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交易贏線上,A18副刊藝博●責任編輯:張夢薇

皮肤 4
●版面設計:謝錦輝 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 巴塞爾回歸香港系列(一) 線下交易贏線聚上氣為本港藝術市場 經過了一個全球性的藝博會低迷之年後,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下稱巴塞爾)在經歷2020年延期、取消後,終於上月在會展再開鑼,總共104家參展畫廊相較於2019年的242間規模減小將近一半,不過,連續三日香港文匯報記者於現場採訪,不少畫廊負責人反饋指出,雖因入境限制而造成早已預見到的人流減少,銷售情況卻好過預期,不僅是藝博會現場的參與度高、本地重要藏家基本到場,前來的藏家和經濟人質量亦是不錯,雖疫情爆發的一年多時間裏,銷售大多局限在線上進行,對於承擔銷售推廣藝術家、結識新客戶的一級市場來說,營銷策略則大大受限。
不少畫廊表示,這次參展感受到了線下銷售和藏家的熱度,希望今年巴塞爾的辦展模式可作為一個起點,香港和部分亞洲地區可在制約中,探索新的實體展示方式,一級藝術品交易市場在大環境的約束下受到壓制,相信一旦回復,就會迅速回暖。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張美婷朱慧恩陳苡楠黃依江 因疫情影響,今年很多藏家難以從海外 到港,本港老牌畫廊漢雅 軒積極參加藝博會,但是 也面臨現實的挑戰,畫 廊藝術總監林昶汶介紹, 今年少了一批歐美的藏家 前來香港到畫廊直接看作 品,為了滿足海外的藏 家,漢雅軒在展覽期間便 主動在網上舉行實時導 覽,「始終隔熒幕,藏
家也難以清晰看到作 ●今年參展人流有所減少但氣氛熱烈。
陳苡楠攝 品。
」 問到網上實時導覽有何難度時,林昶汶指期望科技更進步可帶來更真實的體驗,「我們現在的網上導覽、欣賞藝術品也是局限於我們現有對科技的想像,但這個想像空間我想應該在未來會有進步,可能將來網上欣賞藝術品會更真實,若科技成熟了並可以改善用戶的體驗,才能成為大趨勢。
」 網上交易能否成大勢? 本地畫廊銷情勝預期 因疫情阻隔,不少內地畫廊負責人無法親抵現場,唯有通過與主辦方的遠程溝通制定展陳布置、作品更換的詳盡方案並實施。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表示,展覽開始以來他們每天都會接到海外藏家的諮詢,僅VIP兩日大部分展品就已被預訂,相較於往年情況差距並不大。
「但唯一遺憾的是,因為不在現場,我 漢雅軒也有參加今年香港的ArtBasel並帶來了10位藝術家的作品,畫廊總監林昶汶表示今年銷情十分好,畫廊每個展出的藝術家均有作品被收藏,坦言今年的成交量有驚喜,甚至比過去數年的ArtBasel更好。
林昶汶說,畫廊在疫情前,已開始發展線上交易銷售,惟所佔的銷售額比例並不算高,他認為,網上交易藝術品能否成為大趨勢取決於科技的發展,在現行科技層面而言,他不認同網上交易藝術品能成為大趨勢,「我認為網上交易只讓收藏家多了一個交易渠道的選擇,但藝術品交易很多藏家都需要看原作。
」他又表示,線上交易局限於藏家對該作品之藝術家的認識,「藏家要對藝術家有一定的認識,甚至可以透過照片就可以了解到畫作真實的感覺和面貌,在這個前提下,發展線上交易才比較有利。
」他續說,很多畫廊以PrimaryMarket(一手市場)為主,當中銷售的作品很多也是藝術家 們喪失了一次與藏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常情況下,VIP日會讓我們結識更多新的藏家,也會接到一些藝術機構展覽的邀約。
」 香港本地畫廊藝倡畫廊,今年除了帶來朱德群和丁雄泉兩位華人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外,也帶來了紐約雕塑家費明杰的裝置作品如《搖錢樹》及巨型水果雕塑,吸引不少人停下來打卡。
儘管畫廊展示的作品迎合各路藏家的不同品味,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但畫廊的工作人員亦坦言,人流確實比以往少得多,參觀的人數大減。
她指出,由於畫廊的客戶群中本地藏家所佔的比例亦頗高,所以即使人流減少,影響也不算太大。
記者在巴塞爾開幕的第二天到訪畫廊展位,畫廊已經換上了一批新作品。
「之前都會擔心(因為人流減少而影響銷情),但現在來看是OK的。
」疫情之下,她說不少畫廊都轉攻線 漢雅軒藝術總監林昶汶:疫情前畫廊已開始發展線上銷售,惟所佔的銷售額比例不高,網上交易藝術品能否成為大趨勢取決於科技的發展,在現行科技層面而言,不認同網上交易能成為大趨勢。
●畫廊漢雅軒總監林昶汶。
陳苡楠攝 ●安全口畫廊負責人陳芍君。
陳苡楠攝 安全口畫廊負責人陳芍君:社交活動恢復正常,相信藏家仍會選擇實體,因為見到實物,甚至面對面與藝術家交談,這些過程對於一項收藏十分重要。
●ArtCentral今年免費入場,人氣頗旺。
朱慧思攝 ●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
主辦單位供圖 對話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 文:疫情關係,去年巴塞爾以線上的方式舉行,今年你們在何契機下決定恢復實體展覽? Adeline:今年我們沒有考慮過取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我們只是一直在尋找最好的時機去舉行。
按照巴塞爾藝術展香港 展會的傳統,展覽一般都在每年的三月舉行。
然而,由於全球的疫情尚未穩定下來,也考慮到亞洲現時的情況,我們開始和不同的畫廊溝通、諮詢他們的看法,對於恢復實體的展會紛紛有正面的回應。
因此,有別於去年改為線上舉行,我們延至5月舉辦實體的展會。
新系列或新進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在線上銷售則沒那麼大的優勢。
每年都會參展的安全口畫廊負責人陳芍君則指出,畫廊網上銷售交易雖然或許會成為未來大趨勢,「以ArtBasel為例,上年也開始很積極推廣網上平台和交流」不過,在以銷售效果為最終目標的展示方面也存在困難。
她舉例,平面和立體的作品處理方法和呈現效果,與線上展覽時呈現出的效果就有很大不同,「平面的作品在網上世界較容易呈現,用相機拍照便可清晰呈現,但立體的作品則較需要親自欣賞。
另外,對錄像作品而言可能更有優勢,因為在推廣網上藝術平台時會比過去多了途徑呈現藝術品。
」 即使網上藝術平台在疫情下不斷被推廣使用,但疫情過後,人們可作正常的社交活動時,陳芍君相信收藏家仍然會選擇看到藝術品的實體,「因為我覺得有些藝術品確實需要見到實物,甚至可以面對面與藝術家交 上銷售,希望以網絡連結世界各地的藏家。
藝倡畫廊亦有嘗試開設onlineviewingroom及onlinesalesplatform,讓藏家足不出門也能瀏覽及購買心儀作品。
每一屆ArtBasel都有參展的安全口畫廊,負責人陳芍君表示,畫廊以往也有不少顧客為本港藏家,因此即使疫情下,香港ArtBasel銷情也比預期中好。
ArtCentral移師會展 人流反而未減少 到訪位於ArtCentral展場便。
」畫廊主管馮倚天(Thomas) 內的ArtProjectsGallery,說。
只見展位一直擠得水洩不 雖然今年海外藏家未能親身到港, 通,有人在本地藝術家唐偉但Thomas表示,因為兩個藝術展覽 傑的拼貼作品中找到共鳴,同時同地舉行,有助帶動人流,所以 也有人被日本藝術家海野良感覺人流跟以往Artcentral的差不 太以傳統日本畫的岩彩技法多。
「影響不大,我發現本地藏家或 文:今年展會在籌備的過程上與往年有何不同?Adeline:今年我們有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共104個 畫廊參與,同時參與我們的線上及線下展會,每天都會透過網上展廳、虛擬導覽、直播活動等將世界各地的觀眾帶來香港實體的會場。
過去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用這種線上同步進行的方式進行藝術展,但是由於疫情,外地的人不便來港,加上各種限制與措施,我們就只能以這種形式為無法前來香港的人提供解決方法。
文:今年的規模縮小,展位的價格有降低嗎?Adeline:有,這是一個新的嘗試。
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規模要比2019年小約一倍,在展位價格方面,我們給予參展商很大的資助,比如參展畫廊薈萃及亞洲視野展區的畫廊,我們給予了75折。
與此同時,選擇以衛星展位參與 展會的畫廊,我們亦協助參展商設置和布置其展位,將藝術作品妥善擺放於適當的位置。
談,這些過程在藝術交易上也是十分重要。
」 她表示,實體展覽仍不可缺少,「若然科技進步,例如可以用3D眼鏡便可清楚看到藝術品時,我認為這確實會幫助到藝術品的網上交流,但我更認為藝術展覽除了買賣也 是讓大家交流藝術的平台,所以我認為實體展覽仍不可缺。
」 ●立體塑膠作品在線下展覽可得到更好的交易效果,讓藏家看清材料與質感。
表現疫下日本眾生相的作品所吸引。
至於另一位日本藝術家森本由貴子,其充滿童趣的作品更是一早售罄。
以往ArtCentral於中環海濱舉行,今年則移師至灣仔會展,與巴塞爾及佳士得拍賣「聚首一堂」,三個重頭節目於同一地點舉行,比起以往需要來往灣仔及中環展場顯然更為方便。
「今年兩個artfair於同一地點舉行,藏家或者觀眾會兩邊都參觀,變得更加方 者本地人對於藝術是非常支持的。
」疫情下,畫廊亦有嘗試拓展網上銷售,Thomas表示,除了畫廊網站上設有網上商店外,亦參與了兩個分別針對不同藏家群的網上平台──前者較為國際化,後者則主要為東南亞的藏家,而畫廊的主要客戶是東南亞藏家。
雖然網上平台可助畫廊開拓銷售渠道,但Thomas坦言,網上觀展始終不如親眼欣賞實物要好,儘管網上展覽對銷售有幫助,但若從觀賞角度出發還是實體展覽較為理想。
文:疫情持續,去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就改為網上的形式進行,當中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團隊有什麼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Adeline:由於去年我們決定取消實體展覽,我們以網上的形式取代巴塞 爾藝術展在香港的進行,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方向與嘗試。
今年我們為了帶來更好的線上體驗,團隊花了很多時間及心機籌備,為平台進行一系列的改進和調整。
因此,本年就有了網上展廳、虛擬導覽、直播活動方 便大家進行觀賞。

标签: #放在 #放在 #文件夹 #文件夹 #系统 #装在 #产品 #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