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智慧校园先手棋,中考排名怎么查

中考 5
三年提升今朝蝶变 A072021.1.13星期
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 下好智慧校园先手棋 ▲郑中钧中学智慧课堂已经成为一大特色。
荨观松亭集休闲、阅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打造数字校园硬招牌 特色:率先实现全区智慧课堂全覆盖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欧嘉福本版摄影信息时报记者郭柯堂 走进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一眼就能看见建在最高点的观松亭。
从荒地成为书亭,观松亭印证了郑中钧中学这三年来发生的蝶变。
近年来,郑中钧中学在增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从硬件环境优化,智慧课堂建设,教师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校园环境和办学质量。
通过实施三年提升项目,郑中钧中学改造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校园微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超1500万,新建了智慧图书馆等一批功能全面的设施,校园面貌明显改善。
郑中钧中学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教学,在全市率先完成智慧课堂全校覆盖。
建校30载的郑中钧中学,实现了历史老校的华丽蜕变。
3年提升改造4万平方米学生有了“能量加油站” 郑中钧中学建校于上世纪80年代,依松子岭山势而建,高低落差明显。
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硬件配置逐渐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2018年,学校在增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总共投入693.53万元进行校园微改造,改造教学楼、办公楼等。
借助微改造的契机,学校建设了观松亭和智慧图书馆。
去年郑中钧中学校园功能微改造工程总共投入794.43万元,校园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观松亭采用开放式设计,建于学校最高点,配有书橱、桌椅和照明设施。
学生既能安静读书,又可以俯瞰岭下风景。
平时课间休息时,都有不少学生在观松亭内阅读和下棋。
在观松亭不远处,新建设的智慧图书馆也是学生们喜欢的去处。
智慧图书馆和市、区图书馆联通,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借阅到广州图书馆的图书。
而在微改造之前,学校缺乏活动空间,阅读和观景都是奢望。
“我们希望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图书馆,学校有一个可以随时阅读的空间,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实现自己的能量调节。
”郑中钧中学校长韦霞介绍,学校的校园环境提 升引入了“能量场”的理念,学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景观,利用特定的场景引导学生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能量氛围。
学校的3万册藏书都分布在校园各处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通过阅读汲取正能量。
观松亭正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个“能量加油站”。
培养学术型教师人才三年获奖数量呈阶梯式增长 在三年提升的过程中,郑中钧中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
目前有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职称教师44人。
近三年教师所获专业奖项的比例呈井喷式增长。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带动了学生素质跨越式提升。
在去年第一批次的中考招生分数线上,郑中钧中学的排名跃居第
一。
“以研促教,教学相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学校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于教师发展。
教师水平提升了,学生的水平才能提高,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韦霞介绍。
郑中钧中学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要求老师不断探究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
学校内部通过学术分享、学术沙龙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把每个教师都打造成专业的研究学者。
近三年郑中钧中学立项的区级以上规划课题41项,包括: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3项,广州市级课题16项,增城区级课题9项。
校级课题共50项。
近三年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教学人员达八成以上。
韦霞在提到学校新一轮的发展规划时表示,未来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建设仍是重点。
学校在下一阶段将继续通过“搭台子”“引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措施,建立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校本培养体系,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自觉性,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业的学术型教师队伍。
学校目前开设的智慧课堂,将与高校进行合作,已经为引进优秀教师做好了准备。
校园硬件 三年前13487平方米现在40476平方米 教学班 蝶 三年前:30个 变 现在:36个 新校区 按24个班级规划建设(1栋综合教学楼)(2栋宿舍楼)(1栋图书馆)(1栋礼堂) 近三年郑中钧中学立项的课题 ●国家级课题3项课●省级课题13项题 ●广州市级课题16项 ●增城区级课题9项 ●校级课题50项 2017年10月开始探索智慧课堂建设。
智慧课堂 2018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
目前学校已经建成30个智慧课堂班。
学生和老师人手一个Pad,每个班级都有充电车,学生可以直接在pad上完成作业……这是郑中钧中学智慧课堂教学现场。
据悉,郑中钧中学从2017年10月份开始探索智慧课堂建设,将高一到高三所有科目的知识点纳入平台系统,学生通智慧课堂自主看课、听课、练习、预习,实现自主学习。
学校于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2019年被评为广州市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校。
学校基于智慧课堂的数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探索也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
目前学校已经建成30个智慧课堂班(即Pad班),是全区首个实现智慧课堂全覆盖的学校。
“周末布置一样的家庭作业,这种情况在学校是不存在的。
运用智慧课堂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布置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系统针对错题进行练习,完全实现自主化的学习。
”韦霞表示,智慧课堂把平板电脑当作一种教学工具,贯穿到学前诊断、学中分析、课后跟踪各个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备课,上课时针对性讲解,课后还可以将习题推送给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实现差异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经过三年的实践,郑中钧中学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已经常态化,吸引了全国各地学校前去“取经”。
去年11月, 学校还迎来了华南师范大学国培班交流学习,全国的教育专家齐聚郑中钧中学开展教学信息化调研。
韦霞透露,学校将进一步挖掘智慧课堂大数据分析的核心优势,打造智慧数字校园。
学校正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绘制学生知识图谱画像、心理特质画像、学科潜能画像、生涯规划画像等四张数字画像,将智慧课堂从课堂教学拓展至学生学习、心理干预、高考选科、职业规划各个层面,对学生三年的发展乃至终身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本报社常年法律顾问:广东凌信律师事务所熊谌宇律师电话:020-38262566 责编:李俊杰美编/本版制图:方元校对:段丁

标签: #网站建设 #问卷 #数据 #分析师 #珠宝 #软件 #怎么做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