
目前,苏州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达14.2家,持证社工人数达10825人,位居全省首位。
今年1月,苏州率先在全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因病致贫家庭帮扶工作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意见,全面建立因病致贫家庭生活救助长效机制,进一步编牢织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从7月1日起,苏州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月945元。
7月11日,苏州召开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暨张家港“村民自治”试点经验交流会,明确10个方面33项重点任务,助推城乡社区治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李永根表示,接下来,苏州将以“精准高效公平”为原则,着力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机制;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为目标,着力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着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来源:新华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705 湖南:常德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8
月3日,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村民段民富早早来到村里互助幸福屋,聊天、打牌、看电视,不亦乐乎。
段民富今年68岁,儿子在广东打工,老伴随之南下照顾孙子,他则在互助幸福屋找到了精神寄托。
这样的互助幸福屋,谢家铺镇已有19个。
这是常德市加速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的生动实践。
常德市现有老人135万人,老年群体基数大、增速快,且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
目前,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医疗和精神文化需求增加,解决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近年来,该市民政部门积极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先后涌现出新坡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武陵区完美社区老年照料中心等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特色服务机构。
今年,常德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
该市将力争到2020年,筹措近亿元资金,实施居家养老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医养融合改革等项目199个,提高养老综合服务质量。
为推进这项工作,该市在武陵区、临澧县、石门县和鼎城区周家店镇、桃源县陬市镇进行试点,共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点456个,其中市、县示范点20个。
同时,常德市探索建设城市宜老自助屋、城乡医养健康屋、农村互助幸福屋等“三屋”,完善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适老设施、住宅小区配备养老服务设施告示,推进基本信息管理数据库、居家和社区养老在线服务、老人智能服务等设施和平台建设,加强服务队伍专业培训,孵化培育社会养老机构(企业)。
力争到2020年,全市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智能化,惠及百万老人。
(来源:华声在线)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683
9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四川:老龄工作模式新亮点多,绵阳经验全国推广 2日至3日,省老龄委第二检查组来绵对“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四川省“敬老模范县(市、区)”创建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检查。
记者获悉,我市目前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共1138个,为全市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累计50万人次。
检查组通过深入基层养老机构实地检查、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对我市社会养老服务、社会养老保障、老龄产业发展、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截至2017年底,我市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4%。
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16.7%)、全省(21%)平均水平。
预测到2020年,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34万人,占比将达23.5%左右。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老龄工作作为全市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式,取得了积极实效。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三个应对”“五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四川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安排部署,大力推动全面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两项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养老敬老孝老的社会环境等,推动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取得了进展。
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建设,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65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2个、床位34099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30张;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共1138个,为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累计50万人次。
全市共有各级老年大学106所,在校学员4万余人,40余万老年人以不同形式参加了老年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共有登记备案的基层老年协会3624个(县市级38个、乡级363个、村社级3223个),社区老年协会建会率为100%,农村老年协会建会率88%,会员41.57万人,有力促进了全市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五有”工作。
我市“全面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新模式等特色亮点工作,得到了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委的高度评价并要求向全国推广。
我市全面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两项试点工作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全市有8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4个县(市、区)被省政府命名表彰为“敬老模范县”、一个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老年维权先进集体,7人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调研组对我市全面构建老龄工作大格局、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点、“12349”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安州区省级敬老模范区创建等工作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下步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
(来源:蜀龙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711 黑龙江:哈尔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提高 按照《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哈政办规〔2017〕55号)要求,该市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困难家庭老人进行提标扩面,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补贴标准统一提高为200元/人/月,将户籍为本市市区的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的三 10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低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人也纳入享受补贴的范围。
从2008年开始,哈尔滨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全市范围 内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购买服务对象为居住且户籍在本市城区(暂不含呼兰、阿城两区)的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家庭月人均收入在490元以下(包括“三无”老人、享受低保待遇老人)的独居老人(子女均不在本市居住以及子女在本市居住但子女均享受低保待遇或有重度残疾),服务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
2011年起,该市连续4年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标准进行提标扩面,将该市65周岁以上的城区“三低”家庭的独居、空巢老人,城市郊区农村低保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及重度残疾的独居老年人全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截至2017年底,该市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达到1604人。
从2018年7月1日起,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居住且户籍在本市市区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的城乡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低收入家庭的独居、空巢老人及失能半失能老人。
城区独居、空巢老人是指独身老人、老人夫妻双方不与子女共同居住或与子女共同居住但子女均享受低保、低收入困难、低收入家庭待遇以及有重度残疾。
农村独居、空巢老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均不在本村屯居住或子女虽在本村屯居住但长期外出务工或子女也属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以及有重度残疾。
补贴标准统一提高为200元/人/月,受益人数达到4000多人。
(来源:中国商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53729 免费助老餐厅遭堵门,我们真为老龄社会做好准备了吗? 坐落于贵阳乌当区蓝景街区的“诚善助老”免费餐厅,近日遭遇烦心事,在短短四天时间内遭到
两次破坏,餐厅大门被一名业主用小车堵住,门板、墙壁等处也被乱涂乱画,导致平时在此用餐的百余名老人不能正常就餐。
上门闹事的业主给出的理由是,老人在此用餐扰民,但一些邻居表示老人用餐时间为上午10:30-12点,不至于到严重扰民的程度。
原本为老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的公益餐厅,却遭到了业主的堵门。
这一幕实在令人唏嘘。
而从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来看,问题的解决似乎远未达到堵门、砸招牌的地步。
比如,老人用餐时间一般为10:30-12点,这个点一般不至于构成严重扰民。
另外,在此前收到投诉后,餐厅也予以了特别注意,像讲课时关掉了窗户和话筒。
退一步讲,若有业主的确受到了影响,也可以与餐厅方面作进一步协商沟通,选择堵门的极端方式,无疑有失理性。
不仅影响了老人就餐,让餐厅义工冒着酷暑被迫送餐上门,也大大增加了公益服务的成本。
“诚善助老”免费餐厅,在贵阳已经发展4年,截至今年5月,已为鳏寡孤独、空巢、低保、高龄、残疾、困难老人免费提供爱心午餐66万份,可以说已经是相当一部分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这样的公益行动,社会各方都有必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才是。
事实上,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助老的公共服务、公益行动在社会逐渐兴起,其或多或少都要给原有的社会公共空间带来一定的影响。
比如,养老院、敬老爱心医院、以及如“诚善助老”这样的免费餐厅,未来必然会在每个人的身边、小区多起来,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影响到原有的公共生活空间,乃至带来卫生、噪音等多种问题。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是老龄社会的必然,需要每个人多一点“共处”意识和理解基础之上的接纳,一味排斥,只会无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养老氛围与品质。
最终伤害的,其实是每个人的公共利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构建一个友好型的老龄社会,这样的口号在当前社会大家都不陌生。
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却往往陷入知易行难的尴尬。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是助老服务,对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每个人就该无条件的忍受与包容。
这也需要公益组织和服务部门,能够充分考虑到服务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扰民”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安排,将其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实现助老与便民的平衡。
这考验着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也是助老服务人性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11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老龄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它可能给每个人带来的现实影响,仍在被低估。
这起事件或许证明,我们还并没有为迎接老龄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从现实到心理层面。
但不管怎样,对于迈出行动的助老善心,社会需要更多的呵护。
而一个真正的友好型老龄社会也必定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参与和理解。
(来源:封面新闻)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3710 热点新闻 保障“银发族”的上网安全 如何提高老年人安全上网意识和防范能力?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85.1%的中老年网民每天至少上网一次,其中超过三成用户上网超过3小时,在线聊天、看新闻和听歌追剧最受欢迎,担心网络诈骗、虚假广告和网络谣言的中老年网民超过五成……前不久,由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腾讯公司联合发布《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出炉。
该报告详细地展示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年人即“银发族”的上网行为习惯和风险,并呼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保证其上网安全。
近年来,中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据今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
2亿多老年人每天都在干些什么?这个问题显然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虽然众多老年人已经进入了人生的后半程,但他们在精神上并不消沉,而是积极向上,追赶时代潮流,主动体验现代移动互联网生活。
比如,不少老年人都很时髦,热衷用智能化手机上网,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发视频和信息,甚至参与网购。
但是,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对互联网中各类信息的鉴别能力偏弱,再加上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缺乏,很容易受到虚假广告、网络谣言的影响,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掉进诈骗陷阱,给自己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比如,一些老人对输入法的使用并不熟练,还存在不熟悉软件功能及担心财产损失等障碍,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上网门槛和风险。
近年来,警方通过媒体披露了不少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诈骗案,一些老年人轻信互联网上的虚假广告宣传,掉进了伪投资、伪保健品的陷阱。
此外,有的老年人轻信网络谣言,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网络谣言的“二传手”“三传手”,这样的现象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当前,在“互联网+生活服务”方面,“银发族”表现出了更大的参与意愿和消费潜力。
但是,这个群体也时常面对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等上网风险。
如何提高老年人安全上网意识和防范能力?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各类网络诈骗犯罪,净化网络空间,消除老年人的上网安全隐患。
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让更多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关注“银发族”的上网安全。
比如,可以尝试通过社区街道、图书馆、老年大学等为老年人开设课堂,让他们熟悉掌握互联网应用知识和技能,学会防范风险。
要引导研发生产者降低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复杂性,增加便利性,最大限度地满足“银发族”的使用需求。
要鼓励商业机构通过搭建老人乐园、居家养老服务店和网上商城等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服务,使其可以享受理疗按摩、健康咨询、交友旅游、家政服务和上网购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服务。
同时,一些老年人也要摆正心态,而不能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跟不上时代。
利用充足的闲暇时光,老年人不妨继续学习,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接触互联网世界,逐步跟上信息技术更新的节奏,而不要被网络支付、团购、网上预约这些新名词吓倒。
年轻人也要积极地帮助自己的父母跨过这些知识、技术难关,手把手地带他们接触互联网这个新世界,这对减少他们的上网安全风险大有助益。
12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Home/Article/index/id/457/aid/53725 (来源:江西日报)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养老服务基金在京正式成立 2018年8月3日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举办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养老服务基金成立暨揭牌仪式。
养老服务基金成立仪式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老龄与综合公益事业部刘芳主任主持、谷艳芬副秘书长宣读了“养老服务基金”成立批准文件、理事长戚学森颁发牌匾、养老服务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邱龑模接受牌匾。
海外华侨,国际金融家曾大志博士从香港专程赶来祝贺。
参加活动的还有养老服务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苏志钢、刘艳新,秘书长李玖玲,副秘书长邱威、苏博等人。
养老服务基金是由盛泉集团有限公司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申请设立。
该基金将在新时代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积极推广公益养老模式,大力促进媒体参与养老公益事业,让更多人关注贫困老年人群。
同时创建养老服务创新平台,开展养老服务业研究,为发展养老服务业贡献力量。
(来源:新浪网)/Home/Article/index/id/454/aid/53685 青海计生特殊家庭就医可获“绿色通道” 记者从青海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切实帮助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成员在就医方面的实 13 2018
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际困难,近日,该省将在62所医疗机构开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
据了解,享受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人群为青海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即独生子女为
级以上伤残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及伤残子女;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夫妻。
凡是目标人群,均由户口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发全省统一制作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医疗服务证》。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凭此卡在指定的62所医疗机构就医可享受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住院等服务。
据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卫生技术家庭发展处副处长李杰介绍,青海省将在8月20日前完成《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医疗服务证》的核发工作,采取集中办理和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能现场办理的上门提供服务或邮寄服务。
(来源:新华网) /Home/Article/index/id/457/aid/53715 养老类型 公办养老院住不进民办住不起 曝光短片 家住汉口的刘女士,母亲今年已经
90多岁了,这几年,帮她找合适的养老院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根据刘女士描述的情况,巡查员再次走访了这些养老院。
位于汉口发展大道的公立养老机构武汉市福利院,价格合适,床位难排。
目前已经排到了2000多号,可能一两年都排不上。
而在另一家民营养老院九州通人寿堂,这里有空余床位,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收费4000到6000元。
这个价格对每月工资仅2700元的刘女士来说,显然高了。
和刘女士的经历类似,武汉某高校的退休老师孙先生最后只好转向投资型养老院。
接触了一家名为武汉东方福瑞银龄集团的养老性质服务机构,只要先交预付款,就可以提前预定床位,入住还有折扣,算下来每月不到2000元。
他签了合同,并缴纳了预付款。
但随后这家养老机构出现问题,孙先生预定的床位住不成了。
现场回应:加大公办养老投入,全力追回老人损失 武汉市民政局局长李国汉:养老机构收取预付款是绝对不允许的,民政部门只允许按月收取。
短片中反映的问题,作为民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感到很心痛,暴露了基层民政部门对养老机构的监管不力,政策宣传不深入。
去年5月份,民政部门通过风险排查,获悉武汉市个别养老机构存在该现象,随后及时会同市有关部门,采取了措施,进行了风险提示,并将有关线索移交给了司法机关。
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基层民政部门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另外将会同几个养老院所属的党委政府,全力为老人追回养老钱。
现场问政的市公安局机关相关负责人也承诺,不惜一切代价将老人的损失追回来。
针对老人找不到合适养老院的问题,李国汉表示,武汉市目前老年人口已达到180万,如何应对老年化问题,武汉在努力,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
就像短片里反映的一样,住不起、住不进、环境差等问题,反映了我市养老供需不匹配,结构不合理,服务不到位。
接下来,一方面要加大公办养老的投入,优先解决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
另外,通过政策扶持,引进社会力量,重点发展一批质优价廉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养老机构,为更多老人提供养老床位,让老人有的住、有的选。
(来源:武汉晚报) 14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Home/Article/index/id/520/aid/53728 养老产业 新华网进军养老产业,将创建新华智慧养老聚合服务 8日下午,新华网江苏有限公司与江苏射阳县民政局就智慧居家养老正式签约。
签约仪式上,双方表示,携手创建的新华智慧养老聚合服务系统平台,将秉持“老人第
一,服务第一”的宗旨,为射阳县老人提供快捷、高效、优质、实惠的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服务,做到为政府分忧,为老人解愁,替儿女尽孝,为和谐射阳出力。
射阳县民政局局长戴元辅介绍,截至2017年底,射阳县60周岁以上老人已有21.2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2%。
银发浪潮下,射阳县近年来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工程的重点工作来抓,目前已经建成了全省一流、苏北领先的县级养老示范基地,其中县养老中心1200张床,投资2.8亿。
但是考虑到射阳县属农业大县,老人大多数在农村,居住不集中,这为老服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基于此,新华智慧养老聚合服务系统平台应运而生。
据透露,该平台主要面对居家老人,包括一个平台,六个中心(120急救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社区体检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
建成后,将以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指挥中心,以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管理中心,以村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服务中心,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健全服务网络,致力于为每一位居家老人构建安全、充实、尊严、快乐的老年生活。
据介绍,项目将采取合作共建、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倾力打造网格化新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用一至二年的时间完成一套涵盖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管理标准,建立社区居家照护信息化服务的管理系统,在一年内争创江苏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单位,三年内争创全国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来源:新华网) /Home/Article/index/id/522/aid/53686 国民健康与养老产业峰会西安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近年来关于推进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健康与养老
新模式,推进国民健康与养老产业的发展,于2018年8月8日在美丽的古都--西安市举办了“国民健康与养老产业峰会”西安站暨西安禄盛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此次峰会是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共服务工委会和深圳(国际)健康与养老产业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智慧健康专委会和广州禄盛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以及行业精英等400多名代表欢聚一堂,互动交流以更好地满足国民健康与养老产业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在此次峰会上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中关村大健唐服务平台授于西安禄盛健康管理中心和内蒙古呼和浩特禄盛健康管理中心为大健康服务平台示范基地,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关村智慧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迟胜先生、禄盛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文先生共同为两家管理中心授牌。
15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在峰会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叶劲超先生简单地讲解了近年来中国政策对健康产业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居民医保体系、逐年提高医保补助标准、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等,并结合近几年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讲解了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是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使得大健康产业有制度可引导,有规章可实行;二是高科技化:未来我们用的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实现便捷的高科技化养老,病人不再需要频繁奔波医院,即在家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三是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
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使得老年人不再受繁杂的检查流程所困扰;四是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
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向国外拥有先进健康产业的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医疗理念以及模式。
禄盛健康首席顾问潘千里先生更是结合自身拥有的89年精彩经历,讲述了他对健康养生的乐观态度,提倡人们不能盲目追求长寿,要讲究科学养生。
他对健康长寿的独特看法——“体劳而心不累”“理直才能气壮”“劳逸结合”等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峰会中,董事长李德文先生介绍了公司职能,以及自建立后取得的一系列成功案例。
围绕“个人慢性病管理”和“智慧养老”运用创新思维,整合大健康产业链服务资源,提出了基于“禄盛大健康服务平台”的一系列综合解决方案,一直秉持着以禄盛大健康服务平台”为管理支撑,以智能检测监测为手段,以医院救治为保障,以慢性病康复为目标,以周边各实体店为服务网点,以疾病预防、健康咨询、调理服务、慢性病康复、身体保健、为主要服务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内人群个性化需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为各类疑难杂症提供咨询医疗服务。
他讲述了禄盛的健康产业价值,如定位明确——健康养老,并阐述其公司远景即完善禄盛内在价值的同时,打造健康产业品牌价值。
会议最后禄盛还分享了接下来的一系列规划:将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以引领健康与养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己任,致力于让整个产业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协同发展,为中国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和示范应用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次峰会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认可,并且有多数参会人员现场积极报名参与健康产业建设,为中国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助力。
(来源:瓷库中国) /Home/Article/index/id/522/aid/53694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高端养老服务供给渐成热点 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端养老服务供给逐渐成为产业布局热点。

作为业内较早涉足养老产业的保险机构之
一,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近日透露,投资约40亿元、耗时6年在上海建设的大型医养结合型养老社区“中国太平·梧桐人家”将于2019年交付使用。
这个养老社区坐落于浦东新区,拥有1500余套老年公寓和900张康复护理床位,届时可为约3500位客户提供高品质生活和康养服务。
记者在实地看到,养老社区的浴室、厨房及室外走廊设置了高度适宜的扶杆,圆弧形的家具拐角设计可防止老人撞伤;室内外的安全感应器和紧急呼叫按钮,方便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除了各种无障碍、智能化、适老化的设计,每个房间还配备了健康监测设施,逾6万平方米的康复护理中心可满足入住老人不出社区看病、配药的需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接近2.41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为11.4%。
“银发族”群体的日益增加带动多层次养老的需求大增,给养老产业带来更大机遇。
其中,高端养老服务供给逐渐成为布局热点之
一。
近年来,万科、保利、绿城、首创等地产巨头纷纷进军养老地产,保险巨头们则不约而同地将目 16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光瞄准了高端养老社区。
其中,率先获得养老社区投资试点资格的泰康人寿在北京、上海等地打造了“泰康之家”项目,中国人寿旗下“国寿嘉园”也在多个城市落地。
在业界看来,保险业牵手养老社区可谓“天作之合”。
一方面,养老产业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与保险资金体量较大且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特征相契合。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高端客户群体本身也对“医养结合”型高品质养老服务有着较大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险企投资建设的高端养老社区大多面向自身保险客户,即购买相关保险产品且累计保费达到一定金额后可获得入住资格,入住后再支付相应的运营服务费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居住设施和服务的“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养老模式之
一。
保险业界专家表示,随着中国民众收入的提升和养老理念的转变,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社区安度晚年。
机构和资本持续进入这一领域,也有望催生更多“中国版”CCRC。
(来源:大秦财经) /Home/Article/index/id/522/aid/53695 养老访谈 中国养老会走向哪里?养老产业痛点难点又在哪里? 中国养老会走向哪里?养老产业痛点难点又在哪里?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如今,全国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到2050年前后,这个比例预计达到3:1——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随着,养老、教育、医疗有望成拉动内需“三驾马车”的官媒报道引爆了舆论,无论情愿不情愿,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每个人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和未来方向是什么?都成了件每个人应该也值得去搞清楚的事情。
为此,《中外管理》专访了健康服务领域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颖熙,从中国养老产业的特色、现状,到发展方向和商机,为读者带来一场“接地气”的解疑,给我们每个身处其中者带来思考。
怎样照料“失能老人”,是养老产业最大的痛点 《中外管理》:一提到养老产业,人们第一反应会想到养老院,但中国的养老产业有没有自己的特殊性? 张颖熙:中国老人最常见还是以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居多。
养老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老人“失能”那几年的问题。
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养老支出主要集中在失能阶段的医疗支出。
这期间,老年人对医疗、医护人员的需要,对家庭的需要,对药品的需求都非常大。
《中外管理》:目前国内的医疗体系能满足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吗?张颖熙:老人在失能的时候,就需要有专业的医疗资源介入,但纯粹的医院救治满足不了养老的需求。
所以,为社区养老配备足够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才是关键。
但目前,社区还满足不了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很多养老是依靠家庭来完成。
未来,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产业肯定会向一些专业机构、专业的养老护工、医务人员倾斜。
因为今后人口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子女都有工作,脱离家庭力量,依托家庭外部与社区结合的养老服务变得更加现实。
17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中外管理》:既然失能阶段的养老需求非常大,为何过去养老产业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比较小? 张颖熙:高端养老在一线城市的需求还比较大,但中国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老人和家庭没有太多能力承担高端养老支出。
此外,从供给的角度看,中国家庭对机构养老的需求还是有限的。
调研发现,中国老人喜欢居家养老,很多人对机构养老,住进养老院还需要从思想上、心理上、观念上再认识。
但养老产业的人力成本却越来越高,以后还会更高,这些因素无疑导致养老产业不仅难度大,而且利润自然不高。
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的盈利空间小是行业常态。
《中外管理》:政策层面缺少一定的支持吗?张颖熙:政策层面看,医养结合在体制上还没有真正的结合,养老的花销还没有纳入医保。
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专业机构服务”更适合中国土壤 《中外管理》:什么形态的养老产业更适合中国的土壤?
张颖熙:从需求上看,人们对机构养老的需求是有限的,很多中国的家庭从心理和思想观念上还是倾向于居家养老。
将来中国养老更稳妥的方式是集中在社区里,再加上医疗和健康管理的配套,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医疗人员跟进,这就比较可行。
毕竟,医养结合还是需要更有效率的专业企业去做这件事。
正如很多老人的护工是24小时陪伴的,这就需要一些健康管理类的专业人员参与这个工作。
每天做定期的检查和跟踪,出现紧急情况会作出相应的应对,护理也需要护士这样有专业技能的人。
基本医疗保险需要与养老产业结合! 《中外管理》:您认为推动中国养老产业的顺利发展,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张颖熙:需要有一系列配套的支持政策,比如,公共服务机构怎样创立行业标准?怎样进行监督?政策已经在发生变化,以前提到“社会办医”,国家政策一般用的“鼓励”这样的字眼,但“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改成“支持”。
鼓励,意思是你怎么发展我不阻止、不限制你,但“支持”就意味着一定会发布一些配套的政策。
今后具体怎么支持,还要看后续国家部委发什么文件,但从中能看到国家政策的变化。
其次,从医保方面看,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怎样和养老产业结合?以及如何融合商业保险?这些都需要去思考。
现在国内的商业保险,只占整个医疗保障的2%-3%,这个比例在医疗服务领域是很低的。
再次,还是要“保基本,强基层”。
养老完全依靠商业机构去做也不现实,毕竟国家的强势医疗服务资源都在大型公立医院,所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也很关键。
应让三甲医院多参与基层医疗,比如,大型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生每周可以去基层医院问诊。
这也是体制内允许的。
这部分更需要国家支持,让医疗服务更加市场化、标准化。
应引以为鉴的美国养老模式 《中外管理》:既然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在中国尚需要攻坚克难,国外有哪些医养结合的模式可以借鉴? 张颖熙:以美国为例。
美国政府在医疗费用方面的支出力度很大,主要集中在公共医疗补助(Medicaid)和医疗保险(Medicare)这两块。
公共医疗补助,针对的是贫困家庭、孕妇、婴幼儿、儿童等群体。
医疗保险则大多针对退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福利的老人每年可以定期去体检,一些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花销不太大。
应引以为戒的是,美国每年在医疗方面开销不小,可是健康的产出并不高,即人口健康状况的改善和资金投入是不成比例的,这和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当然,也有很多的钱花在了过度治疗上。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很多养老机构由专业的养老公司、保险公司运营,像凯撒集团在美国的加州运营着大型的养老机构。
这是美国医养深度结合的体现。
机构养老受欢迎和美国老人的养老观念也有关系,相比较中国很多老人喜欢和子女在一起,美国老人相对独立,他们有一 18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部分居家养老,有一部分喜欢去社区、机构养老。
在美国,只要年轻的时候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不错,老了就可以体面的养老,但穷人是没法体面养老的。
(来源:新浪财经) /Home/Article/index/id/526/aid/53682 智慧养老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发布,涵盖百余项目 从工信部网站获悉近日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
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下称《目录》),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优秀产品和服务推广应用,为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采购选型提供参考。
《目录》涵盖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5大项56个产品类项目以及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养老机构信息化等6大项59个服务类项目。
据了解,智慧健康养老是指融合应用医疗健康电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产品,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体征、居家环境等数据,实现家庭、社区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健康养老模式。
(来源:中国发展网) /Home/Article/index/id/529/aid/53718 安徽:“互联网+”养老模式,长丰县将新建9家养老服务站 2018年,长丰县将新建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据悉,这9家养老服务站都将按照“互联网+”养老模式运行。
近年来,长丰县深入推进互联网和养老服务业各领域深度融合,使老人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预约,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便捷服务。
该县采取政府购买和项目合作加盟的形式,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建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积极投入“互联网+养老”模式。
同时,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改造和新建社区内部无线网络、宽带网络、广电网络、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老年人生活和活动区域网络畅通,以便于支撑“互联网+社会居家养老服务”行动的高效运行。
另外,该县采取吸引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机构养老护理员、失智老人照护员、居家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技能和照护能力。
完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星级评定机制,将养老服务人员从业人员登记注册、职业技能、参加教育培训、规范用工、信息公开等规范管理情况与星级评定相挂钩。
目前,长丰县已在敬老院特护区实现了“互联网+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接诊医生或责任 19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村医通过电脑对居民健康服务进行随时随地的动态管理,在电脑上直接将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信息实时录入,完成重点人群随访服务,从而保证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时、规范开展。
全县共有16家敬老院的特护区都已实现了“互联网+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来源:合肥晚报) /Home/Article/index/id/528/aid/53719 老年大学 浙江:诸暨老年大学开设社区教学点,首期名额
920个 近日,诸暨市老年大学与暨阳街道办事处、陶朱街道办事处正式签约,将在社区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一期开设17个班级,计划招收学员920人。
6月下旬,诸暨老年大学计划招收1000人,结果一个上午名额就被抢空(详见本报6月21日报道)。
针对老人学习热情高涨而供需矛盾突出的现象,诸暨市老年大学转变办学思路,面向基层,延伸办学,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的愿望。
诸暨市老年大学成立于1994年,当时只有2个班级120名学员。
而今年,已扩张到42个班级。
“虽然如此,很多老人依旧没能抢到名额。
”诸暨市老年大学副校长龚建豪告诉记者,近年来,在他们老年大学的报名现场,出现通宵排队的情况可谓是常态。
目前,诸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3.47%,老龄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而百名老年人占有老年大学的面积只有0.87平方米,又远远低于全省4.1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由于场地等限制,承载能力有限,42个班级已经是我们本部最大的容量了。
”龚建豪说,这次与暨阳街道、陶朱街道合作,就是为了更多地增加班级、增开新课程,容纳更多人进入老年大学的课堂。
经过实地调研,诸暨市老年大学最终确定在暨阳街道的凤凰、八
一、上江东、浣北、望云五个社区设教学点,而陶朱街道则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模式,今年首先在城西社区设立教学点。
“这些教学点教学计划由总校制定,老师也由总校派出教学,学员所学的内容与总校同步。
”龚建豪说。
暨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增告诉记者,他们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硬件设施普遍比较好,且会议室闲置时间较多,把老年大学的优质资源引进社区,是希望为老年朋友提供一个学习、交友的平台,引导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爱好,让他们的老年生活质量提高,实现文化养老的目标。
“以前我都是坐公交车去老年大学上课,还没有直达的,得转一趟车才能到达。
”家住陶朱街道开元小区的陈阿姨今年76岁,是老年大学的老学员了,她从2000年开始上老年大学,陆续学了舞蹈、电脑、西医等课程,她说,自己现在身体还算健朗,转车也吃得消,但那些年纪更大的老学员就不太方便了,“现在能够在家门口上大学,大家伙都拍手叫好!” (来源:绍兴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537/aid/53712 20 健康管理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老年痴呆症可分为七个阶段,应该早关注早治疗 当家中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时,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查一查。
不少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是正常老化的表现,但是医学发展揭示了记忆力减退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是大脑出现问题的警示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刘军教授提醒,当家中老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时,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查一查。
当记忆跟不上遗忘的脚步,老人家可能生病了 今年66岁的张婆婆,但她的记忆力逐渐下降已有三年多了。
家人发现,她经常忘记自己把东西放在何处,常为了找回一件常用的东西而翻箱倒柜;有时去市场买菜,给了钱却忘了把菜带回家;有时跟老朋友约好了聚餐时间,却忘了依时赴约;有时去银行取现金,却忘记了密码,只好多次到柜台申请改密码。
不仅如此,张婆婆甚至开始记不清熟人的名字,还常常忘记自己有没有吃过药。
同时,张婆婆的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容易起疑心,还喜欢收藏东西。
最让家人担心的是,张婆婆居然在一次外出时迷路回不了家了。
后来,张婆婆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就医,经医生检查后,她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即俗称的“老年痴呆症”。
在神经内科刘军教授的指导下,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家人的精心照料,张婆婆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下面七大征兆,提示老人家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 许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早期患病时没有引起重视,而误以为自己只是记性不好。
刘军教授提醒,阿尔茨海默病从无损伤期到重晚期共有七个发展阶段。
市民可以依据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对照一下,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符合相关特征,需尽快到医院神经科(或者神经内科)检查。
第1-2阶段:患者能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下降,通常表现为忘记熟悉的词语或名字,忘记钥匙、眼镜等日常物品的位置。
但临床检查无记忆缺陷的客观证据。
第3阶段:一开始,部分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可被诊断为早期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
此时,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阅读一篇文章后几乎记不住其中的内容;记不住在初次见面时已介绍过的对方姓名;时常将贵重的物品遗失或放错位置等等。
第4阶段:会出现明显的认知衰退改变。
处于该阶段的部分个人可被诊断为早期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
家人、朋友或同事开始注意到他们的症状。
通过临床相关检查可加以辨别。
患者常出现的改变如下:不太知道最近发生的事,进行具有挑战性的心算的能力下降,执行复杂工作的能力下降,例如为请客作计划、准备晚餐、支付帐单及管理财务的能力,对个人往事的记忆力下降,患者变得沉默寡言和孤僻,尤其是在社交场合或需要脑筋急转弯的情况下 第5-6阶段:患者记忆力出现较大减退,在进行习惯的日常活动时需要大量协助,例如吃饭、上厕所、穿衣服需要协助。
患者时常分不清他们所在的位置、日期、星期几或季节,几乎记不起最近的经历和活动,偶尔会忘记他们配偶或主要照护者的姓名。
第7阶段(疾病的最后阶段):患者会丧失回应环境、进行对话的能力,最后无法控制行动,可能只会说单词或词组。
需要别人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不能说话,无法在无支撑的情况下坐下以及抬头,肌肉变得僵硬,吞咽能力下降等。
刘军教授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阶段特点为一般指引,对于不同的个体,其症状和病情发展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21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老年痴呆症需“提前预防及早治疗” 刘军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在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中患病率为5%,超过85岁患病率增加到25%,95岁以上的老人则高达60%,但该病的诊断率却非常低,即使是中重度痴呆的诊断率也只有30%左右。
刘军教授表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首先,应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等;其次,坚持“管住嘴,迈开腿”,即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杂粮、粗粮,保证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有益物质的补充,同时遵循科学的方法加强锻炼。
另外,合理用脑,读书看报听新闻,提高自身的认知储备;避免熬夜,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保持愉悦心情和乐观心态等。
(来源:羊城派) /Home/Article/index/id/627/aid/53687 互动养老 双管齐下填埋“银发游”陷阱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近几年“银发游”渐成时尚,但不少老年人报团出游时屡屡遭遇市场乱
象,旅行社加收“年龄附加费”、低价游吸引参团却遭强迫购物、旅游产品与宣传不符、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不少消费者、业界专家呼吁,要进一步从监管的角度系好老人出游的“安全带”。
“银发游”热,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佐证,是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养老观念的变化。
旅游散心,是另一种锻炼,有助提升或恢复老人身体健康指数,延缓衰老,有助于纾解老人的心情,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是一个良性循环,令人欣慰。
老人有一个共同特性,心疼钱,喜欢节约,崇尚廉价。
旅行社抓住老人的弱点,推出“低价游”“零负团费”吸引老人报团。
然而,这是陷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低价游”“零负团费”背后,精心设计了购物环节,诱导乃至强迫老人团购物。
老人在外,人生地不熟,只能屈从于导游的淫威,被迫购物。
有的老人掉了入旅行社设置的购物陷阱,自以为虽然花了钱购物,却得到了东西,没有吃亏。
还有的老人怕子女抱怨、责怪,还声称“自愿”,替旅行社强迫购物打圆场,对打击旅行社强迫购物不利。
而老人却花高价买回了廉价货,有的甚至是假货,被坑了却不知道,仍然以为捡一便宜,沾沾自喜。
是的,一些老人的确捡了便宜团,但是,结果却被迫买了很多没有用的东西,实际付出比“捡”便宜团贵N倍。
与其如此,不如选非购物团、贵团,一路全部安排看景点,而不是绕过景点去购物,或者丢三落
四,零星看几处景点,更多的时间被导游拉到旅游产品供销店购物,旅游变成了超旅游商品店,实际被欺骗了。
老人要转变旅游和消费观念,不要贪便宜,不要自以为横下一条心不购物,就不会上当,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所谓“胳膊扭不过大腿”,这也是其中一种情况。
再者,一个人一旦离开了本地就有很多短处,老人随旅行团出游,吃喝拉撒由导游负责,老人扛不过旅行社及导游,千万不要打肿充胖子,装狠。
帮助老人转变旅游观念,需要家庭、旅游部门、舆论等集体下功夫,多宣传正规旅游,经常告诫老人明辨和识别旅游陷阱,不要被“低价游”“零负团费”所迷惑,自觉放弃或远离“低价游”“零负团费”,保护自己。
同时,监管部门要出重拳打击“低价游”“零负团费”,对旅行社及导游建立“黑名单”,一经 22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发现,毫不犹豫,从重惩罚,并列入“黑名单”,关闭从业大门,或限制其从业,才有震慑力,“低价游”“零负团费”才能彻底消失。
为此,监管部门要改变监督方式,从坐等举报到主动出击,打个措手不及,没有整顿不了的“低价游”“零负团费”。
(来源:东方网) /Home/Article/index/id/605/aid/53726 养老金融 保险版以房养老扩围全国,盈利困境难解仅
139人投保 8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下称保险版“以房养老”),将从目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所谓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在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试点四年以来,保险版“以房养老”遇冷,与传统养老意识、房屋价值评估、风险规避手段、政府税收政策以及房屋产权性质等方面不无关系。
仅一家公司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4年6月,原保监会发布正式启动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试点,试点期间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2016年7月,又将这一试点期间延长至2018年6月30日,并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正常销售的产品仅有幸福人寿2015年3月推出的《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款)》(下称“幸福房来宝”)。
这从侧面反映出保险公司参与这一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年人颇为关注房屋预期增值收益、房价下跌和长寿给付风险等问题。
对此,8月8日,幸福人寿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幸福房来宝产品已经考虑到房屋预期增值收益。
首先,在幸福人寿评估抵押房产价值,对价值增长部分调增养老金,提前把给付投保人房产预期增值收益因素考虑在内。
其次,幸福人寿不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如果将来房价上涨,抵押房产价值增长全部归属于投保人或继承人。
”“公司承担房价下跌和长寿给付风险。
在投保后老年人即可终身领取固定养老金,不受房价下跌的影响;老人去世后,如继承人不赎回抵押房屋,保险公司将处分抵押房屋、所得用于偿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如果不足,不足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公司在一定限度内承担投保人长寿带来的超额给付。
”幸福人寿续称。
截至2018年7月底,“幸福房来宝”签约意向客户201单(141户),承保139单(99户)。
从参保情况来看,这一业务尤其适合中低收入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家庭和单身高龄老人,尤其是不存在房产继承问题的无子女老人。
一位保险公司副总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自己所在的公司调研过保险版“以房养老”,与地方政府也洽谈过,但最后还是选择放弃。
“这一业务涉及房地产、金融、财税等多个领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策基础较为薄弱,业务流程管理和风险管控难度较大,难以盈利。
” 23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接受“以房养老”仍需时间 事实上,保险公司参与养老事业热情颇高。
例如,8月2日,中国太保集团通过了《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发展规划》,表示将在3-5年内首期投资10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打造“太保家园”系列高品质养老社区,目前已在成都、武汉、上海、云南等地确定多个意向性项目,并通过开发与养老社区入住及相关服务挂钩的保险产品。
然而,保险版“以房养老”缘何遇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实践经验看,‘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是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之
一。
目前,老年人对抵押房产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观念不认同;也对这一业务存在一定的误解,如误认为保险版‘以房养老’等同于将房子卖给保险公司、房价上涨归属保险公司等。
”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该人士强调,这是一项微利业务,还面临房价因素、长寿因素、操作因素等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徐晓华对此表示认同。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保险版“以房养老”从客户投保到最终完成承保、发放养老金的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包括签订投保意向、房产评估、签约、律师调查、抵押登记和公证等多个流程,内外部手续繁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
因此,了解和接受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银保监会在此次保险版“以房养老”试点扩围的通知中强调,保险机构要做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综合研判,加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的风险防范与管控;积极创新产品,丰富保障内容,拓展保障形式,有效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增加老年人养老选择。
(来源:新浪财经)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73 野村:下半年保险业将好转,推以房养老需配合税收 8
月9日消息,昨日野村中国保险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研究主管唐圣波表示,增大“以房养老”产品需求的关键在于税收力度的适中,后续实施过程需要配合政策的调整。
扩展“以房养老”产品关键在于税收力度 昨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明确表示将进
一步发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下简称“以房养老”),将以房养老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从2014年7月起原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随后,2016年7月,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期间也延长至2018年6月30日。
唐圣波对以房养老试点的进行表示:“这个产品现阶段最关键的还是税收的力度,税收力度和业务能做多大有很强的关联度,如果税收的力度不够大,那么这个产品的影响就会微乎其微,我的理解是税收力度要适中并且要普惠,不能仅仅是高收入者受益。
” 根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有多家保险公司获得了试点资格,但只有幸福人寿开展了业务,共有98户家庭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续。
唐圣波对此提出建议,产品开始施行后,后续应该动态地进行反馈反思,相应地做政策性调整,使得业务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
他还表示,当政策的市场反应不好时,如果监管没有进行相应地调整,政策发挥的力度就微乎其微了,就像现在健康型领域的税收政策的力度,力度并不是很强。
养老保险税收力度能撬动多大的杠杆,养老这一块蛋糕能做多大还需进一步观察。
24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下半年保险行业整体情况好转 对于整个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行业的情况,唐圣波作出下半年乐观的展望。
他表示,保险行业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管从资产端还是负债端,中长期整个行业风险下降,特别是非银行板块的寿险行业。
根据银保监会公开的数据,2018年1月至5月,寿险公司总资产137183.67亿元,较年初增长3.81%;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141.71亿元,同比下降11.54%;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为3976.2305亿元,同比增长28.92%,环比增长12.19%;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规模为236.8098亿元,同比增长95.18%,环比增长6.54%。
“下半年寿险行业的增速有所好转,会恢复到双位数的增长,增速达到10%—15%有可能,但想超过以往三年20%以上的增长还是很困难的。
”唐圣波此处指新单保费,而不是规模保费。
(来源:新浪财经)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77 卖掉房子养老你愿意吗? “以房养老”实则是保险公司分期付款,从民间收购房地产的一个流程。
8
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意在补充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金融创新型产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将从目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 所谓的“以房养老”就是变卖房地产养老。
根据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规则,老年人向保险公司抵押房地产获得保险公司每月支付的养老金直至老年人死亡。
当老年人死亡后,保险公司将获得老年人所抵押房地产的产权。
根据这套操作流程,“以房养老”实则是保险公司分期付款,从民间收购房地产的一个流程。
“以房养老”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补充国内养老体系。
今年6月13日,国务院向外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通知》明确,地方上比例从3%起步,采取人均定额的方式进行拨付,离退休人员多的省份将获得更多的调剂金。
但是,“以房养老”本身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
一,与房地产宏观调控主旨背离。
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为了切除毒瘤,原本金融体系与房地产的关系正在分割。
然而,改革尚
未成功,有人却要倒退。
保险虽然不如银行,但也是金融体系三驾马车之
一。
房地产大而不能倒的问题症结在于头顶金融这顶保护伞。
房地产与金融捆绑过于紧密导致房地产大而不能倒,即使明明知道房地产泡沫严重也不能轻易刺破泡沫。
因为金融行业是维持整个经济体系运作的心脏,金融行业发生问题则必定导致系统性风险爆发。
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话,金融体系必然遭受波及进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因此,“以房养老”执行过程中,房地产与金融进行重新捆绑会再次增加金融体系中的房地产风险。
从整个金融系统性风险考虑,保险体系积累大量房地产风险与银行体系积累大量房地产风险所构成的潜在威胁其实差不多。

二,关注潜在道德风险。
“以房养老”是通过让老年人变卖房产获得养老金。
而放眼国内,有多少家庭买一套房是靠一代 25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人自己努力实现的?真实的现状是,大多数家庭需要依靠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积蓄才能供得起一套房。
如果一个家庭辛苦买下一套房后,最后的结果是还要卖掉,这让人们如何接受? 现今,贷款买房是国内大部分工薪族无奈的选择。
“房奴”是这批人群的特定标签。
不少人耗尽了父母积蓄付了首付,自己打拼十几、二十年偿还房贷。
人过中年后才真正意义上拥有自己的住所。
结果,为了养老却要将房子再卖出去。
人至暮年后,回首自己的一生,被一套房子耍得团团转,那又是几多悲凉几多哀怨。
可以预见的是,在当前家家都为了一套房竭尽全力的情况下,老年人“以房养老”存在诸多道德障碍,是否会破坏家庭关系?是否会引发一些不满情绪?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保险公司根据老年人的寿命估算分期付款的时间和金额,但人的寿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如果老年人寿命延长超出保险付款时间的话,难道要把老年人赶出去吗? 其
三,小心投机炒作死灰复燃。
“炒房客”这个团体非但在国内叱咤风云,到了国外也是名声鹤立。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先后沦陷,加拿大甚至为了驱逐中国炒房客对海外购房者加征15%税收。
提防“以房养老”为炒房客们提供了新的生存土壤。
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有业内人士预计,“以房养老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将会显现,供给主体也将不断扩容。
具体来看,三个因素会支撑“以房养老保险”市场的兴起。
一是人口结构变迁,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空巢与失独老人增加;二是养老保障水平有限,多样化养老方式亟待拓展;三是自有房比重较大,住房资产价值上升。
虽然不知道“业内人士”是谁,但其论据却存在逻辑漏洞。

一,中国的确进入人口老龄化初级阶段,但家庭代际关系是否会疏远还是个未知数。
况且,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就愿意“以房养老”的逻辑推导不成立。
空巢、失独老人虽没有直系亲属,但难道都没有旁系亲属吗?第
二,国内养老保障水平有限,养老方式需要拓展,难道就只有“以房养老”一条路吗?不管怎么说,“以房养老”都是建立在增加金融风险、牺牲经济潜力的前提下,拓展养老方式一定要选这个下下策吗?第
三,自有房比重较大仅仅是数据表象,如果国内自有房比重真的够大的话,国内又怎么会因为房地产而引发不结婚、不生育的低欲望社会现象呢?而且,住房资产价值是否能持续上升值得商榷。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在政府明确发文遏制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哪来的底气说住房资产价值上升?另一方面,决定价值的是市场供需。
在第一条中,业内人士自己都承认人口结构变迁,说明未来需求会越来越少,而眼下房地产每年增量不断,供需因素只会导致价值降低,哪来的价值上升?很明显,“业内人士”的逻辑存在严重问题。
“以房养老”不能成为炒房客们的新乐园。

四,谨防“以房养老”拉抬杠杆。
不可否认的是,“以房养老”是为房地产松绑的一条政策,存在支撑房价作用。
虽然高层发出了
“遏制房价上涨”的信号,但如果房价不降,围绕房地产衍生出的杠杆难以去除。
光大证券(10.780,0.00,0.00%)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8月7日的陆家嘴(15.630,0.04,0.26%)读书会中称,“房价不跌,难以去杠杆。
资产端不调整,仅仅是负债调整端,融资紧缩更多伤害非地产实体部门,需要长效机制降低地产的金融属性。
我们最近看到一些政策,金融政策、货币政策有一些微调,但是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在加大,这就是政府部门认识到了房地产必须要调。
过去一年如果说去杠杆有什么偏差,我认为一个偏差就是房地产。
如果说房地产价格下跌了,现在货币放松的力度就会更大,货币放松力度大了,实体行业的债务压力就小了。
” 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就是债务,外资投行因为债务风险看空国内资产、国际评级机构因为债务下调中国主权债务评级、世界银行和IMF也先后就债务问题发出善意提醒。
去杠杆已经付出了一批“代价”,千万不要让这些“代价”白白牺牲了。
“以房养老”本意虽好,但很多时候好心不一定能办好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 26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
“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越美国。
”家庭部门经不起折腾了。
(来源:福布斯)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78 房价暴涨暴跌会对以房养老保险模式形成冲击 以房养老模式可持续性取决于保险公司对相关参数的精算,但更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
《上海证券报》报道,意在补充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金融创新型产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下称“以房养老险”),将从目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
在居民的财富规划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养老的财富规划。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养老的财富规划日益多元化将成为一个基本趋势。
除了传统的收入储蓄养老外,资产越来越成为养老的重要保障。
过去几年,我国在一些地方探索试点以房养老模式,就是重要探索之
一。
以房养老的本质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将拥有完全合法产权的房屋资产抵押给保险公司,老年人不仅可以继续居住,每个月还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取一笔养老保险金。
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再通过处理房屋来获得保费等相关费用。
这个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把退休老人的资金盘活,形成一个每月提供养老金的活资产。
保险公司则从老年人身故后房屋的处置所得中弥补相关费用和获得预期收益。
应当说,随着全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资产结构的变化,以房养老险这一模式有着巨大的潜力。
因此,在过去几年试点的基础上,以房养老险模式将扩大到全国范围。
当然,要把这一潜力变成现实,关键在于以房养老险的可持续性。
从现实情况看,以房养老模式可持续性取决于保险公司对相关参数的精算,但更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
在模式运行中,形成闭环的最后一步是抵押人去世后,保险公司有权依法行使抵押权。
这个抵押权的变现无外乎出售和出租两种方式。
从逻辑上看,保险公司选择出租的可能性不大,这不是保险公司收回代付养老金成本的有效方式;选择出售的可能性比较大。
但这又涉及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
在一个缺乏流动性的市场,保险公司手中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房屋,以至于成为房地产公司。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同时,以房养老对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也提出了现实需求。
价格的暴涨暴跌,都会对以房养老保险模式形成冲击。
在暴涨时,退休老人可以选择直接出售房屋,然后用出售款的利息来养老;在暴跌时,保险公司预期抵押权处置收益覆盖不了养老金预付款,就没有动力推出这项保险。
因此,要在全国推开以房养老,需要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作为重要基础。
一方面,政府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改善性住房与奢侈性住房的管理和调控。
纳入以房养老范畴的,不是保障性住房,而是完全合法产权的房屋。
也就是说,以房养老是一项很好的财富安排,但对制度安排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如果能够借助以房养老险向全国推开的契机,严格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将会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
(来源:新京报)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68 27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以房养老保险”——新型的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保险”业务是什么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的养老模式有:会员制养老、度假养老、租赁式养老、租售结合等。
日前,保险版“以房养老”也正式落地南京。
这个保险版“以房养老”到底是个啥啥呢? 南京首例“以房养老”者已签约 在省保监会和南京市金融办见证下,幸福人寿江苏分公司向南京雨花台区居民汤家金发放了我省
第一份住房反向抵押保险保单。
汤家金将其在雨花台区能仁里50多平方米价值100多万元的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获得保险公司给付的5000多元养老金。
什么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呢? “所谓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将反向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业务。
”南京市金融办主任刘永彪介绍。

1.首先这种保险版的“以房养老”是将住房抵押和终身养老年金结合在一起,投保年龄在60-85周岁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

2.老人自愿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并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

3.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费用。

4.关于房价涨跌和房子未来归属问题,“幸福房来宝A款”为非参与型以房养老产品,即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未来房产增值部分将归属继承人),但承担房价下跌风险和长寿给付风险。
在投保后老年人即可终身领取固定养老金,不受房价下跌的影响;在老人百年之后,其子女或指定继承人将有优先权赎回房屋,或交由保险公司处置房产,在偿还保险公司费用后如有剩余将归属于继承人。

5.目前保监部门许可“以房养老”的试点机构只有幸福人寿。
(来源:欢雀科技)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79 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公募基金践行责任与使命 随着全国的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养老”一直是民生社稷的关键一环,实现“老有所依、老有
所养”,才能解除国民后顾之忧,保持社会良性运转。
对公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来说,除了责任更是一种机遇。
7月12日,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和21世纪传媒主办的“致敬公募20年暨养老金管理夏季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瑞士信贷资管亚太区负责人MichaelLevin、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一梅、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窦玉明等近30位来自监管层、银行业、公募基金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进行发言。
去年以来,监管机构和基金业协会陆续发布了公募FOF的相关规则,并积极推动我国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的建设进程,研究论证包括FOF在内的各种养老型公募基金。
尤其是“公募养老兵团”有条 28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不紊的前行,准备迎接未来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壮大。
日前,我国现有的三支柱体系逐步完善,虽然短期仍然无法改变现有的问题,但可以给基本养老 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时间和空间,有助于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顶层设计。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在研讨会上指出,养老金第三支柱不仅要迫切建设,而且 从建设之初就应该让它的投资选择可以在今天中国资本市场当中的所有产品、所有工具、所有市场中去有效连接,这是社保基金18年发展积累的经验。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也对公募基金提出期待,“公募基金必须对养老金做一个长期的投入和长期的布局和安排,希望大家要严格坚持控制风险的底线,科学的管理业绩波动,切实的提升养老金的风险管理能力。
也希望坚持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来强化投资者教育,便利投资者参与。
” 此外,中国工商银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李勇作为托管机构代表亦就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托管机制发表了相应观点。
李勇指出,养老金要实现保值增值,一方面需要引入优质的管理人,这些管理人管理规范、投资经验丰富、投资业绩优异等特点,比如像公募基金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
另一方面,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也需要全面落实强托管机制,托管人作为共同受托人为养老金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中,21世纪经济报道还发布了《养老金第三支柱元年白皮书》,这份报告整体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顶层设计、基金行业在第一二支出管理中的经验分享、基金公司在第三支柱建设的优势以及准备、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及投资模型的探索,以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账户制度的展望等角度入手,为老百姓养老金管理献计献策。
(来源:搜狐财经)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84 如何化解以房养老焦虑症 近日,有媒体报道,意在补充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金融产品,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
就是“以房养老保险”,将从目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养老本就是民生敏感地带,搭上房子升级为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买卖。
2014年7月1日,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保险版“以房养老”正式开闸。
“以房养老”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来推广至很多发达国家,但这一商业模式在中国却没有得到供需双方的热捧。
“以房养老”在中国遭遇的水土不服,既有先天的观念不和,也有后天的培育不足。
在中国居家养老仍是主流的养老模式,“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被撼动。
同时“养儿防老”渗透到家庭财产继承层面,把房产抵押作为老人的养老金来源,需要整个家庭代际之间的理解和共识。
相比于传统思考方式的冲突,房价波动是更加现实的难题。
和国外的房产价格增长的幅度相对缓和不同,在试点城市几乎都存在房价升高的心理预期,出于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判断,把预期中未来会上涨的物权来置换当下的养老收益,并不符合最基本的投资收益逻辑。
这便造成了供需两头都不热的状态。
“以房养老”的双方都觉得参与其中似乎并不划算。
老人担心自己活得不够长从而得不偿失,保险公司的焦虑在于参保人寿命,也在于道德风险和房价下跌。
在保险公司眼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房产价值如何计算、房屋产权如何确定、人的寿命有多长都还没有明确的算法。
加上法律、监管面的政策真空,使得这桩买卖并没有被主流养老群体接纳。
一方面是“以房养老”难发育,另一方则是市场真空的客观存在。
在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障格局中,除了财政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就是“养儿防老”式的家庭互助模式。
两者都有局限,但两者又很难被第三者取代。
如今,养老金吃紧的消息频频被曝出,四位老人一对青年夫妇的家庭结构日趋固 29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化,老龄化社会趋势加深,在政府养老、自助养老之外,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成熟有效的养老手段补充。
这种补充的养老保障需要来自商业的力量填充,也需要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进一步优化。
但更需要在获得消费者认可之前的政策推手。
美国最初探路以房养老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老人平均寿命拉长,银行担心必须支付的生活费超过房产抵押的价值不愿加入。
此后政府介入,支付超过贷款额度的生活费,接受度才提高。
政府角色补位,解决房产价值迷茫和产权纠结,监管措施配套落地,关系到如何给“以房养老”添柴加火,更关系到市场化养老能否破冰。
(来源:北京商报)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96 “以房养老”遇冷四年,为何还要在全国推行? 你离真正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还有多远?或许,这个距离正在逐渐缩短。
8
月8日,银保监会表示,即日起,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进一步深化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何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又被称为以房养老保险。
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但仍拥有房屋的占有、使用和处置权,每月从保险公司领取一定的保险金。
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可以将房屋进行抵押,抵押房产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实际上,以房养老保险属于舶来品,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新泽西州劳瑞山的一家银行创立。
相较于美国30多年的成长期,以房养老保险在中国试点推行只有4年。
2014年6月,原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为2年。
2016年7月,原保监会将试点期延长至2018年6月30日,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省等部分地级市。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反向抵押保险等适老性强的商业保险,并提出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反向抵押保险业务,在房地产交易、登记、公证等机构设立绿色通道、降低收费标准,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效率。
在国家政策的连续扶持下,以房养老保险似乎更应该形成国内“遍地开花”的大好局面。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启动至今已满四年的以房养老保险也面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尴尬。
公开报道显示,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截至今年6月,有多家保险机构获得了试点资格,但开展业务的仅幸福人寿一家,且完成承保手续的不足百户。
多方面原因造成“小众化”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战略所副所长王海涛副研究员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以房养老保险在中国市场“遇冷”,有多方面原因。
从老年人自身来看,主要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老年人在置办家业、庇护子孙的代际价值观影响下,房产作为家庭重要财产要留给子孙后辈,不会轻易出售或抵押来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
相对于依靠以房养老保险,老年人更愿意相信“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方式,把房产留给子女,由子女来养自己的老。
从市场角度看,在房价不断攀升的经济环境下,老年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而 30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量,对老年人房产的评估价往往低于市场交易价,这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投保热情。
此外,以房养老保险的中间各环节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失,对于投保人以及保险机构的法律保障尚且不足。
也有专家提出,由于以房养老保险产品设计复杂,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属于微利经营,无法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因此供给能力和意愿不足。
这也是以房养老保险试点效果不理想,至今仍停留在“小众”阶段的原因之
一。
多措并举激发市场需求 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
在个别省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辽宁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比重近23%。
今年7月,辽宁省提出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鼓励老年人才自主创业。
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以房养老保险的市场动力及其意义。
业内人士认为,在以房养老保险将在全国推广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及市场不断培育,以房养老的市场需求将会逐渐显现,供给主体也将不断扩容。
具体来说,随着人口结构变迁、家庭代际关系变化,空巢老人数量将继续增加;同时,现阶段养老保障水平有限,亟待拓展多样化养老方式。
另外,随着自有房比重的增大,房产价值也随之上升。
这些因素都将支撑以房养老保险市场的兴起。
王海涛告诉国是直通车记者,要激活以房养老保险市场,首先要将以房养老的服务模式标准化和精细化,提高其可信度;其次是要建立可视化的第三方监督体系,保障交易过程公平合理;另外,要建立信誉背书体系,有力保障老年人和保险机构的相关权益。
“以房养老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目前国家经济社会在发展,相信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未来也会更加完善。
”王海涛说。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为了更好地激发“以房养老”的市场潜力,“需要进行相应高质量的知识普及和教育,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借‘以房养老’的名义对老年人进行金融诈骗”。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完善法律法规为创新业务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在向全国推广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逐步扩大抵押房产的范围,将其他类型的不动产列入抵押范围,以便解决更多老年人的收入问题。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看来,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的设计要跟房价的波动趋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双方共担的机制。
结合国内外的一些产品来看,大多数需要以房养老保险产品的多是低收入群体或失独家庭,所以从这些群体切入进行推广可能会更合适一些。
(来源:国是直通车)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97 60岁以后“以房养老”?调查显示:近九成人不愿意 杭州一对老夫妻,近日领到了第一笔养老保险金——这是他们将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后,由保险公司发放的——他们因此成为浙江省内第一对吃“以房养老保险”这只螃蟹的老年人。
巧的是,见报的同一天,中国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通知,称为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即日起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俗称“以房养老保险”),从目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以补充中国传统养老方式。
两则消息引发热烈讨论。
“60岁以前按揭买房,60岁以后抵押房子养老,百年之后,什么都没留下”,这是不少人的直观感受。
60岁以后“以房养老”,近九成人不愿意 31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以房养老保险”并不是通常所见的保险产品,而是一种将住房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简而言之,是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但还能继续住。
然后每个月从保险公司领一笔养老金,直到身故,保险公司再处置房子,并扣除相关费用。
说白了,就是提前兑现房子未来的价值,用于养老。
我们在微博和微信做了一项调查,问题是“60岁时拿100万房子投保,每个月领2000多元养老金,你愿意吗”,收到252个有效答复,其中回答“愿意”的只有32人,占比12.7%,回答“不愿意”的有220人,占比87.3%。
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完全反映了这个养老模式面临的现状。
“以房养老保险”的概念5年前就有了,2013年国务院就提出鼓励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和2016年分两批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展试点。
然而,截至今年7月底,市场上仅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一款“以房养老保险”,签约意向客户201单(141户),承保139单(99户)。
杭州作为第二批试点城市,开展两年,直到最近才产生第一单。
大部分人觉得“不划算” 梳理网友的反馈意见,反对方主要是认为“不划算”。
@冰天:卖了房子花钱入住老年公寓更合理,老年公寓有护工和健康管理。
100万的房子每个月只能领2000块钱,在杭州也就够买菜,连个保姆都请不起。
@齐俊杰:跟以房养老相比,你自己卖房理财、租房,每月也能领取超过2500元,最重要的是这100万在你自己手里攥着。
@雪域_神之弃婴:每个月只拿2000块,也许现在能凑合,将来物价涨了怎么活?小部分支持的意见,理由则比较分散。
@简单一DD:每个月拿固定养老金,至少不用担心房价波动,养老不就图个安心么?@寂寞梧桐:无儿无女或者子女不想继承房子的老人,用房子改善生活,挺好。
有些老人,住着几百万的房子,收入却很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房子盘活啊。
@不改就不改: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要居家养老,能住在自家房子里终老,心情也会愉悦一点吧。
金华的梁女士已决定参保我们又采访了几位老人。
一位大学退休教师说,没想过以房养老,等到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可能会去养老院之类的地方,房子则留给儿女。
一位企业退休工人在杭州市中心有两套房,大的自住,小的出租。
“儿子支持我抵押一套房养老,但我不想那么做,一是不一定划算,再说也会给人儿女不孝的错觉,影响他们的生活。
”一位退休工人说,前两年他和子女商量过以房养老,但总觉得不放心。
万一房价涨或跌得太厉害,自己和保险公司反悔怎么办?后来一家人约定,除非开征遗产税,否则不用房子抵押养老。
我接触到的唯一一个愿意以房养老的老人,是金华的梁女士,她看了我们的报道后,特地找到报社,强烈要求把保险公司的联系方式给她,她要办理“以房养老保险”。
梁女士说,她和老伴都已70多岁,无儿无女,住在金华市中心一套价值200万元的房子里。
两个人退休金加起来不到6000元,维持生活够了,但怕生病,也没多少余钱游山玩水。
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她和老伴每月合计可以拿到大约7000元。
加上退休金,每月总共可以拿到13000元左右,生活质量肯定大不一样。
“房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身后没有牵挂,为什么不活得潇洒一点呢?”梁女士说。
这是全新的养老模式,老年人接受需要时间 事实上,这样的反馈,正是“以房养老保险”的设计初衷。
幸福人寿的这款产品,优先孤寡失独老人、低收入家庭、高龄老年群体投保。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说,根据比较可靠的估算,我国有100万个失独家庭, 32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国留学工作定居在国外的人数快速增加,其中有些人不再需要国内父母的房产,也不方便照顾父母晚年的生活,这部分老年父母也具有“以房养老”的需求。
既然有潜在需求的群体如此庞大,为什么“以房养老保险”试点3年,却只有寥寥百来户响应呢? 幸福人寿方面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养老模式,老年人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保险条款中约定,房价上涨,收益归投保人或继承人,房价下跌,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但许多人还是很难理解。
产品目前在亏本边缘运营。
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的区域负责人说,他调研过“以房养老保险”,与地方政府也谈过,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这个业务涉及房地产、金融、财税、司法等多个领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策基础较为薄弱,业务流程管理和风险管控难度较大,难以盈利。
房产税等政策调整就在眼前,对“以房养老保险”有影响 在杭州,负责推动“以房养老保险”试点的职能部门包括省市金融办、保监局、房管局、国土
局、司法局、民政局等多个委办局。
2017年11月,市金融办分别联合市民政局和房管局、国土局、司法局等职能部门,出台过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和“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一位参与此事的人士透露,“以房养老保险”环节众多,涵盖房地产评估、产权确定等众多要素,需要更高层次建章立制协调关系。
她举了个例子,仅围绕房产评估一项,各职能部门就开过好几次联席会议,每次都会发现新的问题。
由于涉及房产,不能贸然推进,必须审慎。
另一位职能部门的人士说,“以房养老保险”条款设计过于复杂,很多老人根本就看搞不清楚几十年之后房子的归属。
且目前房产还面临一系列政策调整,如房产税、遗产税,会不会开征,什么时候开征,都有影响。
新京报在昨天的社论里提到,要在全国推广“以房养老”,需要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作为重要基础。
如果房价暴涨,老人更愿意卖房养老;如果房价暴跌,则保险公司没动力推广此类产品。
(来源:都市快报) /Home/Article/index/id/572/aid/53698 正视质疑以房养老扩围可行且必要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通知,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以房养老模式正
式推向全国。
2014年7月,原保监会启动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成效并不明显,供需两头都不热。
一方面参与该项业务的保险机构屈指可数,另一方面潜在客户的投保热情也低于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扩围,不乏质疑和担忧声。
记者认为,尽管首批试点成效不甚理想,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以房养老保险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全面扩围可行且必要。
总体来看,目前对以房养老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法律政策不配套、传统观念难改变、政府监管协调能否跟上等。
比如有观点将以房养老解读成政府在推卸应该承担的养老责任,也有观点认为无法理解房子不留给子女。
而在人口增长拐点出现、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等背景下,担心未来房价下跌、房产变现难,成为金融机构对开办该项业务最大的顾虑。
但是,这些并不是否定以房养老的理由,而恰恰是试点扩围所需要正视和探索解决的问题。
首先以房养老扩围有待加强制度设计。
以房养老在政策上涉及我国下一阶段需要改革、尚待突破的领域,比如国家支持以房养老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70年产权使用期限等问题依然存在等。
推动以房养老扩围,除了自下而上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发展,更需要将其纳入市场化改革顶层设计范畴,在 33 2018年8月10日《每日养老资讯》 法制保障、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行业发展等方面加强规划和统筹协调。
其次有待发挥保险机制的重要作用。
开展以房养老以及相关配套业务,是对现代保险所具备的经 济补偿、资金融通和辅助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的综合运用,对我国保险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还需要特别注意加强市场监督。
以房养老涉及房产业主、房产中介、银行、保险公司、养老机构 等多个市场主体和各有关方面的利益。
由于老年房产业主在各市场主体中处于相对弱

标签: #找不到 #解封 #朋友 #微信扫码扫 #声音 #微信锁 #社保卡 #不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