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YAUCATHYLIN,cathy怎么读

cathy 10
Lin,
W.Y.C.(2006).JournalarticlepublicationpatternsandauthorshipoflibrariansinTaiwanandChina:parativestudy.InC.Khoo,
D.Singh&
A.S.Chaudhry(Eds.),ProceedingsoftheicfiecoCnoLnifberraernyc&eoInnfoLrimbartaioryn&EdIuncfaotiromna&tioPnraEcdtiuceca2t0i0o6n(&A-PLIrEaPct2ic0e0,62),0S0i6ngapore,3-6April2006(pp.565-573).Singapore:SchoolofCommunication&Information,NanyangTechnologicalUniversity. JOURNALARTICLEPUBLICATIONPATTERNSANDAUTHORSHIPOFLIBRARIANSINTAIWANANDCHINA:ACOMPARATIVESTUDYWEN-YAUCATHYLIN Department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NationalTaiwanUniversity,No.1,Sec.4,RooseveltRoad,Taipei,106,TaiwanE-mail:d91126003@ntu.edu.tw Abstract.Practicalandtheoreticalresearchesareequallyimportantinthediscipline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Forprovidingabetterservicetousers,librariansneedtocontinuouslyimproveproblemsolvinganddecisionmakingskillsintheirworkplace.Significantimprovementoflibraryservicecouldthereforebefulfilledbystudiesperformedandpublishedbylibrarians.Consequently,evaluationsonresearchandpublishingconductedbylibrarianscouldrevealhowtheycontributetoindividualcareerandtothewholefieldadvancement.Contributionstotheprofessionalliterature,intheperspectiveofpublicationpatterns,productivityoflibrarian,articletypes,researchmethodologiesemployed,andics,throughcollaborativebyTaiwanandChinalibrariansinselectedjournalsfrom1998to2002wereexaminedinthisresearch.Authorcharacteristics,suchasproductionofindividual,institutionalaffiliation,andco-authorshipwerealsostatisticalanalyzed.Threemajorfindingsstandoutfromthisstudy;first,percentageofTaiwanlibrarianauthorwithintheoverallauthorpopulationinselectedjournalswaslowerthanthatinChina.Second,“Research”typeofarticlesaresurprisinglyrareinChina.Andfinally,collaborationsbetweenlibrariansorwithotherprofessionsincreasedthroughtheyearsbutwerenotsopopularinTaiwanuntilnow.Basedonthesefindings,thisstudysuggeststhatlibrariansinTaiwanshouldconstantlypursueworkingwithfellowlibrariansorotherprofessions,andforChina,libraryandinformationeducationshouldimprovetrainingonmethodology. 565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臺灣與中國圖書館館員期刊文獻發表之比較研究 WEN-YAUCATHYLINDepartmentof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NationalTaiwanUniversity, No.1,Sec.4,RooseveltRoad,Taipei,106,Taiwand91126003@ntu.edu.tw 壹、前言 圖書館事業因受到新科技的影響,除了業務與關懷面變得更多元化之外,變化的速度亦十分驚人。
而現代更是事事講求證據與理論基礎,圖書館館員如果不做研究即改變服務方向或方法、制定決策或新政策,都反而可能引發更多圖書館與讀者間的衝突,甚至形成新的問題,顯見研究對圖書館的服務是極為重要的。
雖然欲提高館員的專業能力並不只有做研究這個方法,但是透過做研究,並且將其成果出版卻是其中最具體的作法之
一。
臺灣在民國90年1月17日由總統公佈的「圖書館法」第九條即明定,圖書館辦理圖書資訊之相關工作時,應包括研究發展的業務。
在中國方面,由中國國家教委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1987年6月6日頒佈的【國家教委所屬高等學校實行「圖書、資料專業職務試行條例」的實施細則(試行)】第三章「專業職務任職條件」中,也規定欲晉升為副研究館員者與研究館員者皆必須對圖書館學、情報學或其他某學科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較深的研究,且應有一定水準或較高水準的論著。
因此從法律的觀點來看,做研究的確是圖書館員的工作任務之
一。
關於圖書館員文獻發表的研究早在1960年代初期就受到學者的注意,Harvey(1961)在關於圖書館館員升遷的文章中提到文獻發表與職務高低或升遷之間是有關聯的。
另一個早期的研究則指出,館員是否具有博士學位與文獻發表的數量間有關係(Bloomfield,1966)。
在臺灣,以圖書館館員作者為研究對象的著作極為罕見,在期刊文獻方面,僅有林雯瑤(2004)的「臺灣地區圖書館館員期刊文獻發表之研究」。
在學位論文方面,亦無直接相關的研究,僅有施孟雅(1992)的「從專業期刊文獻分析我國臺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略有提及期刊文獻的數量、主題、作者數量、研究方法等,但其重點並不在館員作者的分析。
近年則有林欣怡(2005)的「臺灣與日本圖書資訊學研究之比較」,對期刊文獻作者身份為各類型圖書館館員者,比較臺灣與日本的差異情況,但與館員作者相關的議題僅是該論文研究問題的一小部分。
中國方面的相關研究則有白崇遠(1997)針對1993至1996年間四種圖書資訊學專業期刊的1,174篇附有「作者簡介」的文章進行作者計量分析。
安克駿(2000)統計了1997年至1998年間,13種中國圖書館學的核心期刊共4,031篇論文,並分析女性館員發表論文的狀況與心態。
另外,李子丰(2003)以1994年至2002年間廣東醫學院圖書館館員所發表的專業論文為研究對象,分析其文獻成長、主題、所出版之期刊等。
有關作者期刊文獻發表的實證研究在美國則為數不少,大部分是以特定一種或多種期刊在特定時間內的文獻為研究對象,例如Krausse與Sieburth(1985)對1973年至1982年間出版的12種圖書館學期刊進行作者分析研究、Watson(1985)研究1979年至1983年間11種主要的圖書館學期刊作者、Buttlar(1991)研究16種圖書館學研究導向期刊的作者之性別、職位、所屬機構、地區等特質、Raptis(1992)針對5種英文、對國際發行且出版地分屬英國與丹麥的期刊進行作者研究等;或是研究特定圖書館或特定類型圖書館館員的出版狀況,例如Chapman與Pike(1993)以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期刊文獻發表為研究對象、Weller等人(1999)的大規模作者特質分析、Bahr與Zemon(2000)研究大學與學院圖書館館員在College&ResearchLibraries(C&RL)與JournalofAcademicLibrarianship(JAL)兩種期刊上發表的狀況。
其中相關研究中,對學術圖書館館員學術文獻生產力的研究最為常見。
566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近年來臺灣與中國的圖書資訊學領域接觸頻繁,不僅許多單位有期刊文獻交換等資源共享或館際合作等計畫,在專業人員間的溝通與意見交換亦是極為常見。
本研究將針對臺灣與中國圖書館館員在特定期刊發表文獻的數量、分佈狀況,以及各類型圖書館館員間文獻發表的差異、合作研究與否、圖書館館員關注的議題、使用的研究方法等議題深入探討,以了解兩地圖書館館員除日常繁重的業務外進行研究的狀況,並加以分析比較,期望能為兩岸尋求值得對方借鏡與警惕之處。
貳、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對象與限制 本研究僅針對較具研究傾向、出刊穩定且有公開徵稿的期刊為研究對象。
在臺灣方面,選入十種期刊。
中國方面由於圖書資訊學出版品豐富,且有「圖書館學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等各種核心期刊核定的標準清單可供參考,但考慮資料完整性與取得便利等問題,僅將多種核心期刊書目中重複的四種期刊納為研究範圍,期刊清單詳見表
一。
本研究的文獻收錄範圍自1998年至2002年間出版之圖書資訊學相關期刊文獻,不包括書籍、學位論文、研究報告、會議論文等其他出版形式的文獻。
作者中只要至少有一位是圖書館館員,該篇文獻即為本研究之分析對象。
在文獻類型方面,不包括研究範圍期刊中的新聞、編者的話、書評、文摘、書目、會議消息、會議記錄、活動簡訊、大事記、出版消息、意見交流或論談、述評等。
文獻主題則僅包括與圖書資訊學相關之文獻。

一.研究範圍之期刊 出版地期刊名稱 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分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淡江)圖書資訊學刊(臺大)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師大)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會報)國家圖書館館刊(國圖)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世新)圖書與資訊學刊(政大)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市圖) 中國圖書情報知識圖書情報工作情報學報中國圖書館學報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將期刊文獻分為「研究型」、「泛論」、「介紹與經驗分享」三種。
其中「研究型」是指具備研究方法,並且獲得完整的研究結果﹔「泛論」則是對特定主題進行相關文獻比較、分析,並且有完整的描述﹔「介紹與經驗」則指對特定圖書館、服務的介紹與陳述,或作者經驗分享、見解與建議。
本研究參考羅思嘉等人(2001)關於圖書資訊學學術文獻主題分類體系的研究結果為主,並依本研究需求加以修正,將研究主題分為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行政與管理、技術服務、讀者服務、圖書館資訊理論與基礎、圖書資訊技術、圖書與文獻、其他等八大類。
本研究也參考Powell(1991)、Busha與Harter(1980)、施孟雅(1992)等人之文獻,輔以本研究需求,將研究方法分為調查法、實驗研究、歷史與書目研究、個案研究、書目計量學、作業研究、系統分析與設計、疊慧法、評鑑研究、其他等十大類。
作者所屬單位性質則區分為學術圖書館、技專院校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專門圖書館、其他等七類。
參、研究結果分析 符合本研究範圍的十種臺灣期刊在五年時間區間內共出版1,111篇文章,四種中國期刊出版2,595篇文章。
以下將針對論文數量、各期刊館員作者比例、文獻性質、研究方法、研究主 567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題、作者特質等逐項分析研究結果。

一、論文數量分析 在臺灣的十種期刊中,符合研究條件的文章有1,111篇,作者為館員的文章有355篇;中國的四種期刊中,符合研究條件的文章有2,595篇,其中為館員所著者為1,167篇,相關統計詳見表二與表
三。
在臺灣由圖書館出版的期刊館員投稿的比例較高,由系所主導發行的則館員作者比率偏低,由此可見期刊的屬性可能對作者的投稿決定與編輯者的用稿決定皆有影響。
在中國這個部份由於所選的期刊並無出版單位為圖書館者,因此無從比較。
然而兩個圖書館學會所發行的刊物中,作者是館員的比率都不高,圖書館員理應在學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國圖書館學報亦有為實務從業人員所專設的「實踐研究」、「事業發展」等專欄,作者為館員身分的比率偏低的確讓人意外。

二.臺灣各期刊中館員作者之論文比率 文章篇數館員著作館員著作所佔比率 大學會報分館國圖淡江世新台大政大師大市圖總計 圖書館 1231061417913412840143701471,111 57 27 81 44
9 13
6 40 13 65 355 46.34%25.47%57.45%55.70%6.72%10.16%15.00%27.97%18.57%44.22%31.95% 表
三.中國各期刊中館員作者之論文比率 文章篇數館員著作館員著作所佔比率 中國圖書館學報393150 38.17% 情報學報519108 圖書情報知識520298 20.81% 57.31% 圖書情報工作1163611 總計2,5951,167 52.54% 45.01%
二、文獻性質分析 文獻性質方面,臺灣的研究性型的文章有76篇,佔21.41%,泛論型的文章有234篇,佔65.92%,介紹與經驗分享型的文章有45篇,佔12.68%,這樣的結果與施孟雅的研究相近。
由於泛論式的文獻量超過60%,可見臺灣的館員還是習慣撰寫文獻探討式的作品。
在中國方面狀況則與臺灣有很大的差異,在1,167篇文章中,研究型的文章僅有66篇,佔5.66%,泛論型的文章有219篇,佔18.77%,介紹與經驗分享型的文章則為最大多數,高達882篇,佔75.58%。
顯見,中國館員使用正統研究方法的研究性文獻數量偏低,大部分的文章是經驗分享、抒發己見或提出各種綜合性、專指性的建議,既使完整的文獻探討也不多見。

三、研究方法分析 臺灣在76篇研究型文章中,館員作者最常採用的研究方法是調查法,其次是歷史書目法,這與施孟雅(1992)、Raptis(1992)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
中國館員在本研究範疇中最常採用的研究方法則是書目計量學,其次為調查法,但是比率相差懸殊。
相關統計詳見表
四。
許多國外與臺灣的研究都顯示,圖書館員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調查法,本研究亦呈現相同的結果。
但在中國調查法顯然並不十分受到圖書館員的青睞,最常被使用的反而是在其他地區較少使用的書目計量學。
通常調查法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與時間,而且需要受訪者的配 568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合,對幅員廣大且民情相對保守的中國來說或許實施上有一定的困難。
另外,書目計量學的方法顯然在中國十分受到重視,許多圖書館員利用不同的期刊組合、年份組合研究某些期刊、某一個主題或某一群作者的狀態,不僅在研究主題上非常蓬勃,對書目計量學方法上也有許多創新。

四.館員作者採用之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調查實驗歷史書目個案內容分析書目計量作業系統疊慧評鑑其他總計 臺灣篇數41
3 百分比53.95%3.95% 810.53% 11.32% 67.89% 45.26% 33.95%
0 0 1076 0.00%0.00%13.16%100% 中國篇數
9 1 百分比13.64%1.52% 00.00% 00.00% 00.00% 4669.70% 23.03%
0 2
6 66 0.00%3.03%9.09%100%
四、研究主題分析 本研究逐一判讀每篇文獻內容主題,研究結果顯示臺灣館員作者最感興趣的研究議題為圖書資訊技術,其次是讀者服務,再次之為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
由於網際網路、電子資源的興起,讓館員不得不面對更多的新技術,因為這樣的挑戰,而反映在研究的主題上,是非常合理的。
再者,讀者服務、公共服務的議題在圖書館的服務概念由管理、資源導向轉成讀者導向之後,一直是圖書資訊學研究的顯學,相關的研究議題自然是圖書館館員所關注的焦點。
中國館員作者最感興趣的主題也是圖書資訊技術,其次為技術服務,再其次為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
相關統計詳見表
五。
臺灣的館員比中國的館員更關心讀者服務的議題,而且比率相差甚多。
由於臺灣是民主國家,因此讀者的利益往往被放在最優先,這樣的想法自然投射在館員所關心的研究議題上。
反觀中國,對技術服務的重視高於對讀者服務的重視,顯示中國的圖書館經營還是比較技術導向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其他主題文章多半跨出圖書資訊學的傳統範疇,與產業有高度的相關性,例如與資訊產業的產值、服務、消費等相關的主題,知識經濟、科技人員績效評估、作者資訊價值評估等,其中還有多篇文章是談及產業競爭情報甚至國家競爭情報的議題。
這些議題都是利用圖書資訊學界與業界既有的方法與資源為基礎,與異業結合而產生的新領域。
中國的館員在這方面的確有較高的敏感度與廣度,非常值得臺灣的業界與學界同道借鏡。

五.館員作者研究主題 主題類別事業行政管理技術服務讀者服務理論與基礎圖書資訊技術圖書與文獻其他總計 臺灣篇數46 50 44 71 33 93 14
4 355 百分比12.96%14.08%12.39%20.00% 9.30% 26.20% 3.94%1.13%100.00% 中國篇數151百分比12.95% 1089.26% 20017.15% 1149.78% 14812.69% 40534.73% 181.54% 2211661.89%100.00%
五、作者特質分析
1.第一作者 在臺灣館員作者的355篇文章中,共有189位第一作者,其中175位第一作者為館員。
僅著有一篇文章的館員有110人,產量最高的作者共發表了16篇文章。
在產量前五名的作者中,有兩位是圖書館館長,其他三位皆為組織中的二級主管。
臺灣館員作者產量的中數為6.5篇,若僅計算第一作者,則每位館員作者的生產量平均數為1.92篇。
作品超過6.5篇的作者有6位,共發表了63篇文章。
相關統計詳見表
六。
569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中國的1,167篇文章中,共有870位第一作者,其中有858位為館員。
僅著有一篇文章的館員有680位,產量最高的作者生產了11篇文章。
在產量前六名(其中三人同名次)的作者中,有五位為副研究館員兼主管,一位為助理館員。
中國館員作者產量的中數為5篇,若僅計算第一作者,則每人的生產量平均為1.34篇,作品超過5篇的作者有11位,共發表了80篇文章。
相關統計詳見表
七。

六.臺灣館員作者作品數 文章篇數館員第一作者人數佔作品數百分比佔作者數百分比
1 2
3 4
5 6
7 8
9 101316總計 110 33 13
8 4
1 1
1 1
1 1 1175 30.99%18.59%10.99%9.01%5.63%1.69%1.97%2.25%2.54%2.82%3.66%4.51% 58.20%17.46%6.88%4.23%2.12%0.53%0.53%0.53%0.53%0.53%0.53%0.53% 表
七.中國館員作者作品數 文章篇數館員第一作者人數佔作品數 百分比佔作者數 百分比
1 2
3 4
5 6
7 8 1011總計 680 129 26
9 3
5 3
1 1
1 858 58.27%22.11%6.68%3.08%1.29%2.57%1.80%0.69%0.86%0.94%98.29% 78.16%14.83%2.99%1.03%0.34%0.57%0.34%0.11%0.11%0.11%98.62%
2.作者所屬機構分析 在所有臺灣館員作者的文章中,來自學術圖書館的館員最多,佔全部文章的39.72%,中國的學術圖書館館員也發表50.13%的文章,這樣的研究結果與Krausse與Sieburth(1985)、Watson(1985)、Metz(1989)、Terry(1996)、Weller(1999)、Foote(2001)等人的結果都相似,由此可見兩國的學術圖書館館員皆為期刊文獻生產力最強的族群。
臺灣學術圖書館館員發表文獻較其他類型圖書館館員多的可能原因之
一,是在本研究所選擇的期刊中,有兩種文獻產量高的期刊為大學圖書館發行,這樣的發行性質直接鼓勵了學術圖書館館員的文獻發表。
公共圖書館館員的生產力僅次於學術圖書館館員佔23.38%,在本研究中,有兩種期刊的發行者為公共圖書館,但是公共圖書館員的生產量不及學術圖書館館員的一半,可能因為公共圖書館所服務的讀者社群本來就比學術圖書館的讀者不具研究性,因此公共圖書館館員研究的需求與壓力也遠低於學術圖書館館員。
中國的技專圖書館館員發表31.02%的文獻,僅次於學術圖書館館員,公共圖書館館員的期刊文獻生產力排名第
三,而且僅佔11.23%。
更進一步比較臺灣與中國館員作者所屬機構的差異,可看出中國學院與專科圖書館的館員在研究方面是明顯比臺灣的同類型館員活躍;但是在公共圖書館方面臺灣館員的研究活力又比中國的公共圖書館員強。

3.合著者 在本研究中,由單一的臺灣館員作者完成的文章為304篇,僅有51篇文章有合著者,其中作者為兩人的有39篇,是合著文獻中最常見的狀況。
在中國館員作者方面,合著則是非常普遍的現 570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象,有三分之一的文章是以合著的方式完成。

八.館員作者所屬機構 類型 臺灣篇數百分比中國篇數百分比 學術圖書館 14139.72% 58550.13% 技專圖書館 3610.14% 36231.02% 公共圖書館 8323.38% 13111.23% 國家圖書館 5014.08% 131.11% 學校圖書館 30.85% 10.09% 專門圖書館 4211.83% 746.34% 其他 00.00% 10.09% 總計 355100.00%1,167100.00%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臺灣館員作者的51篇合著作品中,有20篇是與不同機構的作者合作,佔39.22%;中國館員作者的379篇合著作品中,則有144篇是與不同機館的作者合作,佔37.99%,兩者的比率非常接近,也都很高,顯示館員進行研究的合作對象有將近四成不是自己的同事,這可現象可以解釋成館員有尋求業外協助,或業外人士尋求館員協助的趨勢。

九.館員合著狀況 作者數臺灣篇數佔所有文章百分比中國篇數佔所有文章百分比 2人3910.99%29825.54% 3人8 2.25%66 5.66% 4人及以上4 1.13%15 1.29% 總計51 14.37%379 32.48% 肆、討論與建議 綜合本研究的結果得知,臺灣的圖書館館員對期刊文獻的貢獻還可以再提高。
文獻類型方面,雖然文獻探討式的泛論文章也可以幫助我們對某個議題更了解,但是如果沒有實證研究,仍是難以解決問題的,因此館員們仍應加強研究型文獻的生產。
從文獻性質與研究方法之結果顯示,中國圖書資訊學的養成教育中亟需加強研究方法的訓練,如此才能有效提升館員的研究能力。
除了館員自己應該增強做研究的動機外,圖書館一定要支持館員做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發表,而具體的支持應該表現在提供鼓勵措施(包括實質與精神上的褒揚)、訓練、考評、經費上的援助、顧問服務、設備的援助、精神與專業網絡上的支持等(Neal,1995)。
在臺灣的大學普遍沒有研究員制度或類似教師的終身聘任制度的情況下,學術圖書館館員的表現已屬不凡,為了更增強館員的研究能力,或說,為了讓館員能名正言順地做研究,並利用研究的成果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提升服務品質,建議臺灣的大學圖書館應設立研究員制度,或將教師聘任的制度引進圖書館中。
而臺灣的國家圖書館雖然設有研究部門,部份公共圖書館也有研究員制度,但這兩者的研究成果並不理想,值得有關單位注意改進。
中國目前在館員之上設有副研究館員與研究館員,其晉用標準中研究與發表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本研究礙於部份期刊資料並無提供館員職級,因此無法準確分析作者職稱,但在研究過程中可約略窺見發表文章的作者的確以副研究館員的層級最普遍,另外需要藉助發表文章來晉升為副研究館員的館員層級也不在少數,爰此,我們可以推論研究館員制度的設立的確有鼓勵館員研究與發表的功效,值得臺灣圖書資訊界學習。
中國館員作者在研究主題的選擇上廣度十足,例如在中國加入WTO之前,有多篇文章探討加入WTO後圖書資訊界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尤以著作權的討論最為熱門;在知識經濟來臨的今日,中國的館員也注意到許多與資訊產業相關的議題,比方如何與企業合作、資訊產業的產 571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 值、服務、消費模式等,其中更有多篇文章是談及產業競爭情報甚至國家競爭情報的議題。
這些議題都是利用圖書資訊學界與業界既有的方法與資源為基礎,再與異業結合而產生的新領域。
中國的館員在這方面對趨勢有高度敏感性,非常值得臺灣的業界與學界同道學習。
比較研究的主要目的除了了解自身的環境與狀況外,也希望藉助他人的經驗進而透過學習其長處,警惕其短處而得到進步。
本研究囿於時間與人力的限制無法進行更大規模的比較,建議未來研究相關議題時,當將範圍擴大到更多種類的中國期刊,甚至工作報告、會議論文、專業活動的參與等其他類型的文獻也都值得深入探討;另外,除了從生產力的觀點了解現況外,也可以深究館員為何發表或不發表文章的動機,以驗證本文對諸多現象的推論,如此才能呈現更精確的狀況,並可提供圖書資訊學的同道更多值得參考與借鏡的觀點。
參考文獻 Bahr,
A.H.&Zemon,
M.(2000).CollaborativeAuthorshipintheJournalLiterature:PerspectivesforAcademicLibrariansWhoWishtoPublish.College&ResearchLibraries,61
(5),410-419. Bloomfield,
M.(1966).TheWritingHabitsofLibrarians.College&ResearchLibraries,27
(2),109-119. Busha,
C.H.&Harter,
S.P.(1980).ResearchMethodsinLibrarianship:TechniquesandInterpretation.NewYork,NY:AcademicPress. Butter,
L.(1991).AnalyzingtheLibraryPeriodicalLiterature:ContentandAuthorship.CollegeandResearchLibraries,52
(1),38-53. Chapman,
K.&Pike,
L.E.(1993).PublicLibrariansasAuthorsintheLibrarySciencePeriodicalLiterature:anExaminationandProfile.PublicLibraryQuarterly,13
(3),4761. Foote,
M.(2001).CollaborativeAuthorshipinNorthCarolinaLibraries:Past,Present,andFuture.NorthCarolinaLibraries,59
(1),20-24. Harvey,
J.F.(1961).AdvancementintheLibraryProfession.WilsonLibraryBulletin,36
(2),144-147. Krausse,
S.C.&SieburthJ.F.(1985).PatternsofAuthorshipinLibraryJournalsbyAcademicLibrarians.SerialsLibrarian,9
(3),127-138. Metz,
P.(1989).AStatisticalProfileofCollege&ResearchLibraries.College&ResearchLibraries,50
(1),42-47. Neal,
J.G.(1995).TheLibrarianResearchandPublicationImperative.[Editorial].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17
(3),199-200. Powell,
R.R.(1991)GuidestoConductingResearchin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InCharlesR.McClure&PeterHernon(Eds.)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PerspectivesandStrategiesforImprovement﹐(pp.18-22).Norwood,NJ:Ables. Raptis,
P.(1992).AuthorshipCharacteristicsinFiveInternationalLibraryScienceJournals.Libri,42
(1),35-52. Terry,
J.L.(1996).AuthorshipinCollege&ResearchLibrariesRevisited:Gender,InstitutionalAffiliation,Collaboration.College&ResearchLibraries,57
(4),377-383. Watson,
P.D.(1985).ProductionofScholarlyArticlesbyAcademicLibrariansandLibrarySchoolFaculty.College&ResearchLibraries,46
(4),334-342. Weller,
A.C.,Hurd,
J.M.&Wiberley,
S.E.Jr.(1999).PublicationPatternsofU.S.AcademicLibrariansfrom1993to1997.College&ResearchLibraries,60
(4),352-362. 白崇遠。
(1997)。
關於圖書館學情報學論文作者的計量分析。
圖書情報工作,238期,25-29。
572 Asia-PacificConferenceonLibrary&InformationEducation&Practice,2006安克駿。
(2000)。
中國女館員發表科研論文的狀況和心態。
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6期,91。
李子丰。
(2003)。
近九年廣東醫學院圖書館發表專業論文分析。
廣東醫學院學報,21卷4期,410-411, 413。
林欣怡。
(2005)。
臺灣與日本圖書資訊學研究之比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臺北市。
林雯瑤。
(2004)。
臺灣地區圖書館館員期刊文獻發表之研究。
大學圖書館,8卷1期,167-192。
施孟雅。
(1992)。
從專業期刊文獻分析我國臺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
臺北:漢美。
羅思嘉,陳光華,林純如。
(2001)圖書資訊學學術文獻主題分類體系之研究。
圖書資訊學刊,16期, 185-207。
573

标签: #php #怎么做 #文件 #文件共享 #收款机 #发送到 #应用程序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