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查“病灶”下“猛药”,新闻热线:0531-85123268

哪里找 2
本版邮箱:sdfzbga03@本版编辑:马永文区域版·菏泽 2019年2月19日星期二
3 菏泽:查“病灶”下“猛药” 铲除黑恶团伙240个 “今年7月,我实名举报恶霸曹某敲诈勒索我孩子一事。
举报信寄出去没多久,菏泽市公安局民警就多次秘密找我核实情况。
为了办理此案,他们加班加点不辞辛苦,我看在眼里,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得知曹某被依法严惩,我和家人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2018年11月7日,曹县一名村民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菏泽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高荣国手中,向惩治恶霸的公安机关表示感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菏泽市公安机关下足功夫查“病灶”,频出重拳下“猛药”,标本兼治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截至目前,共侦破涉黑犯罪案件4起,打掉涉恶势力犯罪集团21个、涉恶犯罪团伙219个,破获刑事案件480起,查封、冻结、追缴涉案财物价值7500余万元。
下足功夫,找准涉黑涉恶“病灶” 菏泽市公安局出台了《菏泽市公安 机关核查涉黑涉恶线索工作办法》,线索核查专职队伍24小时高效运转,对情况明、指向清的举报线索全部建立线索管理台账,严格落实线索摸排“三长负责制”和核查报告“四签字”,力争尽快查实查透。
同时,制定《菏泽市公安机关派出所摸排涉黑涉恶线索滚动排查制度》,明确派出所所长为涉黑涉恶线索排查的第一责任人,组织专人对近5年的案事件和重点对象、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
他们还制定《菏泽市公安机关主要警种黑恶线索排查工作规定》,对各警种部门职责任务、摸排内容、工作方法以及线索移交等作了明确规定。
各警种部门立足资源优势共同参与摸排,摸排责任和要求传达到每名民警,并对及时摸排报送线索、协助侦破重特大黑恶犯罪案件的民警,与办案民警“同案同奖、同功同奖”。
频出重拳,为群众安全狠下“猛药” 菏泽市委、市政府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度重视,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四级书记抓扫黑除恶”的工作格局。
专项斗争伊始,菏泽市、县公安机关全部成立由“一把手”任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警总动员打响扫黑除恶“菏泽战役”。
为提高线索核查战果转化率,菏泽市公安局针对恶势力犯罪线索立案并一律列为督办案件,成立由分县局局长任组长的专案组,集中力量重点攻坚;对涉黑犯罪和重大恶势力犯罪线索,采取异地用警的方式进行核查侦办。
截至目前,菏泽市公安局先后开展10余次100人以上的异地用警集中抓捕行动,共抓获在逃人员80余名。
持续发力,一查到底切除“毒瘤” 为了彻底扫清“毒瘤”和“保护 伞”,菏泽市公安局优选15名政治素质 高、业务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民 警充实到“扫黑办”,各县区均成立10人 至15人的扫黑除恶专业队。
菏泽市公安机关注重构建信息共享、 协作会商、协同发力的立体工作格局,完 善与纪委监委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同步介 入、双向移送、核查反馈机制,强化扫黑 与“打伞”的衔接配合;与检法等机关建 立完善黑恶案件通报、会商、提前介入等 工作制度,切实形成打击合力。
为确保涉黑恶犯罪案件及时侦破,菏 泽市公安机关完善长效机制,相继出台了 27
种工作方案和机制办法,实行一月一通 报、一月一考核,对在侦办涉黑恶案件中 发挥关键作用或有突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奖 励,对因工作不力造成辖区涉黑恶线索摸 不出、查不清、打不掉的严格落实责任追 究制和“一票否决”制,确保打赢扫黑除 恶战役。
【李
璐】 菏泽开展争当 “十项十佳”活动 1月31日,菏泽市公安局下发通知,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争当“十佳基层所(队)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特警”“十佳交警”“十佳监管民警”“十佳攻坚标兵”“十佳刑事技术标兵”“十佳扫黑除恶办案能手”“十佳国庆安保维稳标兵”“十佳辅警”活动,进一步浓厚干事创业、创先争优氛围,激励广大民警、辅警忠实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责使命。
此次评定对10项争当活动分别评出“十佳”10名、提名奖10名。
11月底前,市局召开争当“十项十佳”活动表彰大会,对10项“十佳”和提名奖获得者予以隆重表彰,并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大力推介宣传其事迹。
对“十佳”中事迹最为突出者,按照规定程序优先向上级推荐参与评先评优活动。
开展争当“十项十佳”活动,对于激励全市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进一步振奋精神,转变作风,凝心聚力,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营造争先创优、立功创模的浓厚氛围,切实担当起新任务、新使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静轩】 自2018年12月以来,菏泽市公安机关认真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强化治安排查、安全检查、运输监管、禁放管理,严打各类非法制造、销售、运输、储存、燃放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涉烟花爆竹案件53起,刑事拘留4人,行政拘留51人,罚款15人,收缴烟花爆竹26000余件。
菏泽烟花爆竹 专项整治行动成效突出 反诈骗成绩单一年为群众挽避损失 2018年以来,菏泽市反诈骗中心把人民的期待作为奋斗方向,付出巨大努力,克服重重困阻,戮力拼搏,忠诚履职,取得了打击电信诈骗工作全省第3名的优异成绩。
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4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8名,劝阻反馈被诈骗电话1.7万余条,成功劝阻接到诈骗电话群众9484人,挽回和避免群众损失达1.5亿元。
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打击效能 针对各县区发生的重大诈骗案件,市公安局采取“跟案上人”的办法强化专案打击,加大打击力度。
同时,为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大要案的侦查破案力度,对被骗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案件,一律列为县级公安局长包办案件,定期通报破案进度。
单县的李女士被诈骗分子以购买红酒、红茶的手法陆续诈骗65万余元。
市县两级对此案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市局刑警支队派员赴福州市靠案共同作战,于2018年5月31日在福州成功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14人,扣押作案电脑150余台、手机150余部、轿车3部,查扣赃款数十万元。
经查,自2017年9月以来,该团伙在福州市晋江区、台江区等地,以卖红酒、茶叶为幌子开设公司,组织大量员工,发放给员工电脑和大批社会人员手机号码,让员工用事先编好的话术按手机号码加对方微信,冒充“高富帅”、“白富美”取得对方信任,然后让对方购买红酒、茶叶,并以竞猜中奖、商品升级的方式进行诈骗,非法获利达500余万元。
为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菏泽市公安局打破部门警种樊篱,刑侦、网警等多警种加强配合,着力提升合成作战能力,全力保障打击电信诈骗跨省、跨市案件侦查需要。
2018年6月20日,单县居民张某被人以投资股份挣钱为由诈骗30万元,接警后,市局、县局立即开展相关案件侦破工作。
11月7日,在市局相关警种部门的协助下,办案民警奔赴西安市成功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电脑、POS机、手机等财物一宗。
经查,该团伙以虚拟身份在微信上和受害人聊天,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声称认识股票行业的专家,鼓动受害人在网上炒股赚钱,并推荐其安装名为“JHJ期权宝”的手机软件进行诈骗。
该团伙成员以此方式诈骗多名受害人现金,涉案价值达1000万余元。
积极预警处警,及时介入阻断犯罪 “科技+机制”的模式,正在全市预警阻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境外犯罪团伙不断升级诈骗手法,利用网络改号电话,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群众难辨真假,防不胜防。
对此,市反诈骗中心依托省厅“预警防范平台”推送的疑似受害人信息,由市反诈骗中心及时予以电话预警阻止,对于长时间占线或无人接听的电话,市反诈骗中心组织县区反诈骗中心出警落地找人进行劝阻,防止群众受骗。
市反诈中心与三大运营商健全完善了诈骗电话拦截关停、诈骗号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处置机制,利用信息智能手段全力服务反诈实战。
2018年,先后查询、临时关停电话号码264个;接省厅推送预警指令1.79万余条,出动民警600余人次,成功阻止受骗转款群众9484人,挽回和避免群众损失约1.5亿元。
1.5 快速止付冻结,严查严控涉案资金流向 亿元 诈骗分子不断升级资金匿转手段,借助现代网银技术,快速分散转账,取现分赃。
反诈骗中心与诈骗分子争抢时间,以电话预警阻止、止付冻结、切断洗钱通道等手段,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充分利用公安部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与全国3800多家银行及11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联通,及时录入系 统,可以有效冻结嫌疑账户资金。
2018年,全市共通过该平 台接收预警推送号码1688条,电话回访阻止1636人。
引入山东反诈平台快速反制系统,民警接到报警第
时间将受害人账户录入系统,即可开展止付冻结工作。
2018年,共通过该系统接收省厅推送预警号码1.7万余 条,电话回访成功阻止9484人。
与银行部门建立联络员制度,为快速追踪涉案资金流 向、查询信息、止付冻结提供支持,“科技+传统”手段破解了以往骗子用网银技术转款, 警察人工柜面查账的被动局面,追赃挽损效率明显提升。
2018年,全市公安机关共通过 银行协助查询银行账户6811个,协助冻结银行账号936个,冻结资金1.13亿余元。
深化宣传教育,努力增强防范效果 市反诈骗中心坚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会同市教育局、市局宣传处, 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及其它传媒资源,加大新闻宣传和社会化宣传力度。
积极配合市老 龄办等单位举办老年人防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宣传活动,现场宣传老年人易遭受的 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冒充销售保健品人员等诈骗手法及预警提示。
全年共发放宣 传页、宣传手册
20余万份。
利用“联通公安防欺诈回访系统”,基于联通大数据模型分析,识别诈骗电话, 对联通用户进行短信和客服外呼提醒,全年发送防范电信诈骗短信220万余条,全力 防止群众受骗。
【陈永霖】 2月11日正月初七是曹县桃源集镇一年一度的“花供会”,数万群众聚集 到桃源集镇火神庙,观看"桃源花供会"。
曹县公安局组织百余名民警加强活动现 场及周边的执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图为民警在活动现场维持 秩序。
董西德
摄 开展全覆盖排查,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组织派出所、 社区民警、网格员,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逐 乡、逐村、逐户开展“纵到底、横到边”的隐患排查,对城 郊接合部、出租屋、闲置厂房、居民小区、储藏室等可能藏 匿非法制造烟花爆竹区域及传统生产村庄,反复进行排查。
其间,排查各类重点区域
1260余处,整改各类隐患68处, 查处非法制造烟花爆竹案件2起,行政拘留6人,收缴成 品、半成品烟花爆竹2.6万余头。
开展全方位检查,严格事中事后监管。
为切实强化道 路运输许可,严防大量储存、非法经营引发安全事故,在原 来实行“双检查”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三检查、双限 制”工作制度,检查批发储存库存量,已经达到饱和存量的 一律不予许可,检查运输烟花爆竹车辆抵达后,实际运输情 况是否与许可事项相符,对超量运输、运输车辆不符的严格 追究责任,检查辖区内销售网点的储存情况,对销售网点存 在大量储存、超量储存的,暂停销售的批发经营企业运输许 可。
道路运输许可时,限制许可时间,严防“一证多运”, 限制运输数量,严防超量运输、超量储存。
专项整治行动期 间,严格检查烟花爆竹运输车辆,及时查处各类非法运输活 动。
其间,查处非法运输案件
12起,查扣车辆18辆,刑事 拘留2人、行政拘留18人,收缴烟花爆竹5600余件。
强化全流程监管,坚决整改安全隐患。
先后两次下发 通知组织警力对经销企业、网点进行检查。
检查批发企业23 家,经销网点1460余处,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 160余份,整改隐患60余处,查处非法销售、储存、经营案 件24起、刑事拘留2人、治安拘留27人;收缴烟花爆竹 16000余箱。
对查处的烟花爆竹,集中销毁。
1月10日,全 市共出动警力430余人次、警车105辆,销毁各类烟花爆竹 2150余件,震慑了各类涉烟花爆竹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了强 大舆论声势。
【尹贻彪】 立足实际着眼实用注重实效 “单县小警”:让百姓享受指尖警务新体验 如今在单县,人们可以享受到指尖警务服务的新体验。
群众如需举报黑恶违法犯罪线索,只要打开“单县小警”微信公众号,点击界面下端的“微警情”功能模块,进入“扫黑除恶举报”栏目,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和所在位置即可,提交的个人信息将被严格保密,线索经查明属实的还将获得奖励。
如果遭遇电信网络诈骗,通过诈骗止付助手就能实现快速接警止付,挽回损失。
通过“单县小警”这一“绿色通道”,群众还可以轻松查询案件信息、加强预警防范,获取最新警讯;民警的办公方式也从现场、窗口转向后台、幕后,实现社情民意“一线连”。
截至目前,“单县小警”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超2万,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1000余人次,已通过平台破获各类案件2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名。
规划设计实用实效, 警务服务“一指畅享” 今年以来,单县公安局将“单县小警”微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各类公安服务从窗口延伸至指尖,让群众在家里就能办成事、办好事,率先迈入指尖警务时代。
通过“单县小警”公众号的“微警务”模块可进行视频报警、线索举报、政策咨询、信访投诉和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微服务”模块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警务服务延伸到了网上;“微互动”模块还实现了执法公开、防范宣传、警务地图、警务视频、警务通报等功能。
借力“微警情”“微服务”“微互动”三大功能模块,单县警方为群众打造了全新的智慧 警务平台,将群众最需要、最欢迎的公安业务集中上线,将最便捷、最贴心的服务送到了群众的掌心。
本着“立足实际、着眼实用、注重实效”的建设原则,“单县小警”微服务平台面向群众提供“微警情”“微服务”“微互动”三大类公共服务,围绕户政、交管、出入境等110个服务事项,遵循“群众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开发什么功能”的宗旨,最大限度将公安业务移植到微信平台。
同时,他们将互联网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新技术运用于微警务建设,实现“微警务”与实体警务的无缝对接。
建设工作由单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韩伟牵头负责,相关警种参与建设,专门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后台工作团队。
实现用户顺心、惠警减负、 资源整合的一举多赢 为了让用户体验更顺畅、更顺心,单县公安借助信息化技术优势为“单县小警”微服务平台打造了“一屏看”“一键报”“一键办”“一键管”的四大功能。
———平台资讯“一屏看”。
平台每天推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警务资讯,定期播放安全防范小视频和公安题材微电影;开发地图导航界面,将县局、基层派出所以及车管、出入境等业务受理点的地理位置整合融入百度地图,方便群众查找办事。
———各类警情“一键报”。
借助腾讯小程序,率先推出图文报警和视频报警两个模块,群众通过“单县小警”微平台实现文字、图片报警的同时,还可与110指挥中心接警员采取视频直播方式报警,拓宽了群众报警渠道,极大地提高了警情处置效率。
———公安业务“一键办”。
推出户政、出入境、机动车、驾驶证等各类业务一键预约、在线查询等便民服务措施,实现一键提交、一次办理、一网通办,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场所人员“一键管”。
设置业务办理审批、网格化管理、重点场所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等模块,有效搭建了警民常态化沟通交流的“绿色通道”。
他们围绕资源整合搭建微服务平台,将所有网上办事服务窗口整合为一个办事大厅,把各类服务项目从门户网站拓展到掌上、延伸到指尖,形成错位建设、优势互补、规范高效的“互联网+警务服务”新格局。
建成“身份认证中心”,所有用户均可在微信一端注册、多端登录应用,同步展现用户个人信息。
建成“后台管理中心”,针对不同层级民警的应用需求,分层分级授权,统一管理办件质量。
他们围绕“民生警务”优化群众办事流程,通过研发实人认证系统,解决授权验证难题,会同相关业务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事项,删减不必要的字段和申报信息,实现惠警减负、能力提升的多赢效应。
为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他们还围绕用户体验探索开发具有单县特色的功能模块,对户政业务分门别类进行细致梳理,按照派出所当场办理、线上预约办理、微警务不见面审批办理10大类提供40项精准化服务;推出全省首个网上信访、寄递物流、零散汽油管理、旅馆业住宿登记等特色服务,让群众最需要的业务集中上线。
警民交流“指对指”, 社情民意“一线连” “单县小警”将警民交流方式 从传统的“面对面”拓展至“键对 键”“指对指”,通过建立实时响 应机制,实现群众发起微信报警和 服务请求后,第一时间有人回应、 有人反馈,群众通过手机即可随时 随地图文报警、视频报警、申请行 政
许可事项、查询办事指南、查询办 理进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通过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各警种部门可及时发布警务资讯、 工作亮点、便民举措、防范提示等 图文信息,把“微警务”平台建设 成为宣传警方政策、传授安全常 识、宣传发动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的“民情终端”。
通过建立完善应急保障机制, 管理团队加强系统运行监测,强化 与开发公司的技术合作,不间断地 对上线项目进行测试检查,及时发 现解决问题,保证了各项服务的数 据流、服务链连接顺畅;通过建立 规范运作机制,研究出台“单县小 警”微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制度规 范,将每个栏目分别归口到具体责 任部门,建立起规范高效的配套保 障工作机制、操作流程和工作规 范,形成了办公室扎口统筹、业务 警种牵头负责、派出所具体办理整 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为推广应用“单县小警”微服 务平台,让更多群众享受便捷服 务,实现社情民意“一线连”,单 县公安多措并举大力宣传,提高公 众号关注度。
他们借助
QQ空间、 微信朋友圈等多平台深入推广,强 化品牌意识,辅助线下推广工作; 通过开设“扫黑除恶举报”专栏, 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奖励“微信红 包”,提高了用户粘合度,受到粉 丝广泛好评。
【单公宣】

标签: #ccleaner #小米 #三星 #香港 #组织机构 #csgo #研究生 #字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