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文化],082022年7月15日

看电影 2
星期五责编李晓燕美编张爱萍审读高姗姗 [宣传文化] □半岛全媒体记者陈绪卫 今年上半年,王哥庄街道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一使命任务,扎实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聚焦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思想理论武装、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性文化体育工作,保持良好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势头,持续强化“上大报、上央视、上头条”效应,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街道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保障,不断提高山海小城王哥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生动展现基层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做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广使用工作,组织辖区35个学习组织安装“强国TV”客户端,进一步激发党员群众的学习动力。
积极组织辖区宣讲骨干与作品参加全区“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宣讲比赛,在故事类、曲艺类中取得优异成绩,街道获得“优秀组织奖”。
做好重大主题宣讲,承办“永远跟党走”音乐党史课4场;截至6月份,街道、村(居)共开展宣讲主题活动近60场,受众人数近2.5万人。
发挥“山海小城王哥庄”微信公众号阵地作用,创办“疫情防控”“健康小城”等品牌,推送文章180余篇,总阅读人数达8万余人,实现了理论育民、理论惠民、理论聚民。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山海小城扬文明新风。
推动34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并基本达标,探索打造3处特色工作室、35处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公园)、10处文明实践家庭站。
街道实践所成立5支志愿服务队,指导34个实践站各成立3支志愿服务队伍,组建美德健康新生活和志愿服务宣讲团队。
在“五为”(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方面培育选树了老年大学、“小城同心”社工站、常家“退伍不褪色”、精准帮扶“及时雨”、爱之光心理健康等10余个志愿服务典型,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精准帮扶。
街道开展“五为”志愿服务等经验做法多次被“文明青岛”“志愿青岛”“志愿崂山”微信公众号及各级主流媒体推送报道。
印发《关于在乡村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的实施方案》,在街道官微“山海小城王哥庄”《王哥庄新闻》报上发布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美德健康生活等主题公益广告,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
加大培育选树力度,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打造“爱德小城”典型关爱品牌,2人被评为1月份、2月份文明市民,持续壮大了“山海小城好人队伍”。
组织各实践站参加全区志愿服务评优工作,2个项目被评为全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4名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志愿者”,2名被认定全区5星志愿者,5个村(居)被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7个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区志愿服务创益大赛。
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曲家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评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十百千”典型。
在全区“模范关爱月”活动中,联合区、街道爱心企业及王哥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关爱模范活动暨“爱德义诊”,确定3家爱心馒头企业为全区60周岁以上的典型模范送出“爱德礼物”王哥庄大馒头(寿桃)1份。
聚焦文化保护和传承,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国韵初识”文化传承体验主题活动再次走进辖区内各小学,通过二十四节气知识科普和非遗手作体验,沉浸式课堂让孩子们走近“非遗”,在“玩”中感受传统文化,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截至目前,共举办了3期,受众100余人。
组织宁真小学“螳螂拳”参加申报青岛市“非遗特色社区评选”活动,并举办螳螂拳非遗艺术节。
组织王哥庄面塑作为非遗项目参加“山东手造·优选100”评选大赛以及山东“非遗购物节”活动;参加青岛市“喜迎二十大守望在四季”非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挖掘“黄山小豆腐制作技艺”和王哥庄百年大集并组织材料申报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国韵”文明之风在山海小城流行下去。
聚焦群众文体需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取得新年“开门红”。
建立了崂山区基层文艺骨干人才库,后期将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为群众量身打造,创作有王哥庄特色的文艺作品。
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冬奥广场舞《一起向未来》社区联动,云上齐跳,共贺冬奥。
街道24小时图书馆1200余册新书上架,依托街道官微推出“新书推荐”专栏。
完成乡村“农家书屋”评级工作,自评一级农家书屋2处,二级农家书屋17处,三级农家书屋15处。
落实好崂山区健身场所提升工程,更新配套15个村(居)室外健身器材,满足群众文体需求。
组织曲家庄村旗袍队到青岛电视台录制节目;在曲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青岛电视台“福进万家”春节特别节目录制,通过现场直播、线上互动展示崂山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聚焦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营造干净清朗文化空间。
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和安全 生产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20多处印刷企业进行防疫宣传,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检查2次;在“五一”和“端午”假期期间,检查了2处网吧、1处KTV、1处书店、1处健身房及博物馆,为营造平稳有序的节日市场环境全力做好保障。
同时,对辖区内的经营性体育场所、棋牌室、34个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和笼式体育场等场所开展不定期防疫巡查,建立村(居)防疫消杀巡逻机制,督促各村(居)根据防疫要求严格落实防疫工作。
与市、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共同举办了“护苗·绿书签”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有效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倡导未成年人好读书、读好书。
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围绕街道年初工作计划、考核目标及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动态,聚焦疫情防控、核酸检测、乡村振兴、护林防火、安全生产、民生保障、就业创业、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传统媒体,小视频、微信号、微博、H5等新媒体及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山海小城王哥庄”《王哥庄新闻》报等自媒体,创新策划宣传方式,不断加强新闻传播力度,开设专栏、专版、专题,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在《齐鲁晚报》《青岛晚报》等媒体发布整版报道,讲好王哥庄故事,为崂山点赞喝彩,生动展示基层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围绕抗击疫情推出了“山海小城党旗红”“山海小城有温度”等宣传品牌,宣传了一批“疫”线典型,推出了“山海小城王哥庄一日战疫纪实”等小视频,真正实现凝心聚力、加油鼓劲的质效。
依托大众网、青岛新闻网等制作了“安全应急知识宣传手册”“社会事务业务告知书”“就业创业政策一册通”等H5,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街道各项工作、政策、成效直达田间炕头。
闪亮“国家级舞台”,实现“高大上”的新闻宣传效应。
不断冲击国家级媒体,保持上央视、上大报、上头条的势头。
今年上半年,被央视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0余次,曲家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百人旗袍队和港东渔民在三天内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共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多栏目实现8次报道;央视卫星直播车开进王哥庄百年大集,《中国三农》《第一时间》《天下财经》《晚间新闻》多栏目发布报道9次;仅1月份,王哥庄登上央视近15次,创下全区外宣记录。
此外,《光明日报》专题报道王哥庄大馒头,春节期间在山东台黄金档登上《齐鲁先锋》栏目,实现两天报道。

标签: #好用 #公众 #高中数学 #程序 #程序 #公众 #社保 #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