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6主编:郭勉愈

seo 5
编辑:温新红校对:王心怡E-mail:sxzk@ 思想 编者按:雷锋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却是中国最著名的士兵。
50多年来,经过不断地体认与挖掘,雷锋精神涵义 日益丰富,且随时代不断变迁。
今日,雷锋在我们的眼中,已经成为一个道德意象,一种精神信念和价值追求的象征。
作为一个符号,雷锋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曾经引发争议,人们怀疑其形象的真实性。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今天,人们一边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优越性,一边又承受着强烈的精神失落。
雷锋精神在当代是否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学雷锋活动能够有效改变人们的精神风貌吗?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发表看法。
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润物细无声” 姻本报记者郭勉愈 受访人:沈颖,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院所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报》:今年是全国开展向雷锋学习活动的第50个年头。
您这样年纪的人对雷锋一定会有深刻的印象。
沈颖:是的。
雷锋如果还活着,今年应该是72岁,长我10岁。
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伊始,刚好是我小学六年级,学习雷锋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参加学习雷锋的诗歌朗诵会,写学雷锋的黑板报和布置宣传栏,亲手描摹雷锋的木刻头像和毛主席的题词手迹。
当时,三年困难时期刚过,虽然是生活在物质紧缺、相对贫穷的年代,但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让我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沈颖:我个人认为,今天的雷锋精神已经不仅仅是雷锋的个人优秀品质和高尚的精神追求,而是雷锋和无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结晶。
尽管如此,我不大赞成对雷锋精神进行过多的外延和泛化。
我理解,雷锋精神的鲜明标志是助人为乐,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二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精神;三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中国科学报》:您觉得人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是否随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 沈颖:可以肯定地说,人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随时代变迁是有所不同的。
这里有几个维度。
对于像我们这样年龄比较大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有不同。
我小时候,把雷锋精神更多地看成是做好事。
现在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当年不一样了,我在不久前写的《我心中的雷锋》一诗中表达了我的体会:“您是我心中的一架罗盘/不仅指引我领悟到了生命的归因/还廓清了对中华民族前行的冀望和期盼。
” 另一个维度是,由于社会的现实和个人的际遇等原因,一些人对雷锋精神有许多寄托,当然,也可能有失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这都不奇怪,人是复杂的,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复杂的,应允许人们对一个事物或一种精神有不同的看法,况且,认识和理解也是可以改变的。
但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大多数人对雷锋精神的核心和本质———为人民服务的理解是大体上不变的。
沈颖 《中国科学报》: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学习雷锋精神? 沈颖: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三个观点,第
一,雷锋精神不过时。

二,弘扬雷锋精神在当代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对于弘扬雷锋精神要有正确的理解。
说雷锋精神不过时,我有几个论据。
首先,一个只有22岁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解放军战士,赢得了全国人民如此长久的尊崇和敬重。
2010年“新中国10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雷锋高票当选。
这说明雷锋精神没有过时。
再则,雷锋精神中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的基因。
再往大里说,雷锋精神充满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品质不仅中国人民认同,世界人民也认同。
美国《时代周刊》称赞“雷锋精神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可以形象地说,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大厦的一根重要支柱。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我不赞成把雷锋精神当做“补天女娲”。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雷锋精神解决所有的复杂的现实精神文明问题。
不可否认,雷锋精神在某些时段、某些人那里曾经和正在被漠视。
一位专家说得很深刻,一边是对雷锋精神的疏离、怀疑和解构,另一边是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呼唤乃至回归,这样的矛盾,正凸显我们时代道德的困惑。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分配失公的现象时有发生,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报》:您觉得学习雷锋的活动是 否取得效果?沈颖:据我个人的经历、体会和我所了解到 的情况,提出三个看法:一是学雷锋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二是学习雷锋精神有很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三是今后学雷锋活动会搞得更好。
效果体现在哪里?有几个重要标志:涌现了一大批 以郭明义为代表的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踊跃加入了学习雷锋精神、勇当志愿者的行列。
教训也是深刻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它严重影响和弱化了学雷锋活动的 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淡化和扭曲了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中的美好形象。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些问题的忧虑和讽喻。
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呐喊和呼唤,需要舆论宣传,需要组织一些活动,但更多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科教界应该如何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 沈颖:作为科技界的一名老工作者,我希望科教界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能够从五个方面 着手,一是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创新为民的价值观。
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将科研经费、论文、奖励作为科研最高价值的实用主义倾向。
二是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三是恪守科研道德和科研诚信,树立唯实求真的学风,力戒浮躁和学术不端行为。
四是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五是积极参加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的活动。
科研人员往往比较忙,惜时如金,对形式主义非常反感,通常也不大熟悉学雷锋的方式和载体。
各级组织拓展思路,创新管理,积极创造学雷锋的环境和条件。
我总觉得,当代精神文明的传播与建设是一门很深的科学,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组织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我们却很少把它当成科学来研究,因此才出现了一些违反科学规律的现象。
今后,对于雷锋精神的弘扬和传播,要加强科学研究,这也是科教界义不容辞的事。
在科研一线,很多学雷锋的行为和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据我所知,很多科学家都把自己得到的奖金捐献出来,捐几万的有,几十万、上百万的也有。
他们设立基金、奖掖青年、支持科研事业。
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干部除了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等大规模的捐款活动,还为希望工程、母亲水窖等扶贫济困项目捐款,也有许多“个性化”的捐赠和资助。
至于科技工作者们团结协作、刻苦钻研、拼搏创新、扎根西部、奉献科学事业的事迹更是不胜枚举。
希望媒体能够多深入科研一线,多宣传报道他们的事迹。
今天,我们如何“学雷锋” 姻本报记者郝俊 受访人:龚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日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学雷锋”热潮。
在您看来,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 是什么?其时代意义何在?龚群:学习雷锋精神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对 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虽然50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需要看到,在雷锋身上所体现出的团结、友爱、互助等精神品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有目共睹,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与此同时,也给中国的道德环境和思想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逐利”的经济,可能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冷冰冰的金钱利益关系,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讲,学习雷锋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报》: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道德环境而言,“学雷锋”活动能够起到哪些作用? 龚群:如果要对当前中国的道德环境作一个评价,总体上应当是良好、向上的。
通过“学雷锋”活动,对于人们多年来的“逐利”心态,会是一种有价值并且切实有效的矫正。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实社会环境,也给公众学习雷锋精神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找到一种贴近时代特征的途径或方法,使得人们能够扎实、真正地学习雷锋精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和表面上。
《中国科学报》:今天的人们,是否不大认同作为“道德楷模”的雷锋?甚至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他的形象并不真实? 龚群: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雷锋叔叔不在了”。
而在今天,人们认为雷锋跟自己的距离似乎更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今天来学习雷锋精神,进而转变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就会更有难度。
同时也就意味着,更有必要“让雷锋回到我们身边”,去学习雷锋精神。
认为雷锋不够真实的看法,其实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就已存在。
有人质疑说,在宣传报道 中只讲他好的一面,缺点则一概不提,因此不真实;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宣传雷锋那些好人好事的照片,很多都是后来补拍的。
这实际上恰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雷锋在牺牲之前,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后,雷锋感觉自己是真正的翻身得解放了,因此做任何事情都满腔热情。
他的各种事迹和活动,引起了群众和政府的关注。
他做过的很多好人好事,博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喜爱。
出于宣传良好道德风尚的考虑,人们请他再现一些广为流传的优良事迹的场景,重拍了一些照片。
这些事情的确存在。
照片本身,并不能说明雷锋的不真实,而是恰恰反映出在当时,雷锋确实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将雷锋树立为道德典范,并不是有意“栽培”,也不是因为他的突然去世,而是因为他真实存在的优良事迹。
在某种意义上,雷锋是当年时代精神的体现。
《中国科学报》:在进行社会道德建设时,树立标兵或典范的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其他形式或途径? 龚群:应该说,典范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树立起来的。
一棵已经“躺倒”的树,刻意要把它“立”起来肯定是没有用的。
自然生长起来的一棵大树,我们才能够去仰望它。
也就是说,刻意去树立典范可能并不奏效。
对于雷锋来讲,我们在近50年后依然认为他值得学习,就说明他不是被刻意树立起来的。
有那么多的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何人们会觉得雷锋这个典范值得学习?因为他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而不是宣传部门的主观意愿。
“树”或者“不树”,他都在那里,都值得人们学习。
进行道德建设也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教育途径。
比如学习领悟古代典籍中的道德思想,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等。
对于教育,不能狭隘理解为仅仅是学校教育,学雷锋活动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教育。
其他途径还有很多种,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向模范人物学习这种方式。
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朝向一个目标:共同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遇到困难时能够互相关心和帮助。
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人们才会感觉到这个社会很可爱,国家很可爱。
《中国科学报》:也有人认为“学雷锋”活动是“一阵风”,学几天就过去了。
您怎么看? 龚群:对于榜样和模范人物的宣传,不可能像一根弦一样,一直都绷得很紧。
关键在于,如何能够在宣传之后真正得以落实,从而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过了舆论倡导时期,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是宣传不能取代的。
长效机制的形成,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学雷锋要学其本质,并不是到街上做几件好事、做几天义务劳动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在于,我们要学习雷锋的精神实质,像雷锋那样做人,成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通常来讲,如果一个人在道德基本面上,我们能够给予他正面判断和评价,那么通过“学雷锋”这种活动,一定能够对他思想境界的提高有所帮助,因为会有共鸣产生。
若与雷锋的想法和做法没有共鸣,则很难学到本质。
一个国家法治体系的健全、对于程序正义的遵守、公共决策的科学民主等制度层面的建设,会对社会道德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对个体道德观则会有极大冲击。
因此,在保护好人民权利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同时开展“学雷锋”等提升道德正气的活动,大家齐头并进,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龚群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Tel(押010)82619191-8190 姻张红 每年的三月前后,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被反复提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穿越时代的精神符号,这个人就是雷锋。
从1963年到2012年,学习雷锋在各个时期都成为紧扣时代主题的社会运动,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里,雷锋这个普通的中国士兵已经逐渐演化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政治和道德模型。
雷锋研究者、曾发表论文《雷锋的媒体宣传与时代变革》的吴海刚认为:尽管雷锋精神一再被解读和建构,在不同的年代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学习雷锋的功能不外乎有三个:其一是政治运动的风向标,其二是构建或者维护政治权威的工具,其三是社会风气的调解杠杆。
这一点也在官方文件———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中得到了证实。
学习雷锋的价值和功能被概括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
然而,与以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学雷锋活动相比较而言,这次的学雷锋也伴随着不少质疑的声音。
在笔者看来,这是迅速掀起的“雷锋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体现了非常可贵的理性精神。
质疑或争论的焦点在于两个问题:其一是学习雷锋的内容,雷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是否能够被无限“挖掘”和“赋予”?其二是学习雷锋的形式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学雷锋?是行政推动地学还是民间自愿地学?学习雷锋究竟是一种完善人格的自我提升还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活动50年来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遭遇到几次冷热。
有意思的是,每当社会心态出现混沌或者不明朗时,雷锋精神总是被高调提起,雷锋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英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贴上不同的标签。
在官方语境里,雷锋的形象和精神经历了几次变迁。
“无产阶级战士雷锋”和“共产主义道德标兵雷锋”。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醒目的雷锋形象。
雷锋精神的内涵在“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曾经流行全国的歌曲中体现得最为鲜明。
雷锋精神突出的表现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品格”和“愿做革命螺丝钉”的精神。
学习雷锋最重要的表现是“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服从集体和革命的需要,随时舍弃个人利益的行为。
雷锋在驾驶室内学习《毛泽东选集》的照片成为流传于世的雷锋照片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张。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一句话。
应该说,此时的雷锋精神,政治符号的意义大于道德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和“平凡而伟大的好人”。
这是雷锋贯穿于上世纪80年代的形象,暗示了雷锋精神作为道德教化的意义开始逐渐显现。
雷锋精神中的“钉子”精神得到了新的阐发,被定义为“勤奋学习科学文化技术,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与此同时,“爱憎分明不忘本”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维护社会公德,培养文明行为,注重品德修养”。
学习雷锋的行为和“文明礼貌月”、“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这是为了适应逐步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提高国民素养而作出的适应。
“岗位奉献的模范和志愿者”。
1990年3月,关于雷锋精神的社论再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雷锋精神被定义为:“一种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其核心是共产主义精神。
”由此出现了学雷锋指导思想的变化:钉子精神被解读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雷锋精神所包含的价值理念是“立足本职,忠于职守”。
于是“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开始成为学雷锋的重要形式,同时涌现出像李素丽、徐虎这样岗位学雷锋的新时期标兵。
对于青少年学生,“学雷锋精神,做四有新人”是那个时期最响亮的口号。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雷锋精神开始跟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学习雷锋最重要的举动是坚持社会公益服务。
2000年,共青团中央把每年的3月5日确立为“中国志愿者日”。
进入新世纪以来,雷锋的形象开始复杂化和多元化,最重要的体现是雷锋不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开始走下神坛,变得平民、亲和甚至时尚。
雷锋的真实形象开始还原,参与建构雷锋形象的除了官方话语体系,还有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
一系列幕后的资料走上前台,关于雷锋的“奢侈品”———毛料裤子、皮夹克、瑞士英格表,雷锋骑摩托车的照片开始公开。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到2006年间,关于雷锋的著作大概出了七八本之多,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师永刚和刘琼雄编著的《雷锋1940~1962》,这本书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和图片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雷锋,雷锋从“可敬”走向了“可亲”。
雷锋甚至成了一个时尚符号,以雷锋为标志的商品,以雷锋为主题的游戏都现身网络,雷锋被不同程度地娱乐化和时尚化。
这个阶段的尴尬事实是雷锋形象的热和学雷锋活动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成为许多人心头一个大大的问号。
面对道德滑坡,人情冷漠,许多人也开始怀念雷锋和呼唤雷锋。
在这次学雷锋的话语体系中,雷锋精神在继承和发扬以往定义的基础上,为了符合时代特征,又一次得到了新的阐发。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增加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这一条。
针对这种现象,学者应学俊在《“学雷锋”是怎样成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了质疑和批评:“雷锋具有怎么样的精神、品质那是客观存在,能够随便‘赋予时代气息’的元素吗?为了说明‘没有过时’就勉强地自圆其说,这有违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毫无疑问,雷锋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助人为乐都是无争议的,但创新精神出自何处?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郭明义的事迹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时的标题就是《郭明义30年学雷锋的启示:公民道 德的高度和力量》。
这种联系明显有牵强之处,雷锋精神是一种完全利他的高标精神,志愿精神是一种价值理性,是在“利己”基础上“利他”而达到一种互惠,是一种完全尊重个体选择的生活方式。
另外,雷 锋精神中那些代表特殊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大公无私的精神与公民道德精神讲求权利意识、个体权利也是有冲突的。
我们不能为了学雷锋,就无限诠释和建构雷锋。
关于学雷锋活动的另外一个疑问是怎样学雷锋的问题。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学雷锋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一种个体自愿行为,而是由官方组织,借助行政力量实现的一种任务。
在新一轮学雷锋高潮中,力度最大和最为瞩目的是雷锋的故乡长沙的举动: 要求百万中小学生续写雷锋日记,成立学雷锋指导处,对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子女升学、住房保障等方面予以照顾。
学雷锋不仅成为一种硬性的任务,同时被异化为利益驱动下的行为,这恐怕是与学雷锋的本意背道而驰的做法。
50年学雷锋中,最为国人诟病的就是“形式化”和“运动化”。
关于前者,曾有人戏谑过:每年一到了三月,老奶奶就变得异常紧俏,不够用。
因为她们都不敢上街,只要一站在路口,就会有一群少先队员冲过来将其架过马路。
老大爷都不敢开门,一天光接待打扫卫生的就有十几拨之多。
关于后者,那句著名的“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就 ﹃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背后 张红 是明证。
这是黑色幽默为载体的深刻讽刺。
也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学雷锋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还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再清楚不过地指出了学雷锋在执行方式上属于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榜样教育法”。
榜样教育法是有其内在机制的:哲学依据是个体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及主观能动性,心理学依据是模仿心理机制。
榜样教育法之所以富有成效,根源在于客观事物发展不平衡性与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所特有的自我反思性及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以共同构筑的生活世界为基础,通过人所特有的社会心理特征———模仿心理,榜样示范活动与学习者的行动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均衡。
个体间的差异性能否激活学习者的自我反思和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之上———榜样与学习者共同构筑的共同生活世界。
传统榜样教育法中,共同生活世界的构筑成为其生效的内在根据;而在传统社会生活向现代社会生活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共同生活世界的缺失而无法构成这种内在张力从而使得榜样教育的效果弱化。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学习雷锋好榜样最为鼎盛的年代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一代成长起来的人们对雷锋生活开始变得陌生起来,由于失去了共同生活世界的基础,学雷锋活动开始遇冷。
根据观察学习理论,榜样教育的发生过程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来获得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通过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生过程和动机过程形成行为意识。
行为模仿的水平分为四个层级:首先是直接模仿,复制其行为;其次是综合多次所见的行为,形成自己的行为,称之为综合模仿;再然后是象征模仿,模仿行为所代表的意义;最后是抽象模仿,模仿的是行为原则而非具体行为。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上个世纪70年代雷锋体日记和作文的流行,80年代做好事形式的雷同等等,都处于直接模仿的水平,这也是形式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综合模仿和象征模仿,如奉献精神,在本次活动中,学雷锋被要求建立常态化的机制,但各地纷纷涌起的举动中,依然可以看出很多直接模仿的痕迹,至于学雷锋要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要和入学升迁及住房保障等结合起来,更是直接把学雷锋活动变成了功利行为。
因而,在新的时期,学习雷锋什么和如何学习雷锋,确实正在成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学雷锋将再度演化为一场形式化的运动。
学雷锋不能一味图轰轰烈烈,而应该立足于科学和现实,在其内涵解读和发生机制上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

标签: #去哪里 #seo #seo #分析师 #数据 #如何做 #自己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