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老资讯,每日养老资讯2017

燃气灶 0
年9月19

日·星期
欢迎订阅 目录 养老视点......................................................................................................................4 天津市和平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纪实............................................................................

4

山东:滨州市老龄办领导到滨州惠民县走访慰问“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并调研老龄工作................................................................................................................

5

安徽: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5

江苏:养老院开设医务室,老人零距离就医,宿迁这条新政将解决医养结合关键 难题....................................................................................................................................

6四川:阿坝州召开全州民政局长座谈会部署第四季度老龄工作................................8四川:发挥老年群体优势助力精准扶贫........................................................................9

云南省全力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9

全国老龄办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

11我国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的老人不足0.1%.....................................................................12政策力挺“医养结合”开启养老新模式......................................................................12 政策法规....................................................................................................................13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13
广东:《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内容解读.................................

17 养老研究....................................................................................................................18 北京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研究(下)..........................................................

18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积极探索敬老院规范管理新路子..........................................22四川利州区边远农村爱老助老项目推动基层老年协会作用发挥的实践与思考......

24 养老访谈....................................................................................................................29 姜开福:调整传统服务结构,使服务更具人性化......................................................

29张百峰:搭建养老全产业链平台,愿老人优雅老去..................................................

31 智慧养老....................................................................................................................33 老年用品市场潜力巨大,智能化不能让老人感到“失落”......................................

33 健康管理....................................................................................................................34 老年人失眠要怎么调理好?
............................................................................................

34 养老地产....................................................................................................................34 农业如何与文化、旅游、地产、养老、养生等产业融合!......................................

34沈阳养老地产发展前景:应以人为本、根植于服务..................................................

36 互动养老....................................................................................................................38 旅居养老--高品质养老新趋势!
......................................................................................

38 社会保障....................................................................................................................39 日本
90岁以上人口破200万大关,老年人口比例也创新高....................................

39 国际交流....................................................................................................................40 美国德勤全球公司报告指出:亚洲将成老年人的家园..............................................

40 政府购买服务...........................................................................................................

40 河北:石家庄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40河北:石家庄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42山东:郯城县李庄镇沙墩养老服务中心景观配套及水冲厕所工程招标公告..........43甘肃: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村民委员会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配套设备成交公告......45

甘肃:民政厅全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新建工程养老服务平台末端应用设备项目第 二次招标中标公示..........................................................................................................

46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百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都香城健康养老中心厨房设备和导 视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47广西:藤县儿童福利院与藤州镇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联建工程中标公告..................49

黑龙江:友谊县民政局友谊县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养老护理楼设备采购项目竞争 性谈判公告......................................................................................................................

50 关于我们....................................................................................................................52
联系我们....................................................................................................................54 2017
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视点 天津市和平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纪实 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餐之后,86岁的孙英玉奶奶打开电脑,和远在加拿大的孩子视频聊天,之后她又打开手机,开始浏览国内和本地新闻……在和平区鹤寿养老院里,已有近五成的老人正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院长张美萍说:“让老人接触网络,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WiFi全院覆盖,网络已经成为院里老人不可或缺的好‘伙伴’。
” 孙英玉老人的幸福晚年生活只是和平区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和平区在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同时也得到老年人认可的经验做法──确立了“7+5”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培育了由政府、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养老“幸福树”。
“7+5”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7”就是包括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智能呼叫应急服务、入户上门延伸服务、专业机构养老服务、短期托老照护服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的7种服务模式;“5”就是搭建起由政府、社区、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养老服务网络,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共同促进养老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和平区社会工作者和老年群众形象地把这一服务网络比喻为一棵“大树”。
“树根”就是政府。
和平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为空巢、独居、孤老、低保、重点优抚对象、失能、荣誉老人等6000多名老人提供家政、维修、修脚、洗衣、理发、卫生清洁以及其他生活服务等8大类60余项上门服务项目;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立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为全区2000户高龄空巢老人家庭安装呼叫器,解决应急排险、线路抢修、紧急救护等问题;每年投入15万元为3000名特困老人购买助老健康保险,为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打牢了扎实的根基。
“树干”就是社区。
和平区建立起社区老年人信息动态采集工作机制,全区63个社区都建立了老年档案,将老人照料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范畴。
网格员和协管员定期入户了解情况、对困难老人状况进行排查摸底,确保不落一户一人。
建立9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和31个社区老人日间照料服务站,场均不低于150平方米,并在服务站配置“四室一课”(休息室、配就餐室、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室、老年课堂),为入托老人提供更多服务。
“树枝”就是养老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
和平区拥有9家养老院,床位1022张,目前基本满床。
2012年,区财政投资1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拥有60张床位的托老所,2014年,又建立了第2个托老所,为需要短期照护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训练、心理慰藉等周托、月托、季托式的养老服务;有2家企业型养老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家政、代买代购、配送餐、健康保健等服务。
这些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构成了“9+2+2的服务体系”。
“树叶”就是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
其中既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也包括社区邻里以及老年人的家庭成员。
和平区总人口数42.3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有11.82万人,占比达到27.93%,老龄化程度较高,居家养老比例达95%以上。
近年来,和平区注重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守望”义工和社区志愿者作用,建立了社区为老服务队,开展党员、志愿者“二助一”结对帮扶,“养老在家里,我来帮助你”“低龄助高龄”“爱心助空巢”“早看窗帘晚看灯”等志愿帮扶结对服务。
天津医科大学、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也定期到老人家中探望慰问,和老人们拉家常,讲社会新鲜事。
同时,和平区还经常性地组织好人好事好家风宣讲活动,每年组织评选敬老孝亲道德模范,在社区和家庭中营造起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和平区的老人们都说,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面提供的养老服务很周到、很细致、很体贴,我们感到很知足、很幸福、很感恩。
和平区历经多年精心栽种的这棵为老服务“幸福树”,已由树苗长成了根深干壮、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结出了丰硕的甜蜜果实。

4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578 (来源:天津日报) 山东:滨州市老龄办领导到滨州惠民县走访慰问“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 物”并调研老龄工作 9
月17日山东省滨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宫会亮、赵军,滨州市惠民县副县长刘东芳等来到惠民县胡集镇专门走访慰问“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陈美常,代表全国老龄委向其颁发“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证书,并为他送上慰问品。
已是杖朝之年的陈美常老人,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坚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敬老爱老、捐资助学,30余年来每年年节看望敬老院老人,并为他们发放过节费,赠送物品,达10余万元,同时还将这一良好的家风传承给了自己的儿女和孙辈,实属难得。
宫会亮主任对老人表示感谢,感谢他多年来的敬老公益善举,同时了解了老人的生活、身体情况,并嘱咐镇办的同志及家人要多关心、照顾好老人,让老人颐养天年。
同时,宫主任一行还来到中国邮政惠民胡集支局现场查看、调研了解免费代办《山东省老年人优待证》情况,对惠民县办证工作部署早、行动快、服务到位给予充分肯定,并与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细致的交谈。
并召开了座谈会,县老龄办主任、邮政支局负责人,中国人寿惠民支公司负责人分别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员结合自身领域特点踊跃发言,为更好的开展老龄工作建言献策。
宫会亮主任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进行强调,他指出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
二是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努力形成党政机关积极带头、干部职工率先垂范,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各单位、各渠道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把老龄工作做成“政府放心、社会赞扬、老人满意”的民心工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福老年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来源:滨州市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609 安徽: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前不久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暨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上,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建议,我省应加快推进调研组建设。
根据省委和省政府、省政协《2017年度政协民主协商计划》,今年6月至7月,省政协就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先后赴合肥、阜阳、马鞍山、宣城、安庆和上海市、浙江省进行了调研和学习考察。
在此之前,全国政协陈晓光副主席带队就我省养老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省政协负责人带队就发展养老产业在全省进行了调研。
省政协专题调研组结合这两次调研情况,在全面把握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就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调研组认为,多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摆在工作的重要日程,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取得明显
5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成效。
在产品供给上,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多种养老服务产品逐渐丰富;在业态供给上,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雏形显现;在体制供给上,多种所有制创新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显;在制度供给上,多层保障精准施策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调研组同时反映,目前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仍然不足,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够合理,养老服务供给要素支撑仍显薄弱,养老服务行业管理相对缺失。
调研组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实施安徽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针对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精准发力,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各级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和推进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强化规划引领,分级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要把行动计划的落实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细化任务分解,加强督促检查和阶段性评估,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见到实效。
二是坚持兜住底线,强化基本保障。
切实保障特困人员、孤老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健全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经济困难不能自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
完善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区域布局,改革管理运行体制。
分级制定发布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明确服务项目、供给对象、供给方式和支出责任主体。
重点关注高龄、失能、伤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逐步实现“从补经济困难向补能力缺失”的转变。
三是统筹各类资源,补齐工作短板。
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各类政策和服务资源向社区居家服务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市场主体。
优化政策设计。
破除部门藩篱,注重政策衔接,提升政策引导、服务监管等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
五是加强行业管理,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健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推动标准实施。
加快实施老年人需求评估,优化配置设施资源、服务资源和补贴项目。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度。
建立养老服务志愿者登记和养老服务储蓄制度,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健全行业监管机制。
(来源:中安在线)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619 江苏:养老院开设医务室,老人零距离就医,宿迁这条新政将解决医养结合 关键难题 养老院有了医务室,专业医生几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
对于这样的养老方式,不仅让老年人的健
康得到了保障,也让老人的子女吃了定心丸。
医养结合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创新,而成为全民共同关注的热点。
今年5月份,宿迁出台《关于加强医养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科学合理地统筹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一系列制约新养老模式发展的难题。
老人在仁爱老年公寓可以得到专业护理:养老院开设医务室老人零距离就医 花园般的休闲广场,室内还有一应俱全的健身器材,在宿豫区一个远离闹市区的地段,仁爱老年
公寓正成为众多老人颐养天年的地方。
今年86岁的梁宏如住在这家养老院已经两年,让她最舒心的
6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是,只要按一下床前的按钮,几分钟内就有专业的医生来到床前,询问老人哪里不舒服。
梁宏如原本住在市区,为何她不要市区的“老家”,却选择偏远的“新家”,梁宏如告诉记者,因为在那里养老,家里人放心。
“养老区就设有小型医护室,老人有身体上的不适,3分钟内就有医生上门检查,医护室的护士也是随叫随到。
我们还配备了500张护理型养老床位,像植物人一类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老人,在这里都可以得到专业性护理。
”宿豫区仁爱老年公寓综合部主任李影介绍道。
和在医院上班一样,刘旭芹每天早晨都要对每位老人进行检查。
刘旭芹是该养老院内的临床科医生,她告诉记者,医院内设了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科、检验科等,像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治疗。
“例如高血压、脑梗、支气管炎等慢性病都是老年人常见的病种,往往需要长期治疗。
以前老人看病需要反复往返医院,现在对门就是医院,老人看病甚至不用下床。
”刘旭芹说。
目前,仁爱老年公寓入住老人230人,其中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护理共有94人。
“很多老人就像几个月的婴儿一样,只能躺在床上,大小便都用尿不湿。
”谭奇娟是这家养老院的护工,她和其他几位护工要负责这里老人们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要让老人们活得舒心。
在一个房间内,三位失能老人正躺在床上看电视,谈起现在的环境,今年80多岁的陆敬新说,这里比自己以前住的地方好太多了,饭是热的,床是干净的,最关键的是自己上厕所都有人扶着去。
仁爱老年公寓的活动室:坚持问题为导向新政重点化解难题 在1999年,宿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到2016年我们全市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达到了93.7万人,老龄化率达到了15.9%。
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达到150万,老龄化率达到25%,养老压力十分巨大。
市民政局副局长于成功告诉记者,全市在册的187家养老院,拥有医疗资质的养老院数量还非常少,医疗服务水平不足。
因为从事照顾老人的工作,养老院配备的专业护工严重不足,加上待遇低、工作累,人员容易流失。
“我们连续4年开展了专业的技能培训班,一共培训了1320多名护工,但目前还在养老院工作的人数已不足50%。
”于成功说。
坚持问题为导向,此次出台的《关于加强医养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从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为养老服务、拓展医养机构康复服务功能、强化医养机构医保制度衔接、加强医养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医养融合持续健康发展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医养融合发展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
为了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该意见规定:床位数在100张以内的养老服务机构,不具备条件内设医疗机构的,要与所在辖区的医保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医生定期上门服务,建立应急通道,随时提供诊疗服务;床位数在100-200张的养老服务机构,要在院内设立卫生室、医务室等,配备必要的非处方药、医疗器械、康复器具等,并聘请具有职业资格的医师、护士等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
床位数在2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应设置相应的医疗机构或与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医院式”专业周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该意见规定,对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满五年的医护人员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
将医养融合服务机构内的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部门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破解“养老不医护”医养需融合发展 在养老院看病治病,新农合或是医保能不能用?对于习惯节省的老年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关心的一点。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在养老院看病的老人总反映医保报销渠道不通畅,他们往往都是年龄很大的人,不方便往返,不像在医院报销那么简单便捷。
”市民政局福善处一位负责人说。
在宿迁市虹枫老年人公寓,这里居住着来自广州、上海、福建等地的老年人,他们的医疗费如何报销?值得高兴的是,在虹枫老年人公寓已实现全省医保结算,全国医保结算马上也要开通了。
这些外地老人在养老院看病的同时,也能在养老院报销医药费。
该老年公寓办公室主任王悦告诉记者,养老护理员现在基本上持证率达到95%,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护工接近30%,很多老人在这里能够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长期关注养老问题的政协委员刘培禄用“医”和“养”的融合,提出了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新思路。
“现在生活在养老机构的,不少都是岁数比较大,腿脚不灵便,缺少家人照顾,或是有慢性疾病的老人。
当身体出现问题时,他们只能在养老机构和医院间来回‘折腾’,这样的问题,急需一
7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个解决的路径。
”刘培禄认为,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
今年上半年,泗洪县中医院养老护理院正式开业,该院是在原泗洪县中医院老年托管中心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开业当天就有27位老人抢先入住。
该养老院负责人介绍,养老院可提供比传统养老院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
于成功告诉记者,人到暮年,许多疾病都会找上门。
“老有所医”就成了“老有所养”的保障。
医养结合不仅能很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还能保障“老有近医”。
可以说,医养结合是着力破解“养老不医护”“治病不养老”问题的关键,致力于打造医院和养老院一体化服务项目,使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让老年人晚年更幸福。
(来源:宿迁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620 四川:阿坝州召开全州民政局长座谈会部署第四季度老龄工作 2017
年9月18日,阿坝州召开全州民政局长座谈会,总结前三季度工作,安排部署第四季度民政工作。
州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老龄办主任王国民出席会议并讲话,13县(市)民政局及卧龙社事业发展局局长、州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科室、院站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明确了第四季度老龄8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扎实做好老年人优待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优待水平。
各县(市)要认真贯彻执行《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协调相关部门,从政务服务、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维权服务六个方面切实落实好22条优待措施,确保老年人优待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协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基础。
各县(市)要按照《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强基层老协建设,着力提高老协覆盖率;各县和省级“敬老爱老助老”项目实施点4县及州级项目实施点5县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以实施“敬老爱老助老”项目和创建示范性基层老协为契机,利用好省、州下拨资金,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共同扶持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好基层老协的积极作用。
三是深入推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社会综合保障水平。
各县(市)要用好下拨资金,为全州7000余名特困老人和重点优抚对象老人统一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要按照相关规定,按规定选择承保公司,加强与承保公司的沟通合作,规范资金使用,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9月30日前完成特困老人和重点优抚对象老人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工作,切实把这一为老服务的好事办好,实事办事。
四是积极筹备组织参加省“老博会”,充分展示全州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成果。
各县(市)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安排落实专人负责收集报送突出反映本县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亮点工作材料,共同做好我州参展各项准备工作。
五是认真做好老年人口信息统计和采集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养老决策和服务。
各县(市)要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好全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基础数据统计和信息采集工作,加强与省州、老龄办的沟通联络,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确保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统计和采集工作。
六是继续加强老龄宣传,精心组织“敬老月”活动,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各县(市)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现代媒介作用,加强老龄政策宣传,及时收集并报送基层老龄工作动态,加强经验交流,共同营造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敬老氛围。
要精心组织今年“敬老月”活动,积极争取县级财政资金支持,广泛组织开展贫困高龄空巢老人慰问活动;要认真开展老年人防电信诈骗和非法集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确保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要结合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为老年人提供优惠、便利和维权服务,组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学生和各类志愿者走进城乡社区、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家庭,真心实意为老年人做实事、办好事;要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爱心组织,依托各级老年协会、老年大学(学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重阳节活动,让老人们开开心心度过自己的节日。
七是扎实开展敬老模范县(市)、乡(镇)和“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整体提升全州老龄工作水平和为老服务能力。
各县(市)要按照省、州要求和部署,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协调老龄委成员单位,动员各乡镇,发动各涉老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敬老模范县
8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市)、敬老模范乡(镇)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让更多老年人得实惠,进一步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八是继续开展老龄重点课题调研工作,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各县(市)要按照省、州老龄办要求,围绕老龄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针对本县老龄工作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和制约老龄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调研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深入开展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老龄工作提供依据。
(来源:阿坝州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612 四川:发挥老年群体优势助力精准扶贫 近年来,巴州区老龄办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全区广大老年群体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
意义,组织老年群体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贫困村摸底子、结对子、出点子,不断将老年群体的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工作活力和工作成果。
强化政策宣传,为精准扶贫营造氛围。
组织群众基础好、沟通能力强的村社老干部、老党员和有威望的老人,通过入户访谈、专题座谈、调研咨询等形式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上级工作意图及时“下达”,并通过不同形式将基层情况、群众意愿及时“上传”,让老年群体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中,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政策法规解释、矛盾纠纷化解、各方利益协调、群众情绪疏导等工作,为全区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氛围。
强化监督指导,为扶贫工作出谋划策。
引导老年群体在扶贫领域发挥监督和促进作用,当好精准扶贫“顾问”。
切实引导组织能力强、传统作风优的老干部、老党员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扶贫户宣传扶贫政策,制定帮扶计划,鼓励发展产业,通过思想上“引”、经验上“传”、工作上“帮”、作风上“带”,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光添彩,使老年群体在扶贫工作中体现更大的担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强化资源挖掘,为脱贫攻坚增添活力。
老年大学、老年协会等老年群团组织具有人脉广,蕴含着丰富经验、智慧的人力资源,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熟悉基层情况,了解基层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利用老年群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引导政治威望高、社会影响大的“五老”在开展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全区脱贫攻坚增添活力。
(来源:巴州区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606 云南省全力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十三五”以来,云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指
示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认真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强化法治意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资源结构,激发社会活力,提升服务保障,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社会参与、全域行动的大老龄观初步形成,孝道文化日益厚重、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老龄事业取得瞩目的成绩。

9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坚定不移执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的要求,老龄工作高位推进 2016年5月,时任省长的陈豪书记就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指示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围绕“五个老有”目标,着力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阮成发省长就加强老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明确了云南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
坚定不移执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实施,抓紧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注重可操作性”的要求,老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强化法治老龄意识,推进老龄法制建设,及时启动了《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第三轮修订工作。
该条例对有关制度进行了科学设计,创新性地增设监督管理专章,对失独老人照顾拟从法律上作出安排,捋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身份地位,符合云南省情,也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
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云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12015)》《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专项规
划》《云南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省卫生计生委、省金融办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坚定不移执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此事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部署、落实”的要求,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立养老专项资金,将养老服务建设项目列入20项重要工作和十件惠民实事内容,纳入年度对州市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等措施,呈现出公办、民办两个轮子一起转的良好势头。
省政府在2012年设立10.8亿元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后,又增设了17.85亿元,2012年2017年8月,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了32.4亿元;2015年来,省级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2600万元建设的省级老年公寓,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
截至2017年8月,全省共有城市养老机构140个,农村敬老院685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12个。
与2012年底比,全省社会养老床位由7.12万张增加至14.3万张增幅10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由12.7张增加到25.5张,增幅100%。
坚定不移执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的要求,老年人获得有实幸福有感 建立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高龄补贴等社会保障制度,部分地区探索实行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养老服务逐步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城乡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6年底,全省19.17万城市老年人和137.19万农村老年人按“应保尽保”政策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省20.17万农村五保老人中有3.9万人在农村敬老院等养老机构集中供养,低保和五保标准每年提高15%以上;全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97.89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52.9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07.54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持11年连续增长,月人均达1976元。
全省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高龄老年人津(补)贴制度,80-99周岁老年人的保健补贴标准达月人均55元,百岁老人的长寿补贴标准达月人均398元,截至2016年底,全省6年累计发放高龄补贴22.19亿元,为高龄老人获得更好服务提供有力帮助,对困 10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难高龄老人的帮扶更加明显。
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老龄工作方针“全民行动”重要内容的要求,老龄教育宣传作用更加凸显,养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各地将老年法律法规纳入普法教育内容、将敬老孝亲文化列为中小学德育教学课程、将敬老孝亲内容作为道德评选表彰活动专板,把孝道文化充分融入到法制建设、道德建设体系中。
各地持续开展“敬老月”“老年节”,举办“云岭十大孝星”、老有所为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等活动,特别是在去年“敬老节”期间,时任省委书记、省长的陈豪同志亲自走访慰问百岁老人代表,躬亲示范,带动各地掀起关爱老年人的新高潮,全社会敬老孝老价值观和敬老助老意识大大增强,参与为老服务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
各新闻媒体聚焦养老服务事业、宣传养老法规政策、宣扬敬老先进典型、报道“陆良八老”老有所为模范事迹等,抓住公众眼球、发出时代强音,传递关注养老事业、参与养老服务、关爱老年群体的正能量,孝道文化日益厚重、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来源:中国社会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39615 全国老龄办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 9
月15日,全国老龄办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就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集体学习。
会上,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建军作了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老龄工作重要论述推动“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任务落实》的专题党课。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王绍忠主持会议。
王建军指出,8月31日,民政部党组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
会上,黄树贤部长明确提出,老龄办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做出表率。
贯彻落实黄部长的要求,作为老龄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丰富论述。
王建军指出,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全力推动“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任务的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老龄工作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多次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老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会议上论及老龄工作,在国内视察基层工作和在国际交往中多次涉及老龄工作,提出了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的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加强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根本顶层设计,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提供了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
王建军强调,我们一定要按照黄部长要求,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其影响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总书记站位全局和长远对老龄工作的战略定位;深刻领会、牢固树立总书记强调的积极老龄观;全面把握总书记对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总体要求和新形势下老龄工作的目的目标、原则方针、思路方法、重点任务等的深刻阐述;努力掌握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王建军要求,要全力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发挥好老龄办的职能作用,增强自觉,乘势而为,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要扎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和宣传贯彻,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老龄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光荣感。
二要集中抓好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老龄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奋勇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推动老龄工作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 11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胜利召开。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机关全体人员、各直属单位中层以上干部、代管社会组织负责同志参加了 会议。
(来源:全国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39576 我国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的老人不足0.1% 老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
据统计,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7%。
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
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矛盾凸显。
今天,一个专门以促进我国健康养老事业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养老分会正式成立,致力于促进健康养老政策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据了解,我国老龄化趋势显著,老年人口中一半为空巢独居,近1.5亿老年人有慢性病,1/3同时患有心理疾病,近4000万老人处于失能半失能状态。
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养老服务缺失,90%的居家老人大多处在自为状态,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服务;健康管理缺失,我国享有健康管理服务的老人不足0.1%,获得健康指导、健康服务、健康干预的渠道非常有限,专业护理人员极缺,老年专科人满为患。
作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养老分会的主要推动者,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表示,国家出台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强调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移,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发力,更需要全民参与。
据介绍,健康养老分会是具备专业性、学术性、群众性、非营利性的全国二级社会团体,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那个、秘书长,并在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设立了“健康养老关爱基金”,将针对老劳模、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干部实施关爱行动。
(来源:工人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39580 政策力挺“医养结合”开启养老新模式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
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在丹麦、瑞典等国家,由专业护理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养老院的医养结合模式已经运营多年,而我国不少地区也在医养结合方面有了一些探索,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由于医养结合的优越性,正成为未来养老的主要模式,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养结合”的发 12 2017
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展。
“医养结合”是养老产业未来的方向 从服务内容上看,养老机构远未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养老与医疗相分离是国内机构的一大痛点。
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基本为生活照料性服务,能够提供专业性医疗护理的养老机构比较少。
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相关调查,老年人在选择专业养老机构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医护条件较好”,这充分反映了潜在顾客对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分析认为,未来养老服务机构的主流将是以“医养结合”为运作模式的机构,通过养老机构与医院进行合作,实现医院的医疗资源与养老产业的对接。
就现实情况而言,国内多数三甲医院由于超量的诊疗人次预计很难有资源和养老产业对接,因此基层的二级医院的未来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医院有望在“医养结合”上有所作为。
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数据也反映了医养结合的火爆,近年来医养结合PPP项目越来越多,2016年共有34个医养结合项目,占全部养老PPP项目的比重为32.7%,2017年1-8月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至42%。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39590 政策法规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 意见 陕政办发〔2017〕76
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意见》(国办发〔2016〕91号),促进我省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机制、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13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二、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一)放宽准入条件。
降低准入门槛。
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按照“先照后证”的简化程序执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在辖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设立许可。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支持多元投入。
鼓励境外、省外投资者在省内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与本省投资者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待遇。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开展PPP项目示范。
支持保险机构在陕举办各种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园区。
鼓励养老行业社团组织参与养老服务。
改进审批服务。
精简行政审批环节,全面清理申办养老机构的不合理前置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可以直接向当地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优化市场环境。
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政府投资建设和购置的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居民区按规定配建并移交给民政部门的养老服务设施、国有单位培训疗养机构等改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均可实施公建民营。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以承包、租赁、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市场化运行。
到2020年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应不超过50%。
推进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完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机制。
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
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经营者合理确定,有关部门对其财务收支状况、收费项目和调价频次进行必要监管,同时加强对价格水平的监测分析。
政府运营的养老机构,按照非营利原则,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群实行免费政策;对于以公建民营等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采用招投标、委托运营等竞争性方式确定运营方,具体服务收费标准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
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覆盖养老服务行业法人、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行业信用体系。
逐步将养老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机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相关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
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参与养老行业信用评价和信用监管。
完善奖惩机制,将信用信息作为各项支持政策的重要衡量因素,对诚实守信者在政府购买服务、债券发行等方面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三、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一)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各市、县(区)要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开展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服务留足空间。
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管理,多期建设的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应当在首期进行建设。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标的,当地政府应按照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备养老服务设施,所需资金可列入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
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
(二)发挥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作用。
积极培育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为骨干力量的为老服务模式,提升多元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充分依托村(居)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开展基层联络人登记工作,建立应急处置和评估帮扶机制,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三)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14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拓展养老服务功能。
支持各地建设农村幸福院等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建立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补贴机制。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和改造,在满足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为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
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流转等收益分配优先用于解决本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四)加快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
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方式,加快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设施改造,重点做好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电梯候梯厅及轿厢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造,优先安排贫困、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家庭设施改造,组织开展多层老旧住宅电梯加装,支持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
各地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及城镇棚户区、城乡危房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性安居工程中,要统筹考虑适老化设施配套建设。

四、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一)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全面推行家庭医生与辖区老年人签约服务,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
医疗机构特别是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病科、老年病门诊,并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共建、业务协作,开通转诊、接诊绿色通道。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提供康复、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服务。
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0%。
探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形成多元化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推动解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等费用问题。
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切实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问题。
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到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照料机构内设的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二)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
充分依托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
开发和运用智能硬件,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引导整合线上线下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推广远程医疗服务试点,推进养老、保健、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
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渠道,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源对接,促进养老服务公共信息资源向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放。
(三)推进多样化养老。
依托度假区、疗养院以及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养老、田园养老、健康养老等模式,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旅游、生态健康等服务。
依托老年大学等文化教育资源,丰富老年人文化供给。
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为老服务,满足养老多样化需求。
(四)发展适老金融服务。
规范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保险产品,满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化解风险,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
探索养老金管理公司试点工作,强化老年人金融安全意识,加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力度。
支持具有资质的机构按规定积极参与养老金管理相关业务,做好相关受托管理、投资管理和账户管理等服务工作。
(五)推进老年产品开发。
及时更新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目录,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方便、可靠、安全的老年产品和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软件等。
上述企业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15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五、增强政策保障能力 (一)保障土地供给。
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
统筹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有关部门要按程序依据规划调整其土地使用性质。
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养老设施,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
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城镇现有空闲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举办养老服务机构,经有关部门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土地使用性质可暂不作变更。
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可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对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的养老服务项目,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建设。
(二)完善财政金融支持。
全省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切实落实养老机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要求。
逐步建立健全针对低收入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统一设计、分类施补,提高补贴政策的精准度。
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行补贴应根据接收失能老年人等情况合理发放。
完善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培育和扶持合格供应商进入。
拓宽投融资渠道。
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购置设备和收购改造社会闲置资源等。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养老服务机构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质押,提供信贷支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多样化融资需求。
有条件的地方在风险可控、不改变养老服务机构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可探索养老服务机构其他资产抵押贷款的可行模式。
(三)加强人才培养。
将养老护理员培训作为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
对参加养老服务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且符合补贴条件的劳动者,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发养老服务和老年教育课程,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教学资源及服务。
贯彻落实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奖惩机制,提升养老护理队伍职业道德素养。
将养老护理员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和城市积分入户政策范围。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为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养老服务培训,倡导“互助养老”模式。

六、加强监管和组织实施 (一)强化服务监管。
各地要建立健全民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监管机制,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和服务的监管。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要对其设立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进行监管。
严禁以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名义从事房地产开发,严禁利用养老服务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严禁改变机构的养老服务性质。
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信息监测和分析工作,及时进行政策宣传和风险提示,严厉打击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以及利用互联网组织串联的违法犯罪活动。
对在养老服务中虐老欺老、收取保证金、办理会员卡和发行金融产品等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确保老年人人身安全。
(二)完善标准体系。
民政、质监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和服务地方标准,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科学确定老年人服务 16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需求类型、照料护理等级和养老服务补贴领取资格,加快实现养老服务评估科学化、专业化。
(三)加强宣传引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和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四)完善工作机制。
各地要把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摆在重要位置,建立组织实施机制,及时制定配套实施意见,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监管到位。
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共同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对不落实养老服务政策,或者在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和服务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本实施意见自2017年9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8月30日 (来源:陕西民政) /Home/Article/index/id/462/aid/39586 广东:《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内容解读 为积极推动我市养老设施建设,市规划国土委编制完成了《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简称《专项规划》),该规划已获市政府审议通过。
《专项规划》从规划和土地管理方面,为我市未来养老设施建设提供规划引导和政策保障。
现对《专项规划》的出台背景、规划目标和规划重点等进行解读。

一、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行人口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我市作为“移民城市”,虽然目前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随着第一代来深建设者逐步迈入老年,新移民家庭的逐步稳定带来随迁老人的日趋增多,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我市养老设施建设与老龄事业的发展还不适应,还存在养老设施总量不足,设施建设滞后于老年人口发展等现实问题。
为适应我市人口老龄化需求,构建适应深圳特色的养老设施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布局养老设施,预控设施用地,引导和推进全市养老设施建设,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目标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市老年人口发展趋势,《专项规划》一方面提出到2020年,在养老设施体系上,实现常住老年人口“9073”的发展目标(即常住人口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另一方面,规划提出了机构养老设施(养老院和护理院等)的配置标准和布局方案,规划了具体地块和建设床位;明确了社区和居家养老设施(包括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的配置标准和规划指引;对城市养老环境,提出了规划设计要求。
其中,相关配置标准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中。
17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三、规划重点 (一)全市规划落地70个养老院和护理院项目《专项规划》提出,全市共规划7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老床位25200~25800张;所有70个项目均落实了选址用地,在规划上为实现养老发展目标提供基本用地保障。
其中现状改、扩建用地20处,共提供养老床位7000张;空地新建23处,共提供养老床位8300~8600张;利用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备等方式提供用地27处,共提供养老床位8100~8400张。
同时,《专项规划》对机构养老设施用地进行了弹性控制:一是除规划明确的70处机构养老设施选址外的用地,在符合法定规划和土地政策、公共及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许可情况下,也可经规划审批建设机构养老设施;二是鼓励城市更新项目中建设机构养老设施,上述70项机构养老设施选址在满足相关选址要求并保证总床位规模不得减少的前提下,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街道内调整用地范围;三是为保障我市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本次规划的独立占地的机构养老设施在空间设计上紧凑布局,而不是一次性建满,可为今后扩建预留空间,按照这种节约集约的用地方式,又可为全市未来多增加1.5~2.1万张床位。
(二)明确规划建设时序《专项规划》根据我市老年人口分布现状和未来趋势,分轻重缓急,提出70处机构养老设施的分期实施时序要求。
到2015年,全市共将建设30处机构养老设施,提供养老床位11400~11900张;2016年~2020年,全市共建设4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老床位12100张。
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可结合行业“十二五”规划,以该规划为基础,合理安排建设资金和预控土地。
(三)提供土地政策支持
1、利用新增、存量用地建设养老设施的项目,市规划国土委优先将养老设施用地需求纳入我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对新增用地中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养老设施项目,采取协议出让免地价方式,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为市、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对社会投资的经营性养老设施用地,采用不设竞买资格条件的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限整体转让。
鼓励企业利用已出让未建的存量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建设养老设施,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挖掘潜在的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2、鼓励通过城市更新配套养老设施。
养老院、护理院应尽量独立占地。
独立占地的养老设施用地,移交给政府的,产权归政府;不移交给政府的,产权归开发主体。
对于附建的养老设施,产权归开发主体。
养老设施的地价按相关标准执行。
(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Home/Article/index/id/461/aid/39616 养老研究 北京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研究(下) 在对本课题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背景作出交代之后,课题组要利用“2015
年调查”和“2016年调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被调查者的长期照护需求和意愿,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背景资料和相关数据再作相互印证及必要的补充说明,以便为建立北京市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打下一个扎实的民情民意的基础。
18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统计分析将分成三个部分: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健康状况分析;
二,被调查者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及意愿分析。
以下,我们分而述之:
1.北京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健康状况分析2015年,调查的被调查者为北京市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共涉及7个区县,共回收有效样本3668份,其中城市样本2586份,农村样本782份。
2016年调查的被调查者为北京市5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共涉及3个区,回收有效样本504份。

(1).家庭结构小型化是基本市情对被调查者的家庭结构进行分析,2015年调查的统计数据反映:9.4%的被调查者选择单独居住。
2016年调查的统计数据则反映:独生子女家庭是主要的家庭结构状态,要占到61.9%;多子女家庭的比重是37.3%;无子女家庭则占0.79%。
2016年调查中问到:“您愿意和子女长期一起生活吗?”回答愿意的被调查者占41.4%,回答“不愿意”和“看情况”的分别占24.6%和21.6%。
当问到“您觉得您的子女孝顺吗?”,回答“孝顺”的占84.8%,没有回答“不孝顺的”。
调查数据表明,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愿意与子女共同生活,并认为子女孝顺。
但实际上家庭小型化,已经是与人口老龄化并存的北京市的基本市情。

(2).收入偏低支付能力有限2015年调查的数据表明,被调查者的上月平均收入是2435元;2016年调查的数据表明,被调查者的上月平均收入是3266元。
统计结果的差异与两次调查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相关,2015年调查的下限是60岁,而2016年调查是50岁。
2016年调查提问“老年人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是多选题(限选三项)。
主要收入是养老金的被调查者,高达87.3%;排在第二的是工资收入,占22.0%;接下来是子女资助,占10.3%;然后是社会救助(10.3%)和亲友资助(0.4%)。
在2015年调查中,被调查家庭在调查上月的家庭总收入,平均为7450元,家庭总支出,平均为4750元,总支出占总收入的64.0%。
在2016年调查中,被调查家庭在调查上月的家庭总收入,平均为6708元,家庭总支出为平均为4552元。
总支出占总收入的67.9%。
两次调查的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总支出的情况,基本一致。
2015年的调查,对被调查者日常生活开支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日常生活支出1366元,伙食费678元,占总支出的50.0%,医疗费350元,占26.0%。
而用于家政护理的费用平均为22元,仅占总支出的1.6%。
让被调查者对自己家里的经济状况作自我评价,2015年的“相对宽裕”和“基本够用”两项比重的和,为89.4%,2016年的“中上”、“中等”和“中下”三项的和,为91.0%,相当接近。
由此可推断,被调查者对本身家庭经济状况评价,趋于中等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个人收入应该在月人均2500—3500元之间,家庭总收入在6000—7000之间,家庭总支出,要占总收入的六成半。
因此,自我评价多为“中等水平”。

(3).健康状况不乐观需要照护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并不十分乐观。
根据2015年和2016年两次调查的统计数据,身体健康的被调查者很少,仅为一成多一点,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患有不同的慢性病。
其中最普遍的是高血压,近半数被调查者罹患此病;然后是骨关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都在三成到四成之间;接下来是白内障和糖尿病,超过二成;再接下来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超过一成。
因此,在2015年调查中,有17.1%的被调查者,曾在2014年住院。
在2016年调查中,有将近二成的被调查者,在2015年有过住院治疗的经历:住院一次的为13.1%;住院两次的老人为4.17%;住院三次及以上的为2.18%。
2015年调查显示,在调查前两周,有14.6%的被调查者生过病。
在被调查者生病时,75.8%会找医生看病,20.3%对疾病进行自我治疗,还有3.9%对疾病置之不理。
19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七成半找医生看病的被调查者反映,看病时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排队时间太长,占77.2%;手续繁琐,占41.5%;收费太高,占33.7%,等等。
在二成多对疾病进行自我治疗的被调查者中,则有八成以上是自己买药吃。
调查数据表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乐观。
但在医疗服务方面,老年人遇到的困难较多。

(4).医疗支出仍然居高不下所幸的是,被调查者较为普遍地获得了医疗保障。
2015年调查是99.7%,2016年调查是97.2%。
但是,医药费中有一部分必须自付和自费。
2016年调查显示:在医疗费用中涉及自付和自费部分的被调查者为88.7%,平均费用为4457元。
2015年调查的数据显示:费用在500—3000元最多,占41.5%,费用达到20000元以上的,占0.9%。
当2016年调查问到医疗费用负担时,回答“有一定负担”的为24.6%,回答“负担较重”的为20.2%,回答“难以承受”的为6.2%。
虽然北京市的医保覆盖面已达九成半以上,但医疗费用的自付和自费部分,仍然不菲,平均负担相当于一个半月的收入。
因此,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还是觉得,医疗费用是个负担。

2.被调查者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和意愿在对北京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有所了解之后,接下来的讨论,将集中于与本课题研究目标直接相关的、被调查者对长期照护保障的需求和意愿。

(1).担心生病、没钱和无人照顾在2016年调查中,针对个人生活状最担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多选题),被调查者的选择首先是“生病”,为74.6%;其次是“没钱”,为50.4%,;再次是“不能自理时无人照顾”,为46.6%。
在2015年调查中,问到家里是否有需要照护的老年人,有15.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有”。
2016年调查的问题,是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近三个月中出现不能自理的情况,有7.9%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有”。
两者之间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2016年调查有时间上的限制。
目前的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需要长期照护服务的被调查者,大约在3.0—8.0%。
需要最多的是“心理抚慰”和“慢性病护理”,都占8.0%;需要最少的是“长期卧床护理”,占3.0%。
但其中已经获得服务的更少,最多的是生活照料,在有需要的老人中,有52.0%得到了服务;最少的是“长期卧床护理”,有需要的老人中,仅有7.0%得到了服务。
以上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老龄化社会中的普遍担忧:生病、没钱和无人照顾。
在当前生活中,这些问题都已经是现实的存在。

(2).家庭照料和现实中的困难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成员,即配偶和子女,仍然是提供长期照护的主力。
2015年调查的数据是75.7%,2016年调查的数据,更高达91.5%。
有趣的是,两次调查之间的差距(16.2%),基本上被家政服务(15.9%)所填补。
在2016年调查中,了解被调查者未来的长期照护意愿时,家庭成员还是首选,达76.0%。
问卷中还以多选题的方式问到:“您认为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会给家庭带来哪些困扰?”,被调查者选择“家中人手紧张”占60.3%;“经济骤然紧张”占58.5%;“精神压力很大”占55.8%。
这三种回答是关于人工成本、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的,涉及的面都在六成或接近六成。
以上的调查数据说明,长期照护现在主要是由家人承担,但实际上家庭照护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居家服务和机构服务都能接受2015年调查,让被调查者在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服务方式中作选择,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了居家服务,达60.8%;其次是视情况而定,比重是24.6%;至于机构服务和社区服务,占比都很小,前者8.8%,后者5.8%。
2016年调查,是将三种服务方式分别提问:关于居家服务,回答“愿意”的占56.4%;关于社区服务,回答“愿意”的占50.0%,关于机构服务,回答“愿意”的占55.6%。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在“三选一”的前提下,被调查者对于三种服务方式并没有特殊的偏爱,选择的比例都在五成上下。
同时,对此问题还没想明白的也不少,居家、社区、机构分别是29.8%、17.3%和23.8%。
在2016年调查中,当问到不选择机构服务的理由时,回答“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占71.2%;回 20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答“老年服务机构收费太高”,占44.2%。
当问到:“如果不选择接受上门护理,主要原因是什么?”,回答“担心价格太高”,占60.0%;回答“担心安全问题”,占34.3%。
在2016年调查中,对愿意接受机构服务的被调查者进行了追问:“您会根据哪些条件选择服务机构?”,选择“老年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的,占80.0%;选择“老年服务机构的价格”的,占72.9%;选择“老年服务机构离家距离远近”的,占50.4%;选择“老年服务机构的设施设备”的,占40.0%。
作为选择的标准,被调查者主要会考虑服务质量和价格,而设施设备则被排到了最后。
对于长期照护保障的服务收费,若不考虑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先假设完全由被调查者自己支付。
调查结果是:五成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000—2999元”,这也许和被调查者的收入大多在3000元左右相关。
从以上数据看,虽然居家服务仍会是首选,但对机构服务的了解并予以接受的面也越来越大,而且半数以上愿意自己出钱并且金额还不低,人们的考虑正越来越趋于现实。

(4).长期照护筹资多指望政府在以多选题的方式问到长期照护费用的来源渠道时,回答“由政府承担”的,占77.4%;回答“由老人自己支付”的,占32.9%;回答“由单位负担”的,占19.1%;回答“由主要赡养人支付”的,占13.7%。
看来目前这一代老年人,大多思想传统,对政府期望值很高;但也有不少老人,愿意自己负担。
对于单位和子女,则期许已然不高。
接下来的问题是,政府用哪种方式提供资金支持时,有40.3%的被调查者选择社会津贴,有37.7%的被调查者选择用社会保险,有22.0%的被调查者选择社会救助。
选择社会津贴和社会保险的比例十分相近。
以上数据说明,在长期照护的资金筹措方面,政府仍然被寄于厚望。
但选择用社会保险方式筹资,也有将近四成的民望。

(5).愿意参加社会保险的占四成当问到是否愿意负担社会保险费时,表示“愿意”的占42.9%,表示“不愿意”的占29.4%,表示“不清楚”的占27.8%。
对社会保险付费,愿意的还不少。
进一步问到具体的付费标准。
在愿意交费的被调查者中,愿意交300元及以下的是43.0%,愿意交901元及以上的也是43.0%,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再以多选的方式问不愿意的原因何在?最主要的意见是“经济上无法承受”,要占69.59%。
以上的数据说明:愿意付费参保的还算不少,有四成。
但在付费金额上还有较大差异,>300和<900的各占四成。

(6).不接受商业保险的近四成最后的两问,是想让被调查者考虑一下“商业保险”。
当问到“如果由保险公司为您提供长期护理保险,你愿意参加吗?”回答“愿意”的被调查者占30.4%,回答“不愿意”的占38.1%,回答“不清楚”的占31.6%。
比起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人气稍弱。
追问不愿意的原因:最主要还是“经济上无法承受”,占53.7%,“不信任商业保险”,占比为46.4%,也将近五成。
以上数据表明:商业保险的接受程度要比社会保险低,大致相差一成,原因是经济能力和信任程度。
小结在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险现状方面,北京市的相关政策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
但是,若从老年人的需要和意愿看,也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医疗费用的可受性,都还有待改善。
这就提醒我们,建立长期照护制度,恐怕不能光从仍然很脆弱的医保基金去“挖潜”,恐怕要另辟蹊径,制度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
北京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十分突出,但目前还是倾向于在家庭内部解决;对于机构服务,大多数老年人还表示能够接受;对于社区服务,则基本上没有概念。
老年人对服务付费的担心非常明显,并且寄希望于政府能够给予补贴。
对于长期照护保险,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持积极态度,但对于交费出言谨慎。
老年人对于商业保险并不看好,原因是经济实力和保险公司的公信力。
因此想到,中国的长期照护保险,可能应该学习日本的经验,走个人投保和政 21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府补贴并举的路子。
(来源:《残疾人发展理论研究》) /Home/Article/index/id/469/aid/39573 辽宁:沈阳市苏家屯区积极探索敬老院规范管理新路子 苏家屯区位于沈阳浑河南岸,距市中心
15公里,辖5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9万人。
全区现有农村五保对象900户940人,其中集中供养275户280人,分散供养625户660人。
苏家屯区原有农村敬老院14所,基本上是一乡(镇)一院,在建设规模、配套设施、安居环境上,都已不适应当前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需求。
2007年,根据省、市民政部门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文件精神,按照“高起点合理规划、高质量施工建设、高标准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结合全区五保老人实际和敬老院的分布情况,本着保证五保养员入住率和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的原则,区政府对全区的农村敬老院实施了较为科学的整合规划,出台了《苏家屯区敬老院整合实施方案》,将原有14所乡镇敬老院整合为5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
2007—2010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2400余万元,先后新建了沙河中心敬老院、永乐中心敬老院、苏家屯区中心敬老院、陈相中心敬老院,改造了红菱中心敬老院。
目前,全区中心敬老院总建筑面积为18800平方米,床位710张,可满足未来5-8年的集中供养需求。
现集中供养15个乡、街道的五保养员280人,占全部农村五保户的30%。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优化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整合工作,成立了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中心敬老院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整合工作。
同时积极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经费问题。
2008年4月,经苏家屯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苏家屯区老龄事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老服中心”),编制5人,为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办公地点设在区民政局,主要负责全区农村中心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老服中心的成立从体制上规定了敬老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方向,从而为全区敬老院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由该中心派出的工作人员分别担任整合后的各中心敬老院院长,行使领导职能,承担敬老院的全面管理工作。
老服中心和各敬老院人员工资、办公经费、水电煤气等费用全部由区财政负担。

二、健全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服务行为 一是建立“四位一体”管理服务机制。
成立区委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任主任,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苏家屯区农村中心敬老院养员‘四位一体’管理服务机制工作委员会”。
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民政局、乡(街道)、中心敬老院、养员监护人(代理人)责任明确,以协商解决、依法解决为原则,共同参与养员管理、共同为养员提供服务、共同协商处理有关事务。
二是突出院务管理。
一是完善了工作制度。
规范了值班记录、院长查房记录、医疗记录等7种工作记录,统一了工作程序及养员日用品发放、生活补助、劳动补助、丧葬费等标准,使全区各中心敬老院管理使用一个制度,服务采用一个规范,考核通用一个标准。
二是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
局核算中心对各中心敬老院的经费收支进行了规范。
规定各中心敬老院实行报账制,每月为其预留5000元经费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大宗物品由老服中心统一采购,各类物品仓库实行日清月结。
三是定期进行考核评比。
老服中心每季度结合日常检查和敬老院互检的实际情况,对各中心敬老院进行一次评比,年终进行总评并划分档次;采取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的方式,每年对各敬老院院长进行一次考核评比,优秀者给予一定奖励。
敬老院每月对服务员、养员进行一次评比,被评为优秀的服务员当月工资上浮 22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10%,不称职的下浮10%,连续2个月评比不称职,予以辞退处理;对养员以奖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
同时还采取其它措施奖勤罚懒。
如将清扫工具、洗涤用品和米面油等,每月按一定量分别包干给服务员和厨师,按月结算,视结余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三是实行民主公开。
局社会科和老服中心每月组织召开一次院长集体办公会,听取上月工作情况汇报和管理服务建议。
各敬老院成立了养员占多数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共同研究敬老院重大事项,参与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敬老院日常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经费收支等重大事项在向院委会汇报后,按月在公示板上张贴,接受全体养员的监督。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
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局社会科和老服中心每月对各敬老院进行一次检查,听取一个院的院务会,每季度组织一次互检,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
五是加强安全防范。
区民政局成立了局领导任组长、社会科和老服中心为成员的农村中心敬老院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编制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患精神类疾病的养员,一方面积极协调家属同意,送专科医院治疗;另一方面对病情较轻,家属不愿送医院的,按重、中、轻程度划分,分别由院领导、服务员和养员负责帮教。

三、树立新理念,为管理服务注入时代特色 为在传统养老观念中注入时代特色,满足多种形式的个性化需求,区民政局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是注重养员心理健康。
要求服务员经常握一握养员的手,送上一个微笑,传递一份爱心,让养员体会到温暖。
各中心敬老院均设立了心理抚慰室,选出一名文化素质高,善于做养员思想工作的服务员担任心理咨询员,由区中心敬老院专业心理咨询师辅导开展咨询工作,在完善养员健康档案的同时建立了心理档案。
各敬老院每个月为过生日的养员举办一次集体生日宴,老人手捧生日蛋糕,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二是丰富养员精神生活。
区民政局为每所敬老院订阅了报刊杂志,每天组织养员读报。
区科协在区中心敬老院和陈相敬老院开办了“科普大学”,选派专家和优秀教师,开设养生、保健、法律、文明礼仪、感恩教育等课程。
区民政局还和沈阳体育学院结成了共建关系,该学院志愿者为养员们创编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健身操。
通过这些特色活动,促进了养员的身心健康,保证了养员的思想稳定,院风更加和谐。
三是探索开展特殊护理。
敬老院中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病人和精神类疾病患者是养员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和相对健康的其他养员生活在一起,会有很多的不方便,有的甚至成为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因素。
在确定敬老院整合规划时,区民政局提出了将原红菱敬老院改造为中心特护敬老院的设想,得到了省厅和市局的大力支持。
四是增强院办经济实力。
区民政局在创建良好环境,规范人性化服务的同时,着力发展各敬老院的农副业生产,开辟以院养院、以副补院的新路,敬老院发展更具活力。
整合后,全区中心敬老院共有耕地50亩,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及各种应季蔬菜,基本实现了蔬菜的自给自足。
各中心敬老院大力发展养殖业,年出栏生猪60头以上,养鸡300余只,基本上保证在每个节日杀一头猪。
同时,还将闲置房屋和场地出租,增加创收。
2009年,沙河、永乐和陈相三所中心敬老院合计创收超过8万元。
今年,区民政局还计划兴建蔬菜大棚和增加养殖种类,年创收力争达到10万元。
几年来,苏家屯区在敬老院整合的实践中,边抓建设边抓管理,认真研究中心敬老院管理服务的特点,力求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为今后敬老院的长远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敬老院管理任重道远,必须长抓不懈。
区民政局将努力立足创造性、探索科学性、把握规律性,确保敬老院管理服务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养员生活得有尊严,更有幸福感,把各中心敬老院建成敬老、爱老的文明窗口。
(来源:辽宁民政) /Home/Article/index/id/469/aid/39577 23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四川利州区边远农村爱老助老项目推动基层老年协会作用发挥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上级安排,2017年利州区在金洞乡清河村、宝轮镇苟村、赤化镇冯家村和清江村、工农镇小塘村等五村实施福彩公益金爱老助老项目,资助五村基层老年协会加强协会建设,开展省级基层老年协会创建,在老年教育、文化娱乐、为老志愿者服务、乡土文化红色文化抢救性保护、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利州区是四川省定贫困县(区),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县)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县(区)。
全区幅员面积1539.25平方公里,辖3乡6镇8个街道办事处,150个行政村,7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68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7.632万人。
小塘村位于北部高寒山区,清河村位于白龙湖右岸深山之中,苟村位于紫兰湖支流菖溪河中游,清江村位于清江河左岸,冯家村位于赤化镇北部山区,五村基础设施建设脆弱,产业发展滞后,是边远山区或半山区的贫困村或较困难的非贫困村。

二、五村基层老年协会现状 (一)经费不足,工作无保障。
我区于2007年开展首次省级敬老模范区创建时,在我区17个乡镇办老年协会、150个村,71个社区均建立了基层老年协会,并进行了备案制批复,覆盖率达100%。
乡镇老年协会、城镇社区和城郊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社区老年协会均正常开展工作。
五村由于经济落后,老年协会存在组织不够健全、无固定活动场所、基础设施薄弱、经费来源短缺等问题,大多未能正常开展工作。
老年协会会长大多由村支两委中年龄较大的委员兼任,上级安排的老龄工作由村委会完成,工作流于形式。
(二)乡土文化边缘化。
在边远山区,一方面,在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作用下,外部文化对农村的影响越来越大,乡土文化被忽视;另一方面,缺少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导致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缺乏有效载体,乡土文化被边缘化,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相反,封建迷信活动有抬头的趋势。

三、五村老年人生存现状调查 五村老年人生存现状调查表 项目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贫困村类别总人口数(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数(人)80岁以上人口数(人)90岁以上人口数(人) 清河村18.97贫困村858196253 冯家村10.3贫困村831115101 苟村6.3贫困村5498260 清江村小塘村 5.7非贫困村 8.8非贫困村 2346 726 427 184 16
8 2
0 24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健康(人) 46 71 健康情况 残疾(人) 17 11 慢性病(人) 133 33 不识字(人) 137 文化程度 小学(人)初中(人) 58 93
1 19 高中及以上(人)
0 3 无子女(人)
0 3 子女情况 1个(人)2个(人) 26
9 79 65 3个及以上(人) 91 38 子女外出 区外务工五年以上75 72 务工情况 (%) 区外务工五年以内25 28 区外务工一年未回
0 0 子女外出 未归情况 区外务工三年未回
0 0 (%) 区外务工五年及 以上未回
0 0 子女赡养 68 72 主要经济来源(%) 种养殖业亲友馈赠 12 14
3 4 政府救助 17 10 10 414 39
5 5 29 67
8 116 497 12 52 412 146
0 15 26
0 0
0 15
0 3 66
3 7
1 381 43 482 43 131 55
3 65 45 97 35
2 6
0 70
0 0
7 0
0 67 67 71 15 16 13
4 5
5 14 12 11 调查显示,一是青壮年外出务工十分普遍。
五村到区外外出务工人口均达到
50%以上,节假日回乡看望,一家团聚。
15%以上村民在区内季节性务工,顺便照料家庭和老人。
单纯靠种养殖业为生的家庭十分少见。
二是孝文化依然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尊老爱老风气较浓厚。
即使子女长期在 外,也非常看重风评,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也大多尽心尽力。
子女长期不回家,对老人完全不管不问,绝对意义上的“空巢”老人极少。
三是重土难迁的思想依然浓厚,老年人主动的“留守”、“空 巢”居多。
60、70年代出生的村民把故乡当作根,平时外出打工,节日返乡。
哪怕在外地城市买了房,养了娃,生了根,融入了居住地的生活,也往往也不愿外迁户口,一样在乡修房,过节一定返乡。
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到了春节,城里冷冷清清,乡里红红火火。
少数老年人随儿女进了城,大多数 老年人一方面因城市的消费高,不愿意给子女带来经济上的压力;一方面因老年人觉得城市节奏太快、 25 2017
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规矩太多,认为农村平静安逸不吵不闹,空气清新干净,民风淳朴邻里关系融洽,没事可以种菜种花种草,适宜养老。
如果在老年人生病时子女负责医疗费用和护理,平时给一部份生活费,节假日回乡看望,年龄不是很大,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留在故乡就可以过得舒舒服服。
这是一种主动的“留守”、“空巢”。
四是宗族观念和宗族势力有所抬头。
由于世世代代居住在一起,一个村多是几大姓共居或互有亲缘关系,建祠堂开清明会举行祭祀的越来越多。
一家有子女不孝,往往辈份高、年纪大、有威望的乡贤耆老会主动站出来,通过对子女进行教育、调解,形成舆论导向,一个村的人都会对这些子女进行道义上的谴责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极少。
五是老年人大多数都还在参加劳动。
一方面是基于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不愿土地荒芜,一方面是都想着为子女减轻负担,只要有劳动能力,老年人都还在一直劳作。
在调查中仍参加劳动的老人年龄最大的有80岁。
六是邻里自发互助情形相当普遍。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这五村民风淳朴,同组同村乡邻妯娌之间、叔伯之间、子孙之间没有明晰的老人助老人的责任关系,但家庭亲戚伦理道德的关爱关系是十分深厚的,存在着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习俗,因此子女外出务工,一般都将老年人托付给有亲属关系的邻居照管。
(二)经济欠发达,农村空心化影响老年人的生存状况。
不容忽视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事实存在。
五村均为贫困村或插花贫困村,自然条件的不足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业生产吸引力降低,决定了青壮年外出打工寻求更好生活。
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对农村老人的养老影响深远。

四、五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及需求分析 根据我们调查走访和平时来信来访的情况看,农村老龄化情况的日益严重以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容乐观,但是也没有一些调查文章说的那么悲观。
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来源的问题。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孝文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孝道依然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占重要地位。
老年人都有着“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传统思想,生活来源除新农保每人每月75元,部份老人有低保金、重点优抚对象定补抚恤金、遗属补助金、计生奖扶金、残疾人护理补贴、高龄补贴外,大多数靠子女供养。
如子女在外打工不顺,无法提供养老所需的经济支持,老年人虽老不能休,还要自耕自种养活自已。
二是就医和日常生活照料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不可避免会患上慢性疾病,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只能陷入“看病无人陪,看病无人管”的境地。
假如晚年丧偶,独居生活,就更雪上加霜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人近四成以上患高血压,两成以上患颈椎病、腰椎病。
老人们的体检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看病就医的便利性也有所改善。
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交纳新农合由政府买单,新农合报销也非常方便,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还可在定点医院享受“一站式”服务二次报销,报销后医疗费用还很大的还可由乡镇社事办向区民政局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尤其是2016年起我区实行建卡贫困户住院自付部份不高于10%这一政策后,大多数困难老人就医不再困难。
但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和突发情况的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和日常照顾已成问题。
三是精神慰藉、情感需求缺乏的问题。
对于有着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的老年人来说,人到老年,恋家、爱家,对家人的心理依赖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子孙满堂、老有所养”、“与子女同住”是大多数中国农村老人最喜欢的养老方式,现实生活中如果子女长期在外打工,情感满足会出现平时太少,春节太多。
尤其是在生病的情况下,老人反映寂寞、无人交流的比率更高。
老年人长期缺乏关怀,情感上得不到慰藉,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五、以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为抓手,以增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为中心,开展爱老助老活动。
(一)开展创建省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活动,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

一是健全机制,规范建设。
本次爱老助老活动中,我们以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为核心,对五村创建工作加强指导。
开展培训。
安排五村协会工作人员到已建成的龙潭乡界牌社区、南河街道石马坝社区、宝轮镇云峰社区等省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参观学习。
按照规定进行了老年协会换届选举,强调老年协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此基础上,把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谐 26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对照标准,进一步规划、规范基层老年协会建设。
二是建设阵地,拓展服务。
为使五村的基层老年协会不成为空架子,切实当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 众之间的桥梁,本次活动中,我们指导老年协会对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村民活动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进行监督管理,积极利用相应的物质设备开展活动,做到了基层老年协会有阵地。
如宝轮镇苟村村委会委托老年协会管理文昌宫及幸福院,清江村老年协会管理村农民夜校和老年活动中心,清河村老年协会管理文化站及农民书屋,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种免费或低收费服务。
(二)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工作。
一是建立志愿者队伍,开展互助活动,保障高龄、留守、空巢老人紧急救援和精神关怀。
五村地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是社会组织服务难以触及的服务死角。
我们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各村基层老年协会建立志愿者队伍,如党员志愿者为老应急服务队和老人互助组。
小塘村地处高寒山区,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空巢留守老人多,交通不便,且居住分散。
如遇地质灾害、非法侵害、森林火灾、突发疾病等突发事件很难实现快速紧急避险和及时得到紧急救助。
村老年协会依托年轻党员志愿者组成为老应急服务队,一个队员联系一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按居住地理位置把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抱团成块建立互助组,选一位健康的低龄老人为组长,老年协会每月给组长报销一定电话费。
组长对本组的老人每天走访,组织互助组内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重点安排邻里之间老人互助,开展助医、助浴、理发、购物、打扫清洁、做农活等活动。
村民发生紧急事件由本人或互助组长和应急服务队联系,组织人员进行帮助。
对难以救助的困难老人,由村支两委适时调度人员处置险情和突发事件。
2017年春节前小塘村三组村民李炳莲在做核桃冬季管护时突发脑溢血,互助助长任中全马上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向村老年协会报告,短时间内组织人员将其送往区第四人民医院,因李炳莲独女已离异且在外地务工,年仅13岁的孙子在工农小学读书,村老年协会垫付治疗费5000余元,每天安排2位老人在医院轮流照顾,为她穿衣、吃药、洗澡、按摩,直到她女儿归来。
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和悉心的护理,李炳莲老人很快康复。
这样全村空巢留守老人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组团相互服务,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的实际困难。
通过这些举措,老年协会工作在群众中得到了高度认可。
二是发动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志愿者,主动作为,参与村居自治,开展综合治理、民间调解等工作,形成有特色的老有所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减轻生活的压力,而紧张的人际关系则会加剧病痛和苦难。
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边远农村是完全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主要集中于婆媳等家庭环境和邻里等村落环境,如何帮助老人处理好与之相关的人际关系,对于促进老人身心健康,减少心理压力,保持老年人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五村在爱老助老活动中均有意识地组织乡贤老人开展民间调解、关心下一代和综合治理,既让有能力有想法的老年人发挥了余热,又减轻了村支两委的负担。
如苟村里80多岁的李天吉、王兴兰夫妇,平时由两个儿子赡养,一个儿子养爹,一个儿子养妈,两个儿子条件都不错,都认为自已是孝子。
老两口到了晚年成了事实分居,生活上不习惯,精神上得不到慰籍,苦不堪言。
在村老年协会调解员杨德成、李先德、李守祥的调解下,两个儿子共同出资,建起三间新平房带厨卫给父母居住,轮流上门照父母,共同承担生活和医疗费用,两位老人笑了。
三是购买必要设施设备,试行城镇社区老年大学与农村老年协会结对,开展老年教育共享,提升边远山村老年人文娱活动和老年教育水平。
本次活动中,五村均购置一定文娱、生活设施设备,用于老年协会开展日间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
如苟村新购健身器材一套,购机麻两台,电视一台,建图书室1个,休息室2个(设有无障碍卫生间以及桌椅,床,沙发等)。
开展麻将、扑克、川牌、唱卡拉OK,象棋、跳坝坝舞、学川剧豫剧等文娱活动。
清江村还购买了射灯、音响,建篮球场一处。
为提高老年教育水平,清江村还与宝轮镇云峰社区开展结对活动,云峰社区老年协会每月派出教师开展一次剪纸、舞蹈、太极剑等教学。
村里老人们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
清江村四组71岁的老人夏秀珍加入老年协会后,现在只要不忙农活,她几乎每天7点半都会准时出现在村委会前的操场上参加坝坝舞。
现在参加坝坝舞的村民已达200多人。
村上还准备组成舞蹈队,争取明年能参加市区乡级的比赛。
四是开展乡土文化和红色文化抢救性保护工作。
川北地区有着自已独到的乡土文化。
尤其是在金洞乡清河村,川北剪纸、川北锣鼓、川北山歌、川北刺绣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这里代代相传。
“饥者歌 27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其食,劳者歌其事”,这里唢呐高亢有力,《离娘调》、《接客调》、《万年花》、《观音扫殿》曲调简约明快,独具特色,极富感染力。
川北剪纸花样题材广泛,多以山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山川景色、历史人物、生活场景、吉祥图案为主,明快粗犷,栩栩如生。
川北山歌内容丰富,语言浅白、真率、质朴,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
我区川北民俗文化园演出的民俗舞剧《红烛映九天》就是由民俗山歌《哭嫁歌》演绎而成。
号称“深山百灵鸟”的103岁的老人陈金英为我们唱了一首山歌《月儿落西坡》:“月儿落西坡,我等我哥哥,哥哥不来看我,心里没着落。
”清河村组织老教师在辖区走访,记录《十月怀胎》、《相亲歌》、《盘山歌》等山歌500余首,对乡土文化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我区湖区山区流传的刺绣近似附近朝天区的麻柳刺绣。
多用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以架花、挑花、扎花、串花、游花等手法,用色大胆,配色鲜明,表现力丰富。
川北锣鼓多用于生产生活、红白喜事和节日。
近年来,乡村文化精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出走,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弱、群体越来越小。
爱老助老项目中,清河村老年协会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购置锣鼓、舞狮、花灯道具一套,组织村中老艺人张国伦、张金全、孟长生等成立锣鼓队、舞狮队、山歌队,在白朝、三堆、沙洲、碧口等地的红白喜事中演出,宣传政策和移风易俗。
购置绣线土布,提供教室,组织会刺绣的老人郑先连、祁树珍、袁开银、张光秀等开展免费教学,本村邻村的姑娘小媳妇纷纷前来观摩学习,绣花帽、绣花鞋、鞋垫等手艺有了新传人。
我区是革命老区,辖区内红色文化遗址众多。
如清江村曹家祠堂红军医院、苟村李家院子红军指挥部等红色遗址由于年久失修,湮没于山野。
清江村、苟村老年协会主动与区老促会联系,由老促会将遗址的情况上报,已纳入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目录,争取项目资金进行修缮,为我区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基础。
五是老年协会积极参与本村精准扶贫工作。
老年协会在精准扶贫贫困对象识别、扶贫规划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参与扶贫工作宣传,强化舆论引导。
老年协会对村扶贫工作进展和成效的大力宣传,特别是加强对《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和建卡贫困户自强不息、发展产业脱贫典型的宣传为扶贫开发工作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2)老年协会积极参与建卡贫困户精准识别。
老年人对本村家家户户的经济情况清楚,五村在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中,依托老年协会对全村农户进行摸底,然后综合考虑群众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支出、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统筹分析、综合评定。
按照“四步两公开”(即:组内初评、村内公示、乡镇审核、区上备案)的程序,五村重新识别了贫困户。
由于工作扎实,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重新识别后五村人人服气,现无因识别不精准引起的上访现象。

(3)老年协会积极参与扶贫规划。
老年协会一帮人世居本地,对本地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优缺点、贫困户家庭情况清楚。
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人居环境建设与改善、致富能力与劳动素质提升、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提出了宝贵意见。
五村老年协会参与规划制定,结合贫困户发展愿望,因地制宜,围绕“贫困户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干什么能见效”三个方面,科学合理确定了帮扶项目,立足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了产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规划。

(4)参与贫困户脱贫认定。
老年协会积极参与确定脱贫对象,参与核实贫困户产业发展、务工状况、劳务培训和项目扶持收益等综合情况,并进行认真测算,对脱贫人口进行认定。

六、下一步农村基层老年协会充分发挥作用的思考 (一)进一步坚持基层党组织对基层老年协会的领导。
农村老年人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信息的封闭
和传统封建思想的深刻影响,主动学习新文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易被一些不良思想左右。
老年协会的中坚力量乡贤耆老大多也是宗族中年龄大,辈份高,有威望的老人,稍有不慎,就会走入宗族势力主导舆论的误区。
必须加强党对基层老年协会的领导,尽可能多的选举党员成为协会领导者,淡化宗族观念和宗族势力对协会的影响。
(二)积极参与村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建设基础设施。
只有把设施建设好,才可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顺利地将产品销出去。
包括通硬化公路,解决安全饮水、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整治河流沟渠、改造农村电网,开通移动4G网络和宽带网络。
这是打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桎梏的重要措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近几年的精准扶贫和有关政策安排,已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我们走访调查中发现,边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
二是构建现 28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代农业。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只有通过政策引导、坚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上规模,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模式,产生大效益,成为真正产业,真正解决农村的空心化,留住青年农民,才能保证村庄的继续存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业。
老年协会要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盘活乡村空置住房、抛荒土地、山林等资产,发展产业。
如金洞乡清河村,位居白龙湖景区山中,山川秀美,民风淳朴,乡土文化传承人数多,川北传统民居、民俗保留相对完好。
如果作为古村落进行打造,展示农耕文化特点的物品、民居、民俗,开展民间艺术、祠堂祭祀活动的表演,保持和营造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氛围,把文化项目与民生项目结合起来,使乡土文化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发农村旅游市场,让城市居民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也为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发展成功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老年协会的运转及作用发挥。
现五村老年协会经费除本次爱老助老项目资金外,平时经费来源均来自村委会集体拨款。
协会真正发挥作用,要有常态化的工作经费来源机制。
一方面是要加大各级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投入。
对基层老年协会工作进行常态化资助。
二是在有余件的地方帮助农村老年协会实行登记制,以组织健康低龄老人成立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以协会的名义,承接社会组织无法完成的边远农村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取得收入,获得经费。
三是可通过村委会、村民小组划拨少量集体土地、鱼塘、山林等给予老年协会管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自带造血功能,使协会经费得到保障。
(四)进一步开展城镇与边远农村老年协会结对活动,带动农村老年协会活动开展的质量提升。
城镇社区老年协会和社区老年大学有着边远农村社区不具备的优势。
开展结对活动,可以在农村社区开展更为广泛的活动。
对于有一技之长的老科研人员来说,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实验天地。
开展结对活动,对城乡老年协会的工作都有促进作用。
“互联网+”智慧养老已成为新时期养老趋势,开展对农村老人互联网知识教学,使农村老人熟练使用电子地图、QQ、微信、手机APP等,可开展在线心理抚慰、紧急救助、保健咨询、老年教育、购物等远程服务,可节约人力物力,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会起着不可估量的提升作用。
(五)积极参与农村幸福大院建设和管理工作。
几年的实践显示,农村幸福院的建设对解决居住分散的边远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有着现实的意义。
留守老人平时入住幸福大院,和乡邻一起住在的熟悉环境里,费用不高,子女均能够承受;春节、暑假等子女孙子女回乡时可被家人接回家居住享一享天伦之乐。
既排解了老年人的孤独和寂寞,又解了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
老年协会参与幸福院的管理,既为老年人服务,又为老年协会解决了开展文体活动所需场地。
本次爱老助老活动的开展,对我区边远山区农村基层老年协会的建设和作用发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带动了项目村附近的村(社区)老年协会的工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年协会作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是不可替代的。
五村老年协会在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经验,我们看到了希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和基础设施的落后,我区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边远农村养老问题仍然是个沉重的话题,边远山区老年协会要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69/aid/39607 养老访谈 姜开福:调整传统服务结构,使服务更具人性化 本届老博会由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 29 2017
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以“弘扬敬老养老美德,促进老龄产业发展”为主题,围绕老年人生活需求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引进国际养老服务业的科研和实践成果,促进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发展。
应第九届山东老博会组委会的邀请,国家养老网担任本届老博会的支持单位,在传播、学术以及相关资源方面予以支持,共同建设养老行业数据平台。
老博会期间,国家养老网对话山东省临沂市凯旋医养集团副总经理姜开福。
以下为访谈实录 国家养老网:姜老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凯旋医养集团的发展状况。
姜开福:我们凯旋医养集团是由2000年建院的凯旋医院,2005年建设的临沂凯旋养护院,临沂凯旋培训中心以及临沂凯旋鉴定老年培训中心等单位构成的。
医养集团的主要特色就是医养结合,我们充分利用了2000年建院的医院的医疗资源,这所医院到现在已经发展成有着近二十年历史的二级综合性医院。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于2015年托管了白沙埠镇当地的敬老院,并充分整合了敬老院的土地及房屋,在保证五保老人生活的基础上,植入了我们的医疗资源,然后对社会老人进行了开放。
公建民营可以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从而保证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待遇不降低,养老的用途不改变。
而且能让老人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同时工作人员待遇也有了提高。
老人在入住的过程当中,政府得到了放心,老人子女达到了满意,入住的老人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目的。
正是因为这样,凯旋养护院从2015年建院到现在两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们相继托管了临近的几处敬老院,比如有李官敬老院、半城敬老院,这两所敬老院我们已经成功运营。
另外我们托管了我们附近的枣园敬老院,该敬老院正在装修当中。
我们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第一是由于党的养老政策的快速出台,第二个是充分利用了我们的医疗资源,同时达到了多方共赢的目的,为养老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国家养老网:凯旋医养集团从托管养老院开始就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那您能跟我们谈一下做医养产业的经验体会吗? 姜开福:我们在近几年来的医养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积累了以下几个体会,一是我们在做老年产业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医疗资源。
失能或半失能的老人,这类老人的身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变,甚至患上一些老年性疾病。
得了老年性疾病以后,对社会、家庭、病人自身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充分利用上级的政策与我们的资源,考虑到老人在失能半失能以后,他们的康复需求就成为了刚性需求。
另外就是一个生活需求,再一个就是他的精神慰藉需求。
我们针对这些老人的特点利用我们的医疗资源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服务。
老人入住以后,如果身患疾病,我们每一天都请大夫到他的住所,他的住所也是他的病房,每天去查房了解病情,然后由护士执行医嘱。
另外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我们有康复理疗进行康复。
另外,我们针对老人的子女都出去工作去了,在家里比较孤独的问题,我们成立了护工队伍,这个护工队伍在养老过程当中被称作养老护理员,有初级、中级。
我们针对人才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我们成立了一个凯旋护工培训学校,根据国家人社部的要求,对护理员进行短期的培训,然后持证上岗,由这些人与老人不断地沟通、交流,同时老人在住院养护期间,他们之间也成为合作伙伴,他们有共同的思想交流,这一并解决了第二个精神孤独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老年艺术团,定期给老年人演出一些节目,像京剧、豫剧、川剧等一些传统戏曲节目,还有当代的歌曲舞蹈的节目。
这样使居住的老年人的精神得到的慰藉,内心得到了快乐,真正达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来源:国家养老网) /Home/Article/index/id/526/aid/39617 30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张百峰:搭建养老全产业链平台,愿老人优雅老去 本届老博会由山东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以“弘扬敬老养老美德,促进老龄产业发展”为主题,围绕老年人生活需求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引进国际养老服务业的科研和实践成果,促进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发展。
应第九届山东老博会组委会的邀请,国家养老网担任本届老博会的支持单位,在传播、学术以及相关资源方面予以支持,共同建设养老行业数据平台。
老博会期间,国家养老网对话北京银色港湾老年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百峰。
北京银色港湾老年服务有限公司,在中国进入银色经济的大背景下成立。
公司专注于中国养老产业全产业链服务的探索,以及养老服务社会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通过引进日本多年养老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当前社会文化及居民生活水平,创建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养老产业服务模式。
以下为访谈实录 国家养老网:张总您好,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企业的情况和目前的产业布局。
张百峰:好的,我先大体介绍一下我们银色港湾(北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是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之后才成立的,立足于做搭建整个养老服务的全产业链运营商。
目前初步考虑了六个运营版块,其中第一个是养老人员的培训和劳务输出。
培训是指我们邀请一些经验比较先进的日本专家、教师来对我们国内的人员进行培训,把日本的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植入到国内来,在培训之后,一部分人可以充实到我们国内的养老机构里去,另外一部分人可以输出到日本,在日本再接受三年的强化的养老服务的实习训练,再回国之后就成为我们这个机构运营的核心骨干,这就是培训和输出的业务版块;第二个版块就是当我们的团队成熟之后就要涉入养老机构的运营,包括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这三个部分的养老版块。
现在有一些日间照料中心,包括养老机构,我们正在沟通,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就会落地了;第三个版块是做养老用品和养老器械的销售,因为国内的一些用品和设备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从日本引进了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再就是经过长期的实验的,把这样的产品引进到国内来,这样进行一个平台化的销售;第四个部分就是整个养老地产的策划运营版块,之前我们集团也是做房地产的,所以整个地产版块的运营策划服务再加上养老服务就能够实现养老地产的全产业链的运营配套;第五个版块就是在我们后期,如果我们前面四个版块做成功之后就再启动一个医养结合的,把一些中医的保健和康复运用到养老产业里来;最后一个板块是说临终关怀,就是说在老人最后的这一段时间,我们希望能够让老人放心、很舒适的、也很安心的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把这一块作为后期启动的重点。
整体来说,我们银色港湾的六个业务版块是要打造全产业链的服务,同时也争取做行业的创新者,或者是领先者。
国家养老网:这六个板块可以说抓住了现在养老行业的主要症结。
您觉得银色港湾与同行业从业者在理念上有什么不同?
张百峰:中国有句老话叫“先做人,后做事”。
应用到我们养老理念里边来说,“先做人”是指这个行业太缺人了,国内的机构缺人,世界各地都缺人。
我们先后多次去日本考察,日本现在的养老人才这种稀缺性已经到了一个急剧增长的程度。
现在养老人员的缺口大约是40-50万的,所以我们希望培训出来的是很专业的人,只有专业的人来做养老服务,才能更好的推动整个行业。
所以我们先成立了康桥职业培训学校,通过学校的培训把我们的学员给培训成一个很成熟的人。
就像刚才也介绍了,我们打算从日本引进一些比较好的专家和教师过来,把我们的学员培训成能够上岗,并且能够提升职业态度的养老人才。
等这个“人”做完之后,再做我们具体的运营机构的事情,以上是我们自己的“先做人后做事”。
国家养老网:您的意思是说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先把人员配备好,再去做夯实机构的事情。
张百峰:对,哪怕说我们现在可能有很多机构可以落地,但是由于人实现不了的话,那我们也不 31 2017年09月19日《每日养老资讯》 敢去做。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老人,如果我不能给他提供很好的服务,那对老人来说是不负责的,对于我们自身来说也不能够安心。
国家养老网:您说的对,养老行业里责任心很重要。
银色港湾进军养老行业也有段时间了,您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养老行业? 张百峰:其实从2016年到2017年,国家对于养老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不管是国务院也好,部委也好,或者省市级的政府机构都相应出台了很多政策,而且在逐步地落实过程中。
但我觉得有两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
一个是说养老行业的从业者,就像刚才讲的养老护理员这一方面,目前来说养老护理员在整个市场中仍面临着相对低的收入,再就是社会的认可度偏低,导致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
目前我们考察了这么多养老院,就以济南为例,济南的养老院大量的服务人员都还是以这种中年或者中老年的服务人员为主。
他们接受新鲜的理念,特别是日式的服务理念,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家都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中,同时也通过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能让这一群人有相对高一点的收入,这样做能吸引大家不断地走到这个行业里边来。
第二个方面就是指老人这一方面。
从现在来看,我们跟老人沟通,跟机构去沟通,包括跟民政局的相关领导,养老协会的相关领导去沟通,这方面其实做的还有一些欠缺的地方,现在咱国家提倡的是“9073”也好,或者“9064”也好,重点还是在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这一方面相应的扶持政策还是远远不够的,这种重视程度也还是没有真正的落地。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上午的展会上,来参观的老人看到我们能用移位机把老人从床移到轮椅上,老人和我们在深入沟通的时候就说,其实轮椅可以到卫生间里边去,但我们家轮椅进不去,或者门能进去了在里边却转不开。
这就说明想做居家养老的话,适老化的改造很重要。
这方面北京才刚刚开始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但其他的城市还没有落地,接下来希望有相关的政策能够落地。
另外,如果说能从前期,在商品房开发市场里,能在设计规范,或者说建设阶段就能考虑到适老化的设计的话,那就减少了后期很多改造的成本,给家庭或者给社会能节省很多资金。
所以说我们希望这一方面能够也有所突破。
国家养老网:刚才说的是我们目前的一个现状和不足。
那么我们可以轻松地畅想一下,如果是若干年后各方面条件健全了,一个理想化的中国老年人社会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张百峰:我们在进入养老行业之前研究养老行业的时候,大概就是在2013、2014年。
我记得那个时候习主席在参观一个养老院的时候说过几句话,我印象中应该是说要争取打造一个“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目

标签: #房子 #怎样查备案价 #网址 #显示器 #建设网站 #服务器 #标准 #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