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医院,病毒感染白细胞低怎么办

白细胞 6
广西师范大学医院 -赵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发生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 多个国家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
经全基因组测序确认为 “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将其命名为 • 冠状病毒是一种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在自然 界中广泛存在。
由于它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头戴“皇冠”,所以将其命 名为冠状病毒。
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目前,通过釆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呈上升态势,要注意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传播和扩散。
•—、病原学特点 •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8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 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
•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乙 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 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 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相 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 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 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 人群普遍易感。

三、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 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 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 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 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 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 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 表现。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二)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 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

2、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1)病原学检查:釆用RT-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 、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2)血清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三)胸部影像学。
•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 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五、诊断标准 •(一)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
1。
流行病学史 •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 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 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六、鉴别诊断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尤其是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三)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七、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 似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单人间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 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 直报,并釆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在确 保转运安全前提下立即将疑似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
与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 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 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釆样 时间
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 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八、治疗 •(一)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

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2、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
•(二)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

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
有条件者可行细胞因子检测。

3、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
有条件可釆用氢氧混合吸入气(H₂/O₂:66.6%/33.3%)治疗。

4、抗病毒治疗:可试用α-干扰素(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 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成人200mg/50mg/粒,每次2粒,每日2次,疗程不超过10天)、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成人500mg/次,每日2至3次静脉输注,疗程不超过10天)、磷酸氯壑(18岁-65岁成人。
体重大于50公斤者,每次500mg、每日2次,疗程7天;体重小于50公斤者,第
一、二天每次500mg。
每日2次,第三至第七天每次500mg。
每日1次)、阿比多尔(成人200mg,每日3次,疗程不超过10天)。
要注意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如患有心脏疾病者禁用氯噌)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三)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

1。
医学观察期•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蕾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 风解毒胶囊(颗粒) •清肺排毒汤 •适用范围:结合多地医生临床观察,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苓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苑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
•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
每天一付,早晩各一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

九、出院 •(一)出院标准。

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4、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 (釆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满足以上条件者可出院。
•(二)出院后注意事项。

1、定点医院要做好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 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 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患者出院后,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 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 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 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3、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和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 如何选择口罩? •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 共场所使用。
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推荐疑似病例、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 用外科
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 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可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推荐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 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上述方法适用于常用的普通医用及医用外科口罩,其他 类型口罩可根据口罩的佩戴说明进行佩戴。
•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接触脏东西后,接触食物或者鼻黏膜、眼结膜等黏膜之前。
•去医院、看护病人后。
••外出或购物回家后。
••处理宠物粪便后。
••给孩子换尿布后。
••損鼻涕、揉眼睛后。
••做饭前、冲奶粉前。
••摘戴隐形眼镜前。
只用自来手冲洗效果很有限。
必须用抑菌洗手液、香皂或肥皂认真洗手并擦干,才可以达到除菌消毒的效果。
•如何做好个人卫生? • 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C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釆 用肘护、衣袖遮掩口鼻,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用过 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加盖垃圾桶内。
• 饭前便后勤洗手。
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手遮挡咳嗽、 打喷嚏后、饭前便后,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 睛前,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洗手时按照“七步法 ”,需持续15秒以上。
如无条件洗手时,可用消毒湿巾或 免洗手消毒剂擦拭手进行消毒处理。
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 所的公共物品和
部位。
•不随地吐痰。
口鼻分泌物可以用纸巾包好投入垃圾桶。
•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 建议在校师生每日进行健康监测(最好早晚各一次) ,并根据社区或学校要求向社区或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接触其他人员。
若出现发热 、咳嗽、
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 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或由监护 人报告学校或社区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后及时到定点医院 就诊,并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 工作。

如果身体有异样应该如何做? •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应主动报告学校或报 告社区,并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 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 、咽痛、
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 、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 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 诊。
前往就医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 具。
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疾病史、旅居史及接触 史,以及发病后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群,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在宿舍内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应做到不串门,不接触非本宿舍人员。
•要注重宿舍里空气的流通,窗户对流通风,每日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可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用喷壶均匀喷洒在宿舍的每一个角落,且保证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其次,75%医用酒精可以用作物品、台面、手部的表面消毒,使用浸泡了医用酒精的棉球擦拭表面即可。
•保持衣服、被褥、座椅套等纺织物清洁,可定期洗涤、消毒处理。
可先用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5〜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勤倒垃圾,可定期对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进行消毒处理。
•去食堂如何做好防护? •要釆用分餐进食,尽量分散就餐。
•坐下吃饭时再脱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若条件允许 应隔位就座或保持人际间的安全防护距离(尽量保持1.5米),避免就餐说话,避免扎堆就餐。
•就餐前、就餐后注意洗手。
•前往教室、自习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区域应该如何做? • 教室、图书馆、自习室作为校园人口密集区域,在出 入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做到和他人保持距离。
多 人共处一室时,如有必要全程佩戴口罩。
•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纸巾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飞沫传播。
•触碰墙面、把手等公共部位后,要注意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湿纸巾擦拭,防止病毒传播。
•在办公室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及时清理垃圾。
• 尽量不使用中央空调,保证排气系统运转正常,定期 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建议每日通风3〜5次 ,每次30分钟。
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尽量保持1.5米以上距离。
多人办公时要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吋双方佩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严格洗手。
•在实验室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期间尽量停止实验室工作。
•若必须进入实验室,要听从老师安排,避免密集工作。
•佩戴口罩,做好防护。
•若从事与病毒等相关的研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程。
•按照要求进行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等的处理处置。
•疫情期间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什么? •每天摄入高蛋白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不吃生鸡蛋,鸡蛋在烹饪之前,也务必先清洗蛋壳。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 又要吃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疫情严重期间,建议继续在室内自我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可以做一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丰富生活,放松心情并转移注意力,例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运动、玩游戏。
•如有心理问题应该如何咨询? •可以前往行业协会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如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协会等;也可以去学校寻找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或去当地医院寻找心理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电话:2803440,值班手机:。
•疫情期间校医院24小时值班电话:育才、王城校区: •雁山校区:3699120•三校区发热门诊咨询电话:•
一、雁山校区:雁山区人民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3833120。

二、育才校区:第五人民医院6790120。

三、王城校区:第二人民医院2882089,2823827 。

标签: #手表 #储存卡 #表格 #怎么做 #管家 #数据 #表格 #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