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资讯】,微信公众号怎么排版发文章

公众 0
目录 2019年第一期 【书香资讯】 有声阅读用户规模超二亿“耳朵经济”来了.............................1科技,让文化更多彩..................................................2换书,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3 【图情之窗】 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分析及对策....................................4学习支持服务:“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指向.......................6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10 【读书感悟】 “书香可以强国”,阅读是最有效、最廉价、最直接的路径...............13今天的历史学必须要有全球视野 ——读《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14《中国当代社会史》: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境界......................16记忆中的老杂志.....................................................18给科幻正名.........................................................19一个读书人的“真”与“随”.........................................21由东向西: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23世界读书日遇见阅读的美好盘点央视名嘴读书感悟

...........................25 【高校纵横】 一流本科教育要“软硬兼施”.........................................

26大数据思维助价值观教育焕发活力.....................................28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如何落子.....................................30风险社会背景下高校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的认知与启示...................32我国大学生就业意向研究综述.........................................35实验安全:高校不可懈怠的红线.......................................38西交大:30年专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40厦大:对教学“眼里揉不得一粒沙”...................................42网络安全:监管与断网的博弈?.......................................44 【科技前沿】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472018年十大“科学”流言榜..........................................48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研究取得新成果:解密物种进化密码.................51云南大学揭开寒武纪泛甲壳类起源之谜.................................52 【阅读指导】 21世纪年度好书(2018)终极书单(附获奖词)........................5430位老师的50本书(之一).........................................57精彩延续!2019年第一波好书来袭....................................62 【馆藏书导读】 《最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二讲》.....................................68《通往智慧之路:对话1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69《世界的逻辑:如何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理性、更可控》.................70《科技的狂欢》.....................................................71《书林守望丛书:编辑路上的风景》...................................72《赢家的诅咒》.....................................................73 【图书馆馆藏精品图书简介】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封三) 有声阅读用户规模超二亿“耳朵经济”来了 “耳朵经济”正悄然兴起。
上下班路上,形形色色戴着耳机的年轻人中,专注于“听书”的不在少数。
据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去年6月,国内有声阅读用户规模已达2.32亿,占网民总体的28.9%。
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利用碎片化场景听完一本书,成为用户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
音频驶入快车道蜻蜓FM成立初期,最早靠地推模式取得内容,挨家挨户联系各地广播电台,寻求引入优质内容;然后和出版社合作,引入有声小说,把读网文变成听书;后来再引入专业主播生产内容,大幅提升音频质量。
如此,便构成音频行业原创内容体系:广播电台内容、小说听书、个人主播。
蜻蜓FM上,高晓松首档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某种程度上是行业标杆,全年播放量达1.3亿,是一档成功的音频节目。
与此同时,虽无名人主播加持,仅凭内容“收割”听众的网络小说,也成为音频强势主力。
《超品相师》单平台点击突破24亿,《斗破苍穹》全网总点击量突破20亿……在喜马拉雅、蜻蜓、懒人听书、猫耳等音频平台上,随处可见醒目的网络小说。
凭借丰富的有声阅读内容储备和立体的渠道运营生态,阅文集团推出“阅文听书”,布局“耳朵经济”。
音频具有独特的伴随性,深入探索用户的碎片化场景,让“听”的场景扩展到生活的各个时段。
有声阅读凭借“讲故事”属性强、黏性高等诸多特点,斩获高流量,还培养了用户的连续收听习惯,成为音频平台的内容标配。
对年轻受众而言是便捷高效、丰富优质的新型阅读形式之
一,吸引力正持续放大。
听众认为, “听书不伤眼睛,你可以很放松地听,比较惬意”。
未来朝场景化发展当下,音频的用户渗透率约为20%—30%,相较之下,长视频用户渗透率已达80%—90%。
音频趁着兴起的势头,未来用户渗透率至少可达近50%,再加上人工智能对音频行业的助益,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如今,有声读物录制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很多都是新成立的,音频从业人员多了。
与几年前一分钟几十元成本相比,网络小说音频录制费用也在提升,甚至达到一分钟几百元,这从侧面印证了音频市场的活跃。
如果说平台和内容方关注商业模式与知识变现,那么对用户而言,优质内容永远是唯一的要素。
听书平台很多,说书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照本宣科,一字一字读完,有的会自己归纳、提炼,说出书中的精华。
有的用户手机上,装着喜马拉雅、十点读书、樊登读书等多个APP,根据内容使用,碎片化时间拼起来能读完一本书,对上班族很有吸引力。
车载设备、智能音箱等硬件的发展与普及,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让“听书”变得理所当然。
音频未来的内容形态、方向在哪里?一定跟场景、人群有关。
人工智能出现后,音频发展趋势是场景化,“在家里听、车上听,或是做家务时听、上班路上听,场景催生出不同的内容需求。
”显然,看书也好,听书也罢,不管形式和载体如何变化,优质的内容永远是竞争中胜出的筹码。
来源:解放日报2019年1月24日作者:张熠 —1— 科技,让文化更多彩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
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
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多款5G商用手机发布、5G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同样是在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分别为6.12亿、5.76亿和4.84亿,使用率分别为73.9%、69.5%和58.4%。
同一天的这两条新闻,将关键词提炼出来摆在一起——5G、网民、数字文化产业,看到这三个词所包含的庞大市场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得到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结果:5G将改变文化产业的生态。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
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 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
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CD,从网络下载到在线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2D影片到3D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App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传播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
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3月5日作者:陈晨 —2— 换书,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图书互换是一种古老传统,老一辈人都经历过,那些挑灯夜读的场景甚至成为他们最美好的记忆。
近来,在社区、书店和网上,这个古老的传统正在满血复活,也日益成为不少人选择的时尚生活方式。
社区换书小读者养成了习惯快乐小陶子公益童书馆位于丰台区紫芳园南里社区活动室内,图书馆位于地下室,陈设简陋,但书柜里的书码放整齐,它们在安静候着小读者呢。
这些书来自社区居民家中,换书看在这个社区已成为一种习惯。
图书馆还会组织换书大集,看到大家都带来了各自的图书进行交换,很多孩子也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拿出来去交换。
让孩子们感到安心的是,他们拿来交换的书,往往还能在图书馆看到,这让他们有了回家的感觉。
每个孩子关注的类型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关注科普,有的关注奇幻,互相换着看,无形中扩展了孩子们的阅读范围。
居民交换到图书馆的书并非来者不拒,一般要求绘本要八成新,快餐书、盗版书、教辅书不在接收范围。
而利用居民手中的图书,图书馆还组织过50个漂流书包,一个书包里少则5本,多则10本,每个书包里的书都不一样,且一个书包在一个家庭一般停留7天。
这些图书,让孩子们每天充满了期待。
以旧换新旧书也能重新上架以旧书换新书,很多读者在每年的书市都见过,但如今,中国书店的以旧换新,已经走出店门,面向镇乡街道的居民。
以旧换新流程严格,旧书现场估价,旧书折价购买新书。
通过以旧书换购新书活动,比单纯的买卖图书形式更新颖,小朋友还能互相交流,让购买新书变得更有意思。
收购回来的旧书如何处理呢?时政、教辅、 时效性很强的书,再流通的价值并不大,而像《一千零一夜》《鲁迅全集》《史记》等文史类旧书,是旧书常销品种,这些旧书经整理后会重新上架流通,如果是散本,有的凑成整套就会有更大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辈学者治学严谨,很多学术性旧书对今后的人有很大的价值。
网上“换”一辈子只买一本书?扫自己看过的《我在故宫修文物》ISBN码,获得7.5评分,并将48元收入囊中,同时这些收益变成积分,你就可以继续换书看了。
一个叫联书的小程序,喊出了“一辈子只让你买一本书”的口号,引来众文艺青年纷纷尝试。
联书是五位90后开始的全新事业,去年9月5日联书上线,刚上线时通过自筹资金以及朋友赞助,平台拥有1万册图书,现如今增至20000册书。
很多书看完后就撂在一边,书的价值也就无法发挥。
联书创造性地借助了金融学远期合约的概念,采取提前将价值回馈给用户的做法,并以此作为积分来换书。
这样新鲜的换书方式,通过共享、交换、循环后,书的价值得到极大释放。
不是每本书都能有机会得到交换,图书评分规则是根据评价和历史销量,来判断收与不收。
值得一提的是,联书的盈利模式是靠99元的会员费,以及1元的服务费,目前已有数百位会员。
联书有一个美好愿望:让世界更美好,减少资源浪费。
来源:北京日报2019年2月19日作者:路艳霞 —3— 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分析及对策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空间”后,图书馆的空间建设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后国外众多高校图书馆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图书馆都开始大规模进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2005年我国各地高校图书馆也纷纷尝试建立信息共享空间。
随着研究不断升级,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与功能不断充实,在此基础上涌现了“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智慧空间”等空间类型,图书馆空间的建设探讨也得到长足发展。
如今,“智慧空间”这种形态更加高级的空间形式在高校图书馆逐渐火热,有学者预测这将是图书馆创新空间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智慧空间正在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发展下一个重要内容。
1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现状梳理图书馆空间不仅包含线下学习、合作、活动的物理空间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线上知识共享、交流协作的虚拟空间,信息服务与背后的技术支撑也是图书馆空间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笔者将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服务支持三个层面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的空间类型建设现状进行如下梳理。
1.1物理空间
(1)朴素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UNCC图书馆认为信息共享空间除了要有强大的数字环境,还需要拥有可以为用户提供研究指导与技术支持,能满足教学、学习等诸多需求的硬件支持。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可将信息共享空间物理空间建设方案具体化,将信息共享空间划分为信息台、小组学习区、个人学习区、多功能室、图书资料区、打印扫描区与休闲区,并详细地介绍了所需设施明细,配备利于学习、交 流和协作的装备与设施,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多媒体制作设备、无线网络等。
国内高校比如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宁夏大学等的信息共享空间物理空间建设的实践也基本在这种朴素的建设方案上发展完善。

(2)注重协同合作与人文关怀的学习共享空间。
学习共享空间应由开放学习区、小组学习室、参考咨询台、多媒体工作室、写作指导室、休闲区等服务区组成,同时兼顾个体和群体两方面的学习需要。
在家具设计与空间布局样式上应有鲜明的风格,使空间更具有人文性、趣味性和亲和力;长安大学图书馆交通分馆的建设理念充满人文关怀,将能体现公路交通学科的特征信息如公路、桥梁、隧道等有机融合在环境中,使读者感受浓厚的学科气息。

(3)面向创新创造的创客空间。
场地中划分的加工制造区、创意作品展示区、创意产品孵化区使创客空间的社会价值与创新创业服务属性最大化;创客空间可建设移动式物理空间作为实体创客空间的移动式分支;增加3D扫描仪、3D打印机为首的各类新型数字制作工具。

(4)智能技术规模性应用的智慧空间。
智慧空间是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社会中收集知识,并通过自组织、自优化、自创新将其返回给用户的智慧图书馆的空间样貌之
一。
智能空间还依赖于RFID(射频识别)、普适计算、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VR/AR等技术,智能技术的规模性应用在智慧空间的物理空间的建设中起关键性作用。
1.2虚拟空间
(1)交互性与社会化程度加深的web2.0环境中的空间建设。
随着web2.0技术和社交软件的发展,读者的学习方式与信息行为不局限于对资源的查找,越来越注重交流、互动与创作,虚拟空间的交互性与社会化程度增强。
有的高 —4— 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的虚拟环境中就包含虚拟社区、在线交流与学习工具、数字资源与学习课程几大部分,为学习者提供不限时间与空间的线上学习平台;有的高校图书馆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如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就通过嵌入医学影像、远程医疗等具有学科特色的协作平台加强学习过程体验,增强学习效果。

(2)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虚拟空间建设。
移动端的开发提供了个性化推送、SNS在线讨论、实时咨询等服务,成为了虚拟空间的重要建设内容。
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开发学习终端的操作系统或客户端软件,实现学习资源无缝集成,另外微课程、MOOC、学术视频等在线教育模式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便捷的资源和平台服务。
创客空间的虚拟空间更加具有应用性,用以辅助实体创客空间,为用户提供线上创客活动的平台,比如可以在云服务器下载或上传项目进程、文献和各种资源。

(3)个性智能的web3.0环境下的空间建设。
在web3.0环境下,信息资源高度整合,语义网能够智能解读语义信息,利于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也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并且支持多终端信息交互,这些都推动高校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建设。
如建设图书馆虚拟社区,利用Web3.0的个性化信息聚合实现知识共享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基于web3.0中核心语义网技术构建图书馆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个性化智能检索,更高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基于Web3.0环境建设虚拟空间是目前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主流趋势,是未来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必要支撑。
1.3服务支持
(1)不断智慧化的信息服务建设。
除了传统的信息咨询、资源查找、在线交流之外,图书馆共建信息服务正在朝个性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比如许多图书馆已开展数据挖掘与推送的个性化服务、利用动态交互平台随时随地参考咨询与协同探讨。

(2)多元并进的信息技术支持。
web2.0技术为图书馆虚拟空间的构建提供了交互软件工具 和知识共享环境;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通过采集、分析用户在空间中的各种行为信息,辅助图书馆进行参考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对读者数据的精准细分,提供个性化的跟踪式服务。
在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方面,云南电大图书馆配置了多级网络安全设施,建立全面的校园网管理规章制度及网络安全措施。

(3)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要求。
人力资源与信息服务密不可分,不同的服务应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来负责,现今图书馆空间建设对人力资源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创客空间应注重培养智慧馆员,引进技术专家、市场顾问和志愿者以支持创业创新项目的顺利运作。
2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问题2.1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应用成熟度低图书馆的虚拟空间建设越来越重要、使用越来越频繁,但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融合还不够,二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同时,作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开展智慧化信息服务的载体与基础,智能化设备设施对提升物理空间品质有重要影响。
在信息服务方面,如今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已经尝试通过分析用户来判断其喜爱偏好,为其推送个性化内容,但也仅停留于此。
2.2信息安全的保障不足如今图书馆空间信息服务更加强调个性化,对个人信息的挖掘越来越普遍,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不仅是个人数据信息,保障所有网络资源数据等各类数据信息的不丢失、不损毁,对图书馆空间建设也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信息安全的保障是今后高校图书馆空间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问题。
2.3馆员素养与图书馆建设进程不匹配如今大多数馆员缺乏专业化、技术化,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空间“智慧化”的发展趋势,也缺少智能化设备的使用经验,只能为用户进行简单的、传统的指导,因此智慧化馆员的培 —5— 养仍然很有必要。
此外,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不受重视、人文精神价值偏离、空间建设理论多于实践、资金投入不足等也是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还未发展至更加智慧化的阶段,仍需要改进与完善。
3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对策及趋势分析 在对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对策进行探讨,并预测未来高校图书馆空间发展形态。
3.1合理增置智能化设备设施图书馆除了配备传统工作设备、数字制作工具等外,还可在空间中配备如智能机器人、PAD等移动设备、媒体触摸标识、座位预约、射频识别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全球定位系统、iBeacon室内定位系统等新型设备设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高级的线下感知体验,提升用户使用空间的兴趣与效率。
3.2运用智能技术有机融合各形态的空间图书馆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机器人技术、VR/AR技术、RFID技术、iBeacon技术、数字空间整合技术、普适计算理论及应用等,增强用户与有机一体化的空间的交互,可以使其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来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
如RFID技术可以智能控制管理空间内部设施,使整个空间变成一个智慧感知系统;利用VR技术为用户提供模拟空间场景,使用户远程体验实体空间,或者模拟纸本翻阅;利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可以代替人工咨询、导航、借阅等基本服务,给用户更新奇的交流体验;利 用iBeacon室内定位技术,让用户在空间内不同位置时收到相应的读者服务与资源。
3.3利用数据挖掘为用户推送智慧精准的服务 充分利用大数据对用户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更加主动地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智慧的信息服务,而不仅仅是移动端的推送内容,最终满足用户的复杂需求。
空间中广泛应用的各种终端设备让图书馆积累了海量的客观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个用户的行为习惯与资源偏好等深层价值,图书馆可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读者进行用户细分,预测用户信息需求,为其推送个性化的精准服务,还可追踪跟进用户,及时调节改进服务策略。
3.4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保障用户信息隐私,让用户安全享受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保障庞大的信息资源不受侵害,一方面配置网络安全系统,过滤不良信息、垃圾信息,防止病毒入侵破坏网络;另一方面,制定全面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与应急预案,从制度层面推进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3.5培养高素养智慧馆员智慧馆员除了应有传统的、基本的素质技能要求,还应该掌握更多的技术,并且善于利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高质量解决问题。
图书馆应设立培训部门,提高空间内人员信息素养,如加强馆员职业道德修养,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设备使用等业务能力。
同时,用户培训也不可忽视,这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其更好服务于用户。
来源:RFID世界网作者:张文竹等 学习支持服务:“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指向 近年来,开放教育的发展,尤其是MOOCs的兴起,教学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革,更 —6— 加重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学习。
教育方法向“知识创造,自主学习”转变,提倡参与式协作学习,将学习支持提升到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学习支持”概念,大学图书馆员可通过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与授课教师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习。
同时,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正从信息共享空间向学习共享空间发展,顺应了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趋向。
空间利用是对学生学习成功的有力支持,大学图书馆通过建设“能动性学习空间”,为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这已成为一流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指向。
本文运用网络调研法,基于图书馆网站,调查了36所A类“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情况。
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主要内容,整体上是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
学习支持服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有独特的作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
学习支持服务是一种增值服务,将成为大学图书馆的重要功能和任务。

1.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理念学习支持服务(LearningSupportService)概念源于英国开放大学著名学者大卫·西沃特,原指远程教育院校为指导和帮助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提供的各种类型服务的总和。
随着MOOCs、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学习支持服务不再局限于远程教育领域和传统的服务范围、模式,它已涉及整个教育领域。
目前,我国对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欧美等国的学习共享空间或学习资源中心,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还不是很理想。
在我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图书馆中,除阅览区外的空间服务区平均仅12.7%。
国内大学图书馆仍以阅览空间为主体,缺乏学习支持服务。

2.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核心内容 作者以国内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的36所大学图书馆为对象,通过初步调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图书馆主页明确使用了学习/教学支持服务“标签”。
北京大学图书馆将实体机构规划为包括学习支持中心、研究支持中心在内的7大中心,2015年投入运行,增设了学习支持馆员等新岗位,为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
网站设有“学习支持”和“研究支持”栏目,内容包含一小时讲座、体验与创新服务、宣传推广和数字加工。
其中数据库培训、文献调研、论文写作、数字人文、专利和学习工具培训等信息素养教学方面内容基本归入一小时讲座中,按日历提供讲座列表。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均采用“教学支持”名称。
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站十分重视教学和科研支持,将它们放在突出位置,单设了教学支持、研究支持魔方导航。
其中教学嵌入讲座、教参书服务、学科馆员、信息素养教学、外国教材中心和学位论文提交六个部分组成了教学支持魔方,查找方便,凸显了学科建设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这无疑是对“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的极佳回应。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页专设了教学支持和研究支持板块,含有教参服务、新生专栏、滚动培训、专题培训、嵌入教学培训和信息专员培训、课程教学、学科馆员、学习中心和小组学习室等内容。
其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备,滚动培训涵盖信息检索、科研素养、工具应用和数据素养;为特定对象(信息专员)开展专业化培训;课程教学中的公共选修课和通识核心课程均有课程教学网站,课件集中于学习中心。
东南大学图书馆主页将“科研支持”和“教学支持”列于查找资源之后。
教学支持服务细分为教学支持(教师荐购、试题资源等)、学习 —7— 支持(新生专栏、信息素养、开放课程、论文写作等)和互动交流(微信微博、学科馆员等),显示了对学习支持服务理念的广泛理解和服务框架的全面设计,并规划了微课数字资源和空间服务。
我国这4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学习/教学支持服务基本是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构建学习/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资源服务、空间环境、技术工具是该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并具有各自学校的特点。
服务流程方面,北京大学图书馆专利讲座和复旦大学图书馆教学嵌入讲座都采用了预约式服务。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不仅包含了常见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还突出了数字技术上的优势。
数字人文内容有地理空间分析和GIS工具使用、网上展览、新设备体验和3D打印服务,以及数字加工、讲座摄录和直播,为数字学术支持奠定了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教参服务的特色在于将教学相关的网络课堂、课件资源和外语学习等视听资料搜集整理,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图书馆还与教务处、网络中心共同开发建设全校课程电子教学参考资源服务,为全校1400多门课程提供电子教参书。
教学嵌入讲座是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与院系授课教师的一种教学合作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供学科馆员列表,复旦大学图书馆在学科馆员列表基础上,提供学科服务页面链接;同时,在研究支持页面下的学科服务也含有学科馆员、教学与学习支持等条目,构成了魔方导航的交互链接。
它们都将学科服务归入研究支持。

3.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未来发展指向 大学图书馆将从一个聚焦于图书馆内部的传统业务模式,朝着一个更侧重于互动和参与,更加关注图书馆外部联系的工作模式转型,将 更多与教学及其他相关部门合作。
从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转变为支持学习和研究的全方位知识服务,关注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对整个校园的各种需求,不仅是对图书馆的需求。
大学图书馆必须在学校战略规划框架下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
3.1学习支持服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目前,需要评估和认识大学图书馆在学习支持服务上的作用,特别是在教学实践(学生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课程资源和人文素养方面,将为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首先,作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已成常态。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教务处合建了优秀学生论文机构库(OAPS);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将优秀开放课程和学生作业纳入馆藏体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分馆跟踪学生设计竞赛整个过程,发布竞赛信息,在线展览学生获奖作品及教学成果,提升了教学实践影响力。
提供展示性场所是日本大学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设施之
一,通过展示型书架、展示墙或图片导轨等展示学习成果。
未来大学将更注重学生的表现,尤其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及社会化媒体进行多角度展示学习过程和结果。
学习支持服务要提供相应的展示活动和机制,突出服务效能。
其次,大学图书馆通过评估推荐社科人文与艺术类网络开放课程和公开课资源,摄录和存档大学丰富的学术讲座,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发挥不可比拟的作用。
国外大学图书馆提供的课程保存服务,包括课程视频、课件和优秀学生作业的保存。
而多类型的线上学习资源为双语教学及课程设计提供了素材库。
学科馆员还将协助教师适应MOOCs环境中的教学,成为Coursera合作伙伴,美国卫斯理 —8— 大学就有馆员在Coursera平台上协助教学;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图书馆将支持服务嵌入到整个MOOCs制作过程中,推动教师将获得许可的开放教材和课件放在图书馆网站上,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同时,学习支持服务是一种增值服务。
美国大学图书馆并不热衷于阅读推广,从教学角度看,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期间已阅读了大量与课程相关的专业文献。
而我国本科教育中却缺少文献研读方面的教学实践。
南京大学图书馆主页的资源导航下的“南大悦读经典”,提供了60种基本书目和百余种拓展书目。
学习支持为阅读推广增添了新价值。
3.2学习支持服务的未来发展其
一,资源建设的转型。
学习支持服务使大学图书馆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馆藏。
澳大利亚部分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中,以“学术信息”概念替代传统的“图书馆资源”。
“学术信息”至少包括四种类型的信息与收藏:学者在学习、研究和教学中利用的出版信息与资源;以教学为目的创作的各种类型的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创建的信息,如研究数据、学术会议记录、与合作方的谈话与备忘等;以及研究成果。
同时,在数字人文领域,战略重心是特色资源,让馆藏原始资料开放出来,为传承大学精神和文化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学术师承、文库陈展教学;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策展团队对珍贵旧藏进行了重新发掘和整理,举办系列美术文献展,揭示了一种隐于文献之中的大学文化谱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图书馆则与医学人文系合作,举办《人体解剖学》珍稀馆藏历史巨著专题研讨会,增强珍稀馆藏的国际知名度,传承大学的历史文化。

二,学习共享空间的转型。
学习共享空间不仅是互动和交流的实体空间,还要建设网络空间和学习系统平台,构建开放学习环境, 支持数字学习。
2018年9月,哈佛大学图书馆推出LegantoTM课程资源列表解决方案,通过将馆藏内容添加到课程资源列表,帮助教师丰富他们的课程,以便学生访问。
并可分析课程资源使用情况数据,为教师提供分析。
这成为该馆为整个大学课程提供全面支持的战略核心。
学习共享空间将向实体和虚拟融合方向发展。
依托大学图书馆构建网络学习社区、多媒体工作室、数据可视化和创新空间等功能区域,支持将开放资源转换为支持创新的开放知识,从支持数字人文发展为支持数字学术,支持个性化需求和实践创造。
如美国布朗大学数字学术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知识共享空间,个性化空间将成为学习支持服务未来发展的新目标。

三,学科馆员的转型。
大学图书馆的转型,最根本的是人的转型。
由于“书目专家”角色在学科联络工作职责中的比例越来越少,迫使大学图书馆重新思考学科联络方式。
新型联络模式的认知应从新的理念开始,向跨学科的功能型服务转移。
学科馆员与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合作;面向学生开展会谈和举办学术活动;大学文化的传承和数字人文的发展;实体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融合交互;跨学科的互动和参与等,代表了新型的联络模式。
学科馆员在学习支持服务中,实现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嵌入到基本问题的学习中,推送至学习过程,在课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支持服务。
在未来,承担学习支持服务的馆员将致力于构建学习基础资源和设施,并深度介入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以适应新角色的需要。
如果学科馆员不了解基于3D打印技术的形塑学习模式(SLM),就很难将3D打印有效地应用到创新空间和STEAM课程中。
但是,学科馆员不是全能的,需要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使用者, —9— 也是该体系的建设者。
信息共享空间是以馆员为主体的,而学习共享空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詹姆斯库克大学的学生就作为“朋辈”辅导员服务于学习支持;日本大学图书馆也聘用学生担任学习顾问,尤其是博硕研究生最受认可。
学科馆员的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则限于信息素养教育、指导学习顾问和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设施。

4.结语学习支持服务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未来的 应用有赖于今天的实践。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学习支持服务上的探索提供了发展的新指向,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示了大学图书馆在学生成功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大学图书馆的价值。
摘自:《图书馆学研究》2019年4月作者:郑学军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性文化育人、科技育人、网络信息育人等特征,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资源、良好的场域和人文环境及权威性阵地等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要发挥好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对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足够重视,必须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资源建设,必须改善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及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一)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性文化育人特征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世界文化的宝库。
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功能,而是具有隐性特征,主要是以间接的方式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主要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自觉性。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虽然具有隐性特征,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其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甚至是一生的。
(二)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技育人特征 高校图书馆作为科技知识的存储地,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传播科技知识,使大学生从科技知识的学习中萌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的情怀。
(三)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网络信息育人特征 根据敏感期假设理论,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8~25岁之间,属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形成期。
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容易受到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因此,在发挥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及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浓厚的学习环境,所有的这一切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个人素质与形象 —10— 的神圣殿堂。
(一)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资源优势笔者调查发现,书刊是影响大学生思想与 行为的重要因素。
高校图书馆拥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能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为有利的信息资源保障。
以笔者所工作的高校图书馆为例,馆藏纸质图书达160.75万册,拥有马列经典、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等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
(二)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良好的场域和人文环境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许多高校都建有新校区,而高校图书馆往往是许多高校新校区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外部雄伟壮观,而且内部宽敞明亮,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文环境。
许多高校图书馆内往往悬挂着名人、名言及科学家的人生奋斗事迹,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再辅以现代化的图书检索和查阅设施与设备,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驱动,故而高校图书馆能够较好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众所周知,“读者第
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服务态度,这实际也是一种情感传递,其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学生,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
(三)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权威性阵地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高校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育阵地,这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第二类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类校内和校外活动,也叫“第二课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三类是以图书馆为主要场域,学生主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校图书馆可以 设置阅读专栏(架),将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的权威性报刊放置其中,也可以在图书馆大厅的显示屏上推送具有正能量的热点信息,定期向学生推介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阅读价值的书籍,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毋容置疑,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问题如下。
(一)对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不足 高校图书馆被大家普遍认为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保障,而其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往往被忽视。
一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想到的是高校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或团委等部门,很少有人想到图书馆。
从另一个角度看,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知识传递和信息服务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较弱,导致大学生不重视图书馆开展的各项阅读推广或专题活动。
应该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图书馆主要功能的延伸与拓展,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资源不足 高校图书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故而图书馆在配置文献资源时,除了要考虑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需要外,还需要多选购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书籍,以此作为优先采购资源。
同时,在网络电子资源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专题数据库,或以网站的形式加大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电子资源采购力度。
—11— (三)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尚需改善,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尚需提高 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设应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图书馆内布局、设施及制度建设、馆风建设为手段,如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书报栏(架),图书馆大厅的大屏幕滚动发布党的理论、政策和时事动态,图书馆墙面悬挂名人名言及学校取得的科技成果等,以浓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熏陶。
此外,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图书馆形象的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无形中会感染大学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时,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及专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单
图书阅读推广活动是高校图书馆育人的主要形式,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应加大马列 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文学艺术及科技知识等方面书籍的导读力度,充分利用优秀书籍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启迪大学生的心灵,为大学生倡导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还可在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栏或论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高校图书馆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宣传部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重大历史题材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发挥好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能够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自:《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2月 作者:王爱等(淮海工学院图书馆) —12— “书香可以强国”,阅读是最有效、最廉价、最直接的路径 今年两会期间,一位政协委员在参加两会特别节目“教育中国”的直播访谈中提到“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话题。
他提出“书香可以强国”的话题,认为全民阅读是抓住精神文明建设最有效、最廉价、最直接的路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从个人层面讲,读书可以使人充实,境界提升;读书可以增加智慧,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丰富精神世界;就国家而言,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必要基础。
中华民族历来就提倡和鼓励读书。
从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家训到现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书香城市”口号的提出,都能彰显出国家对阅读的重视,体现阅读本身的价值和魅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华民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精神家园”更是离不开阅读。
在当前国际“教育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竞争”的背景下,全民阅读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教育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全民阅读”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与其他国家相比,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国民阅读率偏低,社会阅读氛围不浓,这无疑与传统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地位不相符。
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互联网等遍地开花,大众宁愿选择在这些平台上进行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也不愿在图书馆里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
再加上被上网、刷朋友圈等文娱活动占据闲暇时间而“没时间读书”,也成为“全民阅读”的一大难题。
科学系统的阅读似乎离我们越来 越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完善,电子阅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依赖,不管是坐公交还是排队等候,不少人都会习惯拿出手机、ipad等智能设备,阅读喜欢的电子书。
电子阅读设备普及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阅读习惯的改变。
其中,碎片化浅阅读的过度和深度阅读行为的减少,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近年来,智能手机日益普及,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生产手机近五亿部,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66%,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当中,超过六个人拥有智能手机。
人们的阅读载体早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电子阅读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主要阅读方式。
相对于纸质版的书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阅读设备更容易携带,能够使阅读更便捷,也能够使人们更好地利用时间。
并且由于电子阅读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电子图书的市场日渐繁荣,目前,市场上的电子书种类齐全,经典名著、专业、应用及工具类应有尽有,基本上涵盖了纸质书的所有类型。
但是,在电子书中,绝大多数市民们阅读的是都市言情小说。
由于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而且使人们缺乏思考,超过八成是碎片化阅读。
事实上,碎片化阅读属于浅阅读的一种,而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阅读形式。
而与浅阅读相对的,是深度阅读,它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深层次阅读形式。
研究表明,与碎片化阅读呈现井喷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度阅读率目前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长期碎片化阅读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而注意力和记忆力有很大的相关性,是成正比的,从而也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同时,碎片化记忆不利 —13— 于让读者系统地记忆你的知识,最终导致效率下降。
正因如此,身处被碎片化阅读包围的时代,我们更不应该被遗忘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它具有的内涵,具有的魅力,往往是碎片化阅读不具有的,或者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好的内容不分载体,不管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实际上都能够给我们提供深度阅读的内容,关键是我们要意识到深阅读对我们知识体系和精神世界构建的重要性。
或许会有人会说,工作忙,没有时间进行深阅读。
但是,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长期进行深度阅读不仅能够让人的知识变得丰富,也能让我们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去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纷扰。
回归深度阅读,首先我们得能把深度阅读放在心上,重视它的重要性。
只有坚持深度阅读,才能塑造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创造更精彩的人生。
为了不让“书香强国”成为一句空泛的口号,为了让“全民阅读”真正成为国人的一种 自觉习惯,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首先,必须为群众创造一个可以读书的平 台。
让农村书屋、图书馆和流动书屋等文化场所免费开放,并有针对性的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群众“有书可读”;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领作用,鼓励和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为全民阅读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和行政支持,确保全民阅读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真正让群众“乐于读书”;最后,全社会共同努力,层层引导带动,形成链条式的推动关系。
上级带领下级,老师带领学生,市区带领乡镇,让人人能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成为一种新风尚。
“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只有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全民的一种自觉习惯,“书香中国”也才有望呼之欲出。
来源:图情轩 今天的历史学必须要有全球视野 ——读《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 一在记忆中,我们总会将历史教材与死记硬背联系起来,原本丰富多彩、妙不可言的悠悠人类历史在某些教材中却变成了干巴巴的几条筋,成了一长串的大事年表,读之无味,味同嚼蜡,谁还会有兴趣读下去呢?今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美国史学家霍华德·斯波德克撰写的《全球通史》完全不同于我们年轻时读到的那种枯燥无味、意兴索然的历史课本。
首先,结构新颖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它以时间为经,以八大主题和转折点为纬,“把年代学、历史主题和地理学研究联系在一起”,编织成一幅全球历史的精美画卷。
本书吸收了传统教材与近年世界文明史研究的成果,独具 匠心,根据全球历史发展的内容与内在联系设计了八大专题。
“按照一条时间轴线把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今天的演变过程按顺序一一介绍”,让学生自己来了解。
第一篇主题“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化”,将读者带入神秘的史前时代(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10000年),本篇含多幅当今考古学家最新发现的古人类头骨等文物照片,为读者解开人类起源之谜。
随着漫长的时间的推移,人类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农业村庄”出现,读者就此进入了第二篇主题“定居(公元前10000—公元1000年)”,早期的农业村庄出现形成,后来又发展成为城市。
“城市定居点的建立在世界许多地区开启了一个新的时 —14— 代。
”悠悠岁月又将人类引入新的转折点——“从城邦国家走向帝国”,第三篇主题“帝国和帝国主义(公元前2000—公元1100年)”,作者把读者引入地球上的古代帝国的荣辱盛衰,从亚述的萨尔贡到亚历山大大帝,中国的秦朝和汉朝,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印度的孔雀帝国和笈多帝国。
新的转折点“政治和宗教”将读者带入新的主题,第四篇主题为“世界各宗教的兴起(公元前2500—公元1500年)”,读者在这一专题中可以领略到世界上的各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创立和传播。
随后引入新的转折点——“从宗教到贸易”,第五篇主题“商品和人口的流动(1000—1776年)”,读者会被人类的商品贸易与人口大迁徙的壮丽画面所吸引,感受人类流动的宏大气势与沧桑巨变。
第六篇主题“社会变革(1640—1914年)”,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巨大、激烈的变革产生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体系,并且深刻影响着所有的个人、家庭和社会。
第七篇主题“技术大爆炸(1914—1991年)”,向读者揭示了人类社会技术的变化和技术对人类的控制,指出新技术体系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同时对人类的生活起着一种“改善和威胁作用”。
第八篇主题“演变中的身份特征(1979年至今)”,“比起以前,近些年来身份的形成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强烈。
交通运输、旅行、通信,特别是互联网,对我们个人和集体身份意识都有强大影响。
”,本书将读者引入政治身份、宗教文化身份、全球化——新的经济和文化身份、生态问题和公共身份的有趣探索。
二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全球视野”。
如果说上述的八大主题是《全球通史》的构架与血肉,那么该书的视野犹如她的大脑一般全面深刻。
本书作者特别指出:“本书以及书中每一个转折点和主题所涉及的范围,都是全球性 的。
”为何一本世界历史必须要有全球视野?著名史学家艾里克·霍布斯鲍姆说:“史学家尽管关注的是微观方面的事情,但他们必须放眼全世界,不是出于我们许多人仍然忠于的理想,而是因为它是理解人类历史,包括任何人类特殊部分历史的必要前提。
”(《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321页) 全书对人类的悠悠历史做鸟瞰式的描述与分析,例如谈到工业革命,从全球视野加以分析,他对欧洲的工业革命的研究包括对它的资金提供的研究——这些资金至少是部分来自对新大陆的人民和土地的征服,夺取的黄金和银子,以及从非洲的奴隶劳工身上榨取的财富,这一切财富都投入到欧洲去了;工业革命的结果以帝国主义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到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时形成了相互作用。
对全球人口迁徙问题,从全球视野出发叙述与研究了四个方面:一是欧洲人从欧洲散布到世界各地生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人“在各地给常住居民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二是奴隶贸易,把约一千万非洲人带到美洲;三是蒙古人和突厥人的长途迁徙,他们从中亚出发,入侵和占领了东至中国、西至俄罗斯和巴尔干半岛、南至印度的土地;四是在全球不同区域出现的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徙。
在宗教问题上,作者以其特有的全球视野对世界上的五大宗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做了相当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这是以往偏重基督教的通史无可比拟的。
印度教教义在印度整个范围内得到更充分的阐述和系统化;佛教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兴起并奠定重要地位;犹太教被驱逐出其发源地以色列,随着流亡者传播到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地中海盆地和北欧;基督教成为欧洲的一大文 —15— 化体制;伊斯兰教从非洲—亚欧大陆的中枢地带传到遥远的东半球。
三“启发心智”、重在分析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
历史教材不仅给读者提供浩瀚无际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爱上历史学,能帮助学生在探索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学到历史学特有的历史哲学、历史方法和历史视野。
著名史学家柯林武德曾指出,“我认为,每一个历史学家都会同意: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索。
”(《历史的观念》,第9页)确实,历史学的灵魂是历史分析或历史哲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史识”。
本书善于提出各种问题并介绍同一问题的若干不同分析与观点,同时还推荐大量参考书,让学生和读者阅读理解后自己去作出判断、选择。
如在“对于早期城市化的一些现代评论”中,编者在分析苏美尔城邦国家取得的文明成就与付出的代价时,介绍了美国最受尊重的城市历史现代评论家之一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的观点——认为这种人类早期城市“权力、宗教和持续战争的结合,对城市生活来说是一种永久的祸根”,然后提高问题 让学生思考,刘易斯·芒福德从他的古代城市研究中得出了关于战争的哪些结论?这又是如何影响其现代战争观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有效做法。
四本书上述三个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通过它的主题内容、叙述方式和分析方法来吸引读者,把读者调动起来,甚至使他们产生强烈兴趣。
它应该使得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打开眼界,开放心灵……本书有必要向他们介绍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他们的‘思维习惯’。
”作者指出,是过去成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且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在这一意义上,过去并没有过去,就像我们自己认识的、那些影响着我们生命但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的人并没有“故去”一样。
本书重点突出“过去继续对今天和未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的那些方式。
它将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我们的”。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9年3月7日作者:余志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当代社会史》: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新境界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张静如主编的丛书,本套丛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开拓性、全景式地展现了1949年至2008年间,中国经济、政治、教育文化、阶级阶层、社会组织(群体)、家庭、社会习俗、社会意识(心理)、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历史变革,笔力恢弘深厚、观点精辟入里,既有整体的鸟瞰,又有纵深的求索,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而复杂的当代 中国社会历史图景,堪称一部全面描绘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皇皇巨著。
张静如先生独具慧眼,自20世纪80年代就倡导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
本套丛书与张先生此前主持编写的《中国现代社会史》一起,忠实贯彻了张静如先生的治史理念和编撰原则,共同构建了现当代中国百年社 —16— 会史的基本框架。
也正因为这种理念和观察视角的延续性,让我们有机会在一种统一的历史观照下,领略到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完整解读,以及不同于其他社会史著作的独特体悟,对于读者更深入地认知社会史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历史大有裨益。

一、高屋建瓴,体大虑周丛书中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的梳理与考察,为党史研究提供理论、方法、资料上的借鉴。
在这一原则的统领下,丛书框架的设定和资料的选取有舍有得。
从纵向上看,丛书共5卷百余万字,时间跨越近60年,是目前可见关于我国当代社会史著作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作品,且并未避开“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读者可以窥见各时代的中国当代社会特色,顺畅地理解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轨迹、延续变迁。
从横向上看,丛书按照不同历史阶段做专题式介绍,各卷叙述虽详略不
一,但均“考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考察社会组织、社会阶级和阶层、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等等”,对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论述全面、完整。
不同于一些社会学著述注重区域的、片段的、横截面的描述,本套丛书更像是“通史”,横向纵向交织,展开了一张透视中国当代社会的大网。
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演进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掌握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脉络,这套丛书当是首选。

二、视角独到,问题意识叙事详备是社会史学分内之事,但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史研究,不会满足于叙事和史料的堆砌,而是更有问题意识和学术视野、学术眼光。
张静如先生多年来潜精积思,从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目的出发,秉承问题意识,对社会史研究有着独到而深入的 思考。
全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围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记录我国近六十年来探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路径,对当代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的思想和实践,从社会机制、社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指出问题,寻找原因,剖析影响。
丛书各卷设以政治、经济、教育文化、阶级阶层、社会组织、社会意识等章,以政治决断,经济走势为骨,以阶级阶层、饮食起居为血肉,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为神魂,塑造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有机体。
各章有主有次,但并不各自为政,而是内含辩证的逻辑——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社会意识等内容融入当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之中,从经济和政治的深层面,挖掘社会变化背后隐藏的推动因素,探讨政治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相互影响,最终在实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研究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探究有机结合的同时,回答了我们党以及现代化发展中的历史前进问题、方向问题。
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了就史实论史实,也使得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符合实际,令人信服。

三、资料丰富,分析精要本套丛书以权威数据为主,梳理了大量材料,包括统计数据、文献史料,亦参考了媒体论坛报道、既往研究著作成果等,对回忆录、个人传记著述也有所涉及。
这一点从注释、参考文献和文中大量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来。
如第四卷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节,开篇就引用9个表格,使读者得以对当时社会劳动者产业分工情况、收入、存款,消费、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书中对史料的运用也并非单纯的罗列,徒增体量,而是借助独特的框架体例安排,依托张静如先生和各卷作者的砥志研思、 —17— 深稽博考,深厚扎实的理论修养,将纷繁的社会现象和庞杂的社会史内容加以概括和提炼,从而揭示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做到了对社会生活诸方面、社会发展全过程高度的抽象和概括。
整体脉络清晰,行文全面系统、分述简明扼要,宏观而不空洞,具体而不琐细。
不论是关系重大的政治、经济、思想问题,还是接地气的衣食住行、家庭观念等,每一句话,每一段落,都是在引用大量事例,并通过融汇各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分析、考量之后再做出的论述。
比如第二卷,在充分描述1958年后,社会群体普遍存在的强求赶超、急躁冒进的心理状态的表现后,对其生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这种心理来源于中国人近百年来的屈辱,赶超先进国家一直都是国人的梦想……但是国人赶超的心理太急切了,最终走向了它的反面……实际上代表了全国民众在国家独立后给予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共同意识”——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来的精辟之论。
凡此种种,由此才得以在百万字的篇幅内,尽可能地展现近六十年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全部和全部过程,且在保证分析性、理论性的同时,也确保了文本的可读性。
学者看得到清晰的脉络,获得思考的启迪,普通读者也能获得一定的阅读趣味。
当代社会史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议题,不仅仅因为它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也因为它没有太 多可供借鉴的成熟研究范式。
本套从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自成体系以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为基础,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史,既善于对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也擅长把控历史细节,史论与史料两相印证,见地和趣味两相兼顾,在专业性和可读性方面都有所建树。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社会史学著作来说,它开创了一个较新的著述模式和一种新的理论探索,不仅为专史和区域的片段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参照坐标体系,也丰富、拓展了整个社会历史的综合研究。
“以史鉴今”,对深化党史研究,对我们广大读者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具有积极意义。
这种深化党史研究,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尝试,是本丛书的理论价值和开创意识的最佳诠释。
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管理的探索有成绩、有曲折,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回溯过往,探究各种社会问题形成的根源,提炼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在新世纪的转型期,也许可为我党和国家完善、制定下一步大政方针、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也可为解决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作者:胡艳红等 记忆中的老杂志 在同事桌上看到了一本最新的《小说月报》,不禁惊讶地拿起来翻看——至少有20年没有看到过这本杂志了!说起来,是各具特色的老杂志伴随我走过30多年的岁月。
小学时,经常读的是上海出版的《少年文艺》,2角钱一本。
于我而言,当时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班上一位女同学的父亲好像是邮局领导,是那个时期较有文化、收入也较高的人。
每当她高举着最新一期《少年文艺》,极其夸张地晃荡进教室时,我的羡慕无法言说。
那本杂志最终也会主动地 —18— 传到我手里,供我一阅。
好景不长,随着女同学的转学,免费看《少年文艺》成了故事。
后来,二哥知道了,开始主动每月为我买一本《少年文艺》。
这一买,就一直到我高中毕业。
除了这本杂志,只要我开口,或者听他的同事说有什么适合学生读的书,二哥从来都第一时间买给我。
当时他的工资少得可怜。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少年文艺》,那可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杂志。
上了中学,知道了另一本杂志《中学生》,也是上海出的,2角5分一本。
为了不间断阅读,二哥到邮局办理了订阅。
在谢兴老师的推荐下,初三认识了一份A3纸大小的专业报纸《语文爱好者》。
仅是几期阅读,便让我受益匪浅。
记得当时邮局不能订阅,便和十几位同学一起汇款到报社,订了一年。
邮局工作的大嫂嫁到我们家,家里最大的变化是杂志多了起来。
《故事会》《大众电影》无一不是家里的抢手货。
通过《大众电影》,认识了张瑜、刘晓庆、潘虹、陈冲、郭凯敏等一批当时的明星。
我和二哥之间关于明星谁比谁更好的辩论,最后往往演变为两人之间的攻击甚至互不理睬。
把这些杂志带到学校向同学炫耀,也成为我当时的小得意。
一月一期的《故事会》当时是1角5分钱一本。
2008年汶川地震,同事要去绵阳给救灾的工人送一些杂志。
出于一时的热情,我拿出了积攒多年的几十本《故事会》,同事后来说,那是送去的最受欢迎的杂志。
上了大学,便开始接触《读者文摘》,就是今天的《读者》。
读大学时,俊彦老师还特意组织校广播电台的同仁去杂志社联谊。
一本畅销的杂志出自校友之手,当时的钦佩可以用“仰 视”来形容。
因为喜欢看小说,所以对我影响最大的杂志应该是《十月》《收获》《当代》和《小说月报》。
第一次在《十月》上读到《玉娇龙》,我整宿不睡、泪水双流,招来母亲一顿严厉数落。
如果不是大哥,杂志就被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撕毁了。
在母亲看来,除了课本,看其它的书都是浪费时间、不求上进。
忘了是通过哪本杂志初识琼瑶,泪眼婆娑读她的《六个梦》。
现在想来真是可笑,那个时候的我竟然天真地想象自己就是悟性极高、武功超群、为爱情舍弃一切的玉娇龙,甚至愿意以身试法地经历六个梦中的凄美爱恋。
可如今,“六个梦”到底是什么,我竟毫无印象。
对于《收获》的记忆,至今定格在一个特别有趣的排版。
一般的杂志排版标题下面是作者的名字。
1991年出版的第3期《收获》,在排王朔的中篇小说《我是你爸爸》时,左上角是“王朔”,下一行则是标题“我是你爸爸”,许多人故意读成“王朔,我是你爸爸”。
无论是有意无意,在那个百花齐放没多久的年代,这种简单的幽默还是让人津津乐道。
至于《当代》,好像登的基本都是中篇小说,杂志的名字非常深刻,但只记住了王朔的《无人喝彩》。
那些当代小说,伴我走过难忘的青春岁月。
不谙世事的我为主人公喜,为主人公忧,流了多少泪,发了多少愁。
记忆中的老杂志曾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聊起这些老杂志能与我有共同语言的,也只有极个别的同龄人。
交谈中的共鸣,对美好的回味,依旧让人兴奋! 来源:人民网2019年3月8日作者:辛雅玲 给科幻正名 电影《流浪地球》火爆上映,一时“洛阳纸贵”。
据原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孙云晓透—19— 露,他们曾力荐刘慈欣担任科普作协领导,但被一口拒绝了。
科幻归类为科普?小有乾坤。
我不知刘慈欣拒绝的理由,但我认为,科普与科幻尽管都有“科”字,两者的性质却不同,功能恰好相反。
科幻的重点是“幻”,无中生有、奇想翩翩、天马行空、海阔天高。
带着地球去流浪,多么出格的想象!科普的重点是“普”,普及已被证实的科学原理。
君不见,《十万个为什么》领着千千万万的孩子在科学的春天漫游。
“五四”引入“赛先生”已100年,但仍任重道远。
在中国,“科普”是个大概念,包括了“科幻”。
其实,科幻和科普画风截然,科幻需要的是好奇心、想象力、创新性,而科普是去重复、去说明已被发现的科学原理。
据此,把科幻归类于科普是不“科”学的,这种不“科”学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科幻”似乎总有些“妾身未明”?著名作家叶永烈就不得不从科幻转行了。
追根溯源,老祖宗似得背点儿锅。
《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
”世俗主义禁锢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遐想,科幻就从属于科普,这种不“科”学又是有后遗症的。
创造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创”,二是“造”。
“创”即打破常规,“造”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没有“创”,是山寨;没有“造”,是想入非非。
科幻和科普正像这对矛盾:一个“创”,一个“造”。
“创”需要科幻,“造”需要科普。
但先有“创”,再有“造”,于是才有“创造”,否则就是“山寨”,甚至是以“造”压制“创”,用科普局限科幻。
不知企业的“山寨累累,创新寥寥”,是否与此有关。
国内有个高中生在写给《科幻世界》月刊编辑部的信中质问:“谁偷走了我们的想象力?”他说:“当我拿着第一篇科幻稿件请心目中一位较‘和善达理’的语文老师修改时,他连看都没看就扔过来一句话:‘当心幻倒在地!’这句话对我打击极大,每想起它心里就 痛。
”老师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否则‘幻倒在地’!”就是这个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解散了学生的科幻小组,还把学生们办的科幻杂志烧光了。
《科幻世界》的编辑读了这封信后,发表公开信呼吁教师和家长多一份宽容:“也许,你现在一巴掌打掉的、一把火烧掉的,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又一个爱迪生、凡尔纳、爱因斯坦……”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中国孩子年年获PISA和奥赛奖,但直至2015年才有一位成人获诺贝尔科学奖? 知识有两类,一类人类已知,一类人类未知;突出的孩子有两类,一类是一流考生,一类是一流学生;学习有两类,一类是学会,一类是会学。
考生以学会为目的在已知世界徘徊(不在钱先生“杰出人才”之列),学生以会学为手段去探索未知世界。
考生能够重复“科普”去获得各种奥赛奖,而诺贝尔科学奖需要学生以“科幻”的自由去探索未知世界。
奥赛可以重复,诺奖必须创造。
点燃创造的第一朵火花是好奇心,给创造插上翅膀的是想象力,而科幻可以给好奇心和想象力插上翅膀,去寻找“创造”的未知世界……可是,为了升学率,钱学森心目中的“杰出人才”——明天的又一个爱迪生、凡尔纳、爱因斯坦……被应试误导到重复已知的行列了。
如果说《海底两万里》是“流浪”,那么不要再“流浪”科幻了。
请让已经“海底两万里”的“科幻”堂堂正正地与核潜艇的“科普”并列,给一个独立的名分和归属!不要“千条路万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也不要“行车不规矩,亲人两行泪”,更不要“科幻无归属,流浪没处住!” 给科幻正名吧,别“流浪”啦!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3月18日作者:黄全愈(中美教育和文化比较专家) —20— 一个读书人的“真”与“随” 《通向智慧的道路——教师成长的秘密书架》赵志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的冬雨淅淅沥沥下了一个月,湿漉漉冷飕飕的,让人白天都不想出门。
可是,昨晚一收到丰巢取快递的短信,我和俊哥就都激动起来:“是我的书!”“不是你的,是我的书!”我俩争相穿起水鞋下楼取书。
我赢了,是我的书,确切地说,是赵志伟老师的《通向智慧的道路——教师成长的秘密书架》。
翻开书页,果然看到赵志伟老师的真性情。
序言《青灯有味似儿时》的第一句话,已经令赵老师的率直跃然纸上:“今年四月,一个中学让我去他们学校,给老师们讲讲‘整本书阅读’。
按我过去的惯例,有人请我作读书指导之类的讲演,我一定会拒绝的。
”“我最反感将读书搞成一场宣传或运动,看到一些名人达官炫耀自己如何读书,禁不住要骂粗话。
”接下来赵老师说得更直接:“我最反对的是接受训诫和被人训诫”,“但是我还是参加了,一是我对现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那种穿凿附会的‘文本细读’十分反感乃至厌恶,我趁机可以批评一番;二是我可以把我小时候开始的读书经历回顾一下。
”看来真要感谢这个中学请赵老师去讲读书,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赵老师“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有趣经历。
序言向我们展开了一幅赵老师那个特殊时代的阅读画卷:没书读就到处找书读;花一分钱租书读;担心抄家把书藏到床底下……赵老师的叔叔有个同学,其父亲曾是国民党文职官员,“文革”时怕抄家,把七八个箱子藏到赵老师家。
当13岁的赵老师偷偷打开箱子发现全是书时,如获至宝,“它们在我面前打开了一个世界”。
他最喜欢的是《唐诗三百首》和《宋词选》,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抄写这两本书,边读书边抄的习惯就在那时候养成的。
如今我退休了,几次搬家,那几个手抄本依然藏在我的书橱里,就像人生的‘初恋’一样珍贵”。
赵志伟老师这本书是本闲书,文学、历史、教育、哲学、写作……古今中外什么都讲,从“士风文脉”“教学相长”“智者慧语”“观其会通”“旧学捃摭”“域外书谭”六个部分,呈现作者多年来阅读的独到见解。
既有旧学摭拾,也有好书推荐,我最喜欢其书目既丰富且经典,不管是教育类的还是人文类的,皆为古今中外的一流读物。
而且很“杂”,如赵老师自己说的“杂碎”,既像我们在北京吃的羊杂碎,又像一桌丰盛的筵席,各种口味偏好的人尽可以从中各取所需,既满足美食需求又获得充足的营养。
而全书四十多篇书评之共同点,我以为是两个字:“真”与“随”。
这两个字,是赵老师在本书《士风和文脉》一文中用来评价《学府随笔:南大卷》这本书的文风的:所谓“真”是所叙所议必出于真心,所谓“随”是不拘文体,形式多样。
在《士风和文脉——读〈学府随笔:南大卷〉》一文里,我似乎找到了赵老师学养深厚却只是个副教授的答案。
他抨击当今不少读书人成了为生存为职称而挣扎的曲儒、陋儒,士风不堪几成常态。
他佩服王彬彬在《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里的犀利:“由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指定一些莫名其妙的报刊,宣布只有在这些报刊上发表文章才算是在做学问。
”赵老师还举例自己参加课题申报的亲身经历,叩问:“人人都在这个上面花功夫还可能有好的士风?”率真的赵老师不跟他们玩儿了,自己躲进小楼读喜欢的书去了。
正如他在此书后记中所言:“我从 —21— 不想在课题、职称上耗费我的精力,因此可以自由自在地读自己喜欢的书。
”这何尝不是读书人的最大幸事和最佳境界呢? 在本书第一部分“士风文脉”里,其实只有六篇文章,评胡适、梁实秋、许倬云、洪业等人的书及其人。
虽才几个人、几本书,信息量却极大,读来很费脑子,向来读书较快的我读这三十页文字竟读了足足一小时。
因为赵老师随性得很,写着写着就联系到另外的人与书,或相关,或比对,或引经据典,让我在读的过程中常常要停下来思考、查书、做批注。
赵老师治学又“杂”得很,看似毫无关联的几本书他能比对得有来有去,让人读之前还觉得困惑,读之后却会意一笑,不得不服。
读着读着我就喜欢这“随”了,同时也欣赏其“真”,欣赏其可以信手拈来地在文章中随处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梁实秋记师友》开篇第一段话:“在现代散文名家中,我偏爱梁实秋。
我觉得林语堂文章洒脱,有时不免旁逸斜出;周作人文章淡雅苦涩,当然是一流的,但如其自嘲,常常做文抄公,读起来有时费劲;胡适文章广大通明,但是讲道理多,未免少了一些情趣;朱自清当然好,但有时文字过于考究;相比之下,梁实秋的文章比较精致有味。
” 如果说本书第一部分“士风文脉”的几篇文章让人长见识,那么第二部分“教学相长”的几篇文章则让人长功夫赵老师谈读书方法、作文之道,谈得直接、深刻而透彻,读完竟有豁然开朗、竹子拔节之感。
《易简功夫,可久可大》与《未晓莫妨权放过》两篇是赵老师读丘椿《古代教育思想论丛》的心得,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教人读书、治学要从简易入手,反对陵节而施、拔苗助长。
他说,现在不少家长课外让孩子赶场子,参加各类辅导班, 使得大多数孩子成为陪绑的牺牲品。
《条条大路通北京》令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文中的作文之法、作文之道值得广大教师、家长好好学习和实践。
谈到作文,本书第三部分“智者慧语”中的《种田和作文》最为惟妙惟肖,把作文与种田相提并论,细想确实颇有道理。
赵老师引用苏东坡从种地谈起,说写作要“善养”,要“有待”,要“博观而约取”,要“厚积而薄发”。
赵老师讲道理都是大实话,没有丝毫华丽辞藻,“从简易入手”,从最近切的生活、最浅显的事实说开去,说得人心服口服。
正如本书第四部分“观其会通”第一篇《登楼扶梯,虽神仙不废》第一句引用的九华山寺庙对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
”赵老师在文章里就像拉家常,句句大实话,字字真在理。
他反对一些人故作高深,而喜欢深入浅出,把道理讲明白。
在本书第五部分“旧学捃摭”里,赵老师聊家常般介绍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考试的书籍和古代家书家训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
在第六部分“域外书谭”里,他漫谈自己读外国名著的心得,娓娓道来,如这上海的春雨,随风潜入夜。
用一夜时间读完全书,已是东方既白。
赵志伟老师的这本《通向智慧的道路教师成长的秘密书架》我读得太兴奋,干脆彻底熬个夜,把读后感及时记下,也像赵老师一般随性写作。
一个读书人的“真”与“随”《通向智慧的道路——教师成长的秘密书架》里的秘密我找到了,就是12个字——“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这也是赵老师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3月2日作者:王莉(自然生长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 —22— 由东向西: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有着自己独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有它自己的优劣点。
1847年,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前往美国,我们第一次在“教育”这个领域和西方发生对话;到了90年代,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打开了看世界的双眼,也越来越有意识去到国外体验西方教育,这些人里面,也包括我。
而这几年,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孩子们能用更加低成本的方式,比如互联网,来了解世界、对话世界,而我,作为一名身处教育行业的“老留学生”,思考着一件事:或许,我可以做些什么,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教育。
于是,6年前,我踏上了“名校穿越之旅”,带着孩子们对西方的好奇与疑问,亲自去探访、对话世界顶尖名校。
名校探访队员在埃默里大学历时6年的名校探访是一次身体的跋涉,也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
我带着团队,从南半球的新西兰到科技大国美国,从迷人的英国再到留学热门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从多彩的欧洲再到紧邻的亚洲。
我们走访了近20个发达国家,107个城市,191所学校,整个行程跨越20万公里;采访了上百位中国留学生和学校的老师及招生官,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我们途中的见闻和感悟。
新西兰NewZealand新西兰是一个遥远的人口小国,也是一个教育强国。
有限的国家资源被合理地分配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大学和技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近500万人口共享一流的教育福利。
这个年轻的国家没有传统的束缚,崇尚自 主意识,尊重个性发展。
探访中亲眼目睹的许多情景至今都还历历在目,有的同学安静地在工作室里作曲,有的全神贯注在做手工,烹饪课上传出的欢声笑语,孩子朝你投来的羞涩的微笑。
这是一个纯净的世界,“长白云之乡”的同学们用乐观和自信阐释着教育的意义。
美国
U.S.A.美国是一个大国,综合国力无人能敌,南北东西都有令人向往的名校。
这些大学继承了欧洲的许多文化遗产,又在自己实践的土壤上推陈出新。
一个年轻的国家,硬生生依靠自己的创新能力带动全世界的科技进步。
每次在美国大学校园采访,老师和同学们总能侃侃而谈,指点江山。
采访中多次听同学们自豪地说,自己的老师就是这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某某老师刚刚获得诺贝尔奖。
没错,美国大学强大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让人望尘莫及,这种实力的持续爆发和他们一贯坚持的体育精神密不可分。
如果你想征服这个世界,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来自于强健的体魄。
英国UnitedKingdom英国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也是英语的发源地。
无论是地处小镇的剑桥和牛津,还是位于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和伦敦政经学院,无论是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还是含蓄低调的夏山学校,我们既能感受到他们的坚守,又能体会到他们的创新,这种传统与革新的结合让英国教育成为了国际教育的榜样。
在这样一个底蕴十足的国家学习,街头巷尾都能遭遇传奇的故事,博物馆、时装展、音乐剧、画廊、足球场和小酒馆也永远不会让你失望,难怪全世界的留学生都把伦敦评为最有魅力的大都市。
英国人不 —23— 仅幽默,还善于思考,诞生于英国的许多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加拿大&澳大利亚Canada&Australia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两个移民大国,一北一南,在世界的两端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包容的态度,多元的文化,一代代新移民带来了无尽的活力。
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这两个英联邦发达国家保持着长久的稳定和繁荣。
高品质的教育,优越的社会福利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都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优势。
传统的教育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开放的移民和留学政策为国际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宜居的环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拥有充分的定居理由。
如果你是一个四海为家的人,那么这里一定有你飞翔的天空。
欧亚Europe&Asia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各有千秋,成为了近几年的留学新宠。
我们走进了意大利的文化名城博洛尼亚,大学教育从世界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走向了全世界。
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和萨拉曼卡大学相继而生。
欧洲的许多公立大学至今恪守着普惠大众的教育初衷,悠久的文化根基也孕育出了别样的精彩。
柏林音乐学院教授的叮嘱还在我们耳边回响,西班牙圣家堂的辉煌还在我们眼前闪耀,巴黎蓝带学院美食的余香还没有散去,芬兰学校的教育改革让我们感知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日本和新加坡的大学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文化的一脉相承,他们的高等教育在新的世界格局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许多这样的亲眼目睹,许多美好的瞬间,许多心潮澎湃时刻……我们在米兰观赏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在安徒生的故乡回忆丹麦童话天才的一生,在阿姆斯特丹破解梵高天马行空的想象,在亚特兰大感受马丁·路德·金的悲愤和勇气,在塔斯马尼亚岛上聆听南极洲的脉动,在魁北克见证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这些都是最鲜活的教材,无不冲击着我 们的五感和思想,让我们惊叹生活可以如此不同。
去年,我终于把我《镜头里的世界名校》付梓出版了。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出版以后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好评,成了一本国际教育的畅销书,市场的热烈反响也给我发起的名校探访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
现在无论到哪里去出差,甚至和家人一起度假,我总会不自觉地念叨起当地的学校。
只要有可能,我都会带上相机去校园逛逛,和同学聊聊天;在校园里喝杯咖啡,看看三五成群从面前走过的年轻人;去图书馆坐坐,感受一下同学们苦读的情景;或者干脆去学校的博物馆转一圈,来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次的走访都会让我备受鼓舞。
今天,我把过去这段时间的收获结集成册,取名《由东向西看教育》,分享给家长及同学。
如果说上本书更侧重图片,那么这本书可谓图文并重。
有了上本书的经验,这次选图更是精益求精,有时候为了找到一张满意的配图,我甚至翻遍了多年积累的照片库。
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是每当找到一张喜欢的照片,自己总是兴奋不已,也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学习、工作和成长路上的许多温暖时光。
《由东向西看教育》一书分为五个章节,无论是对别人的采访,还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围绕的都是对教育的思考和对成长的感悟。
书中呈现的内容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纯属一家之言,并不是解题答案或行动纲领。
我也不建议读者按图索骥去寻找教育的捷径,而是希望这本小书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帮助大家在出国留学、家庭教育或者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坚定从容地走下去。
我相信,教育不仅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存,也是为了明天的发展。
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思想上自由、经济上独立、人格上平等的世界公民,帮助他们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这大概就是教育的真谛吧。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年3月12日作者:周成刚 —24— 世界读书日遇见阅读的美好盘点央视名嘴读书感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这个纪念日的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
希望世界各地的人,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很多央视主持人都有读书的习惯,央视总编室微信公众号“CCTV看点”刊发文章,盘点了央视名嘴的“读书那些事儿”。
董卿:阅读是睡前必修课阅读是我睡前的必修课。
我必须有自己的空间。
我养成了自己的作息规律。
每天都是十一二点才结束工作回家,然后上网浏览新闻,大事小事轶闻趣谈。
到了一两点,心静下来,便是我的阅读时间,总有一两个小时,而睡觉的时间就要到凌晨三四点,这是我的生物钟。
欧阳夏丹:希望阅读能够成为一种时尚希望我们能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经历,放在音乐、诗歌、戏剧、电影等看似“无用”的书籍上。
时间长了,会对我们的内涵、素养、气质、品位各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自己的兴趣,而不是抱着很强的目的性去读书。
希望阅读能够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时尚。
朱广权:抽出时间就看,看了就不白看上学时经常会听老师说,如果你政治题做得头疼了,那就做两道数学题换换脑 子。
我平常看书就用这个方法,同时看几本。
比如看《红楼梦》的半文半白、小诗小词,看“上头”了,换一本刘慈欣的《三体》,看看科幻,如果被里边的黑暗森林体系又搞晕了,就再换一本,看看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学一点美的历史。
总之,抽出时间就看,看了就不白看。
康辉:读书是一件最实用主义的事情读书是否真的是一个很实用主义的事情?如果从通过读书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这个角度出发,也许读书真的是一件最实用主义的事情。
不用考虑那么多,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以及所有那些令你身心愉悦的美好就够了。
白岩松:读书可以让人变得更好如果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这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
也许读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可以让我们一个又一个人变得更好。
李梓萌:书籍是我们最好的陪伴读书是我每天都离不开的爱好。
当我困惑的时候,当我心情很郁闷的时候,或者当我很开心的时候,我都想拿起本书。
因为你在这里,会找到指引、找到慰藉。
可以说读书是我人生的智慧导师,也是我的心灵陪伴。
相信你也会有你的读书体会,相信书籍是我们最好的陪伴。
来源:人民网2019年4月24日 —25— 一流本科教育要“软硬兼施”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本科。
一流本科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的知识创造能力、较高的社会贡献力和国际声誉度。
本科教育要达到“一流”,既需要隐性的“软”实力作底蕴,又需要显性的“硬”实力作支撑。
从国家维度讲,“软”实力体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育方针、办学方向和由此产生的民族精神气质上,是中国大学的办学之“魂”;具体到一所大学,是指一所大学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管理风范、文化特质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学术生态环境和精神引领力量。
“硬”实力是与世界一流大学在可比性指标上的“对标”,这是中国高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获得世界公认必须经受的检验。
因此,建设一流大学、一流本科,“软”实力与“硬”实力缺一不可,只有互相支撑,方能彰显成效。

一、以“两个面向”为己任大连理工大学坚持“两个面向”,立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大德,做大担当的事业,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学校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做好做实“两个面向”需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一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
一所一流大学一定具有几个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
也就是说,建设一流大学要从建设一流学科做起;但是,建设一流学科强调的不是只拉长一个学校优势学科的“长板”,而是要在拉长“长板”的同时补齐“短板”,形成学校整体发展。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传统优势学科要继续保持实力,一定要有相关学科来支撑才能形成新优势;而且,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一定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
因此,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关系应该是一流学科的“点”带动支撑学 科的“面”,点面结合、全局一盘棋,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
二是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学科建设包含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科学研究的龙头与保障。
一流的学科不一定是一流的专业,而一流的专业一定有一流的学科来支撑。
换句话说,做好人才培养这篇“大文章”,学科建设是基础,还需要深耕人才培养的专业内涵建设。
三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强化和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一流师资要通过一流科学研究来造就。
只有开展一流的科学研究,才能汇聚、培养具有一流创新能力的教师。
一流的科研成果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学术研究成果,作为新理论、新知识,不仅丰富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而且最终反哺人才培养。
这是一流大学一流师资应具备的能力,是高校科学研究必须坚守的重要价值本分。

二、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我国正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同质化、加强个性化培养,以适应国家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建设一流本科,提升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应围绕“新工科”建设,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
一是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的发展,无论是面向基础研究、提升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还是面向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都起着关键性作用。
工科的发展要有后劲,就得有基础学科作支撑。
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研究领域比较集中单
一,承担着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扎实;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科研成果。
—26— 二是“新工科”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
受新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影响,传统工程教育必须实施从结构布局到运行机制深刻转型,提升服务供给侧能力。
其一传统学科通过淘汰落后专业,增设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的学科前沿领域的新专业方向,实现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
其二开辟直接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相关的新兴专业。
其三不同工程学科的跨学科交叉、复合,或者工程学科与基础理科、应用理科交叉融合。
其四工程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交叉。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对工程学科具有战略性宏观指导、提前研判、理性分析作用,工程学科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具有实验验证、数据信息智能化支持等作用。
三是工程学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
传统工程教育强调按工程科学家的培养模式来为学生设置课程体系,过分偏重于既有理论、科学知识传授。
现代工程教育应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体系,需要学生掌握一个工程项目或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全链条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态度,实现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转化。
四是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流大学一定要有一流的本科;而本科教育能否成为“一流”,一个简单而又直观的判断就是看能否吸引到世界一流名校的学生前来学习。
搞好国际化建设是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一项重要内容。
国际化建设,不仅仅是走出去,同时应该重视引进来。
在这方面,中国高校要从教育开放和学生开放两个方面,打通中外高校间互访、互派的通道。

三、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优势学科带动一流专业建设。
将学科建设的优势转化为育人的资源优势,是打造一流专业的有效手段。
大连理工大学建立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制度。
通过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使其转化为学科前沿实验课程,为低年级学生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激发学生创新激情,唤起学生创新梦想。
学生大一时就走进实验室,一些学生大三之后就能加入教师科研课题组。
以研究型教学推动教育改革。
近十年来,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学校以接受教育部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实施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2012年和2016年两次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对传统教育管理进行解构和再造,重新建构现代工程教育管理体系。
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已有19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成为全国高校中通过专业认证最多的学校。
学校大力推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采用“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法,成为全国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范例。
以一流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创新教育实践中心”,率先确立了教与学相统
一、学与用相统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三个统一”理念。
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一流大学建设。
一流大学建设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师资队伍要有一流的管理机制,探索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
学校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成立“四办”(党委人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与综合改革办公室、校园规划与管理办公室)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全面加强党对师资队伍的领导,把师德师风、教授上课、教学质量作为考评的“三个一票否决”指标。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契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红色基因”教育,获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打破学科组织惯性,将一些分散在不同学院的相近学科进行人才物重组,新成立了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
实施“人才特区”“星海人才计划”建设。
创新科技服务管理体系,激 —27— 发教师创造热情,用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的红利,推动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实现新跨越。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年1月21日作者:郭东明(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大数据思维助价值观教育焕发活力 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凸显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海量的信息与丰富的媒介,使青年学生能够以更高效、便捷的方式获取知识,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浪潮所带来的“信息爆炸”以及“虚拟空间”的高度自由化,都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让他们陷入茫然无措和选择困境。
因此,如何让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坚守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一项艰巨任务。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带来新思路,大数据本身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充分运用这种新思维,将驱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生深刻变革。

一、加强数据化分析庞大的数据量和繁多的数据类型是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推动各领域发生变革的基础。
对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其各方面内容的充分数据化是大数据思维的最初体现,也是该领域进行创新发展的前提。
以往数据收集的渠道和能力有限,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将部分教育信息数据化,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全样本统计成为可能。
例如,通过校园卡管理系统及各种网络平台,可以将学生的行为表征、舆论观点与思想态度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信息。
另外,教学和管理体系的互联网化,也方便了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管理 方式与评价体系做数据化处理。
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价值观教育数据库,并据此展开多维、深层的教学分析。
一方面,以可视化形式清晰、准确地呈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包括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等,据此调整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
另一方面,正如大数据研究学者舍恩伯格所指出的,“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
通过数据分析与建模,教育者可以对未来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制定科学的教育决策,确保未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推进。

二、拓展新媒体平台大数据时代不仅仅意味着信息量的庞大,更意味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与实效性。
各种新媒体网络传播工具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这对传统课堂教育的主导地位造成很大冲击。
结合新媒体工具拓展教育平台,成为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构建和优化各类新媒体平台,将其作为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引领舆论导向的重要阵地,通过官网、论坛、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以视频、图片、语音和文字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迅速转变思维,掌握和应用新媒体工具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同时,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由说教灌输式的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辅助式的教育者,加强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在线问答、探讨、评论和点赞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8— 观的了解和学习。

三、创新话语体系大数据时代不仅给多元的价值观念提供空 间和平台,也推动了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创新,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话语是观念的载体,丰富生动和符合时代潮流的话语表达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价值判断。
例如,网络语言和流行词汇往往最先在青年群体中传播扩散开来,并成为青年定义和表达自我的标志。
因此,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当前的发展创新中,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理念不断丰富与完善自身的话语体系,与时俱进,努力在多元话语体系竞争中获取主导权。
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高校应首先创新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多平台、多角度和多方法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使其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要更接地气,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努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再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努力跟上价值观话语体系创新的步伐,将新话语应用到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价值观话语体系创新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且意义重大,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活起来,并在大数据时代获得话语主导权。

四、加强个性化指导舍恩伯格曾说,将大数据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数据的应用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每一个个体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较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这是一场具有颠覆性的教育改革,它使以往的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真正朝着符合学生需要的方向发展,并最终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在这场变革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法,运用大数据技术跟踪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关注陷入思想困境的学生群体或个体,在帮助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其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理念。
大数据也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与学习风格,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制适宜的教育指导方案,如开展座谈会或线上讨论、观摩教育影片或鼓励其参与集体活动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良好效果。
此外,学生也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的成果自省吾身,并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提高价值判断的水平与能力。

五、规范数据伦理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尤其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青年学生的信任危机并对其造成长久的心理障碍。
所以,规范数据伦理应被看作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大数据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数据隐私和安全,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保障。
首先,制定相关规则,对数据技术本身进行规范。
例如,将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相分离,加强对数据匿名化处理,尤其是剔除数据中明显涉及个人隐私的标示,对数据的保存时间做出限定,划分数据的保密级别等。
其次,培养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数据道德意识,提高数据素养。
教师在谨慎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还要勇于承担起保护学生隐私安全的责任。
再其次,将数据保护提高到法律层面,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立法活动,对滥用数据侵犯别人隐私及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予以制裁,建立数据安全的法律防线。
—29— 高校始终是大学生群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平台,因此应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与内容,在不断迎接挑战中引导青年树立健康向上的、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不断学习和自我更新,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创新。
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数据化进程,加强对数据的研究与分析,掌握多种新 媒体传播工具,更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指导,并且培养规范的数据伦理道德意识。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适应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更要努力成为其推动者甚至引领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年2月28日作者:刘林等(南京大学)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如何落子 当前,“双一流”建设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地方高校如何落子? 一要妥善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
“又快又好”是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快”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部署,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这是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突破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迫切需要。
它要求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聚精会神地投入这项伟大事业。
但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以“好”字为基础,坚持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扎实推进内涵发展,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不走规模扩张的老路。
要更加重视遵循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规律,努力提高建设质量;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有效供给撬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切实提高供给质量。
地方高校要抓住“地方性、应用性”这些根本属性,不断提升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
既要做“接天线”的科研,瞄准国 家重大战略需求,增强重大技术攻关能力,但更多的是要做“接地气”的科研,扎根中国大地,把科学技术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要妥善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坚决打破僵化,激发生机活力。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评价制度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僵化问题,亟待变革。
“变”就是要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重塑教育形态、推动课堂改革。
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激发地方高校自主办学活力。
要坚持开门办学,强化与产业界和社会的互动,精准对接各类需求;改变单纯强调高学历的现状,丰富其产业经验和从业资质,构建教师队伍分类建设、分类发展、分类管理体系;破除“五唯”等顽瘴痼疾,构建突出人才培育成效和注重实际贡献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单纯强调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的现状,兼顾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解决实际和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系统思维和论文撰写的训练。
打破僵化,激发活力,这也是地方高校又快又好地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担当。
当然,既要有善变的智慧和担当,又要有 —30— 不变的坚守和定力。
“不变”就是要坚持四个回归,以人才培 养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根,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作用,回归教育本性,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
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有追梦的激情和理想、圆梦的奋斗和奉献。
三要妥善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升华内涵发展的动力,同时增强外在资源的获取能力。
苦练内功,外拓资源,这是地方高校又快又好地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动力源泉和资源保障。
苦练内功就是说,地方高校要夯实教师队伍之基,用心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
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地方高校的发展动力,又是其无可推脱的责任担当。
服务需求的能力大小就是评价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之
一。
要在精准研判、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各类需求中找定位、找特色、找资源。
大学是一个资源外部依赖性很强的组织,在苦练内功的同时,地方高校还要提升大学的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积极主动地从外部获取大量资源。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用于“双一流”建设的经费在不断增加,但地方高校尤其要清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习惯性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要在服务需求中求发展、在特色发展中取资源。
地方高校在各类资源竞争中劣势明显,财力基本上是保民生、保运转,在特色办学、特色学科培育过程中大都遭遇严峻的资源约束。
为此,地方高校要找准生态位,激活自身资源获取意识、内生资源获取能力,着力从市场中补偿、充实发展资源;要追求较高层次的 学科生态位,从学科内部生态的完整性、学科间生态的协调性、学科外部生态的适应性等三个维度剖析资源获取能力提升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因此,资源获取能力的强弱也应该成为地方高校创建区域“双一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要妥善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选准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予以重点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流大学的发展根基就在一流学科,一所一流大学必然拥有一个或几个一流学科,学科齐全并不是地方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
现实证明,对于先天基础较差的地方高校,如果能立足校情,瞄准创建一流这个目标,选择有限的几个优势特色学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举全力将其建设成为一流学科,然后以点带面,以重点带一般,也必然能够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应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凝练各具特色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流大学精神,创建引领文明进程的一流大学文化;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做实社会服务,提高地方高校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在以上四大关系中,“快”与“好”的关系是前提基础,“变”与“不变”的关系是制度保障,“内”与“外”的关系是资源条件,“点”与“面”的关系是现实路径。
这四者紧密相连,互为一体,共同推进地方高校进入加快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生态位视域下地方高校特色学科资源获取能力研究”成果。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年2月3日作者:王小兵等(湖南工学院教授) —31— 风险社会背景下高校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的认知与启示 风险社会的核心特征之一在于风险的普遍性。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文化是否有绝对的安全状态、又受到何种挑战,便成为值得追问的课题。
通过对我国中部、东部、西部代表性高校1,064名师生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其对大学文化安全的总体认知,对大学文化安全要素的评价与期望,以及我国大学文化安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进一步从力度、质量、阶段、主体等多维度,提出大学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理论框架与问卷编制
1.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要素综合而成,大学文化的各个要素具有自主性与独立性,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支配与同化。
但是,立足于风险社会背景,从文化视角再次考量此概念,一个新的面向应运而生——“感知性安全”,这是大学文化安全的主观状态,关注师生内心对大学文化是否具有认同感、信任感、自豪感。
由此,“大学文化安全”可为三个层次、两个维度。

一,大学表层文化安全。
客观维度上,对内,大学的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得到维护;对外,大学校园各处的硬件设备和物质形态能充分体现其文化信息,展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主观维度上,人们对于大学的“物”“学”“行”等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二,大学中介文化安全。
客观维度上,对内,大学的章程、发展战略、组织机制、规章制度等的设立具有自主权,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对外,大学能产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科研成果,实现文化传承 与育人功能。
主观维度上,人们赞同、支持大学的治学规范,并愿意遵循制度规则开展各项工作。

三,大学深层文化安全。
客观维度上,对内,大学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判断能始终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受外来因素的冲击;对外,大学精神能在全社会甚至国际范围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主观维度上,人们对大学所传承的精神文化具有自信心与自豪感。

2.问卷编制与发放问卷将三层次、两维度操作化于题目之中,以获取高校师生对该问题的主观认知、态度、评价与期望,全方位把握当代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关键点、挑战、不足之处等,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维护与建设提供参考。
选择我国中部、东部、西部各省有代表性的“985工程”“211工程”、普通一本高校,在各高校通过网络和纸质问卷的方式随机抽取调研对象。
发放问卷1,300份,最终共收集到1,106份完整填写的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64份,有效率约96.2%。

二、数据分析与主要结论
1.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的基本认知第
一,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内涵的认知。
目前大学师生对于“大学文化安全”的态度总体表现为“由内向外”的走向,即认为文化内涵首先在“内秀”,实现内部稳定。
但并非一成不变的刚性稳定,而是在稳定环境的孕育下,持续创造创新,使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得以传承、发扬、拓展,化“被动”为“主动”,作用于“外”,在与其他文化竞逐主动权 —32— 时,能获得认可。

二,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核心 的认知。
相比于器物与行为,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更加受到重视,也更能赋予师生文化自信。
此外,大学文化安全与大学自身的传统及功能有紧密联系。
能否在校园汲取到充盈的养分和高品位的文化熏陶,是师生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而规章制度等浅层次的文化要素则并不希望受到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

三,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建设载体”的认知。
良好的“大学文化安全”建设载体,需要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覆盖面广,保证文化安全教育与建设的高频度与常态化;二是传播强度大,便于传送及接受,给师生留下的印象深刻;三是与公共生活相关性程度高,能实现观念与行动的“迁移”。
此外,在“本校大学文化安全建设令人印象深刻之处”这一开放性题目中,不少受访者都提到入学初的校史宣讲和学校微信公众号。
二者都是文化安全建设中应该得到重视与挖掘的平台。
而社团活动、学术活动、文艺及体育活动等载体则是针对具有特定爱好与目标的群体,虽然影响范围不够广泛,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会比较显著。
这提醒在大学文化安全的维护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以师生认可度高的载体为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投入,更好地发挥其文化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其余阵地的功能发挥,以防止“木桶效应”,受到短板制约。

四,被访者对“大学文化安全”的主观态度。
大部分认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非常必要,对高校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认为自己属于该工作队伍中的一分子。
与此同时,有近33%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高校文化安全建设”。
这提醒我们,虽然近些年文化软实力多次出现在国家战略中,各高校管理层也对此下了很大功夫,但 尚未落实到个人。
作为大学文化建构的直接主体,教师与学生尚不清晰自身能发挥作用的渠道。

2.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认知的差异分析 第
一,不同院系、岗位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的认知情况。
总体来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认为其重要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其原因或在于:行政机关作为承担学校规划发展与日常管理的职能部门,对文化建设与传播工作的接触更多、感受更深刻,使命感也更强烈。
而相较于理科类院系,文科类院系师生接触的文化思潮更多元,考虑问题更具批判性,对新鲜事物也更具包容性。
因此,对于文化是否有必要强调其“安全”属性,是否应该赋予文化自由生长的环境等,均存有质疑。

二,不同职业类型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的认知情况。
高校内部人员又可细分为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
管理人员最为重视高校文化安全建设,本科低年级学生因为刚入校,对集体的认同度较高,对高校文化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较高。
但随着年级增长,活动范围拓展,接触信息量增加,对班级、院系、学校的黏性减弱,其对校园文化安全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减弱了8个百分点。
其中有6.5%的博士研究生认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完全没有必要,其原因或在于博士研究生更多扎根于学术研究,集体融入感较低,思想也更加开放自由。

3.大学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各要素的评价与期望 第
一,大学师生对大学物质文化的满意度与期望值。
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更注重实用性,但具有文化内涵的物质载体远远达不到要求。
而师生在对物质文化的感受中,更加重视通过物质载体来获取一种文化参与的渠道与平台,以实践与参与来感受校园文化,而非看重冷冰冰的景观本身。
—33— 第
二,大学师生对大学行为文化的满意度与期望值。
思政课在文化安全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师生对已经表现不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而师生对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渴望,更加凸显了行为文化建设在大学文化安全建设之中的重要地位。

三,大学师生对大学制度文化的满意度与期望值。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客体的满意度受到师生广泛赞赏。
在学校规章制度方面,“制度完备”高于“制度认同”。
因此,如何提升师生对制度的主观态度,使其不仅入脑还能入心,而且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此外,工作队伍的完备与得力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四,大学师生对大学精神文化的满意度与期望值。
师生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安全的满意度较高,说明相关工作已经深入课程教育、日常学习中,且表现优异。
但相对而言,大学文化的特色和引领作用则表现不够理想,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建设。

4.大学师生认为“大学文化安全”受到的挑战与应对 第
一,大学文化安全受到的挑战。
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师生对本校文化认同感不足”,而“网络文化思潮背后多元文化思潮的挑战”和“国内外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入侵的可能性”虽然也会产生影响,并常常引起高校管理者的担心,却并未对个人感知产生威胁。
同时,多名受访者认为“校史教育”“校歌传唱”“校友联结”是其对大学文化安全建设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二,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西方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和“校际交流频繁”被多数人认为是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文化安全面临比较突出的挑战。
前者指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等通过影视、音乐、国际互联网等文化产品渗透到大学师生的生活 中,无形地影响其文化感知。

三,大学文化安全建设的薄弱环节或者 急需改进的地方。
大部分受访者非常肯定大学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希望其能被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远期规划融入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之中。
同时,也期待有比较专业的部门切实负责,实现资源协调,有效投入。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1.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建设力度不够,应持续加强、有的放矢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建设存在总体成效不突出,战略规划不完善,各文化要素建设呈现出师生满意度低于期值度的状况,亟待加强。
一方面,要求各高校做出科学合理的整体战略规划,辅之以先进的管理理念、细化的落实、有效的执行;另一方面,中部、东部、西部具有不同水平的大学文化安全认知,不同专业、年级、职务的“大学人”对于大学文化安全也存在迥异的看法,整齐划一的措施并不能有效应对多样化的挑战。
因此,需要各地各校根据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展开工作。
文化是不断传承、融合、更迭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成熟、变革是正常情况,在文化安全建设过程中,校园文化会有不合预期的情况出现,但只要在可接受范围内,都不必因噎废食或过于紧张。

2.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内向维度”薄弱,应立足本土、开拓创新大部分师生担心的校园文化安全挑战来自于“内向维度”,即师生对本校文化的内部认同感不足。
据此,大学文化安全建设成功的关键之
一,在于其校园景观、文化活动、组织制度、精神价值都深深烙上了该校的LOGO,具有显著的代表性与符号意义,能够为师生提供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资本与信心。
故高校文化安全建设不必求同,而须求异,文化安全建设必须立足于每个学校自有的历史传统、自身实际与后期发展情况,并且开拓创新,最终形成有自身独 —34— 特之处的文化氛围,保障文化安全。

3.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建设“质”“量”不均, 应以质为主、以量为辅高校文化安全的建设理应加强,但须注意 不可急于求成,只有以保证文化建设的质量为主,形成一批优秀的文化客体,营造出良好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打造“品牌效应”,才能使学校师生对学校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可与骄傲。
若追求数量而不保质量,容易产生目标置换的现象,产生一堆“面子工程”,反而会挫伤师生对校园文化的积极性和认可度,弊大于利。

4.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建设存在“断档”,应持续进行、全程贯穿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该是贯穿大学生涯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就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而言,“重视低年级,忽视高年级”的现象较为普遍。
基本的培养制度存在,但对制度的执行则不如低年级阶段严格,这就造成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间断甚至是中断,长此以往,将积重难返。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建设,完善学生全程化、多角度、多方式教育的制度与机制,规范程序,将有利于保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连续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5.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建设力量单
一,应多主体联动、增强合力 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安全建设呈现出重视但不参与、管理人员为建设主体的特征。
大部分师生认为自己属于大学文化安全建设队伍中的一分子,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到这一工作中,许多学生也表示对“大学文化安全建设”这一议题感兴趣,但涉及具体的行动层面时,则没有进一步的做法。
另外,大学文化安全建设的主体仍是管理人员,在差异分析中,也是管理人员或行政部门人员对文化安全建设更为重视,参与意愿也最高。
在实际中,也可以看到大学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最容易接触到文化安全建设工作,甚至对某些人员来说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学生、教师等在文化安全建设中的参与度并不高。
大学文化安全建设是与大学校园内的每个主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都需要参与进来,并且形成各主体间的协作,联合作用,完成大学文化安全的建设工作。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特别委托项目“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 摘自:《北

标签: #弄到 #砍价 #程序 #程序 #程序 #怎么弄 #怎么做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