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老资讯,每日养老资讯2017

多少钱 4
年11月23日·星期
欢迎订阅 目录 养老视点......................................................................................................................4 北京:200
家社区养老驿站年内投用,消费月期间服务销售增长超10%.................4河北:投资11.3亿元建设养老服务体系95万城乡老年人口将受益.........................4山东:济宁养老服务改革有看点,获4000万以上资金支持......................................7安徽:滁州市多措并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8四川:医养结合规划征求意见,拟将居家养老占比降至50%....................................9四川:达州市印发第五轮市级敬老模范乡镇(街道)考核验收标准........................9福建:泉州市探索多元养老新模式“就地化”“专业化”双轮驱动........................9新疆:阿克苏地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11新疆:阜康市“五位一体”打造“孝养社区..............................................................11广东:引入“日式养老”促深圳养老服务多元化......................................................12内蒙古: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社会力量成主力......................................................12亚行贷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13完善老年人生活配套设施,营造居家养老新环境......................................................14养老服务人员,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14

以田园养老探索城乡资源交互......................................................................................

15

中国养老走向“医养结合”时代..................................................................................

16医养结合进入新一轮提速期,医疗体制梗阻需加快打通..........................................17朱永华:注重养老保险认证细节,让老人感受尊严..................................................19建立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体系,牵住新时代中国养老的牛鼻子..............................20国有资本补社保资金不足,中国养老危机解除,凸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22 热点新闻....................................................................................................................23 空虚、疾病、跌倒、走失、猝死:独居老人更须细致照顾......................................

23 老龄数据....................................................................................................................24 21

世纪中国养老问题之我见.........................................................................................

24 政策法规....................................................................................................................27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 (2017—2025
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7 养老研究....................................................................................................................28 关于推进我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8旬阳县关口镇强化敬老院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29把敬老院打造成农村五保老人“温馨家园”..............................................................30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未来五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32彭希哲:发挥中国优势应对人口老龄化......................................................................33 养老产业....................................................................................................................37 2017
年泰山老年健康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37首届国民健康养老发展研讨会召开,国民健康养老网正式发布..............................38大爱城控股布局宁波奉化,打造书院式养老特色小镇..............................................

39 老龄化加速促进工业转型..............................................................................................

41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四种融资租赁模式......................................................................

42 智慧养老....................................................................................................................43 护理机器人如何缓解日本老龄化人口问题?..............................................................

43 养老培训....................................................................................................................45 西藏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开班..................................................

45 老年大学....................................................................................................................46 山东:潍坊老年大学视察昌邑市老年大学规范校创建工作......................................

46云南:昆明老年大学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文艺演出..................................

46 健康管理....................................................................................................................47 老年人养护好身上的“四根”有助延年益寿..............................................................

47 社会保障....................................................................................................................47 山东:烟台市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47 国际交流....................................................................................................................48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48 老年说法....................................................................................................................51 警惕用“以房养老”设骗局..........................................................................................

51 政府购买服务...........................................................................................................

52 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政府河南岸街道办事处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河南岸居家养

老服务中心)公开招标公告.............................................................................................

52山西:太原市社区服务中心滨河果岭养老服务中心装修竞争性磋商采购更正公告54山东:邹城市利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邹城利民医养结合康复养老中心(北区)康 复中心、特护楼
1、特护楼2智能化工程施工重新招标公开招标公告...................55广西云龙招标集团有限公司社区为老服务平台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GXYLC20174021-NC竞争性磋商.................................................................................57陕西:铜川市民政局城乡养老服务设施监控软件采购询价公告..............................60

广西:华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八步区福利院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运营管理项目的招标公告(重)公开招标公告.............................................................

61河南:郑州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招标公告..............................................................62 关于我们....................................................................................................................64
联系我们....................................................................................................................66 2017
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视点 北京:200家社区养老驿站年内投用,消费月期间服务销售增长超10% 目前,北京市居家生活老年人在餐饮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巨大,但全市老年消费市场发展、扶持政策,以及老年人消费意识和能力都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老龄产业仍属朝阳产业,市场力量、社会资本力量和专业组织还大有可为。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网购人均消费近5000元,父母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中老年模样,他们和年轻人一样,正通过智能手机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新生活。
11月21日,“2017北京老年消费月”收官活动北京老年消费论坛如期启幕。
记者会上获悉,为期一个月的“2017北京老年消费月”成果显著,各参与活动的餐饮企业共接待老年消费者超过10万人次,各类老年商品和服务的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
“2017北京老年消费月”由北京市商务委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主题为“健康消费快乐消费”的“2017北京老年消费月”活动日期为10月26日-11月26日。
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共有近80家涉及商业、健康、餐饮等领域的企业,超过1000家门店参与促销。
此外,老年消费月还举办了以庆祝重阳节、老人健康主题的进社区落地活动,走访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小区等居民小区,举办专场活动,获得周边老年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数十家企业共同发起首都银发经济品牌联盟,旨在通过无间合作、群策群力,为北京老年消费群体带来更多的消费便利。
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基于最新发布的《北京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报告(2016年2017年)》),以大数据作为支撑,详解北京老年消费新需求。
王小娥介绍,截至去年底,北京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已达392.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由2006年的16.9%攀升至24.1%,且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增速快、高龄化突显等特点。
与此同时,老年消费需求也在发生转变,旅居养老和候鸟式养老服务愈加受到欢迎。
为满足北京市日益增长的老年消费需求,北京市老龄委此前透露,今年北京将有2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成投用,年底总运营数达到350家。
此外,北京市旅游委也针对老年旅游出台资金奖励政策,为进一步鼓励北京市老年旅游和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决定对2016-2017年北京市落实老年旅游工作业绩突出的企业实施奖励。
(来源:人民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26 河北:投资11.3亿元建设养老服务体系95万城乡老年人口将受益 11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召开“亚行贷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启动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项目启动工作有关情况。
据悉,该项目将切入点定位为社会养老,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群体。
项目建成后受益老年人群大幅增加,6个子项目可为95万城乡老年人口提供服务。
项目背景 为积极应对我省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满足中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促进河北省养老事业的发展,河北谋划了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并于2015年4月列入国家利用亚行贷款2015-
4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2017年备选项目规划。
2017年4月11日,完成了贷款谈判;6月6日,亚行执董会批准我省利用亚行贷款建设养老服务体系项目;7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分别与亚行签署了《贷款协定》和《项目协议》等法律文件。
10月26日,贷款正式生效,标志着亚行贷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的基本情况 亚行贷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7年10月26日生效,实施期5年,预计2022年6月30日完工,12月31日关账。
贷款期20年,含5年宽限期。
贷款利率为6个月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加亚行融资成本,目前年利率为1.8%左右。
按照“保基本、重创新、建体系”的项目建设思路,改善项目地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我省养老项目估算总投资11.30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亚行贷款1亿美元,其余为社会资本注入或财政配套。
项目涉及秦皇岛、承德、保定、邢台、邯郸和辛集市。
由6个子项目构成,即:燕山大学康养人才培训中心项目、承德市双滦区好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保定蠡县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巨鹿县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指导中心项目、辛集市养老服务中心(父母乐园)项目和涉县滨河老年颐养康复中心-润亲源养护院项目。
根据项目实施安排计划,2017年年底前,完成亚行贷款转贷协议签署、咨询机构和招标代理选聘以及部分子项目初步设计等开工建设前的准备工作;2018年全面开工建设,力争用5年的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全部内容,2022年,6个子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开始提供养老服务。
为什么使用亚行贷款建设养老项目 一是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末河北省人口7424万,位居全国第六位。
伴随着经济稳定增长、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等多重因素,河北省人口老龄化态势快速发展。
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为6.90%,已逼近老龄化标准,2010年上升至8.24%,近五年更是不断攀升,201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56.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10.19%,老龄化形势严峻。
而我省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功能比较单
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对落后,已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供需矛盾突出。
为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创新养老事业发展模式,我们向国家申报了利用亚行贷款建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二是亚行贷款具有利率低、还款时间长、管理规范等优点。
我省亚行贷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还款期长达20年,含5年宽限期。
这样可以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减轻企业还款压力,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业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入亚行贷款,能够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业发展,同时对优化我省地方债务结构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可以借鉴和引进国外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育和打造养老机构样板,为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亚行项目一般给予赠款支持。
我省养老项目已成功争取到项目实施期技术援助赠款67万美元,用于帮助各项目县制定以需求为导向的县域养老规划,包括推进一揽子项目建设方案,创新养老行业融资和管理机制等。
亚行实施期赠款项目作为贷款项目的支持与补充,不仅能提高各子项目自身的服务能力和质量,还将推进政府养老服务监管能力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最大程度的发挥项目的创新示范作用,从而推动我省养老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5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
构建更加完备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多支柱、全覆盖、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升。
全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40张以上,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占当地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65岁
6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
基本建立结构合理、标准规范、竞争有序的老龄产业发展体系。
老龄产业市场、产业集群初具规 模。
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三地老龄产业深度融合、协同有序,老龄产业成为我省服务业新的发展支柱。
建立基层组织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合法权益有效保障的老龄社会管理体系。
基本实现村(居)老年社会组织全覆盖,全面推广“大健康”观念,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老年文化生活更加活跃,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更加充分,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健全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要求相适应、职责明确、协调运转高效的老龄工作体系。
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更为健全,老龄事业基础更加坚实。
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提速 近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设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的通知》,决定增设张家口九鼎老年公寓、泊头市福星园老年公寓、三河市五福托老院等6家养老机构为新的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
加上去年三地确定的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等3家先行试点机构,至此,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试点机构增至9家。
“了解过很多家养老院,最终还是觉得这家最好。
”10月24日,在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78岁的北京老人席雁生说,他和老伴儿在这里已住了一年多了。
之所以选中这家养护中心,席雁生老伴儿说,“这里更像一个家”。
席雁生和老伴儿住在养护中心一套近70平方米的一居室。
这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老人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服等,还可以到健康城的老年大学、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等去学习娱乐,和居家养老没什么区别。
“养护中心规划床位近万张。
一期建成8栋楼,目前已全部住满,总计入住1600余人,其中98%来自北京。
”养护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崔凯说,养护中心设置了自理区和非自理区,席雁生住的自理区按家居式花园洋房建造,配置了中式、美式、欧式、东南亚式等不同风格的居所;非自理区则按星级宾馆设置,有单人间、两套间和三套间,有温泉、氧气入室,并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
同样具有区位优势的张家口也受到北京老人的青睐。
张家口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北京,冬季供暖时间也比北京早,且旅游资源丰富,空气质量好。
据张家口九鼎老年公寓办公室主任刘晓惠介绍,目前,他们的老年公寓已入住了10余位来自北京的老人,这些老人大部分是清明节前后住下来,一直到冬天北京供暖后才回去。
(来源:河北省民政厅网站) /Home/Article/index/pid/453/id/456/aid/42781 山东:济宁养老服务改革有看点,获4000万以上资金支持 日前,民政部、财政部联合确定全国28个城市和地区为第二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济宁位列其中。
这一试点的获批,济宁将获得来自中央财政4000万以上的专项资金支持。
“十二五”以来,济宁市县两级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亿多元、吸纳社会资金8亿多元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全市有50余家民办养老机构、100余个社会组织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形式,为全市5万余名老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30余个民办服务机构为10万余名老年人提供低偿的社区养老服务。
探索搭建“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平台,6个县(市、区)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服务范围辐射近30万老年人。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培训养老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80%。
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52个、农村互助养老院866个。

7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同时,率先建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为城镇“三无”、低保、“空巢”高龄等困难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不少于20小时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市有6000余名老人受益,累计服务时间达500万小时。
(来源:齐鲁壹点)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56 安徽:滁州市多措并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滁州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将它列入市政府
33项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扎实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工作,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努力发展“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扎实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滁州市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今年市政府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方案》,为琅琊、南谯两区2200名散居特困供养人员、8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等四类城市老年人提供价值每月120元的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
全市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布点,实现全市城市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农村养老设施覆盖率达到60%;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根据社区老年人具体需求提供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卫生保健、餐饮养生等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
大力发展日间照料中心,依托社会组织,采取有偿、低偿和无偿三种形式,为老人提供娱乐、休闲、心里咨询、代餐、医疗保健等服务。
二是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工作。
去年8月市政府印发《滁州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全市医养结合工作。
市政协对医养结合工作也高度重视,今年专题召开了医养结合双月协商会议,对全市医养结合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
截止2017年10月,全市养老机构共有147家,床位23469张,其中44家公办养老院和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设有医务室,9家社会办养老机构设有医务室(护理站),能为入住老人提供相应医疗服务。
作为2015年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市福利院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招标;市福利院与西方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携手打造全市首家医养结合医院,近300位老人可根据病情随时在“养老”和“医疗”两种模式中动态切换。
全市扎实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要求2020年全市15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须设医务室或护理站,150张床位以下的鼓励设医务室或护理站,目前全市15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52家,已设置医务室39家,占比74%。
三是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平台。
为满足滁城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市民政部门抓住市委、市政府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契机,依托现代通讯、智能呼叫、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设全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
平台拥有智能化呼叫中心,拥有线上线下协同服务的能力,利用平台免费提供的智能终端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等服务。
该平台自2017年5月初上线以来,已陆续接入1500多位老人信息并提供服务,为弱势及有需要的老年群体安装居家养老智能呼叫系统,提供家政预约、医疗保健等助老服务。
四是加大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各地联合人社部门举办养老从业人员培训班,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养老服务队伍整体水平;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知识学习培训,加强机构负责人安全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提升应对突发危险的防范能力。
全市共组织专项培训12次,其中岗前培训3次,岗位提升培训9次,养老院管理及服务人员共700多人参加培训。
与中科院合肥智能所、重庆受恩养老服务公司合作,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及智慧老龄科技研究与实践,推动滁州学院申请增设四年制“智慧健康养老技术(暂用名)”本科专业,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来源:滁州市民政局)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68
8 2017
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四川:医养结合规划征求意见,拟将居家养老占比降至50%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卫计委获悉,《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四川医养结合将按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思路,统筹配置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将既定的“9073”(90%的居家养老、7%的社区养老和3%的机构养老)养老服务格局将逐步向“541”(50%的居家养老、40%的社区养老、10%的机构养老)演变,到2020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7.3岁以上;到2025年,全面建成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补贴制度,实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来源:成都晚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32 四川:达州市印发第五轮市级敬老模范乡镇(街道)考核验收标准 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五轮创建四川省敬老模范县(市、
区)工作和达州市敬老模范乡镇(街道)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2019年)的通知》(达市府办函〔2017〕6号)要求,近日,市老龄委下发了《达州市第五轮敬老模范乡镇(街道)考核验收标准》。
考核内容共7个大项77个子项,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预期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核分值100分,其中组织领导20分、宣传教育10分、老年人权益保障15分、社会保障25分、老年人精准扶贫8分、老年教育8分、老年协会建设14分。
自评分达到90分以上的乡镇(街道),可按照达市府办函〔2017〕6号文件要求向县(市、区)人民政府申报。
凡是辖区内发生影响恶劣的欺老虐老行为,或发生涉老恶性侵权案件,或养老机构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一律实行一票否决。
日前,市老龄办已将省级敬老模范县(市、区)、市级敬老模范乡镇(街道)相关文件、资料汇编印制成册,发至县(市、区)、乡镇(街道)及有关方面,加强宣传动员,激发基层活力,营造积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来源:达州市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66 福建:泉州市探索多元养老新模式“就地化”“专业化”双轮驱动 记者从泉州市老龄办了解到,作为福建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
一,截至
2016年年底,泉州全市共有老年人口98.7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3.30%。
人口老龄化日趋强化的大背景下,泉州如何应对?近年来,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系列问题,泉州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9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社区(村)化:实现就地医养 “吃是免费的,住是免费的,还可以看书、用电脑,有医生来定期检查身体,生活很舒适,我和老伴都住在这。
”在晋江市磁灶大埔敬老院,今年76岁的吴家盾正在用电脑看军事新闻,乐呵呵地跟大家介绍,他原来不懂电脑,来到养老院后,志愿者把他教会了。
2009年,大埔村自筹资金1200余万元开始规划建设敬老院,2012年重阳节建成投用并成立基金会,全村满70周岁的男性村民和65周岁的女性村民都可免费入住,目前已经入住200余名老人。
敬老院共五层楼,一楼设有村史馆、书屋、活动室等公共设施,二楼设有医疗室和老人居室,三楼以上都是老人居室。
记者来到二楼的中医康复理疗室,82岁的吴声勤正在这做拔罐。
吴声勤说,再过些天,他在敬老院就住满5年了,住在这里特别开心。
77岁的王阿婆和81岁的老伴一起住在敬老院,她拿出全家福给记者看:“我有四个女儿和三个儿子,还有很多孙子,他们经常来看我,住在这里挺好的。
” 据了解,敬老院采取“三餐清”,保证老人每顿都吃到新鲜的食物,并且在每月初
一、十五以及传统节日给老人准备营养餐。
敬老院聘请十余名家政人员负责日常管理保洁,同时还和镇医院合作,每周固定请医生前来为老人体检、开药。
每位入住的老人都有健康档案,现在敬老院内还设立了爱心小屋,可以对老人心血管功能进行检测。
晋江龙湖镇尚善养老院主要面向无自理能力和老年痴呆症、瘫痪患者等老年人群体提供护理养老服务。
安溪明爱福利养老院根据入住老人的状况,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等三个级别分区护理,结合老人的不同习性来服务……在如今的泉州,这样就近的社区和村居养老机构正在遍地开花。
早在2012年年底,泉州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2013年起,泉州市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项目连续五年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中。
五年来一共投入4200万元。
截至2016年年底,泉州全市共建立41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泉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主要优先保障因子女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外迁,身边无人照顾的留守、独居和散居的老人,并逐步向其他老人扩展。
年满60周岁、生活能够自理的本村及辐射村村民,均可进入当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活动。
政府购买服务:“沉下去”主动上门 丁栋梁今年68岁,住在晋江陈埭镇花厅口村,他半身瘫痪,儿子出车祸丧失劳动力,孙子患有自闭症,只有老伴一人能接点针线活补贴家用,一家人靠低保维持生计。
“家里只有妻子可以照顾我。
她年纪大了,现在给我翻身、按摩很吃力。
去年下半年政府提供上门家政服务,护理员小谢每周来我家一次,服务2小时。
”丁栋梁说。
翻身、按摩、聊天、剪指甲,护理员谢克历熟练地为丁栋梁服务着。
谢克历今年46岁,入护理员行业已有两年。
“我妻子先入行,后来我被她说服,也成了一名护理员。
太多老人需要帮助了,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给他们提供服务,我挺高兴。
” 丁栋梁得到的服务并非个例。
家住泉州市鲤城区的蔡老伯今年70岁,是一名独居老人,由于中风他腿脚有些不便。
今年年初,他在客厅睡觉,不慎摔倒在地,怎么也无法爬起来,他拿出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派发的“一键通”老人专用手机,按了“SOS”键,拨通电话求助。
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华珍利用公司养老信息服务平台,查到了老人的家庭住址,赶到老人家里进行了救助。
2014年起,泉州市从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着手,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的“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
2014年10月,泉州市成立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并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紧急救援、定期访问、手机通话、实体援助等多方面的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
政府投入是有限的,为此,2013年以来,泉州市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养老事业中,鼓励各界以冠名捐资、建立老人爱心基金会等方式支持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对捐款达到一定金额的,政府将予以颁发牌匾及爱心证书。
(来源:福建日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38 10 2017
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新疆:阿克苏地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为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阿克苏地区成立了“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纳入地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建立分工明确、保障有力、责任到人的考核机制。
一是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开办社区康复、老年护理康复、中医、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失能老人护理型养老机构单设医务室,具备条件的可申请设立医院,并按规定优先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鼓励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和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
鼓励各县(市)综合医院与辖区养老机构开展协作,增设老年人病科室,定期上门开展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中医(民族医)养生保健、预约诊疗、急诊急救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分诊点或医务室。
出台了《阿克苏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推行为65岁以上居家老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
二是按照国家“政策兜底”的要求,重点对城镇“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实施全覆盖养老,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目前,全地区养老服务机构44所(社会福利院10所,农村敬老院34所),养老机构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床位数3966张。
将全地区城乡低保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承担费用纳入当地财政全额负担,免除城乡低保老人的住院治疗起付金,并对住院治疗的城乡低保老年人个人承担部分的费用给予相应救助。
三是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原则,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221家,极大改善了农村老人在饮食起居、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条件,有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来源:自治区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70 新疆:阜康市“五位一体”打造“孝养社区 昌吉州阜康市为精心打造孝养乡村(社区)示范点,按照“社区(村)主导、孝德引领、全民参与”的
总思路,“五位一体”打造“孝养社区(乡村)”。
一是抓孝德文化,弘孝道。
阜康市以老年协会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等为主阵地,成立文艺宣传队、建立孝养文化体系。
在市区、社区、乡村主街面、安全栅栏、活动场所等建起孝文化墙,首批5个孝养社区(村)创建单位展示孝德文化宣传牌200余块。
二是抓日间照料,尽孝心。
充分发挥居家养老中心的基础作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老人们提供日间照料,给予困难老人生活补贴。
选树榜样,以沙尼汗为老服务典型引导,为独居、空巢、困难老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等服务,引导全社会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
三是抓主题活动,扬孝义。
阜康市老龄委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依托社区和老年社团开展“崇德扬善”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端午节粽粽情深”、“七一”感党恩联谊、“中秋节”百家宴、“敬老月”暖夕阳慰问等活动,组织为老人们集体过生日、子女为老人洗次脚等活动。
开展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设立好人榜,用典型来启发和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
大力宣传沙尼 11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汗等身边的孝老爱亲典范,让“孝”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自觉。
四是抓志愿服务,践孝行。
全市成立“情暖空巢”、“暖夕阳”志愿为老服务队和党员、工青妇 等公益志愿者服务队伍30多个,社区爱心人士办起了“有事找大军”、“爱心超市”、小吴为老志愿服务点,社区开设便民“六小店”等。
广泛开展“结对关爱”活动,为独居、空巢、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送餐等上门服务。
五是倡导老有所为,传家风。
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家风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深入开展文明老人传家风活动。
组织开展了文明老人签约活动,制定了文明老人公约。
打造了“孝道”主题文化大院、建文化书屋。
鼓励陈贵源等老人积极创作弘扬主旋律的作品;薛吉厚老人利用新疆小曲子,歌颂党、歌颂新时代;草根宣讲员王鸿大姐把沙尼汗孝亲敬老故事传遍阜康大地等……他们用感恩慈爱书写着灿烂人生,传承着良好家风,使孝养社区(村)创建更充实。
(来源:昌吉州老龄办)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69 广东:引入“日式养老”促深圳养老服务多元化 市民政局与日本养老机构签署协议,将在养老服务设施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探索适合深圳人的养老制度和体系?”11月22日,深圳市民政局与日本微风介护管理系统株式会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上,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就如何确定适合深圳养老事业与产业的发展路径,与该会社现场展开探讨。
根据协议,深圳将学习日本微风介护标准化的养老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融合改进的方式,开展可复制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咨询,完善深圳市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深圳养老机构适老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养老服务设施适老化功能;双方立足自身优势,共同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
“我们把老年人的‘尊严维持’和‘自理援助’确定为基本理念。
”日本微风介护管理系统株式会社董事长小山康文表示,将继续从完善的医疗护理、可口的餐饮、舒适的住处等方面入手,助力深圳发展更多元的养老服务。
据了解,今年6月1日,深圳市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新址启用的同时,日本微风介护管理系统株式会社以顾问的方式,对老人颐养院的工作开展指导。
经过该顾问团队近半年的指导,老人颐养院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护理、医疗体制,划分了专门的认知症护理区域,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重新整理了护理环境,制定了员工制度,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等,提高了老人颐养院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远飞表示,日本微风介护管理系统是日本很出色的养老护理系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深圳目前正在探索建立符合深圳特色的养老制度,希望通过与日本微风介护的合作,推动深圳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高深圳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深圳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深圳养老服务产业质量。
(来源:未来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57 内蒙古: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社会力量成主力 “内蒙古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 12 2017
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言人冯呼和如是说。
22日,内蒙古民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出台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作出详细说明。
目前,内蒙古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36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58.8万人。
《实施意见》围绕养老服务业细化了17项具体任务。
《实施意见》对“如何体现全面开放”给出了具体措施: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先照后证”,一改过去必须“先证后照”的规定。
另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做连锁复制,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冯呼和表示,内蒙古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主要指向就是要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中梗阻”,营造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施意见》还就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改革作出部署,旨在消除公办养老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形成的‘挤出效应’,拓展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空间。
”冯呼和说。
与此同时,内蒙古还将强化养老服务技术产品研发应用,为养老服务提供科技支撑。
打造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等虚拟平台,汇集养老服务需求、供应商和服务项目,调度各类社会资源提供线上线下养老服务。
“内蒙古将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审批制度,优化审批环节,全面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条件。
还将推动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收费管理机制,营造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公平竞争环境。
”冯呼和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46 亚行贷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11
月22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亚行贷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从今天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0月26日,亚行贷款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是河北省也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国际金融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河北省养老项目估算总投资11.30亿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亚行贷款1亿美元,其余为社会资本注入或财政配套。
该项目由6个子项目构成,包括燕山大学康养人才培训中心项目、承德市双滦区好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保定蠡县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巨鹿县健康养老综合服务指导中心项目、辛集市养老服务中心(父母乐园)项目和涉县滨河老年颐养康复中心-润亲源养护院项目。
6个子项目建成后受益老年人群大幅增加,可为95万城乡老年人口提供服务。
据介绍,项目实施期5年,预计2022年6月30日完工。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两部分,工程建设方面将新建1个省级培训中心、5个养老机构、2个医疗康复中心、5套信息服务系统、新建改建50个日间照料中心和乡镇敬老院,建筑面积达18.21万平方米,新增床位3146张,其中机构床位2056张,社区床位1090张。
能力建设方面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养老服务规划、养老体系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等。
作为全国首个利用亚行贷款实施的养老项目,该项目将突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发展方向,突出项目软实力建设,突出城乡养老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各子项目建设特色等,打造重创新、有亮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项目。
(来源:大众网)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23 13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完善老年人生活配套设施,营造居家养老新环境 11月17日,中国科技第一展"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高交会以"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供给质量"吸引着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参会交流。
许多企业在宜居城市、居家养老方面带来了世界顶尖的技术与产品,为完善老年服务配套设施贡献了力量,也为老年群体的居家养老提供了一个更加完善、更加便捷、更加高科技化的新方式。
2016年12月1日《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开始实施,使居家养老发展中"住房老旧"这一顽固的问题得以改善,也使得许多养老企业在此规范中得到旧房改造的新思路。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老年人生活便捷水平,组织开展多层老旧住宅电梯加装。
"可见我国将从国家层面对完善老年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也对旧楼加装电梯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今年的高交会上,出现了一款专为旧楼加装发明设计的电梯,有着无需机房与基坑、无需红线外用地、占用空间小、证照办理快、安装时间短、综合成本低等一系列优势,解决了多年来电梯工作难以开展、推广的痛点问题,契合当前旧楼加装居家养老,宜居城市建设工作的迫切需求。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者高达2.5亿,大部分人选择居家养老。
在居家养老方式里,绝大多数老人仍居住在没有电梯的旧楼,就医、出行极为不便。
据统计,居家养老的老人日常生活中约20小时是在社区内度过的,外出活动仅占4小时,社区内的环境是老人生活的主要空间,其配套设施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截至2010年末,我国共有各类残疾人约8502万,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6.2%。
我国60岁以上残疾老年人数约为4416万,占残疾人总数的53.24%,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4.43%。
这也说明我国近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口为残疾人,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行动不便的问题。
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旧楼加装电梯已成为此群体最迫切的需求之
一。
旧楼加装电梯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我国全面老龄化老旧房屋养老的难题,据盛世电梯总设计师金徐凯介绍,此次设计的"旧楼加装专用梯",采用其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升降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电梯旧楼加装审批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综合成本高等一系列难题,是专门为旧楼加装而研制的电梯。
针对不同类型老楼加装电梯,独创的包括"相邻阳台安装法""楼道内住户平层安装法""楼道内歇息平台安装法"等在内的三大创新加装方式,能适应各种复杂结构的建筑。
成本仅为传统电梯的60%-70%,尤为适合旧楼加装的需要。
旧楼加装的重心为"安全电梯"。
"旧楼加装专用梯"除继续保有永不坠落、停电保用、卡梯自救、无机房基坑、远程监测与安全自检、维护保养简易等多项特殊功能外,安全性能更为强劲,有效地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安全出行保障。
高交会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展示的科技硕果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也为老百姓切实解决居家养老、宜居出行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18 养老服务人员,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老有所养”,而在基层,有很多默默无闻为
老人提供各种服务的机构和人员,他们都是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记者采访多位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他们表示,未来将尽自己所能,让老人感受到比家更温暖的贴心服务。
“我每天都要为大约80位老人做理疗,特别忙,但很充实。
”胡维华是合肥市望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金色年华健康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她感觉到国家对老年人越来越关注,自己提供的理疗服务非 14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常受老年人欢迎,“老年人到我这里来,互相聊聊天,有困难了互相帮助,他们每天都乐呵呵的。
”刘志红是周谷堆社区佰家伴居家养老服务站站长,在十九大报告中,一系列民生政策让她非常欣 慰,“政府提倡老有所养,让我们这些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可以放开手脚干。
”刘志红所在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中,有专门的志愿者帮老人泡脚、剪指甲,还会带着老人们参加活 动,“就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比家还温暖,让这里变成他们的另一个家。
”“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在社区比较多,我们就得扎根基层,踏踏实实地服务好每一位老 人。
”蜀山区阳光公益芙蓉社区新月居委会老少活动家园的负责人李莉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了解老人基本需求和生活现状,尽自己所能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开心,“希望以后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可以更完善,给老人提供更多更贴心的服务。
” (来源:市场星报)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21 以田园养老探索城乡资源交互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发展医养产业,创新
利用城市资源盘活农村养老资源的方式方法,探索建立"市民农庄+养老养生"服务新模式,做好"市民下乡、服务进村"田园式养老。
这意味着,青岛市民的养老有了更为多样的选择。
据报道,在当地这种在村里租房养老的市场已初具规模,而且不止吸引着青岛市居民,还有来自距离相对较近的北京、滨州、济南的消费者。
此类养老房供不应求,租金价格也水涨船高。
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与产业"。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而如今随着家庭年龄结构出现转变,"养儿防老"的心态和模式都不再可行,这一现状致使家庭养老仍是主要形态,但也开始部分依赖社会力量。
今年年初公开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发展目标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田园养老"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田园养老"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全国各地都已有了一部分尝试,目前较为成熟的多为房地产企业开发的田园养老社区项目,如浙江的乌镇雅园和四川的成都幸福社区等,但也存在以农民或适度经营主体以自有经营性土地和房产建造民宿投入休闲养老产业的案例。
对于两种主体的选择,原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认为,到郊区租赁农民宅园作为"第二住宅"或假日休闲场所,可能会因其自发性而存在种种弊端,如无序租赁、财务纠纷,私搭乱建、易致环境损坏,公共管理与服务缺失等问题;农户单独出租或自营,有缺少资金、不善经营、服务不足等难处。
但笔者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气候季节性强的地区,相对于养老社区,农民个人或适度经营主体在经营方面更具备灵活性,并能为参与的农户带来更为稳定的收入;而养老社区因为其具备的医疗保健、餐饮、清扫等职能,在淡季时的维护成本极高,且作为人力参与其中的农户收入就存在波动。
因此,对于"田园养老"主体的选择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当根据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养老需求、社会治理能力、基础设施完备度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后进行选择。
但总体而言,田园养老模式进入乡村确实拓宽了农村旅游的产品和市场。
这一模式让农村的产业形态从农业或副业转变为养老服务经济,让产业多元化,同时产业之间结合地更紧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除了通过流转土地或集体产权入股得到的土地资源回报,还可以参与到保姆、餐饮等养老服务中,农民或可获得租金、劳务薪酬等多重收入。
更关键的是,它突破了以往单纯的生态旅游,为农村的三产融合式发展提供了升级平台。
田园养老比生态旅游有更多的设施和服务需求,这就需要供给主体或政府盘活更多的农村资源以寻求社会资本的合作,同时规范农村地区的社会和市场秩序。
在此过程中,更多的资本力量被引入农村市场,当地的设施服务、社会治理能力、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对于城乡资源的交互,以农村资源解决部分城镇职能,农村地区在此过程中整合更多社会资源 15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完成地方升级。
而针对专家指出的农民主体式"田园养老"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国家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田园养老 "的规范管理细则和行业监管标准;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水平、自然生态禀赋及人文特点,因地制宜
地构建涵盖公共安全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公共环境治理、市场治理、金融风险治理等的"田园养老"治理体系,调节准入门槛,引导农民主体规范参与"田园养老"产业,降低社会资本投资农村风险。
同时,政府还需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农民和社会资本进入"田园养老"产业,改善农村设施服务水平,提升农民创富意识,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证券之星)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22 中国养老走向“医养结合”时代 11月14日,由OFweek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主办、OFweek医疗科技网承办的“OFweek2017(第二届)中国医疗科技大会”精准医疗专场开幕。
我国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曾指出,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然而,几年过去了,面对这条并不好走的“结合之路”,无论是政府部门、养老机构、各级医院,还是社区,都还面临着重重考验。
据了解,自医养结合模式兴起,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执行层面存在争议,对养老机构来说,医疗完全是另外一个领域,一旦引入存在很大风险。
另一方面,也有一批养老机构则把医养结合视为一个新的突破口,希望借此改善经营状况,因此努力申办医疗机构或是医疗服务资质,其实是看上了医疗的支付体系。
“‘医’不积极,‘养’很火热”是“医”“养”两方的状态:由于医疗资源紧缺,综合能力强的大医院本身已经忙不过来,根本无暇介入并不赚钱的老年医疗需求。
但养老机构对“医”的热度却是愈演愈烈。
在这样一厢情愿的情况下,许多养老机构只能做自己能控制的事,建立内设医务室或医疗机构。
但巨大的成本投入之后,往往因为需求不足而陷入困境,这样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很多老年人在慢病管理和失能照护方面的费用其实并不应由医保支付,如果一提医养结合,就想到争取医保,而没有对医疗和非医疗服务进行精确界定和有效监管,将会为未来医保体系造成很大隐患。
按照相关政策,老年人在医院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可以报销,而在养老机构接受的护理、康复等服务则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
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显然处于医院和普通养老院之间的模糊地带,由于在制度上缺乏详细的区分标准和监管规定,就给养老机构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一些“骗保”“套保”的乱象频频发生。
在现行的制度下,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审批、管理,医疗机构归属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医保报销由社保部门管理。
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职责界定不够明确,各项政策、标准不统
一,养老机构常常只能夹在各个部门中间。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多头管理是阻碍医疗与养老“无缝对接”的最大障碍。
15年,国家卫计委提出了医养结合可能存在的四种形式:第一种是鼓励原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第二种是原有的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第三种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第四种是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行家庭医生的模式。
对于这些,各地早已有所尝试。
2017年8月,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推出了卫生计生领域10项重点改革举措,其中第一项就是下一步将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审批,改为实行备案制。
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政策将明显简化申办的流程和手续,但相关的条件、标准、门槛仍 16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然存在。
尽管仍面临着重重困难,不少养老从业者依然对养老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如今这个大跨步进 入老龄化社会的时代,人们对于养老的观念和支付能力也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全国范围内各种资本的介入,各种不同尝试的出现,在市场的作用下会逐渐形成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循环,以后这个市场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Home/Article/index/id/456/aid/42770 医养结合进入新一轮提速期,医疗体制梗阻需加快打通 长期存在的“医养割裂”沉疴有望加快破解。
“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将大力发展医养
结合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近一周以来,有关医养结合的利好政策密集发布,旨在加快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审批环节的松绑和社会资本的加速涌入,“医养结合”将迎来新一轮提速期,相关机构也将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不过,若要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挖潜巨大市场,仍需加快打通医疗体制梗阻。
利好:鼓励政策密集落地 2015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由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17年,要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序共享,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如今,距离第一阶段时间节点仅有月余,医养结合推进步伐持续加快。
这一周多以来,相关鼓励政策更是密集发布。
由国家卫计委研究制定,并征求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等十三部门意见后印发的《“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明确要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在重点工程方面则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有一定医养结合服务基础以及需求较大的地区及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区),建设一批综合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示范基地和社区示范基地。
地方层面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医养结合”。
云南省日前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整合社会闲置资源,鼓励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广东省提出,把医养结合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和深化医改、建设卫生强市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除了力邀社会资本参与外,审批松绑是又一力举。
国家卫计委日前发文要求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取消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对此,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王雪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有利于养老机构尤其是小型化或者民营化的养老机构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站点。
不仅如此,以往一些地区对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审批流程长、手续繁琐,审批上的松绑也将破解医养结合机构的规模化发展瓶颈,促进医养结合产业加速发展。
潜能:相关产业潜力巨大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此前表示,现在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达到2.8万多家,养老床位 17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近700万张。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目前全国医养结合机构已有5814家,床位总数为121.38万张。
国家卫计委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
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
对于两亿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来说,百万计的养老床位显然远远不够。
王雪辉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这个过程还伴随着高龄化和失能化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对医养服务供给机构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中国‘未富先老’的现状使得医养服务供需缺口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之
一,社会服务领域采用PPP模式将是‘银发经济’的常态。
”清华PPP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杨燕绥表示。
根据财政部PPP项目库数据显示,从2014年国家大力推动PPP模式以来,养老项目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按照综合信息平台分类,养老投资领域分为养老业、医养结合以及老年工具三大类,这三个领域分别占比56%、25%和19%。
王雪辉指出,如果能够有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医养结合领域,将有效扩大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多元化格局的发展。
“此外,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也可以减轻政府在医养结合服务上的财政支出负担,有利于在整个市场格局中形成竞争环境,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虽然医养结合PPP模式潜力巨大,但目前从全国层面来看,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项目落地。
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国际项目融资协会IPFA亚洲区理事肖光睿指出,国家在政策上把PPP项目的执行分为五个阶段,从项目的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到移交,目前的情况,只有10%的养老类PPP项目进入到执行阶段。
“市场风口已经显现,但是落地的项目仍未大量出现。
原因一是政策尚处于待完善的周期性状态,二是项目所涉及的行业专业性较强,人员队伍的规模和专业性有待进一步补充和提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专家卓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破局:医疗体制梗阻需加快打通 在专家看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和梗阻亟待破解。
“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割依然存在。
比如,目前养老机构主要归民政管辖,如果要在机构内部设立医疗站点,就需要到卫计委审批。
虽然目前审批已经逐渐松绑,但是流程的优化不会一蹴而就,还要经历一定时间的推进过程。
”王雪辉说。
王雪辉还指出,资本和人才缺乏问题也很显著。
从资本来看,国家现在倡导在养老机构内部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但是对小型养老机构来说,很难有能力和财力支持它设立这样的站点。
同时,目前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仍有限,虽然有很多险资和金融资金进来,但他们更多地投向一些高端养老机构和社区,与大多数老人的需求和服务不相匹配。
从人才来看,我国目前持证护理员仅有30多万,而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现在至少需要1000多万护理员。
此外,目前护理员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未来需要培养一些既具有护理知识,又具有医疗保健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对于加快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王雪辉建议,未来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把政府、社会和市场各方资源整合到医养结合体系的设计中来。
二是尽快完善医养结合的制度体系,“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是还缺乏比较细化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看来,医养结合的问题并不在于“养”,而是在于“医”上。
只有放开中小型医院的举办权,当社区里到处都是以私立为主的,有很大积极性提供上门服务的诊所时,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包括机构养老才不是问题。
卓识则建议,继续加大医养结合行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将目前的行政管理转变为行业治理,在确保公益属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制定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培育扶持一批产业资源和产业资本,形成以大带小、以强促弱的行业格局。
(来源:经济参考报)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42 18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朱永华:注重养老保险认证细节,让老人感受尊严 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原本是件好事儿,可为证明钱是本人申领的,郑州市多个社区要求行动不便的老人,需手拿当天报纸举在胸前拍照,以证明“自己还活着”,这种做法让一些老人“难以接受”。
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老人对这种方式有抵触,他们能理解,但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也有社区较人性化,以微信视频的方式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认证。
(11月22日《大河报》) 其实,退休老人去世之后,家人亲属不及时“报减”,依然继续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尽管媒体鲜有报道,但却并不鲜见,而且即使被发现,不但追回冒领的款项比较难,追回的成本甚至还会“得不偿失”,这也迫使一些地方社保部门不得不对每年的“认证”更加严格,尽最大能力来“防范于未然”,尽管如此,有时还是防不胜防,笔者从事多年的这项工作,对此深有体会,也很清楚这项“活着”的认证,对很多老人而言,确实有些“折腾”,甚至让不少老人心理上感到尊严被冒犯。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地方的社保部门,所管理的离退休职工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即便是像郑州这样分解到各社区,人数往往也是成百上千。
为了减少对老人们的“折腾”,又能做到细致认证,通常采取的方式就是让健康能走动的老人每年到社保部门指定地点统一照相,为防止用旧照冒充新照,拍摄选择的背景每年都不相同,所拍摄的“认证照”由工作人员与本人往年照片进行比对。
而对居住外地的老人根据情况不同也采取的相应办法,比如让外地老人手持近期国家正规出版的报刊杂志,将报刊出版日期同本人出现在一张画面里,或邮寄或通过电子邮件形式都能作为认证依据通过,但无论采取的方式如何“婉转”,都不免会让离退休老人感到有些“悲催”,但为了防止养老金被冒领,每年的这些认证确实既无奈也非常必要。
其实,对于这些“活着”的认证,绝大多数老人不仅都能给予积极配合,也基本上都能理解,他们更痛恨某些冒领行为。
现在问题不是认证本身的可否,而是如何做到既科学又人性化,既方便快捷减少对老人的折腾,又能准确无误减少认证成本。
一般情况下,出现冒领行为大多都发生在居住外地的老人子女家属身上。
老人去世之后,正常情况下一年内即使出现冒领,因为涉及安葬费和抚恤金也是由国家养老金支出,冒领部分亦可从这部分款项中扣除,相对而言不会造成损失。
然凡冒领行为一经发现,基本上都是存在多年以上,笔者曾经发现一起冒领行为,是出现在去世退休职工的老伴身上,在多次追回无果不得已将其诉诸法院,但没等到法院开庭,其老伴也因病离世,被冒领的近3万元养老金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而实际上认证出现疏忽,养老金一旦出现冒领几乎就很难追回,即使最终追回也往往会耗去大量行政成本,甚至得不偿失。
而要让社区有限的几位工作人员对成百上千离退休职工既要准确认证,又要顾及老人尊严,确实很不是件容易事。
“认证”非常必要,让退离休职工每年一次例行证明“自己还活着”,确实让一些老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不少老人在拍照时都会跟工作人员感慨“拍一次少一次”。
在笔者看来,社区工作人员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现代通讯技术,既要对认证进行完善,又要在方式上进行改进,减少和避免对老人进行“折腾”,表面上看,老人是对拍照有抵触,实际上还是针对认证方式“简单粗暴”有情绪,因此,退离休管理部门和社区必须要在管理和服务细节上做足文章,尤其是服务,其实“认证”也未必墨守成规,可以一年一次,也可以将日常走访和沟通作为认证依据。
比如可以通过日常短信、电话、慰问等形式多方了解和掌握某些特殊情况老人的健康状况,在普遍了解的同时做有针对性的掌握,要用人性化的完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社保部门的认证不是要其证明“自己还活着”,而是证明自己还很健康,即便是上门拍摄“认证照”或要求对方提供手拿当天报纸的照片,也无需只单拍老人自己,可以采取拍“全家福”让老人子女家人手拿报纸与其合影,同样既能让老人高兴又可以达到认证目的。
总而言之,注重在认证细节上不断改进,在让老人感受被尊重的同时又能完成准确认证,用贴心温暖的服务让离退休老人愉快安度晚年。
(来源:齐鲁网)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44 19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建立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体系,牵住新时代中国养老的牛鼻子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国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重大民生课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
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新时代中国养老领域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使之与养老事业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养老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养老群体支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目前养老产业盈利能力差、发展裹足不前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激活社会资本,打通养老主体的多种支付渠道,建立养老支付金融体系,以增加养老产业的有效需求。
支付金融体系建立的前提是形成标准化风险收益评估体系,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则是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群众在养老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
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重大民生课题,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
解决好新时代中国养老问题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01新时代中国养老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养老领域也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养老生活的需要同养老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量矛盾:养老群体人数多、增长快,而供给总量不足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
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也位于前列。
据预测,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
一。
从养老床位数的供给端来看,民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国各类养老床位数不到700万张。
根据有关机构预测,五年之后,即第一个一百年来临时,中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需求量应为800万张以上,供需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另外,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60岁)拥有床位数量仅30张左右,相对于发达国家老人人均50张床位而言明显偏低。

2.结构矛盾:养老方式多元化、需求多层次,但供给单
一、失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老需求也从过去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提升为包括情感、娱乐、尊重、价值体现等更丰富更高层次的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所提供的养老方式应当随之呈现出多品种、多层次、高质量的特性。
然而,在养老供给结构中,政策往往侧重于机构和床位数的总量建设,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其他养老模式重视不足。
另外,养老供给产品也缺乏多样性,许多机构仅能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简单食宿功能,缺乏医疗、康复、保健、文体娱乐等高层次产品,满足不了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需要。
总体上看,养老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养老事业。

3.支付矛盾:未富先老客观现状导致需求侧支付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优势及其所带来人口红利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不过,老龄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还未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便提前到来,相对于西方国家近百年的老龄化进程,我国只用了18年就完成,并且速度在加快。
在经济发展程度并不很高的时候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挑战,并导致中国老年人大多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
另外,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的独子独女们同时面临养老与养家的双重压力,经济能力捉襟见肘。
此外,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特别是企业年金和自购养老金融产品发展不足更加制约了养老需求侧的支付能力。
02新时代大力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意义和关键问题 20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中国养老问题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使之与养老事业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解决新时代中国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
首先,养老产业是新时代中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国养老体系,应当包括具有公共性、保障性、全面性的养老事业和市场性、专业性、服务性的养老产业,形成全面、多层次、互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养老体系。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可以从总量上弥补养老业发展不足的问题,缓解新时代中国养老领域的总量矛盾。
此外,发展养老产业是解决新时代中国养老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中国的养老领域呈现出需求多元化多层次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养老事业的定位和作用是解决面上的全民养老问题,其关注的是基本需求层面,仅靠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养老事业难以兼顾人民对养老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而养老产业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养老资源,它依靠市场机制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以此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所以说,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可以有效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养老领域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但是,养老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一个产业,其基本发展逻辑是市场逻辑,产业主体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参数是市场容量、需求特性与支付能力。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未来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速快,人口结构的剧烈转变驱动养老产业快速扩容。
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容量将达到7.7万亿,2030年将达到22万亿多。
这其中,由于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养老的多样性需求使得各个现有行业领域均出现发展养老产业需求,比如地产、旅游、保健、文体、娱乐等等。
未来中国养老产业从规模和结构上均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不过,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来临以及“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使得养老产业的市场并不成熟,导致许多养老性企业盈利性差,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比如,目前进入养老产业的重要群体是地产商,养老机构的盈利性跟商业地产相比有天壤之别,许多地产商重“地产”轻“养老”,被社会诟病为“挂羊头卖狗肉”。
从行业的整体发展来看,从业人员待遇低、整体素质不高、关联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使得养老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因此形成了养老产业投资回报期长、回报率低等状况,这些成为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重要障碍,最终导致与养老需求不相适应的养老产业供给不足的现状。
形成如上养老产业现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是养老群体的支付能力不足。
其原因是一方面由于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支付意愿不强,更愿意将钱给下一代并依托他们养老;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养老支付体系尚不健全,个体的支付方式单
一,养老金、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等养老金融体系没有建立也是导致养老支付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
因此,解决养老群体的支付能力,打通支付环节就成为解决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关键。
03解决思路与政策建议 要解决如此大规模养老群体的支付能力问题,仅靠国家财政力量与基本养老保险是行不通的,必须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特别是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金融产品。
金融手段介入的前提与核心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搭建一套完备、科学的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体系应是整个环节的牛鼻子。
其逻辑关联如下: 个体信息标准化体系建立——支付标准、风险评估标准体系建立——保险等社会资金可进入养老支付——解决养老业支付能力不足问题——增加养老产业有效需求——养老产业利润提高、产业得到发展——养老产业有效供给增加——养老产业实现发展——新时代养老体系更加健全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实施建议:第
一,建议统筹民政部、人社部、保监会等部委联合成立中国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委员会。
委员会建立的目的在于全国统筹、标准统
一,这样可以实现全国养老金融体系的标准化和全覆盖。

二,建立个人养老标准账户。
个人养老标准账户应在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制定相应规划和标准,形成与个人身份严格匹配的养老账户。
同时以联网化手段管理和运行,以 21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信息化作为养老金融化的基础。
个人养老标准账户应记录个人身份信息、身体状况、信用记录等信息,为长期照护养老模式和个人养老金融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

三,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引入多元化养老支付渠道。
我国三大养老保障支柱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占绝对比重,而企业年金和居民自购养老金融产品发展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因此,要大力发展后两种养老支付体系,特别是居民自购养老金融产品,如相关的商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产品。
在建立一套完备、科学的养老个体信息标准化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市场力量,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养老支付渠道的多元化,解决养老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进而大力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四,要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政府与市场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要注重发挥市场在养老行业的决定性作用。
这其中,政府应减少行政干预,如降低准入门槛、减少审批流程等等,同时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与搅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另外,政府还应着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涉入养老领域的企业能充分发挥其所长和企业家精神,在养老产业里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来源:金融界)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45 国有资本补社保资金不足,中国养老危机解除,凸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新华社发布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
案》),引发世人广泛关注。
国有企业强大,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标签的中国,在这一刻令世人感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方案》表示,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
公益类企业、文化企业、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社保基金会作为财务投资者,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其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
2017年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开展试点,2018年及以后,分批开展。
据了解,在2015年山东即将山东能源集团、山东机场有限公司以及山东盐业集团三家国企30%的股权,划转到省社保基金。
到2017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划转了22家省管企业30%的国有资本,截至去年底,资产总额853亿元(1人民币约合0.151美元),为充实山东省社保基金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5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时任财政部长楼继伟曾表示“应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
现在这一政策在中国全国推开,楼继伟的言论变成现实。
对13亿中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好消息,以后养老金的发放应该会更有保障。
快速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冲击,或许因这一政策的出台而大大降低。
由于30多年的一胎化计划生育,中国年轻人口增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急剧增加,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退休人口的增速远高于参保人口的增速。
据人社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5年底,企业参保离退休人数增幅为6.5%,而企业参保职工人数增幅只有2.7%,延续了2012年来的趋势,导致抚养比连续4年下滑。
人社部预计,2050年中国抚养比将下降到1.3:
1,比今天的日本还低,形势十分严峻。
其结果是,中国社保基金将出现严重缺口。
据清华大学人口和人力资源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在未来5到10年中,中国社保基金将出现8到10万亿元的资金短缺。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严重的问题,给中国顺利发展带来艰巨挑战。
不过随着《方案》的出台,以庞大的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相信这个问题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中国的养老危机很可能平安着陆。
此时,中国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彰显。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对中国的所谓“社会主义”持强烈批判的态度。
偏左的人认为中国已经变色,比资本主义还要资本主义,早已失去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偏右的人认为中国坚持国有企业主导的所谓社会主义,造成市场不公平竞争,带来资源浪费和贪污腐化堕落,严重阻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侵害了全体国民的利益。
今天 22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国有资本为全民社保服务,为全民养老买单,实现国有资本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力回应了外界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质疑。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秉持公平、公正的精神,坚定地维护和保障大众的利益。
以前,唯GDP论英雄的中国过度专注于发展,而忽视了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确有偏离社会主义的倾向;不过,中央对这个问题已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上个月重大会议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了均衡、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可以期待,中国未来的发展将更具有均衡、公平的社会主义特质,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注重“蛋糕”的公平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更普遍的惠及广大国民。
那时,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有更充分的体现。
(来源:搜狐) /Home/Article/index/id/454/aid/42747 热点新闻 空虚、疾病、跌倒、走失、猝死:独居老人更须细致照顾 上海独居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正在不断扩大,这是因为上海已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老年
人口最多的特大型大都市;另外家庭小型化,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也发展迅速。
人们总是认为独居老人大多身体比较健康,生活能够自理,有着较为健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对这一特殊群体往往容易忽略和照顾不到。
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例如独居老人会因为丧偶和孤独等容易出现自杀倾向,而老人们又喜欢住在已经住惯的地方不愿离开。
心理学专家说:丧偶的老人有18个月的心理危机期,不少丧偶独居老人总是说,我死还是不死啊?其实这是老人在向外界发出求救的信号;还有不少独居老人,沉默寡言没人讲话,守着电视坐上一天,有些人就此患上了抑郁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此发病率在5%到10%之间,其中独居老人患病后郁郁寡欢“孤独死”,所占的比例不低;很多非法理财公司和不良保健品公司,看透了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他们用温情脉脉的面纱包裹着不可见人的目的,在贴心服务的攻势下,诱使老人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和不良保健品,结果辛苦积攒的养老储蓄打了水漂;也有的遭受电信诈骗,或自己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受到监护人和第三方侵害,由此导致轻生的也是屡见不鲜。
独居老人行为能力的欠缺也不是一下子显现出来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正从“生活自理型”逐步向“需要协助型”转变,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周围的人还没觉察出来,甚至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今年夏天一位75岁的独居老人,因为错将空调开出热风,中暑而死;无独有偶,也是一位76岁的独居老人,为了节俭执意不开空调,停止了呼吸。
为了应对独居老人不断拉响的生存警报,我们尤须对他们给予细致入微的照顾,包括心理干预和生活照顾,预防和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
对于近期丧偶的情绪不稳定的老人,应该安排有心理学专业特长的人或心理援助志愿者等,经常上门或电话联络谈心拉家常,有子女的更应该和父母多交流,以帮助其从丧偶的阴影中走出来。
另外对于那些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孤独老人,也应该有这方面的心理慰藉和贴心生活服务。
人是社会性的角色,需要有朋友和圈子,应该积极引导他们融入社区参加各类社区活动。
还有许多街镇成立了晚晴关爱志愿者队伍,让年轻的老人和年轻人与独居老人结对交朋友。
全市有老年大学等各类老年学校约250家。
此外还有远程老年大学集中收视点5000多个,选修的课程丰富多彩,应该鼓励有基础的独居老人进校学习。
独居老人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者,应该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仍然 23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可以享受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人生阶段。
还要对信息闭塞、警惕性低的独居老人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和不良保健品推销能力的教育。
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独居老人获得愉悦心情、能力开发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健康向上的心理支持。
应对独居老人疾病、跌倒、走失等突发事件,虹口区试点街道为独居老人引入智能定位手环等远程照护系统,川沙镇15个小区的防盗门进行了升级,老人们手腕上的手环不仅能使大门应声打开,重要的是后台有记录,如果独居老人近日没有记录,居委干部就会上门了解;如果老人走失,路人可以拨打老人手环上的电话号码。
有的街镇还为独居老人制定了白天拉开窗帘报平安,合上窗帘有情况的“暗号”。
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全国人大通过的民法总则中,对于老年人的监护服务内容有了与时俱进的扩大,面对独居老人对于亲情、友情和生活照顾的渴望格外沉重的状况,可以考虑进一步创新和拓展独居老人养老监护服务的意识和渠道,加大各级政府监护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增加购买服务范围,积极鼓励、探索独居老人这一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的公共监护服务稳健发展的路径。
(来源:新民晚报) /Home/Article/index/id/469/aid/42774 老龄数据 21
世纪中国养老问题之我见 老龄化问题将是21世纪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会在本世纪前50年快速凸显和强化,而后随人口总量高位保持至本世纪末,期间的养老问题对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服务而言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未雨绸缪,从调整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社会化养老机构等方面着手。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为老龄社会。
截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98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2%;西安市老龄化趋势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4.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837.52万人)的14.83%;作为西安市一个远郊区的阎良也不例外,2008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达到36433人,占全区总人口(25.76万人)的比例为14.1%。
再看21世纪的整个情况,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
这一阶段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这一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4.37亿。
之后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到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
因此,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而2030年—2050年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
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5%—50%,即3—4个劳动力将抚养4-5位老年人。
这一阶段的养老问题将成为一个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24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20世纪70年代前后,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群进入老年期,成为老年人口比率在老龄化“最严重时期”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
此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又使得新出生人口数量迅速下降,随着这一政策的持续坚持,人口出生率还将持续下降。
两者一升一降所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历史性原因;第
二,人口寿命的延长是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经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现在的71.5岁以上,而西安市的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5岁。
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毋庸置疑,伴随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口寿命还将继续延长。
因此,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是推动21世纪中国老龄化的两股基本力量。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基数大速度快”但又“底子薄负担重”将是21世纪中国老龄化问题的突出特点和特殊国情,我国将成为“未富先老”和“跑步进入老龄化”的典型社会。
从时间推进看,自1992年开始,不足20年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
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发达国家大约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15年,瑞典85年,德英4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而中国只用了28年就快速完成了这个历程。
再从经济实力看,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的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目前的人均GDP仍低于1000美元,即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
一。
由此而引发的另一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至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五分之
一,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
一。
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在8000—9000万,人口的高龄化水平将达到25%—35%。
据中国老龄人协会和中国保障部获得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65岁的老人中,有64%与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80岁以上的则有80%与自己的子女同住,他们对家庭养老的依赖性尤为突出。

1.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年人口赡养比上升,赡养压力加大。
回看199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对老人赡养比为13.7%,2000年上升为15.6%。
预测2050年,这一比例将猛升到48.49%。
如果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抚养比将上升得更为迅速,预计2050年可达到75.8%。
同时,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随之增加。
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追查报告》显示:老年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的,城市占85.4%,农村占79%;能部分自理、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的,城市占9.9%,农村占9.3%;完全不能自理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的,城市占5%,农村占6.9%;而80岁以上需要照料的城乡老年人则占1/3左右。
所以,人口老龄化将使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加重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2.人口老龄化使全社会用于养老的费用支出加重。
我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一是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体所承担的社会基本养老。
二是传统的家庭养老。
三是以个人积蓄为主的自身养老。
据统计,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以离退休养老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城镇离退休人员从1978年的314万剧增到2002年的4233万人,24年增长12.4倍。
同期的离退休金从17.3亿元剧增到3646.2亿元,增长了21倍。
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年均递增6.4%,明显慢于同期GDP年均递增9.4%的速度,而离退休金占GDP的比重则由1978年的0.5%快速提高到2000年的3.6%。
最不可忽视的另一问题是50%以上的城镇人口和80%以上的农村老人在银行基本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供养和社会供养解决养老问题。
由此给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造成的压力和困难是不可回避且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解决的。

3.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矛盾将与日俱增。
在“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下,我国为老服务事业的水平整体滞后,现有的养老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在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上远不能满足需求。
“集中营”、“避难所”式的养老场所无法适应不同情况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
我国目前有国家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2816家,床位数22万张,收养了17万多人;集体举办的福利机构3700家,床位数87万多张,收养了66万多人;两者合计收养的老年人数83万多。
这与我国数以亿计的福利服务对象相比,床位数只占需求量的0.7%,收养的人数则占不到需求量的0.6%。
与目前全国940万失能老人的需求比不足10∶
1。
具体再看目前的几个大城市,西安市 25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的养老床位数为2.4万张,仅占老年人口124万的1.9%,而目前北京的养老床位数为3万张,占老年人口202万人的比例也不过1.4%。
这些情况与发达国家集中收养人数一般占5%—7%的比例相差甚远。
而目前政府引导和支持的财政投入乏力。

4.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还将给医疗保健、社区照料以及传统的养老理念特别是养老的人文环境与法律环境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统计显示,目前城市老年人独立居住的比例近50%,其中,独居户占8.3%,夫妻户占近42%;农村老人独立居住的超过38%,其中独居户占9.3%,夫妻户占29%。
不仅如此,城市的空巢老年人家庭增速还在日渐加快。
如果社区照料,专业管护等社会化服务不能随之跟进,必将给这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给身心带来阴影。
据报道,上海浦东一个老太太去世两年多才被发现,同样杨浦区还有一个老太太去世半个月后才被人发现。
这些例证,虽是个别现象,但确是空巢独居老人对完善社会养老服务的无声呼唤。
又据调查,城乡老人感到自己越来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比例高达73.6%,常感孤独的老人:城市为18%,农村为31%,有过自杀念头的老人:城市占2.6%,农村为4.9%。
因此,养老问题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这些方面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是21世纪养老的又一重要课题。

三、如何解决我国老龄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解决老龄化进程中的问题,最紧迫的是要解决好“养”和“医”的问题,而核心是如何“养”好的问题。
长远看,则要从人口政策和保健方面加以引导,逐步调整人口结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和养老水平。

一、处理好生育政策,适度调整和控制生育率与人口总量的矛盾,促进人口结构的“脱老化”,以缓解赡养压力。
要研究和尝试宏观意义上的“养儿防老”。
即一个社会的人口结构越年轻化,对社会的养老压力越小,这是实质意义上提高劳动力人口比例的一个战略。
美国现阶段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解决老龄化问题,即在改革并推行养老金制度的同时,又鼓励生育,以防止生育率下滑而引发的老龄化加重。
这也应该是我国根本解决老龄化问题应该研究和借鉴的一个长远性、战略性问题。

二、建立健全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以缓解经济压力。

一,要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家庭养老也是整个社会养老的基础。
家庭不仅是老年人一生赖以生存的物质所在,更是他们终生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
据调查显示,城市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仅占16.1%,农村地区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仅占15.2%。
可见,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80%以上的老年人愿意居家养老。
因此,家庭养老应是养老的主流和重点。
与此同时,还必须跳出狭义的居家养老范畴,与社会化居家养老做好对接。
因为社会化的居家养老不可能仅仅依靠家庭为核心来完成,还需要依托社区力量,为老年人提供诸如日托照料、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健身娱乐、学习教育、情感慰藉及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具有组织性、社会性的服务来帮助完成,这些服务个体家庭是无法完成的。
这就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我国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才刚刚起步,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尚不完善,服务网络和管理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
最突出的是城市空巢老人与独居老人对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亟待解决。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一些社区的成功做法,如,在社区建立特殊老年群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送医、送饭、送关怀和送时照料等服务。

二,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乡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这是一项涉及全民的普惠型、根本性制度。
首先要从“低标准,全覆盖”做起,特别是要从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做起。
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全社会的保障水平,完善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在全国试点并逐步推开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收到了初期效果。
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人享受充分的医疗和养老保障的大同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三,大胆尝试和有条件地推行“以房养老”。
如美国一位60岁的老太太,前不久申请了一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把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每月多了几千元的收入,这样她可以潇洒地到各地去旅游。
而银行则要一直等到她去世后,才会收回这套住房。
这就是时下在美国流行的“以房养老”模式。
但在中国,许多空巢家庭的老人一边守着空房子,一边拿着微薄的退休金艰难生活。
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老人可以在继续享有住房使用权的条件下,将房地产反向抵押贷款后变为现金收入,成为养老资金的重要来 26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源,使房产兼具融资和养老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收回住房的使用权,可将房屋出租或出售,增加二手房的市场供应量,促进二手房市场和租房市场的发展。

四,可以借鉴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做法,从适当时期开始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
这样做既可以缓解劳动人口比例下降的问题,也可减缓养老金需求量过大的压力。

三、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化养老机构,以缓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化养老机构不足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养老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加大政府财政对养老机构的投资力度,对那些纯福利性质的养老机构,政府应改目前的补助式投资为全额式投资。
其次,要全力加大社会养老社会化的力度,大幅提高财政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补助标准,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鼓励力度和刺激强度。
同时在土地、税收以及公用设施配套和公共管理费用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通过公办民营、公私联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这一领域,解决这一问题。
在养老机构的功能设计和布局方面,今后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需求,接照高、中、低多种档次及养老类型,进一步完善诸如临终关怀型、无偿供养型、低偿照料型,或日间托管型、高档疗养型、病残医护型等专业化养老机构。
综上所述,根本解决21世纪中国的养老问题,从人口学角度上讲,要处理好生育政策适度调整和人口总量适度控制的矛盾,促进人口结构的“脱老化”。
从养老的社会化方面讲,要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归根到底就是经济要发展,国民要富裕,社会要文明。
只有这样,21世纪的中国老人才会迎来一个幸福美好的晚年。
(来源:陕西民政) /Home/Article/index/id/615/aid/42736 政策法规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 (2017—2025
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统筹全省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全面提升我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我委组织起草了《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如有意见,请于2017年10月30日前反馈我委医政医管处。
联系人:吴刚、张志强联系电话:028-86135079、028-86135925电子邮箱:jkfwy123@附件:《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10月10日 相关附件:《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发展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来源: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Home/Article/index/id/462/aid/42731 27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养老研究 关于推进我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党的十七大确立了“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要求。
为了加快我省社会化养老体系建设,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尽快改变我省养老服务供给总量、资金投入、社会分布、服务水平、监督管理等滞后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服务养老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一、我省社会化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0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49%,高于全国11.4%老年人口比例,其中80-89岁的56.72万,90-99岁的3.67万,百岁老人538名。
面对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养老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逐年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形成了财政、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逐年扩大,由“三无”和“五保”老人逐步拓展到全社会所有的老年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虽然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
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省老年人口0.92%,不仅低于全国1.59%比例,更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我省500万老年人中就有15万名老年人需要入住,目前我省养老床位仅有4.7万张,还缺10万张。
二是社会养老资金投入不平衡,部分地区和部门误认为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意味着政府可以不管或少管了,导致对养老服务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专业人员人数偏少。
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
以养老护理员为例,按我省入住15万老年人需护理员3∶1的比例,潜在需求在45万左右,但目前仅有3000人。
四是政策落实还不到位。
国家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由于部分地区和部门认识不到位,加之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够,许多政策很难落实。

二、我省在推进社会化养老所采取的措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这几年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做了不少工作:一是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从制度上推进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2006年省政府出台《陕西省老年人优待办法》,老年人在看病、乘车、旅游等方面实行优惠,目前已为70多万老年人办理了敬老优待证。
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老龄办、省民政厅等12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进一步促进了养老服务事业的推进力度。
宝鸡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 28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的意见》,规定每年市财政拿出1000万,作为老年事业发展资金。
西安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对新建的养老服务机构,城六区范围内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元,城六区范围外每张床位给予一次性补贴2000元”等补贴政策。
2008年初,省政府开始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决定从2008年到2012年,由省财政拨付2200万元,在10个市和杨凌示范区各新建一所床位数在300-400张的公办或民办老年公寓,每个公寓省上资助200万元。
在乡镇敬老院建设上,四年来,省级累计投入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6.9亿元,安排新建项目284个。
同时将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最低限定标准由1400元/人•年,提高到3200元/人•年,累计投入资金3.42亿元。
到2012年底,全省老年福利机构增加养老床位7780张,乡镇敬老院增加供养床位6.7万张,全省养老床位拥有率将由现在的9.16‰提升到21.6‰。
二是强化财政保障措施,全力完善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
今年10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将我省享受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的年龄下延至80岁,补贴标准进行适当提高。
对80-89周岁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5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每年需资金3.4亿元,省财政负担20%,市、县共同负担80%。
对90-99周岁的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1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每年需资金4400万元;对10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2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年需资金144万元,全部由省财政负担。

三、今后加快推进我省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对于城市“三无”、农村“五保”老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建立民办公助制度,对于非营利性的民办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或组织,既可在建设期按照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土地租期等指标,一次性或者分期给予建设补贴,又可在运营期,按照床位数、收养人数、入住率等指标,给予一定的运营补贴。
二是进一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把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正确处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当前和长远、共性和创新的关系,以日托照顾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
建立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三是进一步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积极探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现代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法人治理、经营者聘任、员工聘用、服务功能承包或公建民营,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增强公办养老机构自身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按照国家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深化改革,理顺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责任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养老队伍专业化建设。
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规范、服务设施、服务安全卫生、服务环境监测、服务产品等标准。
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建立起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掌握养老服务的基本底数和发展动态。
建立养老机构院长岗前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培养和引进中高级专业人才。
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实现志愿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来源:陕西民政) /Home/Article/index/id/469/aid/42734 旬阳县关口镇强化敬老院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旬阳县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积极争取县民政局的支 29 2017
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持,筹集资金20余万元,在原蒿塔乡政府所在地修建中心敬老院一座,在张岭村修建村级集中安置点一处,共集中安置五保老人37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孤寡老人养老难问题。
为保证敬老院工作的健康运行,真正使五保老人进的来、住的下、生活的开心,该镇在敬老院规范管理过程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使敬老院各项工作都能规范、有序、健康、和谐发展。
强化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
根据《旬阳县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关口镇敬老院院长及工作人员职责》、《关口镇敬老院生产、生活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关口镇敬老院争创十佳院民办法》等制度,设立了“好人好事专栏”、“表扬与批评专栏”,建立了“好人好事登记簿”、“院民外出接送登记簿”、“院民请销假登记簿”等,并对院民的活动情况每日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通报,好人好事的予以表扬,违犯院规院纪的给予批评。
由于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保证了敬老院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加强日常管理,规范服务体系。
一是饮食生活精益求精。
在饮食服务上坚持听取院民的意见,根据院民口味制定食谱,春夏两季一日三餐,秋冬两季一日两餐,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做到当日不吃重复饭。
二是日常用品配套齐全。
每位院民日常用品配置达到“十个一”。
即:每人一张席梦思床、一套床上用品、一柜、一凳、一盆、一热水壶、一张桌子、一台电风扇、一套餐具、一套洗浴用品。
每月配发有香皂、洗衣粉、洗头膏、卫生纸、白糖、茶叶等其它日常生活用品。
每年配发棉衣一套、单衣两套、棉鞋、单鞋各一双。
三是安全防范常抓不懈。
院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证信息随时畅通。
电视、电灯随用随关,做到人走灯灭,电线线路随时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换,院民外出实行请销假制度,外出参加劳动做到“五个不去”。
即:陡坡不去,路远不去,下雨不去,一个人不去,炎热天不去,确保院民生产生活安全正常。
四是医疗康复保障有力。
院内设立了医务室,并与镇卫生院签订了出诊、住院、护理、诊治协议,每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做到无病早预防,小病有备药,大病有医院。
五是卫生管理规范到位。
在卫生管理方面,按照公共卫生、居室卫生、个人卫生进行细化。
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公共卫生做到“三无”,即:地上无杂物,墙上无蜘蛛网,门窗无灰尘。
居室卫生做到“五无”,即:地面无灰尘,墙壁无乱贴乱挂,无苍蝇,无蚊虫,室内无异味。
个人卫生做到“七勤”,即: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梳头、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勤换被褥。
每周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六是开展争创“十佳”活动。
从2009年开始,在院民中开展了以“服从管理”、“公共卫生”、“居室卫生”、“个人卫生”、“院民之间的和睦相处”、“院民之间的互帮互助”、“遵守院规院纪”、“安全防范”、“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为内容的十佳院民争创活动,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评定办法,即:每项用一颗红星或黄星表示,并有具体的标准,每月评定一次,达到标准的奖给一颗红星,每一颗红星奖2元钱。
对达不到标准或违犯院规院纪的院民处一颗黄星,年终按院民得到红星数量由高到低评出“十佳”院民。
通过开展“十佳”院民争创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敬老院的管理,增进了院民之间的团结。
(来源:陕西民政厅) /Home/Article/index/id/469/aid/42733 把敬老院打造成农村五保老人“温馨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要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是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整体供养水平的有力抓手,是发展机构养老模式和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紧迫任务,对于实现老有所养目标、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洛南县始终把敬老院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巩固与提高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先后完成投资900余万元,改扩建敬老院6所,新建敬老院3所,新增床位300张,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34人,集中供养率达33%。
广大敬老院院民的生活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 30 2017年11月23日《每日养老资讯》 有所乐”,农村敬老院成为五保老人共有的“温馨家园”。

一、从实现群众老有所养的高度出发,夯实目标责任,凝聚建设合力 2006年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后,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五保供养工作的意见(试行)》和《洛南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五年规划》,将敬老院建设摆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全县“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确保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同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五保供养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全面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政府每年都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规范化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与其他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并与各乡镇逐一签订农村五保供养暨敬老院规范化建设目标责任书,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进行严格考核验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抓、民政部门专门抓、乡镇政府重点抓、其它部门协同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和强大整体合力,有力推动了敬老院建设管理工作的扎实开展。

二、从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出发,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供养条件 一方面,强化经费保障,提高供养标准。
县财政对敬老院管理人员工资福利、五保供养经费和基
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全部纳入预算,优先予以保障。
其中,每年为9所敬老院预算管理人员工资40余万元,安排县级财政配套供养经费70余万元。
全县分散五保供养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1856元,其中现金1656元,实物200元。
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3600元。
对全县五保户参加新农合的入门费和住院费、门诊费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由县民政局统一支付。
另一方面,狠抓硬件建设,完善供养设施。
坚持按照“整合资源、区域建设、因地制宜、统筹运作”的总体思路,将全县原有10个乡镇敬老院整合为9个敬老院进行改造建设。
在建设规划上,坚持“三个标准”、“一个目标”,即在建设档次上达到全市一级敬老院标准;在建设规模上达到可集中供养本乡镇50%以上五保对象标准;在功能配套上达到多功能、综合型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标准,确保实现敬老院建设水平10年不落后的目标。
在资金来源上,主要采取上级争取一点、县级配套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四个一点“的办法,最大限度筹集建设资金。
在实施步骤上,分两步走进行:第一步,用2年时间对原基础设施较好的敬老院实施改扩建工程。
2006年至2007年两年,先后投资180余万元,对三要、灵口、景村等敬老院进行了改建和扩建,翻新了房屋,硬化了院落,增添了配套设施,满足了院民的入住和生活需求。
第二步,利用2至3年时间,对部分敬老院实施新建工程

标签: #培训班 #蚊子 #网管 #多少钱 #一个月 #多少钱 #多少钱 #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