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恒强:显微世界求索路,互联网何时进入中国

互联网 0
2014年6月20日星期
甲午年五月廿
总第6071期 扫二维码看科学报 今日20版 周末版 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84邮发代号:1-82 官方微博新浪:/kexuebao腾讯:/kexueshibao-2008 一周 点 我国将重点扶持优势特色经济林树种记者6月16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将重点选择30个优势特色经济林树种,优先规划布局,重点予以扶持。
其中,优势经济林包括油茶、核桃、板栗、枣、仁用杏5个树种,确定的优势区域为804个重点基地县,占规划所有县的74.8%。
特色经济林包括油橄榄、榛子、香榧、杜仲、蓝莓等25个树种,确定的优势区域包括271个重点基地县。
纳入规划的树种和重点基地县,将作为各地发展经济林的指导性依据,优先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中央安排230亿元支持贫困农户改造危房6月13日,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2014年中央安排补助资金230亿元,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
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分别增加2500元补助。
海铁联运开启“海上丝绸之路” 近日,由新加坡装载起运的10个罐式沥青铁路集装箱乘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湛江港,下船后,这些集装箱不用换箱直接通过铁路运往湖南怀化。
这是南宁铁路局开展路港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出的首批跨国海铁联运货物。
我国将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6月13日在福建三明市举行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上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试点城市要落实对口支持和医生下基层政策,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科学家在西太平洋检出福岛核事故特征核素 6月18日,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西太平洋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2014年第一航次近日顺利返航。
航次首次在部分站位现场检出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特征核素———铯134。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6月17日在一届三次成员大会上发布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
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 机器人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013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 机器人市场。
5版中国离“橄榄型”社会思想还有多远 13版激光通信:科普将“宽带”搬上太空 叶恒强:显微世界求索路9版 人物 在叶恒强看来,让中国的“准晶”研究在短时间内追赶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已是很大的 成就。
17版文化 来,一起围观世界杯 6版观点博物展示的当代责任 对于当代自然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应有更多反思。
7版智库科学认识施工地质灾害 施工地质灾害产生背后存在着科学、技术和管理三个层次的问题。
8版博客那场奢华靓丽的比赛 熬夜喝啤酒看足球是今夏的沸点。
观赛不易,且看且珍惜。
10版印刻杨承宗:期颐一笑淡此生 他宽容大度、默默奉献,历史不会忘记这位“没有勋章的功臣”。
11版学人王贻芳:“杰青”是一种激励 王贻芳回国时的想法很简单———做一个自己的实验。
12版视界林之光:痴迷气象万千 他的兴趣是用通俗有趣的语言向公众解释气象问题。
14版关注超强厄尔尼诺“猜”不中结局? 厄尔尼诺爆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15版纵览多视角阅读地球古今 讲述地球与生物圈的故事。
16版探索纳米条码“隐身”溯源 纳米颗粒隐形条码将防伪做到极致。
18版读书在夏威夷行走记录 《檀岛花事》是刘华杰在夏威夷一年的植物日记。
19版作品李石曾的功绩和局限 李石曾志向高远,长于谋划,但行事率性,用人唯亲。
20版雅趣描绘非洲生命的交响 许琪萍用浓墨重彩的画作展现了她眼中的别样非洲。
新一轮罗布泊大型科考活动启动中国科学院日前在京召开“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启动会,为我国目前综合性与系统性最强的一次罗布泊科考活动揭幕。
此次科考项目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将进行三次大规模野外科学调查,首次同时涵盖罗布泊地区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为进一步解读楼兰文明的消亡原因与罗布泊生态环境的演变收集更翔实的实物证据。
未来网络:大国博弈新赛场 姻本报见习记者倪思洁 正当我们为互联网进入中国的“20年庆典”欢呼之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打响。
高校、政府网站早已成为网络安全的重灾区,国与国之间的“网络安全大战”也日渐升级为外交问题。
黑客袭击、网络窃密、网络欺诈……网络安全问题也正赤裸裸地摆在世界面前,而这一问题几乎被归结为互联网的“原罪”———互联网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安全问题。
从当下互联网的“亚健康”状况来看,其“原罪”似乎还不止于此。
随着互联网用户日渐增多,而立之年的互联网,正面临着包括安全问题在内的诸多棘手问题。
除安全问题之外,互联网的可扩展性不足、可移动性受限等问题也使其难以应付越来越多的用户数量和越来越高的体验要求。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两大挑战:一是传统网络结构的不灵活导致不太适应新业务的需求,使得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二是互联网流量飞速增长,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难以适应未来海量流量增长的需求。
”6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2014中国未来网络产业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为了应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条新思路———发展“未来网络”。
然而,多年来,尽管探索和发展未来网络已经渐成世界潮流,“未来网络”的内涵仍无法得到明确,只能被朦胧地理解为“一种与现在的互联网相比有很大改变的网络”。
前景朦胧,未来迷茫。
2005年,美国《纽约时报》曾预言称:“过去百战百胜的中国,将在未来网络大战中败北。
”从现状看来,我国的未来网络探索之路怎么走尚不明晰。
如今,就如何构建未来网络的问题,我国的业内人士形成了两个派别———改良派和革命派。
改良派主张用IPv6协议替代IPv4协议,改良原有协议存在的地址分配等问题,这一技术路线可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路径;而革命派则将互联网的问题归咎于TCP/IP协议体系,提倡用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替代现有的互联网体系结构,从无到有地创造一种全新的网络。
“甚至从名称上,它都不再被称为因特网,而应该叫未来网络。
”有专家表示。
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新的尝试。
2003 年,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启动;2012年,我国 第一个关于未来网络技术研究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面 向服务的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及机制研究”项目启动;2013 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 年)》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纳入“十二五”时期国家建设重点; 同年,我国首个未来网络的试验平台在南京开通。
可是,在专家看来,这些成绩并不足以令人自满。
“实 际上,国内‘未来网络’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
”中 国
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表示,与美国相比,我国对未来网络 技术研究的支持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
不仅如此,对于究竟该不该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未来网络 的技术研发,国内的认识尚不统
一。
一些人认为我国可以“静 观其变”,等国际将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定下来之后,再加入未 来网络技术研究的潮流。
而在李国杰等人看来,未来网络是大 国博弈的“新赛场”,为了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 定者,我国应当投入至少几个亿的资金,来支持开展探索未来 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项目。
(详细报道见第
4版)

标签: #原唱 #微信何时开始的 #请问微信转账要收费吗 #医疗保险 #服务电话 #账单 #请问怎么下载微信 #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