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周刊,中国有哪些师范大学学校排名

中国 5
微信公众号gaojiaotongbao 主编:储召生 编辑:杨文轶 高教周刊纵横思想前沿推进改革创新 设计:白弋校对:张静电话:010-82296531邮箱:gaojiao5@ QQ群:119117876 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05 特别报道 管好绿地种好菜,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在春耕秋收中学会成长—— 劳动教育是每名大学生的必修课 通讯员陈胜伟 “我们班的菜园,一个超长寒假不见,都快荒芜了。
原本准备这个学期种植有机花菜,现在还没开学,不知道还来得及不?”“去年我们种的油菜,都没看到开花,再过段时间直接可以收获菜籽了。
”“我们班级负责的绿地,一个寒假过去,都长杂草了。
现在开学了,我们一定好好养护照顾,让班级负责的绿地更加精致、美丽。
”这两天,浙江农林大学各年级学生陆续返校,不少学生回到校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班级管理的草坪、绿地和农作园看看各种植物长得如何,一起盘算接下来种植什么农作物。
60余年鼓励学生参加劳动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这条意见的发布,也引起了浙江农林大学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举双手表示支持。
“在我们农学院,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浇水施肥,大家在地里劳动,感受劳动的意义。
到了期末的时候,老师还会根据我们的劳动,进行打分,综合评价我们的劳动成果。
我们也在劳动中收获友谊和成长,学会珍惜和感恩。
”得知全国大中小学生都要加强劳动教育,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大三学生曹宇钦对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深有感触。
中美两位伟大的教育家确立的信条式教育命题,分别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即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
浙江农林大学从1958年建校第一天开始,就将劳动课设置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使用锄头等工具更是当时农林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
该校老校区的不少老房子、运动场,就是当时的学生共同参与建设的。
进入21世纪以后,为更好地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浙江农林大学将学校所有的绿地分给各个班级管护,鼓励学生参与校园里的绿地管护、植树锄草等传统的体力劳动。
与此同时,浙江农林大学还经常组织学生在校内农作园里参与挖番薯,割水稻,收大豆、玉米,播种土豆、油菜等各种农业劳动。
如今,说起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浙江农林大学不少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参加校园里的劳作,因为学校里专门有一个农作园,那是大家接受劳动教育重要的平台。
开辟农作园提供实践平台 和一般学生相比,在推进新农科的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正在参加采茶劳动。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 建设过程中,涉农高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高精尖的技术,更需要了解耕种节气、农作技能,培养对农业的情怀。
为此,学校专门在校园里开辟了面积达百亩的学生农作园,并将相关土地分配给大
一、大二农学类专业班级,鼓励这些班级的学生在菜地里种瓜种菜,利用课余时间管理菜地、开展生产劳动。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从事农业生产,该校还专门聘请附近农民,指导学生参与施肥、翻整、起垄等劳动生产,同时选育了各种果蔬的小苗,分配给学生耕种。
有了属于班集体的菜地后,学生们也就有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作生活的机会,学校将栽培学、农作学、园艺设施学等课程开设于田间。
如何经营管理好这块菜地,也成为了每个班级的同学共同关心的内容。
有的班级按照学号组织学生除草、施肥、浇水,有的班级每周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到菜园劳动,有的班级把菜地里种植的蔬菜尝试拿到市场上去销售,也有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参与劳动,学生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也逐步形成了尊重劳动、感恩自然的良好氛围。
如今,每到农作园不少蔬菜成熟的时候,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的“种菜课”考试也开始了:菜园管得好不好,菜种得好不好,同学们参与度高不高都是打分的依据。
农学专业的学生俞丹锋,从小到大没有干过农活,如今干起农活已经有模有样:“作为农学专业的大学生,从事基本的农业劳动其实也是我们的必修课,通过参加耕种不仅学到从事农耕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对农业的感情,而且通过集体参加劳作,还能 够提升整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中,浙江农林大学还连续多年实施学生暑期驻村劳动项目。
学校与金华市各县区、杭州市临安区等地开展合作,利用暑假选派有志于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学生,前往农村开展劳动。
每年暑假一开始,学校就会选派一批学生“进驻”相关县市区的各个乡镇,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等主题的大学生驻村劳动。
驻村劳动期间,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帮助村民设计庭院、深入茶园调研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状况、指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与村干部开展五水共治、协助群众规划乡村旅游项目……通过与农民们同劳动、参与村务管理,深入调研农村情况、学习务农技术,他们在完成实践后要提交实践报告,最终可以获得两个实践学分。
现在已经是应届毕业生的陈佳敏,曾和同学们先后深入金华市黄宅镇的7个行政村,跟着杨剑等村干部参与当地的基层党建、美丽庭院规划、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等工作,在和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增长见识、了解农村。
陈佳敏觉得,通过驻村劳动,自己不仅了解了农村的实际情况,最关键的是通过与普通农民一起劳动,培养了对农民的感情,树立了“知农、学农、爱农、志农”的理想信念,丰富了农村工作知识和实践体验。
对于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驻村实习,指导老师叶斌表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 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到基层就业创业会有更多发展机会。
我们鼓励同学们到农村基层开展驻村劳动,帮助他们在劳动中掌握基层工作的知识能力、方式方法,具备在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同样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农民的感情,对于引导他们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将起到积极作用。
” 劳动构成人才培养重要部分 随着劳动教育的持续开展,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各种劳动的平台越来越多,除了到农作园里种菜、暑假驻村劳动等,学校还将拥有3000多种植物、总面积将近3000亩的校园,全部“承包”给全校学生义务管护,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绿地管护、给花木施肥等各种劳动,将珍惜劳动果实、尊重感恩自然的美德传承下来。
到了秋天,大家还可以扛起锄头挖番薯,拿起镰刀割水稻,伸出双手拔萝卜……在劳动中共享收获的幸福。
随着时代的变化,近年来,该校劳动课程的形式也在不断转变:除了参加传统体力劳动外,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食堂卫生清洁、校园教室管护、文化氛围维护以及交通秩序维护、医院就医引导等社会劳动,对于在计算机等方面有专业技能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以志愿劳动的形式,为同学们维修电脑等。
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参与劳动的时长,申请相应的思政类实践学分。
“教育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学习化,一直以来,我们坚持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也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应义斌十分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劳动“,教育不能是空心的,不能没有根基没有生活,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不会成功。
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就是想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劳动中去认识自身价值,找到生活态度……” 应义斌表示,鼓励学生到农作园劳动、驻村劳动、参与绿地养护等形式的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更好地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高校的回信精神,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要求。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余劳动,也希望学生能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等第
二、三课堂结合,增强学生奉献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感恩社会、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成为推进中国梦实现的生力军。
教改一线 探索面向未来的师范专业改革路径 郑国民 高校师范专业是基础教育教师后备人才培养的摇篮。
近年来一些省市推出新时代新师范建设方案,同时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这些举措推动了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但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例如师范类专业如何界定,目前的师范专业是否能够适应我国教育的现实需求,是否能够满足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需要等等。
优化师范专业结构和布局,探索师范专业改革,逐渐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问题。
打通高校师范专业学科壁垒 2001年开始的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制并颁布了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等综合课的课程标准,也出版了多套教材。
可是,回顾20年发展历程,相对于分科课程实施进展,七至九年级综合课程发展明显滞后。
虽然在肇始几年,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努力实施,但慢慢都逐渐退出,恢复了分科课程,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国际基础教育发展而言,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大多实施的是综合课程,而在我国综合课程很难落实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尽管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师资问题是绝大多数学校放弃综合课程方案的主要原因。
高校师范专业培养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但没有有意识地培养能够将三个学科打通的科学教师。
可想而知,来自三个专业背景的教师想要上好科学这门课,无论对谁都存在不言自明的挑战和困难。
科学课程如此,包含历史与地理两个学科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也如此,包含了音乐和美术两个学科的艺术课程师资 更是难以找到。
如果翻阅现行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不难发现书中有大量法律方面内容,如八年级下册几乎都是关于宪法的,而政治学科教师显然缺乏法律专业知识。
种种迹象表明,打通高校师范专业学科壁垒,培养在实践中可以胜任的综合课程师资迫在眉睫。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规划中小学科学、艺术、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师资培养任务,引导师范院校进行招生和培养。
师范院校应在学校管理体制机制、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综合课程的师资力量。
针对过分强化专业、学科边界,所学专业单
一、学科本位特点鲜明,造成中小学教师视野狭窄、创新意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为薄弱的突出问题,高校应打通相关师范专业,改变单一学科教师培养模式。
每个专业的学生应修读一定数量的相关专业课程。
例如,历史专业的学生应必修一定数量的地理专业的课程,数学专业学生应修读几门物理或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化学专业的学生应修读一定数量的生物和物理专业课程,反之亦然,以让师范生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
新型师范专业应对教育新挑战 教师培养应着眼于教育“未来时”,今天的师范生是10年或20年后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因而当下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直接决定着未来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如何积极应对国家经济社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优化和调整传统师范专业结构,如何提升师范教育支撑、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日益成为师范院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面向 未来,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深刻理解未来世界变化,深刻把握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教育特征,深刻洞悉绿色发展价值,具有认知科学与学习理念、复杂性思维和法治意识等等。
未来世界形势瞬息万变,新问题、新挑战与日俱增,要想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在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科学研判和系统增设新型师范专业势在必行。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认知科学与学习、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法学等专业有必要成为新的师范专业,用以培养基础教育中具有智能智慧意识、认知科学与学习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法治观念等综合素质的教师。
2020年春季突发的疫情,让全世界中小大学教师都不得不实施线上教学,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就促动“互联网+教育”出现了新样态、进入了新阶段。
规模之巨大始料未及,样态之新奇多样前所未有。
线上教学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推动了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式、教与学的方式以及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变革。
教师教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在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的价值,通过大数据刻画、呈现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可让师范生深刻地洞悉和准确把握学习行为、过程与效果,为将来的教学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加大力度引导高校师范专业设置 目前高校大多以专业和学科为基础设置学部、学院和学系,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学部、院系之间不愿打破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难以积极与其他 专业合作,主动让出本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学分。
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强高校学科排名、专业评估和认证工作,也给承担人才培养具体工作的学部、院系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如何保证本学科、本专业的排名成为最为核心的目标和任务,给师范专业的发展和调整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师范专业建设工作,重新审视、界定师范专业,拓展师范专业的范围,增加一批兼师范专业,引导高校合理设置、调整师范专业。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研讨综合性课程师资培养的有关问题,借鉴其他国家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对综合课程师资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尽快研制出台综合课程师资标准、培养方案。
同时,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大力开展项目式学习,以培养师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拓展知识与实践的广度、深度。
应设计一定数量的专题类或实验、实践类项目式课程,让学生围绕这些专题或实验实践项目,通过查阅资料、研讨交流、调查探究、实验实证、展示汇报等环节完成自己的学习。
设置并实施这些项目,培养未来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能力,从而将这样的体会和经验带到未来的教学工作中。
特别是教师教育类课程,应让师范生充分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多开展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主题研讨等,创造更多的体验与反思、交流与讨论、展示与汇报等机会和情境,让师范生切实感受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与实效,并逐渐养成习惯。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前段时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力图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论文“SCI至上”的不良导向。
事实上,不仅在科技评价内部,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中,“唯论文”、论文“SSCI”和“CSSCI”至上的导向也亟须破除,这种单一化的评价导向无孔不入,渗透至博士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020年,博士招生总规模将达到10万人,博士生扩招不仅仅带来显性层面上规模和人数的持续扩张,更会在培养质量、教育和学术生态等一系列隐性层面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
学术评价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的重要指挥棒,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预警器。
对文科博士生的学术评价进行改革和完善,也是破除学术评价单一化较为实际的一个突破口。
唯“CSSCI”异化学习秩序 当前,多数高校都要求文科博士生在C刊上至少发表两篇文章,方可毕业。
不可否认,C刊是当前高校学术质量和学术产出力的重要观察指标,C刊发文数量直接体现了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然而,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直接套用C刊评价体系,值得商榷,一定程度违背了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规律,或许体现的是学术管理者在制度设计上的一种“懒政”,也不排除有学校将C刊论文GDP指标排名的“魔咒”转嫁给博士生的可能。
能够入选CSSCI评价体系的期刊数量本就稀少,在期刊竞争总体越来越“白热化”的语境下,一些期刊为了提高引用率和用稿效率,不仅在减少用稿、发稿的数量,在选稿上也偏好学者的知名度和职称等考虑。
博士生只是刚刚走进学术殿堂的初级修炼者,于这个群体而言,其总体学术论文质量还无法与成熟的学者相抗衡,他们在学术规范、学术质量、学术方法等方面,都还有待于在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进行综合训练和系统打磨。
当下,在以CSSCI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博士生人才培养的秩序和目标难免发生了实质性偏移,由于C刊资源的稀缺性,供求关系出现了严重不平衡,不少学生不能在C刊上发表文章,就没有办法毕业,这导致学生读博的直接动机和主要精力都花在了C刊资源的争夺战中。
毋庸置疑,博士生扩招会再次加剧这种资源竞争,相当一部分导师也被裹挟其中,不得不绞尽脑汁,甚至动用各种关系和力量,只为学生能够早些、顺利毕业。
改变唯C刊导向评价方式 唯C刊论文的导向,实质上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博士生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只看重论文发表最终结果,只要学生将文章发出,就等于获得了学位论文答辩的“入场券”,而学位论文答辩又多是流于形式化、走过场。
对博士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评价,不应该神话CSSCI评价的地位和作用,这并不是对CSSCI价值的否定,也不意味着完全不看CSSCI指标,但是,其重要性并不代表应该合理与合法化为“唯一目标”,而是应该以多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来完善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保障。
当前,唯C刊导向的单一化评价方式,也是造成博士生延期毕业率较高的影响因素。
如何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学业优秀的博士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年限,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弱化C刊的评价导向,也是提高博士生毕业率、保障博士生在正常学制内毕业的重要举措。
采取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并不必然意味着评价标准的降低,相反,在尊重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更有可能是在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针对博士生的学术评价,事关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实际上指涉的是人才培养的大系统和全过程,这就需要高校给予各学科、各专业一定的培养自主权,既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也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经验,以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视角,对现有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人才培养过程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视和探索,从而对诸多环节进行合理化调整和优化。
重视博士生培养过程性评价 首先,改革单一化评价方式, CSSCI 学 破者视点 除文科博士生胡评波 董晓 价﹃波 ﹄至上 朝着多元化评价引导。
博士生扩招,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C刊资源“通道堵塞”,学术成果的评价更应该转向多元化,以缓解这种资源紧张的形势和发表压力。
除却C刊论文,在权威报纸、重要媒体等发表思想、理论文章,以及智库文章、调查报告、政府决策报告等,已成为不少高校学术评价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一些高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也投向网络,人文社科的学者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渠道向社会发声,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也可以认作是学术产出的成果。
如此背景之下,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学术成果,应该上升为一种趋势,这就要求确立多样化成果的认定标准、严格专家评审等一系列程序和制度上的探索、创新和规范化。
其次,尊重学术逻辑,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
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培养的过程考核偏弱,甚至形同虚设,博士生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工具性导向色彩浓厚。
从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经验来看,更注重的是基于一套完整、严谨的学术逻辑和链条,采取过程性考核与评价,强化淘汰机制,强调学位论文的高质量,而非仅仅看重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
具体而言,严格的过程考核实质上涵盖了导师遴选、课程学习、指导方法、学术训练、资格考核、分流淘汰,以及论文选题、设计、撰写、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评审等系统性环节,每一环节都应该设定严格标准和规范程序。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国内不少高校文科的课程系统设置单
一,只局限于本专业内部研究方向的狭窄领域,跨学科性并不强,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引导,而课程考核相对轻松,只需要上交一篇简单的课程论文即可。
与之相应的结果是,学生的学术训练不足,博士生培养的淘汰机制不严格,淘汰率偏低,究竟该如何淘汰,就需要完善相应的标准、流程和机制。
再如,博士生培养更应该注重学位论文的质量,通过弱化C刊论文的发表,并辅之以配套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位论文的撰写,专注于高水平、创新性的学术研究。
(胡波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董晓波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南京 #十大 #净水器 #十大 #院校 #十大 #十大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