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河畔的一块珍宝,怎样查看微信好友是不是拉黑了

黑了 2
数年来,医院多次派出专家赴新疆开展医疗援助,为新疆人民带去健康的同时,也带去了仁爱之心和真挚情谊。
今年4月,由院长办公室主任郭传骥担任队长,以及来自妇产科、感染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新生儿内科的九位医生组成的援疆医疗队光荣启程。
这支由一名管理干部和九位医疗专家共同组成的团队,是我院有史以来派出人数最多的支边队伍,也是首支由中国医科大学独家派出的“组团式”援疆医疗队。
日前,《辽宁日报》以《玛纳斯河畔的一块珍宝》为题大篇幅刊登了我省首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对口援建纪实,讲述了以我院乔琳、田野、常晓晗等医生为代表的援疆故事,让我们透过文字的力量,见证玛纳斯河畔珍宝的闪耀…… 2016年9月6日 玛纳斯河畔的一块珍宝 ——辽宁首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对口援建纪实 本报记者赵静 初秋的北疆,风景如画,气候宜人。
塔城地区,这个镶嵌在祖国雄鸡版图最绚丽的尾翎上、位居亚欧大陆中心、离海洋最远的地区,“天蓝得过分,花开得放肆”。
塔城山美人美,但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水平,却不能与之匹配。
2016年4月21日,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盛京医院和附属第四医院的25名医疗人才在沈阳集结,奔赴4450公里外的塔城,开启了一段德技双馨的援疆之旅。
3家医院、20个专业的顶级医生组成首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对口支援塔城地区人民医院,让这个在去年底刚刚通过三甲医院初审的地区级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目前,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在我省援疆医疗人才的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结对帮带受援医院医生46名,接诊治疗患者7759人次,完成手术200余台,多科联合会诊抢救患者76人次,医院就诊量和手术量增长近三成。
辽宁援疆医疗队用妙手仁心,给塔城人民送去健康与温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群众一有疑难病就要奔波千里到乌鲁木齐求医的现状。
塔城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辽宁的援疆干部最亲,辽宁的援疆医疗队最美。
在塔城人民心中,辽宁援疆医疗队就是塔尔巴哈台最美丽的风景。
72小时的坚守换来信任与感动“乔医生,我们出院了。
”“太好啦,祝她身体健康、成长顺利。
”“谢谢,回来我请你吃巴什拜羊羔肉。
”微信上简单的对话,一句谢谢,让儿科援疆医生乔琳瞬间欣慰。
这句谢谢,来得并不容易。
时间闪回到5月5日下午两点多,从裕民县转来一个刚出生的危重婴儿,一到医院就让人格外心疼。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加上只有一个氧气袋,孩子严重缺氧,浑身紫黑。
紧急吸氧后,孩子病情略有缓和。
经诊断,孩子患有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心肌损害、代谢性酸中毒等综合征,必须马上上呼吸机。
孩子的爸爸、哈萨克族汉子哈那提,因为语言不通,看到医生要把他从没见过的机器插到孩子身上,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一下子恼火起来。
17 劝说工作异常艰难。
哈那提坚持不让给孩子上呼吸机,甚至一度要把孩子抱走,放弃治疗。
这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在院长和众人劝说下,哈那提才勉强答应留院观察。
乔琳没有办法,只能加倍留心,下班后仍24小时开手机,时不时地查看。
“乔琳医生快来吧,孩子快不行了!”5月7日凌晨3点多,值班医生拨通了乔琳的电话。
没时间犹豫,乔琳连忙冲进夜色,向2公里外的医院跑去。
这一次,哈那提终于点头,把生命垂危的孩子托付给乔琳。
抢救室外,哈那提紧张地拉着乔琳的手问:“我的孩子能好吗?”乔琳说:“我不确定,但我会尽我所能,绝不放弃。
” 这是塔城市首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医护人员都不是很了解使用流程。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乔琳寸步不离,不时地测体温、调整参数、换氧气、采血、输液、拍背、吸痰,乔琳几乎亲力亲为,身旁的医生和护士也是边看边学,对机械通气的治疗和护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就在抢救最关键的那天,乔琳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把她从小带大的爷爷被下了病危通知,也在机械通气治疗中,这让一向坚强的她躲在办公室里痛哭失声。
可这时孩子的病情又发生了变化,她默默地放下电话,擦干眼泪,投入到抢救之中。
就这样,乔琳一直没有离开病房。
历经72小时不眠不休的守护,患儿成功转危为安。
从此,哈那提的手机里多了一个微信好友——孩子的救命恩人、辽宁援疆医生乔琳。
出院后,哈那提和妻子哈妮帕特地给乔琳和儿科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上书“光明天使,济世良医”8个大字。
“那里的人更需要爸爸”虽然援疆时间不长,但骨科医生田野在塔城已名声在外。
他的到来,结束了塔城医院骨科不能做关节置换等高级手术的历史。
医生们说:“田野医生来这几个月,手术量已经赶上我们两年的了。
”由于温差大,塔城地区患有骨关节病的人特别多。
刚到塔城,田野就遇到这样一位患者。
85岁的老人李淑珍,由于膝关节疼痛不能走远路,出门只能坐轮椅。
老人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很多医生顾虑手术风险,只能保守治疗。
为了让老人能独立行走,田野召集全院专家开展术前多学科会诊,确定把握的手术方案。
经过严格、详尽的术前准备,5月13日,田野成功地为李淑珍实施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这在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尚属首例。
田野一下出了名,慕名来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指名要找这位辽宁来的援疆医生。
骨科病房原本的34张床位,一度加到47张,走廊里也挤满了人。
在同事和患者眼中,田野是医术精湛的医者,可回到宿舍,面对电话那头儿的老父亲和妻儿,他又是一个不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爸爸。
“走不了路的大姨,手术前一直拉着我的手,第二天就能下地了”“有人想请我到他家,说给我杀羊吃”,在宿舍和妻子视频的时候,田野讲得最多的是医院的患者和新疆人的热情。
田野的妻子徐莹也是一名医生,援疆医疗队出征那天,她正赶上急诊,没能去送丈夫。
“那时候爸爸肾病住院,后来孩子又起了疹子。
有他在的时候不觉得,遇到事儿才觉得撑不住。
”徐莹说,最艰难的时候,是田野刚离开的那两个月。
8月初,徐莹带着7岁的儿子豆豆来到塔城看望田野。
“你请几天假吧,陪我和孩子转转。
”听到妻子这样说,田野只有沉默,因为科室里的手术已经排好了,他不能把远道而来的病人放在一边。
于是,在新疆探亲的一周,徐莹最终只是在城里转了转,然后白天洗衣服,晚上带孩子。
小豆豆很懂事,当有人问起时,他会自豪地说:“爸爸在新疆给很多人看病,那里的人更需要爸爸。
” 18

标签: #好友 #怎么看 #怎么看 #美颜 #手机费 #微信是不是要收费了 #删了 #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