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健康B,儿童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病毒感染 5
健康热线:0371-65795666 天天健康BB17-B24 DAHEDAILY 2014年8月27日星期
本叠值班主任丁艳敏统筹王芷荭责编刘云美编李庆琦 本期 关注 53种疾病向输液说NO □记者林辉 阅读提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不应输液……上周,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晒”出在门、急诊中53种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清单。
记者发现,这份清单里包括感冒、腹泻、咽喉炎等常见病,都明确不需要抗菌药输液治疗。
我省多位专业医生认为,这份清单还比较靠谱,有一定专业水平和合理性,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但他们同时也强调,疾病千变万化,不能“一刀切”。

1. 儿科有些病频输液没帮助 ★儿科涉及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解析】“严格说,门诊上这几种疾病的确可以不用抗菌药。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凯说,孩子发热低于38℃,精神也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回去坚持一天,如果病情加重再服药,“有的家长心疼孩子,想让孩子尽快康复,坚持要给孩子输液,我一般都会解释,建议口服药。
”王凯说,毛细支气管炎虽然带着“炎”字,但其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血象不高也建议吃药,但孩子发烧或有合并性感染的要输液。
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儿科主任苗萍说,对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仅需口服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于轮状病毒腹泻无脱水征者仅需调整饮食、服用口服补液盐防治脱水及对症治疗。
但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轮状病毒腹泻合并中重度脱水者需要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如果未合并感染,口服解痉平喘化痰药物及雾化治疗就能有效缓解症状。
”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儿科主任苗萍说,如果合并严重细菌感染及哮喘持续状态者,就需要及时住院抗感染输液治疗。
不过,两位儿科专家也强调,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时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这也 是本着为患儿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2.内科有些病常输液易致病 ★内科涉及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10.慢性浅表性胃炎;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3.轻度结肠炎;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17.急性膀胱炎;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19.单纯的房早、室早;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频繁发作除外);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
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24.无特 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解析】“在门诊输液应用药物中,主要合成琦籽 集中在抗菌药物和能够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中 成药物制剂。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呼吸 内科主任医师张华说,就内科疾病来讲,慢性疾病 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器、支气管哮喘缓解 期、脑卒中及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还包括糖尿病 及其他一些内科疾病,急性起病的疾病,比如普通 的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属于病毒感染,也不需要 静脉输液治疗。
张华说,对于呼吸科疾病,尤其是慢性气道疾 病稳定期,如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应规范治疗,不 需静脉输液,急性加重期,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 患者的一般状况,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 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 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 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 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感冒到何种程度需要输液治疗呢?郑州人民 医院颐和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臧金萍说,若连续高 热,流脓性鼻涕,血检呈现白细胞增高等指征的,可 以进行输液。
如果真的需要用抗菌药,患者胃肠道 功能正常的话,建议先口服此类药物,在经过两
天观察无好转后再考虑输液治疗,一般感冒不建 议患者输液。
下转
B18版

标签: #病毒感染 #新生儿 #数据 #新生儿 #病毒 #便签 #小心 #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