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菌”横空出世给辽大人当智库,072018.12.17

怎么做 5
星期一编辑靳室绂美编唐大江 专刊 创业·人物 新生入学不了解学校怎么办?问问“辽大菌”!丢东西或者捡到东西怎么办?在“辽大菌”上面贴个公告!高数习题不会做怎么办?“辽大菌”里面有答案!不敢说又想说的话给谁说?在“辽大菌”树洞上说!那么“辽大菌”是谁呢?“辽大菌”其实是辽宁大学4名同学一起创建的一个公众号,创建半年多,已经积攒了4000多粉丝。
目前“辽大菌”又招了新人,打算成立工作室,扩展业务。
“辽大菌”横空出世给辽大人当智库 用心做内容2天涨粉2700人 王雯是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也是新媒体公众号“辽大菌”的发起人,她和同学们一起运营的这个公众号目前已经拥有4000多名粉丝。
受访者供图 对新媒体感兴趣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王雯是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也是“辽大菌”的发起人。
虽然是理科生,但是王雯喜欢看书,喜欢看微信公众号,对新媒体特别感兴趣。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觉得自己大学生活也过去一半了,但好像每天都碌碌无为的,就想做出些改变,做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她说。
王雯说她从自身条件出发,认真想了想,觉得还是想做和新媒体相关的东西。
“于是我就加入了青力创业协会,在青力我说了想法后,得到了认同,有3位同学愿意一起做,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4人团队。
”王雯介绍说。
团队成立了,大家就开始选择方向和主题。
“我们发现在辽大老校区几乎没有为大家提供信息和服务以及互动的平台。
我们也是想为辽大人做点服务,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真正有趣的互动交流平台。
”于是“辽大菌”就诞生了。
“‘辽大菌’又称‘辽大益生菌’,即对辽大学子有益的服务性‘菌体’,能有效解决辽大学子日常单身、挂科补考、吃喝没地、玩乐没钱、生活无聊等 各式烦恼。
致力于提高辽大学子的生活体验,给予童鞋们最好的陪伴。
”王雯说“辽大菌”创立之初的定位就是立足于辽大,为辽大新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
基于这样的初衷,他们设置了每日树洞、课后答案、失物招领、期末复习资料、校历校车时刻等板块。
“我们自己也是学生,所以经常会遇到校园卡、耳机、充电宝等不知道落在哪里的情况,所以设置了失物招领的板块。
”王雯说。
这样大家丢了东西以后可以把丢失物品信息放到失物招领的墙上,整个辽大校园的人都可以看到。
如果捡到别人的东西,也可以把信息发到失物招领墙上,丢失东西的同学也可以看到。
而期末复习板块则是整理了辽大老校区各院的专业课史上最全复习题库,还有四六级干货,解决同学们期末复习的困难。
辽大最强攻略则专注于辽大人的生活体验,“辽大又发生什么新鲜事了、哪里的水果便宜、辽大周边哪里适合自习,哪家火锅好吃,我们希望给辽大同学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让大家过的舒服幸福。
” 做新媒体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创业,前期不需要太多资金的投入,但是新媒体行业,从无到有却是个很艰难的过程,怎么样才能吸引同学们关注,是王雯和团队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一件让王雯热别难忘的事就是 公众号发出的第一篇推送。
“第一篇是‘辽大菌’自我介绍的H5,关于形式、 内容我们都是想了很久,最终决定用比较有趣的语言和形式呈现出来。
”果然,大家的用心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自我介绍的H5发出后就涨了500粉。
“当时我们真的热别激动,我们一直守着电脑,几分钟就看一次,哪怕增加一个粉丝,我们都特别高兴。
”王雯说。
另外一件事就是辽大70年校庆时,王雯自己做的一篇H5。
“辽大生日时,我作为辽大人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打算做一个H5。
”于是她花了3天时间,在网上搜集了辽大70年来的各种图片文字资料,选取辽大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节点,再采用水墨画的风格,做了一篇H5。
推送一发出,就被大家疯狂转发。
“那几天不仅仅是在校生转发,很多校友看见了也都纷纷转发,我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王雯说,推送发出两天,涨粉2700,团队成员也是一直盯着电脑,看大家留言,非常激动。
坚持质量第一带着情怀去做 “辽大菌”运营半年多,已经拥有了4000多粉丝,而王雯一直把文章质量放在第一位,每一篇推送都必须保证质量,团队成员做的文章,质量不过关,坚决不能发出。
“我对文章进行最后的把关,如果我觉得不好,肯定是不能发出的。
”王雯说。
有一次团队成员做了一篇关于青年人养生的文章。
“主要就是说青年人也得养生啊,要穿秋裤多喝水,内容特别空。
”王雯说她觉得那篇文章没什么营养,就否了。
但是做这篇文章的人觉得自己是用心做的,还想坚持发出来。
“那时候大家意见不一致,也吵起来了。
”但是王雯还是坚持质量第
一,就压着没有发。
“我们的初衷都是把‘辽大菌’经营 好,出现意见不合很正常,但是首先要保证质量。
”王雯说虽然当时大家心里不愉快,但是第二天还是像家人一样。
做公众号,王雯觉得还要带着情怀来做。
辽大银杏节期间,有很多市民进入辽大进行参观拍照,但是期间也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有人爬树,有人进入花园踩踏花草进行拍照。
给校园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当时我们就发了一篇‘一棵银杏树的投稿’,呼吁大家爱护我们的校园。
”王雯说那篇推送也被很多人转发。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转发就是认同我们,而当时我们之所以发这样的推送,就是出于一个辽大人对校园的喜爱。
”王雯说带着情怀去做,肯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对话 希望每一位创业者都不负青春 记者:创业中有哪些难忘的事情?收获了什么? 王雯:难忘的事情太多了,校庆演出那天,我们在新校区,想做图文直播,但是现场手机没有信号。
我们就分成两拨人,一拨在现场拍照片,一拨呆在有信号的教学楼里。
拍完的同学迅速带着手机跑回教学楼,再拿另一部手机出去拍。
那天我们是 最晚走的,也最开心。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专业能力的提升,我更珍惜的是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喜欢的事。
记者:是什么让大家一直做到现在?王雯:首先是对新媒体这个行业的热爱,还有后台粉丝的鼓励,团队每一个人的期许,虽然一路走来很艰难,但大家还真的没有谁想过放弃。
也不知道能做多 久,我们只想尽力做到最好。
记者:对工作室未来有什么规划?王雯:目前我们打算朝两个方向发 展,一个是我们希望打造特有的IP文化系列,二是做新媒体外包服务。
我们想做真正优质内容的创造者。
记者:对其他大学生创业者有什么想 说的?王雯:创业真的很艰难,希望你选择 的是你喜欢的领域。
意志力不是神话,我觉得把一件艰难的事情转化成爱好来推动自己坚持,才是最好的选择。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创业者不论结果怎样,都不负青春。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胡婷婷

标签: #原文 #怎么做 #程序 #怎么回事 #公众 #怎么做 #怎么做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