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谷歌如何推广

谷歌如何推广 0
2022年2月16日星期
热点聚焦FOCUS 稀土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供求紧平衡下产业格局迎重塑契机 本报记者李春莲见习记者马宇薇刘钊 稀土素有“工业黄金”之称,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约37.89%,居世界第
一。
春节以来,稀土价格持续攀升。
继2月14日中国稀土价格指数达到420.6074后,该指数于2月15日上涨至426.7512,至此已较1月14日收盘时的364.3938增长了17.1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稀土价格已处于本轮周期的高点,从历史周期性来看,目前稀土价格后续上涨支撑力不足,存在一定下行区间,后期有望回稳。
首批稀土指标下达供需紧张亟待缓解 对于此轮稀土价格上涨,上海钢联稀贵事业部稀土分析师吴龙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目前稀土需求在不断增加,如镨钕系氧化物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对应金属供应亦处于紧平衡状态。
在终端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中高端需求旺盛情况下,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也不断增加。
今年稀土产业仍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终端应用领域也不断增加,稀土产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目前稀土价格连续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仍在持续,包括原油、铁矿、煤炭、铜矿等在内的大宗商品几乎都处于上涨区间,自然会传导到稀土产品;另一方面在于我国正不断提高对稀土行业的控制能力,着力重整稀土市场格局,提高市场集中度和议价权。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新能源产业链的需求仍然在快速增长,这使得供给需求出现结构错配,稀土价格自然上涨。
由于美联储加息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仍需时日,预计短期内稀土价格仍有上涨趋势。
” 为了缓解稀土产品供需紧张,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1月28日发布了《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通知》显示,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0.8万吨和9.72万吨,同比增长20%。
其中中重稀土矿开采指标保持不变,增量都来自轻稀土,轻稀土矿开采指标为89310吨,同比增长23.17%,增量又绝大部分来自北方稀土,北方稀土开采指标60210吨,同比增长36.44%,占总轻稀土开采指标的67.42%。
吴龙坤进一步表示,“本年度第一批稀土总控指标的下达有利于缓解当前稀土供应紧张的形势,未来应进一步增加稀土总量控制指标,加强上下游产业联动,促进稀土永磁产业协调发展。
” 此外,华宝证券研报认为,虽然两部委已下达稀土矿2022年第一批稀土总控指标,但目前恰逢雨季,南方中重稀土矿开采难度偏大,预计今年一季度国内中重稀土氧化物供应难有增量。
供需缺口扩大使得磁材企业对于稀土原料价格看涨情绪浓厚,部分磁材企业与上游企业进行对锁价格,稀土市场矛盾由下游对于价格的接受度偏低的矛盾,转变为稀土供不应求的供需矛盾。
价格涨势如虹稀土相关公司业绩受益 自2021年四季度以来,稀土价格一直维持高位。
2022年1月份,氧化镨钕均价达91.46万元/吨,同比上涨108%,环比上涨7%;氧化镝、氧化铽价格分别为299.08万元/吨、1278.16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41%、54%,环比分别上涨2%、14%。
2021年稀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行业景气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也从中受益。
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厦门钨业等4家稀土上市公司披露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该4家公司分别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亿元至50.61亿元、10.50亿元至12亿元,1.3亿元至1.6亿元和11.79亿元左右,均实现大幅增长。
对于业绩增长,多数公司表示主要受益于上游供给侧优化及下游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终端消费需求支撑拉动。
此外,主要稀土产品量价齐升和产品结构优化也是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北方稀土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增488.58%到507.79%,涨幅最高。
北方稀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公司,成长性好于国内行业均值。
依托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 采权优势,公司稀土矿、冶炼分离指标长期占据全国的50%以上。
北方稀土董事长章智强曾表示,北方稀土保障高质量产品供应的初心不会变,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不会变,并将持续提高优质稀土原料供给能力,加快实施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营销模式变革,推动稀土产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厦门钨业在2022年第一批稀土总控指标的中重稀土占比近18%,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稀土生产企业。
厦门钨业2月15日披露的2021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度,公司稀土业务不断深化精益生产和产品质量提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稀土深加工产品销量增长,同时受原材料价格增长导致稀土产品价格随之上涨的影响,稀土产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取得较大增长。
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8.04亿元,同比增长约56.98%;实现利润总额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约154.34%。
产业格局迎来重塑稀土产品附加值有望提升 2021年12月22日,中国稀土集团正式成立,我国稀土产业格局迎来重塑。
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敖宏曾表示,要加快整合融合,深入推进稀土资产实质性重组,加快资源、资产和业务布局优化,深度整合科技研发资源,强化产学研用深入融合,加快企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引领我国稀土行业自主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统筹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深化拓展稀土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
稀土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异磁、光、电性能,对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 种及提高生产效率起到巨大作用。
当前,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是目前磁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磁性材料。
新能源车、风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工业电机、变频空调、节能电梯等领域内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的提升都将带动稀土需求的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新能源车是稀土需求增长的核心应用领域。
从中长期看,汽车电动化趋势确定,近期新能源车产销量也持续超预期,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又因其优异的性能占据绝对优势,带动稀土消费全面爆发。
国信证券分析师刘孟峦认为,2025年电动汽车领域氧化镨钕的消费量将超过5万吨,5年间复合增速达47%。
另外,在节能降耗导向下,永磁电机因优异的节能效果未来也有望得到广泛应用,带动的稀土消费不容忽视。
预计到2025年全球氧化镨钕需求或将超过13万吨,5年间复合增速达13.5%。
在供给稳健增长假设下,全球氧化镨钕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对于当前稀土价格,王梅婷表示,“加强稀土行业链布局和深加工能力建设,避免简单出口稀土原材料,提高行业附加值,如果能够将稀土材料产业链更多留在国内,国产化占比上升,则国内稀土下游的相关产成品会有降价空间,预计相关稀土行业公司的利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 “受益于稀土行业的高景气度,稀土板块上市公司在2021年业绩突飞猛进的基础上,更应抓住机遇,及时推进产业深度布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稀土价格可控、提升稀土产品附加值。
”林伯强如是说。
RCEP生效实施助力稳外贸福州关区首月超亿元出口货物享惠 本报记者刘萌 2月15日,福州海关发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首月情况。
福州关区出口迎来开门红,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07份,1.09亿元出口货物将在外方享受RCEP协定关税优惠。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是当前我国签署的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高标准”的关税减让和提高市场准入程度,可以促进我国与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贸易,不仅扩大彼此间的贸易总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间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合作。
“如RCEP的关税减免政策有利于鼓励我国传统外贸出口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因此对于我国稳外贸和促进外贸转型升级都有积极意义。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 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CP落地生效给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更有效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在关税减让、原产地规则、投资便利化等规则政策落实下,既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也有利于扩大进口,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RCEP于今年1月1日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0国正式生效;2月1日对韩国生效实施。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2022年第13号公告,RCEP将于2022年3月18日起对马来西亚生效实施。
刘向东分析,RCEP将逐步对成员国生效实施,既会扩大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还有利于区域内深化产业链合作,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而利用这一规则,我国企业可以推进与东盟和日韩的经贸合作,利用东道国的自贸优势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如中资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后,可利用马来西亚与美欧 等签署的贸易投资协定,从而为扩大至全球市场提供新的渠道。
” “近年来,中国一直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3月份,RCEP对马来西亚生效后,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对机电产品、钢铁产品、棕榈油制品和橡胶制品的贸易有促进作用。
”肖本华表示。
海关总署关税司副司长邸杰此前介绍,为了使企业了解和用好RCEP原产地规则以及经核准出口商制度,2021年海关培训企业代表8.8万人次,并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发布专题宣传1100余次。
2022年将继续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努力提高企业对区域累积规则和自主声明的运用能力。
商务部国际司司长余本林表示,将积极扩建RCEP规则解读和实际操作指导的专家队伍,吸纳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熟悉行业情况、了解国际规则的专家,支持行业和地方持续培养“种子培训师”,为全国范围内推进RCEP常态化 培训提供长远支撑。
对于相关企业和行业如何用好 RCEP,刘向东建议,对我国企业或行业而言,首先,要主动把握熟悉RCEP规则,充分掌握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进度、投资便利化条款等,才能捕捉更多商机,高效“走出去”和“引进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其次,企业或行业要注意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中的合规风险,避免因不熟悉当地法规政策而陷入困境。
最后,企业和行业尚需与国内外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和智库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各方的专业知识利用好RCEP规则,为开拓第三方市场奠定基础。
“例如,企业在进出口产品时要对RCEP和现行自贸协议的税率进行对比,选择适用更优惠的税率,充分享受关税减让的红利;分析自身商品、产业链情况,针对不同商品适用的原产地规则,提前做好生产和物流等方面的安排,以充分利用原产地累积规则。
”肖本华举例分析。
(上接A1版)基于此,建议监管与险企可从三方面 共同发力,根治机制弊病。
一是建议银保监会持续推进佣金制 度改革,从制度层面优化佣金结构。
去年3月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提供佣金制度 有关材料的函》,拟明确人身险行业佣金制度改革方向。
未来,期待监管推出持续性、均衡性的险企佣金制度改革方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险企在保持保费增速、员工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不妨适当均衡调整首年佣金 和续期佣金支付比例。
既有利于营销队伍稳定,也有利于提升险企长期服务能力。
三是险企需进一步推动营销队伍改革。
当下,大部分险企与营销员签订的是保险代理合同而非劳动合同,这种关系较为松散,营销员难免缺乏归属感、忠诚度, 这也成为首年高佣金模式的生存土壤。
因此,强化对营销队伍的改革是佣金改革的先决条件。
唯有监管、保险公司齐心协力,才能防治“薅佣金”痼疾的反复发作,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A3 旅游板块大涨后又回调行业最低谷已过复苏仍存变数? 本报记者殷高峰李乔宇 在接连几天大涨之后,2月15日,旅游酒店板块整体遭遇大跌,前几天曾领涨板块的曲江文旅、凯撒旅业等也最终跌停。
此前市场曾对旅游酒店板块行情抱有期待,然而板块大涨后出现回调,难道旅游业复苏仍存变数? “旅游等行业的业绩拐点确实有望在2022年出现。
所以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流入航空旅游等前期受到疫情压制的行业,尤其是一些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上海戊戌资产合伙人、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博士丁炳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亦有观点认为,“从旅游业盈利能力和确定性看,相关上市公司在未来三年内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连续大涨后遭重挫 2月15日之前,曲江文旅在春节后的6个交易日中收获了4个涨停板(其中连续三天涨停),此外,凯撒旅业连续三天涨停、华天酒店连续两天涨停。
2月14日,A股旅游酒店板块有5只个股涨停,而金陵饭店、西安旅游涨逾7%,张家界、*ST西域、*ST腾邦、君亭酒店、桂林旅游等涨逾6%,截至当日收盘,旅游酒店板块指数报收于13778.46,涨幅达3.89%。
受此影响,“旅游业出现拐点”“旅游行业复苏号角吹响”等观点开始在市场流行。
东亚前海证券研报认为,春节、冬奥会均可看作旅游业、旅游零售业等行业复苏的起点,未来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转好,旅游、出行客流量有望持续回升,相应行业的整体复苏有望呈现加速趋势。
研报称,行业最低谷时刻已过,未来景气度回升动力十足。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91.98亿元。
此外,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根据 《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
“这个消息被市场解读为,随着中国批准使用特效药,加上本身积累的新冠治疗经验,以及目前新冠变种致死率的下降,疫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望结束,人员流动将进一步复苏。
”丁炳中表示,这样预期下,市场认可旅游、酒店、航空等行业将迎来业绩修复。
但2月15日一开盘,A股旅游酒店板块大部分个股走低,当日旅游酒店板块指数报收于13197.85,下跌4.21%,6只个股跌停。
行业复苏仍存不确定因素 魏翔认为,此轮A股旅游酒店板块波动,可能是市场预期受到了出境游及入境游有关消息的干扰。
短期来看,市场对出境游的预期推动了凯撒旅业连续涨停,但目前看其确定性不足。
而长期来看,随着《“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入境游可能会重新受到关注。
东亚前海证券研报认为,从“十四五”发展规划看,国家对于国内旅游业发展十分重视,同时在国际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出入境或将逐步放开,出入境旅游业也将逐步复苏。
在魏翔看来,旅游业是比较容易受政策层面影响的板块,出行政策的变化以及预期的变化会增加板块的波动,“其中,部分旅游业上市公司规模较小,极易遭到游资炒作。
” “从中长期看,旅游等行业的业绩拐点有望在2022年出现。
但短期利好热度有所减退,不排除板块可能发生调整。
”丁炳中分析称,从基本面来看,目前市场热炒的旅游板块个股,还是缺乏业绩的支撑。
魏翔表示,航空业和酒店业可以被视为旅游业的中流砥柱,希望从旅游业中获取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者可以关注这两个细分板块的变化。
“2022年恐怕不会是旅游业全面复苏的一年,但展现出的结构性机会应该会多于2021年。
” 携程下月开启“3+2”混合办公模式一举多赢希望更多公司尝试 本报记者许洁 2月14日,携程即将推出的“3+2”混合办公模式引发热议。
2月15日下午,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回应媒体关注时表示,经过半年的实验,混合办公模式能提升现有员工的幸福感,节省了时间,“希望不只携程,未来能有更多公司效仿,加入混合办公模式。
” 据悉,携程集团的“3+2”混合办公模式将从3月份开始执行,即允许员工每周
三、周五在家远程办公。
携程方面表示,这次全面推广“3+2”工作制,将覆盖该集团全部员工(约3万人),不分男女、不分值岗、不做薪资调整。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大势所趋,国外已有不少企业开展远程办公模式。
从劳动法角度来看,在不做薪资调整的情况下,这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对劳动者也好、企业也好都是一种创新,但对企业而言,开展远程办公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不能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携程同步发布了与之匹配的员工申请和管理流程、设备支持等政策,这也意味着携程成为国内首家率先实际推行混合办公制度的公司。
梁建章称:“我们在IT支持和信息安全方面为混合办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和投入。
”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一些头部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等开始把远程办公常态化、制度化,每周只要求员工到公司1天至3天。
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和互联网大国,也开始直面这一变化。
这次携程率先在全公司推广混合办公模式,反映了远程办公对效率的提升作用不仅适用于国外公司,也适用于中国公司。
梁建章表示,混合办公制度的推广是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多赢。
不仅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还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环境保护;缓解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另外有利于家庭和谐、女性职业发展和提高生育率。
希望混合办公制度未来在更多主流中国企业被推广,这 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梁建章表示:“由于城市里办公楼的需求可能只有以前的一半,租金会大幅下降,长远来说可以把闲置的办公楼改造成酒店、商住楼等其他用途。
城市中心区域的商务人士会减少,相关的一些消费如商务午餐、咖啡、甚至购物的消费会减少,商铺的租金会下降。
” “另一个直接的效果就是近郊住宅的需求大幅增加。
为了符合远程办公的新需求,更多近郊的房子会被开发出来。
城市的密度降低,近郊副中心更加繁荣。
远程办公不仅有利于大城市近郊的发展,可能一些小城市也会受益。
如果实现完全远程办公,是否住在大城市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梁建章称,中国大城市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大企业,是很多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地,但是大城市的房价却给年轻人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压力。
解决这个困境的一个办法是推广远程办公,利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连接市中心和郊区以及周边小城市。
梁建章对记者表示,这一办公制度同样有利于旅游业的拉动发展,“如果员工并不一定是住在中心城区,可能是住在周边的城市的话,那对于酒店甚至于火车票、飞机票收入的增长都是有帮助的。
”梁建章表示,“员工可能有更多的旅游、团建的需求,也可以灵活安排假期,这些都会对旅游有所帮助。
” 根据携程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去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53亿元(约合8.31亿美元),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49亿元(约合1.31亿美元)。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内目前的疫情防控制度下,旅游行业至少上半年不会有太大起色。
对于企业而言,还是不宜冒进,要保留充足的子弹,并且抓住产业整合的机会,比如去收购一些撑不下去但比较优质的酒店、旅行社类资产。
回到携程本身来看,实行混合办公制度有利于其降低企业成本,是目前值得尝试的方式。
” 本版主编沈明责编于南制作闫亮E-mail:zmzx@电话010-83251785

标签: #网页 #自己的 #地址 #快速 #如何做 #如何刷排名 #如何做好 #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