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人际关系,cto滤芯与pp棉滤哪个好

滤芯 4
3生活 2022年3月30日周三责任编辑:郭建生电话:81916093E-mail:gjs1962@ 感悟生活 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王珍 邻居贺萍曾经感慨:看着小区里保姆牵着老人的手,或者护工推着轮椅走过,老人的脸大多是僵硬呆板的;而和子女同行的老人大多是面带笑意、神色愉悦的。
不愧为百岁老人的女儿,长年侍奉老人,早已让贺萍养成了细心关注老人喜怒哀乐的习惯。
她说得一点不错。
以前我爸爸还能走路的时光,一般都会和邻居的老人们相约一起在小区里散步。
我偶尔陪伴在他身边,他总是神采飞扬,大声告诉过往的邻居“:这是我的大女儿!” 对于有退休金,经济上能够自立的老人而言,亲情陪护确实是养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
一。
真正的亲情陪护,并非只是同桌吃饭、同居一室,却各自刷着自己的微信;陪伴着他们走路,却 想着自己的心事……类似貌合神离的陪伴形式,会让老人觉得受冷落,甚至比一个人独处更孤独。
久而久之,还会给老人压力,让他们不安,觉得自己是累赘,给子女添麻烦了。
只有走心投入地做父母的知心人,认真聆听他们的需求和心愿,听他们反复讲过去的事情;谈论他们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像朋友一样平等地交流沟通;陪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陪着一起做他们乐于做的事情,快乐着老人的快乐、忧伤着老人的忧伤,这样才比较接近亲情陪护的实质。
确实,在养老路上,只是嘘寒问暖,问饥问饱,是不够的;时常问问父母过得是不是开心,是必须的。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实实在在地花时间、耗力气,全心全意地付出,有时,需要有一点点 忘我。
当然,能够亲力亲为给父母 养老到底是最理想的。
而事实上,到了父母年老体弱,在生活上越来越难以自理,越来越依赖子女的时候,对子女来说,陪伴父母走完人生的最后最难的那一段,尤其是久病床前的侍奉,一个人的体能、精力和时间一定太单薄,会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是必然的。
除了家人,兄弟姐妹,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护工和保姆是最给力的合作伙伴。
而习惯了身边有子女陪伴、照顾的老人,大多不愿意接受护工和保姆。
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怕孤独,怕亲情缺失,怕子女把他们扔给护工和保姆而自己不再或者稀少露脸。
比如我爸爸,他病重住院,恰逢疫情时,他的病床旁陪护的只有护工。
这时,你 怎么对护工的,就有可能是护工怎么对爸爸的。
我觉得,在这个时段,护工、保姆对于我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人际关系,比在职时的上司、同事更重要。
一定要和护工平等相处,真心地当他们是亲友、姐妹。
绝对不能用居高临下的口吻和态度,要彻底改变陈腐的旧观念,他们不是你雇来的下人,而是亲密战友、是合作伙伴,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特殊时段,我们的亲情、孝心全靠他们传递。
我每周一到两次给爸爸送吃穿洗护用品时,趁着交接的短暂时间,和护工小陶沟通交流,探讨尊老、养老、德孝方面的话题,激发同理心。
我是真心地尊重她、信任她,也非常体恤她做护工的疾苦,珍惜、感恩她的劳动付出。
真诚地赞美和肯定她对我爸爸的 点滴好。
她耐心地帮我爸爸擦身、喂 饭、喂药、理发、剃胡子、剪指甲、洗澡等等,悉心照料我爸爸的日常生活。
一有空闲就与我爸爸谈心,开导、劝慰爸爸,了解老人想什么、需要什么,及时地转达给我们,在爸爸情绪稳定时给我们视频。
这种金钱买不到的亲情般的温暖与关怀,让爸爸感受到亲情陪护一直在。
我一直相信,真诚是必须有的品质和交往方式。
真心换真心,有时比付出高薪更重要。
我从心底里厘清了:付薪酬绝对不是我们的施舍,而是护工、保姆的劳动所得,更是他们给我们的恩惠。
所以,一定要常怀感恩心,记得护工、保姆是我们必须要感恩的人,就像我们会感恩自己的另一半,会感恩亲友的帮助一样。
时令美食 春吃河豚正当时 ○周勇 听闻杭州嗨小鲜可以吃到大名的厨妇之约,去吃河豚。
河豚鱼。
笔者心向往之,在网其间,苏东坡只顾埋头劲吃,未 上搜了一段视频,确证江苏江发一语,令躲在屏风后窥探的 阴有河豚鱼的养殖场地,心下厨妇大失所望。
临了,忽见东 便多了几分胆色。
要知道,这坡放下筷子,大叫一声:“也值 河豚鱼可是要拼了命才吃得下一死!” 的。
朱元璋去江阴吃过河豚, 河鲀,俗称河豚,是一种海乾隆也吃过河豚,鲁迅和日本 洋鱼类,早春洄游江河。
明代朋友坪井吃过河豚,写下“岁暮 姚可成《食物本草》言:“河豚,何堪再惆怅,且持厄酒食河豚” 今吴越最多。
”因其发出与猪叫的感慨。
类似的哼唧声而得名。
古人又 既然那么多名人宁可舍命 因其吹气后状如皮球,谓之“鱼也要去吃,足见这河豚本身多 规”“吹肚鱼”“气泡鱼”等,江浙么富有文化魅力与食物美誉 一带则另有“乌狼”“西施乳”的度。
个人的感觉,不吃亏了,吃 称谓。
了肯定不后悔。
河豚好吃吗?视频里的江 即便如此,杀河豚时最好 阴小哥先是吃鱼肚,鱼肚细糯;要做仔细清洗。
刮干净鱼的内 再是鱼肝,鱼肝如鹅肝,入口即脏后,剪掉鱼尾处的横骨,再扒 化;接着吃鱼白,鱼白就是俗称下整张鱼皮。
然后,把杀好的 的“西施乳”,如豆腐般滑嫩;最鱼放入事先备好的一盆清水 后是鱼肉,吃着觉得它无刺,酥中,拧开水龙头,用“哗哗”的 软,鲜香,其味道恐怕是人间无“活水”不停地冲。
冲洗至少半
二。
江阴小哥一再强调说,无小时,方入锅烹饪。
毒,吃吧。
如今市面上除了杭大路嗨 吃河豚究竟有没有毒?其小鲜的萝卜白汤浸河豚,还有 实野生的河豚当然是有毒的。
春笋烧河豚、河豚干烧肉、红烧 河豚的毒素富集于内脏、血液秧草河豚等多种烧法。
红烧秧 和头部,“其肝、子与血尤毒”。
草河豚颇有特色。
秧草,采用 毒素为神经性毒素,是目前自刚拔苗的小秧草。
与小秧草配 然界发现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伍烧出的河豚,秧草嫩滑入味,
一,毒性比氰化钾高千倍以上,鱼肉鲜嫩不腻。
另外就是烧制 区区0.5毫克即足以让一个成的时间,一般以一到两小时为 年人致命。
宜。
那么,为什么人们愿意去 吃的时候,往往是厨师拿 吃河豚呢? 筷子在河豚鱼的头、身子和尾 “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巴三个部位,各挟一块肉,吃 了河豚,百鲜无味。
”这就是说,进嘴里。
再与客人闲聊十来 吃货的本性是贪婪的,人在吃分钟,大家看看无事,于是拿 的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胆识,有着筷子,舀来一勺,有滋有味 时候叫人无法理解。
苏东坡就地分享这人间美味,海鲜
斗胆吃过。
相传,1084年春,苏品! 东坡赴任常州团练副使时,应 眼下油菜花开,吃河豚正 当地一位善烹河豚、久仰东坡当时,大家不妨斗胆一试。
街头舞者李子光摄 引以为戒 他打个呼噜就让酒精杆爆闪 ○叶亦竹 最近姜某很煎熬,煎熬的原因是这些日子他在等法律严惩,严惩只因他自作自受祸起醉驾。
然,他是怎样驶向犯罪的呢? 3月12日凌晨1时27分,松阳县公安交警古市中队接到报警称,樟溪乡肖周路口,有一辆摩托车自行摔倒,无人伤。
接着,值班民警迅速赶往现场。
现场情况是,夜幕下,一辆二轮摩托车侧翻在公路上,一男子蜷缩在车旁酣睡,现场没有人车碰撞的痕迹。
民警立即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同时上前查看,刚靠近此人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酒气,还能听到一阵阵呼噜声,经查看人未受伤。
民警喊话他不接应,民警用手拉他一动不动,酒精杆往他嘴前一伸,他打呼噜喘出的气就让酒精杆红灯爆闪。
折腾半个多小时,民警费了好大劲,才把他叫醒。
被扶起来时,他记得自己姓姜,说话颠 三倒四的,对喝酒、开摩托车的酒,而啤酒喝了多少,自己也数不 事却承认得很直爽,配得上“大清了,真是喝糊涂了。
酒足饭饱 义凛然”这成语。
经呼气式酒精后,他驾驶摩托车准备回家,可是 测试,其酒精含量为358mg/刚到樟溪乡肖周村口路段,酒精 100mL,已超过醉驾标准,随即姜冲昏了大脑,车和人翻倒在公路 某被带到医院提取血样。
上,以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经丽水市人民医院司法鉴定 黑灯瞎火的,他睡在车来车 所鉴定,姜某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往的公路上多危险哪!幸亏被路 为424mg/100mL。
80mg/100mL人发现报了警,民警及时赶到现 就够醉驾入刑了,姜某血液中酒场将其带离,否则他的小命在过 精含量已超过标准5倍多,如此路车轮下丧失也难说。
高的酒精含量,连办理此案的资 被查的当日,姜某因涉嫌危 深警官都震惊了,姜某或许破了险驾驶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松阳醉驾的历史纪录。
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当然他 经查,姜某是1995年出生,住是无证驾驶又有前科,不适用缓 松阳县樟溪乡肖周村。
2019年5刑。
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月,他因犯危险驾驶罪,被松阳县 欲知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司机小伙伴一定要拒绝酒驾,千 两个月,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
万别像姜某等到清醒以后才后 据姜某陈述,3月11日夜间,他在悔。
连小孩都知道有一个词叫 樟溪乡逛代销店时喝了一瓶劲“酒驾”,这个词很烫手,因为这个 酒,后又到樟溪乡兴村的朋友家词的背后,酒驾、醉驾夺走了不少 吃饭喝酒,其间他又喝了一瓶劲人的幸福,酿成了不少惨祸。
生活中来 想起一次“棍棒”教育 ○董剑明 教育原本就是一门学问,对于打孩子是否是教育孩子必须使用的手段,古今中外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结论。
有人说,打孩子是绝对不容许的;也有人说,偶尔使用一下“棍棒”也未尝不可。
使用“杀威棒”的效果,我还是深有体会的。
最近一次与闺女隔洋视频通话,闺女的一席话让我震惊万分,都过去16年了她还是“耿耿于怀”。
电话这头的我还在深情地对闺女说老爸是最疼你了,从小就是把你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的。
闺女突然打断我,说老爸你打过我!我一愣,我啥时候打过她?闺女让我想想!我在脑海里搜索片刻,想起来了, 那还是闺女8岁那年读小学一年级时的事。
没想到打过孩子让她如此刻骨铭心,也让我内疚了十几年。
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就和夫人约定,我管教育,她管生活。
我本着笨鸟先飞的原则,在学前就让闺女做数学难题和认字。
每天下班后,我到幼儿园接孩子回来,并给闺女做各种自编的习题。
现在想想,也真难为孩子。
怪不得闺女到现在还常说,小学阶段是她最最灰暗的时刻,没有快乐,但是她说长大了也不后悔,还要感谢老爸。
因为在那些年学的一些技能和特长,如今在国外都派上用场了。
那是一个周日,我和夫人
起准备出去办点事,就给闺女出了10道5位数以上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目,在学前我就教会了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
随后,我们就出门了。
可车子刚开出小区3公里左右,我们就接到闺女的电话,说她已经把题目都做好了,可以看电视了吗?我一下就惊呆了,转头告诉夫人我们家出数学天才了!我出的题我清楚,就是我自己来做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的。
我立马就掉转车头回家,让闺女赶快把做的题目给我检查。
闺女腼腆地把作业交给我,我用计算器验算了全对,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我用狐疑的眼光看着闺女,严肃地问她这是自己算出来的?闺女说是的。
我 再问闺女有没有弄虚作假,闺女说没有。
说这话时,我看闺女好像没有那么足的底气,脸颊也微微开始发红。
知女莫过父,我对孩子说,不会做不要紧的,老爸也不会责怪你,因为题目确实有难度。
但你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原则问题!后来闺女吞吞吐吐告诉我,她是用了计算器做出来的,就是为了想早点看电视。
我很冷静地想了一想,要给闺女一次实质性的惩罚,让她记住做人的信条。
我拿起桌上的塑料尺子,让闺女把小手摊开手心朝上,我狠狠地一下一下打下去。
每打一下,她娇嫩的小手心就有一条红印,她的手就不由自主地回缩一下。
每 打一下,我也是疼在心里,但理智告诉我不能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往往一个小小的错误,不及时纠正将来一定会酿大错。
闺女的手疼了好几天。
自此之后她就没有撒过谎,诚实成了她做人的信条之
一。
我若有所思地问视频中的闺女,你记恨老爸吗?闺女说她没有记恨我,但是她会牢记一辈子。
闺女的懂事让我欣慰,让我释然。
她如今本科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双专业,现又同时被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院双专业录取。
“棍棒”在合适的时候,在合适的环境,具备合适的理由,还是能达到一定教育效果的。
想说就说 让来料加工“小产业”成为推动共富“大力量” ○钟伟、章祥 近闻,诸暨市东和乡积极发展来料加工“小产业”,吸纳就业人员2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妇女。
在农村,年轻一代外出打工,一般都会安排自己的父母留守在家带孩子。
虽说,这些留守人员已经成为爷爷奶奶辈,但大都只有60岁左右,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因要赡养老人、照料儿童不能离家,许多留守人员除了做饭带孩子,没有其他事情干,长期闲赋在家,成为了一种“沉睡”的人力资源,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如何将闲置的农村劳动力组织起来,让他们既有事可做,还有钱可挣?东和乡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产业项目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让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的新路径。
这一创举不仅进一步缓解了小微企业的用工荒,对推进农村共同富裕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家门口干活,用工灵活,来去自由,在实现劳动创收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家庭和农作,再加上简单、易学、无门槛,不需要高强度的劳作和高层次的文化,来料加工“小产业”更符合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的劳动特点,自然受到广大农村留守人员的欢迎。
要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小产业”,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动 员、供需对接、规模输送等方式,让更多留守人员在家门口有活干。
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不断盘活农村留守人员中的闲置劳动力,促进农村留守人员精神与物质生活双提高,帮助实现自身价值。
发展来料加工“小产业”,经纪人作用不可替代。
要拓宽视野,大力培养与市场直接接轨的经纪人,推动来料加工队伍再扩大、经纪人素质再提高,对来料加工中表现优秀的经纪人予以重奖。
要充分发挥生态、产业、区位、人才等优势,致力打造“来料加工”专业乡镇、专业村居、专业基地等,不断提高来料加工产业的辐射面,推进来料加工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绝大多数留守劳动力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
要根据农村留守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和专业技能缺乏等特点,在职业技能培训上深思考、广调查,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靶向管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要发动驻村指导员广泛开展农村留守劳动力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情况、培训意愿,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技能培训。
期待来料加工“小产业”,在家门口筑起共同富裕之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力量”。
难忘记忆 “茶豆”里的父爱 ○余喜华 “锦带千条结,银刀一寸齐。
贫家随饭熟,饷客借糕题。
”这首《豇豆》诗,有说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有说是大诗人苏轼所作。
这无关紧要,勿需我去考证,要紧的是诗句所描写的,恰是小时候我家种豇豆、吃豇豆的情景。
豇豆,是豆科豇豆属草本藤蔓状植物,原产非洲,家乡人读作“缸豆”,但习惯上叫作“茶豆”。
豇豆这个名号,乡人把它给予了另一种叫“黑豆”的豆子。
每年,父亲都要种一畦茶豆。
茶豆农历二三月移栽,也就是仲春至晚春季节。
此时一场春雨一场暖,气温节节升高,豆秧长势很快,在豆秧长得快要倒伏前,父亲就要给茶豆搭豆棚。
搭棚通常用自家屋后的小苦竹竿,两根对搭成人字型,下端插入豆秧旁的土中,上端顶成人字形处用绳子扎紧。
每隔五十厘米左右一个人字架,直至布满整个豆畦,然后顶部加一横竿,将各个人字架连成一体,左右两侧形成的坡面,或用横竿,或用稻草绳连接,这样豆棚就搭成了。
有了豆棚,豆秧就顺竿爬,越爬越高,枝枝蔓蔓越长越旺,直至将豆棚铺得满满的。
不同株的豆藤互相缠绕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彼此。
茶豆藤蔓可以长到好几米,加上其分枝蔓延,搭的一两米高的棚架也不够其攀爬,有些翻过了顶竿,又倒垂下来,形成绿色帘幕。
茶豆盛夏季节开花结荚,花开淡紫色、蝴蝶形,应该是很漂亮的,但那时我们只当它是会结果的豆花,没有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它。
茶豆荚长圆形,青绿色,成熟时有小孩手指粗细,有些大的接近成人手指,长度有一二尺长,一根根从藤蔓上倒挂下来,“锦带千条结”,蔚为壮观。
茶豆产量较高,一畦十几株茶豆,每天都能采摘一大把,保证自家一日三餐佐餐 外,有时吃不完,还能拿到集市卖。
在夏天其他蔬菜都难以成活的时节,茶豆和丝瓜、蒲瓜一起,成为我家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正如诗中所言,那时物资匮乏,为了省油、省柴火,我家做菜,偶尔吃的鱼肉会煎炒,茶豆、丝瓜等素菜都是在饭锅上蒸的,贫家随饭熟啊!蒸熟的茶豆,刀切一寸齐,酱油蘸蘸,便是美味。
也有茶豆来不及吃,长老了,茶豆肉鼓起来,豆荚变得胖胖乎乎、松松垮垮,不好吃了。
母亲也会蒸熟,我们将豆肉挤出来吃。
父亲是家里的主劳力,夏季又是双抢大忙季节,父亲的体力付出很大。
为了改善家里伙食,母亲也会尽量添些鱼肉荤腥。
但是每顿饭,父亲仍然偏爱他自己种的茶豆、丝瓜,上顿吃茶豆,下顿吃丝瓜,天天如此。
那时我们只知道,父亲不吃鸡鸭,不吃肥肉,偶尔吃点瘦肉,不吃猪下水,不吃咸鱼,不吃河鱼。
我们都以为父亲挑食,而且我认为父亲的挑食跟他的童年有关,因为父亲的童年、少年,恰逢三年困难时期,连吃饱都难,野菜当粮,更别提鸡鸭鱼肉。
而饮食的嗜好是有记忆的,童年是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这些年,我们兄弟姐妹都有了工作,家里的生活条件日渐好起来。
我们注意到,父亲除了鸡鸭不吃,其他荤腥都能吃,往往汤汤水水的剩菜,都由父亲兜底消灭。
我们也已明白,父亲那些年偏爱他自己种的茶豆、丝瓜,他的挑食,是有选择性的。
虽然,现在父亲很少种茶豆了,到了夏天,我们也会买些茶豆吃。
我们已不再蒸着吃,而是精心烹炒,加肉末蒜泥炒,加榨菜炒,花样多滋味浓,终归没有儿时那个味道。
不是父亲种的,没有父爱的味道啊!

标签: #体检c13和c14哪个好 #crv #性价比 #平台 #crv #长和 #平台 #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