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RAL,云计算中心是什么

计算中心 2
A2主编:肖洁编辑:闫洁校对:王心怡2011年11月2日星期
GENERAL 综合NEWS Tel(押010)8261458382614597E-mail押news@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 解决人口问题应循整合均衡原则 本报记者黄辛 10月31日,世界人口迈进70亿。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高增长使世界人口变动出现两极分化。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现实是总生育率已连续近十年持续下降,而老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
最近,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彭希哲应邀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了题为《中国人口变动的过去与未来的挑战》的综合评述。
在评述中,彭希哲认为,中国已成功扭转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但未来中国面临的与人口相关的挑战将更加严峻;未来10到50年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继续向老龄化转变。
彭希哲呼吁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
史转折时期:从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城市主导的社会,从年轻的社会转变为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一个人口大量流动的社会。
我国政府采取的各项与人口相关的政策是推动人口转变的关键因素。
“人口的变化对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是巨大的。
”彭希哲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化规划、区域发展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决定未来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家庭结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未来10年,我们会面临短期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每年会有600万学生毕业,2020年中国会有2亿人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这对于就业是个很大的压力。
不过,也是未来推动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储备。
”彭希哲认为,这也为教育学科配置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结果。
”彭希哲指出,虽然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得以扭转,但中国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人口形势。
为此,必须通过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劳动生产率提 高、退休年龄延长等手段来应对未来劳动力年龄人口短缺所产生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
而在彭希哲为《科学》杂志撰写的评述 里,他建议中国政府应当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将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8的水平,以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的长期均衡协调,避免过快的老龄化进程和人口总量在未来可能的迅速下降。
“作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必须通过整合均衡的途径统筹解决。
”彭希哲说。
中国人口越来越“老”未来有近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 数据显示,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人口的年增长率为0.57%,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不久前,彭希哲在复旦发展论坛上作题为《中国未来十年人口态势》的演讲时指出,现在中国生育水平保持在每个家庭出生1.5个小孩,而印度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8个小孩,美国2.1个,挪威1.9个。
中国的低生育率水平已和英、法等国一致。
这种现状持续下去,势必使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折,即从一个年轻的社会转变为老龄化社会。
“中国的人口在慢慢变得越来越‘老’。
”彭希哲说。
去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70%的人口在15岁到59岁之间,这个比重是世界上最高的。
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处于劳动力年龄。
不过,我国儿童占人口的比重却越来越低。
目前,0~14岁的人口仅占16%。
未来5年左右,我国的劳动力总量会增加,而在10年后劳动力数量会明显下降。
整个社会中,年轻人的比重将会下降,人口整体老龄化趋势将不可逆转。
“根据这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近1.8亿,到2020年大概是2.5亿。
”彭希哲预测,2020年,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但中国始终会是21世纪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除了人口老龄化,彭希哲认为,未来1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还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出生性别失衡。
目前,我国的男性比女性多了1500万人,而且这个差距在未来10年会持续上升。
“其结果是会有将近3000万男性找不到老婆。
”彭希哲说。
尽快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通过整合均衡的途径统筹人口问题 彭希哲认为,中国正处于人口变化的历 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含量持续增长 本报讯(记者高长安通讯员张欣)“1979年至2004年的25年间,河北平原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在持续增长。
”近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栾文楼介绍说,施肥、大气CO2浓度升高、秸秆还田是有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其积极意义在于相当于增强了土壤肥力,同时可减缓CO2的排放。
据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对河北平原表层及深层土壤的分析和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利用单位土壤有机碳密度法,计算了1979年至2004年河北平原各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变化。
研究发现,2004年的浅层和深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比1979年均有所增加;含水量和粘粒含量较高的水稻土、沼泽土、砂姜黑土等土壤类型碳储能力强;反之,含水低、粘粒含量低的土壤类型如风沙土和新积土等储碳能力则较弱。
土壤有机碳储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施肥、大气CO2浓度升高和秸秆还田。
这具有典型的河北平原农业生产特点。
据栾文楼介绍,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而且是最活跃的部分。
土壤有机碳库约占陆地总有机碳库的2/3,是大气碳库的2倍。
因此土壤有机碳含 量的高低对于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显示,土壤对有机碳的存储能力与土壤的物化性质、周围生态环境、碳源类型等都有重要关系。
植被的破坏、土壤水分的流失会导致有机碳储量降低。
因此,沼泽土等高水分含量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在表层和深层土壤都发生了降低,这也显示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
青藏铁路部分路段成高温冻土 专家提醒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路基稳定性 本报讯(记者王进东)青藏铁路左路肩的年平均地温高于天然地面的平均地温,有些路段已成为高温冻土或退化状态的高温极不稳定多年冻土。
这是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勇等人的最新观测发现。
李勇指出,对于受水热环境变化影响的路基,应加强排水、配合挡水保温护道,消除或削弱路基周围不良水热环境对路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我国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
2006年,铁道部和中科院建立了青藏铁 路多年冻土区长期观测系统,在青藏铁路沿线建立了覆盖多年冻土区路基、桥梁、涵洞的78个观测断面和3个气象站,对沿线气候、冻土条件和工程水热变化及其规律等进行系统、连续监测。
李勇等通过观测发现,青藏铁路左路肩的年平均地温高于天然地面的平均地温,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至尺曲谷地段、布曲河谷底至温泉断陷盆地和唐古拉山区及山间盆地地段,已成为高温冻土或退化状态的高温极不稳定多年冻 土。
有10个观测断面左路肩冻土的人为上限位于原天然上限以下。
李勇认为,青藏铁路运营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出现的主要问题如裂缝、路基下沉,主要与工程措施强弱、地温场的变化和周围水热环境的影响有关。
同时,李勇提出,保护冻土路基稳定性的措施是减少太阳辐射和周围环境的水影响,宜采用路基两侧排水,增加片石护坡、坡脚和护道,埋设热棒和片石护坡复合结构,在边坡铺设遮阳板或预制空心混凝土构件。
半附生榕靠“绞杀”其他树木赢生存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通讯员郝广友)树木一般都生长在地上,但在热带地区,有一些树种在早期阶段附着其他树木生长,只在生活史后期才逐渐通过向下生长的气生根与地面建立联系,发育成独立生长的大树,这类植物被称为半附生植物。
近日,中科院的科研人员对这种特殊的生长方式开展了相关生态学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生态学》上。
通过研究,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博士生郝广友在导师曹坤芳的指导下,证实了保守的水分传导、利用及抗旱性是半附生榕在雨林生态系统中繁荣的重要因素,并发现相关获取和利用水分功能特征的适应性进化是热带雨林植物多样性形成和保持的一个重要机制。
据曹坤芳介绍,桑科榕属植物约有900种,是世界各地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物种。
由于热带雨林复杂的环境条件及榕属植物的特性,半附生的生长习性在榕属植物不同类群中多次独立进化,使半附生榕成为最大的半附生木本植物类群。
目前约有近500种半附生榕。
一些榕树独特的“绞杀”现象形成了热带雨林一道奇特的生态景观。
早期生活阶段的附生习性,使半附生榕的繁殖更新不必依赖于雨林中的林窗,即较大树木死亡后在森林中形成的空缺,并减少了与其他物种的激烈竞争,成功进驻茂密的雨林。
但是,附生生长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水分获取上的困难。
因此,该类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抗旱的生理功能特征。
相关专家认为,榕属植物中地生和半附生的分化为研究植物生理功能的进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
图为棕榈树上的“绞杀榕”。
郝广友供图 增强构建“科研—企业—市场”完整价值链的主动性 长春应化所组织专家深入企业调研 本报讯(记者石明山通讯员于洋)近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组织了高分子、无机、物化等优势领域的10位研究员及副研究员,深入到江浙地区,与地方科技局和百余家企业负责人开展了广泛的项目推荐、洽谈和对接活动。
在为期4天的“江浙行”活动中,这支专家小分队先后与常州市科技局、杭州市萧山区政府与杭州市科技局、浙江德清县政府联手组织召开了三场专题项目交流推荐洽谈会。
来自长春应化所的科研人员在推荐洽谈会上分别介绍了双烯烃合成橡胶、储能电池(材料)、高分子泡沫吸收材料等项目的研发背景、阶段性特色成果、应用领域、市场需求 和产业化前景等,引起了与会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
活动现场,很多企业就有关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特色和成熟度、研发成本等向科技人员进行了咨询,并围绕着企业技术开发的难点、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
该所科技人员在常州参观了与常州市共建的常州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听取了关于该院科技布局、硬件建设和运行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在萧山,他们考察了相关化工公司,并与公司技术人员就“纺织污水处理”防紫外防老化塑料膜、增塑剂等进行了探讨。
长春应化所还与德清县签署了《长春应 化所与德清县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在与地方企业交流洽谈的同时,该所科 技人员对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研究目标也更为明确。
很多科技人员都深有感触地说,此次“江浙行”看到了长三角地区经济腾飞的成就与活力,了解了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感受到了广阔的合作空间,提升了围绕市场开展研发的理念,增强了构建“科研—企业—市场”完整价值链的主动性。
会后,常州、萧山和德清科技局的领导和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要组团到长春应化所作进一步的调研考察,建立相互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推进双方实质性的科技合作。
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奠基 中科院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项目启动 本报讯(记者周熙檀)11月1日,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在雁栖湖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
该中心的启动是落实北京市“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举措,将以建设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信息化基础平台为目标,通过提供面向工业设计、生物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行业的超级云计算服务,致力于推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于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和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009年6月,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合作协议》,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是该园区第一批落户单位。
根据院市共建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协议方案,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配套基础设施环境,一期建设规模为17000平方米,其中超级云计算机房8500平方米。
该中心将先期建设10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系统,并根据需求由院市双方共同投入购置新增计算资源,逐步建设万万亿次的超级计算能力并申请成为国家超级云计算中心。
据了解,2010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了“祥云工程”产业链项目组。
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该工程,预计今年收入150亿元以上。
一大批云计算企业分工协作、整体推进,在一系列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简讯 河北赞皇大枣核桃搭乘“神八”进入太空 本报讯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
记者当日从河北省赞皇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的大枣、核桃种子亦随神舟八号飞船遨游太空,参加太空育种。
赞皇大枣、核桃是赞皇县的两大支柱产业。
但随着规模扩大,影响果树产业发展壮大的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红枣品种单
一,核桃品种混杂,没有确定出主栽特色核桃品种。
为此赞皇县委、政府决定利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的契机,开展红枣、核桃航天育种工作。
专家们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选取辽宁1号、辽宁7号、清香、赞美、珍珠香等五个品种的核桃种子;红枣则选取品质优良、种仁含量高的红珍珠枣做种子。
(高长安魏国英) 孙大文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本报讯近日,“广东省领军人才”入选者、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终身教授孙大文继去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后,再次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这是在欧洲的华人科学家首次当选该院院士,也是欧洲历史上首位拥有两院院士荣誉的华人。
孙大文是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国际著名专家。
从1995年起,受聘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成为首个在爱尔兰获得永久教职的华人。
孙大文是该校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教授,领导食品冷冻及计算机化食品技术研究团队。
(李洁尉祝和平邝兆明) 河南首个科技人才中长期规划出台 本报讯10月31日,河南省科技厅发布该省首个 科技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公开招揽海内外科技英才 和科研团队。
规划提出“造就一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 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 伍,重点建设一批优秀创新型科技团队,支持和培养
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骨干人才,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 创业人才,加快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人才”等六项任 务,将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生物 技术人才支撑工程、新材料人才支撑工程、企业研发人 才集聚工程、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等五项重点工 程。
(谭永江) 上海启用“千人计划”科技服务专窗 本报讯
10月31日,上海市正式启用“千人计划” 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为入选中央和该市“千人计 划”的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提供科技政策咨询、计划项目 申报等服务。
自国家“千人计划”启动以来,已有
225名在沪工 作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该计划。
上海市科委依托 该市科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成立“千人计划”科技服务 专窗,对“千人计划”入选者及其核心团队,推送科技政 策及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信息,提供项目申报、政策辅 导、申报进程跟踪等服务。
(黄辛) 国产全球最先进三维深海拖缆船开始作业 本报
讯近日,由东方物探公司建造的12缆 BGP—Prospector勘探船在完成物探装备海试后,在巴 布亚新几内亚海域开始首次勘探作业。
据了解,该船一次加油续航时间为3个月,可在 40米到1000米水深海域作业,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 三维深海拖缆船舶之
一。
从2005年开始,东方物探开始建造深海勘探 船。
2006年12月,具有较强自动化作业能力、可在无 限航区航行的中国石油第一艘深海三维地震勘探船 “BGP先锋号”投入运营。
目前,东方物探海上勘探 业务已初具规模,拥有深海作业队伍3支和滩浅海 作业队伍6支。
(高长安马永)

标签: #数据 #数据 #做什么 #数据 #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时候 #的是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