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亮的脱贫路,光伏电站运维一瓦多少钱

多少钱 4
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责任编辑:徐勇进电话:5325915 民生 光伏扶贫富了村也富了民 阳光照亮的脱贫路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市累计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125个、集中式扶贫电站2个、户用扶贫电站14154个,总规模约26万千瓦。
如今,一座座光伏电站宛若一座座建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绿色银行,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贫困山区的人们输送着财富,这种财富鼓起了百姓的口袋,更照亮了大山里的脱贫路。
“阳光产业”照亮脱贫路 “要说我家日子有变化,过得越来越好,那可是沾了光伏扶贫的光。
”蒋燕明是岳西县河南村的贫困户,提起光伏扶贫带来的益处,他喜上眉梢。
蒋燕明的父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高额的医疗费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他膝下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家庭负担沉重,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4年底,岳西县被列为安徽省五个国家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之
一。
2015年,作为全国光伏扶贫首倡企业,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岳西县各乡镇兴建光伏扶贫电站。
蒋燕 明凭借在外打工时积累的电工经验,应聘成为该企业的一名运维工,每月工资4000多元。
同时,他家里还安装了近1万瓦的光伏发电设备,每年可带来1万多元发电收益。
“仅凭这两项,我家每年就有6万多元的稳定收入。
”“借光”赚钱,让蒋燕明实现了稳定脱贫。
宿松县北浴乡罗汉山村曾是贫困村,2014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万元,村里贫困户年收入不足2000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因地制宜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1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问题。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及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扶贫容量部分电站发电收益约2.4亿元。
对于光伏电站带来的收益,各村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1240个,有效解决了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
太湖县天华镇大山村的贫困户占雪娥,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出现在村里的马路边打扫卫生,“通过公益性岗位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月能拿到700元,也算是有了稳定收入。
”天 华镇建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9座,其产生的收益80%用于贫困人口工资和劳务费用支出,该镇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保洁员、乡村护林员、乡村秸秆禁烧巡查员等不同类别的公益性岗位384个,推动了就业和脱贫增收。
“光伏+”延伸增收产业 在光伏扶贫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市望江县、宿松县和太湖县利用光伏板下可综合利用的资源,探索出打造综合体、实施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模式,大力发展板下经济,为脱贫增收拓展了新路径。
棚下种菇、棚顶发电,望江县太慈镇将废弃窑厂打造成扶贫产业综合体,建有18套标准工厂化食用菌房,年产草菇360吨,收入可达400多万元;在菌房顶和办公区层面,建有15个村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和78户户用光伏电站,总计容量1314千瓦,节约光伏电站建设用地近27亩,每年可带来发电收益130万元。
村级光伏收益的70%受益于贫困户,带动756户贫困户每户年增加收益1000元。
产业扶贫综 合体,让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实现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带动了农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还带动了土地节约和秸秆利用。
“上面发展光伏、中间种植药瓜、底下养殖龙虾,让土地实现了综合利用。
”在宿松县程岭乡橙莲村的集中光伏电站场区,基地负责人华凯介绍,通过深挖土地利用价值,发展种养殖业,每亩地每年可增收五六千元。
2017年,程岭乡利用泊湖滩头和荒山,引进江苏一家企业建成50MW光伏发电扶贫产业基地。
该基地年发电6500万千瓦时,年产值可达6300万元。
光伏电站的收益主要给当地贫困户分红,目前已带动周边70个贫困村20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
已经在基地务工4年的贫困户肖艮喜高兴地说:“打零工每年可挣两三千元,土地每年还有一千元租金,我在这每年可获得四千元收入。
” 一座座光伏电站化身一个个阳光银行,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提款机,为解决老弱病残等深度贫困群众兜底脱贫和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媒体记者查灿华通讯员胡昊 访万户暖万家 1月13日,青年志愿者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连日来,怀宁县江镇镇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组织镇村干部、村民组长开展“访万户、暖万家”疫情防控暖心活动。
在走访过程中,走访人员围绕宣传摸排这一工作重点,将疫情防控形势、政策、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营造家喻户晓、人人遵守的浓厚氛围,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
通讯员檀志扬张庆明摄 结对帮联转产渔民全力护航禁捕退捕 “老汪你好啊,现在虽然鱼肥蟹美的,但也不能去打渔了啊!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说。
” “谢谢胡书记关心哦,现在我们几个渔民一起加盟了一家物流公司,可比打渔赚钱呢!” 日前,桐城市嬉子湖镇纪委书记胡先春在禁捕退捕帮联走访建档立卡退捕渔民汪春林户,了解退捕渔民生产生活情况。
桐城市嬉子湖镇三面环水,东 西相邻属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菜子湖、白兔湖、嬉子湖,全镇177个建档立卡渔民占桐城市渔民总数95%,禁捕退捕任务艰巨。
按照《桐城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包保工作方案》要求,禁捕重点镇嬉子湖镇以及双港、鲟鱼、金神、孔城等镇,要围绕“证注销、船收回、网销毁、人安置、有保障、无盗捕”6项具体目标开展包保,对退捕渔民家庭结对帮联。
为确保全市禁捕退捕工作顺利推进,桐城市纪委监委一方面要求相关镇纪委下沉一线,督促镇村帮联干部加强入户走访,广泛宣传禁捕退捕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协助制定实施到户帮扶举措,及时解决诉求和实际困难。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桐城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专项监督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盯禁捕 退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全面精准开展督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
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整治行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0份,设置警示牌400个,摸排“三无”船舶282艘。
督促镇村巡逻队开展日查夜巡活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钓行为,形成禁渔高压态势。
通讯员潘月琴朱仲庆 新闻传真 宿松“河长+警长”共建幸福河湖 本报讯近年来,宿松县二郎镇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河长+警长”常态化巡河机制,全面为河长制保驾护航。
二郎镇现有镇级河长5名、村级河长12名,均开展日常性巡河,镇级河长对负责的河流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月不少于2次。
2020年3月起,镇河长办与二郎派出所开展“河长+警长”联合执法模式,落实河道警长制,加大对污染环境、非法盗采河砂资源和河道安全设施等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去年10月,河长和警长在巡河过程中,发现一位村民在二郎河区域内非法养鸭,河长和警长 立即组织派出所、环保办、建设办等相关部门,对其搭建在河道内的鸭棚进行了拆除,并责令其将剩余鸭子限期销售或者迁移,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郎镇镇村级河长重点围绕“五清四乱”工作任务开展巡查,河道警长主要负责打击破坏水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处理涉水纠纷。
通过日常巡逻及时发现非法排污、河道垃圾、破坏治污设备等违法行为,警方将依法予以严惩。
有了河长和警长的密切配合,二郎镇的水更清了、河更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有着宿松县“母亲河”之称的二郎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通讯员方华勇全媒体记者罗少坤) 迎江检察官工作室助力小区自治 本报讯新年伊始,迎江区宜城路街道南水回族社区所辖活塞环单位管理小区,正式移交到社区进行统一管理,这是宜城路街道检察官工作室助力小区自治结出的“硕果”。
建设路活塞环小区,共有5幢楼房,96户居民,属于安庆环新集团单位自管小区。
多年来由街道成立的社区管理服务队伍,负责环境卫生、车辆秩序维护及安全巡视检查等日常管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区居民对小区环境、安全技防的需求逐年提高,实现小区自治就成了社区居民心头的一件大事。
经街道和检察官工作室实地察看、广泛征求意见,在充 分酝酿、客观评估后,南水回族社区与环新集团完成了小区管理权的移交。
同时,借助人民路以南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检察官工作室干警积极协调维修了小区污水管、监控探头和路灯等基础保障,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目前小区道路整洁、环境优美、邻里和睦、居民安居乐业。
宜城路街道检察官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征集法律监督线索9条,开展专题法律宣传活动2次,走访群众481户,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6人次,解决问题16个,开展救助帮扶4人次,促进了小区和谐发展。
(全媒体记者汪秀兵通讯员梅芳) 望江开展大规划核酸采样实战演练 本报讯1月14日,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对突发疫情的综合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望江县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核酸采样实战演练。
演练脚本设定为某小区发现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望江县医院接到命令,对该小区二千余位居民进行大规模核酸采样、检测。
演练之前,参与人员进行了桌面推演。
在演练现场,设置有体温检测区、信息 采集区、核酸采样区等区域。
参演人员均正确佩戴口罩并采取一米间隔排队有序进场。
工作人员均穿戴防护服和面罩,每完成一例采样,都进行手卫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发热病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专用通道登上救护车,运往医院进行隔离、检查和治疗。
通过演练,有效提升了该县应对突发疫情下的综合保障能力。
(全媒体记者汪秀兵通讯员张建新) “以租代购”:家门口共享康复便利 “有了这个手动轮椅,他现在起身、活动、入厕都方便许多。
”不久前,康复辅具配送人员来到宜秀区残障人士吴某亮的家中,为其配备了手动轮椅和四脚拐杖,并向他和他的家人演示了使用方法。
吴某亮因在之前的一场车祸中造成脊柱损伤,肢体一级残疾,丧失了自理能力,需要常年卧床。
为此,吴某亮的妻子在了解了我市的康复租赁项目后,为其租赁了一套辅助器具。
她说:“像我们这样的特殊家庭,租赁辅助器具还能享受政府补贴,相比于购买,要划算很多。
” 在我市像这样得到切实帮助的残障人士不止吴某亮一个。
2019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13个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市之
一,一年多以来,我市全面启动试点各项工 作。
1月9日,负责我市康复辅助器具租赁项目的江苏一公司工作人员徐小婷介绍,公司按照“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和“成网成系、方便租还、社区协同、远近结合”的原则,构建了“1+1+12”服务网络,即1个200平方米的洗消中心,1个100平方米的服务旗舰店、12个社区租赁服务点。
“目前,除洗消中心将于近期完工外,其他服务站点的服务工作已全面展开,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康复辅具的便捷租赁。
” 当日下午2时许,在湖心中路金安养老院租赁服务点,只见干净整洁的展厅内陈列着轮椅、助行器、智能手杖、血压计等诸多辅具。
一旁的展板上则详细介绍了产品清单、租赁流程等内容。
现场有几名老人正在家属的陪同下向工作人员咨询租赁的具体事项。
今年83岁的钱逢旺老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动不便,听力也不好,前不久他在社区看到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的宣传活动后,便于今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租赁服务点体验,工作人员在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后,为其推荐了坐凳式手杖、耳背式助听器。
钱逢旺试用后觉得非常好用,准备租赁一套。
站点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可在站点租赁护理类、助行类、生活辅助类、护具类等共14个大类80种康复辅具。
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和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夏婧平介绍,依照安庆市康复辅具租赁政策,有3类人群可以享受租赁补贴:未享受重点人群康复辅 具适配且有康复辅助器具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特困供养对象、享受残疾人二项补贴人员等困难群体中的伤病人员,可享受最高3000元服务补贴;已纳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60周岁以上低收入困难老年人,可享受最高2000元服务补贴;其他有康复辅具需求的残疾人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单人次年租费用达到2000元及以上的,可享受年单人次400元服务补贴。
我市康复辅具租赁已建成覆盖城区的服务网络,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撬动,规范有序开展了租赁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服务量已达到2950余人次,租赁辅具7700余件,签约服务金额近300万元,社会反响良好。
全媒体记者唐飞 寒冬送温暖冬天不再冷 本报讯1月12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与洪铺镇镇政府取得联系,安排人员护送84岁的老人汤某发返乡,结束了老人的流浪生活。
“你是从哪里过来的?家中有没有亲人?”2020年12月29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街面巡查时,在人民路发现一名高龄流浪老人身裹塑料布,蜷缩着坐在花坛边瑟瑟发抖。
由于当日气温较低,温度已低于10度,露宿人员极易冻伤。
工作人员随即上前与老人交谈,并为其宣传相关救助政策,经过一番耐心劝导,老人最终同意跟随工作人员回到救助站。
经了解,这名流浪老人名叫汤某发,今年84岁,家住怀宁县洪铺镇,老人没有子女,家中也无亲人,之前曾入住过 当地敬老院,但其不愿意过集体生活,于是选择离开,来到安庆流浪。
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腿脚行动不便,为防止意外发生,市救助管理站安排专人对老人加以关照,及时掌握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并安排人员护送老人返乡。
严寒天气下,流浪乞讨人员如何安全过冬?2020年11月30日,市救助管理站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工作人员走上街头主动巡查,为他们送去温暖。
据统计,截至1月12日,市救助管理站共出动救助车辆88台次、工作人员264人次,实施救助75人次,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
(全媒体记者唐飞)

标签: #一个月 #年后 #工资 #多少钱 #工资 #网管 #多少钱 #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