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JIANGZHOUKAN,ZHENJIANGZHOUKAN25日

一只 3
2022年3月 星期
壬寅年二月廿
第546期 周刊 ZHENJIANGDAILY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出版 9版 Tel:0511-85010056 本报网址: 家用监控逐渐兴起, 便利之余的相关风险仍需考量 本报记者笪伟本报通讯员陈辉 日前,一则8岁哥哥教1岁弟弟走路,隔着监控向千里之外的妈妈分享喜悦的视频,打动了众多网友,引得大家纷纷留言转发。
记者采访时发现,随着家用摄像头的热销,不少安装了监控设备的家庭,都纷纷表示这项小小的科技确实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 胡先生的妈妈中风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自己和妻子平时都要上班,于是从中介请了保姆在家中帮忙照应。
“说实话,我们看了一些网上的新闻,心里也有点顾忌,怕老人被照顾得不好。
”胡先生请来专业的安装师傅,在妈妈的卧室等多个房间里安装了摄像头,自己和妻子的手机上装了软件,单位上不忙的时候,就点开来看看,“心里放心多了。
” 小涛的父母每天晚上八点多钟才能下班,接孩子放学、看孩子吃晚餐、做作业这些事情只能拜托家中的老人了,“可孩子的爷爷奶奶总和我告状,说孩子不听话,做作业也磨蹭,老人管不动他,学习成绩更是不理想。
这一顿告状,大人孩子都不高兴。
”于是,小涛的妈妈去商场买了一只球形摄像头,就放在孩子的书桌上,每天孩子做 作业的时候就打开,我和他妈妈会远端观看,还能和孩子实时对话。
我们和孩子约法三章,如果作业完成得快,表现好,就给他一定的奖励。
“其实我们也没多少空闲时间盯着手机看同步画面,可孩子有了这个摄像头,仿佛爸妈就在身边,学习自觉多了,效率也高了。
”小涛爸爸说。
“我有点强迫症,每次外出总怀疑自己没把门关好,曾经还为这事赶回去几次,结果都是白跑一趟,为这事自己也挺痛苦的。
后来想了个办法,花了两百多块钱,装了摄像头,就对着我家的门锁,有时候突然怀疑门没关好,就把摄像实时画面调出来看一眼,现在我这个强迫症都好多了。
”市民林小姐笑着说。
“90”后的陈小姐养了两只宠物猫,平时早出晚归,上班的时候,两只猫就关在自己租住的房屋里,虽说每天出门前都给这两个小宝贝准备充足了猫粮和清水,可装了家庭摄像头后,“心里还是放心了很多。
”陈小姐说,猫猫不会说话,每天在家里做些什么我也不知道,装上摄像头,我空闲了能看看它们,猫猫有时候打盹、有时候玩玩具,自己看着感觉也挺减压的。
简单易用,销量可观 蒋经理是一位多年从事摄像头销售安装的专业人士,他告诉记者,如今的家庭摄像头,突破了专业的限制,简单易用,价格也不高,已经进入了大量的普通家庭。
蒋经理说,摄像头都是希望取最大的角度,观察到最大的空间,当然也有一些特定角度的需求,例如对着门锁,对着灶头。
以前多是为了防盗,现在功能多了,有的是看护需要、有的是想随时能看到异地的亲人、有的是为了缓解自身的强迫症……摄像头价格不高,但是基本带音频、视频、转向、实时监控、闯入报警、录像查询等功能。
家里有老人、孩子、宠物的,安装家用摄像头的比较多。
也有一些企业安装,给蒋经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家企业特意在食堂倒菜的泔水桶上装了一只简单的家用 摄像头,“也就是希望员工不要浪费粮食,打饭的时候可以多次少取,尽量少倒饭菜。
” 还有一些门店,在门口和室内安装了摄像头,特别标明“此处有监控”,也能起到一个震慑作用。
蒋经理说,以前店铺里的摄像头是一个追一个,现在大多是对照着安装,互相监督,防止破坏。
在大市口某数码销售点,记者看到,卖摄像头的商家很多。
一名女商户十分热情地介绍自家产品:“我试给你看看,画面特别清楚。
”价位几十元到五百元不等。
就在记者停留的一刻钟时间,就有两名顾客前来咨询。
不仅在实体店有销售,记者看到, 网上的销售量也十分可观。
在某网络销售平台搜索“家庭摄像机”,点进去几个排名靠前价位在199元的产品链接,月销售量都在2万多台。
看了一下安装视频,也是简单易上手。
而评价中,大多也都是好评。
安装摄像头也有注意事项 市红旗小学五年级班主任陈老师对记者说:“建议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要信任孩子,不要指望用‘云监控’这种方式来了解孩子,这样不但走不进孩子内心,或许还会渐行渐远。
如果一定要在孩子房间安装摄像头,必须要先征得孩子的同意,特别是一些即将或正在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在此呼吁家长,忙工作外,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陪伴孩子过好青春期。
” “要注意隐私泄露,尽量不要把摄像头安装在卧室或卫生间;对于使用智能家庭摄像头的一些用户,尽量避免有‘前科’的产品,建议买大厂家大品牌;如果是网购,还要多看看已购买用户的评价;如果厂商提供了系统更新,要及时选择最新的系统版本;不要设置非常简单的 密码,密码要有一定的难度;摄像头的方位是由自己操控的,手动或者用手机操作都行,但如果你没有操作,摄像头的方位发生了变化,就要多加注意。
此外,不要迷信监控,监控大多是事后取证的作用,还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蒋经理说。
“安装私人监控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呢?”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屠训说,目前我国法律尚未明文禁止私人安装监 控,也未规定私人安装监控要到公安部门备案。
但这并不表示私人监控就可以任意安装,如果侵犯了公共安全利益或他人的隐私,安装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安装监控,应该告知公共场所管理者,在不侵害其他人隐私的前提下才能安装。
如果在公共场所安装的监控涉及他人的私密空间,则需要征得相对方的同意才能安装。
如果是在居民楼内安装监控,当邻居提出异议时,应协商解决。
如果在自己家中安装监控,在家中仅有家庭成员生活的情况下,则属于个人自由的范畴。
对于聘请保姆的家庭,应使监控的摄像头对准客厅等家庭内部公共区域,避免对准保姆居住的卧室等私密空间,要注意保护保姆的个人隐私。
对于监控摄录的内容需要严格管理和妥善保存,除非办案、取证等需要,不得擅自向他人曝光或者传播,否则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监控安装者在购置、安装私人监控前需详细了解监控的网络安全性能,尽量避免因为技术原因、产品质量或者储存不当导致的自身或者他人权益受损。
一碗面的“进化” □华翔 已经很久不入新闻场的方便面行业,近日屡成焦点。
一个是“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令国内两大方便面巨头陷入舆论的漩涡,相关产品也被陆续下架。
一个则是白象方便面的硬气声明——“没合作,大家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被网友送上了热搜,然后,其各种慈善义举也陆续进入公众视野,不少群众自发掀起了新一轮的“野性消费”,再成热搜。
白象的后续故事,不侃了,夸他的太多了。
想侃康师傅,因为康师傅曾说过一段话,关于一碗面的进化过程—— 面;方便的面;好吃的方便的面;营养的好吃的方便的面;安全的营养的好吃的方便的面。
无疑,康师傅这一次被打脸了。
因为,“安全的”,他自己的承诺,这一次,没做到。
走出舆论漩涡,康师傅需要去做一系列让消费者重建信任的动作。
相信康师傅最终还是能走出来的,毕竟,眼下这个事件漩涡,远远比不上五六年前的那个行业漩涡。
2014年至2016年,中国的方便面市场经历了一次被媒体称之为“断崖式的下跌”。
三年时间,中国消费者减少了近80亿包方便面的食用量。
市场分析师们把坏消息归咎于外卖兴起、消费升级、火车提速以及农民工红利的消失等。
趋势貌似不可逆转,不止一家投行调整了方便面主要生产企业的投资评级,并将其标注为“投资前景黯淡”。
一个证明就是,曾因“非油炸更健康”而风靡一时的爆款方便面——五谷道场,两年亏损超两个亿,在2017年三度被送进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
整个行业前景黯淡,行业中的企业怎么办?可以甩包袱跑路,譬如卖掉五谷道场的中粮集团;可以轻包袱换赛道,譬如本就是多元化经营的统一企业,即使是整个食品业务,其2021年的收入也仅占集团总收入的37.8%。
但康师傅跑不了,因为方便面业务是康师傅的创业之始与立足根基。
跑不了,就定下心来,全力创新,把一碗面做出大学问。
于是,一碗面的进化,由自发到自觉。
早期的方便面,都是只有一个调料包,口味单
一。
康师傅一炮而响,受欢迎的地方就在于加入了酱料包。
红烧牛肉面,让人们真切地尝到了牛肉的味道。
随后几年,康师傅又推出了三包调味料(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脱水蔬菜和肉类)方便面,还有从解决温饱的传统袋装面到兼顾口味与便利的桶面的升级……这是从“方便的面”到“好吃的方便的面”的进化。
面对行业变化与消费者行为变化,康师傅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营销创新三管齐下。
产品创新上,关注消费升级,推出了主打高品质和健康的高端系列产品。
北京冬奥会前,康师傅作为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运动营养膳食合作伙伴,举办了其功能型产品交付仪式暨交付的“高能牛肉营养面”和“轻食牛肉营养粉”,赢得很多运动员的瞩目……工艺创新上,斥资5亿元,打造可检测超过1500项指标的食品安全中心;与江南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联合,成功研发了“食品加工用油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荣获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创新技术奖……营销创新上,向新零售转型,布局数字化渠道升级,满足更多消费场景需求。
还有,为了抓住年轻人的眼光与胃口,康师傅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联合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大赛和创意吃法大赛,覆盖全国200多所院校,影响超过5000万人次……创新不停,就能发展不止。
当康师傅的面变成了“营养的好吃的方便的面”,2020年,康师傅实现收入676.18亿元,其中方便面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6.64%,销量市占率为43.7%,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的增速,都超出了此前市场的预期。
与此同时,高端方便面产品的热销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复苏。
于是,曾经在2017年、2018年大谈“方便面之死”“方便面的衰退,在于其核心价值被冲击的体无完肤”的各路分析师与媒体,再谈方便面行业,却是这样的腔调:“中国的方便面市场缺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好产品。
”“在主动地适应市场与被动的优胜劣汰间,方便面产业也迎来了第二次升级。
”包括直言不讳地夸:“如今的康师傅,已经成了经济实惠、年轻且新潮的中国饮食文化形象,是方便面消费品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碗面的“进化”,挺有趣,也折射出一个行业螺旋上升的轮回。
但我们更当留意地是,为什么说出这句话的是康师傅,领衔“进化”的也还是康师傅?或许,创新不停虽然是关键,跑不了才是最重要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苏舜钦、苏舜元与润州 ➡10版 永恒的梦溪 谁还在看伍迪·艾伦? ➡11版 ➡12版 声明:向本周刊投稿,即视同作者同意授权本报及本报所属平台、合作平台使用,不再另行支付费用。
镇江品读 责编笪伟美编笪伟校对尹敏

标签: #江苏 #多少钱 #长安 #多少钱 #长安 #驾照 #大众 #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