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能借书积分还能换好礼,微信小程序积分怎么做

怎么做 0
苏州专版2019年12月19日星期
7版 玉景湾社区小程序2.0版福利多多 线上能借书积分还能换好礼 “现在家长工作忙,孩子兴趣班多……亲子家庭去图书馆借书阻碍重重,要是社区能够线上预约借书就更方便啦。
”日前,有小区居民在“U+family”小程序意见栏内提议道。
为了更好地满足并服务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近日,白洋湾街道玉景湾社区将“U+family”小程序从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的社区治理模式,在原有设置“办事指南”“活动报名”“新闻公告”“智能回复”等功能的基础上,增添了“图书借阅”“个人中心”“积分奖励”及“红色学习”等板块。
轻松借书、在线学习,福利多多 如今“,U+family”小程序用户可以轻松便捷地在线上看到社区现有的图书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借阅。
“真的很方便,以后孩子想借的书,在手机上预约后,周末也能来社区借了,而且离家这么近,不用再跑到大老远的图书馆去了。
”居民朱春艳来还书时激动地说。
除此以外,居民还可以在“个人中心”中看到自己参加过的活动,完成规定任务,譬如签到、分享读书音频或参加活动报名等都可累积积分,达到一定数量即可换取生活用品。
最为重要的是,小程序还适当融入了社区党建文化特色,针对平时上 班没时间参加社区党员活动的党员们,新增了“红色学习”模块,让党员下班回家后也可以完成线上的学习任务;同时,2.0版本在细节使用方面也完善了以往的不足,不但优化了界面排版,而且大大提升了反应速度,让居民们在使用这个社区服务平台时更加舒心,享受到种种贴心福利。
以虚拟空间为载体,信息深度融合 据悉,玉景湾花园是一个商品房小区,常住人口高达3997户。
为了提升新市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让新老苏州人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连接在一起,去年11月,白洋湾街道玉景湾社区研究开发了一款信息化、科技化的微信小程序——“U+Family”。
据了解,该款小程序是苏州市首款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居民、社区快速沟通互动平台,集预约服务、宣传教育、在线咨询等多种免费服务功能于一体,对于以年轻、高知与新苏州人为主体的玉景湾社区来说,是一个能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服务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
通常情况下,上班族在工作日里基本没有机会踏进社区,缺少与社区实时沟通的交流平台;即使要去办事情,往往又会面临一次咨询二次办理来回跑的情况,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局限。
针对这一特点“,U+Family”小 程序解放思想、解放劳动力,省去很多本来要通过见面问、电话问的环节,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只让群众跑一次”打下基础。
2018年11月7日,“U+Family”小程序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自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用户已有4130位,后台客服咨询739人次。
从1.0版本正式启用至今,玉景湾社区举办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都依托小程序为主要媒介,采用线上报名、线下参与的形式,解决了以往居民知晓难、时间难、报名难三大难题。
只需动动手指,打开手机微信进入“U+family”小程序,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图文并茂的活动详情并完成报名流程,提前抢占名额。
由于设定的名额有限,所以只要填写完报名者信息,系统就会秉承“先到先得”的公平原则自动预留名额,线下争抢名额的“混乱场面”也就不复存在了。
从点到面,社区治理展现强大张力 利用“U+family”小程序2.0平台,社区不仅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发挥信息发布、信息归集、信息共享、精准服务、互动交流的作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工作覆盖,降低了工作成本,构建了贴近民意的服务体系,成为畅通社区与居民互动沟通、传递信息、化解 矛盾、服务交流的重要渠道。
而居民参与共治协商优化出来 的“智慧空间站”,成为社区居民参与 共治协商的主平台。
通过居民全程 参与,汇集居民力量,凝聚居民智慧, 满足居民线上空间的需求,而且培养 了居民共治协商的意识,提升了居民 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
通过线上线 下相结合,项目的实施从点到面,扩 大了居民议事群体,找到了群众意愿 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将“协商民主” 融
入“社区治理”,“居民自治”促进 “居民融合”,并且总结出一套民主协 商的流程与机制,延展项目生命力。
“U+family微信小程序属于
个较为完整的应用平台,囊括了居委 会和工作站一体式的业务内容,以更 加透明化的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提 供更加细致到位的服务,使群众线下 通过这个虚拟空间转而连接在一起,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育优+社区特色品 牌。
”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怡说。
下一步,玉景湾社区还会将“U+ family”小程序升级发展成
3.0甚至更 高版本的社区治理模式,运用“互联 网+”、云平台等高科技、智能化技术推 进社区建设,贯彻一站式服务理念,提 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为打 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夯 实基层基础。
沈怡 解决居民烦心事
和美社区为环境增“颜值” “来来来,你们快来看,休闲椅装好了,感觉真不错。
”“以后我们洗了被子,再也不怕没地方晾了。
”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和美社区结合“两小行动”,联合物业在和美家园设置了24个晾晒区,安装了10多张休闲座椅和约1000米的隔离栏,改善了辖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外来车辆肆意停在绿化带上,部分居民常利用绿化私自搭建晾晒区,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在和美家园中并不少见,既影响整体环境,又影响居民出行。
此外,辖区小公园里的休闲椅由于时间较久,大部分出现了松动破损等现象,常有居民来社区反映休闲椅老化问题。
因此,和美社区为居民设置晾晒区、安装文明休闲椅,为绿化带安装防护栏,不仅可以改善环境,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好事。
坐在新的休闲椅上晒太阳的居民包水媛阿姨开心极了:“一到冬天,我就喜欢下楼晒晒太阳。
以前凳子少,只能一直站着和别人话家常,现在新增了这么多椅子,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着和老邻居聊天了。
” 在一边晒太阳的许阿婆得知小区正在设置晾晒区后,乐呵呵地说道:“以前我晒被子、晾衣服都是偷偷地拿出去的,在两棵树之间系上绳子,就怕被人发现,现在有了这个晾晒区,再也不怕没地方晒被子了。
” 居民王先生对于绿化带安装防护栏也拍手叫好。
以前常常有车子占用绿化带停车,他停车时经常要倒好几把,稍有不慎就会碰擦,现在有了防护栏,他的烦恼就解决了。
此次设置的晾晒区,安装的休闲椅和防护栏不仅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大气、美观,辖区的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有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提升了小区的文明程度。
长期以来,和美社区将居民的居家“烦心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多方联动办实事、解难题。
和美家园的居民们纷纷表示:社区和物业太给力了,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宋仁喜 景观文化墙扮靓苏州机电五金城 “这些护栏都很漂亮,既美化了市容又改善了出行环境,真是一件惠民实事。
”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居民郭先生欣喜地发现,苏州机电五金城周边竖起了整排的景观式围挡,使得原来看起来有些脏乱的市场焕然一新,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苏州机电五金城实行开放式管理,主要经营日用五金、建筑五金、通用机电、机械设备、磨料模具、金属材料等项目。
由于市场内部严重缺少仓储空间,市场商户乱堆乱放、占用人行道等市容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整体环境脏乱差。
随着“两小行动”的深入开展,为彻底改善机电五金城周边市容环境,助推环境综合整治与市场提档升级,白洋湾街道按照“安全、绿色、美观、实用”的要求,聘请专业公司在市场周边设计安装了景观式围挡。
围挡 采用镂空式设计,间隔安装,共计安装1000余米,与市场整体环境有机融为一体,达到了视觉效果协调统
一。
景观式围挡对道路两侧占道堆物进行了阻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扫黑除恶“”同做文明人,共建共享文明城”等公益广告为主要内容,这些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墙”,装点着机电五金城市场。
今年以来,白洋湾街道通过政策宣传、约谈教育等方式,积极争取五金城市场管理方的理解和支持,要求市场管理方有效落实主体责任,改善市场环境面貌。
同时,街道协调多部门,按照“消除隐患、整顿秩序、规范管理、美化环境”的思路,对五金城实施了集中整治,共搬离占道集装箱12个,清理50余幢1000余户占道经营及楼梯间杂物,增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6处。
“现在感觉市场里的环境好了很 多,外围整齐的围挡看着就舒服。

名商户对市场面貌的改变十分高兴, “以前从长泾塘路走过,整条路边都 堆满了货物,市场看着脏兮兮的,顾 客来买东西还一直被堵路,如今环境 好了,来的顾客也多了。
” “景观式围挡直接改变了人们对 于周边环境的观感。
围挡的建设为 街道打造了独有的人文景观,为提升 道路整体品质,彰显宜商宜居特色, 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白洋湾街道党 工委副书记范洪根表示,下一步,街 道将继续加大市场及周边市容环境 的
整治力度,完善专属网格运行机 制,强化日常巡查长效管理,营造整 洁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将加大宣 传,引导鼓励门店业主遵守市容环卫 责任制,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城市环 境。
政中 老党员为社区环境整治奉献光和热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提升小
区环境,宝邻社区积极响应姑苏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号召,坚持“党建引领、多网融合、一网联动”宗旨,发挥大党委一线争先、一体行动作用,充分调动辖区党员、居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全面打响城市环境卫生提升攻坚战。
方决干是一名退休的老共产党员,自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以来,他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及卫生整治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整治沿河环境,守护清水绿岸 流经宝邻社区的新开河沿岸,有的居民私垦了多块土地,有种苋菜、青菜的,有种南瓜、丝瓜的,藤蔓爬得到处都是。
还有的居民将家里的旧桌椅、破花盆等随意扔在河边,把这里当成垃圾场,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
环境综合整治期间,宝邻社区以解决新开河沿岸环境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彻底解决社区内河流沿岸环境脏乱差问题。
方师傅积极报 名参加沿河环境集中清理行动,与居民多方沟通、劝说疏导。
他向沿河商户、居民宣传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对私垦菜地、私搭违建的居民进行耐心教育,对乱扔垃圾的居民进行严肃批评。
最终拆除了2处私自搭建的晾衣架,填埋了3块私自开垦的菜地,清理了各类垃圾5车,美化了小区沿河环境,守护了清水绿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宝邻社区有信心,也有决心联合多方力量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清理卫生死角,改善宜居环境 社区一些居民把舍不得扔掉的杂物堆放在楼道里,久而久之,楼道就成了环境卫生的死角。
方师傅带领居民骨干,一方面加强环境卫生宣传,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区多次组织开展的向卫生死角宣战活动,逐个楼道清理杂物。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居民楼道变得干净整洁了,环境舒适宜居了,居民们深切感 受到了这一变化。
铲除小广告,洁净美丽家园 提起“牛皮癣”小广告,居民们无 不痛恨。
在宝邻社区,形式多样的小 广告在楼道两侧墙面以及大门上随 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小区形象。
于是,社区组织开展了“铲除‘牛 皮癣’小广告,洁净美丽家园”活动, 集中对社区主次道路沿线和居民楼 上下乱粘贴、乱涂写的小广告进行清 理。
方师傅拿着铲子,深入到房前屋 后及道路沿线,专门清除电线杆、墙 面上的小广告。
在社区的分工协作 下,小区内的“牛皮癣”小广告已基本 清理完毕。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方决干就是 这样,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 求
自己,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 量。
他一直坚持“工作有退休年龄, 但是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没有 退休日期”的信念,用螺丝钉精神要 求自己,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自己的光 和热。
政中 唤起温暖回忆留住传统手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我们曾经熟悉的老手艺正在逐步消失,也许再过几年,它们将会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为了唤起辖区居民对传统手工艺的记忆,拾回正在渐渐消失的技艺,南山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传统手工艺活动,让老手艺人将自己的手工技艺传授给年轻人,共同将传统技艺流传下去。
制作手工布鞋重温童年温暖 布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布鞋在老百姓生活中非常吃香。
那时,白洋湾一带的老百姓过年都要做双新的布鞋,手巧的家庭妇女会给全家每人做一双。
一双新布鞋、一件新衣服,就成了人们过年最流行的行头。
在手工布鞋制作活动中,老师为社区居民详细讲解了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强调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问,避免做错返工。
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忙得不亦乐乎。
整个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一双双质朴的手工布鞋“出炉”了。
虽然有的布鞋的针脚不是那么完美,但看着自己辛苦完成的布鞋,大家心里还是十分高兴。
戈千金阿姨看着自己制作的布鞋笑着说:“记得小时候,我的鞋子都是妈妈做的。
做布鞋需要床单,每次我家的床单不能用了,就代表着我能穿新鞋子了。
妈妈拿破旧的床单,用面粉打浆,一层一层叠起来,全部叠好后放在太阳下晒,要晒好几天。
晒干后的布摸上去硬硬的,妈妈就会拿出鞋样剪裁鞋底,那时候一条床单最多只能做两双鞋底。
鞋子的面要用两层布做,里边一层是里衬,一般以白色为主,外面一般用黑色的灯芯绒或者帆布制作。
将两层布缝合在一起,再加上松紧带或者搭扣,鞋子的面就做好了,最后再将面和底缝起来就完成了。
看着这鞋,我就想到了我的小时候,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而现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吃得饱、穿得暖,鞋子的款式也多种多样,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啊!” 手工编织虎头鞋重拾钩针技艺 中国的手工编织文化不仅历史悠久,更是包含了中华民族的超凡智慧。
在手工编织的过程中,编织者不仅可以锻炼自己手指的灵活度,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手脑并用地编织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花样。
在手工编织虎头鞋活动中,老师告诉社区居民,钩织鞋子的针法主要有辫子针、引拔针、短针、中长针、长针等。
虎头鞋是从下往上钩的,它分为鞋底、鞋帮和鞋带三部分。
首先起辫子针,起针的时候头上的线稍微留长一点,根据宝宝脚的大小确定钩织的针数;一针一针地将鞋底钩织好后,接着钩织鞋帮,左右两只鞋子的鞋帮一样,只是鞋带位置相反,鞋带的具体位置和辫子针针数可根据宝宝脚的大小自行调整;然后钩织虎头鞋的虎面,先钩小老虎的脸,接着钩出小老虎的耳朵、鼻子、腮红、头部横纹,再将所有配件固定,最后进行缝合。
听完老师的讲解,大家迫不及 待地动起手来。
有的阿姨是第一次 接触钩针,虽然初次学习感觉不容 易,但还是兴致勃勃地一针一针地 钩织着;有的阿姨可是钩针老手,她 们重拾年轻时的手艺,一边动作麻 利地钩织着,一边兴奋地聊起了当 年会的针法技艺、流行花色。
两个多小时后,在老师的耐心 指导和帮助下,阿姨们基本完成了 自己的作品,一个个色彩鲜艳、造型 精巧的虎头鞋展现在大家眼前。
大 家看着自己的作品都开心不已,感 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张明华阿姨笑 着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钩织 了,这个手艺失传了太可惜,我们要 让钩织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为了让老手艺留在我们的身 边,南山社区将继续举办手工鞋、编 织、钩织等多种多样的传统手工技 艺课堂,挖掘社区内身怀传统手工 技艺的老人,请他们将手工技艺传 授给年轻人,共同发扬传统文化,促 进社区融合,构建和谐、祥乐的社区 环境。
政中 社区资讯 青春微聚会
红心守童心 “大家知道我们白洋湾出现过哪些革命英雄吗?他们留下了哪些事迹?……”近日,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团支部举行了“青春微聚会,红色运河人”活动。
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一起听革命故事、剪红色党旗、画初心风筝,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精神不断弘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民族。
首先,社区团支部负责人金周详为到场的小朋友分享了白洋湾革命烈士苏火生的英雄事迹。
流星虽短,永耀长空。
在短暂的23个人生岁月里,苏火生积极参加抗日游击战,打击日伪势力,帮助群众免受日寇的欺凌,为国家独立而奋斗,最后为掩护战友撤退,不幸牺牲。
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里,孩子们不仅品读出苏火生的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种不计生死的奉献背后,看到了什么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什么是肝胆赤诚一心为民。
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也由此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党旗猎猎映征程。
随后,团支部负责人拿出手工制作的党旗,向小朋友现场展示,并对旗面的颜色、镰刀、锤头的内涵进行了细致介绍。
接下来,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党旗。
从如何剪出党旗图形,到如何将党徽贴在正确位置,每个步骤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生怕损坏自己的作品,破坏那份庄重。
在制作过程中, 当有人碰到困难,身边同学总会友爱地提供帮助,或为其示范,或提供工具。
最后,当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制作的手工党旗轻轻摇动时,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这不仅仅是作品的展示,更拨动了红色的心弦。
我手画我心,红心守童心。
另外一组小朋友则在志愿者带领下进行了风筝制作。
“我觉得海棠花红应该用大红色。
”“中间的党徽应该用黄色。
”孩子们对颜色细细斟酌,并有序分了工。
有人铺平风筝,有人勾勒轮廓,还有人细细涂色。
当有人不小心弄脏衣服时,身边同学都会立即帮忙擦拭。
在孩子们忙碌的同时,来自青年运河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介绍了海棠花红的内涵:“海棠花红”是苏州基层党组织先锋阵地的统一品牌标识,寓意着苏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党的“赤诚之心”“不忘初心”和“卓越匠心”。
随着风筝的放飞,小朋友们用自己的童心映照着初心,擦亮了千年古城的红色文化名片。
红色标注信仰与方向,连接过去和未来,传承于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中。
通过这次特殊的青春课堂,不论是参加活动的青年团员还是小朋友,都更好地铭记了光辉历史,传承了红色基因,进一步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金周详 自强不息学核雕志愿服务献爱心 近日,由白洋湾街道组织的“‘稻’不尽丰收喜悦‘,塑’不完盛世年华”主题康复活动拉开序幕。
20名康复站的学员在站长和管理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吴中区横泾镇东林渡。
大家兴致勃勃地下田体验秋收的乐趣,不一会儿,红薯、萝卜等农作物便装满了一箩筐。
采摘过后,学员们很快围坐在一起——原来,核雕艺人陆晴正在萝卜上演示雕刻的方法。
只见小姑娘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的萝卜,一刀一刀认真地刻划着。
不一会儿,花纹图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图形文字就生动地呈现在面前,大家啧啧称赞。
给学员们授课的陆晴,年纪不大,却已经拥有很多头衔:“90后”核雕艺人、苏州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第五届残疾人自强模范、苏州市残疾人十佳创业之星、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等。
14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陆晴却意外患上了骨癌,最终因病情恶化,不得不截去右腿。
在那段迷茫、消极的日子,陆晴凭借着自己那股韧劲和不服输的态度,选择勇敢面对这一切,重新积极面对人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陆晴有幸参加了物质文化遗产核雕传承人殷毅军在姑苏区举办的一场核雕技能演示课,正是在这次课堂上,她与核雕结 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核雕的学 习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其间辛 苦难以想象。
创作核雕时,应根据成 品的形态选择恰当的橄榄核,整形磨 皮后,在原材料上勾画出作品的大体 轮廓就能“动刀”了。
如何在坚硬的 橄榄核上用极细的线条雕出复杂的 图案,首先考验的就是刀工。
而对于 时常忍受病痛折磨的陆晴来说,一坐 就是几个小时的学习过程更是巨大 的挑战。
但是陆晴并没有退缩,常常 别人休息时,她还在钻研核雕学习的 细节。
每天学习结束回到家里,她都 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核雕上。
如今,陆晴在家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工 作室,核雕产品供不应求。

作之余,陆晴积极参加社区 “青柠檬”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业余时 间作为志愿教师,向孩子们展示核雕 技艺,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她也 被姑苏区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聘为 核雕培训项目的老师,教授一批与她 一样身体虽然残疾,但心中仍有梦想 的残疾人朋友。
“参加街道组织的这些活动,能 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这 样的生活才更有意义。
学习核雕技 能的过程,正是磨炼意志提升自我的 过程。
虽然身体残疾,但我们依然可 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不负这盛世年 华。
”陆晴微笑着说。
政中 旧物再利用
巧变永恒花 废旧的染色丝袜、铁丝、丝带等看似平常的物品,通过一双双巧手,却能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为丰富残疾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虎池苑社区助翼汇馆举办了“绿色环保行——DIY自制丝网花”活动,吸引了辖区20余名残疾朋友热情参与。
活动现场,志愿者郁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丝网花的来历。
丝网花,最早起源于日本,制作材料大多是家里破损的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的丝袜,通过制作者奇妙的构思、灵巧的双手制成千娇百媚、品种繁多的永恒花。
正所谓:废旧物品再利用,瞬间秒变永恒花。
“选一根铁丝绕套筒一圈,铁丝首尾交叉,将两端固定好绕成一个圈后从套筒上取出,用手在铁丝圈上压出波浪花纹,套上丝袜……”随后,郁老师详细给大家讲解了丝网花的制作流程,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记起了笔记,生怕漏听了某些重要的步骤。
郁老师讲解完毕后,大家纷纷打开手中的材料包,开始了DIY手工丝网花的制作。
有的学员一开始上手比较生疏,郁老师便单独给他们开小灶,一对一手把手地教他们,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学会。
在郁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互相探讨交流,慢慢都掌握了方法诀窍,手上制作的速度也明显加快。
绕圈、网丝、组装、造型……大家做起来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轻松。
与此同时,“低碳绿色、节约资源”的理念也被寄托在一片片色彩艳丽的花瓣中,代表了大家对绿色生活的向往。
不多会儿,一朵朵雍容多姿的牡 丹花、热情似火的玫瑰花、冰清玉洁 的玉兰花等在大家的巧手下慢慢“绽 放”,呈现出一片百花争艳、生机勃勃 的景象。
欣赏着自己制作的美丽花 朵
,大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 感,脸上也流露出满意开心的笑容。
李彩仙阿姨还把自己制作的丝 网花插在绿萝花盆中,花与绿植融为 一体,没有一丝违和感,反而平添了 几分趣味。
另一边,郁寿庆师傅看着 从自己手中诞生的玫瑰花,都不敢相 信自己一个大男人也能做出如此精 美的花儿,他乐呵呵地对同伴说:“我 要把这亲手做的玫瑰花送给我的老 伴,我都可以想象出老婆子开心的笑 容。
结婚这么多年,我都没送过花给 她,感谢她这么多年来含辛茹苦对家 庭的付出,无条件做我坚强的后盾, 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奋斗,让 我一个残疾人也能拥有自己精彩的 人生,真的很感谢她!”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虎池 苑社区通过此次
DIY手工丝网花制 作活动,让残疾人朋友在玩的过程中 学到新的技能,既提升了他们的动手 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将保护环境、节 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残疾人 朋友的日常生活之中,进而实现人人 为环保出份力,共建共享绿色幸福家 园。
董艳艳

标签: #弄个 #店铺 #程序 #海报 #公众 #打印出来 #公众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