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为什么呈现绿色,叶子为什么呈现绿色张月霞

复仇者 3
杨振华董川*(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030006) 如果您是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自然界存在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不论在平原还是在高原,我们看到的植物叶子绝大多数都是绿色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有些人会说叶子本来就是绿色的,其实在一切表象的背后都有其根本原因。
要了解叶子为什么呈现绿色,我们首先应该知道颜色的产生过程。
光源 反射 物体透射 图1颜色的产生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从图1可知物体颜色取决于光源以及物体表面吸收与反射光、透射光的能力。
假如两种颜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产生白色,则这两种颜色互为互补色。
根据互补色原理可知绿色的互补色是红紫色(见图2),那么植物呈现绿色也一定是由于它吸收了蓝紫光和红光的缘故。
查文献可知,植物中叶绿素的吸收光为蓝紫光和红光,因此植物叶子呈现绿色可能就是叶绿素在起作用。
为了证实这个想法,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我们随机选择了身边常见的柳树叶、吊兰叶、火炬树叶三种叶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量2g,将其洗净并剪碎置于石英研钵中,加10ml95%乙醇将叶子研磨成糊状。
所得到的糊状物于Sigma3K30离心机以转速4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
日立U-29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其吸收光谱。
结果发现四种叶子中叶绿素均在435nm(紫光)、660nm(红 *教授,博导,通讯联系人。
E-mail:dc@ 光)附近存在吸收峰,表明这3种叶子有选择的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因而呈现出其互补色的颜色—绿色。
图2互补色圆形图 到此,我们明白植物呈现绿色是因为植物中存在叶绿素的缘故。
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为什么叶绿素吸收的是蓝紫光和红光而不是别的其他颜色的光。
这样我们就必须从两方面考虑:外因—光源,内因—叶绿素的性质。
大家知道太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来源。
太阳光根据其波长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及其它(见表2),而可见光进一步分类可分为七色光(见表3)。
查文献可知,可见光占到全部太阳能的近一半,且可见光的辐射能力最强(见图3)。
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光主要是可见光和近红外(见表2),而地球表面不停地向宇宙空间辐射红外光,因而地球生物主要利用的为可见光。
因此,地球上植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
表2太阳光波长与热能分布太阳光谱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其它 波长λ/nm<300 300-760760-1350 >1350 热能比例/%545455 表3可见光的波长分布 颜色 红 橙 波长/nm625-740590-625 黄565-590 绿500-565 青485-500 蓝440-485 紫380-440 图3不同波长光的辐射能力 了解了光源,我们再来看看叶绿素。
半世纪前,叶绿素被发现可作为光受体色素
1。
叶绿素属于镁卟啉衍生物,是一种双羧酸酯,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叶绿素不稳定,光、热、酸、碱、氧等都能使其分解。
加热和酸性条件很容易形成脱镁衍生物,与铜、锌反应可生成绿色的叶绿素铜、锌络合物。
叶绿素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素在植物体中的生物合成与分解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和化学反应。
当春天来临,环境温度升高,随着茎端分生组织形成叶绿基,叶绿素开始形成。
叶绿素的形成受光、温度、营养元素及遗传的影响。
叶绿素结构(见图4)存在一个四吡咯基组成的的卟啉环,其有大的π体系,因而在吸收光谱上呈现卟啉的特征吸收:叶绿素a与叶绿素b分别在430nm、450nm有吸收(见图5);另外由于叶绿醇基的存在,使得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在640nm和660nm有吸收。
而类胡萝卜的结构单元主要是异戊二烯,其在蓝光区(见图6)有吸收。
图4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结构 叶绿素本质上是一种植物色素,而植物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
它们吸收光的能力见图
5,叶绿素a的吸收峰为430nm、660nm,叶绿素b的吸收峰为450nm、640nm。
既然光合作用中起作用的是叶绿素a,那么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起什么作用呢,原来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叶绿素a可以将吸收的蓝紫光和红光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但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存在,扩大了植物吸收光的范围,它们将吸收的光传递给特殊的叶绿素a,特殊叶绿素a在红光(680nm和700nm)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放出氧气,从而使植物获得能量得以生长(见式12)。
图5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 图6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6H2O+6CO2叶光绿能素→C6H12O2+6O2 式1光合作用 我们知道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可见光的红光,这进一步证实了植物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的特性。
这也就是说,植物的叶子只有呈现绿色才有可能吸收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430nm、450nm、640nm和660nm,才能高效率地完成光合作用,故植物叶子呈现绿色是千百万年进化过程自然选择的结果。
至此,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1万物生长靠太阳,一切生命均是太阳能的利用形式,植物也不例外。
植物的生长需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太阳能。
○2到达地球的太阳光主要是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而植物主要利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
可见光能量占太阳光总热能的45%,其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光。
○3植物叶子光合作用之所以选择叶绿素是因为它能吸收可见光区的蓝紫光和红光,而蓝紫光和红光是可见光的主要组成部分。
○4植物要吸收可见光必须使用载体-叶绿素。
叶绿素由于其结构特征可吸收430nm、450nm、640nm、650nm的光;叶绿素由于吸收了这些颜色的光,因而呈现这些光的互补色—绿色。
参考文献 1Borthwick,
H.A.,Hendricks,
S.B.,Parker,
M.W.,etal.Areversiblephotoreactioncontrollingseedgermination[J].Proc.Natl.Acad.Sci.USA,1952,38,662–666. 2杨继,郭友好,杨雄,等.植物生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斯普林格出版社.1999:119.

标签: #打不开 #程序员 #内衣 #牌照 #打不开 #ct #孕妇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