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为大家有需要随时到,T72021年4月30日

买菜 0
星期五责编/谢卫东美编/郭航 ■文安社区工作者与街道相、关部门讨论中山路改造事宜。
舍小家为大家有需要随时到中华街道社区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 危难险重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24小时严守街巷的主要出入口测量体温,走街串巷入户排查,在口罩发放现场维持秩序……去年的春节,中华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霞溪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炳坤心细如发,每天处理大量表格数据。
为及时封堵街巷,他联系借用市政水马,用保洁车一趟又一趟,像蚂蚁搬家一般把水马运到各个封堵点。
仁安社区党委书记黄岳宏与中高风险地区来厦人员耐心沟通7个小时,让其安心居家隔离,并安排工作人员为其买菜送菜,让“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落到实处。
镇海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柯妮娜刚休完产假就忙碌在防控一线,主动帮老人预约及领取口罩,解老人燃眉之急。
而在平时,遇到危难险重,社区工作人员也总是冲在第一线,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每每台风来袭,他们彻夜坚守岗位,紧急转移群众,排涝排险,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哪。
2016年“莫兰蒂”台风登陆前的凌晨1点多,中山社区居民黄女士求助:家中窗户被吹飞了,雨水灌进了屋。
居委会主任王吕宏和社区民警、维修人员紧急上门,用木板封堵加固窗户。
当他们忙完离开居民家时,台风登陆了。
狂风大作,十分危险,他们只好在骑楼立柱旁躲了半个小时,等风力稍缓才回到单位继续值班。
第二天天一亮,各社区工作者们顾不上休息,立刻上街巡查、组织灾后抢险。
他们或清除倒伏的树木,或对挂在空中的广告牌进行紧急拆除……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街巷通行,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仁安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一起议事。
疫情防控冲在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甘当社区的守护者;助老扶残送医送餐,有需要随叫随到,他们是困难群体的“亲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努力为老百姓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一直在努力……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为了服务群众,中华街道社区工作者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他们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作“大事”,用微笑、汗水,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记者特地走访了他们。
文/记者戴懿通讯员张志鹏图/中华街道提供 ■霞溪社区党委、霞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团建活动。
扶贫助困他们是温暖的传递者 在思南社区,一面锦旗上写的“社区好干部,群众贴心人”道出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感激与肯定。
去年底,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81岁罗奶奶的女儿精神疾病复发了。
社区居委会主任曾伟煌立刻联系中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上门。
确认病情后,医生建议送往仙岳医院治疗。
曾伟煌主动联系车辆全程陪护老人将女儿送到医院,还帮忙挂号、就医,办理入院手续,令老人十分感动。
中华街道地处老城区,危旧房屋多、困难群众多,扶贫助困的任务也重。
社区工作者们心系困难群体,逢年过节送油送米送慰问,遇到紧急困难,他们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文安社区的盲人王伟俊每次要出门,社区残疾人联络员傅希文和助老员就是他的“眼睛”,陪同参加活动或送他 ■中山社区工作人员慰问困难群众。
外出工作。
在中华街道类似王伟俊的对象不少,为此街道在全市率先试点探索“精准帮扶”,社区工作者们与重点帮扶对象挂钩,定期走访帮扶对象,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方案,通过帮扶让困难群众站起来,直至实现脱贫。
暖心服务他们是群众的贴心人 面对危险,他们练就了胆大心细、勇敢果断;面对居民生活的点滴,他们变得“婆婆妈妈”,不厌其烦;调解矛盾纠纷时,他们化身“和事佬”,用法、理、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助力社区和谐。
近日,吴厝巷何阿姨特别开心,因为生长在巷子里的那株芒果树终于移走了,邻里矛盾也化解了。
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芒果树造成了她和邻居之间的矛盾。
半个月内,仁安社区党委第一副书记伊秀蓉和网格员郑智喜,一次又一次上门调解,最终双方共同出资将芒果树移走。
郑智喜说:“只要设身处地去想,真心实意去沟通,矛盾都是可以在 网格里化解的。
”他们还是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只要 居民有需要,许多“分外”的事,他们都当成了“分内”。
中山社区的周奶奶和60多岁的儿子相依为命,有一次,儿子外出时突发疾病去世,接下来的两个星期,80后网格员方舒和助老员每天为老人送饭喂饭,直到将老人送进养老院安顿好。
文安社区小学生小东(化名)逃学在家,正值孕期的文安社区党委副书记洪林茜,挺着大肚子上门走访,联系心理咨询师为小东的母亲开展专业辅导,在社区、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共同努力下,小东重返校园。
守正创新他们是社区治理的践行者 他们用脚步丈量街道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倾听居民的苦与乐。
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到文明城市创建,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提高综合治理能力,中华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们还善于动脑,坚持创新,以党建为引领,迸发一个又一个社区治理的金点子,打造一个又一个为民服务的新品牌。
面对老旧小区治理难题,镇海社区党委书记苏江圳在全市率先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社区邻里互助促进会”,将鸿山防空洞打造成“党群服务站”、居民文体活动的大舞台,成为各社区争相学习的典范。
霞溪社区网格员王黎娜积极推动国家级试点项目“霞溪社区家庭健康服务中心”落地,从民意调查到资源链接,再到活动的组织开展,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经过一年的探索,今年社区还引进了社工服务,将服务做得更细更深更实…… 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社区工作者们敬业奉献,甘于平凡。
过去的无数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他们慰问了环卫、绿化、公安、医护人员等众多一线工作者,却从未想过自己。
他们为社区平安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今天,向他们致敬!

标签: #公众 #程序 #双人 #小学数学 #公众 #公众 #公众 #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