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内统一刊号:

网络 10
CN37-0010邮发代号:23-137 Http:fazhi.dz 2011 11月14日星期
总第5175期今日四版 美的侵犯格力发明专利权 赔偿200万元 新华社广州11月13日电(记者刘大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对美的公司与格力公司之间的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作出终审判决,认定美的公司侵权行为成立,应立即停止销售侵权的空调产品,并赔偿格力公司经济损失200万元。
这场侵权纠纷已持续3年之久。
广东高院的判决书显示,2007年4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格力)研发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睡眠习惯控制房间温度变化,从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技术,即“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方法”。
同年4月,格力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并于2008 年9月获得专利证书。
2007年8月至11月期间,格力先后 向市场推出应用了该技术发明专利的卧室空调“睡梦宝”“、睡美人”等系列产品。
2008年,格力发现在珠海市泰锋电业有限公司、国美电器北京朝外店等商场,正在销售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称美的)生产的梦静星系列空调产品。
格力认为,美的该系列产品侵犯了格力所拥有的“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方法”的技术发明专利,2008年12月,格力以美的涉嫌侵犯发明专利权为由将美的告上法庭,要求美的立即停止对格力的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并于今年4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美的在其生产的KFR-26GW等4款空调器产品中擅自使用涉案发明专利方法,侵犯了格力发明专利权。
美的不服一审判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广东高院最近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记者了解到,此案诉讼期间,美的曾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格力“控制空调器按照自定义曲线运行的方法”发明专利无效。
2009年9月,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相关决定,维持格力该项发明专利权有效。
大学教授苦乐不均: 富教授开宝马穷教授骑飞鸽 前不久,田勇领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680元。
“老板”是他的导师,而上班地点是其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广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实验室。
研究生一入学,田勇就开始在实验室上班,跟着师兄师姐给导师做项目,“工资”一月一发,多劳多得。
田勇的一个师姐,由于参与的项目比较多,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同样是读研,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小静则没有这么幸运。
学中文的她,选择了一个非常冷僻的研究方向,帮导师做项目,连补贴都没有。
田勇与小静的差距,只是中国大学教授收入悬殊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校园里,有人这样总结:“穷教授,学生请吃饭,过节凑份子送礼物;富教授,给学生红包,请学生吃饭。
”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展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
富教授豪车代步穷教授发愁买房今年初,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光,在一次研讨会上称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开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
一时舆论哗然,网友戏称其为“宝马教授”。
事实上,在高校中,像尹晓光一样豪车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数。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校的家属区和院系办公地,在一所985高校里,仅宝马就有十余辆,奔驰、奥迪越野一类的豪华轿车也并不鲜见。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间的贫富差异也显而易见。
就读于武汉一高校金融专业的小敏,在自己熟悉的两位教授那里看到了区别:两个教授一个教投资学,一个教政治经济学,每学期课时差不多,但却一个富一个穷。
“教投资学的教授跟我们讲,有人开出年薪百万聘他去当基金经理,他都不去,你可以想象他多么有钱啊。
”小敏说,这位教授开着辆奥迪A6,家里有两三处房产。
相形之下,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全无风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着学校的福利房,用着老款的手机,接送孩子上 学的汽车长龙之间,他那辆28式自行车总是分外扎眼。
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的赵铭(化名)教授介绍,自 己所在学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资收入是8万~10万元,最近几年里新晋升的副教授,年工资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万元。
2000年以后,高校教师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场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对巨大的购房压力。
不过,一年挣上几百万的富裕教授不在少数,他们在市里一般都有几处房产,有些人甚至还专门在北京购房。
赵教授所在的学院,有位博导有钱而且很大方,学院的老教授过生日每次都是他掏钱组织庆祝,令他满意的博士生甚至可以经常用他闲置的私家车。
在高校里生活,无论是学生或老师,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很难用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说明这种差距有多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光礼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各种数据都不透明公开。
长期在校园生活,这位专门从事高教研究的学者对穷教授富教授现象有着直观感性的认知,但在一所部属院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依然让他震撼:所有教授的基本工资一样,基本工资之外的部分按照业绩点计算,一个业绩点每月发3000元(发1年),该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业绩点,全校教授一年平均业绩点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几十个业绩点,收入悬殊之大让人咋舌。
” 开公司、拉项目、校外兼职,富教授“生财有道”小就读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说,学校里开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术去办企业,学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小就认识一位老教授,凭借所做项目,成为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老总,开着价值400多万元的兰博基尼轿车,在校园里常常引来围观。
大学教授开公司早就司空见惯。
众人熟知的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股东之一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袁隆平院士、山河智能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清华是中南大学教授、尤洛卡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自伟是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铁工业化生产世界级难题,以技术入股,获得了红桃K集团10%的股份,一举成为荆楚科学家首富,资产过亿,轰动一时。
科研提成也是大学教授的一大生财之道。
武汉一所“985”高校的张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大约是5000元出头,但基本上就是当零花钱,从来不去看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事实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们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资条,“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课题、接项目的提成才是教授们收入的大头儿。
” 张教授介绍,按照通行规定,纵向课题(即政府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课题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横向课题(即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提成可以高达40%。
如果申请到1000万元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到手100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科研还没做,自己就变成富翁了”。
“考研热”、“考证热”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这些教授多与考研、考证的相关学科有联系,通过为相关的培训班上课获得大笔收入,知名教授讲一次课收费超过万元也早已不是新闻。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将高校中的富教授分为四类:一是“学霸”,现在大学的学科点如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都是学科点负责人制,学科点负责人实际上是一个自然人,他把学科的资源全部垄断,比如学科博士点的经费、命题、改卷、招谁不招谁、立项、出国、学术会议。
二是所谓“权威”,他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一些课题, 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虽然是搞学术的,但由于各种关系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项目资源非常多。
三是“学官”,亦官亦学,比如副校长是博导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长是教授,这类人也很有钱,因为这类人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都有,并且可以把两类资源结合利用。
四是大学教授兼职,去其他学院兼职或者在外当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
另外还有一些人脉关系比较好的,能搞项目的,一个项目挣钱数以百万计。
穷教授一般都没课题,没项目,主要搞教学研究生小龙至今记得一年前帮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时让自己震惊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况令人心酸,“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很老的彩电,桌椅油漆斑驳,还舍不得丢”,唯一让人能确认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满满一房间的书。
这位教授喜欢历史文化,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著作。
可据小龙了解,这些都是教授兴趣所在,挣不到钱。
“教授的职业看着光鲜,这个群体实际也有很多穷人,日子过得很窘迫。
”尚重生教授对此颇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
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而高校里,单纯搞教学的收入之低外界难以想象,“现在上一节课,三五十块钱,跟大学生搞家教一样。
”一条新闻为此写下注脚: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事实上,课题经费的提成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授们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获得科研经费基数大,一个项目动辄数以百万元,同样比例的提成,远远高于一些基层学科和社科类专业。
赵铭教授所在学校就流传一个故事:一位新闻系的老教授拿到一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课题,开研讨会给研究生上课都要介绍一番,“那个项目经费其实就只有五万元,很多工科的教授们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5月一次研讨会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道出了一个高校里众人皆知却无人言说的“教授尴尬境遇”。
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媒体报道称: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
他告诉媒体记者,他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这位手机号码有7个8的教授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据《中国青年报》 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骞 家人齐上阵
网上卖假药 济南破获特大互联网销售假药案 3个家族式犯罪团伙在互联网上发布大量假药信息,发展下线或者直接销售假冒药品,涉案价值高达1400余万元,其中98%是禁止网上销售的处方药,而且大多价格昂贵,包括每盒2万多元的抗癌药,而成本有的仅仅几元钱。
济南警方在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近日告破的这起特大互联网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查缴各类假药300余万(粒片)。
共查出涉及26个省份(包括山东)的254条网络销售假药犯罪线索。
报案:网购买来3.4万元假品牌药 去年11月16日,河北省鹿泉市大河镇村民陶某拿着在“中国医药供求网”上购买的通心络胶囊、拜糖平等药品,来到世界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德国拜耳公司设在北京的生产厂家举报,称他为给妻子治病,根据网上发布的信息,通过QQ与货主联系,并用手机与一陈姓女子通话后,先后3次向开户名为“杨福利”的农行账号汇款3.4万元用于购药,谁料想收到的全是假药,故来厂家索赔。
经过检验,厂家认定这些假药并非拜耳公司生产。
同时,英国阿斯利康、美国辉瑞等跨国医药公司在华厂家,也相继接到江苏省启东市神益堂药店顾某等受害人的投诉。
顾某称,他去年10月通过互联网从济南王某等人手中,先后4次购买倍他乐克、吗丁啉等药品,结果发现全是假药。
去年11月21日,这些跨国医药公司在华厂家联名呈文公安部,要求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经初步查证,上述受害人购买药品的网络上线和收款账户均在山东济南,公安部遂通过山东省公安厅,将此案交由济南警方侦办。
去年11月30日,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派员询问受害人陶某、顾某,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并将受害人提供的16种假冒药品送交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鉴定,确认均系假药,且有5个品种为处方药。
去年12月10日,济南市公安局根据刘杰局长指示,决定成立“11·30”专案组,正式进行立案侦查。
吴德清副局长靠前指挥,窦庆福支队长总体负责,李海峰副支队长任专案组组长,四大队李海副大队长带领20名民警,在食品药监部门和网警等警种的支持配合下,展开全面侦查。
侦查:揪出3个家族式犯罪团伙 网络世界浩瀚如海,不法分子用假名字、假许可证发布虚假广告,大肆兜售假药,该如何查起?专案组定下了“信息导侦、控制在先、围绕流向、追根溯源”的工作思路。
根据资金走向,警方初步确认涉案人员主要在济南工商银行明湖支行、天桥支行和农业银行张庄路支行等10余家营业网点的自动柜员机提款,但由于时间关系,有关提款录 民警在展示查获的假药 像没有留存。
同时查证发现,受害人顾某提供的涉案人员网上姓名均系假名,有关信息均已销声匿迹。
专案组民警另辟蹊径,综合运用传统手段和信息技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在今年1月24日发现犯罪嫌疑人在济南槐荫区匡山小区内的活动轨迹。
经过摸排走访,很快查明该小区2号楼402室有一家东北籍外来住户,户主姓肖,女性,30岁左右,经常在楼下储藏室门外打包搬运成箱药品并开车运走。
经调取有关资料并辨认查明,这位女住户名叫肖某燕,户籍所在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孟家乡,2008年初来济谋生,现住址是她为父母租赁的一个临时住房,其真实住址在槐荫区泉城花园12号楼2单元1501室。
经进一步筛选、剥离,侦查人员发现肖某燕和她姐姐肖某玲、姐夫陈某伟、弟弟肖某利、妹夫孟某祯等人联手在互联网上销售假药,一个家族式犯罪团伙终于浮出水面。
当时这家人已返回东北老家过春节,2月下旬返回济南。
专案组民警分别开展全天候跟踪守候和监控查访,逐步摸清了他们的存货地点和发货流向,理清了涉案人员的假药 销售网络。
对照涉案人员发货时使用的假名、手机号码和收货人姓名等线索,专案组民警依靠手工方式严格筛选,历时20余天,从济南佳怡、佳吉等9家物流公司提供的500多万张原始单据中,找到了257张涉案单据,有力锁定了犯罪证据。
针对网络售假人员相互帮衬搭货这一特点,专案组决定放长线钓大鱼。
3月下旬,民警在泉城花园蹲点守候时,发现肖某燕有一个女朋友,名叫刘某伟,和她住同一楼内,肖某燕曾前往刘某伟所在公司仓库提走10多箱假冒药品。
民警循线追踪,很快确认刘某伟和其丈夫刘某禄是另外一个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的犯罪团伙,他们拥有多处藏匿假药的仓库和独立的销售网络,其售假规模、数量远远大于肖某燕一伙。
收网:轿车5辆嫌疑人13名 4月26日,专案组决定收网。
侦查人员兵分四路,先后在省煤炭局某仓库院内堵截抓获犯罪嫌疑人肖某燕、陈某伟二人,查缴假药12箱;在泉城花园12号楼1501室抓获犯罪嫌疑人肖某利、肖某玲和孟某祯;在同楼1303室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伟,查获假药6箱,在刘某伟存放假药的美丽新居、富雅园等窝点查获假药73箱。
同时查缴奥迪、福特、丰田等轿车5辆。
通过突击审讯,专案组查明涉案人员分为三个销售假药犯罪团伙。
一是刘某伟、刘某禄夫妻二人,他们在没有正式销售药品许可证的情况下,于2008年初至2011年4月之间,在“中国医药供求网”、“宸源医药信息交流中心”等网页上,以“济南恒丰伟业医药有限公司”的名义,大肆刊登虚假药品广告。
还以销售回收真药为掩护,通过物流公司大肆售假,涉嫌销售假药金额高达1100余万元。
二是犯罪嫌疑人肖某燕伙同丈夫张某阁等人,在没有销售药品许可证的情况下,从2008年12月开始,从回收销售药品逐步发展成以销售假药为主业。
2010年1月以来,这一家族式售假团伙假冒各种身份,在有关网站上发布大量假药信息,售假金额为22万余元。
三是犯罪嫌疑人孟某祯等人,从2010年2月开始,涉嫌销售假药金额达近7万元。
民警北上黑龙江,南下广东,先后抓获许某杰、许某宝兄弟二人以及徐某成、林某自、李某谦等涉案人员,并通过上网通缉,迫使杨某投案、刘某禄自首。
为侦破此案,专案组先后组织、出动警力16批198人(次),累计行程2.7万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已经检察院批准逮捕8人。
目前,专案组正在公安部的统一协调和兄弟省市公安机关的支持配合下,全力追查制造假冒药品的源头厂家,力争全案全结。
本报记者苏兴敏通讯员宁丽颜立民 不要网购处方药。
因为处方药是禁止在互联网上 销售的。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第21条明确规定: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不得向其他企业或者医疗机构销售药品。
要查验网站的药品交易(信息) 网购 服务资格。
据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巡视员宋尔良说,通过互联网销售 药 药品必须经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现在全国获得服务资格的网站只有20多家,获得资格的网站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号码。
其具体资料也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下侧的“公共服务”栏中找到,分为“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和“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两种,前者不能向个人销售药品, 品注意 只能发布药品信息;后者才有销售资格。
具备一定的识假知识。
啥 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四大队民 警王磊说,很多假药是难以识别 的,尤其是大量密封包装完好、带 有医药标识的针剂药瓶以及一次性注射器,涉案人员自 行注入假冒液体即可销售获利,作假性质极其恶劣。
他 们在办案过程中学会了两个识别技巧,虽然不是普遍适 用,但对部分假药还是挺管用的:正规药厂的药品说明 书一般是机器折压的,折叠处像刀锋一样锋利;而假药 说明书是人工折叠的,折叠处压痕不明显。
有的回收药 品被涂改了有效期,正规厂家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很严 谨,倘若有效期是两年,如果生产日期是
2008年6月 1日,那么后面一个日期应该是2010年5月31日;而 涂改的日期往往月、日是一样的。
难以自行辨别的贵重 药品,可以去药品检验所进行权威鉴定。
“总的来说,现在互联网交易监管不到位,像药品 这样的东西,我们建议还是去正规医院、正规药店购 买。
此案查获的药品,只是正规售价的
7-9折,因为 如果卖得太便宜了,就会引起买家的怀疑,也违反了潜 规则,会引起其他卖家的攻击。
而为了高额利润,卖家 销售的主要是贵重药品,我们建议买家不要为了省大钱 上大当。
”王磊说。
“鉴于部分假药流向了城乡结合部的小诊所、小药 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通过网格化监 管、严查进货渠道和随机抽检,让假劣药无处容身。
” 宋尔良说。
本报记者
苏兴敏 本版编辑张峰

标签: #怎样写 #饭店 #淘宝 #网站设计 #关键词 #关键词 #基础 #企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