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深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CHINA

平台 2
ECONOMICTIMES ■责编:王小霞电话:(010)81785188—3014E-mail:wangxx_1999@ 财经深观察 财经说法 统筹:王小霞 电话:(010)81785188-3014E-mail:wangxx_1999@ 2018年8月27日星期一
8 ■美编:孟宸永组版:梅雪荣 ■热点追踪 编者按近期,多家互联网贷款平台出现逾期、跑路等问题,暴露了新的金融风险隐患。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频出“重拳”,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应对风险,为行业吃下“定心丸”。
P2P行业本身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其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补充,助推了我国中小微企业及传统金融行业的发 展,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在不断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近年来普惠金融的有益实践。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处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监管介入后的洗牌阶段。
从数据变 化来看,行业整体仍处于“汰弱留强”的良性发展阶段,在度过此次密集的出清浪潮后,那些合规经营的平台,将迎来行业发
展的黄金时代。
行业洗牌加速网贷合规平台或迎大发展 ■本报记者王小霞 雷潮的声音已逐渐走远,合规的脚步越走越近。
针对近期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风险事件,监管层频频出手加强监管,先是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随后下发了108条全国统一备案细则,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P2P合规检查即将拉开帷幕。
在强监管、行业洗牌加速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能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仍需进一步净化 近期网贷平台连环“爆雷”,行业风险不断暴露。
6月以来,陆续有P2P平台“爆雷”,出现提现困难甚至跑路的情况。
据相关数据显示,6月份P2P问题平台达98家,为近14个月以来月度最高;7月第一周,“爆雷”的P2P平台就达40家,涉及资金超1200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P2P行业遇到的第三次倒闭、跑路风潮,但此次风潮与前两次不同,此次市场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监管趋严、合规化要求越来越明确等,再加上平台自身的运营问题。
另外,此次出现问题的P2P平台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经营不善,所以宣布清盘或退出,这也与前两次风潮相比有所不同。
当然,这次清盘退出的平台中也有部分存在变现自融、关联担保等违规操作的情况,但并不是主流现象。
欧阳日辉说,此轮P2P风潮还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个是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三个风险交织在一起,引发了行业的恐慌,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头部平台,也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平台或投资人认为有背景的部分平台也出现了问题,由此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对整个P2P行业发展前景的担忧。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告诉本报记者,P2P行业之所以出现乱象,主要是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不能确保底层资产质量,且行业经营运作模式本身也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企业合规性不足,行业监管没有形成体系化,监管思路不明朗,市场主体在投机中观望,最终出现“爆雷”。
■记者观察 业内有分析认为,短时间内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坏事,这是行业进行自我净化的正常阶段。
“当前,P2P平台数量仍有些超量,市场还须进一步净化。
”欧阳日辉告诉记者,此次,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顿、规范手法,业内其实并不陌生。
改革开放以来,信托业、期货业、证券经纪公司等都经历过这样的整顿和规范过程,通过专项治理让相关机构大量缩减,比如原来信托机构最多时达到600多家,目前也就剩下60多家;期货市场最多时有数千家期货经纪机构,最后期货交易所并为3家,期货的品种只剩下十几个品种;证券公司也一样经历过专项整治和规范的过程。
“一年多前,P2P机构有3000多家,现在有1000多家,还是有些多。
”欧阳日辉认为,P2P平台最终可能会只剩下60到100家左右,监管机构可能会平衡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每个省(区、市)保留2到3家。
如果每个省(区、市)保留2家,就是60多家;如果每个省(区、市)保留3家,就是100家左右。
所以,市场出清的过程会持续进行,至少要持续到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
应尽快建立数字化监管体系 始于6月的行业集中风险潮在8月似乎正在消退。
从新增问题平台的数量来看,8月尚未暴露6月、7月份那种大规模的风险事件。
这说明市场信心在慢慢恢复,更重要的则是监管层发出的积极信号。
日前,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整体部署和工作安排,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办公室开始对网贷机构合规检查全面启动,年底前完成。
在此之前,央行的动作已然展开,明确表示,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
“当前,监管层加强监管,目的就是要防止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
”欧阳日辉表示,在今后的金融监管中,随着越来越多技术手段的运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会实时、及时地把一些风险消除在萌芽阶段,互联网金融集中爆发风险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但当前更为关键的是监管层要建立一套数字化的监管体系。
”欧阳日辉告诉本报记者,互联网金融是依靠互联网这个新的基础发展起 来的,因此监管也应该采用新的技术。
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理念和方法应 该进行改革,如大型的专项整治虽然能够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运用新技术来进行综合监管。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该让行业协会走在前列,因为行业协会最了解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
同时,监管要建立长效机制,长效机制首先要考虑金融市场的供给。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产品供给以及业态并不是太多。
一方面,新的金融业态不断涌现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也抱怨投资渠道较少,正因为投资渠道较少,所以大量的资金都涌向了房地产市场,致使房地产市场价格进一步虚高。
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在市场、客户、产品和服务方面进一步进行细分,供给出更多的金融产品,这样才能解决当前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金融消费需求。
肖飒则表示,监管层也应向市场问道,倾听市场的声音。
目前,行业在严监管的情况下,各方主体有怎样的诉求与预期,可通过咨询行业从业者或第三方机构,在支持创新与行业监管之间寻求平衡。
同时,要统一监管标准。
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P2P行业布局不同,“爆雷”对地区金融影响也有差异,各地监管标准不一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虽然当地监管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策略选择,但标准不一也会为一些群体提供了投机机会。
“在核心指标上统一监管意见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企业合法合规运作,寻求全国布局与长远谋划的应有之义。
”肖飒认为。
另外,也应加强与非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配合,不管是部门联席会议,还是各组织部门之间的其他协调机制,整个系统的一致性观点将有助于市场的良性运作,也可为平台、投资人、借款人等提供合理的心理预期和行为指南。
合规平台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处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监管介入后的洗牌阶段。
从数据变化来看,行业整体仍处于“汰弱留强”的良性发展阶段,在度过此次密集的出清浪潮后,迎接投资者的或将会是一个稳定发展的行业局面。
网贷监管加码驱逐劣币 “大家目前看到了一些负面信息,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正面作用是需要肯定的。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说,互联网金融发展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要,包括普惠金融的需要,提高效率的需要。
当前,行业需要探索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商业或者服务模式。
“我对未来行业发展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欧阳日辉告诉记者,因为,对于那些伪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加强监管将使得这些平台无法再在这个行业“混”下去,而那些合规经营的平台,在经过三次风波的大浪淘沙后,将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欧阳日辉认为,P2P行业未来将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向消费金融的方向发展;一个是与产业相结合,服务小微企业。
向消费金融方向发展,必须要与消费场景相结合,而不是提供现金贷,现金贷的模式会越来越难走下去。
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就必须要融入到产业里去,比如供应链金融的业态。
“只有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的存在才有价值。
”欧阳日辉认为。
“未来,网贷平台的‘准牌照’价值将凸显出来。
”肖飒告诉本报记者,经过这一轮的出清,P2P行业大换血,一些资金实力雄厚,运作规范的平台必将保留下来,在“准牌照”制下走向更加规范的发展之路。
而可以获得上述“准牌照”的平台多有以下特定:一是自身实力雄厚。
实力表现不仅在注册资本、公司的股东组成、高级管理人员素质,还在于平台的年利润率、现金流量等数据。
二是平台业务运作规范。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为网贷平台的业务开展划定了红线,这也是合规、有实力平台的立足之本。
三是平台有良好的业务发展前景。
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业务、运作合规性等具有前瞻性,通过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助力平台未来的健康良性发展。
在这样的参与群体中,行业发展脉络清晰。
所以,网贷平台经“准牌照”的筛选,其价值便凸显了出来。
“P2P行业本身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肖飒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经过这一轮的清理后,能够保障出借人、借款人、网贷机构及网贷业务参与人的合法权益的优质平台,将迎来大发展。
■本报记者王小霞 如果说此前的P2P行业还围绕暴利野蛮生长,那么今年6月P2P行业的再次“爆雷”风潮,使得行业监管加码,未来靠暴利掩盖风控短板的“劣币”企业将受到冲击,同时以往重视风控、合规发展的“良币”企业将真正迎来发展的机会。
P2P网贷平台是一个信息中介机构,直接撮合借款人和投资人双方的交易,P2P网贷平台收取中介服务费。
面向的借款人群大都被传统金融机构所忽视的“长尾”客户群体,这些客户群体由于无法享受到传统金融机构带来的服务,很多都只能通过线下民间借贷进行资金周转,但是线下民间借贷常常伴随着“高利率”“套路贷”“暴力催收”等风险。
P2P行业的出现,给这类人群增加了新的融资渠道,真正解决了小微企业或底层人群的融资问题,也给投资人找到了一条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理财渠道,贯行普惠金融的实质。
P2P网贷在中国发展多年,2015年后,国内互联网信贷市场开始爆发,大批信贷平台如雨 后春笋般涌入市场。
零壹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20日,P2P网贷累计满足了2500万左右借款人需求,累计借款金额在7.2万亿元左右(不包含线下理财平台)。
扣除净值标、可确认的假标和自融标,累计借款金额依然在5万亿6万亿元之间。
P2P网贷累计为1300多万投资人赚取投资收益4000多亿元(不包括待收利息、活动奖励、返利所得)。
虽然迅速崛起的网络贷款服务对社会经济发展助益良多,但市场无节制的扩张过程中也爆发了大量问题。
大批P2P贷款平台没有成熟的风控体系,制定远超法律规定的利息、手续费标准,缺少监管机构要求的诸多认证,肆意挪用用户资金,甚至采取庞氏、自融等各种方式欺骗投资人和用户等等,最终导致了近两年以来的网络借贷市场违约潮、倒闭潮。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频出“重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整体部署和工作安排,网络借贷专项整治办公室近日公布了统一的检查标准和问题清单,组织各地网贷机构开展自查自纠,行业协会开展自律检查,边查边整,即查 即改,为后续常态化监管奠定基础。
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同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及地方行业协会纷纷倡议以稳定市场情绪,要求平台要依法合规经营,拟退出机构不跑路、不失联,做好沟通,最大限度保障出借人合法利益,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备案也再次进入了快车道。
7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下一阶段现场检查方案,明确全国统一的现场检查标准,并对检查后的机构进行分类的名单式管理。
随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互金整治办陆续宣布继续开展P2P网贷现场检查工作,去伪存真,让真正从事P2P网贷行业的合规的平台健康发展。
这些都是监管部门正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延期释放明确信号,为行业吃下“定心丸”。
业内分析认为,当前,不能因为少数平台的不法行为而一棒子打死整个行业,进而对P2P谈虎色变,乱象平息后,行业方能良性发展壮大,互联网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更要坚定地走下去,其能够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民间金融客观上已经成为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的重要途径和有益补充。
用金融科技的力量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普惠金融的有益实践。
因此,当下监管部门正在积极推进专项整治,开展现场检查,行业和企业也在进行自查,采取各种方式稳定市场情绪。
这时有些平台退出,是正常的市场出清,也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经历整治和转型之痛后,网贷平台将会“水落石出”,不规范的会出局,转型成功的会坚持到最后,真正成为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桥梁。
毋庸置疑,加强监管,让诚信经营、有真实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壮大,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是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标签: #电梯 #好看 #平台 #哪个国家 #气垫 #五名 #眼影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