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本无罪,2013年5月2日

很大 24
星期
刘君 ■职场故事 我不能不提防她别有用心,是否在用“假途灭虢”之计。
几年前,我所在的单位分来一名姓查的女研究生。
“查”字做姓氏读时,应该读作“ZHA”音。
但出于习惯,我们常喊她“小查”(CHA)。
小查性格活泼,工作也挺出色,但我总觉得她嘴巴太甜,与同事见面打招呼时,她总是哥哥长,姐姐短的,嘘寒问暖的言谈举止十分夸张。
可能是源于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一些电影或传统文艺作品中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刻画,我一向对嘴巴特别甜的人抱有防范之心。
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嘴巴特别甜的人往往心口不
一,甚至心怀叵测。
出于这种心态,我对小查的热情总是不冷不热,并且还和几个“死党”私下给她起了个“破茶壶”的绰号,不无调侃地揶揄她只是“好嘴子”而已。
为了让这种讽刺更委婉一些,我们在提及她或嘲弄她嘴巴太甜时,只要说“茶壶”二字,便都心领神会。
茶壶本无罪 □卢长平 小查起初对这个称呼并不在意,以为我们给她起的这个绰号仅仅缘于她那讹读为“茶”的姓氏。
但后来因为一次工作上的失误,领导批评她,并不满地责怪她:“怪不得人家都说你是‘破茶壶’,光一个‘好嘴子’呢……”这才无意中泄露了天机。
小查意识到“茶壶”的真正意思后,顿时花容失色,委屈得双眼噙满了泪水…… 此后,小查言谈举止低调了许多,再见面彼此打招呼时,显得小心翼翼,像只受伤的小鸟。
对自己的无聊所造成的后果,我有些内疚,“茶壶”的绰号从此很少再有人提起。
然而,更让我内疚的,是在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
那段时间,单位进行职称评定,我所在的科室分到一个副高级职称名额。
副高级职称是关乎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是否终身受益的大事, 颇有官场上政治前途好与坏的味道,所以我们都十分看重。
副高职称评定标准包括工作时间、学历及民主评议等若干项。
当时,我所在的科室只有我和小查两个人有参评资格。
我虽然工作年限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因为学历偏低,与拥有硕士学历的小查相比,胜算并不大。
硬件指标难以更改,我只有在民主评议这一环节上为自己尽可能争取一些分值。
正当我苦于用什么方式与参加投票评分的同事通融一下关系时,小查却主动找上门来,貌似十分真诚地劝我不要再费周折,她说自己十分同情我偌大年纪还没有晋升副高级职称,并说自己以后有的是机会,所以,承诺自己已经私下决定主动放弃竞争,把这次机会让给我…… “非常”时期的任何风吹草动,我都十分敏感。
对于素来有“破茶壶”之称的小查,我不能不提防她别有用心,是否在用“假途灭 虢”之计。
因为,这样的计谋在以往职称评比的关键时刻,也不是没有人应用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管我作了不少努力,但最后还是以一分之差输给了小查。
我气得几乎咬牙切齿,忍不住暗暗诅咒“破茶壶”的险恶用心。
但当我看过我俩各项指标的分值公示后,又禁不住羞愧难当:我落后于她的原因并不是民主评议,而是其他那些硬性指标! 初步评上副高职称的小查却主动放弃了这一机会,因为她决定去攻读博士学位,首都一所知名高校已经给她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她说自己实在无暇打理初步评上副高级职称之后的那些繁杂事务…… 我很幸运地成了替补,梦寐以求的副高级职称失而复得……然而,对于这份意外的收获,我却没有感到特别的惊喜。
小查在入学走的那一天,给我发了一则短信,短信只有短短五个字:“茶壶本无罪”。
■三十六计 做第三个工人 □张世勤 曾经有位西方的心理学家,对从事同一使,第二个工人觉得自己的工作不过是一个 种工作的人的心理进行调查,试图寻找个体饭碗,第三个工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一项事 差异。
业。
三个工人代表了三种人、三种对同一项工 他来到一处正在建设中的大教堂工地,作不同的心态和认知。
看看我们身边,三种人 先问第一个工人:您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都有。
有的人面对工作,总是抱怨和牢骚,宁 答:还能干什么,天天跟这些冰冷的石头打交愿花费很多精力拖延工作,也不肯花同样的 道,日子糟透了。
时间去努力完成。
有的人单纯为工作而工作, 于是,他又问了第二个工人:您愿意从事不知道工作的意义何在,工作中便机械呆板, 这项工作吗?第二个工人答:如果不是为了每简单应付。
有的人虽从事在外人看来并不起 天那点养家糊口的钱,我才不会做这倒霉的眼的工作,却觉得天降大任于斯人一样,始终 粗活呢! 充满激情,由此焕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充 当问到第三个工人的时候,心理学家看分调动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智慧潜能,从工 到工人的眼中闪烁着难得的喜悦光芒。
他问:作中体会到了乐趣,从成就中得到了满足,从 您在做什么?第三个工人自豪地告诉他:我正肯定中找到了尊严。
在建一座大教堂,听说它是世界上最雄伟和 可能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还到不了今 最壮丽的教堂。
心理学家问:您不觉得这项工天工作不努力就得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境地, 作又苦又累吗?工人说:是又苦又累,不过,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人工作的质 想到建成后有那么多人到这里来礼拜,他们量与其生活的质量息息相关。
别说实现“中国 肯定会惊叹这座教堂的雄伟和壮丽,想到这梦”要靠众多像第三个工人这样的人,即使我 些我就很激动,就不觉得有多苦多累了。
们每一个人要实现自己心中小小的梦想,也 第一个工人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一件苦差一定要做第三个工人。
■画说职场┩かして 卢鹏绘 如心中悲痛深重,请让眼泪自由流淌,但也要有化悲痛为力量的坚强。
■减压舱 应对“软暴力” □叶果 遇到攻击怎么办?遇到语言暴力怎么办?下面两则小故事或许会为我们应对“软暴力”带来一些启示。
遭遇尴尬,大度包容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任职美国总统时,有一次视察一家社区并发表即兴演讲。
他正讲得豪情万丈时,有人献上“大礼”:啪!“会飞的鸡蛋”重重地“吻”了他的眉心,他紧紧闭上眼睛,阻挡了蛋黄的入侵。
众人被他的窘态逗乐了,还好,不是手榴弹。
随行的秘书帮他清理了“蛋花脸”,他没事似的接着演讲。
两个特工将“凶手”静悄悄地押到场外,“凶手”被威猛的特工吓得两腿抽筋。
威尔逊回答完听众的提问后,接见了“凶手”,温和地问他:“你扔的不是臭鸡蛋,证明你不是恶意的。
请你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凶手”答道:“我只想试一下,我扔得准不准。
” 威尔逊认真地对随从说:“这孩子扔鸡蛋很准。
作为总统,为国家发现人才是我的职责。
我建议,这孩子所在学校的体育老师要注意培养他,说不定他会成为很好的球类运动员。
”十几年后,当年向威尔逊扔鸡蛋的小鬼成了超级棒的击球手。
有人不小心冒犯我们时,不要因为丢了面子而纠结,同时别忘了安抚忐忑不安的对方。
气度不凡,是成大事者之根本。
遭遇贬损,巧妙反驳 萧伯纳的心血之作《巴巴拉少校》在国家剧院的首演圆满成功,狂热的粉丝一再呼唤“那只下蛋的鸡”———作者萧伯纳。
萧伯纳刚走上舞台,台下的粉丝们纷纷涌上来,把他围得透不过气。
就在众粉丝把萧伯纳高高地抛到空中时,一个观众突然站到座位上,愤怒地冲萧伯纳叫嚷:“萧伯纳!你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就这么一个糟糕透顶的破剧本,有谁愿意看啊?真是令人大倒胃口。
到此为止吧,拜托你不要再演第二场了……” 众粉丝惊呆了,竟然忘了伸手去接从空中落下来的萧伯纳,致使他摔下来,翻了几个跟头。
等萧伯纳爬起来时,众粉丝才回过神来,纷纷围攻那个贬损他们偶像的刺儿头。
萧伯纳像泥鳅一样挤到那名观众跟前,紧紧地拥抱他,众粉丝立即停止了对他的声讨。
萧伯纳充满深情地对这位“挑战者”说:“这位朋友,你好!我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啊。
我对这个剧本的看法与你一样。
可是光咱俩有不同的意见有什么用呢?”萧伯纳深情地扫视了一下众粉丝,然后对“挑战者”说:“你看,他们都不赞成咱俩的看法。
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太微弱,怎么和那么多人对抗呢?”萧伯纳的这位“知音”的口才仿佛立马遁形了,只用鼻音答道:“嗯哼……” 所谓众口难调,我们很难满足每个人的主观要求,因此,有人不怀好意地给我们抹灰时,我们不用计较。
有人在公开场合故意让我们出丑时,我们可以坦然自嘲,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消消对方的火气,用诚意和宽容赢得人气。

标签: #不出去 #广州 #机上 #太大 #皇马 #平台 #python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