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工坊”培养创客型教师,传奇装备文件在哪里

装备 5
08教育视窗电话:010-8229688882296879 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广告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定制工坊”培养创客型教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高职院校培养创客型教师,既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也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教师创新作为学院提质培优、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定制成长规划”“创设定制工坊”“全员过关考核”等举措,大力培育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客型教师,激励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创新,成功探索了校本特色的教师创新培养机制,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实效。
“定制规划”激发创动力 一是将校本创客型教师发展划分为“创教学、创课程、创项目、创平台”4个阶段,并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5个维度明确了教师发展阶段评价标准,新任教师以创教学、合格教师以创课程、骨干教师以 创项目、教学名师以创平台为重点,每个阶段重点突破3项左右创新性成果。
为教师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二是实施“一师一方案”,每名教师结合学院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标“四创”标准,个性化定制5年发展规划,明确自己的5年发展目标、行动措施和需要的保障支持。
全院教师共制定职业发展“一师一方案”400余个。
近4年共有11名教师晋升为教授,新增芙 蓉教学名师一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省级特殊津贴专家一人、省级骨干教师14名。
“定制工坊”搭建创平台 依托名师、大师工作室,校企协同搭建教学工坊、课程工坊、项目工坊和平台工坊4类创新工坊,按照“成果导向”“做学合一”的课程开发理念,以教师工作岗位任务、问题及企业项目为载体,校企共同定制开发了不同阶段、不同工坊研修项目30余个,教师根据个人规划自主进入定制工坊研修,在做中学,在做中创,打造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项目研究和技能竞赛等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群体创新能力。
近4年,教师创建“专企一体”公司、实验室等项目平台16个;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174项,承担横向课题86项,到账经费3840万元;授权专利87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89项。
四策推进提升创能力 一是实施能力测评。
要求每位教师独立按照职教课改理念完成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按照技能竞赛国赛标准开展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分批次开展教学能力测评。
二是推进课程认证。
研制校本课程认证标准,开展“达标课程、优质课程、金课”三级认证,实行课程与教师的全覆盖。
三是鼓励全员参赛。
将教师参赛和指导竞赛作为提升与检验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是人人过关考核。
建立年度教师成长诊断改进制度,围绕“一师一方案”确定的目标,对教师年度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 评价,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连续两年排名全省首位,148人次获省级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立项省级名师空间课堂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2门,首届国家教材奖一项;师生团队研发的智能立体车库、散装炸药混装车输送减阻等15个项目已转化产值1.8亿元。
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全国商业科技奖一等奖一项。
多维激励培育创文化 以奋斗者为本,持续优化制度创新,大力加强对创新型教师、教学科研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
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实行职称评审“直通车”,对取得教学、科研重大创新成果的创新型教师,直接晋升教授、副教授。
支持教师研修培训,每年分别安排600 万元经费保障教师个性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多维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教师自主创新和自我成长积极性。
26人获全国技术能手、芙蓉教学名师、省级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湖南省技术能手等称号。
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教师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办学成效得到了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
学院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是全国三大赛项均获一等奖的25所院校之
一。
学院建成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认定国家示范专业两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首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一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一个,国家众创空间一个,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省“十四五”高校创客教育研究基地一个。
培育了一个国家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一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一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两个湖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张华)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三圈同心”培育“铸造工匠” 近年来,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响应当地铸造产业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需求,努力探索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铸造工匠”,为铸造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2013年以来,学校为嘉禾输送“铸造工匠”1273名、培训在职铸造工人4600余名,其中32.9%成为新生代“铸造工匠”。
为推进“铸造工匠”的培养,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共生理论为指导,积极构建“专业对接产业构建产业圈、教师对接企业构建企业圈、课程对接岗位构建岗位圈”的“三圈同心”培育“铸造工匠”育人模式,通过激发想融入的动力、培养会融合的能力、构建能融通的空间,与经开区共同培养“铸造工匠”。
激发想融入的动力 “产园+校园”打造融生态。
确立“为产业建好专业,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理念,紧跟经开区铸造自动化、装备智能化、生产绿色化的融合发展趋势,优化专业建设与管理机制,构建了“学校建在开发区里,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产教融合真生态。
目前,学校90%的教学实习岗位、80%的校企合作企业、70%的教师实践岗位、60%的学生实习岗位在经开区,60%的毕业生在经开区就业,学校办学已高度融入经开区的发展。
“内外共生”培育融文化。
学校成立产教融合办公室,负责统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每年评选产教融合工作金牌企业和先进个人。
每年举办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参 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等育人过程的论证,协助师生开展项目教学、技术传承、竞赛扶持等服务。
政府部门、企业每年举办“企业校园行”、“春风送岗”、校企合作对接会以及开放企业、走进车间、技能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企定期邀请劳模、工匠大师进校园开展活动,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将企业文化、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会融合的能力 “一师一企”开展融教学。
教师“走出去”,每个专业教师至少紧密对接服务一家经开区内企业,紧跟一个前沿技术方向,确定一名企业导师,参与一个企业真实项目。
邀请大师 “走进来”,柔性引进企业能工巧匠来校建立工作室,聘为产业教授、兼职教师,带领教师进行技术服务,指导师生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研发。
通过人员双向融通,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把课堂搬到车间,把车间作为课堂,通过课堂教学与企业教学有机结合,校企联合打造共生的融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企业和园区发展能力。
近8年,学校在嘉禾鑫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15个教师工作站,邀请了738人次嘉禾县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讲课、作讲座。
“一课一岗”构建融学习。
聚焦“铸造工匠”培养目标,对接嘉禾铸造产业链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利用“真设备、真项目、真场地、真环境”,构建真学真做的“融学 习”模式,开展“铸造工匠”素养全融入式培养。
近8年,校企共同开发课程3门、企业生产项目资源库15个,校企联合开发《“三圈同心”培育铸造工匠的嘉禾实践》等教材3本,学生在省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4项。
构建能融通的空间 “校企联动”搭建融平台。
学校与不同主体在多个层面搭建全方位立体式融合平台,如湖南十大特色工业小镇“精铸小镇”、国家开放大学的铸造学院嘉禾分院、经开区企业教师工作站等,与嘉禾县福顺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或“订单”培养。
联合政行企建立合作平台。
学校与中国铸造协会、嘉禾县政府部门、 铸造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江南铸都、中国铸造产业集群试点县、嘉禾县铸锻造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等政企校合作融合平台,打造“湖南·嘉禾铸锻造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湖南省铸锻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与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每年拿出6000万元作为产业引导基金。
与企业共享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聘请嘉禾福顺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0位能工巧匠在校内设立“铸造工匠”产业大师工作室。
学徒制或“订单班”培养人数年均达千余人,专业覆盖率达64%。
“三方协同”健全融制度。
按照“政府部门推动、校企主导、双主体实施”的理念,经开区就校企合作、实习培训、就业奖励等出台支持措施,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提供人员、技术和资源支持,学校出台制度鼓励师生下企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常态化,打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性通道。
近年来,嘉禾县建立了园区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校企合作会议制度,先后出台《嘉禾县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加快引进培育技能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助推“铸造工匠”培养。
(欧学平) 让每一个生命都成为“传奇”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东方小学“传奇教育”的探索 虎门,一个英雄辈出、“敢为天下先”的传奇之地。
诞生于这片土地上的虎门镇东方小学传承先辈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将“传奇文化”与办学理念、品牌建设相结合,以“传奇教育”育“传奇学子”,用青春之笔书写了新时代虎门教育的新篇章。
传奇理念红色鸡蛋花引发的灵感 2015年,当接到调令的刘雄山依依不舍地离开苦心耕耘10多年的沙角小学来到东方小学时,他看到的是一所“身材娇小”“其貌不扬”“身居深巷”的镇区学校。
如何提升这所“朴素的”学校的办学品质是这位新校长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天,刘雄山如往常一样在校园行走,一株在墙角绽放的红色鸡蛋花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花儿静静地在角落里绽放着,满树青翠衬托着别致的小红花,诠释着独一无二的生命传奇。
刘雄山眼前一亮,一个灵感跃入脑海。
“虎门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传奇之地,东方小学虽然并不出众,但我们要传承先辈精神,书写自己的传奇,努力成为虎门人心中那朵美丽的花!”经过研究讨论,校领导班子决定,在前几任校长办学思想的基础上,以文化为突破口,将虎门的传奇地域文化与校情相结合,确立“让每一个生命成为传奇”的办学理念。
怀着身为虎门人的骄傲和对生命成长的美好期许,一场“传奇教育”的全方位探索在东方小学拉开了帷幕。
关于“传奇教育”,刘雄山这样解读:“正如鸡蛋花5个花瓣各不相同却各自美丽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都可以绽放不同的光芒。
‘传奇教育’一方面要‘五育并 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尊重个性,尽可能地挖掘每名学生的潜能。
” 传奇学子在活动中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走进东方小学,到处都是歌声、笑声、读书声。
我特别欣赏学校的校训‘我们不一样,我有我光彩’,学校总能与时俱进地打造各种创意活动,让每个孩子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学校家委会会长陈家威的话,正是东方校园的真实写照。
东方小学立足“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着眼终身”的育人思路,将“五育”具体化,确立了培养“特别讲文明、特别好读书、特别爱运动、特别有才艺、特别能担当”的“传奇学子”的育人目标。
围绕“五特”目标,学校构建了“三维度八板块”的“光彩课程”体系。
其中“传奇中队秀、传奇合唱团、传奇舞蹈社、传奇阅读吧、传奇篮球单挑王、林则徐后人禁毒宣讲会、传奇跳蚤市场、传奇曲苑”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成为“传奇教育”的闪亮名片。
学校还从德育、活动等多方入手,引领“五特”落地。
如“特别讲文明”,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好习惯;“特别好读书”,在校园中打造“东方读吧”,在“传奇书香文化节”上诵读经典、分享好书;“特别爱运动”赛场上,发扬“全国篮球特色校”传统,开展轰轰烈烈的篮球嘉年华、班级篮球赛、级部“单挑王”等活动。
“我们不一样,我有我光彩!”在充满个性的校训感召下,东方小学扛起艺术教育的大旗,鼓励学子大胆展示“特别有才艺”的一面。
音乐专业出身的刘雄山总能想出各种新奇的点子,带领学生有创意地“玩”,在“玩”中体验和收获。
一年一度的“传奇中队秀”,一至 四年级各班都带来一场活力四射的舞台秀,让每一名学生都闪亮登场,并通过录播系统实时直播;融爱国主义、文化艺术和体育竞赛于一体的中国城市主题运动会,每班承担一个不同城市,展现城市特色和风土人情;跳蚤市场,每个摊位都以红色地点命名,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党史;“传奇星苑”与专场展演,为各类艺术特长生开设“独奏音乐会”“个人演唱会”“个人书画展”等展示专场。
“我们的活动不是少数人的舞台,而是面向所有学生。
”刘雄山说。
正是这样的坚持,让许多从未上过舞台的学生找到了自信。
在首届“传奇中队秀”上,二年级一名有先天腿疾的学生,勇敢地上台跳了一支独舞,整整3分钟,她忘我地表演,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令观众感动得落泪。
“我们的活动不仅引领风潮,也让每名学生真正收获了自信与快乐。
”大队辅导员黎老师骄傲地说,“我们还借助传奇V校信息化评价系统,多维度记录学生成长大数据,每月评选班级、年级‘传奇少年’,期末评出学校‘十佳传奇少年’,以信息化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 传奇教师激活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培育“传奇学子”,少不了“传奇教师”。
长期以来,教师平均年龄偏大是东方小学的薄弱环节。
近几年,东方小学千方百计将多名在外工作的虎门籍教师招回学校,又陆续吸纳了10多名新教师和临聘教师,激活了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有了人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引领教师跳出舒适圈是关键。
东方小学明确了培养“四有”好老师的目标,通过创设“教育集团—镇—市”三层级九阶梯的专业成长路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加快资源库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精准了解教师专业发展个人与整体的全貌,对 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培训。
引领教师从入门开始,经过新秀、骨干、能手、带头人,最终成长为引领教坛的“传奇名师”。
学校将教育科研视为第一生产力,借助集团化办学的契机,在一个市级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集团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并为每个工作室配备专家顾问。
集团“双名”工作室让教师看到了成长的希望,一下子激活了教师的教研热情,课题申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学校尤其重视榜样教育,每年开展校园“十大传奇园丁”评选活动,让教师和后勤员工的付出得到肯定。
校领导善于发掘教师的精彩课堂,常常随手拍一些小视频发到群里,并配上点评和鼓励。
在榜样的带动下,教师们主动、迅速成长。
今年东莞市“品质课堂”比赛,东方集团各学科都顺利进入了市级比赛。
如今,东方教师团队自觉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涌现出一批“传奇教师”。
他们中有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刘雄山、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聂武,还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传奇家委架起家校共育的大爱桥梁 东方小学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一些人疑惑:“教师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搞那么多活动?”其实,缤纷多彩的活动背后,是无私奉献的家长们在默默付出。
学校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家校共育理念,组建了班级、年级、学校3个层级的“传奇家委会”,让家委会成为家校共育的桥梁。
同时打造“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通过“传奇父母”学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播给更多家长。
“我们的家长配合度很高,只要学校有活动,大家都是一呼百应。
”学校 首届城市主题运动会主火炬点火仪式 家委会荣誉会长胡燕女士说。
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的“传奇中 队秀”、每年都变换花样的运动会,家委会都是提前一个月开始筹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东方小学侧门紧邻交通主干道,学生放学存在安全隐患,家委会迅速成立了一支“马路天使”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上学和放学为学生服务一小时。
2018年的一个早晨,大雨瓢泼,“马路天使”义无反顾地来到马路上,举着牌子提醒车辆减速,并冒着雨、蹚着水,将学生一个个背过马路,此情此景让无数人动容。
那天,正在外地出差的刘雄山看到这段视频,立即挥笔为家长义工们写下了一组歌词,并由奚品副校长谱曲,写成了广为传唱的“传奇志愿者”之歌——《大爱东方》。
后来,这首歌还配上了手语操,学生时常在大课间表演,表达对父母深深的感恩。
如今,家长已成为东方小学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开放办学也让家长对学校越来越信任,良好的口碑吸引着更多的家长将孩子送来就读。
传奇校园一座充满爱与温度的人文校园 随着“传奇教育”的深入,“传奇文化”渐渐在东方校园中生根发芽,凝聚起一座远近闻名的“传奇校园”。
近年来,学校一边改善办学条件,一边在环境建设中融入“传奇文化”元素。
师生亲手移栽的鸡蛋花和凤凰花、学生拼接的中国地图、林则徐后人林鸿汉老先生题写的“传奇广场”、首任校长题写的“大爱厚生,自强不息”等一一呈现,娓娓讲述着东方传奇故事。
而大手笔的改造工程更是让校园旧貌换新颜:原先没有合理利用的房屋变成了活动的舞台、教师宿舍翻修一新、清洁工有了专属宿舍……短短几年,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建设改造完成了传奇广场、传奇演播厅、大爱凤凰林、东方读吧、传奇星苑、东方会议厅、东方报告厅、光彩涂鸦长廊、东方味道餐厅等,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传奇校园”更是一处充满爱与温度的所在。
每个清晨,校领导和值日教师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学生在校门口与校长击掌拥抱、互致问候的场景,已成为虎门镇一道美丽的风景。
课余时间,学生们常常围着刘雄山一起唱歌,从校歌《要做新世纪的主人》、东方之歌《不一样的光彩》到东方毕业歌《凤凰花开》、东方园丁歌《东方师颂》等,这些学校的原创歌曲汇成《东方组歌》,校园里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整个学校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传奇东方以“五园”书写虎门教育新传奇 在虎门镇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 下,东方小学坚守教育初心,以扎实 的探索塑造了光彩夺目的“传奇教 育”品牌。
从这里,走出了多名优秀学生, 也走出了世界模特大赛冠军、亚运会 篮球冠军、亚锦赛射击亚军等众多 “传奇学子”。
未来,学校将加速数字校园建 设,努力建成“多彩学园、书香校 园、童年乐园、事业田园、和美家 园”的“五园学校”,让更多孩子成为 自己的“传奇”! (高博)

标签: #夹在 #c柱在哪里 #体育 #临时文件 #视频文件 #镜像文件 #备份文件 #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