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动态TRENDS,执行主编:陈彬

程序员 2
编辑:许悦校对:王心怡E-mail押bchen@ 6动态TRENDS 2018年10月9日星期二Tel:(010)62580712 西南石油大学: 把“又红又专”变得“有颜有味” 姻本报见习记者许悦 六点钟准时起床,在天色还未亮时晨跑、晨读,用响亮的口号唤醒整个校园,投入紧张的学习;课余是思政理论课和精彩讲座的交织,或是让人筋疲力尽却又热血沸腾的实践拓展;晚上则是与其他同伴思想交流、碰撞的最佳时刻。
这是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徐博读研一时,相较其他同学而言,颇为紧凑、精彩的两个月生活。
“每当天还未亮我便起床时,室友都会在床上感叹一句‘又去参加双百工程’。
”徐博笑道。
徐博室友口中的双百工程,即“学生领袖双百工程”,旨在有效提升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在教育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是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校级示范项目之
一。
这只是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思政教育图卷中的一笔,它与其他的思政项目和活动一同,让该校学生体会到了有颜、有味、有激情的大学生思政教育。
“校、院、班”支撑起的思政教育铁三角 “60年的办学历史,西南石油大学始终传承着‘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践行着‘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并将其紧紧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该校党委副书记赵正文说,“让秉持传统与开拓创新碰撞火花,学校逐步形成了‘校、院、班’三级配套机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校级层面,学校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计划,形成校级示范教育。
“学生领袖双百工程”、学生宣讲团、诚信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形成了多维立体的教育模式。
而在院级和班级层面,学校则推进形成特色教育和实践教育,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特色化以及长效化建设。
“2014年以来,学校资助、指导各学院立项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特色项目91项、各班级立项建设大学生进德修业实践示范项目145项。
”该校学工部副部长陈俐宏介绍道。
翻开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立项清单、地科院的“魅力地质,精彩人生”地学文化节、经管学院的大学生微讲堂、外语院的“SunHouse”口语训练与德育教育的对接、体育学院的“小教练”阳光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项目可谓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西南石油大学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因此,我们不希望思政教育千篇一律,鼓励百花齐放。
”该校学工部部长蒲勇强调,学校鼓励各学院在进行思政教育活动时,结合各院、各专业的特点、特色来进行项目设置,使得项目活动更加机动、灵活,满足学生们的不同兴趣需求。
思政教育也可以有颜、有味、有激情 提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沉闷枯燥的课堂、又红又专、千篇一律的设置。
但在徐博的眼中,西南石油大学的思政教育却摆脱了单调与重复,既有颜又有味。
“我是第一批参与双百工程的学生。
在自己的想象中,这样的活动无非就是纯理论的枯燥学习。
但是当我拿到课表的那一刻,我惊呆了,除了理论学习,居然还有晨读、素质拓展,以及权威专家的精彩讲座,质量很高。
我这才明白, 原来思政课也可以上得丰富多彩。
”徐博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徐博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国家一级作曲家韩万斋教授为他们带来的关于国歌的讲座。
偌大的报告厅,坐满了学生,韩万斋从一个个音节开始讲解他们自以为很熟悉的国歌。
“以前只觉得国歌很激昂,讲座后我明白了它为何激昂,它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当讲座结束,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我们全体自发起立,情感满溢地唱起了国歌。
”徐博笑道,从那以后,直到现在,只要唱起国歌,他永远是声音最大的那一个。
该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科科长闰从山作为项目负责人,也时刻被学生们震撼着,他忘不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学生们在操场上的千人诵读国学经典;忘不了经济管理学院的微课堂;也忘不了学生在素质拓展中疲惫却开心的笑脸和磨破的裤子。
“在组织思政教育活动时,我们时刻记得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闰从山说,希望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把又红又专变得有颜有味,把枯燥单调变得有趣鲜活,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中,增长才干、提升素质。
以点带面全辐射,实实在在搞思政 “60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始终以‘丰富灵动’‘落地落实’为要求,站在培养一大批杰出校友 和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的高度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赵正文说,“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高校,我们结合行业特色,力争让思政教育都体现在‘实’字上。
” “我们的思政教育项目、活动安排紧密,将活动做实。
比如实践拓展,我们会将前往校外拓展基地的路程上,学生做什么都安排好;双百工程中使用的教材也都由相关教师特别编制。
”蒲勇说。
实实在在搞思政,是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思政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学校努力下,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李杨、教育部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入选者鲁娅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以点带面,通过各色活动辐射广大学生群体。
徐博对于各类思政活动的辐射作用更是深有感触“,我们通过参与‘学生领袖双百工程’、大学生进德修业实践示范项目等活动,已经在影响身边的同学。
通过班会、团会等形式,讲述自身参与活动的经历和成长,使大家感受到正能量”。
徐博告诉记者,如今,新一届“学生领袖双百工程”活动还未启动,但已经人气爆棚,很多学生都积极询问,想要报名参加。
思政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对人内心的影响和改变。
该校党委书记孙一平说:“建校60年来,西南石油大学始终将学生思政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和新举措,坚持以‘三老四严’石油精神去影响学生和塑造学生,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 从建校之初的“边建校,边学习”,将学生思政教育融入到建校劳动的实践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主题教育活动,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主动请缨远赴大西北去建设祖国;再到新时代,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让大学生思政教育迸发出新的活力,西南石油大学始终行进在改革探索的路上。
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 本报讯近日,作为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出任该中心首任主任。
据介绍,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将面向全球数字经济转型和国家安全保障等战略需求,建成国际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创新研究平台,服务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
中心将以大数据应用为牵引,以平台系统为支撑,围绕大数据基础理论、核心技术与系统、关键领域应用三个层面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的无缝衔接,努力成为全国乃至国际大数据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在揭牌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教育部将全力支持清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全力支持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运行。
希望清华大学以大数据研究中心为依托,一方面进一步积极探索大数据人才培养新模式,另一方面发挥多学科优势,勇挑重担,为大数据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突破作出积极贡献。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产业的蓬勃 发展,给线上互联网产业和线下实体经 济带来了新增长点。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大数据 已经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
他希望大数据研究中 心充分发挥清华多学科的优势,在大数据基础理 论、软件与系统、关键领域应用开展科学研究与技 术转化,努力在关键理论和技术上实现突破。
成立仪式后,由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发起组织的“清华大数据发展战略研讨会”举 行。
数据科学先驱,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艺 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特聘教 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迈克尔·欧文·乔丹 作了主旨报告。
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的代表分享 了学术观点和产业需求,共同研讨清华大学大 数据研究中心发展战略。
(陈彬) 近日,在天津工业大学第
四届国际文化节上,外国留学生们正在为民俗文化艺人的表演喝彩。
据悉,此次国际文化节的举办恰逢学校60周年华诞,国际文化节以“甲子天工庆芳华,‘一带一路’再出发”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家参加展览。
其中,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反响最为热烈,受到了众多师生的欢迎与好评。
通讯员杨蕾李乐融摄影报道 中国石油大学65周年校庆凸显“家国同心”主旋律 本报讯日前,在举国上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迎来了建校65周年。
学校通过举办传承创新发展大会、老校长“杨光华星”命名仪式、国际国内系列学术会议和论坛、原创大型史诗交响音乐会、发展成就展、捐赠与合作仪式、校友座谈会,出版传承石大精神的系列出版物等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凸显“家国同心”主旋律,弘扬传承学校65年与共和国同行的家国情怀,凝聚3万名师生创建一流大学的精神力量,激励30万校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 贡献。
“我们必须传承家国同心的担当精神,以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必须传承艰苦奋斗的无畏精神,守望科学、坚持梦想;必须传承唯真唯实的治学精神,真做学问、做真学问;必须传承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成就一流学识、培养一流人才、建成一流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芳在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刘珂表示, 学校将以65周年校庆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正确办 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弘扬优 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 革,着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和水平,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加快石油学 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建设步伐,为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和服务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彬
刘积舜) 师者 潘雨青:用有趣和有用把学生留在课堂 姻通讯员吴奕高雅晶本报记者温才妃 “这是我享受到的最高荣誉,对老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得了什么奖,而是你在学生中的口碑。
” 评教成绩97.8分,连续两年高票当选校“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潘雨青如是说。
和潘雨青交谈,能感受到他是个低调温和的人,他说,“每一件事,都尽量做得完美”。
实现完美主义当然很难,追求完美的态度,也许是潘雨青获得大学生青睐的真正原因。
教有传承 潘雨青是一名“老江大”,1993年考入当时的江苏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大学时代,最让潘雨青难忘的就是教授王来生的先进事迹。
王来生是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王老师放弃了在日本定居的优厚条件,勤奋忘我地投入教育科研事业。
长期带病工作、积劳成疾,病情严重之际依然向医生请假,他说,‘为了学科建设,拼了老命也要去开会’。
”这样一位蒋筑英式的优秀知识分子,在潘雨青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留校工作后,和老教授共事,潘雨青也时刻被他们感染着。
和老教师宋顺林同上一门计算机导论课时,潘雨青发现,宋老师每次出考卷的时候对选择题的括号该留几个空格、题目定义 为简答题还是解答题,他都要仔细斟酌,力求试卷表达的准确性;时任院长陈天滋,工作繁忙,却依然提前将试卷和答题纸一份份折叠整齐,方便考场上发放…… 这种乐于奉献、认真严谨的精神在潘雨青身上也有着生动体现。
他逐字逐句修改学生论文,添加不同的批注帮助学生理解;指导学生编写程序,不仅仅要求正确,而且对程序的命名规则、排列、注释等规范性有严格要求。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这些细致的培养工作都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
因材施教 2017年毕业的池帮强是江大学生中的“技术大牛”,三年级时就被全球顶级投资银行———香港高盛集团提前录取。
说起池帮强,潘雨青印象极为深刻,“大一刚上课,他就来申请课程免听,我给他出了两道试题”。
看到池帮强对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潘雨青爽快地同意免听,只要求其上交作业和参加考试。
而后,潘雨青带着池帮强参加省级大创项目、横向项目,参加全国、省级竞赛,挖掘培养池帮强的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正是潘雨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在他看来,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相同的,都需要尊重 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教书育人上,就是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给学生一个自我生长的空间”。
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潘雨青会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兴趣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大一新生习惯于应试教育,他在做好课堂教学、认真批改作业的同时,借鉴高中教学方法,撰写提纲和问答形式的学案发给学生,引导其自学;大三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更愿意自己动手做,他认为“讲完再做,不如边做边讲、边讲边做”,他尝试“讲做一体化”教学,把实验室搬进了课堂,上演了翻转课堂“变形记”;研究生更喜欢接触新知识、新思路,一个新名词就可能是一颗种子,他就在课堂中不断更新内容,将新的技术发展引入课堂。
主动施教 “徐玉玉电信诈骗案中,个人信息的泄露说明程序员的专业能力不扎实,在系统开发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问题。
”“大家都爱吐槽的12306购票验证码,从技术层面来说,是为了防止有人写程序自动抢票,保证购票的公平性。
”…… 这些是潘雨青从专业视角出发对社会事件的不同解读,“大学教学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知识活动,要通过有趣又有用的专业性、思想性,把大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
他认为,有趣就是 潘雨青 教师要把教学设计成一门艺术,用心钻研,有用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上的课在后续课程中有用,读研有用、工作有用。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水平和动手能力。
有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程序的结果正确就行。
潘雨青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手段来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由此,程序设计课程的不及格率由26%降低到7%,基础知识错误率明显降低。
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显著提高,不少用人单位反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用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潘雨青每教一个班,都会加入班级群。
别看他平时对学生都是笑呵呵的,一次在群里看到学生用语不文明,第二天的课堂上潘雨青唯一一次向学生发了火,强调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网络空间都应保持文明、遵守道德规范。
“选择了当老师,其实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我们要尽到教师的责任,并且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书育人过程中。
”潘雨青说。
简讯 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高端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 本报讯近日,由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主办、中国 石油大学(北京)承办的“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发展高端论坛”在石大举行。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新 时代·新挑战·双一流”,北京高科大学联盟12所高 校、部分石油高校以及其他行业特色型高校负责人 参加论坛。
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内 涵和特征、“双一流”建设路径、行业特色型大学“双 一流”建设定位与对策、行业特色与学科特色的关 系、新时代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教育实践创新以及
流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 达成了“蟒山共识”。
(祝宁
海凤) 河北科技大学与南非大学联合建立“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 本报讯日前,由河北科技大学与南非大学联合建立的“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该实验室的揭牌为两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绿色能源开发、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搭建了国际化科研交流平台。
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余丁表示,河北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发展,将“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作为学校重要办学特色定位,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据悉,通过“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两校将在生物质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化学存储,燃料乙醇、氢能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并在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
(高长安颜翠英)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本报讯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研究院成立仪式暨新时代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 管理研讨会举行。
研讨会以“新时代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管理的新 挑战、新思路、新征程”为主题,与会相关高校社科 管理负责人分别就人文社科科研管理服务主题进 行经验分享与交流。
据悉,华师大文科院将着力推进新时代学科交 叉,推进文科研究方法转型,加快学科话语体系建 设,加大科研社会拓展与社会服务力度,加强学科 创新平台和科研服务基础平台建设,拓展学术服务 内涵更好服务学科与教师需求。
(黄辛) 天津工业大学举办“‘一带一路’人才培养
国际合作发展”论坛 本报讯日前,天津工业大学60年校庆系列活 动之“‘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举 行。
来自国内外的11位嘉宾围绕“在‘一带一路’倡 议下搭建国际人才培养大平台,寻求校政合作、校 企合作新机遇,促进新合作,建设新机制,推动新发 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该校副校长程博闻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 的举办,是对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工作的积极响 应与探讨,是对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建设的有力实 践。
相信通过此次论坛,各方能开拓思想、碰撞火 花、汇聚资源,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从而推动全面 开放的新格局。
(郭袈
李玲玉) 长三角产业特色小镇发展联盟在华东理工大学成立 本报讯近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产业特色小镇发展联盟在华东理工大学揭牌成立。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阎海峰表示,联盟将以实现特色小镇调查研究和信息数据整合、资源对接、项目建设、落地与运营为目标。
据悉,联盟将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实现特色小镇调查研究和信息数据整合、资源对接、项目建设、落地与运营;将借助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和企业技术特长,搭建六大平台,为特色小镇从申报创立到建设运营提供一揽子服务;通过产业联动提升长三角地区产业特色小镇可持续健康发展水平。
(黄辛) 第九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通过COFUND计划 本报讯日前,第九届中欧工程教育研讨会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
大会以“新时代背景下 中欧工程教育的合作与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中 欧联盟高校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推 动合作创新、理念融合。
此次会议审核通过了 COFUND
计划和青岛推进项目平台提案。
据悉,COFUND计划旨在促进区域、国家和 国际间通过特别培养、国际流动及职业发展,培养 卓越人才。
而青岛推进项目平台主要通过搭建研究 生竞赛平台推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学生创新 实践能力培养,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利用社会资源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
(王大勇) 京津冀行知河北教育研究中心
在石家庄学院揭牌 本报讯近日,京津冀行知河北教育评估有限公司与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校企合作签字暨京津冀行知河北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石家庄学院举行。
该研究中心旨在发挥石家庄学院教师智库优势,为京津冀行知河北教育评估有限公司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通过在其公司建成大学生实习培训基地,发挥企业优势,为学院提供学生实践实训基地。
京津冀行知河北教育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鸿卿表示,通过建立京津冀行知河北教育研究中心,双方将在教育与教学评估及工具研发、人才培养、就业实训等方面作为重点进行合作。
(高长安)

标签: #文件 #美白 #雷克萨斯 #程序 #转换成 #真伪 #输入文字 #视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