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canada怎么读

canada 2
石油大学 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九九九年报 编写时间:2000年1月
1 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1999年度统计
一、承担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 总经费年度 性质负责人(万元) 经费 备注 (万元) 国家项目 1具有强散射微粒的增益介质光学自然张道中 1.4 特性的研究 基金董鹏 2渣油评价新方法和我国石油渣油自然杨光华81.0 评价(续) 基金王仁安 3均一孔径加氢模型催化剂研究 自然徐春明10.0 3.0 基金 4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自然刘晨光 4.0 剂 基金 小计 8.4 省部委纵向课题 1催化油浆的组成结构及利用研究石化王仁安85.0 5.0 2催化油浆制备超高功率电极用 石油赵锁奇70.0 30.0 针状焦 3重质油超临界水氢转移反应的石油创赵锁奇12.0 探索研究 新基金 4残渣油成分的电流变特性探索 石化董鹏20.0 9.0 研究
5 FCC汽油加氢精制催化剂 石油柯明20.0 20.0 范志明
6 RFCC汽油精制新工艺 石化刘溆蕃40.0 5.0
7 催化稳定汽油预精制新方法 石化刘溆蕃12.0 3.0
8 工业提升管反应控制技术 石油徐春明110/85 15.0 9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的非加氢精制石油刘耀芳80/40 15.0 10 提升管流动反应模型 石化徐春明15/7.5 5.5 11催化裂化油浆系统结焦结垢机理及石化徐春明100/50 30.0 防止研究 12 烷烃系统异构化反应新技术 石油徐春明60/44 24.0 13 乙烯管式炉反应流动模型 石油高金森80/60 40.0 14新型连续重整再生器的研究开发石化刘耀芳 15RS剂精制技术用于精制大庆重油催石油刘耀芳70/30 30.0 化裂化柴油的工业应用试验和研究 16 纳米粒子加氢催化剂的研制 石油周亚松 30.0 董鹏 17纳米材料在润滑油领域的研究及其石油蒋晓明 42.0 抗磨机理探索 18 低凝渣油乳化燃料的研制 石油赵锁奇 40.0 19重油催化裂解制乙烯技术示范工程石油徐春明 150.0 20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中的 石油周亚松 30.0
2 应用研究21柴油超临界水加氢工艺基础研究 22沥青评价方法及产品标准的研究 23沥青材料生产及应用技术开发 24 纳米催化剂下渣油加氢裂化 重油悬浮床加氢工艺放大及催化 25 剂工业化开发研究 重油悬浮床加氢催化剂工业化 26 开发研究 27重油加氢催化剂系列化产品开发 催化裂化用USY分子筛的改性 28 研究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 29 的研究 30 甲烷干气重整反应的研究 轻质油品深度加氢精制新催化剂 31 和新工艺 32 渣油加氢生焦动态平衡研究 33 催化裂化分段反应行为研究 34
渣油供氢剂减粘裂化工业化开发 小计 横向课题 1减压渣油及其掺炼混合油焦化 反应的研究 2南堡35-2原油油品分析及评价
3 催化汽油无碱脱臭工艺
4 催化汽油无碱脱臭工艺
5 催化汽油无碱脱臭工艺
6 催化汽油无碱脱臭工艺
7 柴油RS剂化学精制应用
8 兰炼煤油、重催柴油脱氮
9 交联聚合物溶液交联剂合成 10 原油破乳剂研究 11 催化油浆利用 12 催化裂化反应控制 13 润滑油基础油研究 14 克炼渣油悬浮床加氢研究 15 减粘-VRDS
组合工艺 16 重质油进料优化研究 石油 石油 石油 990810-02 990810-02—01 990810-02-02 J950417 J960315W97041 6石油石油创新基金山东自然基金石油 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 克炼 齐鲁石化 程健罗运华张玉贞王翠红张玉贞王翠红王宗贤阙国和王宗贤阙国和周家顺阙国和王宗贤 阎子峰 阎子峰 阎子峰 刘晨光 杨朝合 山红红 阙国和周家顺 胡云翔 李瑞丽刘溆蕃刘溆蕃刘溆蕃范志明刘耀芳陈月珠郑晓宇郑晓宇徐春明高金森陈月珠阙国和周家顺 刘晨光 山红红杨朝合
3 100.0130.0130.0300100100 160.08.02.095228.8 3026.018.0 50.060.0 90.0 20035.035.0 80.08.02.0951178.5 4.45.05.04.07.015.02.55.01.010.02.04.0 20.010.0 17 催化裂化高效脱硫技术研究 张建芳杨朝合8.0 小计 其它课题 1原油组分界面性质与乳化机理 总校彭勃6.0 的研究 基金 2低级烷烃低温均相催化转化研究总校赵锁奇7.0 基金
3 柴油深度加氢氮化钼催化剂211基金刘晨光8.0 小计 实验室运行费
1 国家科技部
2 CNPC
3 石油大学总校 小计 总计 4.098.9 3.0 3.5 4.010.5 35.0160.010.0205.0 1501.3
二、课程讲授 序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号
1 石油化学 赵锁奇
2 石油加工工程
(1)
3 颗粒及颗粒体系 许志明董鹏
4 润滑油化学 蒋晓明
5 认识实习 周亚松
6 润滑油化学 李瑞丽
7 化学实验(一) 梁咏梅
8 仪器分析实验质谱部分 史权
9 化学反应工程 范志明 10 石油加工工程
(2) 11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 徐春明徐春明 12 重质油化学与加工 程健 13 化学反应工程 张建芳 14 石油化学 王宗贤 15 烃类热力学 王从刚 16 化工系统工程 陈胜利 17 催化原理 闫子峰 18 石油天然气化学 阙国和 合 计 课程性质: 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 课程性质* 研究生学位课
本科生必修课研究生选修课研究生选修课本科生必修课研究生学位课本科生必修课研究生学位课本科生必修课本科生必修课研究生学位课 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研究生 学时备注 604640406022281676524040404040404040
4 三、研究生培养 序号 导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1 王仁安 石铁磐
2 王仁安 王会东
3 王仁安 李红旗
4 王仁安 张立
5 王仁安 华炜
6 王仁安 李京宾
7 王仁安 张民
8 赵锁奇 杨华
9 王仁安 董洪斌 10 赵锁奇 张伟乾 11 赵锁奇 王学军 12 赵锁奇 兰翔 13 赵锁奇 马建伟 14 赵锁奇 宋绍富 15 赵锁奇 齐国鹏 16 林世雄 梁峰 17 董鹏 谢玉萍 18 董鹏 刘汉英 19 董鹏 王春慧 20 董鹏 李群燕 21 董鹏 杨晓光 22 董鹏 吕瑾 23 董鹏 郝兰锁 24 董鹏 陆西筠 25 董鹏 李广楠 26 董鹏徐春明 朱舸 27 陈月珠 刘庆国 28 陈月珠 刘德强 29 陈月珠 黄宁 30 陈月珠 杨建云 31 陈月珠 甄新平 32 陈月珠 朱和菊 33 陈月珠 郭荣绵 34 陈月珠 宗军 35 陈月珠 王强 36 陈月珠 庞重军 37 陈月珠 张贵军 38 陈月珠 高纯林 39 陈月珠 徐海丰 40 陈月珠 王晓勇 41 陈月珠 曾颍峰 42 陈月珠 秦晓东 43 赵锁奇
陈月珠 梁晓霏 类别*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 在读、毕业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 备注
5 44 赵锁奇陈月珠 45 刘溆蕃 46 刘溆蕃 47 刘溆蕃 48 柯明 49 柯明 50 柯明 51 柯明 52 徐春明 53 徐春明 54 徐春明 55 徐春明 56 徐春明 57 杨九金 58 刘耀芳 59 刘耀芳 60 徐春明 61 杨九金 62 刘耀芳 63 刘耀芳 64 徐春明 65 林世雄 66 徐春明 67 徐春明 68 刘耀芳 69 林世雄 70 徐春明
高金森 71 徐春明高金森 72 徐春明高金森 73 徐春明林世雄 74 徐春明林世雄 75 杨九金 76 刘耀芳 77 林世雄 78 郑晓宇 79 郑晓宇 80 郑晓宇 81 郑晓宇 82 郑晓宇 83 郑晓宇 84 郑晓宇 85 刘耀芳 86 徐春明
林世雄 87 刘耀芳 88 徐春明 89 刘耀芳 90 刘耀芳 郭北洋王辉国陈中静李晓龙刘保华王临红黄东永张燕霞段爱军陈新国郑晓军张琪皓向明燕黄崇品商辉阮宇红兰兴英刘文惠董文国罗亚萨张倩樊红雷刘洁范菁王嘉梅贾伟沈春红孟祥海沙利郑柯文王素艳杨海峰刘志刚黄海燕魏桃树张玉玺周倩龙晓柱李平王涛孙梵田川梁风印范金刚张涛李东风赵志海 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
6 在读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毕业毕业毕业出站 91 郑晓宇 92 程健 93 程健 94 程健 95 程健 96 程健 97 张玉贞 98 张玉贞 99 张玉贞 100 张玉贞 101 张玉贞 102 张玉贞 103 张玉贞 104 张玉贞 105 张玉贞 106 郑中平 107 王宗贤
阙国和 108 王宗贤阙国和 109 王宗贤阙国和 110 王宗贤阙国和 111 王宗贤阙国和 112 阙国和王宗贤 113 阙国和王宗贤 114 阎子峰 115 阎子峰 116 阎子峰 117 阎子峰 118 阎子峰 119 阎子峰 120 阙国和 121 张建芳 122 张建芳 123 张建芳 124 张建芳 125 张建芳 126 山红红 127 山红红 128 山红红 129 杨朝合 130 杨朝合 131 杨朝合 132 杨朝合 133 杨朝合 134 杨朝合 135 阙国和
刘晨光 尹国海王延飞潘鹏郭燕生刘华林韩长虹黄小胜张海英姜少华宫清涛张小英王翠红田奕张驭时张宴马师白郭爱军管萃诗文苹隋秀华王纪乾徐海张龙力丁荣刚袁安汪哲明邢伟刘亚刘欣梅刘东李正杜峰李毅关茂实王祖刚董会杰许昀赵威陈海孙昱东陈士锋赵辉赵博艺刘明闵梁士昌 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
7 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 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毕业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毕业毕业 136 阙国和刘晨光 137 阙国和刘晨光 138 刘晨光 139 刘晨光赵瑞玉 140 刘晨光赵瑞玉 141 刘晨光赵瑞玉 142 刘晨光赵瑞玉 143 刘晨光赵瑞玉 144 阙国和 145 阙国和,夏道宏 146 阙国和,苏贻勋 147 阙国和 148 阙国和 柳云骐于道永徐永强赵会吉鲁长波刘坤高平发于英民程健朱根权战风淘门卓武周家顺 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博士生 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 在读在读在读在读在读
四、获奖或鉴定成果 序 成果名称 号 1提升管反应器沿程动力学模 型与终止技术研究
2 重交道路沥青胜华—90
3 重交道路沥青兴能—70
4 重交道路沥青簏牌—90
5 渣油供氢剂减粘裂化 完成单位 石油大学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大学(华东) 完成人 徐春明高金森林世雄等张玉贞王翠红等张玉贞王翠红等张玉贞王翠红等阙国和周家顺等 类别、等级 科技进步二等 奖 奖励或鉴定单位中石化 CNPCCNPCCNPC山东省科委
五、获专利授权 序号 专利名称
1 石油馏分中脱除氮化物的 方法
2 用于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的 催化剂
3 用于催化裂化的两段串联式 提升管反应器 批准号
ZL94119292.XZL97121791.2ZL99213769.1 完成人 陈月珠孙玉华周亚松 阙国和周家顺王宗贤 张建芳山红红杨朝合 备注(发明、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8 六、发表论文或著作 序 论著名称 作者姓名 发表场所 备注 号 国际期刊
1 The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vefractionandthe characterizationofheavyoilsandpetroleumresidua GuanghuaYang,RenanWang JOURNALOFPETROLEUMSCIENCE&ENGINEERING 22(1999),47-52
2 SeparationofPolyhydroxylflavonoidsby ZhiminLiu,SuoqiZhao, JournalofChromatographicScience Packed-ColumnSupercriticalFluidChromatography RenAnWang,Guanghua Vol.37,May1999 3CharacteritionIndexforVacuumResiduaandTheirSubfractions YangTie-PanShi,Zhi-mingXu,MinCheng,Yun-XiangHu, RenAnWang Energy&Fuels1999,13,871-876
4 Multi-stepcoatingofthicktitanialayerson Xing-CaiGuo, Langmuir monodispersesilicananospheres PengDong 1999,15(17):5535
5 Moredirectevidenceofthearrangementfor BingyingCheng,PeigenNi, OpticsCommunications,1999,170:41 artificialopal PengDong 6AReviewoftheChemistryforCatalyticCrackingofGaoJinsen,XuChunming PetroleumScience&Technology, HeavyOils 1999,17(5&6)
7 Advancedmodelforturbulentgas-solidflowand JinsenGao,ChunmingXu, AIChEJournal,May1999,Vol.45,No.5 reactioninFCCriserreactors ShixiongLin,GuanghuaYang
8 Investigationonintensicationofdistillationwith DahaiDong,YaofangLiu, PetroleumScience&Technology, additivesrichinaromatics JingningTang 1999,17(3&4)
9 InterfacialRheologyofCrudeOilEmulsion MingyuanLi, BoPeng,XiaoyuZhengand ZhaoliangWu ColloidalStructuresofVacuumResiduaandTheirLiShenghua,LiuChenguang, 10StabilityintermsofSaturate,Aromatic,Resinand Queguohe,LiangWenjie AsphalteneComposition
J.Petrol.Sci.&Eng.1999,22,37-45 StepbyStepModelingforThermalReactivities11andChemicalandChemicalCompositionsofVacuum ResiduesandtheirSFEFAsphalts国际会议 LiuChenguang,ZhuChunmei,JinLiwen,Shen Ruihua,LiangWenjie FuelProcessingTechnology1999,59,51-67
9 1STUDIESONPHENOLICCOMPOUNDSINFCCDIESELFUELS
2 NumericalSimulationonRFCCRiserReactor
3 Anewmathematicalmodelingmethodforfluid catalyticcrackingriserreactors
4 ExperimentalevaluationofpassivatorforNickel onFCCcatalyst
5 EffectofdiffusiononFixed-bedhydrocracking
6 Primarystudyontwo-stageriserFCCreactions 7Orthogonaldesignandcharacterizationofthenickelcatalystsforcarbondioxidereformingwithmethane XRDCharacterizationofSO42-/ZrO2modifiedwith
8 Transition-metalOxides 史权,廖启玲,梁咏梅,蒋晓明 XuChunming,GaoJinsenXuChunming,ChenXinguo,GaoJinsen杨朝合,刘明闵张建芳 杨朝合,钮根林孙昱东 山红红,董会杰张建芳 DingRong-Gang,YanZi-Feng LingQian,Zi-FengYan
9 MolecularDesignofUSYUsedforFCCProcess Xin-MeiLiu,Zi-FengYAN 10 MicroporeModificationOfZeolitesWith Transition-MetalOxides OptimumDesignoftheNickelCatalystsand 11 MechanisticStudyforCO2ReformingWithCH4 12 EnergyandExergyAnalysisofFCCUnit 国内核心期刊1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银杏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 物 QianLing,YanZi-Feng Rong-GangDing,Zi-FengYan Chun-MinSong,Yong-ShanTu,Zi-FengYan 刘志敏,赵锁奇,王仁安,杨光华 第八届北京国际分析仪器学术报告会,99.10 APCRE’99,HongKongAPPChE’99,Korea。
49thCanadianChemicalEngineeringConference,Saskatoon,Saskatchewan, Canada,Oct3-6,199949thCanadianChemicalEngineeringConference,Saskatoon,Saskatchewan, Canada,Oct3-6,199949thCanadianChemicalEngineeringConference,Saskatoon,Saskatchewan, Canada,Oct3-6,1999Proc.Asia-Pacific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Symposium99,1999,Hong Kong Proc.Asia-Pacific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Symposium99,1999,Hong Kong Proc.Asia-Pacific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Symposium99,1999,Hong KongIUMRS-ICAM'99,99国际材料联合会学 术会议,1999,北京 217thACSSymposium(ReprintofDiv.FuelChem.)1999,Ahnehim 217thACSSymposium(ReprintofDiv.FuelChem.)1999,Ahnehim 分析化学第27卷,1999,第2期,214-216 10
2 矿物燃料在超临界水中的转化和改质 王会东,王仁安 化工进展 1999年第3期,27-30
3 催化油浆在石油化工方面的利用 张立,许志明,胡云翔 石油化工 1999年第28卷,第5期,337-339
4 功能性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粒材料研究进展 董鹏 化工冶金,1999年增刊,509页.
5 一种均一孔结构模型的制备和表征 朱英,董鹏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
(3):65 6润滑油基础油的化学组成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毛红,周亚松,孙玉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陈月珠 1999.03:63-67
7 提高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马桦,陈月珠,孙玉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1:86 周亚松 -88 8吸附法分离饱和烃组分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朱雷史权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3 No.2,1999,
4 9IDENTIFICATIONOFINDOLANDCARBAZOLEHOMOLOGUESINDIESELFUELSBYAMMONIA 史权 质谱学报,Vol.20(3-4),1999.171~172 CHEMICALIONIZATIONGC/MS 10 GC/MS分析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酚类化合物 史权,廖启玲,梁咏梅 质谱学报,Vol.20
(2),1999,1~10 11渣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组成分布的数值模拟 徐春明,王洪斌 化工学报,第50卷,第1期,1999。
12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高金森,徐春明,林世雄,石油学报(石油加工),V15,5,1999年 模拟III流动传热及反应的数值模拟 郭印诚,王希麟 10月。
13氧化还原法分离润滑油基础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徐海丰,史权,陈月珠 石油学报,1999第15卷第6期。
14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高金森,徐春明,杨光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V15,4,1999年 模拟II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郭印诚,林文漪 8月。
15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高金森,徐春明,林世雄,石油学报(石油加工),V15,3,1999年 模拟I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的建立 郭印诚,王希麟 6月 16 湍流气固两相流动状况的数值模拟 高金森,徐春明,林世雄,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9年第3期。
郭印诚,王希麟, 17渣油催化裂化工业提升管反应器性能的数值模拟- 王洪斌,徐春明 化工学报,Vol.50,No.2,1999年4月 喷嘴射流速度与角度对流动反应的影响 18 渣油催化裂化工业提升管反应器的数值模拟 王洪斌,徐春明 石油大学学报,第23卷,第1期,1999 11 19FX-01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过程研究
(1)韩明汉,李晓锦,林世雄 20 运用稠密气体理论建立气粒两相流流动模型 郭印诚,陈新国,徐春明 21 颗粒流的动力学模型在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陈新国,徐春明 22 移动床再生器内重整催化剂烧炭过程的模拟 王虹,刘耀芳 23
β沸石催化剂上二异丙苯与苯反应机理及催化剂 陈标华,林世雄 失活 24催化裂化装置动态机理模型的应用-原料处理量对 罗雄麟,林世雄 过程动态和稳定性的影响 25 催化蒸馏塔内催化剂床层润湿率的研究 赵志海,刘耀芳,许锡恩 26β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韩明汉,林世雄 27β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丙烯烷基化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韩明汉,林世雄 28 Na+/MgO固体碱催化硫醇氧化反应 王辉国,范志明,柯明 刘溆蕃 29 重油催化裂化柴油中可溶性胶质分析 史权,梁咏梅,刘耀芳 30辽河原油沥青质及胶质油水界面化学性质初探 杨小莉,陆婉珍,郑晓宇 31丙烯齐聚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电子顺磁共振考察 阎子峰,宋林花等 32 渣油及超临界戊烷精密分离馏分碳化的研究 程健,刘以红 33 渣油及其组分的组成与热反应特性的关联 刘晨光,朱春媚,靳力文, 沈瑞华,梁文杰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形成与液相搀兑物的 34 关系 李生华,刘晨光,阙国和,
梁文杰,朱亚杰 HDSofDBTUSINGinsituHydrogeninthePresence35ofDispersedMoCatalysts,
I.ProductDistributionand 刘晨光,
F.T.T.Ng ReactionNetwork HDSofDBTUSINGinsituHydrogeninthePresence36ofDispersedMoCatalysts,II.Comparisonbetweenin 刘晨光,
F.T.T.Ng situHydrogenandMolecularHydrogen 年2月。
化学工程,1999年,Vol.50,第1期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9
(4)
化工冶金,1999增刊石油学报,1999,第15卷第4期。
石油学报,1999第15卷,第3期。
石油学报,1999第15卷第5期。
化学工程,1999年第6期。
石油化工,1999年28卷,第1期石油化工,1999年28卷,第2期石油化工,1999年28卷,第3期 石油学报,1999第15卷第6期。
石油学报,1999第15卷第6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15
(1),79 燃料化学学报第27卷,第1期,第45页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9,15
(1),1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9,15
(4),7-11 ChineseJ.ofCatal.1999,20
(5),499-504 ChineseJ.ofCatal.1999,20
(5),505-509 12 HDSofDBTUSINGinsituHydrogeninthePresence37ofDispersedMoCatalysts,III.EffectsofCatalyst Precursors,COandWater 刘晨光,
F.T.T.Ng ChineseJ.ofCatal.1999,20
(6) 38HDSofDBTUSINGinsituHydrogeninthePresenceofDispersedMoCatalysts,IV.Lumpedics 刘晨光,
F.T.T.Ng ChineseJ.ofCatal.1999,20
(6) 39 合成大比表面γ-Mo2N的新方法 柳云骐,刘晨光,阙国和 无机化学学报1999,15
(4),541-544 渣油中硫和硫类型分布对渣油热转化产物中硫分布40 王宗贤,阙国和,梁文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版), a 的影响 1999,15
(1) 辽河和孤岛渣油供氢能力与生焦趋势研究。
王宗贤,郭爱军,张宏玉, 燃料化学学报 41 阙国和 1999,
27
(3):251-255 a 42渣油组份亚甲基和甲基比值和周边取代情况研究 刘东,王宗贤,阙国和 石油大学学报 c 1999,23
(6) 43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特性及反应机理初探 杨朝合,郑海徐春明,林世雄 燃料化学学报27
(2):97,1999 44 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窄馏分集总动力学模型 杨朝合,徐春明杜峰,林世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5
(5):44,1999 45 常温进样测定轻质原油馏程的模拟蒸馏方法 杨朝合,杜峰贾萍,郑海 石油大学学报23
(2):75,1999 46AnewroutetoprepareVPOcatalystfortheselectiveoxidationofpentane 陈胜利,邵汉成 催化学报1999,20
(5),553-556 47MicroporeModificationofzeoliteYwithtransition QianLing,YanZi-Feng
J.NaturalGasChem. a metaloxides 1999,8
(4),311. 48 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研究 李素梅,张爱云,史权 石油实验地质1999,
9.Vol21,No.3 49 汽油中硫对大气的污染与汽油脱硫技术 王军民,廖启玲,史权 环境科学进展,408~411 a 国内一般期刊 1提高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利用率的探 廖启玲,史权,杨九金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1999,
6 索与研究
2 GC/MS分析石油及石油产品中的非烃化合物 史权 《现代有机质谱技术及应用》,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出版社,364~369,99.09 13 3颗粒流的动力学模型在催化裂化中的应用(I)—催 化裂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4颗粒流的动力学模型在催化裂化中的应用(II)— 催化剂的流动特征及产品浓度沿程分布 HTV船型浮阀塔板工艺设计和流体力学校核计算
5 ——Fortran源程序及计算实例
6 微元法模拟催化蒸馏过程
7 水包油型破乳剂在油田中得的发展与应用
8 聚丙烯酰胺胶态分散凝胶体系粒度研究 KOH活化制备高比表面积窄孔径分布的活性炭纤
9 维的研究 10应用络合脱氮新工艺提供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 性的研究 渣油及其加氢脱硫(VRDS)渣油的超临界精密 11 分离的研究 12 脱油沥青合理利用方案探讨 13常压渣油掺炼催化裂化油浆提高蒸馏拔出率的研究 14 脱油沥青生产道路沥青方案研究 石油渣油制备活性炭研究(话化过程活性炭性能的 15 影响二) 石油渣油制备活性炭研究(溶剂浸渍对活性炭性能 16 的影响一) 17 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 18 氢气在石油馏分中溶解度的测定 陈新国,徐春明,郭印诚
陈新国,徐春明,郭印诚 杜峰,杨朝合李东风,刘耀芳,张吉瑞 赵怀珍,郑晓宇彭勃,李明远商红岩,吴明铂 蒋晓明,陈月珠,马书杰 裘浙炎,程健程健,罗运华程健,于桂珍程健,罗运华程健,罗运华程健,罗运华 吴明铂刘晨光,阙国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Vol.12,
(3),1999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Vol.12,
(4),199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8
(1):28,1999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9年19卷,第1期,20-24。
精细化工,1999年,第16卷,增刊油田化学,1999年,第16卷,第3期 炭素技术1999年第5期,第9页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9:28-31石油炼制与化工第30卷,第5期,第55页 炼油设计第29卷,第10期,第9页 石油炼制与化工第30卷,第8期,第34页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9,19
(4),7-13 炭素1999年第4期,第17页 炭素1999年第1期,第34页 炭素技术1999年第4期,第19页 炼油设计1999,29
(5),33-36 14 渣油组成、结构和性质与第二液相的形成特性的关李生华,刘晨光,阙国和, 19 系, 梁文杰,朱亚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9,12
(3),1-
5 由CO2作活化剂制活性炭织物的孔结构和吸附性 20 能研究 吴明铂,郑经堂 新型炭材料第14卷,第2期,第54页 21TPSRstudiesofmethaneonsupportedtransitionYanZi-Feng,ShenShi-Kong PetroleumScience a metalcatalysts 1999,2
(1),29. 22辽河坎子里渣油加氢减渣的延迟焦化实验研究 于道永,阙国和等 石油大学学报,1999,23
(2),79-81 23 铝交联蒙脱土的制备 于道永,赵瑞玉,阙国和等石油大学学报,1999,23
(2),81-84 24 润滑油基础油络合—白土精制研究 于道永,李陪陪,阙国和等 润滑油,1999,14
(3),5-
7 25 交联粘土—层柱分子筛 于道永 石油知识,1999,
(5),34-35 国内会议
1 单分散胶体粒子表面的功能性离子键自组装膜 郝兰锁,王
莉,董鹏 第八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 文集,1999年,扬州,230页
2 单分散亚微米TiO2/SiO2复合球的制备研究 董鹏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光子晶体及其特性研讨会1999年,北京(无文集)
3 湍流气粒两相流的颗粒动力学模型 陈新国,徐春明 中国工程院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9,11月,北京。

4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预提升段流动特征 陈新国,徐春明 中国工程院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9,11月,北京。

5 提高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方法研究 蒋晓明,周亚松,陈月珠,中国石油润滑油科技情报会议,1999,6: 41-47 6渣油中沥青质的缔合状况研究 王宗贤,邓文安,阙国和 第五届全国应用化学会议论文集 a (1999,10),p117-120
7 渣油中沥青质胶粒模型及颗粒尺寸的研究 王宗贤*,邓文安,刘东, 第五届全国应用化学会议论文集 b 阙国和。
P121-124 渣油热反应体系供氢动力学研究

8 郭爱军,王宗贤,张宏玉, 山东石油炼制学会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 阙国和 集,1999,10 c 辽河减压渣油在两种供氢剂存在下的热反应性能考 刘东,邓文安,周家顺, 山东石油炼制学会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
9 察 梁世昌,王宗贤,阙国和。
集,1999,10 c 15 10
MxOy-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正交设计法设计二氧化碳重整反应镍催化剂的筛选 11 实验 12USY分子筛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对烯烃的选择性 13 干气重整反应中催化剂制备的基础研究 14 中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辽河减渣在供氢剂存在下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研 15 究 钱岭,阎子峰等
丁荣刚,阎子峰等刘欣梅,阎子峰等袁安,阎子峰等宋春敏,阎子峰等石斌,阙国和等 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进展(第三届催化剂制备会论文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青岛. 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进展(第三届催化剂制备会论文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青岛. 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进展(第三届催化剂制备会论文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青岛. 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进展(第三届催化剂制备会论文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青岛. 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进展(第三届催化剂制备会论文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青岛.第五届全国应用化学会议论文集 (1999,10),p105 16
七、开放课题批准情况 2000年开放课题批准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申请人 单位 职称年令备注 1超细过度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苏继新渣油加氢处理性能的研究 山东大学环境工程系 副教授33
2 道路沥青蜡分布研究 刘以红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师38 重质油研究所 3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颗粒加氢催安立敦 烟台大学 研究员59 化剂的研究 应用催化研究所 4重油加氢脱硫/裂化超大孔分子陈胜利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37 筛研究 炼制系 5催化裂化条件下硫化物化学转夏道宏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36 化规律研究 炼制系 6微波及超声波作用下重质油物关继腾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43 化性质变化及转化特性研究 应用物理系 7以重质油为原料合成新型碳质阎子峰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34 分子筛天然气吸附剂 炼制系 8水滑石类复合氧化物新型选择赵瑞玉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36 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炼制系 9石油馏分物性与化学组成的关张艳梅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49 系研究 炼制系 10沥青组分与聚合物相容性的研王翠红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师32 究 重油研究所 11重油脱钙机理研究 翁惠新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教授 58 工研究所 12高压低流床中轻质烯烃加氢传质刘辉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副教授35 规律研究 程学院 13低价位杂多酸(盐)的合成 鲍哓军石油大学)北京)催教授 37 化实验室 14沥青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生物标郭绍辉石油大学(北京)应副教授41 志物特征研究 用化学研究所 15注气及衰竭开采过程中沥青质沉胡玉峰石油大学(北京)化副教授31 淀的实验及模型化研究 学工程研究所 16FCC汽油轻馏份加氢异构化催化范志明石油大学(北京)讲师 30 剂的研究 重质油 17低级烷烃低温均相催化转化研究赵锁奇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37重质油 18汽油非烃组成分析技术及RFCC梁咏梅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31 汽油不安定组份的研究 重质油 催化剂的分形特征与催化活性之董鹏石油大学(北京)19 教授 59 间的关系 杨光华 重质油 20单分散亚微米多复合微球的制备董鹏石油大学(北京)教授 59 和组装 重质油 21采用MA法利用石油焦合成新型崔立山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36 陶瓷材料 材料系 22原油组份的界面性质与乳化机理彭勃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30 的研究 重质油 17 23交联聚合物溶液(LPS)性质研究李明远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44应化研究所 24借助多功能显微镜对重油催化裂朱毅秀石油大学(北京)工程师33 化油浆受热相分离行为的考查 地科系 25提高轻质油收率添加剂的研究 刘红研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41化学工程研究所
八、国内外交流 序号 出访或 交流内容 时间 备注 来访人
1 赵锁奇 赴加拿大NRC做博士后研1998.04~1999.04 究1年
2 高金森 赴加拿大NRC做博士后研1999.06~2000.06 究1年
3 杨朝合 赴加拿大ALBERT大学做1999.04~1999.10 访问学者半年
4 山红红 赴加拿大ALBERT大学做1999.04~1999.10 访问学者半年
5 张玉贞 赴加拿大访问半年 1999.10~2000.04
6 Luba.Kotlyar(加) 来室进行学术交流 1999.11.5~14
7 K.H.Chung(加)
来室参加学委会会议并进 1999.12.12~20 行学术交流
8 吕建仁(英) 学术交流 1999.10.
9 LaoMiaozhen美) 学术交流 1999.11 10 UOP公司(美) 学术交流 1999.12
九、获先进奖励和荣誉称号 序号获奖单位或个人 奖励名称 颁奖部门 备注
1 实验室 青年文明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
2 实验室党支部 先进党支部 石油大学 (北京)
3 徐春明 劳动模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
4 徐春明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 霍英东教育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基金会 (研究类) 18

标签: #压缩文件 #面积 #文件 #文件 #文件 #应用程序 #文件 #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