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众说纷纭,哪个国家最有钱排名榜

哪个国家 2
生活 3周 刊 责任编辑:伊凡圆园11年6月11日星期
网友: 中国人生活得幸福吗? 我是80年头出生在一个小城市的,没穿过补丁衣服,没有挨饿受冻过,还上了大学,父母给了所有的爱,找了一个好老公,一直认为生活的挺安逸的。
按说其实生活得挺幸福的,但最近突然感觉到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现在生活得并不幸福:没有安定的工作,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每天像打仗似的,不敢歇 息一刻,生活圈越来越小,没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尽管非常努力地工作,也买不起价格高得离谱的房子,举办不了像样的婚礼,连生孩子都不敢轻易决定,怕养不起!没有养老保险,不知道到自己干不动工作的时候生活该怎样?我突然感觉自己生活得不幸福了,不知道和我一样的年轻人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网友愚公挖坑天天更新: 关于幸福指数的思考 从现在开始,幸福指数必定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词语。
但幸福指数究竟是什么?它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的?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向? 我认为幸福指数从大的角度而言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均寿命;二是受教育程度;三是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表面来看,以上三项标准都是可以量化的,如国民寿命多少岁?文盲率、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是多少?人均居住面积、每日摄入食品(甚至具体到食品种类)量、工作时间和人均收入等等的量化指标达到 多少?也就是这一词语中的指数具体达到什么数值。
但幸福指数一词拆开来看,它是幸福和指数组成。
其中,我所认为的三个方面,虽然可以量化考核,也就是具体到数字和数值,但却又给人感觉是冷冰冰的。
因为鲜活的生 命不仅仅是指生存的时间长短;教育的程度也不仅仅是因一纸文凭来衡量;生活的质量也不是有吃有穿便能满足的!也就是说只凭可看的指数就是代表幸福,毕竟“指数”只是作为“幸福”的一个状语。
如果按照老子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幸福指数”中用以描述“幸福”的“指数”只是形而下的,是器;幸福才是形而上的,是道。
因此,要真正让中国人的幸福指数长期高企,昂扬向上,就必须通过我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的努力。
我想,真正让整个社会都能和谐共振、全单位能良性互动、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起来,中国社会必须公平,各个行业和企业必须共同发展,每个人都得具有一定的社会良知———爱环境、爱工作、爱他人! 网友whtbuddha: 不幸福的80后 让我来告诉你80后为什么这么悲剧吧。
原因很多,两点突出。
先说第一点,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资源不足,所以你不幸。
别的国家不敢说,至少在目前的中国,所有的社会问题追根溯源最后都是人口问题。
国家开始严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在80年代初期,所以80后很不幸的赶上了中国人口最多的时代。
以前没这么多,以后也没这么多了,就现在这么多。
再说第二点,分配不均。
中国人穷不怕,就怕有人穷有人富,所谓不患贫而患不均者也。
等贵贱均贫富喊了上千年了,从来就没实现。
不对,毛老头曾经实现了一段时间,结果证明那不好使。
这问题解 决不了啊,头疼啊。
都说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有人说现在是能 者多得、多劳多得所以也算公平合理,到底合理不合理我不知道也不想讨论,我就知道一件事,今天的 穷人也许真的是无能和懒惰造成的,就算他们真的不会挣不能挣,至少他们会抢,而且抢钱抢东西的能力绝对不会比有钱人差,只不过还没到必须动手去抢的那一天。
综合以上,中国人生活得不幸福,而中国80后生活得尤其不幸福,并且在80后有生之年,他们也绝对幸福不起来。
同样身为80后的我,看在同病相怜的份上,教你一招吧。
想幸福其实很简单,每天默念一百遍“我很幸福”,就靠自我暗示吧。
网友哭泣的青蛙: 幸福指数是在欺人还是在骗人? 我的家在山东半岛的一个临海的小镇上,我想生活应该比内陆的农村富余一点点吧。
因为我们交通方便,靠机械生产产业支柱,不用指望种地。
在中国,农民是贫穷的代名词,贫穷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思想。
先说说我们的中国网通吧,现在该叫中国联通了?我们这天高皇帝远的死旮旯,想上网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国网通。
据说是广播站也可以拉线, 但只能在广播站附近不知道多少米距离之内,总之我们是享受不到。
我们这边从中国网通拉网线必须要安装电话座机,现在大家都有手机,根本就不需要座机,这样不光是要花120元的座机安装费,并且每年要交180元的月租费,而家里安装的电话往往是从来都不用,加上一年660元的网费,想上网一年就要交 840元,不交就没有别的办法上网了,这也算是垄断产业了。
明明可以 直接给拉上网线的,可就是要骗你几百块钱,并且每年都骗,这种变相的敲诈,没有人管,你也不知道找谁,就只能任由他们。
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每天工作九个半小时到12个小时时间不等,从来没有双休,单休也没有,只有春节放几天假,然后元旦,八月十五或者托节能减排限电拉闸的福,才能休一天半,没有街逛,没 有什么应酬聚会,没有什么练歌房,没有什么旅游,唯一的事情就是上班挣钱,供孩子上学买房,攒钱给自己养老,唯一的休闲方式也就是在家上上网了。
可中国网通凭什么呀?我们挣两个穷钱容易吗?谁让你们给安装电话了?还得收120块钱,你们赚的钱还不够吗?还来刮我们这点瘦肉? 我只知道我们光顾着挣钱去了,都没时间来考虑幸福不幸福! “幸福指数”众说纷纭 性格色彩学创始人乐嘉: 绿色性格幸福指数最高 一个月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本次 发布的城市竞争力报告首次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调查。
结果显示,在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
一。
这再次引发了各方网友针对“幸福指数”的议论。
网友晨曦: 有多少幸福可以“指数” 从个人角度讲,我至少在动机上丝毫不怀疑幸福指数这项统计内容的良好用意,不过以有限的知识来分析,也确实感到有些纳闷。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是个生活概念,是一种心理感受,既不从属经济也不从属政治,但由于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政治与社会,所以对幸福的感受还必须从生活与政治、社会及经济的关系上去考虑。
在这几方面我是这样认识的:从经济的角度讲,幸福是人们对生活剩余效用的一种反应,剩余越多,所产生的正效用越大,幸福值就越高。
这一点应该不会有疑义,一个人收入有多少、住房有多大,家里彩电几台、空调几个、存款多少,这些经济指标不难统计也很好测算,幸福值是完全可以“指数” 出来的。
但从心理角度去看,幸福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体验,就不好去简单测算了。
大家知道,赫赫有名的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还把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放得老高,摆在了衣食住行这些物质需要之上,并且得到全世界同意。
普林 斯顿大学那位叫丹尼尔.卡尼曼的在研究上也得出与我国学者一致的结论,这就是钱多未必幸福,物质消费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的欲望和需求也在增长。
这样一来,幸福就只能用社会心理学中的量表去衡量了。
在社会意义上,幸福则和社会比较及个人生存环境相关。
卡尼曼 就指出,一个社会的共同富裕并不会使其中的个体感到更满足,相反,当人们在与不同阶层 进行比较后发现自己更富裕时,才会产生更明显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环境上,社会学家曾作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人幸福因素的有健康、安全、居住环境、家庭与婚姻状况、工作、财产、欲望实现、兴趣满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十大项,其中,与经济直接相关的只有工作和财产两项,这说明非经济因素对人的幸福感更为重要。
在政治意义上去考察幸福更加直观,根本用不着什么测算,马斯洛的“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指的就是这个内容,还有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法制的完善程度、公民权利的保障程度等等,他们对人们精神思想乃至幸福感的影响,更不是金钱与物质所能达到的,同样十分重要。
大家都知道,性格有ABCD四型之分,您知道性格还分红黄蓝绿四种吗? 按照色彩心理学把人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红色和黄色张扬,赋 予两种外向的性格,而蓝色和绿色内敛,分配了两种内向的性格。
红色自由快乐;蓝色完美严谨;黄色果断坚定;绿色和谐宽容。
当然,每种性格也有它们的缺点:红色杂乱无章,蓝色固执死板,黄色霸道蛮横,绿色软弱拖拉。
认识性格色彩的“红黄蓝绿”,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大有好处的。
认识了配偶的性格色彩,就可以知道如何与他(她)相处;知道了孩子的性格色彩就知道如何进行教育;知道了上司,下属和同事的性格色彩就能够和他们和睦相处等等。
让我们先从一个问题开始。
你挤牙膏的习惯是倾向于从中用力的一把“抓挤”,还是从下到上随时卷起保持牙膏形状完整之渐进“挺挤”?我们把用力一把抓的人叫“噗”,把从下到上卷起的人叫“嗯”。
“噗”偏向于比较随意的生活习惯,他们追求自由、自然、自在的方式而不拘小节,这种性格可以叫红色;而“嗯”整体上偏向于严谨的生活习惯,注重秩序、规则与条理,在对待任何一个你可能觉得是小问题的问题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种性格就是蓝色。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教他的孙子做生意,他对孙子说:“阁楼上有个百宝箱,你把它取下来。
”正当他的孙子登着梯子伸手要拿箱子的时候,洛克菲勒把梯子撤了,孩子摔了下来,哇哇大哭。
洛克菲勒冷静地说:“今天就是我给你上的第一课,就是告诉你,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的爷爷!” 还有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
妈妈把刚熬的骨头汤端上桌来,孩子吵着要喝,妈妈说等凉一凉再喝。
孩子不干。
这时爸爸对妈妈说,你就让他喝吧。
孩子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烫得哇哇直叫。
爸爸这时很冷静地对孩子说了一句:“刚刚的滋味就叫做烫!” 洛克菲勒和那个孩子爸爸,都属于典型的黄色性格。
黄色性格注重目 标和结果,很强势。
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往往直截了当:不跟你费话,你自己尝到苦头,就会“长记性”。
那么,还有一种就是绿色性格了。
拿我弟弟来说。
他的性子特别“肉”,我从没看见他发火,但是他特别懒。
一次我去弟弟家,想要喝水。
弟弟说饮水机坏了,我说那就修呗,打个电话给售后服务就搞定了。
可事隔一个月,我又去弟弟家,饮水机还是原样坏在那儿。
弟弟说,我在单位喝饱了,回家就不用喝了。
真是让我啼笑皆非。
我骂过他,可他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又想起了一对来咨询的夫妇。
家里灯泡坏了,妻子说你去换换吧,老公说好。
可说了好几次,老公也没去换。
妻子无奈只好自己买了换上去。
我的弟弟和这个懒得换灯炮的丈夫,就是明显的绿色性格。
生活中,他们不爱跟人争执,重在追求人际关系和谐,主要特点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性格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性格并不能决定命运,真正决定人命运的是个性。
他认为性格是天生的,而个性是后天养成的。
性格也没有单一颜色的,往往红黄蓝绿兼有,只不过某个颜色在你的性格中会起主导作用。
乐嘉说他自己就是红+黄的性格。
你可能会说,绿色性格的人是四种性格当中最没有上进心的人,又懒又慢性子,和这个社会不合时宜,但是四种性格当中幸福指数最高的是绿色,如《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老顽童都是这个性格。
你听说过永远不吵架的夫妻吗?有人说不可能,其实完全有可能,这就是“绿”夫“绿”妻。
形容夫妻恩爱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就是指这种夫妻。
黄色性格的人追求完美,最努力,赚的钱最多,但是死得也最快。
有些人读了很多教你与人相处的书,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就是因为你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没有真正洞察他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没有踩到“点”子上。
不知道别人到底需要什么,往往把你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
虽然对别人掏心挖肺,却没换来人家的理解。
网友泽辉: 幸福与幸福指数无关 有人说,在全国各大中型 城市中,石家庄的幸福指数排名第
一,“幸福”的石家庄人却没有认同这份荣誉。
充斥本地论坛的议论以批评为主,石家庄贴吧的网友说:“石家庄,人均收入在全国省城倒数第
一,房价飙升,房价和收入比值接近全国正数第一了,还幸福呢?”河北主流媒体《燕赵都市报》随机采访了几位石家庄市民,被采访的市民表示:“幸福感虽然不低,但是第一还是有点夸张了吧!”市民们对此结果表示质疑,“这是怎么评出来的呢?” 社科院的幸福感排名榜并不是只在河北遭到质疑,国内多地均有质疑的声音,认为排名榜不符常识。
身为石家庄人的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也对榜单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说:“能 够把幸福感的竞争力排出来很 了不起,但我觉得排得不一定 准确。
每次回石家庄都能听到老百姓对环境、生活水平或者是经济发展、官员的抱怨,还没有洋溢着幸福。
”她同样认为临沂、承德、鹤壁等几个地方普遍感觉不是太幸福。
社科院受质疑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从推选学部委员、中国军力世界第
二、曹操墓确认、房地产降价……到幸福感排名,社科院的制度、报告、成果好像从来没有引起大范围认同,百姓也从来没有把社科院的研究成果当成自己的生活指南,至多不过是发两句牢骚,问一问这个究竟 调查了谁,骂一骂见不得人的潜规则,然后一笑了之。
蓝皮书也好、白皮书也罢、紫皮书也行,不管社科院发什么,生活依然继续,肉多少钱一斤、土豆好不好吃更重要! 百姓并不是不关心幸福, 只是幸福与幸福指数无关! 幸福是每一个人渴望的生活状态;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幸福是一种持 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别人的幸福不等同自己的幸福,同样,自己的幸福也不一定是别人的幸福,甚至会是别人痛苦。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幸福,每一种幸福都是不同,不管让自己幸福的是大事还是小情,从没有人在绽现笑容的同时,从怀里掏出一个计算器,算一算自己的幸福指数是不是真的达标。
幸福是私人化的体验,是主观感觉,客观化、标准化的指标体系不能决定你是否幸福。
记住,幸福,与幸福指数无关!永远不要把幸福指数当回事。
网友zhzhuqy: 现代中国人幸福指数为什么不高 很简单社会期望值远远大于实际实现值!也就是说人们期望的东西远远仅仅是一个愿望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 童话般的愿望。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现实 是人们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的现实往往会打破人们对理想 的追求。
比如说大家都想追求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氛围,可是这个基本的愿望实现过吗? 什么是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和经济指标挂钩,但绝不仅限于收入,就业等经济指标,它还和人们的安全感、希望、生活压力、荣誉、价值、生活环境、精神快乐等密切相关。
国民幸福指数的计算方法千变万化,但大体上分为两个体系。
第一个体系的公式如下: 国民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基尼系数×失业率×通货膨胀这个公式的所有数据都是确定的客观数值,这有利于给出一个“客观化”的数据,但如此测算出的,其实并非“国民幸福指数”,而只是“国民赚钱指数”,所能衡量的只是国民的经济生活状况,而其他和幸福有关的,如精神生活、环境保护、个人自由、家庭幸福等,则一概不在考虑之内。
照此标准,一些禁止电影甚至国际象棋的国家、一些实行一夫多妻、禁止妇女选举权的国家会高居排行榜前列,至少对于相当一部分人而言,这样的排名是颇不靠谱的。
第二个指标体系的公式比较复杂: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 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
其中a、b、c、d、e分别代表各项指数所占的权数,而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这个公式看似全面而公正,实际上问题更大。
首先,5大指数中除第一项,全是非客观数值,其中很容易根据调查者的喜好上下其手;其次,这原本就不太靠谱的5大指数,又要分别乘以不同百分比系数,而这一系数是完全可控可调的,这样一来,自然是加倍地不靠谱了。
第一个公式起源于北欧的丹麦,而基尼系数低、失业率和通胀率长期稳定的北欧福利国家显然是这一评判标准的受益者;第二个公式则源出号称“国民幸福指数发起国”的不丹王国,而这个半隔绝状态的南亚山国,正是这个由本国提出的“幸福评判”的常胜将军。
正因为各种参数人为可调,不同倾向的调查者,会拿出完全不同的幸福指数排行榜,曾经一份排行榜将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评为第
一,理由是“岛民拥有快乐心情”;英国“新经济基金”的排行榜把冠军头衔送给哥斯达黎加,理由是该国没有军队,到处都是自然保护区,人民享有“纯粹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排行榜大多出自注重环保、自然主义这些时尚理念的欧美非政府组织之手,如果是西萨摩亚或哥斯达黎加的某个组织进行类似排名,结果怕是完全两样的。
幸福其实是很难量化的,是无需也无法排名的,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他们并不奢望看见自己成为“最幸福国度”的国民。
那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要比任何“国民幸福指数”更靠谱。

标签: #保险公司 #中国 #十大 #电饭煲 #河南 #十大 #洗衣机 #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