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股份,甲子股份NEEQ

程序员 3
:871408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FujianJiaziInformationTechnologyCo.,Ltd 半年度报告2020
1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3第二节公司概况

........................................................................................................................

6第三节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

8第四节重大事件

......................................................................................................................

13第五节股份变动和融资

..........................................................................................................

14第六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16第七节财务会计报告

..............................................................................................................

19第八节备查文件目录

..............................................................................................................

67
2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刘代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代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代军保证半 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本半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 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事项 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半年度报告内容存在
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半年度报告的董事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是否审计是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是或否□是√否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重大风险提示表】 重大风险事项名称
1、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
2、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3、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
4、销售区域过于集中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简要描述 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黄解英。
截止至报告披露日,黄解英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150,000股,持股比例为61.50%。
与此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能够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及重大事项决策施加较大影响。
若实际控制人黄解英利用其在公司的股权优势及控制权优势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人事、财务等进行不当控制,可能损害公司和其他少数权益股东利益,存在因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带来的控制风险。
公司2020年1-6月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2,378,912.24元,占当年收入的96.20%,虽然公司报告期内的前五大客户重复性少,对单一客户并无重大依赖,但公司依旧存在前五大客户收入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一旦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公司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2020年1-6月公司前五名供应商总采购额为2,794,096.50元,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占公司同期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存在公司供应商过于集中的风险,现有的前五名供应商存在重大变化的时候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0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2,472,875.66元,公司按地区划分的销售收入主要在省内,报告期内省内销售收入占比为99.99%,公司存在销售区域过于集中的风险,未来销售增长将取决于当前销售区域的市场容量及公司扩展新市场的能力。

3 5、公司治理的风险
6、持续经营风险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本期重大风险因素分析: 有限公司阶段,公司的规模较小,法人治理结构较为简单,治理机制不够健全。
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公司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公司章程》及在关联交易、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方面的内控制度。
但鉴于股份公司成立时间短,上述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尚未经过一个完整经营周期的实践检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完善。
公司几年连续亏损,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累计-9,103,137.55元,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的不确定性。

1、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规范治理理念。
随着规模扩大,公司计划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风险管控,并引入外部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完善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设置,建立起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意识到正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拓展的力度,公司逐步扩大服务的地域范围,增强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由省内地区向省外地区拓展,进一步分散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3、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目前采购的产品主要为车联网定位终端、车联网定位管理软件等。
针对目前公司供应商较为集中的特点,公司将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检查,确保采购产品的可靠性,同时积极开发寻找可替代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供应商。

4、销售区域过于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开拓福建省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销售的渠道,吸收优秀的人才,增强市场销售的能力,同时加大对省外新用户开发力度,降低对福建省客户的依赖力度,逐步均衡福建省内外客户销售的比重。

5、公司治理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经营管理层和“三会”成员需要加强对相关制度规则的了解和学习,尽快提升规范治理意识,实现规范的治理和运行。
公司在适当时机引进财务、法律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6、持续经营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将加深与重要客户的合作,大力开展新客户,实现主营业务利润新的增长点;加强市场推广力度,实现立足原有市场,拓展多渠道经营,实现全方位利润增长。
释义项目 释义 释义
4 公司、本公司、甲子股份元、万元主办券商、国融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公司章程报告期 指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指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指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指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指股份公司股东大会指股份公司董事会指股份公司监事会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指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指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
5 一、基本信息 公司中文全称 英文名称及缩写 证券简称证券代码法定代表人 第二节公司概况 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FujianJiaziInformationTechnologyCo.,Ltd甲子股份871408刘代军
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联系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公司网址办公地址邮政编码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平台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 冯超波董事会秘书0591-383775110591-87867580541785758@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B区23号楼503室350003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三、企业信息 股票交易场所成立时间挂牌时间分层情况行业(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 主要业务 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 普通股股票交易方式普通股总股本(股)优先股总股本(股)做市商数量控股股东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12年7月4日2017年5月9日基础层信息技术(I7)-软件与服务(I1710)-信息技术与服务(I17011)-物联网技术与服务(I7101111)基于北斗及GPS卫星定位技术平台,为出租车(私家车)、客/货运输车等车辆提供车联网车载终端设备的销售和服务以及车联网道路运输定位系统专用软件研发、销售和服务。
基于北斗及GPS卫星定位技术平台,为出租车(私家车)、客/货运输车等车辆提供车联网车载终端设备的销售和服务以及车联网道路运输定位系统专用软件研发、销售和服务。
集合竞价交易10,000,000.0000黄解英
6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四、注册情况 项目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 注册资本(元)注册资本与总股本一致
五、中介机构 主办券商(报告期内)主办券商办公地址报告期内主办券商是否发生变化主办券商(报告披露日)
六、自愿披露 □适用√不适用
七、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不适用 实际控制人为黄解英,无一致行动人 内容 79T 否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否 号福州软件园B区23号楼503室 10,000,000否 报告期内是否变更 国融证券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1号长安兴融中心西楼11层否国融证券
7 一、 (一) 第三节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盈利能力 营业收入毛利率%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会计数据和经营情况 本期2,472,875.66 6.05%-285,830.01-626,676.67 -178.68% -206.59% -0.22 上年同期886,735.679.64% -1,188,496.99-1,188,496.99 -34.07% -34.07% -0.12 单位:元增减比例% 178.87%75.95%47.27% - - -83.33% (二)偿债能力 资产总计负债总计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资产负债率%(母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本期期末2,206,572.93 179,876.542,026,696.39 0.208.158.1511.06 - 本期期初2,547,664.69 235,138.292,312,526.40 0.239.239.239.53 - 单位:元增减比例% -13.39% -23.50%-12.36%-13.04%- (三)营运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本期-18,861.063.921.98 上年同期303,889.810.231.67 单位:元增减比例% -106.21%- (四)成长情况 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13.39%178.87%75.95% 上年同期-36.90%-34.36%-40.13% 增减比例%- (五)补充财务指标□适用√不适用
8 二、主要经营情况回顾 (一)商业模式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Ⅰ6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Ⅰ65);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Ⅰ65);根据《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信息技术(17)-软件与服务(1710)-信息技术与服务(171011)-物联网技术与服务(17101111)。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基于北斗及GPS卫星定位技术平台,为出租车(私家车)、客/货运输车等车辆提供车联网车载终端设备的销售和服务以及车联网道路运输定位系统专用软件研发、销售和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出租车、客/货运车集团公司以及其他客户。
公司关键资源:公司依靠“甲子”的品牌资源、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先进的服务运营平台以及覆盖全福建省主要的地区的销售及服务渠道等关键资源要素,向客户提供车联网道路运输定位系统终端和车辆信息定位平台的在线信息服务,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
公司的收入来源包括销售车联网运输定位系统终端取得的产品销售收入、销售车联网软件的收入以及提供九州方圆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收取的服务费。
公司的销售渠道和收入: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省内销售渠道覆盖全省各个市,公司在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宁德市、龙岩市、三明市等都设立分公司,分公司都拥有销售经验丰富的市场销售人员,能够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方案和品牌,在省内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强大的影响力。
公司的收入来源包括销售车联网运输定位系统终端取得的产品销售收入、销售车联网软件的收入以及提供九州方圆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收取的服务费。
公司设有专门的市场部门负责公司的销售业务。
直销模式下,销售人员需要开发客户,直接与客户对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服务,完成销售后,公司与客户直接进行销售收入结算。
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软件和快速稳定的售后服务形成的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将加大品牌知名度宣传,进一步增强客户认可度,快速向全国市场上拓展,更好地吸引优秀人才,增强公司团队的凝聚力,更好的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此外,公司将积极运用资本市场便捷的融资渠道,充实公司资金实力,提高资金利用水平,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报告期末至报告披露日,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报告期内,在董事会指引下,公司管理层按照年度经营计划和发展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的经营方针,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分离拓展公司各板块业务。
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优势,并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创新,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
此外,公司优化现有经营模式,积极拓展现有市场,挖掘市场新机遇,统筹布局未来企业发展方向。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47.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8.61万元,营业务收入的增加主要原因系公司重点增加了硬件销售。
公司净利润为-28.5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90.27万元,净利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金额为27.49万万,比上年同期减少110.08万元,下降80.02%;主要原因为:公司业务转型,缩减技术服务方面研发方面的人员物资各方面投入,重点转型硬件销售,由于市场不景气缩减后台人员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2020年1-6月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61.06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22,750.87元,变动比例为-106.21%,主要原因为: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幅度大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幅度。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220.6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15%公司财务杠杆较小,财务风险弱。

9 (三)财务分析
1、资产负债结构分析√适用□不适用 项目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 本期期末 金额 占总资产的比重% 81,455.39 3.69% 440,860.82 19.98% 1,173,523.17 53.18% 98,465.54 4.46% 本期期初 金额 占总资产的比
重% 100,316.45 3.94% 819,600.44 32.17% 1,173,523.17 46.06% 99,342.46 3.90% 单位:元 变动比例% -18.80%
-46.21% 0.00%-0.88%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应收账款较期初减少378,739.62元,下降了46.21%,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客户应收款项催收,应 收账款回收良好。

2、营业情况分析√适用□不适用 项目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 本期 金额 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2,472,875.66 100.00% 2,323,249.43 93.95% 6.05% 0.00% 274,922.78 11.12% 0.00% 792.51 0.03% -556,394.32 -22.50% 0.00% -426,699.57 -17.26% 173,400.00 7.01% 29,230.00 1.18% -285,830.01 -11.56% 上年同期 金额 占营业收入的比
重% 886,735.67 100.00% 801,266.05 90.36% 9.64% 27,132.45 3.06% 1,375,738.54 155.15% 99,294.21 11.20% 940.87 0.11% 0.00% -262,082.12 -29.56% -1,155,736.73 -130.34% 0.00% 0.00% -1,188,496.99 -134.03% 单位:元
变动比例% 178.87%189.95%-37.23%-80.02%-15.77% 63.08% 75.95%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586,129.99元,上涨了178.87%,主要原因是公司重点放在硬件销 售,报告期内新增加了几个硬件销售渠道,导致收入同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2、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1,521,983.38元,上涨了189.95%,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入增加,本期 成本相应增加;
3、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0.04个百分点,下降了37.23%,主要原因是公司重点放在硬件销售,软 件销售比例较低,导致毛利率下降;
4、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100,815.76元,下降了80.02%,主要原因是缩减技术服务方面人员 物资各方面投入,重点转型硬件销售,由于市场不景气缩减后台人员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5、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729,037.16元,增加63.08%,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大幅下降导致 本期公司减少亏损;
6、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902,666.98元,增加75.95%,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大幅下降,且收 到部分政府补助导致本期公司减少亏损。
10
3、现金流量状况 项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金额-18,861.06- 上期金额303,889.81- 单位:元变动比例% -106.21%- 现金流量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减少-322,750.87元,变动比例为-106.21%,主要原因是本期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幅度大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幅度。

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所得税影响数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 金额 单位:元 256,826.07173,400.00-29,230.00400,996.07 60,149.41 340,846.66
四、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差错更正等情况 (一)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其他原因√不适用(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适用□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
根据新旧准则衔接规定,公司将根据首次执行该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科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公司实施该准则,不会导致公司收入确认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对公司当期及前期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等不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的情况。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不适用
六、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合并报表范围内是否包含私募基金管理人: 11 □是√否
七、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企业社会责任 (一)精准扶贫工作情况□适用√不适用(二)其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12 第四节重大事件
一、重大事件索引 事项是否存在诉讼、仲裁事项是否存在对外担保事项是否存在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转移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是否对外提供借款是否存在日常性关联交易事项是否存在其他重大关联交易事项是否存在经股东大会审议过的收购、出售资产、对外投资、企业合并事项是否存在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是否存在股份回购事项是否存在已披露的承诺事项是否存在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情况是否存在被调查处罚的事项是否存在失信情况是否存在破产重整事项是否存在自愿披露的其他重要事项 是或否□是√否□是√否□是√否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否√否□否√否√否√否√否√否 索引
四.二.(一)
四.二.(二)
二、重大事件详情 (一)诉讼、仲裁事项本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二)承诺事项的履行情况 承诺主体 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董监高 承诺开始日期 2016/11/21 承诺结束日期 - 2016/11/21- 承诺来源挂牌 挂牌 实际控制2016/11/21- 挂牌 人或控股 股东 董监高 2016/11/21- 挂牌 董监高 2016/11/21- 挂牌 承诺类型 同业竞争承诺 承诺具体内容 承诺不构成同业竞争 承诺履行情况 正在履行中 同业竞争承诺规范关联交易承诺 承诺不构成同业竞争规范并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 正在履行中正在履行中 规范关联交易承诺诚信状况承诺 规范并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关于管理层诚信状况的承诺 正在履行中正在履行中 承诺事项详细情况:公司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除此之外,还做出了以下 重要承诺。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作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相关人员在报告期内 均严格履行上述承诺,未有违背相关承诺事项。
13 公司的全体股东、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作出规范并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相关人员在报
告期内均严格履行上述承诺,未有违背相关承诺事项。
公司的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作出关于管理层诚信状况的承诺,相关人员在报告期内均严格履行了上述承诺,未有违背相关承诺的事项。
第五节股份变动和融资
一、普通股股本情况 (一)报告期期末普通股股本结构 股份性质 无限售股份总数 无限售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条件股人 份 董事、监事、高管 核心员工 有限售股份总数 有限售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条件股人 份 董事、监事、高管 核心员工 总股本 普通股股东人数 股本结构变动情况: □适用√不适用 期初数量3,625,000
0 比例%36.25% 0% 75,0000 6,375,0006,150,000 7.50%0% 63.75%61.50% 225,0000 10,000,000 2.25%0% - 本期变动 00 单位:股 期末 数量 比例% 3,625,00036.25%
0 0% 2,516,000000 2,591,0000 6,375,0006,150,000 25.91%0% 63.75%61.50%
0 225,000
0 0 010,000,000 2.25%0% 13 (二)报告期期末普通股前十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期末持有期末持有期末持有 序股东名称期初持股持股变动期末持股期末持限售股份无限售股的质押或 号 数 数 股比例%数量 份数量司法冻结 股份数量 1黄解英6,150,000 06,150,00061.50%6,150,000
0 2刘代军2,009,000 02,009,00020.09% 02,009,000 3北京金枫645,000 0645,0006.45% 0645,000 影视文化 中心(有 限合伙) 4余兵 463,000 0463,0004.63% 0463,000 5张荣辉 300,000 0300,0003.00%225,000 75,000 6李秋华 115,000 0115,0001.15% 0115,000 7李志勇 57,000
0 57,0000.57%
0 57,000 8江山 57,000
0 57,0000.57%
0 57,000 9李淑荣 57,000
0 57,0000.57%
0 57,000 10熊跃华 57,000
0 57,0000.57%
0 57,000 合计 9,910,000 - 9,910,00099.10%6,375,0003,535,000 普通股前十名股东间相互关系说明:刘代军与余兵为夫妻关系,除此之外,前十名股东之间不存在 相互关系,且不存在代持。
14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是否合并披露:√是□否 公司控股股东为黄解英,直接持有公司61.50%的股份。
1958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毕业于福建银行学校财务会计专业,中专学历。
1976年1月至1979年12月,在连江县透堡镇插队;1979年12月至1991年12月任中国农业银行宁德分行会计;1991年12月至1996年8月任中国农业银行福州仓山支行办公室主任。
1996年9月至2009年5月任中国农业银行福州湖东路支行办公室主任;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任泉州豪杰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历任公司执行董事、经理、法定代表人,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任公司董事长。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变动。

三、报告期内的普通股股票发行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一)报告期内的股票发行情况□适用√不适用(二)存续至报告期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适用√不适用
四、存续至本期的优先股股票相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五、债券融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情况:
六、存续至本期的可转换债券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七、特别表决权安排情况 □适用√不适用 15 第六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变动情况
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一)基本情况 姓名刘代军许城基张荣辉余兵卫志刚许秋枫陈宗良金曙冯超波 职务董事、董事长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12月 董事、总经理男 1986年8月 董事 女 1975年11月 董事 女 1965年4月 董事 男 1982年12月 监事会主席男 1956年10月 监事 男 1987年2月 监事 男 1977年6月 董事会秘书男 1984年10月 董事会人数:监事会人数:高级管理人员人数: 任职起止日期 起始日期 终止日期 2020年2月5日2021年10月16 日 2019年3月252021年10月16 日 日 2018年10月162021年10月16 日 日 2020年2月5日2021年10月16 日 2020年2月5日2021年10月16 日 2020年5月222021年10月16 日 日 2020年5月222021年10月16 日 日 2020年5月222021年10月16 日 日 2020年1月202021年10月16 日 日
5 3
2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刘代军与余兵为夫妻关系,除此之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董事、监 事、高级管理人员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联关系。
(二)持股情况 姓名 刘代军 张荣辉余兵卫志刚冯超波 合计 职务 董事、董事长董事董事董事董事会秘书 - 期初持普通股股数2,009,000 300,000463,00043,000 1,000 2,816,000 数量变动 0 0000 - 期末持普通股股数2,009,000 300,000463,00043,000 1,000 2,816,000 期末普通股持股比 例%20.09% 3.00%4.63%0.43%0.01% 28.16% 期末持有股票期权 数量0 0000
0 单位:股期末被授予的限制性股 票数量0 0000
0 16 (三)变动情况信息统计 董事长是否发生变动总经理是否发生变动董事会秘书是否发生变动财务总监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详细情况: √适用□不适用 姓名 期初职务 变动类型 黄解英 董事长、董事、 离任 代理董事会秘 书、财务负责人 陈丽 董事 离任 谢忠 董事 离任 林小丽 监事会主席 离任 侯协榕 监事 离任 郭嘉雯 监事 离任 刘代军 无 新任 余兵 无 新任 卫志刚 无 新任 金曙 无 新任 陈宗良 无 新任 许秋枫 无 新任 冯超波 无 新任 期末职务
无 无无无无无董事长董事董事监事监事监事会主席董事会秘书 变动原因个人原因 个人原因个人原因个人原因个人原因个人原因任职任职任职任职任职任职任职 报告期内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专业背景、主要工作经历等情况:√适用□不适用
1、刘代军,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
1980年1月至199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7434部队,空军第八师服役;1992年6月至1992年11月,任职国务院纠风办督察大队;1993年1月至1994年12月,派驻铁道部路风办;1995年1月至2001年5月,任深圳市成星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2000年4月至2013年1月,任湖南成星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3年6月至今,任湖南沃能科技有限公司监事;2015年5月至今,任华壹(北京)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2017年10月至今,任上海真牛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2018年1月至今,任汉华(东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经理。

2、余兵,女,1965年4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高中学历。
1986年1月至1990年5月,任湖南省邮电局话务员;1990年6月至1997年3月,任湖南富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997年4月至2001年7月,任深圳成星工贸有限公司董事;2001年8月至2010年4月,任湖南成星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0年5月至2015年3月,任天津兴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15年4月至今,任华壹(北京)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3、卫志刚,男,1982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学历。
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任深圳新天下集团主管;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任西安大成投资有限公司销售经理;2007年3月至2014年12月,任西安摩天投资公司总经理;2015年1月至今,任威海鼎亚集团风控总监。

4、冯超波,男,1984年10月出生,高中学历,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任上海飞博投资有限公司销售经理;2010年4月至2014年5月,任博泽贵金属(上海)有限公司风控总监;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任昕(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2017年9月至2019月,任上海真牛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5、金曙,男,汉族,1977年6月11日出生,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
2001年至2006年,任安徽广电艺术中心摄影师;2006年至2012年自由职业;2012年至2015年,任北京华夏影业导演;2015年至今任华壹(北京)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兼导演。

6、陈宗良,男,1987年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 17 任上海金业投资集团经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苏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9月至今,任方置(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7、许秋枫,男,汉族,1956年10月3日出生,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
1991年至2010年。
任泰国金洋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至2016年,任北京亿斛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6年至今,任北京金枫影视文化中心、北京中际恒瑞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情况 □适用√不适用
二、员工情况 (一)在职员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基本情况 按工作性质分类行政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 员工总计 期初人数22138 本期新增00000 本期减少11024 期末人数11114 按教育程度分类博士硕士本科专科 专科以下员工总计 期初人数002428 (二)核心员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基本情况□适用√不适用
三、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不适用 期末人数001214 18
一、审计报告 是否审计
二、 (一)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项目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其他应收款其中: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货合同资产持有待售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发放贷款及垫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 第七节财务会计报告 否 附注注释
1 2020年6月30日81,455.39 单位:元2020年1月1日 100,316.45 注释2注释3注释4注释5注释
6 440,860.82130,132.07 110,840.00 1,173,523.17 52,578.191,989,389.64 819,600.4413,004.00 127,214.60 1,173,523.17 6,589.312,240,247.97 注释7注释
8 0 98,465.540 113,959.86 19 0 99,342.460 199,429.98 开发支出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代理买卖证券款代理承销证券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其中: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应付手续费及佣金应付分保账款持有待售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保险合同准备金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租赁负债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递延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股本 注释
9 注释10注释11注释12注释13 注释14 4,757.89 217,183.292,206,572.93
0 8,644.28 307,416.722,547,664.69
0 147,752.57 104,668.26 2,460.0029,663.97 10,000.004,670.03115,800.00 179,876.540 235,138.290 179,876.54 10,000,000.00 20 235,138.2910,000,000.00 其他权益工具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资本公积减:库存股其他综合收益专项储备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合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注释15注释16 1,129,833.94 1,129,833.94 -9,103,137.552,026,696.39 2,026,696.392,206,572.93 -8,817,307.542,312,526.40 2,312,526.402,547,664.69 法定代表人:刘代军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代军 会计机构负责人:刘代军 (二)利润表 项目
一、营业总收入其中:营业收入 利息收入已赚保费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二、营业总成本其中:营业成本利息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退保金赔付支出净额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净额保单红利支出分保费用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中:利息费用 利息收入加:其他收益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附注注释17注释17 注释17 注释18注释19注释20注释21注释22 注释23 2020年1-6月2,472,875.662,472,875.66 2,600,006.982,323,249.43 1,042.26274,922.78 792.51 256,826.07 单位:元2019年1-6月 886,735.67886,735.67 2,304,554.52801,266.05 182.4027,132.451,375,738.5499,294.21 940.87 21 净敞口套期收益(损失以“-”号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资产处置收益(损失以“-”号填列)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一)按经营持续性分类:
1.持续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2.终止经营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二)按所有权归属分类:
1.少数股东损益
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六、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1.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
(2)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
(5)其他
2.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2)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金融资产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4)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5)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7)其他(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七、综合收益总额(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八、每股收益:(一)基本每股收益(元/股)(二)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注释24注释25注释26注释27注释28 - - -556,394.32-426,699.57173,400.00 29,230.00-282,529.57 3,300.44-285,830.01 -285,830.01 -0.22 22 262,082.12-1,155,736.73-1,155,736.73 32,760.26-1,188,496.99 -1,188,496.99 -0.12 法定代表人:刘代军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代军 会计机构负责人:刘代军 (三)现金流量表 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收到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拆入资金净增加额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代理买卖证券收到的现金净额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增加额拆出资金净增加额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质押贷款净增加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附注注释29注释29 2020年1-6月2,502,550.83 341,451.492,844,002.322,472,216.50 1,206.651,042.26388,397.972,862,863.38-18,861.06 23 单位:元2019年1-6月 3,792,311.89 72,489.033,864,800.921,655,855.92 508,037.968,522.94 1,388,494.293,560,911.11 303,889.81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法定代表人:刘代军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代军
三、财务报表附注 (一)附注事项索引 事项
1.半年度报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上年度财务报表是否变化
2.半年度报告所采用的会计估计与上年度财务报表是否变化
3.是否存在前期差错更正
4.企业经营是否存在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特征
5.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是否发生变化
6.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化
7.是否存在证券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
8.是否存在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的情况
9.是否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披露分部报告10.是否存在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非调整事项11.是否存在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所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变化情况12.是否存在企业结构变化情况13.重大的长期资产是否转让或者出售14.重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变化15.是否存在重大的研究和开发支出16.是否存在重大的资产减值损失17.是否存在预计负债 -18,861.06100,316.45 81,455.39 303,889.8190,464.00 394,353.81 会计机构负责人:刘代军 是或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是√否 □是□是□是□是□是□是 √否√否√否√否√否√否 索引
三、(二十二) (二)报表项目注释 24 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6月30日财务报表附注
一、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公司”)系经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于2014年07月04日成立的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09月10日由福建甲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
注册资金为:1,000.00万元。
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79T;本公司股票于2017年05月09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简称为:甲子股份,证券代码为:871408。
公司股权结构如下: 序号 股东名称 认缴出资额(元) 出资比例实缴出资(元) (%) 出资方式
1 黄解英 6,150,000.00 6,150,000.00 61.50 货币
2 刘代军 2,009,000.00 2,009,000.00 20.09 货币 北京金枫影视文化
3 645,000.00 645,000.00 6.45 货币 中心(有限合伙)
4 余兵
5 张荣辉
6 李秋华
7 李志勇
8 江山
9 李淑荣 10 熊跃华 11 曹淑珍 12 卫志刚 13 冯超波 合计 463,000.00 463,000.00 4.63 货币 300,000.00 300,000.00 3.00 货币 115,000.00 115,000.00 1.15 货币 57,000.00 57,000.00 0.57 货币 57,000.00 57,000.00 0.57 货币 57,000.00 57,000.00 0.57 货币 57,000.00 57,000.00 0.57 货币 46,000.00 46,000.00 0.46 货币 43,000.00 43,000.00 0.43 货币 1,000.00 1,000.00 0.01 货币 10,000,000.00 10,000,000.00 100.00 -- 本公司的公司名称全称为:福建甲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 89
号福州软件园B区23号楼503室;公司总部地址为: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B区23 号楼503室。
(二)公司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公司所属行业和主要产品。
所属行业:根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制定的《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 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根据全 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制定的《挂牌公司投资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信息技术(I7)—软件与服务(I710) —信息技术与服务(I71011)—物联网技术与服务(I7101111)。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并实施的《上市公司 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递、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软件和信息技 25 术服务业(I6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一般经营项目: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动漫设计;计算机系统集成;承办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对信息产业投资及投资管理;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机电设备批发、代购代销;商业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三)财务报表的批准报出本财务报表业经公司全体董事于2020年8月31日批准报出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本公司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除某些金融工具外,财务报表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二)持续经营 本公司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或情况。
因此,本财务报表系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编制。

三、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二)会计期间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三)营业周期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四)记账本位币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本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确认为现金。
将同时具备期 限短(一般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四个条件的投资,确定为现金等价物。
(六)金融工具 26 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再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1.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本公司根据所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产生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融资成分的,按照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当且仅当本公司改变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才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且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则本公司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发生减值时或终止确认、修改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除下列情况外,本公司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1)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自初始确认起,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2)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在后续期间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在后续期间,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若该金融工具在后续期间因其 27 信用风险有所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减值,本公司转按实际利率乘以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来计算确定利息
收入。

(2)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 息的支付,且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则本公司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除利息收入、减值损失及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其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当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其他此类金融资产列报为其他债权投资,其中: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债权投资列报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原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其他债权投资列报为其他流动资产。

(3)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本公司可以单项金融资产为基础不可撤销地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 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之 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本公司持有该权益工具投资期间,在本公司收取股利的权利已经确立,与股利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股利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股利收入并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项目下列报。
权益工具投资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资产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属于衍生工具(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

(4)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条件、亦不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均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此类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根据其流动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列报。

(5)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在初始确认时,本公司为了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可以单项金融资产为基础不可撤销地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8 混合合同包含一项或多项嵌入衍生工具,且其主合同不属于以上金融资产的,本公司可以将其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
但下列情况除外: 1)嵌入衍生工具不会对混合合同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改变。
2)在初次确定类似的混合合同是否需要分拆时,几乎不需分析就能明确其包含的嵌入衍生工具不应分拆。
如嵌入贷款的提前还款权,允许持有人以接近摊余成本的金额提前偿还贷款,该提前还款权不需要分拆。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此类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资产根据其流动性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列报。

2.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本公司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取决于其分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此类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交易性金融负债: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或回购;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模式;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符合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负债(含属于金融负债的衍生工具),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与套期会计有关外,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当期损益。
在初始确认时,为了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本公司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
2)根据正式书面文件载明的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对金融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进行管理和业绩评价,并在企业内部以此为基础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本公司对此类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除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外,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除非由本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会造成或扩大损益中的会计错配,本公司将所有公允价值变动(包括自身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9
(2)其他金融负债除下列各项外,公司将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对此类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 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
3)不属于本条前两类情形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本条第1)类情形的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 的贷款承诺。
财务担保合同是指当特定债务人到期不能按照最初或修改后的债务工具条款偿付债务时,要求发行 方向蒙受损失的合同持有人赔付特定金额的合同。
不属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在初始确认后按照损失准备金额以及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担保期内的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孰高进行计量。

3.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即从其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2)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
本公司与借出方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原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原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或对原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合同条款做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同时确认一项新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的,按照继续确认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在回购日各自的公允价值占整体公允价值的比例,对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
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本公司在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评估其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程度,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
(1)转移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2)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则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

(3)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即除本条
(1)
(2)之外的其他情形),则根据其是否保留了对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下列情形处理:1)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转移中产生或保留的权利和义务单独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30 2)保留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则按照其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继续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相关负债。
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是指本公司承担的被转移金融资产价值变动风险或报酬的程度。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

(1)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2)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和。

(2)金融资产部分转移且该被转移部分整体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转移前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继续确认部分(在此种情形下,所保留的服务资产应当视同继续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转移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终止确认部分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2)终止确认部分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除非该项金融资产存在针对资产本身的限售期。
对于针对资产本身的限售的金融资产,按照活跃市场的报价扣除市场参与者因承担指定期间内无法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该金融资产的风险而要求获得的补偿金额后确定。
活跃市场的报价包括易于且可定期从交易所、交易商、经纪人、行业集团、定价机构或监管机构等获得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且能代表在公平交易基础上实际并经常发生的市场交易。
初始取得或衍生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确定其公允价值的基础。
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在估值时,本公司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选择与市场参与者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中所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特征相一致的输入值,并尽可能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
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6.金融工具减值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财务担保合同,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其中,对于本公司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31 对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款项,本公司运用简化计量方法,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即使该资产负债表日确定的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初始确认时估计现金流量所反映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也将预期信用损失的有利变动确认为减值利得。
除上述采用简化计量方法和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计量其损失准备、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及其变动:
(1)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段,则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则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并按照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如果该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并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金融工具信用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除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外,信用损失准备抵减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对于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本公司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信用损失准备,不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
本公司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本公司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1)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本公司利用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 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对于财务担保合同,本公司在应用金融工具减值规定时,将本公司成为做出不可撤销承诺的一方之日作为初始确认日。
本公司在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时会考虑如下因素:1)债务人经营成果实际或预期是否发生显著变化;2)债务人所处的监管、经济或技术环境是否发生显著不利变化; 32 3)作为债务抵押的担保物价值或第三方提供的担保或信用增级质量是否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预期将降低债务人按合同规定期限还款的经济动机或者影响违约概率; 4)债务人预期表现和还款行为是否发生显著变化;5)本公司对金融工具信用管理方法是否发生变化等。
于资产负债表日,若本公司判断金融工具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则本公司假定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
如果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较低,借款人在短期内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使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未必一定降低借款人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则该金融工具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

(2)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2)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3)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4)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5)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6)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3)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本公司基于单项和组合评估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在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时,考虑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本公司以共同信用风险特征为依据,将金融工具分为不同组合。
本公司采用的共同信用风险特征包括:金融工具类型、信用风险评级、账龄组合、逾期账龄组合、合同结算周期、债务人所处行业等。
相关金融工具的单项评估标准和组合信用风险特征详见相关金融工具的会计政策。
本公司按照下列方法确定相关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损失:1)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本公司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
2)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为本公司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做出赔付的预计付款额,减去本公司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间差额的现值。
3)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33 本公司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反映的因素包括:通过评价一系列可能的结果而确定的无 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货币时间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 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

(4)
减记金融资产 当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 余额。
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7.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抵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没有相互抵销。
但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以相 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1)本公司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

(2)本公司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七)应收票据 本公司对于应收票据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基于应收票据的 信用风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组合名称无风险银行承兑票据组合 商业承兑汇票 确定组合的依据出票人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历史上未发生票据违约,信用损失风险极低,在短期内履行其支付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承兑人为信用风险较小的银行根据承兑人的信用风险划分,应与“应收账款”组合划分相同 计提方法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不计提坏账准备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不计提坏账准备 (八)应收账款 本公司对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详见本附注“
三、注释六”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的确认标准:金额在7万元以上(含)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 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将其归入相应组合 计提坏账准备。

2.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1)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的确定依据 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一起按信用风 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根据以前年度与之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 结合现时情况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34 账龄组合
无风险组合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参考有历史数据,结合公司对子公司往来款项管理制度,预估未来发生信用损失的概率极小,在整个存续期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2)根据信用风险特征组合确定的计提方法 ①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 账龄1年以内1-2年2-3年3-4年4-5年5年以上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510305080100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510305080100
3.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为:存在客观证据表明本公司将无法按应收款项的原有条款收回款项。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为:根据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行计提。
(九)
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对其他应收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详见本附注“
三、注释六” 本公司依据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经显著增加,采用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或整 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减值损失。
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其他应收款外,基于其信用风 险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组合: 组合名称 确定组合的依据 账龄组合 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
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组合 参考有历史数据,结合公司对子公司往来款项管理制度,预估未来发生信用损失的概率极小,在整个存续期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十)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是指本公司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 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主要包括产成品(库存商品)等。

2.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在取得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发出时按月末
次加权平均法计价。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35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期末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则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的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1)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
(2)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

(3)其他周转材料采用一次转销法。
(十一)持有待售
1.划分为持有待售确认标准本公司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确认为持有待售组成部分:
(1)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
(2)出售极可能发生,即本公司已经就一项出售计划作出决议,并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且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确定的购买承诺,是指本公司与其他方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购买协议,该协议包含交易价格、时间和足够严厉的违约惩罚等重要条款,使协议出现重大调整或者撤销的可能性极小。

2.持有待售核算方法本公司对于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其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将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取得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在初始计量时比较假定其不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情况下的初始计量金额和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以两者孰低计量。
36 上述原则适用于所有非流动资产,但不包括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计量的生物资产、职工薪酬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由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金融资产、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保险合同所产生的权利。
(十二)长期股权投资
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2种会计处理方法。

(2)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或取得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
(1)成本法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并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本公司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2)权益法本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37 本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
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本公司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本公司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首先,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其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最后,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公司在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后,恢复确认投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1)公允价值计量转权益法核算 本公司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公允价值计量或权益法核算转成本法核算本公司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 会计处理的权益性投资,或原持有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3)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本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 权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8 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4)成本法转权益法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 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5)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 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 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在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以前的各项交易,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应对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在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时,对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 39 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
收益。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股权投资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的股权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5.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如果本公司按照相关约定与其他参与方集体控制某项安排,并且对该安排回报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决策,需要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时才存在,则视为本公司与其他参与方共同控制某项安排,该安排即属于合营安排。
合营安排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根据相关约定判断本公司对该单独主体的净资产享有权利时,将该单独主体作为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若根据相关约定判断本公司并非对该单独主体的净资产享有权利时,该单独主体作为共同经营,本公司确认与共同经营利益份额相关的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本公司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并综合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后,判断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1)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
(2)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制定过程;
(3)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重要交易;
(4)向被投资单位派出管理人员;
(5)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
(十三)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本公司固定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入账。
40
(4)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 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 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3.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及处置
(1)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按其入账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寿命内计提。
对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 产,则在未来期间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依据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折旧额;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 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利用专项储备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 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本公司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并在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进行相应的调 整。
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如下: 类别
电子设备及其他 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 折旧年限(年)
3 残值率(%)
5 年折旧率(%)19.00-31.67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 条件的,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处置 当固定资产被处置、或者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该固定资产。
固定资 产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和折旧方法 当本公司租入的固定资产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时,确认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本公司。

(2)本公司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 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本公司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本公司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本公司才能使用。
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作为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租赁谈判 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 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41 本公司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
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 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
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 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十四)
无形资产与开发支出 无形资产是指本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当期公司无形资产为土 地使用权。

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 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债务重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并将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前提下,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无形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 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以非同 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
内部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用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 发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以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 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2.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本公司在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划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1)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 形资产预计寿命及依据如下: 项目 预计使用寿命 依据 软件 5年 受益年限 每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先估计数存在差异的,
进行相应的调整。
经复核,本期期末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未有不同。

(2)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没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42
3.划分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体标准研究阶段: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动的阶段。
开发阶段: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的阶段。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本化的具体标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以前期间已计入损益的开发支出不在以后期间重新确认为资产。
已资本化的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为开发支出,自该项目达到预定用途之日起转为无形资产。
(十五)长期资产减值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长期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
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
在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将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预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 43 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十六)长期待摊费用对于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租入固定资 产改良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预计受益年限分期摊销。
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则将其尚未摊销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十七)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是指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职 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

1.短期薪酬短期薪酬是指本公司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 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除外。
本公司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和费用。

2.离职后福利离职后福利是指本公司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 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 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公司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对所有设定受益计划义务予以折现,包括预期在职工提供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支付的义务。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
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报告期末,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中的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在修改设定受益计划与确认相关重组费用或辞退福利孰早日将过去服务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44 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结算利得或损失。
该利得或损失是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与结算价格的差。

3.辞退福利辞退福利是指本公司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 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在本公司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时和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费用时两者孰早日,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公司向接受内部退休安排的职工提供内退福利。
内退福利是指,向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经本公司管理层批准自愿退出工作岗位的职工支付的工资及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
本公司自内部退休安排开始之日起至职工达到正常退休年龄止,向内退职工支付内部退养福利。
对于内退福利,本公司比照辞退福利进行会计处理,在符合辞退福利相关确认条件时,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确认为负债,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内退福利的精算假设变化及福利标准调整引起的差异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十八)收入2019年12月31日以前适用的会计政策:
1.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时间的具体判断标准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公司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实现。
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依据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分别下列情况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1)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2)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3.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依据和方法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依据已完工作的测量确定。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45 按照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
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当期劳务成本。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本公司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
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
2020年1月1日以后适用的会计政策本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或提供劳务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公司因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
在合同开始日,本公司识别合同中存在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将交易价格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在确定交易价格时考虑了可变对价、合同中存在的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合同中的每个单项履约义务,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司在相关履约时段内按照履约进度将分摊至该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为收入:客户在公司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公司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客户能够控制公司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公司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公司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履约进度根据所转让商品的性质采用投入法或产出法确定,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公司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之
一,则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的时点将分摊至该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
在判断客户是否已取得商品控制权时,公司考虑下列迹象: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企业已将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拥有该商品的法定所有权;企业已将该商品实物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企业已将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客户,即客户已取得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客户已接受该商品;其他表明客户已取得商品控制权的迹象。

(1)货品销售 46 货品销售在本公司将货品控制权转移至客户时确认收入。

(2)劳务收入劳务收入根据劳务服务提供期间确认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①商标使用费收入:在授权期内分摊确认收入;②经营租赁收入:采用简化直线法在租赁期内分摊确认收入。
(十九)政府补助
1.类型政府补助,是本公司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根据相关政府文件规定的补助对象,将政府补助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对于政府文件未明确补助对象的政府补助,公司根据实际补助对象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或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相关判断依据说明详见本财务报表附注注释32-营业外收入项目。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2.政府补助的确认对期末有证据表明公司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的,按应收金额确认政府补助。
除此之外,政府补助均在实际收到时确认。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人民币1元)计量。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会计处理方法本公司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确定某一类政府补助业务应当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进行会计处理。
通常情况下,本公司对于同类或类似政府补助业务只选用一种方法,且对该业务一贯地运用该方法。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在所建造或购买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
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
收到与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相关的政府补助冲减相关借款费用;取得贷款银行提供的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的,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
47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时,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存在相关递延收益余额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十)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暂时性差异)计 算确认。
于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依据本公司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1)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2)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对于与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2.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依据公司将当期与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不包括:
(1)商誉的初始确认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2)非企业合并形成的交易或事项,且该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3)对于与子公司、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能够控制并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1)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关或者对不同的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
(二十一)租赁如果租赁条款在实质上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该租赁为融资租赁,其他租赁则为经营租赁。

1.经营租赁会计处理
(1)经营租入资产公司租入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进行分摊,计入当期费用。
公司支付的与租赁交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48 资产出租方承担了应由公司承担的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时,公司将该部分费用从租金总额中扣除,按 扣除后的租金费用在租赁期内分摊,计入当期费用。

(2)经营租出资产 公司出租资产所收取的租赁费,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进行分摊,确认为租赁 收入。
公司支付的与租赁交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如金额较大的,则予以资本化,在 整个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租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收益。
公司承担了应由承租方承担的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时,公司将该部分费用从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 扣除后的租金费用在租赁期内分配。

2.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1)融资租入资产:公司在承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 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 费用。
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在资产租赁期间内摊销,计入财务费用。

(2)融资租出资产:公司在租赁开始日,将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的差额确 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将来收到租金的各期间内确认为租赁收入,公司发生的与出租交易相关的初始 直接费用,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初始计量中,并减少租赁期内确认的收益金额。
(二十二) 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1.
会计政策变更 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以 下简称新收入准则),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 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该准则,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 施行该准则。
根据新旧准则衔接规定,公司将根据首次执行该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及财 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科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公司实施该准则,不会导致公司收入确认方式发 生重大变化,对公司当期及前期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等不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的情况。

2.
会计估计变更 本报告期主要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四、税项 (一)公司主要税种和税率 税种 计税依据 备税率 注 增值税 销售货物、应税销售服务收入、无形资产或者不动 13%、9%、6% 注
1 产 城市维护建设 实缴流转税税额 7% -- 49 税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实缴流转税税额实缴流转税税额 3% -- 2% --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15% -- 注1: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 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的规定,本公司自2019年4月1日起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 进口货物,原适用16%和10%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3%、9%。
(二)税收优惠政策及依据
1.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以下 简称《通知》)的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 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 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印花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的规定,自2018 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 花税。

五、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以下金额单位若未特别注明者均为人民币元,凡未注明期初余额的均为期末余额。
) 注释
1.货币资金 项目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合计其中:存放在境外的款项总额 69,139.8012,315.5981,455.39-- 69,441.4330,875.02100,316.45-- 注:截止2020年6月30日,本公司不存在质押、冻结,或有潜在收回风险的款项。
注释
2.应收账款
1.按账龄披露应收账款 账龄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1年以内1-2年2-3年3-4年 237,121.70177,240.00771,961.08237,412.11 209,950.00664,413.27380,399.92-- 50 小计 1,423,734.89 减:坏账准备 982,874.07 合计 440,860.82
2.按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分类披露 1,254,763.19435,162.75819,600.44 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类别 金额 单项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 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组合1: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 组合2:无风险组合 合计 续: 927,117.19 496,617.70 496,617.70-1,423,734.89 坏账准备 比例(%)金额 计提比例(%) 65.12 927,117.19 100.00 34.88 55,756.88 11.23 账面价值-440,860.82 34.88-100.00 55,756.88 -982,874.07 11.23-69.03 440,860.82-440,860.82 期初余额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类别 金额 比例

标签: #内衣 #牌照 #打不开 #ct #孕妇 #java #文件 #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