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如何开设公众号

公众 7
10高校新风电话:010-8229688882296879 2021年3月30日星期
大力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 ——延安大学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月16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 盟”9所高校在延安大学举行红色育 人基地揭牌仪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活动,开启了联盟高校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工 业和信息化部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 会、北京市教育部门、陕西省教育部 门,以及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 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 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延安 大学等联盟高校相关领导和师生代表
参加了仪式及活动。
红色育人基地建 在延安大学发布“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学生宣言姚亮摄 在延安大学新城校区,未来将开展面 向高校学生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做的岗位上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让青活动等6项重点任务,夯实责任主体, 延安精神赋能思政“金课”的锻造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组建“四史”学习教育工作联络群,定 者、延安精神融入校史教育的推动之花。
联盟高校代表还举行了党史学期督促、指导,推动形成全校范围内 者、延安精神走进学生社团的力行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参观了延安大争、比、赶、超学“四史”的良好局 者,扎稳延安根、传承延河魂,共同学校史陈列馆,瞻仰了杨家岭“七面,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用延安精神指引和激励广大青年师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大”会址,重温了入党誓词,听取了延安大学教授所作的专题辅导报告。
营造学习教育的舆论氛围 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延河 “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延安 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种植纪念林活大学党委坚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 延安大学就“四史”学习教育活 动,来自联盟高校的负责人栽植了象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紧密结合,与加强动实行了总规划、分步走战略,按照 征友谊、革命与开拓精神的纪念林,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阶段节点,及时归纳梳理,不断深化 并为纪念林培土、浇水,共同祝愿扎强化教育引导、制度保障、实践养学习教育成果,将好的做法和典型事 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红色人才培养之成,引导全校师生在学习“四史”中例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凝聚人心、鼓 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联盟高校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舞士气、提振精神,充分展现全校师 生代表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表达了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信 打牢学习教育的组织基础 生奋发学习的精神风貌,多层次呈现“四史”学习教育活动进展。
念和决心;“延河联盟”高校学生代表 学校官网推出“四史”学习教育 共同发布了题为《到祖国和人民需要 延安大学党委在推动“四史”学专栏,围绕学习主题,深层次、多角 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学生宣言,倡议习教育中,坚持构建落实体系,总体度地呈现学习动态,让宣传带动学 全国青年学生坚定爱党爱国、传承红谋划推进。
学校研究制定了“四史”习、促进学习,使学习与宣传相互融 色基因、立志扎根人民,努力成长为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深化了“四史”合、相互推动、不断深化。
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平凡与艰苦学习教育专项工作计划,构建了学校 各学院、各部门通过显示屏、宣 党委领导、宣传部统筹协传展板、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调、各部门协同、各学院实及时发布学习动态、展现学习成果, 施的工作体系;把“四史”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团委依托延安大 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和思想政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号开设“四史听我 治工作的重要抓手,纳入庆说”栏目,学工部设立“学习时刻· 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学四史”与“学四史·守初心”栏 与思政课改革创新、课程思目,建工学院微信公众号设立“建工 政相贯通,与延安精神“一思成微平台”,经管学院微信公众号开 体两翼”育人实践相结合,辟“四史教育”专栏,化工学院微信 加强协调、一体推进,提升公众号开设“党员之声、党史故事” 学习实效;明确网上竞答、栏目,历史文化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 延安大学师生排演的话剧《路遥的世界》 剧照 兰天峨摄 研学实践、讲活“四史”、“四史学习”专栏,鲁艺学生会微信公成果展示、分站接力、特色众号设立“鲁艺学史”特别栏目,物 电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四史教育”专栏。
其他学院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
凸显学习教育的“延大特色” 延安大学坚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充分发挥延安精神铸魂育人比较优势,打造了“四史”学习教育特色。
党委组织部邀请革命先烈李大钊之孙李建生,为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题为《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事迹》的专题报告,通过涤荡心灵、发人深省的故事讲述,再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学工部组织师生陆续开展了宣讲中国故事系列活动,赴南泥湾开展了“学四史、守初心、担使命、致未来”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追寻党的足迹·牢记初心使命”视频征集活动,在校国旗护卫队中深入开展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参加陕西高校青年爱国奋斗宣讲联盟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宣讲活动。
校团委依托“青马工程”培训班,扎实做好“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承办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14期培训班,通过培训讲述延安故事,践行延安精神,锤炼过硬作风,展示青春形象;组织开展了“百团齐展翼·‘四史’育新人”学生社团“百团大战”活动和“弘扬延安精神·讲述‘四史’故事”演讲比赛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依托思政课程将党课、专业认知课等课程与“四史”内容相结合,组织学生课前宣讲“四史”知识、课中讨论交流学习、课后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以延安红色文化和“四史”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经管学院、外语学院开展了“四史”微党课比赛,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化工学院刊印了“四史”学习相关知识读物。
历史文化学院、石油学院、物电学院举行了“四史”知识竞赛。
教科院、医学院开展了品读“四史”活动。
政管学院以学院特色活动为载体,专题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各学院纷纷组织开展革命旧址现 场实践学习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行走的课堂”中将“四史”的精神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探访红色足迹等实践活动,让广大师生实地体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空间,深刻感受革命先辈追求真理、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
——依托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坚持“延安精神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思政课中开设延安精神教育专题,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延安精神教育;全面推行在革命旧址现场讲授“四史”,建成梁家河等23处体验教学基地,开发“为人民服务”等27个现场体验教学项目;多维度践行延安精神,开展延安精神资政育人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从“四史”中学习榜样,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把延安大学校史融入“四史”学习教育。
充分依托延大校史、校训、校歌中所展现的党办高等教育的生动实践,组织开展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高等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学校史、悟‘四史’”宣传宣讲等活动;深入挖掘20世纪50年代老延大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先进典型的时代内涵,组织开展建功立业新时代延大建设活动,引导师生在校史中深刻体悟革命文化,推动大学精神与学术传统有机融合,激发爱国爱校的巨大热情,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
——把鲁艺精神融入“四史”学习教育。
组建鲁艺合唱团、舞蹈团和鲁艺薪火宣讲团,师生共同排演民族歌剧《白毛女》、原创音乐舞蹈剧《延安》,创作《镌木铸魂》版画集等,用鲁艺精神淬炼新时代鲁艺传人的初心使命,增强“四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把白求恩精神融入学习教育。
强化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教育,引导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抗疫,附属医院8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参加医疗队;组建“白求恩医疗志愿服务队”,开展“医学生誓言宣誓”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 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
——把路遥精神融入“四史”学习教育。
排演了原创舞台剧《路遥的世界》,开展“学‘四史’·忆路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改革先锋”路遥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师生传承弘扬路遥精神,发扬“三牛”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为全国“四史”学习教育贡献延大力量。
发挥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等学科专业优势,研发延安精神虚拟仿真教学产品、“小红专”党史教育微课、《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全文数据库》,编撰咨政报告《延安镜鉴》;设计开发“四史”学 延安大学师生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姚亮摄 习实践精品培训路线、课程和教学项目,为全国高校及行业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教学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深入推进“四史”教育的过程中,延安大学将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延安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引导全校师生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发奋学习成才,强化使命担当,为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解文元袁广斌姬文文) “三导向三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生态链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路径探索 作为一所百年职业大学,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获批全国职业院校仅有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牵头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作为主持单位之一获批“国家级别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近5年,学生团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专家特别推荐奖1项、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9项;学校大学科技园2021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门认定为“国家级别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而作为全国首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更是致力于成为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
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明确了三个导向,构建了课程、平台、实践三大“双创”育人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生态链,努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问题导向,打破壁垒,营造人才培养生态环境 “双创”教育改革体现“四个坚持”。
学校持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同向同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体现职教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放协同,抢占优势,形成标准、特色,努力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
改革考核评价唤醒“内在驱动”。
学校修订了本科职教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双创”教育教学目标,完善了学生创业弹性学制和休学制度;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对创新创业相关自主学习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基于专利进行毕业设计改革试点,力争毕业论文与行业企业一线需要接轨,打通学生“双创”成果与毕业论文(设计)转化渠道。
“双创”教育理念融入“素质教育”。
把“双创”教育作为素质教育 的重要抓手,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创新驱动战略等时代需求的积极表现。
学校近年来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常规建制,开设创新精英班等不同类别的班次,积极探索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英才培养模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质,带动全校每年500人次以上获省级综合表彰或在省级及以上高水平学生技能和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指数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需求导向,理实并重,构建“双创”三大育人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呈现“全面立体”。
2019年3月,学校独立设置创新创业学院为教学单位,建立了“通识课程+专创融合+‘双创’实践”三级“双创”课程体系,一是通识必修课达6学分,超过多所高校;二是立项建设“专创融合”示范课程,编写高质量的“专创融合”示范性教学设计,实现“专通衔接、文理结合、校企合作”;三是“双创”实践课程强调“课时短、质量高、趣味强、可组 合”。
课程体系设计满足学生全覆盖、学业全过程、项目全周期。
近3年来,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72门,“双创”在线共享课程62门,主编参编的各类“双创”类教材达26部。
“双创”实践体系围绕“专创融合”。
一是实验实训体系。
明确规定各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育人环节学分数占毕业总学分数比例。
二是实践训练体系。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项目载体,构建创新训练体系,设立企业命题组,实施“揭榜制”,鼓励师生跨学科、跨院系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研究和探索。
三是竞赛体系。
一方面形成“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竞赛等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一专业一赛”,建立起多层次的竞赛体系,以赛促创。
四是实习实践体系。
近年来学校与华为等30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促进产学研融合,培养学生的“双创”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四个体系的构建实现教学、训练、实践、激励等功能,强调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双创”实践的能力和素质,真正达到“专创融合”。
学生 创业率达4%,3年内孵化创业项目达97项,项目3年存活率达56%。
支撑平台体系加速升级拓展。
2017年以来,学校新增“双创”载体面积超4万平方米,结合本科职业教育试点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与自身特色,打造支撑平台“升级版”,加快平台资源的整合和功能升级。
一方面以“双创大楼”为中心,以创业园、科技园为左右翼,完善“一楼两园”载体建设,全链条支撑“双创”教育和项目孵化;另一方面围绕“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二级学院的六大平台,坚持实施“一平台一工程”,向技术源头和产业应用“双向拓展”,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提升学生基础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价值导向,职教情怀,确保“双创”保障贯通务实 文化价值涵育达到“润物无声”。
从1918年全国首所职业学校到2019年全国首所公办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以例示人”的首创精神已融入南工人的血液。
面临新时代承担 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学校立志打造“工匠摇篮”的校园名片。
学校鼓励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和创意碰撞,从科技社团到师生共创室,从校友故事到校园先锋,从社会实践到志愿服务,“双创”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已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双创”服务保障做到“精准到位”。
2019年学校单独设置了创新创业学院,与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统筹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深化以激发创新人才活力为目标的教师评价改革,将创新创业成果及其社会贡献,作为教师考核、评奖评优的重要条件;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博士站”等,构建了一支校内校外、专兼结合的“双创”教师队伍;出台或修订了“双创”相关制度文件30余份;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累计投入3.3亿元,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等。
从机制、政策、队伍、资金、场地等各方面给予“双创”工作支持,从顶层设计到细节全部打通,各项保障精准务实。
“十四五”期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双创”工作将聚焦课程体系、教育评价、实践训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对标高等教育“双一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产业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以及新技术革命推动的产业革命提供职业教育力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谢永华)

标签: #如何做好 #公众 #公众 #程序 #如何看 #程序 #编辑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