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caj格式怎么打开

格式 3
周刊法眼法度法魂 2013年4月22日星期一第五版《法周刊》第317期周刊部主办 法治热点 广东拟立法将“行政审批权”关进“笼子”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4月17日公布其2013年立法工作计划。
按照该计划,广东省立法机关今年将推动审议出台《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严格控制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把政府“行政审批权”关进制度“笼子”里。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波表示,自去年8月广东省被国务院确定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省之后,广东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有很多新的精神、理念和经验需要用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研究制定《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条例》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据介绍,该条例的核心内容是严格控制行政审批事项,促使政府真正转变职能。
王波表示,《广东省行政审批管理监督条例(草案)》将于今年9月提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公布2013年“三公经费” 海关总署、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 进委员会4月18日分别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情况。
今年海关系统“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控制额度为51004.0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214.4万元。
海关总署现有17个内设部门、6个直属事业单位、管理4个社会团体,并在欧盟、俄罗斯、美国等派驻海关机构。
商务部“三公经费”2013年财政拨款预算5624.07万元。
预算数比2012年预算数减少2万元,主要是出国费减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5447.69万元,与2012年预算持平。
一周语萃 收费涨价市场的手哪去了 □秦至 最近,几件收费和涨价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没有一件不是让人民群众闹心犯堵的:几大通信运营商被微信蚕食了市场,找了个理由就想伸手问腾讯要钱;凤凰古城画地圈钱,强买强卖,凤凰小伙子带个女朋友回家也不得不买门票;中国水务董事长说现在的水价太低了,应该再涨十倍;北京的出租车也要涨价了,份子钱却可能一分也不能少。
种种怪象怪论,可气又可笑,可人民群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点办法都没有。
怪不得有人在网上感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越来越看不见了,闲不住的手却越来越多。
微信收费这事也有人辩解,腾讯不可能直接向用户收费,大可放心,但三大国有运营商自身不思创新,只想着让民营小弟弟“补贴补贴”,最终成本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幸好工信部还算公平,没有偏袒哪一方,马化腾也巧妙地“反戈一击”,微信收费这事目前看着还比较没谱。
而凤凰古城已经是在坐地收钱了,政府和经营方可谓日进斗金,与以散客为生的小旅馆等小经营者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这种明显与民争利的行为,却被官方以各种奇谈怪论来“遮羞”:“很多人不在乎门票多少”、“错就错在没有一开始就收费”、“收费是为了规范管理”,总之,理由荒唐又堂皇,却又敢给自己贴金“这是改革”,言下之意是触犯众怒也不怕,反正我就是有理我数钱开心你怎么着吧。
收费和涨价,总会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中国水务董事长“水价十倍论”的理由是“可促进民众节水”,而且“没有家庭因为交水费而交穷的”。
面对这些谬论,你简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他们一边想收钱,一边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反正都是为了你好,反正这点钱对你来说也不算什么。
这很像家长对孩子的口气。
可从来就不去想想合理吗?合法吗?自己随便动动心思编个理由就想从群众口袋里掏钱,而且一点不脸红。
北京出租提价这事,一开始也是朝着只会涨价由消费者买单这条路上走,根本没有触动垄断公司这帮既得利益者的打算。
不过,北京交通委表态,适度增加车辆,特许经营权从“无偿无期限”改为六年,份钱也要动态调整,好歹算有了点“改革”的迹象。
他们可能也知道,如果改革就等于收费,改革就等于涨价,虽然人民群众的唾沫星子淹不死他们,但他们自己可能也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其实,细细一看,大部分收费和涨价的背后,总有一个公家的影子:三大通信运营商是“国字号”的,怎么说都是工信部的“孩子”,凤凰景区是政府以土地入股的,中国水务一看就是央企。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告诫言犹在耳,可是在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收费和涨价事宜上,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却还总是“忍不住”插手一把。
不管是明着还是暗着,不管是惯性还是故意,总是与国家打造市场经济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以改革之名行饱地方部门利益之实,不得人心,也不会长久,市场会给出应有的教训。
好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民意影响不了某些决策,可用脚投票这点自主权还在,可不只是吐吐槽而已。
长久来说,某些地方部门的“小算盘”是抵挡不住市场规律的洪流的,虽然一时半会他们数钱可能会数得挺欢。
责任编辑冯莹联系电话010-67550728电子邮件fa@rmfyb.cnQQ群号59261458 主题阅读□严剑漪 浦东知产保护恰到好处的拿捏艺术 知识产权,一种流动的精神财富和智力成果。
自从知识产权诞生以来,对于它的保护常常被比作是一把“双刃剑”———适当保护,可以维护权利人的利益,激励创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过度保护,则会妨碍知识的传播和利用,阻碍经济发展。
因此,在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如何在具体案件中把握保护知识产权的“度”,成为法官面临的难题。
在上海浦东,一个有着19年审判经验的知识产权庭,用它的默默行动实现了司法保护完美的“度”。
■“浦东模式”的成功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一家只有20年院龄的年轻法院,却有着19年知识产权审判的“老道”经验。
1994年6月,全国首家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在浦东法院成立。
不久,一个为全国法律界同行认可并被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赞誉为“浦东模式”的“三审合一立体保护模式”,在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诞生。
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肯定了“三审合一”的做法,提出要在全国法院研究设置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审合一”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
“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尊重创新与创作,提高科技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从而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所以,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和司法保护都应当服从这个目标。
”许根华是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副庭长,他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知识产权法官时刻面临的巨大挑战。
曾经参与审理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诉赵某等侵犯汇编作品著作权一案的法官倪红霞,对此也深有体会。
在这起新型著作权纠纷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从全国众多高等院校中选取了300多家院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按照不同的专业、门类进行编排,开发成可供用户网上检索、查阅、下载的论文数据库。
赵某从电子杂志社处付费下载了论文全文,然后出售给他人。
“杂志社起诉的理由之一是,它将论文用CAJ数据格式扫描并存储,对CAJ格式版本的论文享有版式权,被告赵某的行为构成了对其权利的侵犯”,倪红霞对当年庭审的情景记忆犹新。
版式权是保护出版者为出版物的排版格式和版面布局的设计和安排作出的劳动成果。
合议庭对此案进行了仔细讨论,最后认为CAJ格式只是一种文件保存和读取的数字化格式,并不涉及文字排版和版面布局,原告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对纸质论文进行扫描和存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对作品存储格式进行转化的复制过程,并不存在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不能据此主张该权利。
“在每个案件的处理中,我们都要均衡考虑权利人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非一切利益在同一时期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法律在对整体利益进行调整时,必须从促进整个文明社会进步发展的目标出 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们在认真讨论案件。
发,确立各种利益的轻重缓急,予以适当调整”,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知识产权庭法官徐飞说。
在寻找到“浦东模式”这一智慧做法后,浦东法院的每一位知识产权庭法官开始了更深层次的修炼———在每一起案件中学习拿捏知识产权保护的“度”。
■思辨的艺术 “拿捏”是一门艺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岁月的积淀。
1994年,浦东知识产权庭成立时年收案量只有9件,而到了2012年,知识产权庭的年收案量达到933件,法官人均结案51.3件。
一个成熟的知识产权法官必须要经过千锤百炼,浦东这块国内外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给知识产权庭的法官们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2001年,浦东法院碰到了一个难题:微软等四家美国著名软件公司向法院递交了诉状并申请证据保全,认为有两家合资企业的电脑中安装的 Windows95、Windows98、Office2000、 Office97等系列软件是盗版软件。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四家软件巨头提供了一份香港咨询公司到两合资企业作暗访的报告。
很显然,这次递交申请是软件巨头们的“投石问路”。
是保全还是不保全? “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加入WTO,服务贸易还没有向大陆以外的任何机构开放,这家香港咨询公司没有经过大陆有关部门的批准,是没有权利在大陆范围内从事服务方面的经营活动的,所以,暗访报告不能作为合法证据使用。
”知识产权庭的法官们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终美国公司撤回了起诉材料和保全申请。
2001年11月,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专门向上海市版权局发出了一份司法建议,指出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关于软件侵权的纠纷必然会大量出现,若软件盗版情况不能有所改变,有关国家就有可能将这一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可能会酿成政府间的争端,建议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版权管理和宣传工作。
2009年5月,同样的纠纷再次来到浦东法院。
这一次是微软公司状告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微软公司提供了被告拥有并长期使用盗版软件的合法证据。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要考虑权利人的利益,更要考虑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
在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侵权行 奚晓诗摄为存在的情况下,法院若仅依权利人申请做证据保全,无异于沦为当事人取证的工具;但在具备足够证据证明侵权行为存在时,法院应依当事人申请积极保全证据,以防证据毁损灭失。
”前后亲历这两次微软官司的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陈惠珍,对这两起诉讼有着精确的定义。
这次,浦东法院不仅受理了案件,还支持了微软公司的证据保全申请,并对案件进行了深入仔细的审理,最后认定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中安装了盗版微软的计算机软件,构成侵权。
在赔偿数额方面,法官们充分考虑到正版软件的许可使用费、被告使用盗版软件的数量与时间等因素,判决被告赔偿原告3个系列10个软件的经济损失共计217万余元。
案件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知识产权庭遂向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保监会上海监管局等机构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加大对金融企业使用盗版软件问题的监管力度,提高企业高层领导和职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看到中国法院的判决,微软公司高层专程来到上海,对浦东法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予以赞扬和感谢。
拿捏中的公正力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更好地把握知识产权案件的 “审时度势”,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 官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19年的默 默耕耘中,浦东法院审结了一大批具有 深远影响的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 反响: 在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诉上海盛 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 中,法官们从“大富翁”游戏的产生、流传、 发展,游戏名称的使用方式,相关公众对 “大富翁”的认知进行分析,认定“大富翁” 是一类游戏的名称,同时结合当事人的实 际使用方式认定被告是合理使用。
这个判 决对商标侵权案件中如何认定商标的合理 使用极具示范意义,进一步促进了知识产 权制度的平衡、健康发展。
在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诉 淘宝网等商标侵权案中,法官们充分考 量了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特点和行业规 则,认定网站知道用户多次发布侵权商 品信息而未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权,构 成帮助侵权。
这个判决对规范电子商务 网站的服务行为、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 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美国利惠公司诉杭州洪业公司等 商标侵权案中,法官们根据Levi’s商 标知名度、双弧线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 性,判定被告在牛仔裤后袋上使用双弧 线构成商标侵权,规范了服装行业的设 计与生产行为。
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诉上 海精学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等不正当竞争 案中,法官们根据“精科”和“上海精科” 作为原告企业名称简称的知名度,
认定 该两简称应视为企业名称予以保护,制 止了恶意“搭便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了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还有涉及“BP”、“adidas”、 许留山漫“bloomberg”、“GUCCI”、“ ”、 画《名侦探柯南》、书籍《利玛窦传》等知 名商标或作品的侵权纠纷,涉及合理使 用界限判定的“FORVOLVO”商标侵权 纠纷,涉及中国银联的确认域名不侵权 纠纷…… 19年来,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理 的案件不断入选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 保护十大案件、上海保护知识产权十大 典型案件、上海十大版权典型案件、中国 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 例,“大富翁”商标案和“衣念”商标案分 别被收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1年4月,浦东法院被最高人 民法院授予“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 院”的称号,201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 推荐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为国家知识 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参评对象。
对话新闻当事人 □本报记者卫建萍访谈对象:上海市浦东新区人 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知识产权庭庭长陈惠珍 法周刊:19年锻炼出一支“知识产权精品审判队伍”,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浦东法院是怎样在完善“三审合一”审理模式的前提下,同时又实现司法保护完美的“度”呢? 陈惠珍:公正地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是一种司法智慧,更是一种实践积累。
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实,“三审合一”是一种科学的审理模式,它使知识产权庭在审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时能更好地把握各类案件的尺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近十年的思考和努力,在审判工作中进一步提炼出“一体两翼”的思路,即以审判为主体,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一翼,以调研、法宣为另一翼,真正达到“做深做实”,全面提升了 小胜靠智 浦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尤其随着国内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多和复杂,法院又出现了案多人少的问题,我们在审判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从实处入手,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进行案件繁简分流;控制办案流程节点;加强审限监管;规范追加当事人、补强证据等影响审限的程序性工作,注重解决庭前准备工作与立案、诉调环节的高效衔接。
法周刊: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对法官是一种考验,浦东法院对知识产权法官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陈惠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成为知识产权庭的法官不仅要有一定的学识,同时也要付出坚实的努力。
浦东法院通过多年的磨炼,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法学理论水平和丰富审判经验的精干队伍,目前知识产权庭共有17名在编人员,全部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13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1人 拥有博士学位、2名法官有国外培训学习的经历。
知识产权庭注重各类知产案件培训和专业化合议庭的建设,将案件类型和不同法官的知识特点、业务专长进行对接,提高法官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法官们非常敬业,审判长倪红霞被评为上海法院办案标兵并荣立上海法院系统二等功,审判长徐飞荣立上海法院系统三等功,我也十分荣幸地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了“全国审判业务专家”的称号。
法周刊:我们注意到,浦东法院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对外网站,能否介绍一下? 陈惠珍:好的。
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拥有知识产权制度生存发展的良好土壤与环境,所以,浦东法院的知识产权庭必须具备大视野、大气魄,为此,我们创办了“一网一坛”。
所谓“一网”,是指浦东知识产权 大胜靠实 司法保护网。
2009年7月,我们与辖区内的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创办了浦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在网上发布各类审判信息、业内资讯、典型案件的生效文书、精品案例。
网站具有成果展示功能、司法服务功能、交流互动功能等三个功能,目前点击率已接近40万次,成为展示浦东法院知产审判司法形象、能力与水平的重要窗口和法治宣传的重要平台。
所谓“一坛”,是指知识产权论坛。
2012年,我们知识产权庭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合作召开了“高科技园区与知识产权”论坛,邀请政府机关、辖区企业、专家学者等共同研究、讨论高科技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为浦东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有效指导。
法周刊:除了以上工作,浦东法院知识产权庭还有其他的措施服务于浦东知 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吗?陈惠珍:有的。
我们针对浦东高新技 术企业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高的状况,有针对性地总结了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先后编写了《商业秘密诉讼风险案例提示手册》、《企业知识产权简明提示手册》,向浦东企业发放。
今年我们又向企业管理部门发出首份知识产权白皮书,对过去5年内审结的2506件案件进行了精细梳理,详细分析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另外,我们法院的院、庭领导每年都会集中走访张江集团、金桥集团等部分企业,了解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运行动态、管理情况及对知识产权的需求状况。
知识产权庭还应浦东信息化协会及知识产权协会邀请,为两个协会的会员企业举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讲座”等专题演讲,深入解读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并提出建议。

标签: #密码 #文件 #黑屏 #文件格式 #网页 #空间 #caught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