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绚丽创业梦,金家岭/中韩新闻2017年9月14日

美工 6
星期四责编李雯美编徐雪茹值班主任李志波 05 认真学画20年,绘就绚丽创业梦 金家岭街道康城社区创客孙睿开办美术工作室,崇尚美术启迪智慧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杨通讯员于雅洁图/受访者供图 9月7日晚上,在金家岭街道康城社区的北海佳苑小区6号楼内,10多个孩子正在进行他们的创作,有的专心致志地调和着自己的油画颜色,有的聚精会神地勾勒着自己的素描线条,画室里唯一的一位女老师不时指导孩子们相关要领。
这个还有些学生模样的年轻老师,举手投足中透露着执着、自信和满足,这位就是这个画室的创办者孙睿,一位集美貌、智慧、艺术于一身的90后姑娘。
绘画,把爱好变成习惯 “小时候一直觉得画画是展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认可的工具。
”孙睿坦言,她4岁开始学画画,老师告诉她:“如果你开心的话,你画的天空就会更蓝,你画的小鱼就会更加欢快,如果你伤心的话,你画的东西就会死气沉沉,你画的风景将会黯然失色。
”从那时起她才懂得画画是尊重自己的感觉,是表达自身的一种情绪,画画只是为了自己。
抱着这样的想法,孙睿听从了家人的建议,选择把画画作为一种爱好,报考了上海师范大学的美术学师范专业。
在上海求学的日子里,孙睿一边完 成学校的各项课程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类美术专业的社会实践,上海的一些教育机构、画室乃至一些广告公司,都曾留下过她学习的印记。
这是一个爱思考的年轻人,打零工的同时孙睿也在不断思考着自己毕业后的人生规划。
大四那年,孙睿便和同学一起在上海开办了一个美术工作室,教孩子们画画。
一开始,在小区租了间公寓,简单的装饰,从两间房起步,一步步地积累,“起步的时候,确实蛮艰难的。
为了省钱,节约成本,内部装饰都是自己买材料设计DIY来的。
”孙睿告诉记者。
执着,把爱好变成职业 随着工作室逐渐走上正轨,孙睿决定将工作室交给同学打理,自己回到了青岛,将自己所学技能及理念在岛城传播发展。
年纪轻轻的孙睿如今已是有20年画龄的绘画老师“。
绘画时一坐就是一天,没有一定的耐心是不行的,精致的线条要一笔一笔画,颜色要一点一点涂,要非常细心才行,有了耐心和细心,再加上天赋和爱好,还有一份执着。
”回青不到半年时间,孙睿便投入了之前攒下的所有积蓄,开了自己的美术工作室,取名为“灵感课堂”。
由于之前开工作室的经验,一间间画室很快便布置好了“。
由于年龄层次不一样,有些白天都会上课,所以基本上课程都安排在了晚上。
”孙睿如是说道。
工作室从2016年底成立至今,这家位于小区里的美术培训班受到了许多学生、家长的欢迎,开设的课程也逐渐多元化,周末兴趣班、假期兴趣班、随报随学,有不少成人也闻名前来学习绘画。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原本的三间教室已经不能容纳越来越多的报名数 量,孙睿告诉记者,后期有打算换个更大的地方来教绘画。
目前,工作室的老师只有三个,孙睿表示教师团队会继续发展,同时表示自己也需要充电,会考虑攻读硕士研究生。
“虽然画了很多画,但我仍然想去看看更高那片艺术土壤,想去追寻那份创作灵感,想去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孙瑞笑着说道。
美术,绘画中启迪智慧 美术?是否就是画画?孙睿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对于美术的观念都太狭隘了,觉得美术就只是绘画、素描、考级。
其实这些应试化的美术教育对于小孩子特别是幼儿而言帮助不大“。
以尊重个体成长的自然法则,让孩子自发自信地创作。
”孙睿说从一开始探索教学思路到现在有了工作室独创的课程体系,拓展自己的 孙睿在帮人画面部彩绘。
教学思路,但主要的思想不外乎是寓教于乐,不再让孩子做单一的临摹,鼓励孩子自由发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教学中还融入了讲故事,动手做手工等方式,越发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儿童绘画不是临摹,我不赞成儿童过早地学习成人技法,而是鼓励他们自由的创造发挥。
让孩子们真正地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创造,在实验中探索,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交谈中孙睿感言,自己接触到的岛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法方面还是挺有想法的,不再局限于填鸭式教育的条条框框。
为了让工作室的特色更加明显,孙睿表示后期还会策划一些户外写生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出工作室,在动物园、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等地方亲近自然,接触户外课程,通过一系列写生活动,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
她告诉记者,艺术源于生活,所以接近生活才能更有表现力。
高龄合唱团,87岁仍上台亮嗓 金家岭街道青大麦岛社区快乐合唱团融聚老年歌者,唱响美好晚年生活 [团队风采]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杨通讯员段晓娇 “山美美不过大草原,大草原铺上绿绒毯,人间英俊的是少年,少年是人间的春天……”9月7日上午,金家岭街道青大麦岛社区的活动室,飘荡着悠扬的歌声。
这是青大麦岛社区快乐合唱团在练习他们最近学会的新歌《花儿与少年》。
记者看到合唱团的成员们每人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夹着厚厚的歌本,虽已头发斑白,但个个精神矍铄,脸上总是充满自信、快乐的笑容。
讲台上,指挥老师王首权老先生神情陶醉,双手随着音符挥动,时而急促,时而舒缓。
讲台下,团长张瑞珍老师带领数十位精神矍铄、衣着鲜艳的老年人跟随王老师的节拍和伴唱,整齐而又投入地合唱。
一曲唱罢,余音缭绕,记者仿佛被歌声带进了美丽的夜色中。
青大麦岛社区这支合唱队是一支群众性社团组织,是由热爱音乐的老年人组成,他们都是社区文艺爱好者,因为共同的热爱自发聚集到一起,进行音乐、乐器交流学习、研究、创作活动。
“我每个礼拜都过来,跟大家一起唱 歌,就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心情很舒畅!”张瑞珍是合唱团的团长,她是一名退休的数学教师,年轻时就喜爱唱歌,爱好文艺活动。
说起合唱团,张瑞珍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合唱团使爱好音乐和歌唱的老年人‘老有所乐’,使他们的老年生活变得充实丰富。
”张瑞珍老师介绍,这支老年人合唱团取名为快乐合唱团,自2008年成立,到现在已有9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六十多人,平均年龄67岁,年龄最大的有87岁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练了几首曲子下来,虽然已是入秋时节,指挥老师王首权仍然汗流浃背“。
年龄大啦,身体也比较虚啦,稍微一动汗就下来了,好在合唱团的成员们都很照顾我,每次都会搬来电风扇吹着。
”王首权笑着说道。
王首权今年74岁,年轻时便是文艺团团长,对于合唱指挥也有着丰厚的经验,退休后一听说社区里成立了合唱团,便来到这里义务为大家做起了指挥。
“我们外出参加比赛和各种文艺汇演活动,从来没有请过指挥老师,一直都是王老师担当。
”合唱团总务成员陈建华告诉记者。
多年来,青大麦岛社区快乐合唱队坚持每周周一和周四活动两次,内容是练声和排练合唱歌曲。
作为一个业余的、没有音乐基础的街道社区合唱团, 快乐合唱团一直都在不断发展着。
据了解,合唱团中有几位音乐素养比较高的成员,为合唱团的进步下了不少功夫。
合唱团副团长张翼然便是其中一个,“我们没有请过老师,都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加上社区的大力支持,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样,成长到有如此凝聚力的队伍,我很高兴,也很有成就感。
”他告诉记者,合唱团从识谱学起,到能轻松完成二声部的混声合唱曲目,再到现在能完成四声部的混声合唱曲目,实现了从“业余”向“半专业”的华丽转身。
“让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让老 青大麦岛社区快乐合唱团成员们在进行声部练习。
年人老有所乐,是我们组建合唱团的初衷。
”今年81岁的张瑞志说道。
他也是合唱团的副团长之
一,每到练习日,他都会早上五点半就来到教室,布置场地,搬桌子椅子。
张瑞志说,合唱团一直秉持的宗旨就是“和谐为主,快乐至上。
”而他们也一直践行这个宗旨,带领合唱团积极参加崂山区、街道以及社区举办的比赛和公益活动“。
现在活跃在社区舞台上的大多是老年人,即使是酷暑严寒,我们都克服万难坚持排练,就是希望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下一步我们还将编排更多、更好的文艺节目奉献给社区居民。
”张瑞志说。

标签: #比较好 #苹果 #华为 #软件 #文件 #游戏软件 #哪里找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