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西瓜有了“护身符”,162020年12月16日

牌子 1
星期三责任编辑赵卫平电话:(0536)8789199Email:dzrbwfxw@126 “版权进乡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品牌西瓜有了“护身符” □本报记者张蓓本报通讯员黄小龙张龙梅 一提起版权保护,想到的首先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在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有一家企业依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蹚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12月12日,在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郭牌农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早春蜜”的冬季育苗工作。
别看只是简单的育苗技术,从种苗的选择,到嫁接材料和方法,嫁接后的管理等,都有着一套严格的标准模式。
在西瓜种植过程中,郭牌农业共制定出了106项种植规范标准。
在这套标准下,种出来的西瓜瓜小、皮薄、味甜。
如何保护这套“秘籍”?郭牌农业的做法是贴上“护身 符”。
“去年,我们对郭牌种植标准规范、郭牌 ‘六维’模式等进行版权登记,助力郭牌规范和模式创新。
”郭牌农业常务副总经理杨猛说,除了版权保护标准模式外,对于自主研发的“早春蜜”系列种子,在申请了12项专利的同时又进行了版权登记,为科研成果上了“双保险”。
企业新型生产模式的打造,离不开版权的保护,一个品牌的塑造亦是如此。
随着郭牌农业做大做强,走向全国的同时,版权保护却成为了一大问题,也是产业发展的痛点。
前几年市场上抄袭郭牌西瓜外包装、假冒郭牌西瓜的现象,给“郭”字品牌造成了负面影响。
“早些时候只是意识到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对版权没有概念。
”杨猛直言,2016年, 为了防伪,郭牌农业将钢印用在了西瓜上,钢印正中是“郭牌西瓜”四个大字。
在固堤街道及有关区直部门帮助下,郭牌农业对logo标识、外包装图案等进行了版权登记,助力郭牌打造西瓜知名品牌。
寒亭区从农业版权保护切入,2018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版权进乡村”行动试点。
进企业、入乡村,固堤街道和部门工作人员一次次的登门宣讲,让版权保护意识深深根植于企业文化中,并将萝卜播种机、半自动西瓜采摘设备等先进设施,保温棚温度调节系统等20余项事项纳入版权登记范围。
今年,郭牌农业成为全省首家获“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的农业企业,实现了农业领域版权示范单位“零”的突破。
构建版权保护体系,郭牌农业不仅仅局限 于产业,还突出加强对农耕文化的版权保护。
打造特色西瓜文化,对推出的歌曲、国画、大棚墙绘等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原创作品进行了版权保护,开展深度自然教育教学,开发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课程,目前已获得版权证书80余件。
同时,郭牌农业总经理由守昌等一批版权示范带头人,又培育带动了400多个具有创意创新精神和版权保护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产品品牌。
在新时代,如何答好创新提升“三个模式”这份答卷?固堤街道给出了答案,版权保护助力,让“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由于加强了版权保护,近年来,假冒郭牌西瓜的现象越来越少了,郭牌西瓜的价格也一路飙升,2020年郭牌西瓜销售额突破1.8亿元。
4D □本报记者都镇强 推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赵倩 广陈宁 管用“马虎不得!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一日三餐都由食堂提供, 压力确实很大。
自从实行4D管理 理以后,家长对饭菜质量也更加放 模心心。
”12月9日,潍坊市潍城区潍 州麓台学校校长高明永告诉记 式者。
守记者在该校看到,学校两层楼的食堂,聘请了专门的餐饮经理和 建工作人员,整个食堂干净整洁, 设护“4D管理卡”到处可见,明确标有责任人、监管人及相关要求。
﹃随着社会层面的日益关注,如 食学何守住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成了考验当地主管部门及学 校的“必考题”。
包括潍州麓台学 安生校,潍城区新建了11处学校食堂, 校还改造了潍坊外国语中学等4处学 校现有食堂,并对其他学校食堂进 园行全面提升,实现功能齐全、布局 ﹄﹃合理、监控全覆盖。
硬件提升了, 舌 “软件”更要跟得上。
“我们与各学校、学校内部层层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推广4D管理模 尖上的安 式,开展食堂星级评价,并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纳入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潍城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吉东说。
何为4D管理模式?就是主体责任到位、卫生清洁到位、岗位管理到位、流程规范到位。
“不要小看这四个到位。
有了食堂4D管理要求,加上专业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食堂管理就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潍城区利昌学校校长王运永坦言。
全 在潍城区,各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进货验收、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洁、食品留样等管理 ﹄ 制度,规范从业管理。
12月9日12时许,在潍坊外国语中学,该校学生正在食堂吃午餐。
在食堂储藏室内,食用油、米、面等各种原材料 按品种有序堆放在架子上,每种原 材料都带有一个注明着“商品名 称、生产厂家、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标签。
“我 们学校食堂建好进货台账,留存相关资质,确保严格落实 所有食品都在保质期内使用的要求。
”潍坊外国语中学校 长丁清文说。
“我们专门聘请了营养师,制定了科学的食谱,确保 学生营养及安全要求得到充分满足。
”潍城区智群学校校 长巩全介绍,“我们还按照区里要求全面落实校长陪餐 制,建立陪餐记录表,每名校级班子都会在值班日当天对 餐前、餐中、餐后进行细化评价并记录在案。
” 记者在潍城区采访校园食品安全,正遇到潍城教体局 相关负责同志和当地市场监管人员到潍州麓台学校进行食 品安全专项督导。
“我们与市场监管局密切合作,加大检 查力度,按照督学责任区划分,组织督学和专业人员每月 到校进行食品安全专项督导,对检查出的问题限时整改, 逐项销号,确保学生餐桌上不出任何问题。
”潍城区教体 局党组成员魏剑秋说。
随着潍城区对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视,该区 所有学校食堂实现了明厨亮灶、快检设备、物品采购、校 长陪餐四个“百分百”。
该区3处学校食堂被评为山东省 示范食堂,5处学校食堂被评为山东省清洁厨房。
92个产业扶贫项目惠及9978名贫困人口 扶贫产业给贫困村带来新希望 □
本报记者宋学宝石如宽本报通讯员王慧郑秀宝 12月11日,青州市王坟镇大田庄村荷花湾,村党支部书记褚学永正带着几名村民挖藕。
一会儿工夫,一节节白胖的藕节就堆满了池边。
“我们这是珍珠莲藕,可以蘸上糖生吃的,特别脆甜。
”褚学永告诉记者。
荷花湾项目是大田庄村今年4月份新上的产业扶贫项目,村里筹措资金40余万元,把村北边6亩多地的废弃塘坝进行了整理改造,建起了荷花池。
“今年预计能收一万多斤藕,我们的藕比市面上的要好,能卖到五块钱一斤,有一个食品厂的食堂已经下了订单,不愁卖。
”褚学永说。
今年是第一次莲藕大丰收,大田庄村委商量决定,挖出的第一批藕先分给村民尝鲜。
“每户分了十斤,又脆又甜,我这个年纪了也能咬动。
”今年71岁的褚纪宏 说。
依托之前的光伏发电项目和现在的荷 花湾项目,大田庄村已成功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
有了集体收入,全村40条街巷全部硬化,新修建一条出村路,对供水、污水管网全部改造。
“我们村有交通区位优势,下一步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
”褚学永说。
扶贫产业不光给贫困村带来新希望,困难群众也通过在产业项目中打工收获满满。
在青州益都街道天成农业种子扶贫车间,各色瓜果挂在枝头。
正在大棚里忙活的张继臣是益都街道的一名困难群众,来到天成农业种子扶贫车间工作后,每月都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
天成农业种子扶贫车间是益都街道与青州天成农业公司合作兴办的扶贫项目。
益都街道办事处投资300多万元,购置天成农业现有种苗繁育大棚,企业负责种植管理、病害防治、种子销售等事务。
车间投入使用后,益都街道与天成农业达成协 议,每年企业需支付30万元基本金,再根据经营效益给予分红,让困难群众又多了一项“保底”收入。
“再干几年,俺打算在街道和村里的支持下,建一个蔬菜大棚,这样能自己当老板,收入也就更多了。
”张继臣说。
产业振兴是实现脱贫的关键。
青州市立足果蔬、花卉、旅游、电商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2个,惠及9978名贫困人口。
青州还实施转移就业、助推创业等专项行动,175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再就业,202人通过公益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同时,该市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发放“富民生产贷”“富民农户贷”等无息贷款5500多万元,帮助1100多名贫困群众创业脱贫。
青州建立4500名市镇村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搭建“一键呼叫大数据”双向沟通平台,设立公益扶贫基金,推行阳光社工扶贫模式,全市2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2812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记者宋学宝通讯员吕宣龙报道近日,在潍坊市坊子区的帛方纺织有限公司“王建环技能大师工作室”里,王建环(中)正在检查布面质量情况,并与同事交流操作规范。
王建环,全国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建环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是山东省纺织行业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培训职工2000余名,目前已培养出高级技师等技能人才180余名。
潍坊坊子区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 高端人才施展才华有了广阔空间 □
本报记者杨国胜张鹏本报通讯员张焜李大远 凭借“大蜗牛”,潍坊富源增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涡轮增压器,成为目前国内海洋船舶用涡轮增压器第一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
一。
让富源增压器安装在远洋船舶,是该公司今后发展的着力点。
为寻求技术突破,该公司依托项目、内蓄技术、外引人才,聘请清华大学郑新前教授担任公司首席技术顾问。
郑新前教授率领人才团队,对富源增压器叶轮进行重新优化设计,流量增大了15%,压力提升了20%,可满足远洋 船舶增压器的要求。
有了顶尖人才作支撑,潍坊富源增压器 有限公司围绕涡轮增压技术核心,又开发出具有国际前沿的空气悬浮轴承和高速永磁电机两款高端技术,目前也已经投入到市场应用当中。
“近年来,坊子区统筹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以项目为载体,以平台为支撑,全力打造富有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生态,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坊子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斌说。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坊子区以项目引才聚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引进与项目建设有机融合,加速技术革新与人才汇聚 的良性互动,助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为高端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
坊子区依托仿生矿化胶原人工骨材料开发、激光快反镜、远洋船舶用涡轮增压器、自修复防腐新材料等200余个项目,吸引了中科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百余名高层次人才来到坊子创新创业。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瓶颈多,进展慢。
在铸造产业突围中,坊子区瞄准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先后与中国铸造协会、国家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机械总院集团建成省级数字化绿色铸造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和山东省铸装工业云服务平台,建立了“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产业中介”的合作模 式。
目前,坊子区全力推进山东大学地热开发 研究院、东北大学先进陶瓷研究院等16家研究院等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互联网”“传统产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据周斌介绍,为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坊子区大力优化人才服务,通过出台人才新政22条、建设人才公寓等举措,吸引知识型、创业型、创新型人才落户。
此外,该区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建立24小时联系服务机制,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提供“店小二式”服务,让人才全身心投入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去。
潍坊海关助力特色餐具 进入欧美市场 □记者张蓓通讯员张速报道本报潍坊讯近年来,潍坊辖区部分木制家具出口企业乘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转型生产“绿色”木制餐具。
此类商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产品特点导致其门槛高、要求严,市场准入难度极大。
对此,潍坊海关主动作为,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帮助该类企业产品出口,今年1月至11月,共出口木制餐具1663.9万件。
潍坊海关收集国外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出口国家和地区要求指导企业调整车间布局,区分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优化人流、物流,对生产设备设施、生产过程检验和检测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全程可控;帮助企业建立欧美通用的BRC、FSSC标准以及现代化管理体系;指导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追溯体系,保证产品全流程可追溯;严格监督管理,确保出口产品符合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
通过这些措施,打通了出口“绿色”木制品的“绿色通道”,产品顺利出口到美国、德国、法国、荷兰、希腊、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市场。
农行潍坊分行 推进从严治行 □记者宋学宝通讯员姜文娟报道本报潍坊讯农行潍坊分行始终将基层业务和基础管理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强化从严治行,抓好党建引领、强化员工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该行坚持党建统领,筹建党史、行史教育基地,打造党建教育标杆工程,强化党建对业务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强化员工行为管理,落实纪委书记负责制,通过谈心谈话、家访、监督举报、外部走访等多种方式,对全员进行排查。
组织党员干部赴潍坊廉政教育馆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合规、合纪、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增强。
注重人文关怀,高度关注基层员工诉求,深入推进“幸福家园”工程,将员工关爱进一步量化、细化、具体化。
诸城辛兴镇 推进扶贫政策落实 □记者张鹏通讯员潘洪源于洁报道本报诸城讯诸城市辛兴镇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保持攻坚态势,下足“绣花功夫”,围绕档案材料、政策落实、居家环境等重点任务,加快整改提升,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辛兴镇建立三级督查机制,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包村干部和两支专项督查小组,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不间断、过筛式走访督查,简单问题立即通报、立即整改,系统问题汇总上报、统一整改。
该镇为每个社区公开招聘了1名本科毕业生,全部培养成社区扶贫专干。
针对档案材料方面的问题,组织扶贫办、民政、残联等行业部门对全体帮扶责任人进行精准培训和解读。
为切实推进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该镇多次召开社区部门联席会议,推动部门与社区之间信息共享、问题共处、责任共担。
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慢性病及“两病”275人次,发放坐便椅、闪光门铃、盲杖、防走失手环等辅具246件,无障碍改造197户,低保转五保全部应转尽转。
奎文区东关街道 释放人才“洼地效应” □记者都镇强报道本报潍坊讯今年以来,潍坊市奎文区东关街道把招才引智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通过完善工作体系、强化载体建设、实施精准扶持等举措,着力推动街道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该街道加快总投资70亿元、总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的潍坊区域金融中心项目建设,聚力发展现代服务、金融保险、高端商贸等重点业态,不断吸引优势资金和高端人才流入。
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推进人才综合体项目建设,引进打造青岛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潍坊中心,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开展技术推广、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工作,持续招引青岛的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和高端人才,推动科研项目落地转化。
寿光孙家集街道 保障贫困户温暖过冬 □记者石如宽报道本报寿光讯“饺子出锅了,快来吃饺子喽!”12月10日11点,欢快的笑声从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崔家村村委办公室中传出。
这是崔家村正在举办孝老敬老饺子宴。
“谢谢大家为我过生日,还吃到了这么好吃的蛋糕和水饺,太开心了。
”崔家村享受政策贫困户王正明说。
如何帮助贫困群众温暖安全过冬?孙家集街道开展冬季走访慰问、巡诊义诊、孝老敬老等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全体帮扶责任人逐户查看贫困户过冬情况,观看炉具是否已安装使用,观察烟筒整体表面是否有破裂漏风、烟道是否畅通,过冬煤炭是否充足,并提醒贫困户注意做好室内通风、透气。
截至目前,孙家集街道362户享受政策贫困户和53户档外低保五保户已全部实现安全取暖,过冬物资准备充足。
“我们将保障贫困群体安全温暖过冬的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让街道所有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孙家集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王艺霖说。

标签: #网站推广 #有什么 #站内 #有什么 #网站 #seo #有什么 #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