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中山大学怎么样排名如何

中山大学 3
A2编辑、版式:闫洁校对:王心怡2011年8月1日星期
GENERAL 综合NEWS Tel(押010)8261458382614597E-mail押news@ 简讯 昔日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2.5%,今天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旗)” 内蒙古准格尔旗生态治理换新颜 阴温瑾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曾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面临的大问题,水土流失面积曾占全旗总面积的92.5%。
然而,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综合治理,该旗的生态面貌为之改观。
日前,水利部水保司组织召开“关于准格尔旗申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旗)”的专家评审会,记者随专家组来到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暖水乡考察时,站在一座丘陵上放眼望去,沙棘、油松、草地遍布山野,一片翠绿。
据乡领导介绍,这里原来是暖水乡村民居住地,现在已经整体搬迁到新居民区去。
不远处的新区,一栋栋楼房白墙红顶格外醒目。
记者问一位老乡:“搬迁了,好吗?”他笑得脸上的皱纹都绽开了花,说:“好啊!好啊!” 暖水乡原来水土流失严重,村民生活贫困。
旗里下决心在这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在2009年将暖水乡划为“整乡生态移民”试点区域。
旗水保局局长吴德说:“动员农民搬迁的确很困难,因为按照原则是自愿搬迁。
他们世代居住在这里,有疑虑是正常的。
我们既要保证搬迁户在经济上发展,又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局里就先建了5个示范基地,种植沙棘等适合当地生长的有经济价值的灌木,几年后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改善了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农民看到了实惠,搬迁就比较顺利了。
”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配套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即提供住房、找到工作、落实社保、发放补贴、提供就业培训。
现在,暖水乡已经搬迁了10个村55个社的11万多村民,占总人口的近82%。
这只是准格尔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例子。
准格尔旗地貌以丘陵沟壑为主,东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西南部为砒砂岩沟壑区,占总面积的74%,北部是库布齐沙漠东端和黄河南岸的冲积平原,被称为“七山二沙一分田”。
这里是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多沙粗沙集中来源区之
一,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治理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当地政府从准格尔旗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把治理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来抓。
准格尔旗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有煤矿125座,其中露天煤矿42座。
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生产建设,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地貌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旗委、政府加大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要求煤矿企业按照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对矿区进行治理,形成“地下黑色资源,地上绿色能源”的良性发展态势。
黑岱沟露天煤矿是一个年产原煤2000万吨的大型露天煤矿,开挖建设使原本脆弱的地表环境更加支离破碎。
所属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制定了各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建立了吨煤提取复垦及生态建设基金,使该矿区绿化率达到89.5%,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如今矿区拥有212公顷的绿化地带。
砒砂岩地区由于其侵蚀特性被科学家称之为“地球环境癌症”,群众视其为砒霜,治理难度很大。
旗委、政府在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通过多年艰苦努力,已建设成了以种植沙棘等灌木为主的生态工程,并形成了与修建淤地坝拦沙工程相结合的砒砂岩治理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而且沙棘产品在当地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
目前,由政府引导,煤炭企业投资的4A级砒砂岩风景区正在筹建当中。
人口37万、面积近7700平方公里、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近147亿元的准格尔旗,在“十一五”期间,全旗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0.5%提高到72%,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综合治理度由治理前的12%提高到80%,土壤侵蚀量减少60%。
25度以上陡坡耕地已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近三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11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以沙棘、沙柳、仁用杏等为主的特色产业,保水固土效果明显,经济带动效益显著,水土保持产业带动产业区农民人均年增收约1500元。
在水利部水保司组织的此次专家评审会上,以中科院院士孙鸿烈为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水利部水保司司长刘震为副组长的专家组考察后一致认为,准格尔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符合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县标准,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建议评定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旗)”。
中国GDP质量首次发布: 北京上海浙江分列前三名 GDP数量排名第一的广东省GDP质量仅位列第
唐山市副市长吴海英在介绍《中国科学发展报告》情况。
丁佳摄 本报讯近年来,单纯以GDP的数量和增速来评价政绩的做法为不少人所诟病。
7月29日,由中科院交叉科学中心唐山科学发展研究院编纂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以下称《报告》)在京发布,首次公布了“中国GDP质量指数”,力图将GDP从“单一追求数量”改造成“数量、质量综合度量”的评判工具。
《报告》通过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时间维(持续度)三者本质叠加的最大化构成了“GDP质量指数”。
它从根本上代表了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对于社会财富的理性追求。
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GDP质量指数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首次剖析了中国GDP质量的内涵生成。
1972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思考重新运用科学的方法对GDP进行改进,但大多只强调自然因素对GDP质量的影响,比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这次我们加入了社会、管理等 因素,全面体现社会、自然、经济这一复杂系统对中国GDP 的影响。
”《报告》主编、中国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首席科 学家牛文元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此外,我们还考虑了老百 姓的幸福感,这些指标在世界上都是首创。
” “中国GDP质量指数”定量测算了中国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GDP质量,进行了定量统一排序。
《报告》还将中国各 地区GDP的质量排序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量排序, 进行了分析对比,从中揭示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GDP质量排序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列前三名, 与其GDP数量排名相比均有上升;而GDP数量排名第一的 广东省,GDP质量仅位列第
六。
我国四大直辖市和广东、山 东、江苏、浙江四大强省GDP质量排名均处于领先或靠前位 置;东北三省排名高于平均水平,说明近年老工业基地振兴 取得了较大进步;而中西部省份普遍排名一般或处于较为落 后的位置。
(丁佳) 广州推出地方性公派留学项目 本报讯
近日,广州市开全国先河,推出地方性公派留学项目“菁英计划”,资助首批40名优等生,前往世界排名前300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
“菁英计划”面向广州地区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首批“菁英计划”学生中,中山大学12人,华南理工大学10人,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等中科院在粤单位也有在学研究生入选。
“菁英计划”留学项目资助两类学生:意向培养留学人员和定向培养留学人员。
意向培养留学人员指申报时具有学成归国后服务广州的明确意向,但尚未明确具体服务单位的研究生;定向培养留学人员指申报时已明确学成归国后在广州的服务单位 的研究生。
根据文件规定,定向培养留学人员培养经费由市财政 专项经费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据了解,不同类别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留学期限。
意向培养学 生中,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期限为
36~60个月,国内 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限为12~24个月。
项目会资助 选派人员留学期间的生活费,生活费的资助标准为1.3万元/月, 并提供往返一次的国际旅费。
对个别未获留学机构奖学金,但符 合《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学生,也可获得该项目学费资助,学费 资助标准为不超过20万元/学年。
根据最后的核算,广州仅今年资助首批学生就要拨专项资 金1300余万元。
(李洁尉) 辽宁高校百万年薪招人才 本报讯日前,辽宁省面向海内外招聘一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军人才。
对部分招聘方向,高校给出了聘用后将获得最高百万元的薪酬、千万元的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投入、500万以上的科研启动经费以及提供住房、配备专车和可安排领导职务等待遇。
本次招聘的高校为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和辽宁大学等10所大学,均为辽宁省属高校。
招聘的24个重点学科方向中,医学、药 学和经济学占据最多,达17个方向。
此次引进的人才需在辽宁省工作3年以上,每年时间不少 于9个月。
引进的领军人才除享受高校提供的薪酬待遇外,引进 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可聘为辽宁省“攀登学者”,其他引进的领 军人才可参加辽宁省“攀登学者”和“辽宁特聘教授”的评审。
对 “攀登学者”入选者,辽宁省提供
500万元/人的科研经费资助; 对“辽宁特聘教授”入选者,辽宁省提供100万元/人的科研经 费资助。
(周峰) (上接A1版)当年,我在应聘答辩会后,对乌里·施瓦兹教授讲过一个百金买马骨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国王朝思暮想得到一匹千里马,有人自告奋勇去找,结果花了五百金买回一匹死千里马的骨架,国王大怒,要将其处死。
此人对国王说,我买到的虽然只是一副马骨,但国王不惜重金购买千里马尸骨的事传扬出去,还怕得不到真正的千里马吗?国王听后觉得有理就放了他,果然,不到一年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说明吸引人才的机制非常重要,我作为第一个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就是“马骨”。
中科院在国际一流的科学杂志上刊登招聘广告,然后组成国际专家委员会对应聘者进行评审,最终的取舍由专家委员会确定。
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机制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做事,对我国现在的人才引进工作仍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中科院搭建了创新舞台 过去十年是中国的大发展、大改革时期。
中国的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一个缩影。
改革无疑是艰难的,其成效的评估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往往大家都认为,如果要做一件事,首先要看上级有没有让做。
如果上级没让做,就要看看别人做没做过。
如果别人没有做过,也要看看我们自己过去做没做过。
如果上级没让做, “百金买马骨”与中科院创新 自己过去没做过,别人也没做过,那么这个事我们就不能做。
但中科院于1998年正式启动的另一项创新计划———知 识创新工程是比较成功的,真正提升了中国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
1999年,我所在的上海生命科学所作为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中科院对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脑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8个研究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
有的是合并,有的是改制,有的是撤销,有的是新建。
1999年7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顺利组建。
其使命是,在满足国家人口与健康、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战略需求的过程中,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不可替代的创新贡献。
此后,上海生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强强联合”,率先跨科学院系统与医学教育、卫生系统组成了健康科学中心, 并于2002年4月开始实体化运作。
依托生科院在国内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交大医学院在国内医学院校中名列前茅的优势,围绕人类重大疾病,重点发展与临床结合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
中国科研体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和科研分家。
这个研究所的成立,就是试图推进大学和研究所的合作。
后来,我们还根据国家、社会的需求相继成立了营养科学研究所,和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共建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在改革中,我总结了三个“有利于”。
即凡是有利于科学研究,有利于科研人员,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事情就要大胆去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日本已经出了1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计划50年出30个诺贝尔奖。
我们不需要以得奖为目标,但我们要创立一种创新的体制,一种能够为科学家攀登高峰创造有力支撑条件的机制。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开了个好头。
后来教育部门启动“985工程”,两个“工程”推动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进步。
过去几十年中,最令我自豪的就是亲自参与了这十多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积极参与这个伟大事业的平台。
(作者系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本报记者祝魏玮采访整理) 旱地小麦“青麦7号”实打亩产638.5公斤 本报讯在遭遇了秋冬春三季连旱、小麦生长期间降水 不足120毫米的自然条件下,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林琪主持培 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青麦7号”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表现 依然良好。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农技 站、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在胶州市胶东镇朱家庄 村对“青麦7号”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打验收。
验收结果 显示,3.106亩“青麦7号”小麦在一水不浇的情况下,亩产达 到638.5公斤。
与普通的旱地小麦平均亩产不足300公斤相 比,翻了一倍多。
专家表示“,青麦7号”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研究的应用,为山东乃至我国北方冬麦区旱地小麦高产创出 了一条新路子。
(廖洋杨宗玲) 世界碳科学大会在上海举行 本报讯2011年世界碳科学大会于7月25日至29日 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同 探讨碳科学领域最前沿、最热门的研究方向。
专家表示: “19世纪是钢铁时代,20世纪是硅的时代,21世纪可能是 碳的时代。
” 自2000年以来,世界碳科学年度大会在亚洲、欧洲和美 洲国家轮流举办,是全球碳科学研究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
今年大会的主题为“碳材料让生活更美好”。
本届大会主席、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凌立成教授介 绍“:这种材料强度大、重量轻,对大飞机而言不可或缺。
”世界 上最大客机空客
A380机身内外,碳复合材料用量超过40%; 被称为“黑色飞机”的波音787客机上,碳复合材料占其全重 50%以上。
但是,我国的国产大飞机C919的碳复合材料仅占20%。
中国科学院碳纤维领域首席科学家、山西煤化所吕春祥研究 员表示,我国在焦炭、活性炭等传统碳科学领域处于世界先进 水平,而在碳前沿领域还有不小差距。
(黄辛) 光温结合或为蝗灾治理开辟新途径 本报讯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刘启航的一项研究显示,光照与热源温度的相互作用可增强对蝗虫的诱导能力,从而为蝗虫的大规模生态化物理捕集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该成果刊登在《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6期上。
蝗虫具有趋光的特性,结合蝗虫喜温的特性,研究人员引入温控加热等试验装置,试图探索出一条利用热源温度提高蝗虫趋光性的新途径。
经过长期的野外对比试验,研究人员找到了光照和热源温度的最佳组合方式:相同时间段内,65℃热源温度与紫光结合对蝗虫的趋光增益效应相对最优;不同时间段内,热源温度在后半夜(0~4点)对蝗虫的趋光效应的影响优于前半夜(22~24点),其中在0~2点效果最优。
刘启航介绍,在蝗虫大规模迁飞的情况下,光诱捕集的方法已经取得很好的治蝗效果。
但是由于蝗虫活动规律和环境温度的复杂性,该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
“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引入声诱、电机振动等方式来提高蝗虫的生物活性,进一步完善光照调控技术,力争使该技术早日投入应用。
”(苏洋) 鼎湖山发现10种新两栖和爬行动物 本报讯近日,在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华 南师范大学教授黎振昌等新发现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
4 种。
此外,保护区工作人员还在野外观察拍摄时新发现爬行 动物1种。
至此,鼎湖山保护区观察记录到的两栖和爬行动物 增至72种。
此次新发现的10种两栖和爬行动物,含5种蛙类(华南 湍蛙、长趾纤蛙、台北纤蛙、尖舌浮蛙、花臭蛙),4种蛇类(紫 棕小头蛇、乌华游蛇、丽纹蛇、福建竹叶青蛇)和一种龟类(马 来闭壳龟)。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建 立,经过55年的保护,一些与森林密切相关的两栖和爬行动 物种群数量逐年恢复。
在鼎湖山开展长期的两栖和爬行动物 监测研究对于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 相关保护措施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李洁尉
周飞) 我国首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挂牌 本报讯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5周年纪念日,我国首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在河北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正式揭牌。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位于该市市区南部,依托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改建而成。
园内高7.28米、长500米的唐山大地震纪念墙镌刻着24万大地震罹难者的名字。
公园自2009年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者数十万人次。
在揭牌仪式上,作为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唐山地震博物馆同时开放。
唐山地震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为国内目前最大的地震主题展馆。
(高长安) 沈阳真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本报讯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和沈阳市科学技 术局的推动和组织下,沈阳真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东北 大学等24家单位发起,是我国真空行业第一家地区性质的产 业联盟。
沈阳真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覆盖了沈阳地 区与真空装备研发、零部件制造、真空技术应用等相关的 产学研用单位,以真空技术创新、真空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真空技术应用等为主题组建成立。
联盟的目标在于促进沈 阳地区真空行业的企业、高校、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打造 沈阳真空产业的品牌,推动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 化的产业集聚效应。
(周峰) 更正 本报
2011年7月29日A1版《中科院新“黄淮海战役”进行时》一文中,“在院军科技合作示范项目中,中科院联合高校以德国的‘先玉335’和美国的‘德美亚1号’为对照,在沈阳军区农垦基地,分别试验玉米新组合9428个”。
应为“在院军科技合作示范项目中,中科院联合高校以德国的‘德美亚1号’和美国的‘先玉335’为对照,在沈阳军区三个农垦基地试验玉米新组合9428个”。
文中“李振声说:‘目前,通过院军合作,科研人员已经选育出比“先玉335”增产5%以上的新组合,并克服了其不抗大斑病、茎腐病、易倒伏等缺点,进一步缩短了生育期,提高了耐密性,有益于机械化收获。
’”应为“李振声说:‘目前,通过院军合作,科研人员在老莱基地已经将育种目标定为:选育出比“德美亚1号”增产5%以上并抗大斑病的新组合。
’”特此更正。

标签: #设计网站 #五矿 #电视 #等级 #制作网站 #排名怎么排 #学历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