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内存卡数据恢复多少钱

多少钱 9
2022年3月10日星期
综合NEWS B1 基金第三方代销遭遇冰点欲重拾“红包+低费率”抢客户套路 本报记者王宁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大幅缩水,降至近8年来最低水平,第三方代销平台也未能幸免。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多方了解到,在投顾牌照实施、A股市场不断回调下,基金第三方代销平台今年以来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不得不重拾同质化竞争手段,已有代销平台准备开启“红包+低费率”模式。
多位受访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股市不断回调下,新发基金的规模不断缩水,基金代销平台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鉴于目前困境亟待破解,基金代销平台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作好存量客户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则寻求与拥有投顾牌照的机构进行合作,进行突围。
代销规模同比降超九成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年内新发基金份额合计1612.96亿份,与去年同期的7989.11亿份相比,降幅达79.81%。
受制于新发基金规模的整体下降,第三方代销平台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北京一家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平台的代销规模大幅下降,主要是产品净值下跌、客户恐慌赎回等原因导致规模大幅缩水。
前两个月,公司代销基金的规模不足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0%以上。
从基金销售情况来看,稳健型产品似乎更受客户青睐,‘固收+’、FOF和风险更低的纯债基金销量远超权益类基金。
” 鼎信汇金公募销售部相关人士也告诉记者,由于年内股市大幅震荡,公募基金的代销量差强人意。
此前市场较为热衷的价值投资、赛道投资类策略产品也出现了销售瓶颈。
由于股市整体缺乏赚钱效应,公募基金迎来了销售寒潮。
“与前两年基金热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内市场鲜有‘爆款基金’问世,需要摇号才能认购的局面也不再有,市场赚钱效应低对投资者的认购情绪产生了极大影响。
”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年内第三方平台的基金代销量持续下滑,已有平台拟重新开启“红包+低费率”的同质化竞争模式。
北京另一家第三方平台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准备上线‘认购抽红包’的活动,以此提升投资者的认购热情。
同时,公司也在考虑将认购费率调低。
费率战是代销市场的常用竞争手段,现 阶段能够采取的措施也只有这些了。
”理财魔方创始人兼CEO袁雨来告 诉记者,现阶段公募基金的主要客户仍是个人投资者,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服务也会为平台代销带来较大规模的增长。
但近两年A股市场波动加剧,新基民逐渐认识到理财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稳健心态,心态的逐渐成熟驱动一部分基民进入投顾服务市场。
代销平台各显身手寻求突围 如今,两道必答题已经摆在各基金代销平台面前。
一是第三方代销市场陷入生存困境,该如何突围?二是在基金代销市场规模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存量客户的服务,并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植基金公募基金分析师张敏向记者表示,近两年公募基金代销市场发展很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第三方代销平台的基金销售规模已在逐步赶超银行、券商等其他机构“。
从最新的百强代销榜单可以看到,此前曾排名靠后的代销机构,如今已与基金公司直销、银行与券商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
与此同时,基金代销平台的服务对象也开始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客户转变。
”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非银行和券商类第三方代销平台虽然身处困境,但只要能找到突围的方法,未来仍有发展空间。
”张敏对记者介绍称,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今 年以来,公司对存量客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一对一”沟通,帮助客户去理解产品波动、市场回调的原因。
同时,公司还加大对机构客户的布局,上线投顾业务,以此摆脱现有的经营困境。
袁雨来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坚持不推荐新发基金,因此年后出现的新基金发行遇冷带来的冲击比较有限。
但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公司也在积极围绕提升客户盈利概率来优化服务。
一方面,响应监管要求,积极完成基金投顾产品的合规化;另一方面,结合全球宏观动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宏观分析和解读,帮助客户建立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鼎信汇金告诉记者,公司针对当前市场情况积极调整了销售策略。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通过投资者教育,引导客户采取‘散投’策略,分散仓位、分散时间,引导投资者树立风险意识。
公司还与投资者分享基金销售过程中的“倒三角”理论,即基金旺销时往往预示阶段性顶部的到来、基金滞销时往往是最佳的投资机会。
欲借投顾牌照破解当前困境 记者了解到,在基金代销市场实施投顾牌照后,市场出现一定的分化格局。
一方面,业内肯定了投顾牌照带来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部分代销平台欲借助投顾牌照优势,化解当前的经营困境。
张敏认为,投顾牌照对基金代销平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首先,投顾牌照代表的是服务资质,具有投顾牌照就可以为客户进行基金账户的全委托投资,能够直接对客户账户做出“选择、跟进、调整”等方面操作的基金投资服务,为客户解决基金投资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升客户的理财体验。
其次,投顾具有鲜明的场景划分,代销平台客户种类很多,根据不同场景进行客户投资需求的划分,可让投资选择更为简单,这对客户和平台而言都是好事。
张敏还表示,针对客户来说,投顾业务能够帮助其做好全程投资服务,提供丰富的陪伴服务,还能引导客户长期持有、避免追涨杀跌。
袁雨来也认为,投顾业务会引导基金代销平台走向两类分化:以交易为主导的基金超市、以客户留存规模为主导的投顾模式。
“公司正在与投顾试点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投顾类服务的合规性、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能力,把人工智能赋能给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助其快速发展。
”袁雨来称。
鼎信汇金也表示,基金投顾业务具备较高的金融服务能力,对基金投顾实行持牌经营,对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非常有益。
持牌经营有利于逐步厘清基金销售平台、推荐者、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投资者的利益也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因此,基金投顾持牌经营对基金销售行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多家券商发声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各项主要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发展 本报记者周尚伃 本周以来,A股市场震荡加剧。
截至3月9日,上证指数跌破3300点至3256.39点,累计跌幅已达5.55%。
券商股股价也出现异动,期间累计跌幅超6.5%。
除华林证券、财达证券保持涨势外,其余券商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中金公司、西部证券累计跌幅均超10%。
3月9日晚间,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安抚投资者情绪,多家券商密集发布公告。
中金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鉴于公司A股股票于2022年3月7日、3月8日、3月9日收盘价格跌幅分别为6.69%、1.75%、2.35%,连续3个交易日内跌幅 偏离值累计为5.14%,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现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情况说明如下: 根据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74.54亿元和74.21亿元,同比增加52.39%和60.3%。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正常。
中金公司还表示,2022年1月份至2月份,公司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积极把握证券行业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稳步推进战略落地,各项主要业务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
公司未有其他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 响的重大事件。
兴业证券也针对近期股价波动发 布公告称,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
兴业证券表示,2021年,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紧密围绕建设一流证券金融集团的战略目标,经营业绩和各项业务竞争能力有效提升。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9.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92%和18.48%。
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2174.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1.89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0.13%和9.14%。
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稳健经营、规范运作,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 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东方证券也发布一则关于公司主要经营情况的公告。
东方证券表示,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大幅增长,ROE明显提升,均创2016年以来新高;收入均衡转型成效突出,轻重资产业务齐头并进。
公司将持续做好各项经营工作,不断提高公司治理和规范化运作水平,积极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ROE水平和公司价值,全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好回报。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国内外利空因素影响下,投资者信心不足,一些业绩优良的好公司股价也出现连续下跌,很多优质龙头股遭到错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调整的节奏。
” (上接A1版)第
三,A股估值优势尽显,具有底 层投资逻辑。
A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具有 估值优势,一直是A股市场投资的底层逻辑。
随着近期震荡回调,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优势尽显。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A股估值目前处于历史底部,即使美股出现见顶回落,对A股的长期走势也不会形成太大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一部分资金从美股获利了结后,到A股市场寻找处于估值洼地的品种。
五大数据揭示危中有“机” 有句股市俗语:“涨上去的是风险,跌下来的是机会。
在绝望中重生、在争 议中上涨、在狂欢中崩盘。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
面对市场的 回调,记者对近日的交易数据梳理后发现,A股市场正悄然酝酿着“升机”。
一是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3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161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1099亿元增加518亿元,连续第5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成交保持活跃态势,显示市场资金博弈格局。
二是A股市盈率17.07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截至3月9日收盘,A股市场的最新动态市盈率为17.07倍,上证A股为13.02倍,深证A股为32.18倍,估值均处于历史底部。
私募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沪深300指数、上证综指等主 要指数,无论PE估值还是PB估值,都处在十年的低分位,甚至低于2014年。
三是近八成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增长。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9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业绩,其中有7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八成。
在已发布2021年年报预告的257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489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57.80%。
四是3天47家公司增持回购。
面对市场的调整,近日产业资本的增持及回购案例明显增多。
本周以来,截至3月9日,已有47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增持回购的公告。
产业资本的增减持往往成为A股市场的关键风向标之
一,其频频出手不仅意味着对公司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也对提高投 资者信心、稳定市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是破净股多达369只。
截至3月9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369只破净股,占可交易个股总数的7.81%;同时,破发股达560只。
历史数据显示,在2005年的998点低点、2008年的1664点低点、2013年的1849点低点、2016年的2638点低点时,破净的A股公司数量分别为188个、174个、212个、58个,占比分别为14%、11%、9%、2%。
历史上每当A股市场“破发股”和“破净股”数量显著增加时,都预示着阶段性底部的到来。
综上观之,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上市公司基本面,还是从资金面以及技术面来看,A股巿场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都值得期待,投资者没必要对短期的下跌感到恐慌。
2月份PPI与CPI同比涨幅“剪刀差”进一步收窄 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本报记者孟珂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2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当月,CPI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6%;PPI同比上涨8.8%,环比上涨0.5%。
“2月份PPI与CPI同比涨幅数据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缩窄,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稳定企业经营信心,增强企业活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但2月份PPI同比上涨8.8%,仍维持高位运行,由此反映出,国际能源及原材料商品价格仍维持高位,部分中下游制造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原材料成本压力。
2月份核心CPI同比涨1.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0.9%。
其中,城市上涨1.0%,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下降3.9%,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价格上涨1.2%。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涨0.9%。
2月份,CPI环比上涨0.6%。
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4%,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1.0%,服务价格持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该数据时表示,今年2月份,受春节因素和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CPI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同比涨幅总体平稳。
据测算,在2月份0.9%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导致的翘尾因素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月份CPI同比0.9%的涨幅,是核心CPI同比下行、猪肉价格下行和能源价格上行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月份CPI同比增长0.9%,与前值持平,主要源于春节期间果蔬、服务等方面的价格走高,抵消了去年基数抬升与猪肉价格下行的影响。
2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较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主要受去年基数抬升的影响,但核心CPI仍处于1附近,反映出国内需求温和。
P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2%,环比上涨0.4%。
1-2月份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6%。
董莉娟表示,今年2月份,受原油、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回落。
据测算,在2月份P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导致的翘尾因素影响约为8.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为0.4个百分点。
郑后成表示,今年2月份PPI比预期高出0.1个百分点,较前值下行0.3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来分析,在生活资料PPI同比涨幅较前值上行0.1个百分点的背景下,2月份PPI同比涨幅仍出现下行,主要是受生产资料PPI同比涨幅下行0.4个百分点的拖累。
“2021年2月份PPI大幅上行1.4个百分点,加上去年翘尾因素影响,2022年2月份PPI大幅下行0.87个百分点。
”郑后成进一步分析称,从新涨价因素看,虽然2月份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行,并拉动焦煤、焦炭价格上行,但螺纹钢与铁矿石价格下行对其影响有一定程度抵消。
在周茂华看来,2月份PPI同比涨幅进一步回落,主要得益于国内商品保供稳价措施的效果释放以及去年高基数效应的显现,助推PPI同比涨幅连续四个月回落。
专家:CPI同比涨幅会扩大 谈及未来走势,周茂华预计,CPI同比涨幅仍将逐步扩大,主要是国内需求稳步回暖,猪肉价格对食品价格的拖累作用将逐步减弱。
不过,目前国内需求恢复仍滞后于生产供给,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居民生活必需品供给充足,商品保供稳价举措继续显效,有助于稳定国内物价。
“开年以来,地缘局势冲突加剧,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高,国内企业需要对输入性通胀保持足够的警惕。
”周茂华表示。
郑后成认为,受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影响,叠加2021年3月份CPI上行0.3个百分点的高基数影响,预计今年3月份核心CPI同比涨幅有望比2月份大概率收窄。
不过,虽然猪肉平均批发价依旧承压,但在2021年同期基数大幅下行的背景下,预计今年3月份受猪肉价格影响的CPI同比涨幅将大概率比2月份数据有所扩大。
此外,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未来还将再次上调,3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上涨影响的CPI同比涨幅大概率会比2月份数据扩大。
综合来看,预计3月份CPI同比涨幅会比2月份数据有所扩大。
PPI方面,郑后成认为,2021年3月份PPI同比涨幅基数较高,加上翘尾因素持续减弱,均有利于今年3月份PPI同比涨幅数据企稳。
周茂华预计,今年3月份PPI同比涨幅或将延续收窄态势。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去年3月份高基数效应的显现;二是国内商品保供稳价措施的效果显现。
上市银行拉开年报披露序幕平安去年净利同比增长25.6% 本报记者吕东 3月9日晚间,平安银行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由此拉开了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的序幕。
作为42家A股上市银行的首份年度业绩报告,平安银行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6%,为上市银行2021年度业绩报告的披露赢得“开门红”。
平安银行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盈利能力稳定增强,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2021年全年,平安银行(集团口径)实现营业收入1693.83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净利润363.36亿元,同比增长25.6%。
得益于财富管理、理财等方面业务带来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该行去年非息收入较快增长,共实现非利息净收入490.47亿元,同比增长22.4%;在业务收入中占比28.96%,同比上升2.86个百分点。
该行在2021年持续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升级,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2.37亿元,同比增长8.4%;零售业务实现净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17.3%。
截至2021年年末,平安银行的财富客户数突破百万户,达109.98万户,较2020年年末增长17.7%;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18万亿元,同比增长21.3%。
截至2021年年末,平安银行总资产已达4.92万亿元,较2020年年末增 长10.1%。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年末,其不良贷款率为1.02%,下降0.1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88.42%,上升87.0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不断增强。
年报显示,平安银行去年累计核销贷款404.18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总额327.71亿元,同比增长25.7%。
其中,收回已核销不良贷款158.88亿元,不良资产收回额中有98.70%为现金收回。
上市银行发布的首份2021年年报表现不俗,成为上市银行去年整体盈利恢复向好的一个缩影。
截至记者发稿,全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包括平安银行在内,共有22家银行披露了2021年业绩快报。
这22家银行2021年净利润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有1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逾20%。
“平安银行发布的这份年报,为后续的银行年报披露开了个好头。
已披露业绩快报的2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均实现正增长,表明上市银行2021年实现盈利恢复性增长已成定局。
”上海中和应泰财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吕长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随后的银行年报披露中,优质的城商行和股份行的表现将是一个亮点。
捷报频传的年报和业绩快报,将会对2022年银行板块估值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
本版主编于德良责编汪世军制作曹秉琛E-mail:zmzx@电话010-83251785

标签: #多少钱 #都是 #多少钱 #密码 #网络安全 #要多 #多少钱 #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