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简报,如何做好公众号运营

如何做好 12
2016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6期(总第85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7年第8期(总第一〇一期) 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 2018年1月 组织开展2017年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拟授奖项目名单公示2017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揭晓2017年校级优秀教材奖评选结果公布组织召开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教研室主任座谈会组织召开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学生代表座谈会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考务简报2018年度校级规划教材评审结果公布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专项工作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组织开展2017年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根据《关于2017年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西南石大教〔2017〕71号)》,学校组织开展了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培育项目的申报工作。
经学院推荐、教务处审查及主管教学校长审批等程序,学校于12月22日下发了《关于公布2017年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培育项目名单的通知》(西南石大教〔2017〕103号),批准并公布《海洋钻井工程》等155门课程(含南充校区10门)入选2017年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培育项目,其中2017年申报的共132门课程(含南充校区10门;双语授课课程15门)、2016年申报的共23门课程。
确定为校级“精品示范课程”建设培育项目的课程建设单位和建设团队,作为课程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责任主体,应坚持“服务教学、建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利用“课程中心”平台,按照《西南石油大学精品示范课程基本资源建设要求》,及时维护、更新和完善课程网站资源,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持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将对课程的建设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审,对建设情况好、应用效果显著的课程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及以上课程建设项目。
已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的课程,应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及其相关要求,加快课程网络资源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课程网站开展课程教学,并对社会学习者开放,做好2018年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准备。
组织完成全校国际学生专业方案入库工作 自学校于9月14日组织召开国际学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后,教务处根据学校专家审定委员会的意见,及时对国际学生部分基础课程信息进行调整、进一步规范了国际学生培养方案中英文填写模板及编码规则等。
石工院、机电院、化工院、计科院、土建院、经管院6个学院根据学校要求及专家组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学生 的培养目标定位及毕业要求,对国际学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于11月22日完成了方案纸质档的提交,并于12月11日完成了方案入库工作。
教务处审核了8个国际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入库记录642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反馈与解决,确保了2018年春季学期国际学生教学任务的落实。
—第1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拟授奖项目名单公示 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川教〔2016〕110号)的精神,2017年1月3日,学校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7〕2号),组织获得2013-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的教改成果申报第八届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其中推荐参评一等奖的成果6项,参评二等奖的项目18项 (含国家“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总决赛获奖项目4项)。
经过网络评审、一等奖候选项目答辩评审、会议评审及领导小组审定,12月6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文件《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拟授奖项目的公示》,对380项拟授奖项目予以公示。
我校拟授奖成果总计19项,其中拟授一等奖6项,拟授二等奖2项,拟授三等奖11项。
详细名单见下表: 第八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拟授奖项目名单 序号项目名称 完成人 学科组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海洋油熊友明、杨志、朱红钧、郭建春、 1气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刘平礼、邓雄、张杰、刘理明、理工组 系创建与实践 王国华、范翔宇 基于跨校课程组的大学计算王玲、王杨、赵刚、刘丽艳、刘 2机基础类课程MSF教学模忠慧、杨梅、郑津、周永、贾月 式探索与实践 乐、丁鹏 理工组 以生为本,构建德智体美全黄健全、张华春、周东华、郑家 3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四武、夏晓旭、蒲勇、彭小华、李 育”新体系 忠伟、叶雪琴、梁志厂 综合组 构建“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孙一平、李小明、付玉、何琰、4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杨兆中、王义全、周秋旭、李世 伟、陈芳、熊凤 综合组 行业特色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赵金洲、黄健全、董海英、韩传实践教学 5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 军、陈玉祥、文磊、秦启荣、王组 飞、韩川疆、刘姗 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教育新陈波、黄志强、张旭伟、祝效华、实践教学6模式“N-CDIO”研究与实践邓丽、李涧松、彭艳芳、曾有为、组 李陵、刘洪斌 适应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需求唐海、梁光川、杨火海、姚利、 7的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模陈小凡、石晓兵、李皋、刘永辉、理工组 式构建与实践 吕栋梁、陈小榆 拟授奖项拟授一等奖拟授一等奖拟授一等奖拟授一等奖拟授一等奖拟授一等奖拟授二等奖 —第2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序号项目名称 完成人 学科组 三型人才培养下"3+3+4"教钟仪华、谢祥俊、刘建兴、林敏、 8学模式的大学数学系列课程丁显峰、李玲娜、陈乾、陈亚丽、理工组 改革与实践 黄文、宋国杰 材料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周莹、林元华、王斌、王平、戴 9体系构建与实践 志、杨眉、田合超、郑世文、王 霞、周明 理工组 创新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孙阳、龙仕文、曾苹、廖颖、罗德文艺体10养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琴琴、张一颖、刘建芳、肖燕姣、组 系改革与实践 胡登攀、王蕾 以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构筑多周茂、郭平、吴雁、施岱松、彭实践教学 11层次开放式实践平台提高大世金、许溯伦、王智平 组 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实践能力胡泽、蒋林、邓魁、刘西成、高实践教学 12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凤水、张安安、青小渠 组 实践 显油气特色、强工程实践、王兵、王豪、王治红、刘瑾、蒲 13重知识应用——化工专业教冠州、张辉、李爱蓉、董军、朱 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元强、叶仲斌 理工组 全球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的黄志宇、杨雁、文永勇、钱广、 14油气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王琨、康毅力、李晓平、廖明光、理工组 建与实践 段明、侯勇俊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创新庄稼、周莹、李星、武元鹏、林15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元华、李海敏、张骞、黄韵、王 芳 理工组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张文卫、张小飞、崔发展、张华德文艺体16校思政课“四育人”协同创春、潘建屯、杨世箐、徐科琼、组 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帅建祥、蒋朝莉、喻滨 基于导师责任制的研究生创王霞、陈玉祥、卢聪、张磊、肖实践教学17新创业实践教育范式构建鸿运、黄志强、王斌、杨雁、武组 元鹏、侯铎 地方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学高军、梁琳、郭志钢、任皓、张 18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磊、覃吉春、王睿、陈军华、庞 究与实践 敏、陈曦 综合组 基于“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张敏、朱红钧、郭晓军、姚利、实践教学19带动就业”理念的E-P-I-E张继、兰冰芯段又菁、肖虎、杨组 模式构建与实践 火海、舒小立 拟授奖项拟授二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拟授三等奖 —第3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2017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揭晓 根据《关于评选2017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通知》要求,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我校共获得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获奖名单如下: 2017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等级 行业特色大学创新创业教赵金洲、黄健全、董海英、韩传军、陈1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玉祥、张华春、周东华、梁志厂、王飞、特等奖 叶雪琴、韩川疆、李德海、陈莉、刘姗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熊友明、杨志、朱红钧、郭建春、刘平 2—海洋油气工程人才培养礼、曾凡辉、赵志红、朱海燕、梁光川、特等奖 体系创建与实践 王国华、高云、毛良杰、康露、张杰、 刘理明、邓雄 基于新工科理念,构建陈波、黄志强、张旭伟、李陵、彭艳芳、3N-CDIO工程教育平台研邓丽、张海波、夏逢军、兰图、曾红琳一等奖 究与实践 基于跨校课程组的大学计王玲、王杨、刘忠慧、杨梅、刘丽艳、 4算机基础类课程混合教学丁鹏、贾月乐、张淮鑫、夏学梅、张翼一等奖 模式探索与实践 凌、杨绪华 行业划转地方高校经管类高军、梁琳、郭志钢、任皓、张磊、覃 5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吉春、王睿、陈军华、庞敏、陈曦、石一等奖 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俊、周游、李凯 创新质量保障制度机制,李小明、王玲、邱子辉、付玉、熊凤、6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世伟、周东华、周秋旭、陈芳、段俊一等奖 霞 7新形势下,地质类高素质人刘向君、王兴志、刘小洪、唐洪、范起东、二等奖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谢林、郗爱华、尹成、范存辉、程超 电气信息类应用型创新人蒋林、胡泽、邓魁、刘西成、高凤水、 8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张安安、青小渠、邱红兵、苏赋、席建二等奖 建设与实践 中 以突出油气特色和强化工王豪、王兵、戴一阳、邓洪波、蒲冠洲、9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董军、李爱蓉、罗米娜、王林元、李敏二等奖 化工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单位教务处 石工院 机电院计科院经管院评估处地科院电信院化工院 —第4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等级 培养石油类“三型人才”的钟仪华、谢祥俊、刘建兴、林敏、丁显 10大学数学系列课程“3+4”峰、李玲娜、陈乾、陈亚丽、黄文、宋二等奖 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国杰、闵超 适应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需唐海、梁光川、杨火海、姚利、石晓兵、 11求的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陈小凡、刘永辉、李皋、李昆成、王梓二等奖 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蔚 单位理学院石工院 2017年校级优秀教材奖评选结果公布 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校级优秀教材评奖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7]99号)精神,学校 组织开展了2013-2017年校级优秀教材的评奖工作。
经学院和同行专家推荐、教务处资格审查、 教材评审专家评审、教材建设委员会评审、公示和主管校长认定等程序,评选出2017年校级优 秀教材14本,其中一等奖3本、二等奖5本、三等奖6本。
获奖名单及获奖等级如下: 序号单位 教材名称 主编 出版社 获奖等级 1地科院构造地质学 胡明、周小军 石油工业出版社一等奖 2化工院油气田应用化学(第二版)陈大钧、陈馥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一等奖 3石工院工程流体力学 陈成小、榆朱、忠杜喜社教、俞接石油工业出版社一等奖 4计科院VisualBasic程序设计王杨、张平、刘忠慧高等教育出版社二等奖 5地科院地质学基础(第二版)陆廷清 石油工业出版社二等奖 6机电院家具制造工艺及应用李陵、陈波 化学工业出版社二等奖 7理学院高等数学学习指南 钟仪华、谢祥俊 石油工业出版社二等奖 8化工院大学化学 柯强、朱元强、段文猛科学出版社 二等奖 9石工院海洋钻井工程 石晓兵、张杰、王国华石油工业出版社三等奖 10地科院地震勘探概论 刘文革、赵虎、聂荔石油工业出版社三等奖 11机电院产品设计与手绘表达兰图、彭艳芳 化学工业出版社三等奖 12经管院国际石油贸易 胡国松、刘仕华、胡晨石油工业出版社三等奖 13材料院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14电信院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谢胡娟文、成林等元华、周莹、科学出版社 席建中、陈松柏、何勇、刘华建、生刘、西罗成小、华张、雪彭平名、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兴红 三等奖三等奖 —第5版— 2018年1月 ◆教学运行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落实及课程总表编排 根据学校教学工作总体安排,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安排与落实工作于10月底开始。
为确保教学任务各项数据的正确,教务处对本次教学任务各项工作的落实做了周密安排。

一,根据教务系统中全校各专业年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执行计划;第
二,导出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经对教学任务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核实后,将教学任务发至各学院进行校对;第
三,各学院根据各专业培养方案及前期开课情况,校对2018年春季学期的教学任务,同时,明确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以及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第
四,根据各学院反馈情况,对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进一步补充完善后,按照行课周次的安排原则,逐一落实每门课程的行课周次,并将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任务发至学院,由学院安排任课教师。
在各学院通力配合下,经与学院进行反复磋商后,确定了每门课每个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并对有特殊上课要求的课程进行了收集、整理,以便在排课过程中尽量满足任课教师的需求。
为确保能尽快编制出符合教学规律的课程总表,排课人员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2018年春季学期课程表的编排工作。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修课的要求,教务处优化了课表的编排方式,实行两阶段排课,第一阶段确定各教学班必修课的行课安排,并预留限选课行课时间;第二阶段,根据学生选修限选课情况,确定限选课的行课安排并对教学班课表进行整体优化。
12月21日,在完成课程总表的编排和初步校对的基础上,生成校对课表并发至各教学单位进行全面校核。
根据各教学单位的反馈情况,排课工作人员对课表进行了再次调整和优化,经最终校对后于交印刷厂印制。
2018年1月19日,教务处正式发布“2018年春季学期课程总表”,并分发至全校各单位。
完成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量核算 教学工作基础数据准确与否关系到学院、任课教师的切身利益。
为确保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基础数据准确无误,教务处认真对各学院的教学任务进行了整理,明确任课教师所属单位、职称、任课学时等关键数据,然后将工作量基础数据发至各教学单位校核。
针对教学工作量基础数据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教学单位进行了逐一核实。
根据学校要求,于12月份完成了2017年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第6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组织2018年春季学期必修课程选课工作 2018年春季学期课程选课于1月4日开始。
为确保本次选课工作顺利进行,教务处对选课前期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
为指导学生正确选课,专门制作了《2018年春季学期选课表》,同时下发了《关于2018年春季学期必修课学生网上选课的通知》、《2018年 春季学期全校公共基础课程选教说明》及《学生网上选课操作步骤及说明》等文件。
在通知中,详细说明了选课应注意的事项。
选课时,教务处随时监控学生选课情况,及时处理选课中发现的问题。
目前,选课已顺利结束。
组织完成《大学物理(Ⅰ-2)》等8门公共基础课结业统考 组织了2017年秋季学期《大学物理(Ⅰ-2)》、《高级英语听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美国文化概要》、《实用英语写作》、《线性代数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8门公共基础课程的结业统考,共计335个考场,共计13157人次参考。
因公共基础课程的选课人数和教学班较多,且开课专业比较分散,所以由教务处统 一组织结业考试。
教务处在确定考试时间后,根据选课的实际情况安排考场,和学院协调安排监考教师、巡考和考务等工作人员。
为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节省阅卷教师的时间,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公共基础课程全部实行网上阅卷。
教务处协调学院设计印制了答题纸,完成答题纸扫描和切割识别,指导教师完成了阅卷和成绩汇总工作。
在教务处和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公共基础课程的结业统考已圆满完成。
完成2017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2017年下半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试时间为2017年12月16日。
本次考试,四川省首次启用全国网报系统,变革了报名、缴费和准考证打印等工作流程。
教务处工作人员扎实学习系统操作手册,熟悉网报流程,在网报开始前设置好在校本硕博学生共计30692人的学籍信息和照片信息,报名开始后受理复学、研究生专业归属学院错误等信息83条,组织考生报考培训会,实现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本次四六级考试报名总 人数为19384人,共设647个考场。
其中,上午9:00-11:20进行的英语四级考试,共有10018人报名,设334个考场;下午15:00-17:25进行的英语六级考试,共有9366人报名,设313个考场。
为保证本次四六级考试的顺利进行,考前教务处对学院的巡考领导、流动监考以及监考培训员进行了考务培训,并采用统一测试检验了培训人员学习效果。
之后,协调后总、保卫、校医院等单位,落实考试后勤、 —第7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安保等工作,将考试责任落实到位。
在各学院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和考务人员、 监考教师的努力之下,本次四六级考试已顺利圆满完成,未出现任何教学事故。
组织2017年英语俄语专项考试报名 2017年英语俄语专项考试主要包括英语专业四级、英语专业八级、俄语专业四级和俄语专业八级考试。
参加该专项考试的只能是英语专业或俄语专业学生,所以具有参加人数较少、设置考场少等特点,但是由于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所以要求比较严格。
经教务处与外语学院共同努力,2017年该专项考试的报名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共报名401人。
其中,英语专业四级报名131人,英语专业八级报名137人,俄语专业四级报名60人,俄语专业八级报名73人。
各学院调停课及更换主讲教师情况(11月-12月) 调停课及更换主讲教师统计表 序单位11月调课11月更换12月调课12月更换累计调累计更换本学期开 号 次数主讲次数次数主讲次数课次数主讲次数课门次 1石工院 12
1 9
2 21
3 152 2地科院
9 4
2 1 11
5 123 3机电院 19
4 12
0 31
4 239 4化工院 14
0 9
1 23
1 139 5材料院
4 0
5 1
9 1 108 6计科院
9 0
2 2 11
2 239 7电信院
5 0
4 0
9 0 119 8土建院 13
0 11
0 24
0 151 9理学院 16
5 2
2 18
7 251 10经管院 12
1 6
0 18
1 171 11法学院 20
0 9
0 29
0 88 12马克思院
5 5
4 2
9 7 424 13外语院
8 5 10
9 18 14 272 14体育院
0 0
0 0
0 0 211 15艺术院 11
0 9
1 20
1 113 合计 157 25 94 21 251 46 2800 —第8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过程监控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秩序检查情况通报 11月15日(第11周星期三),教务处安排工作人员对全校本科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检查328个教学班,抽查清点其中127个教学班的学生上课人数。
检查的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迟到、缺课情况增多。

2、部分学生上课时玩手机、睡觉、聊天等。

3、个别教学班学生上课时挤在教室后排而前排座位无学生。

4、本次抽查的教学班总体到课率为88.9%,比开学初有明显下降,缺课较多的主要集中在2014级、2015级学生。
各学院抽查到课率见下表(未包含重修学生),各教学班抽查到课率统计表(已及时反馈)。
学生学院理学院外语院公选法学院机电院材料院地科院计科院艺术院电信院经管院土建院石工院体育院化工院总计 各学院抽查到课率统计表选课人数实际上课人数 170 170 549 516 425 396 233 216 635 588 758 700 265 239 561 500 352 311 605 533 634 555 942 814 961 827 134 114 793 645 8017 7124 到课率
100.0%94.0%93.2%92.7%92.6%92.3%90.2%89.1%88.4%88.1%87.5%86.4%86.1%85.1%81.3%88.9% —第9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通过本次期中教学秩序的抽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开学初有所下降。
各学院要加强学生学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考务通报 截止11月19日,本学期已有131门课程完成了结业考试。
其中,教务处安排了3门公共课的结业考试,共计120个考场;各学院安排了128门课程的结业考试,共计437个考场。
从教务处工作人员对各类考试进行巡查的情况来看,考试总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监考教师能够按时到岗,并认真履行监考职责;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参加考试,并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考场秩序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极个别监考教师未准时到岗。
在11月9日19:50-21:30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结业考试中,思学楼A506考场的监考甲(体育院)于19:38到达考场,思学楼C202考场的监考甲(经管院)于19:32到达考场;在11月16日19:50-21:30进行的《线性代数Ⅰ》课程结业考试中,思学楼A418考场的监考乙(机电院)19:43到达考场;在11月16日19:50-21:30进行的《矿床学》课程结业考试中,思学楼C506考场的监考甲(地科院)19:43到达考场;在11月19日19:50-21:30进行的《电工电子技术Ⅲ》课程结业考试中,思 学楼A316考场的监考甲(石工院)19:56到达考场。
构成教学事故的,已责成相关单位进行处理。

2、部分学院安排研究生监考,不能妥善地完成监考任务。
在11月9日19:50-21:30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结业考试中,思学楼A415考场的监考乙(理学院)粘贴座签不规范。
按照规定,原则上不允许研究生参与监考工作,若学院确因教职工数量少,无法完成本学院的监考任务,需要研究生参与监考工作,则务必遴选认真负责的研究生,并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参加监考工作。
研究生在监考中出现事故的,由选派的学院负责。

3、个别监考教师不认真履行监考职责。
在11月12日19:50-21:30进行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结业考试中,思学楼C204考场的监考乙(机电院)将座签粘贴至思学楼C304;个别监考教师还在考场内玩手机、戴耳塞听歌、看书等。

4、个别监考教师不注意考场卫生,在考试结束后,将草稿纸和座签随意丢弃在教室内。
—第10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考务简报
一、期末考试整体情况本次期末考试时间为2018年1月8日-1月17日,考试课程668门次,设考场1410个,参考学生55162人次,其中“高等数学(Ⅰ-1)”、“大学英语(Ⅱ-1)”等10门大面积公共基础课实施网上阅卷,共计28753份试卷。
为确保本次考试的顺利进行,教务处于2017年12月29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7〕127号),对期末考试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进一步强调考试工作的重要性,落实考试管理责任,要求各学院在考前召开监考人员培训会和学生动员会,组织监考人员和学生认真学习《西南石油大学考场规则》、《西南石油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办法》、《西南石油大学监考人员守则》、《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考试管理办法》、《西南石油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等管理文件,严肃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让每一位监考人员明确并认真履行监考职责,让每一名参考学生诚信应考。
本次考试继续使用金属探测仪对学生进行考前检查,有效控制了通讯工具违纪、作弊问题。
考试期间,部分学校领导、教学评估与督导专家及各学院相关领导到考场巡视。
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看,本次考试总 —第11版— 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监考人员能够按时到岗,并认真履行监考职责;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参加考试,并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考场秩序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课程试题命题、试做、审核等环节不严谨,考试中才发现试题存在错误而需临场更正。
如1月12日19:50-21:30举行的“工程制图基础(Ⅱ)”(开课学院为机电院)课程考试中,任课教师更改了第7题的主视图。

2、个别课程试题难度不合理或题量太小,出现学生大面积提前交卷的情况。
如1月10日19:50-21:30举行的“经济法学”、1月15日19:50-21:30举行的“民法学”(开课学院均为法学院)课程考试中,大部分考生于21:00前交卷;1月15日19:50-21:30举行的“Linux操作系统应用”(开课学院为计科院)课程考试中,考生于20:56交卷完毕。

3、个别监考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按时到岗,未按要求及时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如1月10日09:00-10:40举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中,明志楼A307教室的监考Ⅱ(艺术院)于08:48才开始贴座签。

4、个别监考人员未认真履行监考职责,操作流程不规范,出现考前整顿考场秩序不及时、不宣讲考场规则、在座位上对学生进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行安检,考试期间在考场内玩手机、在考场内外聊天等现象。

5、部分学生对考试不重视,考前准备不充分。
如部分学生未提前掌握考试时间、熟悉考试地点;部分学生迟到、未带考试证件;部分学生考前复习不充分,考前仍在考场外突击查看资料,迟迟不进入考场,影响考场秩序。

6、部分学生提前交卷后在考场外逗留、抽烟、大声喧哗等,影响考场秩序。

7、极个别学生不遵守考场纪律。
本次考试发现1名学生(石工院)违纪、1名学生(土建院)作弊,均已按《西南石油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办法》处理。
(其它问题已在期末考试期间发布的考试情况通报中进行通报,在此不再详述)
三、整改要求针对本次出现的问题,对今后的考试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整改要求:
1、开课单位应进一步要求命题教师或命 题小组以课程大纲为依据,命制逻辑严谨、理论正确、要求明确、难易适中、份量适当的试题,并做好试题试做、审批等环节,达到切实考出学生真实水平的目的。
对于本次考试中反映的试题份量、难易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考试情况通报和本简报中提到的课程,相关学院应对试题的命题质量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并于1月24日前将有关情况报教务处。

2、各学院应强化考试管理,构建监考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建立一支责任意识强、履职能力高的监考队伍。
在今后的考试工作中,合理安排监考任务,强化考前培训,增强监考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并将监考人员的履职情况纳入考核。

3、各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学风考风建设,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平时学习和考前复习,强化考前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诚信应考的品格。
组织召开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教研室主任座谈会 为进一步了解各学院教研室主任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于12月4日下午组织召开了本学期教研室主任代表座谈会。
会议由副校长郭建春主持,全校21个教学单位的35名本科教研室主任(教授2人、副教授17人、讲师及其他16人)、评估处、人事处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参会的教研室主任主要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流本科建设目 标,新工科建设以及审核评估要求,就如何深入推进教研室制度机制建设、打造更合理的师资队伍、做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教务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对教研室主任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回应,并表示下一步将慎重研究大家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12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教研室主任作为教学一线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承担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梯队建设的基础工作,工作繁杂且责任重大。
当前学校正在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其根本就是一流人才培养,教研室作为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要肩负使命、勇于担当;教研室的改革和发展是
个系统工程,学校将认真研究,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从制度机制建设、人才引进、教师评聘考核、实验室投入等多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召开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学生代表座谈会 根据《关于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务字〔2017〕106号)安排,为进一步了解本科学生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于12月5日下午组织召开了本学期学生代表座谈会。
会议由副校长郭建春主持,各学院推荐的本科学生代表、学工部、现教中心、后勤服务总公司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本次参会的28名学生代表分别来自四个年级的27个不同专业,针对二课实践和成绩 认定、400公里跑打卡、课程安排、教材选用、选课修课、校园网使用、学风建设、后勤服务及宿舍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科学生代表座谈会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对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各相关部门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会后及时展开了调查,提出了解决办法并逐一落到实处。
2017年秋季学期领导评教情况 各教学单位领导干部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改进领导干部和管理队伍工作作风切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落到实处的几项规定》(西南石大委发〔2014〕6号)文件精神,深入课堂、实验 室、实习基地等教学一线听课和检查教学情况。
截止2018年1月15日,2017年秋季学期学校综合教务系统共采集到31名领导干部听课评价数据436条。
各学院具体听课情况见下表: —第13版— 2018年1月 单位石工院地科院机电院化工院材料院计科院电信院 《教学工作简报》 教学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听课情况一览表 听课次数 单位 16 土建院 23 理学院 25 经管院 23 马学院 28 外语院 64 体育学院 47 艺术学院 第
8期(总第101期) 听课次数4018407313341 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第二阶段情况通报 2017年11月,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7】103号)》。
本次评教分三个阶段进行,其中18周后(含寒假)进行的实习实训等实践类课程纳入到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进行。
截止2018年1月16日,2017年秋季学期应参加评教244609人次,已完成评教225378人次,总参评率92.14%,学生评教统计情况见下表: 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第二阶段情况统计表 序号 学院
1 石工院
2 地科院
3 机电院
4 化工院
5 材料院
6 计科院 评教人门次数 应参评已参评参评率 28681 2740395.54% 19403 1799592.74% 25756 2379392.38% 23218 2095490.25% 20164 1879793.22% 22638 2104192.95% 应参评274020552833215521102584 评教人数已参评 262919062605195719602389 参评率95.95%92.75%91.95%90.81%92.89%92.45% —第14版— 第8期(总第101期) 序号 学院
7 电信院
8 土建院
9 理学院 10 经管院 11 法学院 12 外语院 13体育学院 14艺术学院 总计 《教学工作简报》 评教人门次数 应参评已参评参评率 21418 2025294.56% 26825 2520893.97% 6856 6178 90.11% 26167 2442493.34% 8559 6923 80.89% 6039 5764 95.45% 2649 2437 92.00% 6236 4138 66.36% 244609
22537892.14% 2018年1月 应参评225127137233136121969830472026241 评教人数已参评 213725686552926102667727850124214 参评率94.94%94.66%90.59%93.30%84.17%96.99%91.45%69.58%92.28% 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教学信息员协会”工作情况 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教学信息员协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经过近两个月的筹划准备,“学生教学信息员协会会徽征集设计大赛”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同学征集到原创作品35幅,参赛作品立意鲜明、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协会的特点。
经协会初评,12幅作品进入复评阶段,同时,协会利用宣传展板和“西柚教务”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线下投票,共收到同学们投票2000余人次。
为更好地做好教务的服务与宣传工作,教务处成立了“西柚教务”公众号运营团队。
根据工作情况和团队成员的擅长领域,分成了设计组、开发组、运营组、编辑组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小组长。
同时,团队负责人从微信文案写作、微信图文设计、微信应用开发等方面对全体成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掌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能力,学会解决处理运营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
根据教学管理学生信息员反馈的信息数量及质量,并结合平时工作开展情况,顺利完成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协会”207名成员的学期考核。
—第15版— 2018年1月 ◆实践教学动态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组织2017年秋季学期实验教学检查 为了解本学期实验教学运行情况,按照学校“关于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检查的通知”要求,在学院自查的基础上,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相关人员于10周至12周,对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实验教学运行检查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领导及相关人员按照实验教学课表随机抽查了9个学院、24门次实验(上机)课程的教学运行情况,涉及上课学生900人次。
检查中发现大多数实验室按照实验(上机)课表行课,实验室管理较为规范,实验教学准备充分,实验签到记录完整;实验教师认真讲解,悉心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准时到达实验室,积极主动完成实验操作。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实验课行课与课表安排不符。
如11月1日1-2节,机电院的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WINXP下D/A转换实验”,行课时间更改;11月22日6-9节,计科院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函数编程练习”实验,上课教师、地点更改;11月22日8-9节,地科院的测井方法与原理的“感应测井仪线圈系特性测量实验”,课表安排上课教师3人,实际上课教师为1人,行课地点更改。

2、个别实验项目执行时缩减实验学时。
如11月22日6-7节,逸夫楼C103,石工院的油气储运设备课程的“重力式分离器分离效率测试实验”,课表安排的是2学时的综合实验,实际执行时改为演示实验且不足1学时。

3、同一教师同一时间在两个实验室指导实验。
11月22日6-7节,电信院同一教师同时指导明理楼C212、明理楼C区3楼两个实验室的不同实验项目;11月22日6-9节,计科院同一教师负责明理楼B409、明理楼B413两个机房的上机实验。

4、个别实验有学生迟到和学生代签到的现象。

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检查
1、排课检查本次期中实验系统排课检查采用抽查的方式,针对1-10周开设的140门课程,根据各学院上一学期系统排课完成情况,确定抽查比例,最低抽查20%。
共计抽查91门含实验(上机)课程,包括含实验项目的63门,含上机项目的28门。
检查结果为73.6%的课程已按要求录入实验教学管理系统;4.4%的个别实验因调课、搬实验室等原因延迟了实验(上机)上课时间,22%的课程未能及时录入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具体统计情况见下表。
—第16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表1各学院抽查情况统计表 序号 123456789101112 学院 石工院地科院机电院化工院材料院计科院电信院土建院理学院经管院法学院体育院 合计 含实验、上机学时课程门数 1417194627151441811140 抽查门数 1114161216584141191 未完成课程门数 04300422270024 未完成比例 /29%19% //25%40%25%50%50%//26%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部分在外单位完成的实验(上机)项目未及时录入系统。
如机电院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及强化课程相关实验项目因跨学院安排实验而未录入开课学院系统。

(2)部分学院未能将已开展的实验项目及时录入实验系统。
如地科院的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普通岩石学(含晶体光学)课程相关实验;机电院的机电系统EDA软件应用技术;计科院的计算机体 系结构、计算机图形学、3D仿真与游戏开发、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相关实验项目;经管院的创业管理、电子商务概论(7208001020)、电子商务概论(7208010030)、电子商务法规、国际投资学、进出口贸易实务、成本会计学课程相关实验项目;理学院的数学建模1课程相关实验(上机)项目。

(3)部分实验项目由于课程调整、实验室搬迁、设备维护等原因推迟了实验项目上课时间,见表
2。
—第17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表2延期实验课程汇总表 序号专班业(级方)向年级人数课程号课程名 电子信息1工电程子(技应术用2014705104054025电及气P控LC制 方向) 2土木工程20152214015005035土基力础学工与程建筑环境 3与能源应20151334115011020制冷技术用工程 实验/上机学时 8 6
4 已开开课学时学院 备注 因生产实习调整至本学期 0电信院-1~3周,该课程调整至10~17周。
0土建院实实验验室延装期修。
, 0土建院设备验安延装期,。
实 截止11月28日,地科院、计科院未按要求返回实验(上机)项目未录入系统情况说明。

2、成绩录入检查实验成绩录入检查结果为化工院、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能及时按要求将实验(上机)成绩录入系统,地科院部分课程实验成绩已录入系统,材料院、土建院、经管院个别课程录入系统,其余学院未录入系统。

三、今后工作要求针对实验教学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要求:
1、规范实验排课管理。
开课单位应提前一周在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中完成教学安排,凡课程总表中有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都应在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中排课,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总体安排,提前与实验中心协调落实实验(上机)具体时间及分组情况,由实 验中心负责在系统中排课,如需调整,必须提前告知实验中心,并在系统中更新,保证执行情况与课表安排一致。

2、加强实验教学系统成绩录入管理工作。
学院应进一步推进实验(上机)项目成绩录入工作,实验教师应按要求及时将实验(上机)成绩录入系统。

3、规范实验(上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实验项目教学大纲要求,不得随意更改实验类型,不得随意缩减实验学时。

4、严格按实验课表安排的教师、时间、地点行课,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同一时间同一指导教师不得指导多个实验室。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保证实验教学的到课率。
各学院及实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课堂考勤,杜绝代签到,制定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办法,对于无故迟到、缺席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18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组织第二课堂专项调研 为了解第二课堂的进行情况,根据“关于2017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安排的通知”,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二课堂专项调研。
在各学院认真梳理本学院第二课堂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召开了专项调研会,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双创中心、实验设备处、科研处、工训中心等6个职能部门分别就各自负责的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交流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石工院、地科院、机电院、化工院、电信院、材料院、经管院等8个学院分别就各自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2018年工作计划及在第二课堂管理中的经验做法做了交流汇报。
郭建春副校长在听取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第二课堂的汇报后,针对第二课堂目前运行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推进第二课堂工作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及要求。

一、第二课堂基本情况及运行现状为贯彻落实《西南石油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学校在“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自2015级起,第二课堂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方案设置,我校第二课堂包括“社会实践、职业能力、创新创业、专业品牌”四大类,其中理、工类专业设置8学分,经、管、文、法、教、艺类专业设置6学分。
第二课堂方案实施以来,为规范第二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保证教学效果,相关部门及各学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包括:
1、完成了第二课堂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体系设置、计分与考核办法等,制定了“西南石油大学第二课堂管理及实施办法”,明确了组织机构及各单位的职责。

2、相关课程负责单位(马克思主义主义学院、招就处、双创中心及各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制定了社会实践、职业能力、创新创业及专业品牌的课程教学大纲。

3、建设了第二课堂管理系统。
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满足我校现行管理模式的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因此,教务处根据学校的现行管理模式与开发公司多次商讨,确定系统需求,经反复测试、调整,建成了第二课堂管理系统(试用版)。
2016年底组织了第二课堂管理系统操作培训会,2017年春季学期正式投入运行。
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已实现课程申报、审批及发布、学生申请及审批、课程成绩录入等功能。
4、2016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二课堂实施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分工、职责及实施办法,并提出了第二课堂的工作要求。
5、2017年10月教务处组织了第二课堂学业咨询会,解答学生关于第二课堂的种种 —第19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疑惑,明确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任务,帮 助学生养成自我规划、主动学习的习惯,进 一步引起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

6、为推动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各单位 及学院克服种种困难,根据各自实际情况, 尝试并形成了一些各有特色的做法,如化学 化工学院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是覆盖全院
5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品牌课,通 过单独设置供学生完成二课任务的专用开放 实验室、选拔研究生助教团成员、学生自主 训练,严格考核,在2015级中执行良好,基 本形成了成熟的课程开设方案及学分评定方 年度 国家级奖(项) 省级奖(项) 案;电气信息学院组建了二课教学团队、配 备了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运行管理规 范;招生就业处要求学生在大三结束时必须 完成规定的职业能力网络课程的学习,保证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
60分基础分等。

7、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主动性有所提高 第二课堂实施以来,学生从被动参加逐 渐变为主动参与,以教务处负责的学科竞赛 情况为例,2011年~2015年学生参与人数变 化不大,2016年参与学生人数较2015年有较 大幅度增加,这也是第二课堂进入培养方案 后更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具体体现。
获奖合计(项) 立项项目(项) 参与学生(人次) 2011 22 84 106 35 13599 2012 74 101 175 50 14759 2013 62 135 197 48 16000 2014 86 184 270 61 16227 2015 130 197 327 90 13327 2016 135 298 433 84 28534 8、2015
级学生第二课堂修读情况
(1)社会实践培养方案规定在第4学期完成,目前2015级绝大部分学生已按计划全部完成。

(2)专业品牌大部分学院的专业品牌是指定在某一学期(较多在第5、6、7学期)开设的一门或多门课程,有明确的大纲、内容及考核方式,目前已有部分专业陆续实施,从课程设置来看,2015级的专业品牌能够按计划完成。

(3)职业能力包括网络课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系列活动、职业技能证书等项目,是学生在1-7学期自主选修相应项目,应用管理系统累积计分,第八学期登录成绩。
截止15周周三,2015级学生2130人取得学分,具体统计见下表。
因网络课程的成绩目前没有计入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因此,如果将网络课程的成绩(60分)并入统计,2015级的职业能力也能按计划完成。
—第20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职业能力学分修读情况(人数) 学院 0分 <60分≥60分 总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28 327
1 556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27 327 10 564 电气信息学院 174 454
1 629 法学院 29
1 330 360 化学化工学院 105 469
3 577 机电工程学院 219 585
1 805 计算机科学学院 33 17 726 776 经济管理学院 112
9 800 921 理学院
6 165
0 1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544 248 18 810 体育学院
2 2 94 98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12 519
3 634 外国语学院
4 13 143 160 艺术学院 154 11
0 165 总计 1949 3147 2130 7226
(4)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是第二课堂中最能体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模块,由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类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开放实验、学科竞赛、专利、论文、苗子工程、科研训练、工程体验等13个项目组成。
项目设置注重多样化、层次性,既注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又充分考虑了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获得学分。
基础差,能力一般的学生可选择选修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含网络 课程)、参加校级学科竞赛(数学、英语等基础类竞赛)或参加工程体验项目等获得学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育、孵化、参与教师科研等获得学分。
创新创业学分需要学生在1-7学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修相应项目,应用管理系统累积计分,第八学期登录成绩。
管理方式为课程申请单位通过第二课堂管理平台发布第二课堂活动通知,学生通过系统平台申请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活动项目分值。
截止15周周三,2015级学生创新创业修读情况如下表。
—第21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创新创业学分修读情况(人数) 学院 0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67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99 电气信息学院 422 法学院 238 化学化工学院 405 机电工程学院 309 计算机科学学院 95 经济管理学院 177 理学院 1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544 体育学院 18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129 外国语学院 19 艺术学院 118 总计 3183 可以看出,目前仅
906人取得学分。
但从掌握的情况看有部分项目已组织学生参与,但未在管理系统中录入成绩,还有些项目正在进行,也没有录入成绩,因此,真实情况要高于统计结果。
综上所述,按照目前各部门及学院第二课堂的组织管理及系统统计情况,预计2015级学生的社会实践、职业能力、专业品牌的完成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创新创业对于少数前期没有任何自我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需要学院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其明确修读路径,并督促其加紧修读才能完成。
<60分244229189911453646303592323677375136393137 ≥60分453618312713251385530313058906 总计556564629360577805776921171810986341601657226
二、第二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各职能部门及学院的汇报反映出第二课堂目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个别学院或部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研读培养方案及有关文件,不了解第二课堂的设置、内容、修读方式等,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修读情况的过程监控和结果反馈还不够及时,导致学生忽视了第二课堂修读要求和自己修读现状。

2、对学生的宣传指导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第二课堂重视不够,仍习惯于指令性学习,按照安排好的课表被动上课,还不习惯 —第22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自主安排学习、自主规划学业,没有形成自主参与第二课堂的习惯,不清楚如何修读及获得学分第二课堂学分,还有部分学生不知二课为何物。

3、部分负责教师不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个别职能部门疏于督促,导致不能及时将学生成绩录入管理系统,学生无法查询项目得分情况。

4、第二课堂的项目设置和内容还需进一步充实,一些二课项目(特别是创新创业类项目)需要扩大学生受益面。

5、专业品牌活动多个年级同时开课时,教师、学生上课时间紧张,空闲时间较少,实验场地有限,师资队伍紧缺,执行压力大。
需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保证实验室全天候开放。

6、第二课堂经费不足,目前除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等少数项目有有限的专项经费外,其余项目没有划拨经费,由于经费有限,学生受益面有限,另外,对教师承担第二课堂指导的工作量认定政策不明确。
7教学档案归档难度大,创新创业包括多个项目,学生修读时不分专业年级,自主选修,因此只能按照项目进行归档,不能按课程提供归档材料。

三、下一步的推进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第二课堂的宣传让学生明确哪些课程属于第二课堂,如何选修,每学期公布学生已获得第二课堂成绩,提醒学生自主选修;让教师充分认识到 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精心设计二课项目、用心指导,明确哪些课程必须应用第二课堂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2、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类的项目设置,扩大学生受益面 各部门及学院应群策群力,开展丰富、多样化、面向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扩大受益面,保障所有学生有机会和能力参加。

3、推进第二课堂管理规范化各部门及学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实施办法,细化标准,不断规范组织管理、成绩考核、资料归档等环节,提高质与量。
同时,加强第二课堂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完善相应功能,使系统真正为第二课堂管理服务。

4、合理计算教师第二课堂工作量第二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其组织与指导工作更加繁杂,需要教师投入的精力更多,涉及的教师人数更多,一方面学院应从教师岗位职责等方面激发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工作量参照教师指导实习、实践或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算法,并且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认定(教务处正在考虑相关计算办法)。

5、加大第二课堂经费投入,确保教学效果针对各部门提出的经费不足问题,建议学校根据各单位2018年第二课堂的工作计划及经费预算,划拨专项经费至相关单位,为第二课堂的组织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23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部署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018届有52个本科专业、10个双学位专业共6000余人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下学期2014级的行课周数只有14周,因此大部分专业都应于本学期末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做好选题、任务书下达等工作。
为更好地落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了“关于做好2018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同时召开教务联席会,部署了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求各学院要按照“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各 环节的管理,特别注意指导教师资格及指导人数、题目类型及相关文档的填写规范,确保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为确保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务处提前印制并分发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维护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督促学院按照文件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部分学院在本学期末完成了选题、任务书下达等工作,安排学生利用寒假进行文献查阅、调研、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
完成学科竞赛经费审核及获奖情况统计 对2017年批准立项的学科竞赛项目进行经费审核及总结统计工作,推进学科竞赛的规范管理。
截止12月底,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9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32项,包括获 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
按时提交承办省级竞赛总结 按照四川省教育厅要求,督促学院完成我校承办的2017年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四川省大学生化学部实验竞赛的总结报 告,并按时向教育厅报送竞赛总结、获奖名单及相关信息统计表。
组织申报2018年省级大学生竞赛申报 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省级大学生竞赛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相关学院申报承办2018年省级学科竞赛项目,在学院申报的基础上,根 据学校已有条件、项目意义和受益面等进行审核,按时提交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四川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的项目申报书。
—第24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落实2018年春季学期实践教学任务 2018年1月 为做好2018年春季学期学生实习、第二课堂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对2018年春季学期课程总表中学生实习、第二课堂及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进行分类,落 实实习地点及实习起止时间,并发文至学院及相关部门,要求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我校实践教学管理的规定,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统计申报教职工实践教学奖励 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教职工奖励办法(暂行)》,统计、审核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教职工在实践教学方面获得的奖励, 包括优秀实习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及学科竞赛指导奖,按照学校奖励标准计算奖励金额并申报至人事处。
组织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升级培训 针对现有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学校决定升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为保证下学期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本学期末组织各学院(中心)教学办主任、实验中心 主任及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培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授权,与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做好系统安装、调试等相关准备工作。
◆学籍管理工作 顺利完成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学业清理后续处理工作 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西南石大教〔2017〕54号)有关精神,9月28日,教务处发布了《关于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本科生学业清理的通知》(教务字〔2017〕90号),安排部署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学生学业清理工作。
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全校于10月中旬前完成了本学期学业清理的统计工作。
10月20日,教务处发布了《关于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学业清理结果及处理办法 的通知》(教务字〔2017〕96号),要求各相关学院根据学业清理结果对相关学生进行处理。
凡给予警示、降级和退学处理结论的学生,学院应在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周内将《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学业清理处理通知书》发给学生本人(对于未成年的学生,同时将通知副本送达其监护人)。
对于达到降级标准的学生,其学籍直接由原年级降至对应专业的下一年级(无需再提交降级申请);对于达到退学标准的学生,学业成绩未达到在校继 —第25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续学习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应予退学,但学校本着教育学生、挽救学生的指导思想,给予达到退学标准的学生,在不超过学校规定最长在校累计修业年限的前提下,给予不超过一次的试读机会。
截止目前 为止,全校各学院已按要求完成了学业清理的后续处理工作,其中有76名学生提交了降级试读申请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对36名达到退学但不愿申请试读或已有试读经历的学生进行了退学处理。
2017级新生网上学籍电子注册信息核查工作基本完成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和四川省教育厅安排,在完成了2017级新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学籍注册的前提下,为保证学籍学历信息准确性,学校组织开展了2017级本科学生网上学籍电子注册信息的核查工作。
10月23日,教务处发布了《关于2017级本科新生核查网上学籍电子注册信息的通知》(教务字〔2017〕97号),组织、督促全校2017级本科新生(包含2017年“专 升本”新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注册(,简称“学信网”)进行注册学信档案,并查询、核对学籍电子注册信息的工作。
为保证学生能及时有效的按照要求进行注册和核对个人信息,通知中详细说明在“学信网”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校新生网上学籍电子注册信息核查工作完成度达到97.05%,位居全省省属高校前列。
2017级本科新生转专业工作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西南石大教〔2017〕54号)和《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西南石大教〔2017〕56号)有关精神,11月20日,教务处发布了《关于填报2017级各本科专业拟接收转专业转入人数计划的通知》(教务字〔2017〕105号),由各学院根据今年的招生情况及教学实际,提出各专业拟接收转入人数计划及转入条件(参考各专业的高考招生要求),原则上接收人数不超过该专业年级转专业前 在校生人数的30%,各专业拟接收转入人数计划由学校和学院协商确定,11月27日各学院已按通知要求将计划填报完毕。
12月5日,学校发布了《关于2017级本科新生转专业工作安排的通知》(西南石大教〔2017〕112号),对2017年本科新生(成都校区)转专业的报名条件、报名方式、录取办法及日程安排进行了安排。
本次转专业报名仍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申请转专业学生可按高考平行志愿模式选择填报不超过两个拟转入专业。
截止至2017年12月14日18:00,有678名2017级本科新生提交了转专业申请。
经学院审查及学生确认,共有 —第26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654名2017级本科新生符合转专业选拔条件。
待期末考试课程成绩提交完毕后,学校将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实施 办法》确定拟同意转专业学生名单,并将2018年春季学期转专业学生报到、注册相关事宜通知各相关学院。
完成2018届本科毕业生个人图像采集工作 根据新华通讯社四川分社的统筹安排,教务处于10月16日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2018届本科毕业生图像采集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7〕94号),对我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进行了安排。
采集对象为我校2018届全体本科拟毕业学生(即2014级全体在校本科学生)。
图像采集于10月30日至11月3日进行,共计6055名学生参加了图像采集。
2017级部分本科专业本硕连培生选拔工作完成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励在校本和培养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7〕102 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号),对有关事项进行了安排部署,启动了 展,根据《西南石油大学本硕连培管理办法(暂2017级本硕连培生选拔和培养的相关工作。
行)》(西南石大教〔2016〕151号)文件精经各相关学院学生自愿申请,学院资格审查、 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2017级部分本科面试、学院遴选工作小组审定通过等环节, 专业学生中选拔本硕连培生进行培养。
共有35名同学确定为2017级本硕连培生, 11月10日,教务处发布了《关于在2017具体人数见下表。
级部分本科专业学生中开展本硕连培生选拔 各学院本硕连培生招收专业、计划人数及其选拔人数 学院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计划培养人数10515352444 选拔人数9513342332 —第27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教材管理 教材建设与管理
一、校级规划教材选题根据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安排,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组织开展了2018年校级规划教材选题立项工作。
本次规划立项教材共10本,培育教材4本。
本次立项申报的基本原则、申报范围和有关要求如下: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正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充分反映教学改革的成果,适应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重要性原则。
重点支持具有我校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系列丛书、套书;重点扶持新办专业急需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巩固和加强我校石油类教材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3、立体化原则。
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重点支持立体化和富媒体教材,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4、国际化原则。
支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所需的教材建设项目,鼓励双语教材的选题。
申报范围:申报教材须为我校本科生、研究生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对应课程的教材,可以是修订教材,也可以是新编教材。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能反映学科专业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内容创新、富有特色的教材。

2、教学急需、填补学科专业空白的教材。

3、适应新工科建设和改革需 要的教材。

4、结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进行课程整合、优化的教材。

5、属于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反映教学改革最新成果的教材。

6、专业核心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所需的教材。

7、国际化人才培养所需的双语教材。
申报要求:
1、修订教材:修订教材应为已公开出版、使用效果好、作者有修订计划且修改内容达到1/3及以上的教材;如更换主编,需提供原作者的授权证明。

2、新编教材:新编教材应是经学校同意,在校内以自编自印的方式经过不少于两届教学实践使用,且效果良好的。

3、教材主编: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有三年及以上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历,有该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经历;同一主编限申报教材选题1项。

二、石油基金教材申报根据《关于2018年度“石油教材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申报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2018年度资助出版教材的申报工作。
“石油教材出版基金”是2006年由石油高等院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发起,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出资设立的,由石油工业出版社负责管理运作,用于专项资助出版石油石化特色显著的专业教材。
自2007年以来,我校已有18本教材获得该基金资助。

三、教材选用计划编制 —第28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组织完成2018年春季学期教材选用计划的编制工作。
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是:
1、所有课程原则上均应选用教材(含公开出版和自编自印教材),并尽量选用公开出版的教材。
选用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2、坚持同类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等优质教材。

3、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相应课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4、选用境外原版教材应严格把关,必须经学院教材建设小组讨论通过后单独向学校申报,并经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方可选用。

5、大面积公共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用量在1000册以上),原则上应选用国家级、省级、校级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等优质教材。
若选用其它教材,须另行提交该教材的选用理由,由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决定是否同意选用。

6、同一种教材,建议选用最新版本,出版时间超过15年的,原则上不得再选用。

7、相同课程号的课程,必须使用同一种教材。

8、对于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教师反映问题较多的教材,原则上不得再选用。
若要继续使用,须对师生反映的问题有合理的解释及问题的整改方案,并经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讨论通过。

四、优秀教材评奖2017年11月—2018年1月,组织开展2017年优秀教材评奖工作。
本次评奖的申报 条件和范围如下:申报条件:
1、教材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 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目标。

2、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和科学性,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正确阐述本学科、本专业理论和概念,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符合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编写学时恰当,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取材合适。
体例结构完整,论证、习题、思考题合理恰当,公式、运算正确,内容阐述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便于自学。

4、文字准确、流畅、精练,符合规范化要求;插图正确,文图配合恰当;符号、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印刷清晰,装帧精美。
申报范围:2013年1月及以后公开出版的我校教师为第一主编的教材(不包括学术专著),经过本校学生2届及以上试用(试用届数含正式出版前,经学校同意以自编自印方式印刷试用的),教学实践效果好。
其中:
1、已获教育部、其他部委或学校奖励的教材,一般不再受理申报。
获得过奖励教材的修订版,内容更新须达到二分之一以上,且质量有明显提高,并有新书号的,方可参加申报评审,但须同时提交前一版次教材样书。

2、分册出版的丛书、套书,合用一个书号的,只能以整套参评;分别使用书号的,既可以整套参评,也可以其中一册参评。
—第29版— 2018年1月 《教学工作简报》 第8期(总第101期) 2017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情况统计 2017年秋季学期各单位使用优质教材、新版教材情况统计如下: 单位名称 总数 选用教材数公开出版自编自印 优质教材 新版教材 (国、省部、校级获奖教材,(近3年出版的新教 国推、荐省教级材规,划精教品材课,教教材育)部材) 数量 比例 数量比例 石工院42 34
8 16 38.10% 1433.33% 地科院54 51
3 24 44.44% 1120.37% 机电院71 63
8 20 28.17% 2636.62% 化工院51 47
4 22 43.14% 1631.37% 材料院33 30
3 12 36.36% 721.21% 计科院51 48
3 11 21.57% 2243.14% 电信院46 42
4 23 50.00% 1941.30% 土建院64 63
1 18 28.13% 2335.94% 理学院36 34
2 21 58.33% 925.00% 经管院72 72
0 25 34.72% 3244.44% 法学院28 28
0 18 64.29% 1035.71% 外语院56 54
2 13 23.21% 1628.57% 体育院18 18
0 11 61.11% 1161.11% 艺术院26 26
0 3 11.54% 415.38% 马院
8 8
0 工心训中321 图书馆
1 1
0 5 62.50% 675.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学工部
2 2
0 0 0.00% 150.00% 保卫处
1 0
1 0 0.00%
0 0.00% 合计663 623 40 242 36.50% 22734.24% —第30版— 第8期(总第101期) 《教学工作简报》 2018年1月 2018年度校级规划教材评审结果公布 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校级规划教材选题立项的通知》(教务字[2017]101号)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校级规划教材立项的推荐评审工作。
通过学院申报、同行专家推荐、教材评审专家审稿、教材建设委员会评审、公示、主管校长认定等程序,确定《油气开发井下工艺与工具》等10本教材列为2018年度校级规划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4本教材列为2018年度校级规划培育教材。
具体教材书目如下: 1、2018年度校级规划教材书目 序号12345678910 单位机电院化工院化工院计科院经管院材料院体育院工训中心土建院艺术院 教材名称油气开发井下工艺与工具 物理化学高分子实验教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版)ERP原理及应用实验教程油气工程用管材大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理论方法与运动实践机械制造综合实训教程燃气站场工艺与设备艺术嗓音塑造基础教程 主编叶哲伟朱元强、余宗学、柯强卿大咏、戴姗姗廖浩德唐中林 王斌石金亮程亮、尹文峰吴晓南陈焕玲 2、2018年度校级规划培育教材书目 序号1234 单位法学院石工院化工院材料院 教材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石油工程HSE环境影响评价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主编宋旭平袁骐骥杜国勇黄本生 —第31版— 主编:王豪编辑:郑家武

标签: #公众 #公众 #程序 #如何看 #程序 #编辑 #公众 #免费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