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毕业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世界排名是多少

约翰 5
2020届毕业生  就业质量报告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2020年就业创业工作概况..........................1一、统筹布局,整体规划保目标............................1二、精准施策,提升服务保质量............................1(一)主动出击就业市场,架构“云就业”................1(二)结合“传统课堂”和“云端课堂”,推动“巧就业”..2(三)推动“最多跑一次”,实现“快就业”..............3(四)做好重点群体帮扶,解决“难就业”................4(五)推进“双创”文化建设,促进“创就业”.............4三、完善体系,建立机制保长远............................6(一)构建完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6(二)合理利用调查数据,加强分析研判..................6 第二部分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7一、毕业生情况分析.....................................7(一)学历分布........................................7(二)各类别毕业生分布................................7(三)毕业生生源地分布................................8二、就业情况分析.......................................9(一)总体就业率......................................9(二)各类别就业率...................................10(三)毕业生就业流向.................................10三、十三五期间就业趋势分析.............................18(一)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趋势.........................18
1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19(三)毕业研究生就业整体趋势.........................19(四)毕业研究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19第三部分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就业创业状况调查.......20一、毕业生职业发展分类说明.............................20二、职业发展类别分析..................................20(一)毕业生受雇工作情况分析.........................20(二)毕业生创业状况分析.............................23(三)毕业生深造情况分析.............................27(四)毕业生待业情况.................................28三、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评价.....................29(一)毕业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率29(二)毕业生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满意率.........29(三)毕业生对学校创新教育、创业服务的满意率.........29(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满意情况.........29第四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30
2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目录 表12020届毕业生学历分布情况..........................7表22020届毕业生各类别分布情况........................7表32020届毕业生各学历层次生源地分布..................8表42020届浙江省内毕业生生源地分布....................9表5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表..........................9表62020届本科毕业生各类别就业情况...................10表72020届毕业研究生各类别就业情况...................10表82020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数据.....................11表92020届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12表102020届非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13表112020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录取人数排名前10位高校.14表122020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出境深造人数排名前10位高校.15表132020届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15表142020届学术型研究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16表152020届毕业生全国就业地区流向....................17表162020届毕业生浙江省就业地区流向..................18
3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目录 图1十三五期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走势图..........18图2十三五期间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19图3十三五期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签约率走势图..........19图4十三五期间毕业研究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19图5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当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21图6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求职中困扰因素调查分析..........22图7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初期创业率情况................23图8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规模分布图....................23图9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形式.........................24图10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24图11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发展状态....................25图12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者年纯利润收入...............25图13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领域与专业对口情况...........26图14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动机........................26图15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困难...................27图162020届本科毕业生深造专业与本科期间的专业相关性...27图17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28图18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待业情况......................28
4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一部分2020年就业创业工作概况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创历史新高,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各高校纷纷采取紧急措施:推迟学生返学、封闭式校园管理、暂停线下校园招聘、暂缓出国境申请等,给2020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带来巨大挑战。
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顺利完成2020年就业工作。
截至12月1日,本科生就业率91.06%,签约率82.76%,研究生就业率94.89%、签约率87.93%。
本科生升学率为21.46%,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升学率7.68%,分别创历史新高。
毕业跟踪调查一年创业率本科生为5.30%,高出全省平均值2.62个百分点;研究生为4.67%,高出全省平均值3.33个百分点。

一、统筹布局,整体规划保目标学校继续实施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科专业设置、专业招生计划、绩效考核相挂钩,坚持发挥区域、学科、专业、人才、校友优势,深化三全育人体制,更新理念、深化改革,构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系统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19年12月17日学校召开招生就业工作会议,较早启动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2020年5月20日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陈春雷出席会议亲自部署就业工作;校长尚永丰通过“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推荐毕业生。

二、精准施策,提升服务保质量(一)主动出击就业市场,架构“云就业”
1.全面排摸意向,主动出击市场全面排摸每个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为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打好基础。
梳理4000余家企事业单位,通过电话回访方式,主动联系了解单位人才计划,推荐毕业生。
走访省、市人才市场、就业服务中心、
1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各地区教育部门,了解就业新政和招聘计划。
学校官方抖音平台推出“院长直荐”专栏,各学院院长拍摄推荐微视频,推荐优秀毕业生。

2.构建“云聘”网络,创新招聘模式2019年11月,学校与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教育局联合举办“2020届毕业生教育人才专场招聘会”,近600家教育相关单位参会,8000余名校内外应届毕业生参加应聘。
2020年初,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学校及时调整策略,组织开展“空中双选会”,全面启动“云招聘”。
3月6日联合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杭州市妇女联合会、杭州市就业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浙江省高校首场云招聘会,共吸引了354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9413个,参会学生达5866人,投递简历万余份。
与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共同举办吉林、江苏、浙江、湖北四省师范院校2020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会。
6月开始,随着疫情形势地好转,举办校内线下专场招聘会,分专业分类别开展小型线下宣讲会。
全年共组织线下大型招聘会1场,小型专场招聘会14场,专场宣讲会57场,开展10场云招聘会,80场空中宣讲会,发布就业信息近万条,提供岗位数近8万个。
(二)结合“传统课堂”和“云端课堂”,推动“巧就业”
1.启动“云端课堂”,就业指导定制服务引进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吉训系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测评服务;引入北森生涯规划的春风课程、北京睿新中科科技教育有限公司的就业指导课程,利用教育部就业创业公益直播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就业创业课。
开展就业指导线上直播课14次,留学专题线上讲座4场。
利用辅导员工作室开通线上“生涯云咨询”、“就业微指导”,为毕业生提供生涯规划一对一咨询及就业指导。

2.宣传国家政策,正确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宣传国家政策,制定奖励政策,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工作,引导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工作。

2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物质奖励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微信群,关注学生在西部的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也为学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2020年我校34名学生成功进入浙江省县乡机关选调生队伍,另有6名毕业生参加“两项计划”到西部地区就业。
阿里巴巴商学院毕业生江南、医学院毕业生赵起超分别入围全国第三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基层就业人物”和“创业人物”名单,沈钧儒法学院毕业生李彩萌入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军营大学生战士典型人物”。

3.加强考研服务,鼓励毕业生进一步深造发布《杭州师范大学关于加强考研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扎实地加强考研指导服务工作。
疫情下研究生复试采用线上复试新模式,为考研学子准备了73个网络通畅、环境整洁、光线适宜的复试场地,为毕业生升学考试做足准备;开展考研学子考研面试模拟。
2020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升学人数为854人,升学率为21.46%。
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5个专业升学率在50%以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升学率为69.70%、应用化学升学率为61.11%,英语(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升学率56%,临床医学升学率54.66%,生物技术升学率52.54%]。
(三)推动“最多跑一次”,实现“快就业”
1.优化智慧就业平台,提升就业服务效率以“一网一微”(杭州师范大学就业创业网、杭州师范大学就业创业中心微信公众号)为重点,联动“杭师大微学工”微信公众号、生活区LED大屏幕,结合传统宣传海报、微信群、钉钉群,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宣传服务体系,为广大毕业生服务。
启动信息化管理,来校招聘企业可直接上网进行信息发布、宣讲会预约、招聘会预定展位等。
学校毕业生生源信息、派遣信息、数据统计等就业日常服务结合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管理平台里实现了网上实时查询和统计,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2.实现网络信息化,推动“最多跑一次”
3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杭州市就业手续2018年已完全实现网上办理,率先实现“一次都不跑”,所有手续办理均可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完成。
学校也于2月14日启动远程就业指导服务,逐步实现就业材料线上操作,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
同时实施“就业相关证明”邮寄服务,学生办理三方协议、就业推荐表、公务员面试推荐表、政审函等各类业务,都可以采取邮寄服务。
学生可以不返校,通过电话、邮寄完成相关就业手续。
(四)做好重点群体帮扶,解决“难就业”
1.针对性指导,实施就业困难学生“助跑计划”进一步推进就业困难学生“助跑计划”,准确掌握家庭困难、少数民族和残疾学生等各类群体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求职愿望,为各类群体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做好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
学校帮助254名困难学生向省人社厅申请求职创业补贴76.2万元,19名湖北籍学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2.85万元,帮助5名毕业生申请浙江省基层就业补贴共计5万余元,推荐5名困难生入围“浙江省2020届优秀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名片”。

2.坚持不懈,持续做好未就业学生就业服务9月30日,学校发布“关于持续做好我校2020届未就业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通知”,持续压实责任目标、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持续做好岗位推荐、持续做好就业帮扶、持续做好就业统计。
各学院开展就业工作日常自查,及时检查就业工作推进情况,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以督查促整改、抓好落实。
从求职规划、心理疏导、政策解答、求职推荐、保障服务以及如何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精准指导,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持续帮助2020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五)推进“双创”文化建设,促进“创就业”
1.深化“双创”教育体系,加强课程师资建设建立“教学主导、政策前导、培训辅导、专家指导、实践引导”
4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五导并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双创”教育体系,注重专业创新驱动创业发展,挖掘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落实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相融合,不断拓展“双创”新课程,满足学生对创业领域学习的自主性,输送教师参与省创业导师培育工程、人社部创业咨询师等各类相关培训,提升校内“双师型”师资比例,新聘校外“双创”导师30名。
用好线上教学资源,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学、讲座、研讨等活动。

2.探索“双创”教育模式,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课程教育基础上,重点发力“双创”教育实践环节。
依托区域、校友和政策等资源优势,多方位、多举措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深化创新创业空间格局。
通过开展“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星光计划”,培育和孵化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有效构筑学生“三层次、进阶式”创业训练平台。
发挥创新创业竞赛引领示范作用,以竞赛提素质、提能力,激发项目生存和发展本能,投身各类“双创”竞赛。
获创新创业大赛国奖2项,省级奖40余项。
加强校企合作,顺利举办第二期创业学院“启创班”和第七期“精英班”,向在校创业学生开展特色创业教育课程,参培人数超过150人。
积极参与由杭州市人社局、余杭区人社局、杭州市人才服务管理中心、杭州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组织的“师友计划”、“创业训练营”等项目。

3.积累“双创”教育资源,推进载体平台建设完善学校创业园区建设,立足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与海创园、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等校外孵化载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新增学生“双创”实践基地20家。
积极排除疫情不利影响,帮扶和稳定创业团队,争取相关政策资源,引导包括创投基金等各类资金参与团队扶持,大创业园2020年营业额将近2000万元。
在大学生创业园基础上,支持学院建设创业实体空间10个和创新创业社团组织15个,新增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2家,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论坛和活动达120场,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氛围。
2014届校友非白三维创始人茹方军入选福布斯《2020年中国30岁以下精英
5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榜》。

三、完善体系,建立机制保长远(一)构建完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定期开展毕业生调查,及时掌握毕业生最新动态。
每年7-8月面 向应届毕业生开展毕业当年职业发展状况调查,结合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每年4-6月对毕业一年和三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毕业当年-毕业一年-毕业三年”完整的跟踪调查体系,将毕业生跟踪调查融入毕业生就业流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后环节。
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动态,及时把握毕业生择业心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情况的掌握,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就业创业指导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合理利用调查数据,加强分析研判对跟踪调查的反馈数据进行了合理分析,形成同指标数值的纵向对比,不同年度指标数值的横向对比,探索专业就业发展趋势,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提供支撑。
同时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市场数据,探索构建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模型,形成反馈机制,为学校就业指导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

6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二部分202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毕业生情况分析2020届毕业生共4958人,其中本科生3980人,研究生978人。
本科毕业生中,师范生1344人,非师范生2636人;研究生中,学术型427人,专业型551人(其中非全日制11人)。
(一)学历分布本科毕业生共3980人,其中男生1050人,女生2930人,男女比例1:2.8,;毕业研究生共978人,其中男生322人,女生656人,男女比例1:2.05。
详见表
1。
表12020届毕业生学历分布情况 学历层次 人数/百分比 男 女 本科生 3980/80.27% 1050 2930 研究生 978/19.73% 322 656 合计 4958 1372 3586 (二)各类别毕业生分布 本科毕业生中,师范生
1344人,非师范生2636人,师范生占比 33.77%;毕业研究生中,学术学位毕业生427人,专业学位毕业生 551人;毕业生中汉族毕业生4758人,少数民族毕业生200人,占 总毕业生人数4.03%,主要为维吾尔族、土家族、壮族、回族、畲族、 满族、苗族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有828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 16.70%。
详见表
2。
表22020届毕业生各类别分布情况 学历层次 本科生研究生合计 专业类型 师范非师范 13442636 - - 13442636 学位类型 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 - 427 551 427 551 民族 汉族少数民族 3804176 954 24 4758200 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生非困难生71332671158638284130
7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三)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我校2020届毕业生生源地遍布全国28个省、直辖市(北京、宁 夏、西藏除外)。
其中,前十位的分别是浙江省3106人(62.65%), 河南省198人(3.99%),安徽省187人(3.77%),山西省153人(3.09%), 山东省127人(2.56%),甘肃省117人(2.36%),江苏省102人(2.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1人(2.04%),江西省99人(2.00%),福建省 95人(1.92%)。
详见表
3。
毕业生大多数来自浙江。
省内毕业生总数前五位的分别为杭州市 627人(20.19%),温州市416人(13.39%),宁波市404人(13.01%), 台州市391人(12.59%),绍兴市293人(9.43%)。
详见表
4。
地区华北东北华东 中南西南 表
3 省份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2020届毕业生各学历层次生源地分布 研究生 本科生 合计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20.20%- - 20.04% 242.45%681.71%921.86% 464.70%1072.69%1533.09% 30.31%- - 30.06% 60.61%110.28%170.34% 20.20%- - 20.04% 90.92%330.83%420.85% 10.10%330.83%340.69% 575.83%451.13%1022.06% 44245.19%266466.93%310662.65% 828.38%1052.64%1873.77% 101.02%852.14%951.92% 373.78%621.56%992.00% 747.57%531.33%1272.56% 808.18%1182.96%1983.99% 181.84%30.08%210.42% 171.74%661.66%831.67% 60.61%180.45%240.48% 60.61%761.91%821.65% - - 10.03%10.02% 40.41%390.98%430.87% 161.64%390.98%551.11% 30.31%741.86%771.55% 20.20%711.78%731.47%
8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地区省份 陕西西北甘肃 青海新疆合计 研究生人数比例 131.33%121.23%10.10%50.51%978 本科生 人数比例 80.20% 1052.64% - - 962.41% 3980 合计人数比例 210.42%1172.36%10.02%1012.04%4958 表42020届浙江省内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生源地 杭州市温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嘉兴市湖州市衢州市丽水市舟山市合计 研究生 人数比例 10824.43% 7416.74% 31 7.01% 41 9.28% 43 9.73% 36 8.14% 42 9.50% 25 5.66% 17 3.85% 22 4.98%
3 0.68% 442 本科生 人数
比例 51919.48% 34212.84% 37314.00% 35013.14% 2509.38% 2459.20% 1866.98% 1264.73% 1204.50% 1074.02% 46 1.73% 2664 合计人数比例62720.19%41613.39%40413.01%39112.59%2939.43%2819.05%2287.34%1514.86%1374.41%1294.15%491.58%3106
二、就业情况分析 (一)总体就业率 截至2020年12月1日,学校就业率为91.81%,其中本科生就 业率为91.06%,研究生就业率为94.89%。
学校初次就业率(截至
8 月30日)为87.82%,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6.78%,研究生就业率 为92.40%。
详见表
5。
表5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表 学历层次 就业率 就业率 签约率 初次就业率 就业率 签约率 本科生 91.06%82.76%86.78%78.14% 研究生 94.89%87.93%92.40%83.13% 合计 91.81%83.76%87.82%79.10%
9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各类别就业率 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就业率为91.71%,女生就业率为90.82%; 师范生就业率为94.87%,非师范生就业率为89.11%;汉族学生就业 率为91.61%,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为78.98%;困难生就业率为87.80%, 非困难生就业率为91.77%。
详见表
6。
表62020届本科毕业生各类别就业情况 分类 毕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率签约率 性别 专业属性 民族 家庭经济情况 男 女 师范非师范汉族少数民族困难生非困难生 10502930134426363804176 713 3267 96391.71% 82% 266190.82%83.07% 127594.87%87.72% 234989.11%80.27% 348591.61%83.46% 13978.98%68.18% 62687.80%80.93% 299891.77%83.20% 毕业研究生中,男生就业率为96.89%,女生就业率为93.90%; 学术型毕业生就业率为93.21%,专业型毕业生就业率为96.19%;汉 族学生就业率为94.86%,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为95.83%;困难生就 业率为94.78%,非困难生就业率为94.90%。
详见表
7。
表72020届毕业研究生各类别就业情况 性别 专位类型 民族 家庭经济情况 分类 男 女学术学位专业学位汉族少数民族困难生非困难生 毕业人数322 656 427 551 954 24 115 863 就业人数312 616 398 530 905 23 109 819 就业率96.89%93.90%93.21%96.19%94.86%95.83%94.78%94.90% 签约率92.24%85.82%85.95%89.47%87.95%87.50%92.17%87.25%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1.行业流向 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升学和出国854人,考取公务员(含选 调生)50人,参加国家“两项计划”、“三支一扶”6人,进入教育单 位就业866人,进入医疗单位就业248人,在企业就业1181人。
10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研究生中,升学和出国74人,考取公务员(含选调生)15 人,在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教育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就业410人, 在企业就业288人。
详见表
8。
表82020届毕业生就业行业流向数据 行业流向 研究生 人数 比例 本科生 人数 比例 政府机构(含选调生) 15 1.53% 50 1.26% 科研单位
5 0.51% - - 教育单位 393 40.18%
86621.76% 医疗卫生单位 77 7.87% 248 6.23% 其他事业单位 12 1.23% 73 1.83% 企业(含民非企) 288 29.45%118129.67% 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
3 0.31%
6 0.15% 部队(含征兵入伍)
1 0.10%
9 0.23% 升学 56 5.73% 726
18.24% 出国出境 18 1.84% 128 3.22% 自主创业
6 0.61% 16 0.40% 自由职业 54 5.52% 321 8.07% 待就业 50 5.11% 356 8.94% 合计 978 3980
(1)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 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共
1344人,已就业1275人。
进入中初教育 单位共799人,占所有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59.45%。
其中进入高级 中学工作的毕业生有88人,进入初级中学工作的有275人,进入小 学工作的有368人,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68人,以上进入教育 单位且有事业编制的共697人。
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共 121人(9.00%),其中进入教育机构的人数达52人。
详见表
9。
国内升学182人(13.54%),其中55人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浙江 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出国留学42人(3.13%), 包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英国曼彻斯 11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特大学等世界QS排名前100位的高等学府。
表92020届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 行业流向人数比例 分类 人数细化分类人数 考取公务员 60.45%机关4浙江省选调生
2 高等教育单位10.07%浙江大学 公办(有编制)77 高中 88公办(无编制)
5 非公办
6 公办(有编制)226 初中 275公办(无编制)13 中初教育单位79959.45% 非公办 36 公办(有编制)333 小学 368公办(无编制)16 非公办 19 公办(有编制)61 幼儿园 68公办(无编制)
4 非公办
3 医疗卫生单位10.07%其他医疗诊所
1 其他事业单位221.64% 企业 1219.00%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其他企业 6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就业11人,中国500强企业就业1142人,教育机构52人。
国家(地方)基层项目10.07%省内欠发达地区
1 部队40.30%应征义务兵3武警部队等
1 “双一流”高校55 升学 18213.54% 本校 93 其他高校34 出国出境 423.13%世界100强高校34 普通高校
8 自主创业 30.22% 灵活就业 946.92% 待就业 695.13% 合计 1344 12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非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 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共2636人,已就业2349人。
进入企业就业的 共1060人(40.21%),其中进入国有企业82人、三资企业20人、民 营企业31人、其他企业927人,其中也不乏进入国家电网公司、中 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世界100强企业以及中国移动、中国邮 政储蓄等全国100强企业。
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医疗卫生单位247人, 占总医学学生人数的42.96%。
详见表10。
国内升学544人(20.64%),其中169人进入同济大学、复旦大 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出国留学86人(3.26%), 包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 学等世界QS排名前100位的高等学府。
表102020届非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 行业流向考取公务员高等教育单位 中初教育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其他事业单位 企业 人数比例 分类 机关441.67%浙江省选调生 10.44%杭州师范大学 高中 652.47% 初中小学 幼儿园 公立医院 2479.37%民营医院 其他医疗诊所 511.93% 国有企业 106040.21% 三资企业民营企业 其他企业 人数2222 16 25 22 2222187822031927 细化分类人数 公办(有编制)13 公办(无编制)
2 非公办
1 公办(有编制)21 公办(无编制)
3 非公办
1 公办(有编制)18 公办(无编制)
3 非公办
1 公办(无编制)
1 非公办
1 综合医院 208 专科医院 14 综合医院
8 专科医院 10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就业37人,中国500强企业就业72人,教育机构95人。
13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行业流向人数国家(地方)基层项目
5 部队
5 升学 544 出国出境 86 自主创业 13 灵活就业 228 待就业 287 合计 2636 比例0.19% 0.19% 20.64% 3.26%0.49%8.65%10.89% 分类西部计划省内欠发达地区三支一扶应征义务兵武警部队等“双一流”高校 本校其他高校世界100强高校普通高校 人数 212411691582173749 细化分类人数
(3)本科毕业生升学流向 国内升学共726人,其中升入本校继续学习的有252人,占国内 升学总人数的34.71%,较上一届下降8.4个百分点。
排在国内升学前 10名的高校有7所为浙江省高校,其他3所分布在华东地区。
详见 表11。
表11序号 12345678910 2020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录取人数排名前10位高校 学校名称 录取人数 杭州师范大学 252 浙江大学 37 温州医科大学 31 华东师范大学 17 浙江中医药大学 16 宁波大学 15 浙江师范大学 15 上海交通大学 14 苏州大学 14 浙江工业大学 14 出国出境深造共
128人,录取人数排名前10位高校分布在英国、 澳大利亚和香港三个地区,其中英国爱丁堡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录取人数为10人,爱丁堡大学连续两年高居榜首。
详见表12。
14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12序号 12345678910 2020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出境深造人数排名前10位高校 学校名称 录取人数 英国爱丁堡大学 10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10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7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4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4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3 香港城市大学
3 香港中文大学
3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3 英国杜伦大学
3
(4)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行业流向 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共
241人,已就业236人。
进入教育单位共 207人,占所有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的85.89%,其中,在高等教育机 构工作的教育硕士毕业生有5人(2.07%),在中初教育机构202人 (83.82%);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进入企业工作有16人(6.64%); 考取公务员2人(0.83%)。
详见表13。
表132020届教育硕士毕业研究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 行业流向 硕士研究生 人数 比例 高等教育机构
5 2.07% 中初教育机构 202 83.82% 考取公务员(含村官、选调生)
2 0.83% 企业 16 6.64% 自由职业 11 4.56% 待就业
5 2.07% 合计 241
(5)学术型硕士毕业研究生行业流向 学术型硕士毕业研究生共
427人,已就业398人。
考取公务员
8 人(1.87%),进入科研单位3人(0.7%),进入教育单位共109人 15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5.53%),进入企业163人(38.17%),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共60 人(14.05%)。
详见表14。
表142020届学术型研究生行业流向细分情况 行业流向 硕士研究生 人数 比例 考取公务员
8 1.87% 科研单位
3 0.70% 高等教育机构 31 7.26% 中初教育机构 78 18.27% 医疗单位 22 5.15% 其他事业单位
7 1.64% 企业 163 38.17% 国家(地方)基层
1 0.23% 升学 47 11.01% 出国出境 13 3.04% 自主创业
3 0.70% 自由职业 22 5.15% 待就业 29 6.79% 合计 427
(6)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升学流向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内升学共
56人,其中进入浙江大学深造人 数最多共8人,其次是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复旦大学。
出 国深造共18人,录取高校基本分布在日本、英国、德国、西班牙、 法国五个国家。

2.地区流向 2020届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5 个省、直辖市,还有3人前往香港、日本及地区就业。
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2762人中(不含升学和出国出境、义务兵), 就业区域流向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其中浙江省就业2343人,占毕 业生就业总数的84.80%;省内以杭州市就业人数最多,共1433人, 占在浙江就业人数的61.16%。
16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研究生就业人数853人中(不含升学和出国出境),就业区域流向与本科生相同,以华东地区为主,其中浙江省内就业人数最多,共688人,占毕业生就业总数的80.66%;省内以杭州市就业人数最多,共514人,占在浙江就业人数的74.71%。
详见表15、16。
表152020届毕业生全国就业地区流向 研究生 本科生 合计 地区省份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北京40.47%110.40%140.39% 华北天津20.23%30.11%50.14%河北50.59%190.69%240.66% 山西30.35%160.58%190.53% 东北辽宁20.23%--20.06%黑龙江10.12%10.04%20.06% 上海182.11%622.24%802.21% 华东江苏303.52%250.90%551.52%浙江68880.66%234384.80%303183.85% 安徽131.52%190.69%320.89% 福建40.47%401.45%441.22% 华东江西101.17%50.18%150.41% 山东171.99%130.47%300.83% 河南161.88%220.80%381.05% 湖北20.23%10.04%30.08% 中南湖南40.47%120.43%160.44% 广东121.41%301.09%421.16% 广西20.23%130.47%150.41% 重庆40.47%50.18%90.25% 西南四川50.59%170.62%220.61%贵州20.23%210.76%230.64% 云南20.23%301.09%320.89% 陕西50.59%50.18%100.28% 西北甘肃20.23%180.65%200.55% 新疆- - 291.05%290.80% 境外香港- - 10.04%10.03% 17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研究生 本科生 合计 地区省份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国外日本美国- 合计 853 - 10.04%10.03% - 10.04%10.03% 2763 3615 生源地 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舟山市合计 表162020届毕业生浙江省就业地区流向 研究生 本科生 合计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51474.71%143361.16%194764.24% 314.51%2088.88%2397.89% 273.92%1004.27%1274.19% 273.92%773.29%1043.43% 172.47%622.65%792.61% 273.92%1084.61%1354.45% 142.03%1245.29%1384.55% 40.58%321.37%361.19% 131.89%1355.76%1484.88% 131.89%381.62%511.68% 10.15%261.11%270.89% 688 2343 3031
三、十三五期间就业趋势分析(一)本科毕业生就业整体趋势 十三五期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整体稳定,2020届因疫情影响,就业率、签约率有所下降。
具体如图1所示。
100.00%90.00%80.00%70.00% 97.02%85.76% 97.15%87.43% 97.07%89.33% 97.42%89.85% 91.06%82.76%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图1十三五期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签约率走势图 就业率签约率 18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 十三五期间,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深造呈上升趋势,2020届 升学率再创历史新高,突破20%,达21.46%,具体如图2所示。
30.00%20.00%10.00% 0.00% 11.92% 13.37% 15.34% 18.89% 21.46%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升学率 图
2十三五期间本科毕业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 (三)毕业研究生就业整体趋势 十三五期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签约率整体稳定,2020届就 业率因疫情略有下降。
具体如图3所示。
100.00%90.00%80.00%70.00% 98.21%80.19% 97.70%87.14% 97.83%87.61% 98.21%89.71% 94.89%87.93%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就业率签约率 图3十三五期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签约率走势图 (四)毕业研究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 十三五期间,毕业研究生升学、出国深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 2020届达7.60%。
具体如图4所示。
10.00% 5.00% 4.81% 4.19% 5.90% 5.90% 7.68% 0.0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图
4十三五期间毕业研究生升学、出国深造走势图 19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三部分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就业创业状况调查 为详细了解我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初期就业创业状况,更好地服务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满意度,学校于2020年7月22日—8月22日,组织开展“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调查毕业生在毕业初期就业创业状况、在校期间受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教育等各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共发放问卷2121份,收回有效问卷2115份,有效问卷占调查对象总样本的99.72%。

一、毕业生职业发展分类说明根据调查分析的需要,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职业发展类型分为:受雇工作(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主要指以个体劳动获取劳动报酬但又没领营业执照的职业状态)、升学(国内读研、出国留学等)、尚在待业(包括暂时待业准备考研、考公等)、其他(包括参军、支教、支农、支医、村官等)。

二、职业发展类别分析(一)毕业生受雇工作情况分析
1.就业满意率分析毕业生个人能力的不同,对就业岗位及待遇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从而他们对自己工作岗位的满意度也相应的有不同的判断。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为88.57%。
就业满意率90%以上的有8个学院,分别为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院。
有14个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满意率为100%。
分别是朝鲜语、地理信息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管)、化学(师范)、环境工程、教育技 20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术学、金融工程、历史学(师范)、生物科学(师范)、书法学、特殊教育、物理学(师范)、知识产权、预防医学。
从毕业生对当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分析来看,薪金期待(26.92%)成为除其他外,毕业生对当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而性格、专业发展要求、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生活习惯等占比35.37%。
(详见图5) 图5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当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2.薪酬水平分析薪酬收入是反映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之
一,所获薪酬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
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的月收入为4525.43元。
薪酬水平排名前六的学院依次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5844.83元)、阿里巴巴商学院(5230.77元)、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5207.32元)、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4777.78元)、文化创意学院(4684.21元)、经济与管理学院(4676.47元)。
从各专业来看,月收入排前六名的专业分别是:书法学(6833.33元)、物联网工程(6444.44元)、应用化学(6277.78元)、软件工程 21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6264.71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258.62元)、会展经济与管理(5750.00元)。
薪酬水平较高的专业基本都是应用型专业,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3.专业对口率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对口度,一方面可以检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毕业生谋划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我校专业对口率为87.71%,其中专业对口率得分较高的学院分别为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100%)、音乐学院(100%)、医学院(97.12%)、教育学院(97.04%)、人文学院(97.03%)。
从专业来看,有19个专业就业对口率为100%,其中12个为师范类专业。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师范专业这类相对专业要求较高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相对更加对口。

4.求职困扰因素分析在毕业生对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调查中显示,毕业生认为工作经验不足(28.28%)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之
一,其次是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19.10%)。
图62020届本科毕业生对求职中困扰因素调查分析 22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毕业生创业状况分析
1.各学院创业率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共有26人表示在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业,创业率为1.23%。
创业率排名前三甲的分别为体育与健康学院(6.45%)、文化创意学院(3.64%)、美术学院(3.45%)。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7202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初期创业率情况
2.创业规模大学生创建自己的企业远比被别人雇佣的风险大,一旦经营失败,创业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我校大学生创业规模以微型企业(1-5人)为主(57.69%),6-10人的企业规模占比26.92%,11-15人的企业规模11.54%,50人以上规模占3.85%。
图8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规模分布图 23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3.创业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业大军,大学生创业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发展。
我校大学生创业以个体经营方式(42.31%),其次是发挥团体优势的合伙创业形式(34.62%)。
图9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形式
4.创业资金来源及创业发展获利创业资金是指创业者创业前期的资本投入。
我校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以家庭、亲戚好友资助为主,占50.0%;其次,通过大学期间的勤工助学与兼职所得占46.15%;第三位的是申请创业贷款和其他方式,均占15.38%。
这从一个侧面表示,我校毕业生在利用创业政策、寻求社会资助创业方面有所加强。
图10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 24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企业发展良好的占比26.92%,比较好的占38.46%,有点困难的占30.77%,难以维持的占比3.85%。
图11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发展状态我校的创业毕业生年利润20万元以上的占26.92%,;2万元以下的占7.69%;8-10万元的占11.54%。
与受雇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525.43元相比,年纯利润在6万以下(含亏损)的创业者相对处于劣势,占23.08%。
这部分创业者会感觉经营困难,难以维持基本,从而放弃创业。
图12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者年纯利润收入 25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5.创业领域选择与专业对口度分析从调查情况来看,创业毕业生中创业内容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占23.08%,专业对口占23.08%、基本对口占23.08%,不对口(含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占30.77%。
我校的创业学生的创业和所学专业基本对口。
图13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领域与专业对口情况
6.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1)创业动机对我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创业动机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创业学生以主动创业为主,其中为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而创业的占为61.54%,其次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创业的占比42.62%,为实现自我价值占38.46%。
也有11.54%的创业毕业生是迫于就业压力的无奈之举。
图14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动机 26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创业的主要困难大学生创业困难的影响因素,44.51%的毕业生认缺乏创业经验和人脉关系,26.87%的学生认为缺乏创业资金,18.50%的学生认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64%的学生认为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较少人将创业困难归咎于心理素质(2.08%)、体能素质(0.28%)和其他(4.12%)。
图152020届本科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困难(三)毕业生深造情况分析在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有86.62%的毕业生选择与原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其中45.35%选择了完全相同的专业。
在深造时转换专业的比例达13.38%。
图162020届本科毕业生深造专业与本科期间的专业相关性 27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之所以选择深造,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找到更好的工作(66.67%),其次是为了获得更多、更高的知识(25.62%),其余原因共占比7.71%。
图17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四)毕业生待业情况待业毕业生中有40.59%的人准备继续深造,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考的占比32.18%,正在寻找工作的占比19.80%。
图182020届本科毕业生的待业情况 28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三、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评价(一)毕业生对《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的满意率《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是我校的公共必修课,共分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职业能力与就业指导2个模块,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求职指导、就业权益等共8个章节的内容,贯穿大学4年。
95.03%的毕业生对该课程表示满意。
(二)毕业生对《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的满意率《大学生创业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工程教育“能力导向的教育(OBE:eBasedEducation)”和学生个性发展“选择性教育”为理念,我校引进网络课程为基础课程,同时构建启创班、创业精英班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三层级、多向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94.54%的毕业生对该课程表示满意。
(三)毕业生对学校创新教育、创业服务的满意率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健全领导负责机制,优化制度规范机制,建立创业学院统筹机制,着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在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创新能力培育和创业实践训练的“四个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作出努力。
95.37%的毕业生表示对学校创新教育、创业服务表示满意。
(四)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满意情况94.89%的毕业生对就业创业工作总体表示满意。
29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第四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效果,教育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就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下功夫。

一、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体系高校能否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关键在于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的联动力度和实效。
“进口畅,出口旺,教育质量是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招生是基础、培养是核心、就业是检验,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招生生源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又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倒逼招生和培养数量、结构和质量。
学校要继续完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压缩就业率不高的专业招生规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就业教育教学系统机制高校要积极应对疫情常态下的就业外部环境变化,构建就业教育教学系统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
首先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必修课、选修课、校内外实习、实践课程等形式,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要求,重视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切实有针对性地根据市场需求、就业形势、学生共性和个性特点进行教学目标改革;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MOOC等新思路,采用启发式、案例、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模式,以实践教学方式模拟真实就业场景;再次是通过运用钉钉直播等线上教学平台,将直播、录播、视频会议等作为常态化和长效化的网络教学模式;最后是组建线上线下并举的就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就业教学信息资源平台。
30 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三、完善就业师资保障机制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师资队伍。
一要设置校院两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室),配备就业单位洽谈室、规模和功能各异的招聘会议室等设施与场地;二要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引进和培养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人才,打破现有辅导员为主体就业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教育教学师资库,并设置“专业-年级-学院-学校-校外”的大学生就业导师体系;三要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团队的管理、培养和激励机制,开展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鼓励就业指导教师深入开展就业科学研究等,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促进其职业化地可持续发展。
31

标签: #日本 #江山市 #美国 #域名注册 #多少钱 #保定 #价格是多少 #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