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决定减产背后的博弈,2016年10月13日

公众 2
星期四责任编辑马章安电话:(0531)85193446Email:guonei@ 国际国内广告
5 习近平在柬媒体 发表署名文章 做肝胆相照的 好邻居、真朋友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10月12日,在对柬埔寨王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柬埔寨《柬埔寨之光》报发表题为《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的署名文章。
文章说,柬埔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高棉文化。
中国同柬埔寨地理相近、文化相通,两国友好交往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中柬传统友谊历经岁月洗礼和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始终根深叶茂。
这得益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精心培育。
1958年,中国同柬埔寨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
2010年,中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边关系进入新时期。
两国在国家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一致同意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和“四角”战略对接。
近年来,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已经连续3年是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来源国,201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44亿美元。
中国和柬埔寨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在关乎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两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中国和柬埔寨是情同手足的好邻居。
在推进国家建设、促进民生发展中,两国互帮互助。
中柬两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给双边关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中国和柬埔寨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的相同任务,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推动者、建设者。
站在中柬关系新起点上,中国将同柬埔寨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持之以恒深化政治互信。
———扎实深入推动互利合作。
———坚定不移加强国际协作。
———细水长流促进民心相通。
文章最后说,我深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中柬传统友谊一定会结出新硕果,我们将永远做肝胆相照的好邻居、真朋友。
菲总统杜特尔特将访华 外交部:期待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综合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2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将于10月18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期待通过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耿爽介绍说,杜特尔特总统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将与他举行会谈,就改善发展双边关系、深化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将分别会见杜特尔特总统。
耿爽说,中方期待通过杜特尔特总统此访,增进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延续传统友谊,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分歧,推动两国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他说,双方正就访问具体安排、成果文件等保持密切沟通。
我国将研究制定 “地方政府偿还欠款计划”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12日称,将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偿还欠款计划”,对于依法依规应由地方政府偿还的拖欠企 业的工程款、物资采购款、保证金等,督促地方政府制定分期还款计划。
为进一步解决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发展改革委近 日印发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促进投资增长、降低企业成本等六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根据方案,政府要认真履行承诺,遵守与企业、投资人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基于公共利益确需改变承诺和约定的,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欧佩克决定减产背后的博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军红 ■提要 最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尼日利亚召开临时会议,达成事实上的“减产合意”,引起国际市场一片惊讶,各国政府广泛关注。
市场的热情反应,折射OPEC协议背后的盟主沙特的政策转变。
沙特与美国的抗争根本在于“石油权力”。
最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尼日利亚召开临时会议,达成事实上的“减产合意”。
根据14个成员国的一致意见,OPEC临时会议提出了总日产量限定在3250万桶~3300万桶水平的限产计划。
鉴于这是基于8月总日产量3324万桶推算出来的,此次OPEC的限产指标事实上成了“减产合意”。
此次的一致成为市场的“惊讶指标”,引起纽约等市场油价上扬,作为国际指标价的WTI直逼近期峰值的每桶50美元,引得各路投机者相继跟进。
同时,金股汇、粮油矿等行情也再次活跃,呈兴奋型波动。
市场的热情反应,折射OPEC协议背后的盟主沙特的政策转变。
此前,OPEC之所以连续8年不能达成有效的“减产协议”,根本原因在于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并不积极,甚至主导破坏了限产机制。
沙特这么做的前提是美国石油政策的转变,及其对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制约。
而美国从中东石油市场的战略收爪,事实上瓦解了OPEC在全球油价机制上的战略影响力。
无疑,作为美国的军事和金融双料盟国,沙特决心与其盟主美国展开石油政策 的抗争,不惜撕掉限产保价机制,誓将世界最大的探明储量转化为现实产量,确保市场份额,展开石油阵地保卫战。
众所周知,OPEC探明储量占全球的70%左右,而其现实产量2015年占世界的42%左右,如果将储量转换为产量,与其他产油国打持久战,无疑有物质优势。
但石油竞争似乎并不仅取决于储量与产量,根本在于政治。
而政治的核心是权力。
由此不难理解,沙特与美国的抗争根本在于“石油权力”。
国际石油权力,包括投资权、产出权、贸易权、运输权、储备权,以及使用和加工权。
而最主要的还是“价格权”,包括对价格形成机制的掌控、货币的标价、计价与结算的专属权。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利用自由而博大精深的纽约金融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石油需求方地位,推出WTI“石油期货”,形成全球多边的、由需求方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同时,利用美国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及广泛而紧密的盟国体系,完成国际石油权力的美元标价、计价与结算体系,掌控了全球最有效、最有用的市场权力。
市场与资本历来是全球治理的最有效工具。
显然,美国在市场中建立的“价格制度” 以及“美元支柱”具有权力建设的属性,其所构建的石油期货及定价机制,堪称国际石油政治体系的完成。
如果说美国主导的纽约市场与OPEC调整产量影响价格的机制一度形成了相对平衡,保证了全球油价机制的有效性,那么21世纪,其有效性面临供需双方的挑战。
一方面,在供给上,俄罗斯、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及巴西等反美势力通过扩张产油量,抗衡美国主导的机制;同时,非洲等产油方广泛涌现,形成新的力量,导致石油枯竭论破产,致使OPEC减产保价机制暴露破绽。
另一方面,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入石油市场,展开自我投资、自我贸易,甚至自主运输、自主储备,与产油方展开双边交易、面对面约定价格、依据市场供需商定计价与结算货币,平添了一个新的市场变量群,开始动摇美国主导的价格机制根基。
新的变化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油价机制。
尤其是,奥巴马政权利用“页岩革命”,扩张原油产量,扩大WTI交易规模,利用“金融监管法”及其国际化,抑制全球油价投机。
其结果,迫使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得不放弃限产幻想,走向扩张产量确保收入的不归路。
而今,尽管OPEC达成了减产协议,但如何分配减产配额尚需11月底的总会再议。
对此,伊拉克等国要求保持历史最高的现有的产出水准,伊朗则要争取被制裁后的生产权。
尽管沙特等海湾国家拉开了经济结构改革帷幕,减少油价补贴,试图摆脱石油依赖体制,但眼下,产量不保,国家财政便入不敷出,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引发社会动荡。
显然,内部的增产冲动依然是一种政治存在。
从俄罗斯等方面看,扩张产能已成有效对抗美国重掌石油权力的有力武器,“石油产能战”已成主战场。
OPEC试图靠减产保价达到增收稳增长的理想,恐将面临美俄政治博弈的制约。
从美国方面看,鉴于美国的页岩油技术快速进步,以及完善的遍布产油区的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存在,事实上,到2015年底,美国三大优质产油区设备投资的减量已经触底。
同时,在油价低廉的背景下,战略投资者背离市场预期,开始增加页岩油投资。
其依据是,随着页岩油技术的快速进步,生产率提升,使得投资的边际成本降至每桶27美元,即只要油价在27美元以上投资美国页岩油便有利可图。
而年初以来,油价在40-50美元之间推移,为新增投资提供了空间。
在此背景下,OPEC“减产协议”无疑反成了各方增加投资的好消息。
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美原油产量仍将保持日量900万桶以上。
而美政府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当下美国原油库存连续2个月下降。
OPEC减产协议将面临多方增产围攻,油价的表象背后仍暗含着激烈的国际石油权力的政治博弈。
两年“刷量”暴涨至378亿元——— 公众号“虚火”从何而来? 咨询机构统计显示,短短三年内,微信公众号刷量市场规模从215亿元升到378亿元,八成营运类公众号有过刷量行为,一些大号的平均真实阅读量只有显示阅读数的三成…… 买关注两年狂增160亿元: 泡沫在数轮循环中越吹越大 细究数据“造假”的传播路径会发现,其与广告资源不断涌入互联网领域,并在各大平台间迅速流动有着相似的轨迹。
一家公关公司工作人员说,假数字会直接改变广告主对广告投放效果的预期,只不过现在造假的平台从微博换成了微信,数字从转发量换成了阅读量。
当资本对直播平台施以青眼,这一疯狂又在这里重演。
在过去一年里,我国先后冒出了200多家直播平台,动辄吸引亿元级的风险投资。
其数据造假更成为泡沫:2015年曾出现一直播平台显示观看人数超过13亿人的事件。
虚高的量推升企业的估值,估值带来的资本涌入让运营者获得更多广告收入,收入的一部分可以再次用于“买关注”,泡沫在数轮循环后越吹越大。
一位新媒体业内人士说,从去年开始,微信公众号的广告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公众号年入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并不罕见。
造流量赚广告,于是成为快速获取利益的“捷径”。
揭秘灰色产业链: 谁是“接盘侠”? 微信公众平台日前发出声明说:“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
”那么这条产业链,谁是最后的“接盘侠”?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投资人在投资公号时,并非看重其内容或行业影响力,只是做“短期持有、尽快变现”的打算。
通过做高其影响力和估值后,再以更高的价格出手,是他们心照不宣的小算盘。
专家表示,投资机构不是不知道公号刷量,但是刷量有助于他们尽快找到“接盘侠”,但是刷量被大面积曝光后,“接盘侠”也越来越难找了。
反刷量或成持久战 因为刷量而产生的以亿计的隐性成本,表面上看是由公众号、投资人和广告主来承担,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随着企业运营成本的水涨船高,广告公关费用的日渐增长,这些都会被计入企业成本,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只能让这些成本由终端消费者消化买单。
但是目前因为刷单、刷量被处罚的案例却不太多。
要惩罚刷量行为,套上哪条法律条文,着实让执行者陷入了尴尬。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说,刷量从民事角度说是一种不诚信的欺诈或诈骗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同时又与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沾边”。
这让不少靠刷量谋生的人对于刷量法律风险不在意。
正如微信团队在官方声明中所说,反刷量是一种“技术较量”,这种“猫鼠斗”的游戏一定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2日电)

标签: #怎么做 #收款单 #怎么做 #怎么做 #程序 #公众 #公众 #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