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想要读的书?,还有什么想要读的书?

眼霜 3
加小编私人微信19859625免费分享或扫描二维码订阅公众号 回复“书名”获取对应电子书关注公众号送10000本电子书 本书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对本书有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认识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际关系/meiya著.--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6ISBN978-7-5594-4013-6Ⅰ.①认…Ⅱ.①m…Ⅲ.①成功心理-通俗读物Ⅳ.①B848.4-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06180号认识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际关系meiya著责任编辑李龙姣策划编辑孙文霞刘文文装帧设计周延辉出版发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南京市中央路165号,邮编:210009网址印刷唐山富达印务有限公司开本880毫米×1230毫米1/32印张8.5字数180千字版次2020年6月第1版2020年6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594-4013-
6 定价49.80元江苏凤凰文艺版图书凡印刷、装订错误可随时向承印厂调换电话:(010)83670070 目录 封面版权信息Part1个人成长 你有“见好”的思维方式吗?破解痴迷的最佳方法,不是远离痴迷,而是靠近自己所痴迷的用你过去的成功,点亮未来的成功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知止”的智慧你的内部动力被偷走了吗?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问题往前走做一点是一点你的人生,由那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变铸成Part2亲密关系幸福的婚姻没有模板,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处之道作为女人,你可以直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糟糕的婚姻,其实只是没来得及好转的婚姻没有人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婚姻中的女人都需要一张自我关怀清单女人,要一直一直都有女朋友中国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妈妈不干家务的男人要小心,你极可能会被离婚哟!如何让自己成为好伴侣培养皿为什么排除万难也要和伴侣亲亲抱抱咨询师是如何和丈夫吵架的三观不合,也可以很幸福,关键在于……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让自己高兴很重要愿你能为自己遮风挡雨,不将婚姻视为人生的避难所Part3亲子关系爱我,就给我恰到好处的回应看见,就是爱;回应,就是爱你敢比你的父母更幸福吗?你不知道那些从小就当父母的父母的孩子,活得有多累人要离开父母与伴侣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我不想和妈妈一样,但是我还是和妈妈一样父母不能,孩子也不能成为你糟糕人生的借口为什么你竭力供养着全家人,他们却把你当奴隶真爱一个人,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Part4人生感悟你的人生被别人的评价限制住了吗?如果有一天,你跌落井底,请对自己温柔以待人生最难翻越的是生活,因为它无处可逃小女人才会猜心思,大女人会直接说“我想要”参考书目参考电影和视频 Part1 个人成长 你有“见好”的思维方式吗? 最近几个月我越来越能够感受到自己“见好”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什么叫“见好”的能力呢?就是一个人能够看到生活中那些好的、善意的、正面的人与事的能力。
举两个例子说明我“见好”能力的提升。
第一个例子。
前段时间,我第一次独自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去厦门旅行,随身携带了一个行李箱,背着一个背包,还推着一辆儿童手推车,看起来应该会是一次非常狼狈辛苦的旅行。
但是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获得来自陌生人的帮助。
比如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时,有一位来自福州的男士主动过来和我聊天,我们是同一趟车。
他告诉我,他家有一对双胞胎男孩,我们一起聊养育孩子的一些趣事和烦恼。
后来,排队检票时,他非常热心地帮我拿折叠好的推车,上了车还帮我把行李箱和推车放好。
尽管国内很多地方的出行设施对于带孩子出门的家庭并不友好,比如很多火车站没有直达电梯,也有很多设计不合理的台阶,但是这一路上被他人帮助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他们中有男有女,有单身的,有已婚的,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柔让我感到很温暖,并且深深地记在心上,想着以后自己也要更多地帮助其他人。
我相信,类似的事情以前肯定也在我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次,但是我似乎都忘记了,这一次却印象深刻。
第二个例子。
前几天我和丈夫大卫一起出门办事,打到车的时候,他把车门打开,让我先上,我忽然有一点温暖的感觉,觉得丈夫对我真是体贴。
可这其实并不是他第一次为我这么做,他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每当我们俩一起乘车的时候,大卫总是先给我开车门,只有这一次我看到和感受到了他这一行为表现出的对我的体贴和温柔。
啊,原来过去这么多年,我都把丈夫为我开车门这件事视为理所当然。
那天我上车之后,感激地对丈夫说:“谢谢你一直以来都先为我开车门,先让我上车。
”丈夫特别高兴地开我玩笑:“你现在才注意到啊?!” 这两个例子是不是说明我“见好”的能力提升了呢? 曾经的我是个非常挑剔和负面的人,总是容易看到人和事中不好的那一面,甚至明明是好事情我都会挑剔和不满。
比如谈恋爱的时候,大卫送我一台豆浆机,我嘴巴上不说,心里却在挑剔:为什么不送我一条漂亮的项链?为什么送这么难看和笨重的豆浆机?不懂得送礼物也就算了,审美也很差劲啊! 当时的我完全看不到别人行为背后的善意与温柔。
人家送了你礼物,表明对你在意和用心。
送你的豆浆机背后有一份美好的愿望和关心,希望你饮食更健康,生活更好……这些我通通看不见,只看到豆浆机的外形不符合我的审美期待。
后来,我们同居时,两人一起分担家务,我也会挑剔他做的家务:碗没有洗干净,拖完地板的拖把没有拧干,晾晒的衣服弄得皱巴巴的…… 现在想起来,这样的自己还真是不好相处,甚至有点讨厌呢! 你呢?是不是也和曾经的我一样,总是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不好,看不到别人身上的好?或者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看人和看事总是比较负面的人呢? 我有一个朋友的妈妈就是如此。
丈夫休息在家,为全家人做顿饭,她就把每一道菜都负面点评一番,这一道菜盐多了,那一道菜油多了,还有一道菜卖相不好。
女儿给她买了一件衣服,她会说,这是什么款式啊,一点儿都不好看。
有朋友邀请她一起出去旅行,她会抱怨说,还不是因为她找不到伴儿,而且和我在一起,我可以给她拍出更好看的照片,她这才找的我。
…… 总之,她怎么样都不会说你好,总是习惯批评、打击、否定你。
我发现,在生活中,像曾经的我和朋友的母亲这样的女人真的超级
多,甚至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
我的姨姨、姑姑、婶婶们对自己的丈夫都是这种否定、批评的模式:“你怎么这么邋遢啊?”“你挣钱怎么这么少啊?”“你要是有本事,我们的生活能过成这样吗?”“你看看你,干的是什么事情啊,让你做事情,我还不如自己干了!” 我的来访者中女性居多,她们中的很多人也习惯用一种批评、嫌弃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伴侣。
而她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对待她们的,多是否定、批评,极少认可、赞美和鼓励。
这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有关。
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奉行“赞美会导致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批评才能使人进步”这样的观念和准则,他们的教育是训斥、挑剔、责备和打骂孩子,因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
比如,当孩子考试考了95分,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很多父母会说:你看谁谁家的某某某,人家可考了100分,你想想自己为什么会丢那5分…… 老一辈的父母不会当面认可孩子,也不会在外人面前称赞自己家的孩子,他们习惯的做法是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是谦虚的表现,也许也是一种社交上的安全策略。
在多年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有很多来访者告诉我,小时候自己被父母认可、肯定、赞赏的时候特别少,更多时候是批评、否定和责骂。
父母的批评和否定给他们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创伤。
在父母批评、挑剔、打击、否定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我价值观很低,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
他们遇到困难和挑战也难以坚持,容易放弃。
他们还会内化和复制父母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都习惯持批评、否定、打击的态度,进而和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我也是这样长大的。
在我的原生家庭中,妈妈经常批评、否定、打击伴侣和子女。
她觉得爸爸是个没有用的人,嫌弃他什么家务都做不好,经常数落他做得不对不好的地方。
我做的很多事情在妈妈眼里都是不好的,读课外书不好,待在房间里看电影不好,在学校即便我考了100分,也换不来妈妈的一句表扬和认可。
但幸运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学习成绩好,我遇到许多给予我认可、肯定和鼓励的老师,这让我获得了一些自信而没有变得很自卑。
我不喜欢妈妈对待我们的方式,但开始恋爱后,我悲伤地发现自己复制了妈妈对待爸爸的模式,习惯去挑剔、批评和否定自己的伴侣。
而这样的方式就容易导致很多的矛盾。
于是,我下定决心改变,在生活中去练习看到对方身上好的部分,学习去赞美和认可对方。
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中,我们也要训练自己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即“无论来访者的品质、情感和行为怎么样,咨询师对其都不做任何评价和要求,并对来访者表示无条件的温暖和接纳,使来访者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作为一名咨询师,在工作中要看见来访者身上好的、正面的地方,懂得认可和赞美来访者,为其赋能,帮助其找到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这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以资源为取向而非以问题为取向的正面的思维方式。
我记得自己在很多心理咨询师治疗技术的培训课程上都接受过这样的思维训练。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练习是:让我们和相识半天或者一天的同学,相互真诚地赞美彼此三分钟。
有的老师布置的练习是:找一个你不喜欢的人,或者你觉得无关紧要、容易被忽略的朋友或亲戚,罗列一下她/他身上的优点。
这些练习都是在培养一个人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
只有咨询师自己拥有这样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才能影响来访者,促使他转变思维。
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到的就是不同的部分,关注的重点就不同。
我有个心理学老师曾讲过一个自己买鱼的故事。
有一天清早,他在菜市场排队买鱼。
轮到他的时候,他看到卖鱼的小伙子捞鱼、杀鱼的一系列动作麻利又娴熟,杀了鱼后还会用清水把鱼冲洗干净,把鱼装进袋子后,他还会在外面再套一个干净的袋子,然后再递给顾客。
我的老师就夸他:“小伙子你做事情真的很用心细致啊!”然后还感谢他,“谢谢你多装了一个袋子,这样拎着就不会弄脏其他的东西了,考虑得很周到。
” 那一刻,卖鱼小伙非常开心,露出灿烂的笑容,也感谢老师的称赞。
之前无数的顾客都把小伙子所做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但是这一刻他的细致和用心被人看见了,我想他内心一定是又感动又喜悦。
这件小事,一定会成为这位心理学老师和卖鱼小伙那一天的亮点。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句名言:“一句赞美我的话,就可以使我活上两个月。
” 渴望被人看见,被人夸奖、赞美和认可,这是我们人性的需要。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你可以说“只剩半杯水”,也可以说“还有半杯水”。
半杯水都是一样的,都是事实,但是关注点不同,描述就不同,给人的心理感受也不同。
说到底,每个人都活在自己为自己建构出来的世界里,你选择看见 什么,比你事实上是怎样的更加重要。
一个人如果有“见好”的能力,他就拥有了一双扫描和记录世间美好
的眼睛。
他能够给自己,也能够给他人带来很多的快乐和满足。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好?或者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好呢?现在试着找一找自己身上的10个优点,或者自己生活中10个好的地方吧! 你对自己的孩子和伴侣满意吗?是不是经常觉得他们问题和毛病多多?现在也试着找一找他们身上的10个优点吧!这么做之后,你一定会有很不一样的内心感受。
从这一刻开始,培养自己“见好”的思维方式吧,让自己也拥有一双透视世间美与善的眼睛。
破解痴迷的最佳方法,不是远离痴迷,而是靠近自己所痴迷的 有的未婚女性来访者在咨询中,会和我谈到她们痴迷某一个异性的心理困扰。
为什么用“痴迷”这个词呢?因为她们会深深为之着迷,对其充满了爱意与仰慕,会不停地围着对方转,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每天查看对方的朋友圈和微博,完全停不下来。
如果对方让自己做什么事情,哪怕是不合理的请求,她们也会答应。
她们在两性关系中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她们所痴迷的人往往并不在意她们,不喜欢她们,甚至会虐待她们。
我遇到的一位女士痴迷同工作单位的一位有女朋友的男士,因一直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而倍感痛苦。
这位男士时不时地会向她倾诉和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和女朋友吵架了、工作压力大、对领导感到不满等,甚至还让她帮助自己完成收集数据、整理表格的工作,帮自己给女朋友挑选鲜花和礼物。
其实,她深知这位男士不会和现女友分手,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可能,但是她就是无法停止自己的痴迷。
一方面她因为自己一直被对方利用、被不公正对待、被当作情绪垃圾桶而痛苦,另一方面她又安慰自己,觉得可以这样远远地看着对方,陪伴对方,被对方需要也很好,因为她没法想象没有他的生活。
总之,就是虐心又欲罢不能。
这种痴迷显然是不好的,它会伤害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
那破解痴迷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 不是告诉自己,我不要痴迷这个人,我要离开他,这个方法是没有
用的,而是要好好弄清楚我到底痴迷这个人身上的什么东西。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家庭存在 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家人的极力阻碍。
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
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指当出现干扰或者阻碍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他们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同样的,你越是告诉自己不要痴迷他,让自己忘记喜欢他的这件事,你身边的朋友、家人也告诉你不要痴迷对方,你可能就越容易痴迷对方而无法自拔。
心理咨询师则会告诉你,好好去靠近和审视这个人以及你自身,去看清楚这个人为什么会对你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把这个问题弄得水落石出,原因越清楚越有利于你摆脱痴迷。
是他工作能力很强,自信迷人?是他能言善辩,很会表达?是他幽默有趣,会逗大家开心?还是他身上有淡淡的莫名的忧郁气质? …… 弄清楚这些东西之后,就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痴迷这些? 一般来讲,我们痴迷的东西可能是我们自身所缺乏的,或者是我们希望理想的自己所具备的。
也许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满意,希望理想的自己也能独当一面,所以对工作能力强,事业成功的他很佩服; 也许是因为我们内心自卑,缺乏自信,所以才会对外表自信有魅力的他心动; 也许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笨嘴拙舌,也很想让自己变得幽默有趣但做不到,所以看到幽默的他就特别仰慕; 也许是这个人和自己父亲的气质很像,但我们和父亲的关系疏离,所以一直想靠近他又无能为力…… 我们为什么会痴迷这个人?当我们将这个问题搞得越清楚,我们就越容易获得一种解脱感,越容易感觉到放松:“哦,原来,我不是痴迷 这个人,而是痴迷这个人身上的一些东西,一些品质。
”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个人和令我们痴迷的东西分开,不是这个人令我们痴迷,而是他身上展现出的特质令我们痴迷,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看看其他人身上有没有这些同样令我们痴迷的东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喜欢的人,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类人。
这类人身上有我们喜欢的特质或者品质。
这是目标和路径的差别,别把路径当目标。
如果北京是我们的目标,那我们可以坐高铁去,可以坐飞机去,也可以开车去。
不要认为只有一种方式才能到北京。
你要记住这一点,一个人不会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她完全有能力爱上其他人。
那些同样有我们喜欢的特质或品质的其他人中,极可能就有同样喜欢我们,与我们合适,可以与我们共度一生的人。
第三步,努力去塑造自己,让自己身上也拥有令自己痴迷的东西,把自己打造成令自己心动的女人。
如果你被对方展现出来的自信和强大气场吸引,那去想一想怎么让自己也能变得像他一样自信,有气场。
你可以学习色彩和服装搭配,提升自己的外表形象;你可以多读书,提升自己对人对事的理解;你还可以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让自己可以侃侃而谈…… 当我们将痴迷别人的注意力和能量用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时候,对别人的痴迷自然就会减少很多。
如果努力还是改变不了自己,那就学会接纳自己,接纳我们不完美的部分,接纳我们的有限性,接纳我们无法成为那个理想的自己。
总结一下,要想摆脱对一个人的痴迷,应该让自己努力痴迷,不是痴迷这个人本身,而是痴迷对方展现出来的品质,痴迷有这些品质的
群人,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令自己痴迷的人。
以前我在上心理咨询培训课时,老师讲过一个有趣的案例。
一个新手老师,是个小伙子,很害怕去给学生上课,因为他害怕自
己在讲台上会脸红。
上课时,他总是担心自己是不是脸红了,也害怕学生看到自己脸红。
他去找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苦恼。
咨询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要努力让自己脸红,必须努力保证每次上课都能脸红。
于是,这个小伙子上课时开始努力让自己脸红,结果他就是脸红不起来,偶尔能脸红反而觉得自己成功了,很开心。
后来,他对上课脸红不脸红这件事就完全不在意了。
这就是心理治疗中的“悖论处方”。
将原本“不要脸红”的目标巧妙地替换成“努力脸红”,消解了对方思维中“脸红是不好的”这一看法。
当“脸红”被定义为要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成了好事,那“脸红”本身反而就不会让一个人不舒服和在意了。
对于痴迷某人这件事也是如此,让自己不要痴迷是无效的,搞清楚自己痴迷的是这个人身上的哪些品质,然后强化自己对这些品质的欣赏、认可和仰慕,最后让自己也拥有这些品质,才是走出痴迷的最佳方法。
职业选择方面也是如此,很多人对于自己没有机会从事的职业也会陷入痴迷,心心念念,比如有的人做着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心里却想当演员,想拍电影。
那就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当演员,想拍电影,是真的喜欢演戏、讲台词?还是觉得当演员可以被人关注,自己渴望被别人关注?抑或是其他的原因? 那这些原因在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工作中是否存在? 有的时候我们痴迷的其实不是某个人、某件事本身,而是他们背后的一些东西。
搞清楚自己痴迷的到底是什么,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痴迷, 是帮助我们走出痴迷的关键。
雾里看花,因为看不清楚,反而越想得到花。
拨开云雾,好好欣赏和审视这朵花,反而对得到花这件事不执着了。
这是人性的规律。
用你过去的成功,点亮未来的成功 在我们的思维中有一种倾向叫“问题倾向”,即人们对问题,对不好事情的关注是大大超过对资源,对好事的关注的。
不信,你可以在网上看一下新闻,你会发现负面的新闻比正面的新闻要多很多,而且你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更多地放在负面新闻上,相比正面新闻,你对负面新闻的印象也会更深刻。
“聚焦问题”是我们人类大脑的一个特征,也是一直以来心理治疗的模式。
比如一个初中生在学校成绩不好,不遵守课堂纪律,还会经常和同学打架,一般我们就会分析孩子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跟父母离异有关吗?跟妈妈对他的批评有关吗?跟隔代教育有关吗?跟他在更小的时候受到的童年创伤有关吗?是青春期叛逆吗?还是交了一些行为不良的朋友?如此深挖下去,一年半载过去了,原因找了一箩筐,然后各种分析,但是孩子的情况并没有就此改变。
关注是一种力量,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越多,你关注问题,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你关注资源,资源也会越来越多。
最近二十年,心理治疗模式正在发生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从以疾病(问题)为中心变为以健康(资源)为中心,强调和挖掘来访者的优势和潜能,“忽略”他的“问题”,也借由优势和潜能真正有效地改善他的生活。
所以,现在积极心理学、认知疗法、焦点、叙事等关注资源、关注潜力而不是关注问题的治疗流派开始蓬勃发展。
在短焦心理治疗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常常会有类似这样的提问,比如:最近这段时间,你容易情绪波动,但有没有觉得有一些平静的时刻?你和丈夫的关系经常很紧张,但有没有关系好的时候呢?你说你每天喝酒,那有没有保持清醒一两个小时的时候呢? 假如来访者回答“有”,咨询师会继续问下去:发生了什么?当时你在做一些什么? 这就是例外问句。
擅长短焦治疗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培训导师许维素说:“例外,即优势、资源、力量、成功的统称,其存在于问题发生之外的时段,即问题没有发生、问题较不严重、问题发生次数少的时刻,或者平顺、成功、美好的时期。
”她还引用心理学家Corcoran讲到的例外的功能:“例外的思维是找寻优势、方法与资源的放大镜;例外的内容是形塑自我赋能与解决之道的重要素材。
” 例外问句背后的哲学观认为: “问题不会总是一直存在,总会有例外发生。
有效就多做一点,无效就做些不同的事情。
例外的探寻是有效解决之道的线索,从而帮助来访者面对生活的挑战,重获控制感。
” 关注例外,就是关注优势和资源,同时也是让当事人在潜移默化中看到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假如前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去见短焦治疗的心理咨询师,咨询师不会花太多时间分析他的原生家庭、过去经历的负面性事件,而是问例外:哪些时候或者上谁的课时,他的表现会更好一些? 然后分析那时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
比如上数学课时表现更好,因为数学老师会一进门和他打招呼,给他更多的自由,允许他在上课的时候走动,给他布置的作业更简单一些……那让数学老师分享经验,其他老师也如法炮制,“问题学生”的问题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当一个来访者告诉我,他打算换工作,下个月将有一场重要的面试,他感到很紧张很焦虑,而且想到最近这段时间自己面试了三次且都以被拒告终,他更是焦虑得睡不着觉。
我就问他,你目前这份工作面试成功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 我这么一问就引导对方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过去成功的经历上,而不是过去失败的经历上,也引导他看到原来自己是有能力应对面试的挑战的,自己并不总是失败。
这种从自己过去成功经历中获得支持、激励和学习之道的办法曾给我很大的帮助。
当年我因为高考失利加上报考失误,以本科的分数来上海念高等专科学校,那时上海将要举办世博会,会展专业很热门,懵懂的我就报了会议和展览专业。
可是读了半年,我发现自己不喜欢选择的专业,也对三年之后取得的大专学历不满。
那时的我对广告学很感兴趣,喜欢看国内外各种广告图书和获奖广告影片,于是打算一边完成专科的学习,一边自考本科的广告学。
最后,我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十四门专业课的考试,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写论文,申请答辩,最后拿到了广告学本科的学士学位。
之后凭着广告学的专业知识和学历,我进入了广告公司工作。
三年后,我发现自己对心理学的热情超过了广告。
要不要再次转行?我很纠结,担心自己无法成功转行,担心自己二十七岁才开始学习心理学是不是太晚,但是一想到自己曾经有换专业学习的成功经历,我就有了信心。
后来,我报了一年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除了认真上课,记课堂笔记,还看了大量的关于心理学、心理治疗的电影和电视剧,广泛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一个新专业的学习中。
我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就像一盏灯,在我身后向前照耀,指引我在迷茫和不安中不断向前走。
最终,我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再之后顺利转行。
一个人如何能获得更多的成功?很多人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去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就能收获成功。
这当然是一个办法,但事实上,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去分析自己成功的原因才更有可能变得成功。
一个人过去的成功就是一个例外,是一个人生命中的亮光,关注这些亮光,不仅能够赋予他能量,还能帮助他点亮生命中更多的亮点。
自己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和推广,别人的成功经验一样可以学习和推广。
在《瞬变》这本书中,作者希思兄弟讲到改变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找到亮点。
所谓亮点,指的是值得他人效法的成功做法。
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
1990年,有个叫斯特宁的美国人被派去越南协助改善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他不会越南语,也没有可用的资金,只有六个月的时间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任务,他读了大量的资料,研究报告普遍认为营养不良是由卫生状况差、生活贫困、清洁饮用水缺乏、农村居民不重视补充营养等一系列问题综合作用导致的。
他觉得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数百万孩子不可能等到这些问题被解决的时候。
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他四处拜访农村,把母亲们分组,测量孩子们的身高、体重,然后发现,虽然有的孩子家里非常穷,却比一般小孩更高大壮实。
他就想,为什么这些孩子可以长得好呢?他们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他就开始研究那些“亮点”妈妈的做法。
先排除了一些不具代表性的亮点,比如这家孩子有个舅舅在政府机关上班,经常有机会给孩子加餐。
然后,他发现这些妈妈的做法与其他妈妈有很大不同。
首先,这些妈妈每天给孩子喂四次饭,而一般家庭都是给孩子喂两次饭。
“亮点”妈妈喂四次饭的总量实际上与喂两次饭的总量是一致的,但是将这些饭分四次喂,比分两次喂更有利于孩子消化和吸收。
其次,喂养方式不同。
这些孩子的妈妈经常亲自喂孩子吃饭,而一般家庭是任由孩子自行吃饭。
另外,这些孩子吃到的食物种类更多。
他们的父母会去捉一些小虾小蟹,掺在孩子的米饭里。
还有一些父母会在米饭里加入甘薯叶,这种绿叶通常被视为下等食材,但这些下等食材却帮了大忙,因为这些食材补充了孩子在饮食中严重缺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发现了这些“亮点”妈妈的做法之后,斯特宁选择了这样一种推广方法:将妈妈们分组,每十户人家为一组,每个组集中做饭。
参加项目的妈妈每天必须带上虾蟹和甘薯叶,定时在临时厨房里集合,先用肥皂洗手,然后筹备餐点。
这样的方法在当地很快就得以落实和推广。
原因非常简单,这些方法都是本地人的智慧,源自村民的实践经验,必然现实可行,当地人没有理由拒绝,再加上大家一起做饭的社会压力,改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总结斯特宁的成功之道:找到亮点,推广经验。
我忽然想到女神王菲早年的爆红和她模仿两个欧美女歌手有关的事。
那时,王菲虽然歌唱得好,但并没有出名,改了名字也没红,据说还心灰意冷去了国外。
后来她听了爱尔兰乐队TheCranberries(小红莓乐队)主唱Dolores的歌,觉得自己的声音和对方有相似性,开始模仿她的唱腔,练习咽音发声。
他们的一首歌《Dreams》就是王菲《梦中人》的英文原版。
王菲那时还模仿苏格兰乐队CocteauTwins(极地双子星)的主唱,这支乐队是她翻唱最多的乐队,她的很多歌曲,如《胡思乱想》《分裂》《怀念》都是翻唱自他们的歌曲。
王菲那时转变了音乐风格,加入英伦、迷幻、摇滚等元素,成功模仿了这两位和自己嗓音有相似性的歌手,加上她自己的努力和天赋,终于,她在乐坛大获成功。
学习和模仿对了,你就容易走向成功。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功,可以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那些例外,那些亮点(成功时刻和经历),从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学习,挖掘其中的宝藏,看看当时哪些因素和做法促使自己成功,复制和再现这些有效的因素,你就会再次获得成功。
你还可以去找和你背景、条件相似的人,看看他们的人生故事,找到他们生命中的亮点,模仿学习他人的经验,你也一样能够成功。
现在,请你好好想一想你过去的成功经验,看看对现在的自己会有什么帮助。
记住,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知止”的智慧 有一天,我和我妈打电话,听说有个远房亲戚忽然检查出了晚期肝癌,医生说还有一两年的生命。
面对这个诊断结果,他一边治疗,一边硬抗着坚持上班。
除了治病需要花钱,还因为他的工资比较高,月薪有三万多,想多挣一点钱,死后留给老婆孩子花。
我听了之后,想了很多,为什么不把剩下的时间用来好好陪伴家人?或者做做自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生命的最后时光,他这样做会不会有遗憾?这拿命换钱,值不值? 也许这位亲戚是基于对家人的爱才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的诸多来访者和社会上无数人的影子。
有个年轻人,一毕业就进入一家压力非常大的自媒体公司,上班时“996”是常态,有时连着几个月都是“9117”(早上9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一周工作7天)的运转模式。
他几乎没有个人生活,不工作的一点时间也因为之前工作太累只想躺着睡觉。
由于久坐和工作压力大,工作四年,二十六岁的他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胃炎,腰痛发作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胃炎发作的时候他大把大把地吃止痛药。
他告诉我,在他们办公室,有些领导压力比他还大,抽屉里还备有各种头疼药和速效救心丸。
即便是这样,他说自己也不敢辞职或者停止工作一段时间。
因为他有很多的害怕和担忧,害怕辞职换工作就再也找不到像目前这份年薪三十万,未来还可以不断加薪的工作;害怕自己停下来,就会被同龄人抛弃,大家都在飞速向前,你停下来就会被远远地抛在身后…… 我让他思考一个问题:他的身体健康和赚钱、加薪哪一个更重要?他做了一次咨询之后就再没有来过,也许实在是太忙,没有时间吧。
有位女士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给我发消息,说自己的丈夫因长期加班,工作压力太大,缺少休闲和放松而患上了焦虑症,已经吃抗焦虑药一两年了。
除了焦虑症,她的丈夫还有脂肪肝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每天工作都是硬撑和忍受的状态。
最近丈夫的领导决定给他升职,让他从部门主管升为经理。
她和丈夫都有点纠结,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接受升职,因为升职意味着更大的压力,身心问题也许会更严重。
因为后台的消息比较多,我没有及时回复这位读者。
过了两天,这位女士又发来消息说,丈夫已经接受升职了,他们商量过了,为了全家有更好的生活,丈夫决定再拼几年,多赚几年钱。
我不禁思考:什么是更好的生活?不知道再拼几年,他们全家是否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她的丈夫是否还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来享受这样的好生活? 以上这些案例看起来非常极端,看起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活法,工作、赚钱本来是幸福生活的手段,结果成了目的,为了工作和赚钱,牺牲了幸福,生活变得很痛苦。
可是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纵观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又是非常普遍的。
无数人正为了所谓的成功,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牺牲掉陪伴爱人和孩子的时间,牺牲掉自己身体的健康、心灵的健康,以一种涸泽而渔的方式对自我进行严重的压榨。
很多人总以为,只要我苦干十年,或者压榨自己十年,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就会很幸福,殊不知这样做最后导致的结果是非常惨烈的,可能是身体垮掉,甚至过劳死。
必须承认,在现代社会,金钱确实非常重要,拥有金钱才能换取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资源。
大城市里的年轻人需要钱吃饭、租房子,要努力挣钱攒钱为以后结婚、买房用;中年人上有老要养,下有小嗷嗷待哺,房贷、孩子教育、各种家庭生活支出让人不敢辞职、不敢休息。
很多人被生存焦虑和经济上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因此,他们会说自己为了生活,不得不压榨自己的身体,拿命换钱。
可是,就像电影《二十二》里这句台词所表达的那样:“这世界真 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 如果你没有命,还谈什么生活呢?要知道“人死万事空”呀! 其实,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我们是否真的到了为了生活不得不
牺牲自己身心健康的程度?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多少是真的“不得不”,又有多少其实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我有一个来访者在二线城市生活,月收入五千多,在父母的帮助下,前两年刚贷款买了房,今年又贷款买了车。
每个月房贷车贷一还,还要花钱养车,这样下来,生活费所剩无几。
为了生活,他开始寻找各种兼职赚钱的工作,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这导致他缺乏必要的放松和休息,身体和情绪都出现了问题。
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他又习惯通过购物减压,结果恶性循环,每个月背负的信用卡卡债、网络贷款越来越多,压力更大,生活与身心濒临崩溃。
这位来访者崩溃背后的原因,是他的自我管理出了问题,是处理自我与金钱的关系时出了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消费观和价值观。
如果他秉持“赚多少钱就过多少钱的生活”“量入为出”这样的消费观,克制自己的欲望,寻求更多元的乐趣,他的生活完全可以过得很不错。
他的崩溃其实不是被生活所迫,而是自身选择的结果。
就像宫崎骏《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进了汤屋被唤起内心的欲望和贪婪,越吃越多,越吃越胖,最后开始吃人,变得狰狞可怖。
当一个人的消费欲望超过了他的收入可以支撑的水平,就会反噬自身,造成悲剧。
在喝稀粥和吃豪华海鲜之间,在不工作和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之间,我们其实还拥有无数的选择。
但难过的是,很多人迷失自己,看不见自己拥有的更多选择。
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我们现在这样鼓吹“成功”,而关于“成功”的定义又是如此狭窄和单
一,都是基于外在的物质拥有,比如考取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知名公司工作、在大城市里有车有房、年薪百万、可以买得起各种奢侈品……于是,很多人被单一价值观所绑架,陷入陷阱, 掉进消费攀比的旋涡,为了打造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成功者”人设而汲汲营营,在喧嚣浮躁的时代丧失了问问自己“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的清醒和自我意识。
在成功学和消费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中,作为个体,我们非常需要“知止”的能力。
“知止”有两个意思,一是志在达到至善的境地;二是懂得适可而止,知足。
一个人为什么要知止,为什么要到一定程度就停下来呢?
1.人不是机器,人有自己的限度,人是需要休养生息才能持续产生劳动力的生物。
知止,其实就是懂得设限,知道自己作为人的极限所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

2.知止,才能长久。
当一个人一味追求金钱,且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工作和赚钱,而且内心也是处在焦躁不安的状态,那他必然无法长久平安地生活下去。
没有长久的平安,无法生生不息,也无法积累,无法拥有长久的创造力。
我最佩服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从二十九岁开始写作,今年已经七十岁的他,写作已经超过四十年,且能够持续写出好作品。
他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上五六个小时,至少写满十张四百字的稿纸,然后就停下来。
之后的时间他用来运动、听音乐、做饭、吃饭,然后晚上九点睡觉,第二天早起继续写作。
就这样以每天写十张稿纸,一个月三百张,一年三千六百张的规律速度前进着。
不写小说的时候,他就写一些评论、随笔和做翻译,把它们当成自己写小说之前的“暖身”活动。
为了更好地写作,他开始戒烟和跑步,一跑就是三十多年,还重新学习了游泳、铁人三项运动。
他每天早上写作,下午跑步或者游泳,或者两样都做,天天如此。
通过长期坚持运动,维持自己健康的体魄。
村上春树说,这样循环往复的规律作息本身非常重要,成了一种催眠术,让他可以保持身心强大的力量写长篇小说。
可以说,因为懂得自律节制,懂得维持身体长久的健康,才造就了村上春树写作上持续四十年的成功。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翻译过来就是: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重要?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受更为惨重的损失。
所以说,人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这句话放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适用的。
一个懂得爱惜自己身体的人,一个关心自己心灵健康的人,一个懂得满足的人,一个知道节制自己欲望的人,一个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下来的人,才有长久平安的生活。
愿你有知止的智慧,可以更加长久地工作、赚钱,更加长久地享受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你的内部动力被偷走了吗?
1.你的内部动机是如何被置换的 2014年年底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刚开始我更新文章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作,也一直以一种与读者分享和陪伴读者的心态在写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拿到原创标识,可以开通留言了,然后又开通了赞赏功能。
这个时候我写文章更有动力了,可是这样一种“有动力”的状态维持了不到半年,我的心态就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每次发了文章之后,我会特别关注阅读量有多少,会关注读者留言和打赏的情况。
如果阅读量不高,留言不多,评价不好,或者读者打赏比较少,我就会觉得失落,甚至感到沮丧。
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写文章的动力明显不足,写作不再是为了自己喜欢,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阅读量、更多的好评、更多的赞赏。
渐渐的,我越来越没有动力写作,写一篇文章会拖延很久。
我开始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前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家门前有一片美丽的草坪。
一天,一群孩子来到草坪上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给了每个孩子二十五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地收下了老人的钱。
第二天孩子们又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十五美分。
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十五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五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五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后来,老人的草坪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这群孩子原本是为自己而玩,可是当老人给他们钱,并告知这是对他们玩耍的感谢的时候,这群孩子由为自己而玩,变成了为了奖励而玩。
所以,当老人的奖励变少之后,小孩们就不玩了。
他们的玩耍动力先被置换,后被消解了。
我原本是因为自己喜欢,为了分享而写作的,当写作可以获得阅读量,获得赞赏后,我变成为了更多阅读量和更多赞赏而写作。
当阅读量不高,赞赏不多时,我就失去了写作的动力。
我还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写作的奴隶,被数据绑架和奴役了,也感受不到写作带来的单纯的快乐了。
我写作的内部动力就这样被置换和消解了。
其实,我想和大家讨论两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内部动力是如何被置换和消解的?我们又该怎样处理这种动力被置换消解的情况?
2.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是好的 从社会心理学的书上,我学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过度理由效应”,这个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这种情况。
“如果人们自己对某种活动有兴趣,则外加的奖励会成为过度理由,损伤人们原有的兴趣。
外加的奖励诱导人们为使行为的外部过度理由得到解释并维持认知的平衡,而必须消减自己原有内在的理由,从而造成‘过度理由效应’,即外在过度的理由有伤害内在动机的作用。
” 人们原本的认知和行为是平衡的,当获得外加的奖励时,这种平衡被打破了,为了重新获得对自己行为解释的平衡,人们就会告诉自己:“我是为了这个奖励才这么做的。
”这时,他的内部动力就失去了。
与此同时,如果取消外在的理由,通常是奖励,就会造成“不充分理由效应”,人们会终止行为。
关于“过度理由效应”有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德西实验。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有趣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每个被试自己解题,不给奖励; 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一美元的报酬; 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目的在于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组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可以获得报酬时十分努力地解题,但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里明显失去了对解题的兴趣。
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显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而言,没有奖励则没有了继续解题的理由。
而无奖励组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在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其实人的大脑和思维是很容易混乱的,一旦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太多,就搞不清楚我是为自己做,还是为了别人而做。
“过度理由效应”给人们启发: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于充分的外部理由。
放在孩子学习上,就是:父母要注意对孩子的奖励方式,不要让他以为自己是为了奖励而学习。
这样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没有了奖励他就不愿意学习了。
其实不仅仅是奖励会成为“过度理由”,惩罚也是。
我有一个来访者,他从小时候起学习就是在父母严厉的监督和高压下完成的。
如果不认真做作业,父母会打他或者骂他。
每年寒暑假,父母一出门他就不学习了,一听到父母回家的声音他立刻假装在学习。
父母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摸电视机的后盖,看看他之前是在学习还是在看电视。
长此以往,这导致的问题是,上了大学,脱离父母的监督和控制之后,他根本没法控制自己,开始没日没夜地打游戏,大学第一年挂了十门课。
大学他读了五年,好不容易才毕业。
后来,他工作了,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他只有在上司的催促和要求之下才能完成工作,不然就是浏览网页,一天都在上网中消耗掉。
生活也是如此。
女朋友在,就会收拾一下家;不在,家里就是一片混乱。
他的工作和生活陷入了失控——自责——继续失控——继续自责的循环状态。
在他的心智模式中,认为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别人,为了父母学习,为了领导工作,为了女朋友搞卫生,而不是为了自己。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几乎找不到“自我”。
他的问题在于因为过度的外在约束(父母过多的监督和控制),使得他自己的内部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没有培养和发展起来,一旦没有外在的控制,自我就是失控的状态。
要解决他的问题,不仅要培养他的自律精神和能力,还需要让他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的感受,感受到来自自己内部的动力,感受到“我”的存在,从而激发“我”的动力,“为我行动”。
而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自律的能力,并不是对他严加控制。
恰恰相反,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给孩子机会和空间学习管理自己,慢慢地,他才能发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味他律,缺乏自律,当外在约束消失,自我将陷入失控与放纵之 中。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的一个朋友说:“不要把兴趣变成你的工作,那样你会失去这个
兴趣,也会厌恶你的工作和生活。
” 我相信类似这样的话很多人都听过。
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在于:一旦兴趣变成工作,工作带来的压力、责任(惩罚)和物质回报(奖励)就会消解一个人的动力,将原本喜欢的兴趣变成不喜欢的工作。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所谓的兴趣并不是“真的兴趣”,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做那一件事,更多的是一种游戏或者“叶公好龙”的心态,看到别人在做这件事,自己也去做。
结果兴趣变成工作之后,要么发现自己的能力跟不上工作的要求,产生了挫败感,要么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喜欢做这件事。
如果一个人真的喜欢做一件事,他的内在动力不会那么容易被消解。
另外,关于内在动力被置换与消解的情况,我认为是可以避免的。
那如何避免内部动力被外部的过度理由置换与消解呢?或者说,如何保持做一件事的持续动力呢? 我有几个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
(1)控制工作的强度和节奏。
任何工作,哪怕是由兴趣转化成的工作,如果工作过度,就会给人带来疲惫和耗竭感,而疲惫和耗竭感则会降低人的动力。
有节制,有良好节奏的工作状态,则可以让我们工作的动力细流长流。
有句话说,想要保持好胃口,就不要吃得太多。
保持适当的饥饿感,我们才会有吃饭的动力。
Stayhungry,stayfoolish.
(2)跟随自己内心的动力,不要过度勉强自己,以减少内部动力的消耗。
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因为有外在的奖励或者压力,我们就会强迫自己,有时心里不喜欢做,也会强迫自己,勉强自己久了,就会导致自己内部动力的流失。
所以,跟随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凡事不要太勉强自己。
我现在更新微信公众号不像之前那样给自己压力了,有动力的时候就多写,没有动力的时候就不写,这样反而能够让写作的动力源源不断。

(3)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在过程中体会做这个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这其实就是活在当下,当一个人越是活在当下,他的内在就越不机械,越不容易落入自动驾驶模式,他就能感受到很多流动的、细腻的东西,那样他的内在动力就容易保持住。

(4)激励是一种策略,不要给自己单纯的物质刺激,而是学会激发一个人的内部动力。
激励要讲方法,不能只靠外在奖励,有时精神上的认可非常重要。
如果我想到一个新的选题,写了文章,即便文章阅读量不高,赞赏不多,我也感觉很开心,因为我会认可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重复之前的话题,而是尝试了新的选题。
父母激励孩子也是一样,有时候孩子把一件事做好了,不给物质奖励,但是我们内心真诚的肯定、口头上积极的认可,都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使其持续不断地努力。

(5)常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学习的最初动机是满足好奇心,获得学习的快乐,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父母;工作也不仅仅是为了钱和收入,还为了成长的快乐。
回到最初的纯粹上,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外部的理由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时,最好停下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问问自己为什么出发,这样我们也许又会充满动力了。

(6)建立属于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人的评价体系也分两种: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
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学会为自己玩,而不是为别人或者奖励玩,这才是真正能让一个人保持源源不断动力的方法。
如果将外部因素作为参考标准,我们很容易受其影响,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是无法控制的,就像我写这篇文章,阅读量、赞赏量并不是我能控制的,如果我按照这些因素来考量自己的行动,就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行为的动力也会受其影响。
再比如,同样是打工者,一个是为了老板打工,一个是为了自己打工。
前者在自己努力工作,但老板没有给他奖励和肯定的情况下,他就会减少努力;后者会思考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到了什么,自己有没有进步,离自己的目标是否更近一点。
这样,即便老板没有给他奖励,他也会努力工作,而这种努力时间一长自然会得到回报。
即便这个老板不给他认可,换一个公司,换一个老板也会给他认可,或者他自己创业,市场也会认可他的努力。
愿你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拥有源源不断的内部动力,“为自己而玩,玩得精彩”。
注:文中提到的德西实验内容来自(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一书。
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问题往前走 我跟一位心理医生聊天,他提到心理疾病的治愈有一个判断标准——“控制症状到不影响正常生活”就算治好了。
比如,一个人有严重的强迫症,每天强迫洗手超过五个小时,双手都快洗破皮了。
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他无法正常工作和睡觉,如果通过药物和咨询,将其洗手时间控制在一天一两个小时,同时他感到没有之前那么痛苦了,能够接受自己的状态,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了,就算心理疾病治愈了。
这个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完全治愈他的强迫症,但是他能够带着症状好好地生活。
这就是一种成功的治疗。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教人“带着问题去生活”。
曾经有个大学男生写信给我,说自己喜欢年纪比自己大几岁,甚至十岁的女生。
他很欣赏她们成熟的心智与思想,对同龄人则无感。
他觉得自己这样有心理问题,担心自己是不是不正常,是不是心理变态,然后问我该怎么纠正自己。
我回信说,正常与不正常大部分是基于一种社会判断,社会肯定你是正常,你就正常,反之你就是不正常。
假若一个人有自己的“不正常”之处,且这个“不正常”既不违法也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那这个“不正常”本身变得并不是很重要,如何面对这个“不正常”才重要。
他可以去探究自己为什么喜欢年纪大的女性,看看自己和家里异性亲人的关系怎么样,想想自己第一次喜欢的女生是怎样的,然后通过这些增加对自己的了解。
我还说,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女生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不影响别人,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就可以了。
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他一样,他不需要非得“纠正自己”,与其改变自己,不如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在微博上,我发过一段话:心理咨询很多时候做的工作是教会一个人在“认命”的基础上积极生活。
比如一个人因为意外失去了右手,内心痛苦,无法振作起来,心理咨询无法帮助这个人重新长出右手,但是可以帮助他在面对失去右手这个情况时不再那么伤心和痛苦,然后学习用左手吃饭、刷牙,好好过接下来的人生。
也许他偶尔还会为失去的右手感到伤心,但他基本接受了自己,接受了现实。
改变现实是一种成长,接受现实也是一种成长,很多时候问题会产生就是因为不接受现实,逃避现实。
心理学家李维榕在《为家庭疗伤》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亚祖已经二十八岁了,却游手好闲,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唯独见了女性的脚,会禁不住动手去摸,因为这个几次被人告上法庭。
父母带着他见过很多专家,证实他是个恋鞋狂。
但如何起因、如何治疗,都没有具体的说明。
亚祖的父母都是衣着谈吐不俗之人,母亲还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主任,他们对儿子的“出轨行为”很焦急。
父母和感化官三个人连拉带推把亚祖扯来见李维榕,希望她能够改变亚祖的恋鞋癖。
在咨询过程中,大家说话都转弯抹角,谁都忌讳,不提鞋子的事情。
李维榕在咨询过程中心生一计,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交给亚祖并问他:“你喜欢我的鞋子吗?”亚祖接了鞋子又立即将其放在咖啡台上,忙说:“不喜欢!不喜欢!”李维榕继续跟他谈鞋子,觉得自己的鞋子款式不错。
又问他:“你是喜欢鞋子还是喜欢脚?”这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李维榕跟他解释了二者的不同。
亚祖深思之后,回答:“我最喜欢的是鞋子在脚上一穿一脱的动作。
”一边说着还一边用手比画着。
作者与亚祖的谈话大部分是为了说给父母及感化官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习惯以轻松一点的方式,来正视亚祖的奇怪嗜好。
因为她认为:“他们在第一次听到儿子有恋鞋癖时,就被这名词吓僵了,根本没有想到症状本身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儿子完全没有责任感,不肯过正常生活。
而且每次被抓,受罪的都是他的父母,亚祖装疯卖傻的,很容易就把官司打发掉。
”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父母可能不知道,恋鞋也好,恋脚也好,这种嗜好虽然古怪,本身却并不碍事,只是你已经二十八岁了,难道想一辈子就在女人鞋堆中过掉?”感化官马上补充道:“或在监狱中过掉?”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想做个坐牢的恋鞋狂,还是个自由的恋鞋狂?将是你自己的抉择。
” 亚祖后来在一家鞋铺找到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天天为女士们穿鞋脱鞋,可想而知,他工作得很卖力,再也没听到他惹上官司。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趣?症状本身并不是问题,非要改变症状反而是问题,借由症状,不肯好好生活才是问题。
这里的“症状”可以理解为生活中任何一件让人不舒服,或者让自己有别于其他人的事情。
亚祖的问题不在于恋鞋癖这个“不正常”的症状,而在于他知法犯法,并且利用自己的不正常逃避自己要面对的生活难题和责任,比如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他的父母也因为他有病,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为他解释,把他宠坏了,使得他没有机会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肯为自己的人生努力。
这样的例子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很多。
我有个远房亲戚,中年男性,他因为肥胖,最近被诊断出有轻度的脂肪肝。
医生建议靠控制和调整饮食,以及锻炼身体来治疗。
于是,家人为其做的饭菜中减少了一些油腻的肉类,饮食变得稍微清淡了一些。
还督促他散步,做运动。
轻度的脂肪肝本身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是这位亲戚的态度让家里人很崩溃。
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好,还认为从此自己都要吃清淡的食物,与美食无缘了,因此他非常悲观消极,不愿意运动,情绪起伏很大,动不动就对家里人发脾气,妻子、孩子苦不堪言。
同样的病情,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有的人不接受现实,自暴自弃,消极逃避;有的人则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带着疾病积极地生活。
我遇到有的人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婚,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怨恨。
当他学业不好时,他会认为都是父母离婚的错;工作不顺利时,他也会怪父母离婚;生活过得不好,不开心时,他也会怪父母离婚;找不到恋爱对象时,他还会怪父母离婚…… 一直以来让他画地为牢的是他的想法:因为父母离婚毁了他的正常生活。
父母离婚确实会让孩子受伤,但父母离婚本身并不会真的毁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而那种躲在“父母离婚”的借口下,不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愿意面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那种逃避困难、逃避选择、逃避责任,不愿努力让自己过上正常生活的想法和行为才会真正毁了一个人。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其实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所谓的问题,有的人是焦虑、抑郁,有的人是有恋鞋癖、恋母情结,有的人是脸上有块胎记、手指有点残疾,有的人是父母离婚、家境贫寒……这些问题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它们并不是我们的全部,也不会毁掉一个人的人生。
以自己的问题为借口不好好生活,不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
学会接纳有点问题的自己,学会以更轻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生活,带着问题往前走,一直走,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我相信这样的人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出口,能够去实现他自己的梦想,也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做一点是一点 如果要谈养育孩子这个事情给我带来的非常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非常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是让我从完美主义中进一步地挣脱出来。
当然,养育孩子之前,我就一直在改善自己个性中完美主义的部分,或者说是改善自己身上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
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并且不相信自己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但他们又不肯降低标准,于是高标准只会引发他们的挫败感,遭遇失败时提醒他们自己的不完美。
我的完美主义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做事要求比较高,做不到容易沮丧;常常为了追求细枝末节处的完美而影响了整体的完成度;害怕失败;因为有“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的完美心态,导致很多事情拖延着不去做…… 养孩子之前我的完美主义已经改善了不少,现在孩子养了一年半,自认为改善了更多。
主要体现在时间管理和做事方式上,以前的我会希望有整块的时间来做一件事,现在的我有一点时间就做一点事情。
这样的时间管理方式当然与带孩子导致的时间碎片化有关。
比如做事情做到一半,孩子让我陪她玩,玩了半个小时之后,我只剩十五分钟可以工作,因为接下来要哄她睡觉。
或者刚给孩子喂完晚饭,一会儿还要给她洗澡,这中间,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事。
以前我会觉得“这十五分钟根本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则是“我有十五分钟,我可以做点什么。
” 比如,这篇文章的开头就是我利用孩子吃完午饭后跟爷爷玩的那二十分钟写的,中间部分是孩子爸爸给她冲奶喂奶,陪她读绘本时写的,后半部分是我哄孩子睡着之后,从床上爬起来写的。
《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的作者吉田穗波是一名朝九晚五的妇产科医师,每天花三个小时在上下班路上,还要接送孩子,带孩子,当时她大女儿两岁,老二只有两个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想看书准备考哈佛大学。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书中提到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放弃完美主义。
事情一件件的来当然比较轻松,但是如果这样,她就没法备考了。

于是,她采用了同时做两件事情的方法。
晾衣服时想着怎么回电子邮件,午休时填写孩子的托儿所所需文件……就这样,让很多事情齐头并进。
她生活中有两个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次,吉田穗波很想参加一场晚间读书会,七点到九点,但她又需要八点前回家陪孩子。
换很多妈妈可能就想:算了,不去读书会了。
吉田穗波是怎么做的呢? 她只参加了四十分钟的读书会,她说“有四十分钟的收获,比完全没去强太多了”。
还有一次,周末他们全家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备考。
丈夫带着三岁的大女儿在绘本区玩,她背着二女儿做题。
但是二女儿还很小,不可能让大人乖乖背一上午,孩子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牙牙学语。
担心吵到旁人,吉田需要停下做题哄孩子。
可是刚哄好老
二,老大又跑来说肚子饿,要全家出去吃饭。
所以,她的“周末图书馆学习之旅”就是断断续续的,但她并没有放弃,安慰自己“有进步就好”,觉得周末能读个两三页书就该庆幸了,心态真的超级好。
她还认为,有时候正是因为时间短,更容易专注,学习效率更高。
在《稀缺》这本书中对时间稀缺的研究也印证了吉田的观点:有截止日期的优惠券,使用率高;在靠近截止日期前,人们的工作效率更 高。
时间稀缺会带来一个好处:“专注红利。
” 吉田后来不仅上了哈佛大学,顺利完成了学业,还生养了五个孩子! 吉田穗波强调,想多元利用时间的妈妈们需要把“非要完成”、“完美”改成“做一点是一点”,就会有新突破。
这也是我在带孩子、工作和个人放松上正在实践的方式。
要出门工作,还有十五分钟可以陪伴孩子,我会选择陪孩子;带孩子的间隙只有十五分钟可以工作,我会回复邮件和处理微信上的信息;只有二十分钟时间属于自己,我也会翻看几页书,或者看二分之一集电视剧。
昨天下午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带孩子骑车去公园玩,我和孩子爸爸也选择去了。
后来我们在出发的时候又出了一点状况,真正带孩子出门骑车玩耍的时间其实不足一小时,但是至少孩子在那段时间玩得很开心。
当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需要像我这样对时间安排按分钟计算,但是贪心的妈妈想育儿、工作、个人生活都能拥有,就需要这样做一点是一点、允许事情不完美、允许事情不能一下子都做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有一个同学,每天上班坐地铁要换乘两趟车,一天要花近三个小时在路上。
可是她却利用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文史类的好书,还借此通过了两个资格证书的考试。
地铁里人很多,又要换乘,看书时干扰也挺大的,我问她:“地铁上看书,你记得住吗?” 她回答我:“肯定不是所有看过的东西都能记住,就算在家里看也一样记不全,但是记一点总比什么都没记住强。
”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掉入一个“全或无”的思维陷阱里,觉得我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非常完美。
结果,这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很多人会想,等我辞职了,我就环游世界,可是却做不到利用每年的法定假期加上年假、调休的方式,先环游几个国家。
还有很多人会想,等我换一份不忙的工作,就去健身房减肥,瘦成一道闪电,可是却做不到利用每天十五分钟的时间在家锻炼,几个月后慢慢瘦个五斤八斤。
很多人在工作或者学业上的拖延也是如此,“等我有了更多时间,等我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我一定就能把这事情做好”。
这其实是被完美主义捆住了手脚。
任何一个宏大的目标都是由很多细微的小目标组成的。
如果在当下有限的资源里,放弃完美主义,克服拖延,付出行动,努力达成这些小的目标,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那些宏大的目标也就逐渐实现了。
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有不少父母总想等自己换一份不那么忙的工作,或忙过这一阵,再或者多赚一点钱之后,再好好陪伴孩子。
但是,如果有意识地让自己每天都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长久下来,就是在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一点点去做,那些看起来遥远的目标就会变成现实。
与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不如“做一点是一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要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什么事情都又快又好地做成,也不要怕什么山高路远,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你的人生,由那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变铸成
1.慢慢改变的能力是美好生活的强大武器 我租住的小区居民人数众多,小区的路口宽敞又临街,每天早上和晚上,路口都摆着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卖臭豆腐、凉皮、炒饭炒面之类的。
有一个卖煎饼的姐姐让我印象深刻。
她看起来三十五岁左右,身材匀称,皮肤白里透红,穿着打扮也很得体,看起来整个人落落大方。
每天早上她和丈夫会推着一辆三轮车出摊,每做好一个煎饼,她都会问顾客:“你是要卷土豆丝、油条还是香肠?”通常每一个顾客都会选择加一两样东西,然后她的丈夫卷好煎饼递给顾客。
就这样,她额外卖出了不少配菜。
她的煎饼摊是所有摊位中看起来最干净的,再加上煎饼好吃,她的动作又麻利,因此他们家摊位的生意是整个小区最好的。
过了几个月,我发现她家的三轮车换了,换成了上海街头常见的红色早餐车。
崭新、宽敞又鲜艳的早餐车非常引人注目,同时也给人一种安全放心的感觉。
早上出门,我总能看到他们摊位前排队的人群和这对夫妻忙碌的身影。
又过了几周,我发现早餐车旁边,他们又放了一个台子,上面摆了几只铁桶,开始卖黑米粥、白米粥以及豆浆,还加了两个人手。
他们家的早餐摊经营的产品种类和员工数量都进一步扩大,成了小区最大的早餐摊,生意也更加红火。
如果有人预测这家人以后会找一个店面,开一家早餐店,或者饭店什么的,我会十分相信,因为我看到他们拥有一种慢慢改变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武器,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美好的生活。

2.别为了所谓的完美改变,失去了当下生活 我想起朋友云紫的故事。
她是个女生,十年前从小镇来上海求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
刚参加工作那一年,她常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 钟,月薪只有一千
二。
她和另外三个女同学挤在一间二十平方米的老旧出租房里,那栋房子的年龄快和她们爸妈一样大了。
有的时候,几个女生会因为使用卫生间的次数、冰箱里的食物莫名少了、家务分配不公等问题发生矛盾和争吵。
房东不肯配洗衣机,每次洗好衣服晾晒时,楼下的住户会因为她们的衣服滴水而破口大骂,搞得大家心情都很糟糕,天天抱怨生活的艰辛。
不过因为大家都是远离家乡,同在上海奋斗的同学,同病相怜的同时又相互支持,很多困难凑合着也就过去了。
云紫那时想租住在一个新小区,一个家电全配的一室一厅,有一个阳光可以照进来的大阳台,她可以晾衣服,可以在那里种满花草,可以搬一张躺椅坐在那里享受下午茶。
最重要的是,她要一个人住!她那时喜欢对我说的话是:“等老娘有钱了,老娘要一个人住!要享受一个人的下午茶!”对的,一个人住就是云紫当时最渴望的改变,最大的梦想。
两年过去了,云紫换了工作,也升了职加了薪,出租房里一个同学回老家发展了,还有一个同学搬出去和男友同居了。
云紫想搬家,但是担心外面的房租太贵,找不到合自己心意的房子,也担心一个人太孤单,于是继续和原来的一个室友住在那里。
那时,她告诉我,她打算多攒一点钱,想在上海买房。
是的,买房,那是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不是租来的房子。
她开始说:“等老娘发大财了就买房,然后一定好好布置自己的家,家里全摆上自己喜欢的家具和摆件,整理得干干净净又文艺清新。
” 再后来,那个室友因为工作变动,也搬离了那间出租屋,但云紫还住着。
这回终于一个人住了,但没有阳光照耀的阳台,没有花花草草,没有全配的家电,还是一样老式丑陋的家具,卫生间的马桶每周都堵,冰箱不制冷,云紫只添了一台二手洗衣机,还是半自动的。
她的工作依然很忙碌,薪水快过万了,可上海的房价比她的薪水涨得更厉害,外地人购房的政策也变了,她的买房梦显得遥遥无期。
如果不是后来云紫交了男朋友,也许她还会一直住在那个老旧的房子里。
她的男友虽然薪水和她差不多,但是比云紫更懂得生活,知道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他们买不起房,但租得起一个宽敞明亮的一室一厅。
新房里有整洁 的厨房和大阳台,男友自己动手贴了好看的壁纸,他们还一起买了书架和双人沙发,换了优质的新床垫,在阳台养了几盆花草。
不加班的周末下午,她和男友可以坐在阳台上喝茶聊天。
云紫终于过上了自己梦想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发大财,也没有买房。
云紫告诉我:“我一直想要重大的改变,而不屑于那些点滴细微的改变。
以为只要发生重大的改变,比如换了工作、赚了大钱、买了城市里的房子……我的生活便一切都会好起来。
可后来才发现,如果没有点滴的改变,也许重大的改变也很难发生。
而且,生活的残酷在于,你渴望的重大改变往往像空中楼阁,有很多是不切实际的。
当你一心迷恋远方的空中楼阁时,也许就错过了当下最美好最真实的生活。
” 其实,云紫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她是一样的,总是幻想着来一场重大的改变,等我换了一份高薪的工作,等我存够了钱,等我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等我买了房……我的生活一切都变好了,或者从此我就幸福快乐、无忧无虑了。
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也秉承着这样的思维方式:“算了,今天不做家务了,等我下次来一个彻底的大扫除。
”“等我以后有很多时间了,我再来写想写的小说。
”“等我辞职以后,我就可以去很多地方旅行。
”可是结果呢?我的家里长期以来乱糟糟的,每搞一次大扫除都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自己对家务活更加深恶痛绝;我想写的小说仅仅是在脑子里盘旋,迟迟未动笔,一个字也没写;我辞职了,但是没有到处旅行,而是换了一份更忙碌的工作,更加没有时间旅行。
我慢慢意识到,如果总是渴望完美的重大改变,而忽略了眼下自己可以做的小小改变,那我将错失无数可以改变的可能性。
我的完美主义倾向让我不能活在当下,而总是活在对未来的幻想中,最终失去了自己原本可以拥有的不完美但美好的生活。

3.人生是由一个个小时中那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变决定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是如此。
我有一个来访者,女性,她的梦想是自己创业,开一家咖啡店。
她会做好吃的甜点,也在咖啡行业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充足的资金开一家小店,但是她会觉得,“我做的东西还不够好,我的钱还不够多, 我要开一家至少一百平方米的咖啡店,里面还要摆上很多的图书。
”于是她迟迟无法向自己的梦想迈进,并且一直抱怨自己目前的生活多么糟糕,只能给别人打工,每天都忙碌到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曾问她:“你是否想过,先开一家十几二十平方米的小店,然后在经营的过程中慢慢地完善,结合顾客的意见和反馈,让自己做的东西更好,等经营好了,再扩大店铺的规模?” 她说:“我从没有想过,我想过的都是一步到位。
”我又问:“一步到位之后会怎样?”她答:“那我就成功了,享受成功的果实就好了,那时生活真是太美好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先不说这个“一步到位”的梦想能否实现,即使最终到来,是不是如她想象得那样美好呢? 生活本身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叠加,不可能有一个“一切都好了”的终点,除非你的生命完结了。
有不少人跟我说他们想转行可最后却没有成功,这其中的原因多半是他们渴望来一场快速而巨大的改变,比如我只要花一点时间就能顺利转行(从IT从业者到摄影师,从市场营销员到自由写作者),而且我很快就能做到自己满意的那个位置,并且薪水不会比现在的低,短期内我的生活水平也不会下降……可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呢? 他们没想过从一些小的改变入手,可以慢慢获得更大的改变。
比如,我先累积几万块做转行储备金,我愿意每天下班后,花上两三个小时学习新行业的知识,周末我可以上一个进修部或者培训班。
这样坚持一两年后,找到一些机会转行,先从新行业中基础的岗位做起,学习知识、累积经验,然后一步步地提升。
任何人如果做到这些,一定可以顺利转行,可惜很多人无法克服人性中急功近利的一面,没有这个耐心慢慢地改变自己! 如果你对自己不满意,那该如何改变?如果1(100%)是理想中的你,你评估现在的自己是多少呢?是50%吗?那改变就是提高1%的自己,从50%的你变为51%的你,而不是想着一下子从50%的自己变成100%的自己。
那怎样算是提高1%的自己呢?从当下你可以做的事情开始做起。
你想要自己变得健康,拥有迷人的马甲线,今天就少吃一点,多走走 路,或者跑个五百米;你想要拥有舒适的居住空间,今天也许可以买一束花回家,或者仅仅整理下自己乱糟糟的茶几;你想让自己富有学识,变得有趣,今天就可以找一本好书,看上二十页…… 无论你对现在的自己多么不满意,你觉得目前的生活多么糟糕,也无论你未来的目标多么宏大美好,现在你总能找到一些事情,做出一些小小的改变,朝着未来迈出小小的一步。
仔细观察你自己是否有“全或无”的思维方式: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完美。
如果有,学会适当减弱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将你的理想、梦想、宏大的目标做出分割,分解成一个个现实而微小的目标,然后在当下有限的资源里,集中精力,不再拖延,付出行动,努力达成这些小小的目标。
如果你尝试了,相信你一定会在这一点点的改变中获得很大的信心,并认识到只要一点点去做,那些看起来遥远的目标就会变成现实。
并且你会明白,人生并不是由那些重大而完美的改变铸就而成的,而是由一个个小时,一天天,一月月中那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变串联而成的。
过去你为自己渴望的人生付出的每一分钟,决定了未来你会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所有的改变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些所谓的重大改变,也是经由之前无数细小的改变积累后,量变达到质变的结果。
生活就像流水,会永远不停地流下去。
当你对当下不满意时,不要想着等到以后我要如何如何,或者三五年后我会如何如何,而是做一个更明智的选择:下一分钟就开始改变。
你的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都可以选择,选择让自己改变,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
Part2 亲密关系 幸福的婚姻没有模板,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处之道 外表不般配的男女,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却很相配 前段时间,有个女性朋友在微信上问我,她正交往的男朋友比自己小五岁,他们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如果以后两个人步入婚姻,是不是会有很多矛盾,不容易幸福?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么问,她说,不是很多人都说姐弟恋、南北差异会导致婚姻不幸福吗?她还说,不是都说,婚姻要幸福,要男大女小,要三观相近,生活习惯相近吗? 可是,婚姻、亲密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事,幸福的婚姻也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模板,婚姻中两个人的差异大不大,三观、教育背景、生活习惯是不是相似都无法确定,甚至可以说一千对男女,就有一千种相处的模式。
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做心理咨询的经验增多,同时也在婚姻里摸爬滚打了几年,我对于他人的亲密关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轻易评判了,比如年轻的时候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站在比她大十几岁、看起来又矮又丑的男人身边,我极可能会说,这个女孩肯定是冲着对方的钱去的,以后肯定不会幸福。
现在的我,深知外表看起来不相配的男女,也许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其实很相配,彼此都是对方想要的那个对的人。
朋友H是个骨骼比较大,身高一米
七,微胖的女性,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权力的游戏》中的女武士布蕾妮。
H的丈夫虽然身高也有一米
七,但是因为比较瘦,和她在一起,看起来非常不登对。
当初在外界普 遍不看好的情况下,H义无反顾地选择嫁给对方,婚后这么多年过去,两个人生儿育女,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比恋爱时还恩爱,大家反而从最初的不看好变成了羡慕。
这对外表看起来差异很大,不登对的男女,在生活中和情感层面上却意外地协调与适合。
H丈夫的审美标准并不是现在很多人认同模特身材、网红脸那般,他就喜欢H的大块头和肉肉的身材,他觉得这样丰满的女性就是最美的、最有女人味的。
在他们谈恋爱的时候,他常常目不转睛地看着
H,眼中充满了无限的爱意和温柔,说她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是最完美、最可爱的女人。
可以试想一下,生活中一定有很多人觉得H太高太胖了,觉得她不好看,不够美,但是却有一个男人觉得她好美,她的感觉是不是就会特别好?是不是很愿意和对方在一起? H的脾气比较急躁,但是她的丈夫三言两语就能让她安静下来,她也容易被丈夫逗笑,听得懂他说的很多冷笑话,在她眼中,丈夫是个非常幽默风趣的人。
H的丈夫说,他最喜欢和H聊天,因为她很懂他,自己说的笑话只有她最懂,看着对方笑,自己也跟着开心起来。
在美剧《欲望都市》中Mr.Big对Carrie说:“纽约有许多美女,但事实上,过了一阵子之后,你只想跟能逗你笑的人在一起。
” 是啊,哪个人会不喜欢逗自己笑的人呢?又有哪个人不喜欢容易被自己逗笑的人呢?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在一起舒服不舒服,开心不开心,比外表看起来般配不般配更重要。
婚姻关系、亲密关系,是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
作为旁观者,我们对别人的婚姻真相其实知之甚少,有的时候那些 差异很大,甚至别人觉得他们相处会很有问题,或者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奇葩的夫妻也一样能在婚姻中收获自己的幸福。
59年不在家做饭的夫妻,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之前网络上有一对上海徐汇的八旬老夫妇火了,原因是他们结婚59年从不做饭。
退休之后两个人更是每天花100元,手拉着手在外面吃,吃得开心又浪漫。
老奶奶面对镜头笑着说:“两个人都不会做饭,偶尔试做一次,就是不好吃,他不吃,我也不吃。
”她还说,因为常年在外面吃,家里的厨房不开火,煤气表显示都是零。
有很多话总是在强调婚姻中吃饭的重要性:“婚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女人要让家充满烟火气”“想拴住男人的心,先拴住他的胃”“爱他,就要为他洗手做羹汤”等,但是看着这位八十多岁,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没有为丈夫做过几顿像样的饭,却在谈论起婚姻生活时,露出少女般灿烂的笑容,你就会知道,会不会做饭、会不会做家务决定不了婚姻的好坏。
不会做饭,没关系,我们手拉手一起出去吃就好。
这对老夫妇的故事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个邻居。
这个邻居阿姨很讨厌做饭,每到做饭的时间就开始骂骂咧咧,她一边做饭一边大声骂小孩,骂丈夫,发泄自己的情绪。
等到饭做好了,骂声也停止了,然后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吃饭。
吃完饭,阿姨就出门散步,但是第二天做饭的时候她又开始骂人。
在他们家,这样的剧情日复一日地上演着。
我想,假如邻居阿姨家的男人可以做饭,或者他们家更有钱,请得起做饭的阿姨,或者像那对八旬的上海夫妇一样选择去外面吃,又或者当时像如今一样可以非常方便地点外卖,那每到饭点,阿姨也就不会因为做饭而骂人了,他们家是不是就可以过得比较和谐幸福呢? 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种幸福相处模式 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种相处模式,没有什么方式就一定好,或者一定不好,找到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才是最好的。
之前papi酱在《拜托了冰箱》中自曝她和丈夫老胡结婚五年,没有 办酒席,没有度蜜月,只是简单地领了个证。
双方父母在这五年中并没有见过面,两边的父母都是各过各的。
过年时,她和丈夫都是各回各家,陪自己的父母。
结婚五年,和公婆五年不见面,过年也没有和丈夫一起回公婆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对于他们这对夫妻来说就是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除了papi酱,娱乐圈中演戏、唱歌、摄影、写作、导演样样玩得转的才女明星刘若英,她的婚姻模式也很特别。
刘若英在41岁时结婚,嫁给商人钟小江,至今两个人结婚八年,育有一子。
她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一书中写道,她和先生的家里设有两个书房,而且是处于房子里最长距离上,即对角线上的两端。
两个人经常一起出门,但却是去不同的影院,看不一样的电影。
当二人一起回家后,往往是一个朝左一个朝右,因为他们有各自的卧室、书房,共同使用的则是餐厅、厨房。
两个人在各自的空间做着自己的工作和喜欢的事情,互不打扰。
刘若英喜欢和享受独处,她认可的婚姻哲学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那句话:“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Daretobelonelyinsomeoneelse'sarms.)”她说:“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信任的极致表现,也是最高境界。
” 这样的相处方式也许在外人看来有点奇怪:结婚这么多年,居然各看各的电影,各睡各的床,不睡在一张床上?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很令人羡慕。
因为他们给予彼此极大的尊重和自由,没有用爱的名义绑架一个人,让对方在本来不喜欢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和时间。
很多人问刘若英幸福的秘诀,她说:“我们都保有孤独的自由。
” 我在咨询中见过太多因为对方和自己不一样就争吵不休的情侣和夫妻,爱运动的总是强迫不爱运动的和自己去运动;喜欢看书的她总是觉得爱打游戏的他很不上进,又影响自己休息……假如他们学会多给彼此 一点独处的自由和空间,也许婚姻就会幸福很多。
这是一个越来越多元和自由的社会,越来越多人拥有着打破传统模式的婚姻,不生孩子、不做饭、不睡在一起、过年各回各家的夫妻一样也能够过得幸福,关键在于这样的方式是不是彼此都能接受和认可。
在不伤害其他人的前提下,只要婚姻中的双方都接受,其实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不可以尝试的。
相信这会大大缓解一些年轻人对婚姻的担心和恐惧。
“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婚姻亦然。
想要婚姻幸福不必墨守成规,关键在于去创造适合彼此的相处之道,而不是遵守什么所谓的“幸福之道”。
作为女人,你可以直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近做了两个咨询,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女生A因为丈夫和自己兴趣爱好差异大引发的夫妻矛盾而苦恼。
她喜欢看欧美文艺片,他喜欢看好莱坞动作大片;她喜欢出门旅行,他喜欢宅在家里玩乐高;她喜欢每天饭后出门散步,他喜欢饭后打两盘游戏……她多次邀请丈夫陪自己散步,十次有八次都是被对方拒绝。
丈夫说:“我真的很不喜欢散步,我觉得散步真的很无聊!我宁愿陪你去打球。
” 她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老公陪我在小区里散步?” 我说:“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觉得你需要搞清楚,你让老公陪你散步这件事满足了你内心的什么需求?” 她答:“有人陪伴的需求,被重视的感觉。
” 我又问:“那有没有其他事情是你老公愿意做,你又感觉得到他对你的陪伴和重视?” 她答:“有的。
我们一起做饭,一起吃饭。
还有他会记得我的生日,送我礼物。
” 我说:“那很好啊。
说明,他不和你散步并不代表不爱你。
散步这个事情你可以选择自己去做,也可以找喜欢散步的人一起,比如同一个小区的邻居,或者你的闺密、朋友。
你在散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样在散步的邻居,可以尝试和对方沟通交流。
聊得来,还可以加微信,每天约着一起去散步。
” 另一个女生B是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有分歧。
她认为孩子应该多接触大自然,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周末全家可以去公园,或者家附近的小镇、村庄逛逛。
寒暑假父母有假期,也可以多带孩子出门旅行,去一些富有人文气息或者自然风光好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身体更健康,也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扩大孩子的视 野。
但是丈夫对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强烈的认同感,而且他觉得父母要带孩子出门旅行很麻烦,而他本身是个非常怕麻烦的人。
因此,每到周末、节假日,妻子总是要求丈夫安排全家人的出行活动,丈夫则觉得自己工作了一周想在周末的时候放松一下,而妻子的要求很烦人,让自己不得安生。
“我从小都没怎么出门旅行过,你看我不是一样重点大学毕业,有工作,有家庭,活得挺好的嘛?!” 一个有要求和期待,一个不愿意配合,两个人常常为此争吵。
就算最后全家人一起自驾出去玩,也往往玩得不开心。
她问我:“怎样可以改变我的老公,让他按照我的方式带孩子一起出去玩?” 我答:“改变你的丈夫看起来是很困难的。
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在不改变你老公的前提下,你如何满足你自己的要求,按照你的方式带孩子出去玩呢?” 她问我:“你的意思是不管我老公,我自己带孩子出去玩?” 我说:“是的,你有想过吗?” 她说:“有的,但是我总担心自己一个人不行,我拿到驾照之后,就没有开过几回汽车,而且我从来都没有单独带孩子出去玩过。
” 我说:“驾驶技术是可以练习的,没有单独带孩子出去玩过并不代表你不行。
你可以试试先一个人带孩子去周边玩一天,早上去,晚上回来那种。
” A和B的痛苦在于她们在玩一个改造游戏,而且是通过改造别人来满足自己。
在亲密关系中,玩改造游戏的男女心中大都有自己未完成的期待或者与父母之间未被满足的需要,以及那些未被疗愈的伤痛,他们希望伴侣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期待。
A和B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朋友的姐姐的故事。
这个姐姐嫁给了一个老实男人,这个男人在事业单位工作,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对自己的生活和现状都很满意,没有什么事业心,对生活也没有什么要求。
而这个姐姐似乎完全相反,她很有进取心,内心很渴望过上更自由、物质更丰富的生活。
于是,她开始改造自己的丈夫。
她希望他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
她为丈夫报了英语培训班,但是丈夫上了几天就不去了。
她希望他在工作上努力,职位和薪资能有所提高。
但是,从恋爱到结婚,三年来丈夫的薪水都没有提升。
两个人总为这些事情吵架。
丈夫觉得妻子强势,妻子觉得丈夫没用。
有一天,两个人又吵了一架。
女方离家出走,在外面逛了一天,最后下定决心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第一件事就是去上丈夫没有上完的英语培训班。
然后,在培训班里,她认识了几个和她一样对生活有欲望、有追求的朋友。
她们生活的地方是有名的旅游景点,经常有老外来旅行。
于是,几位女性在本职工作之外一起搞副业,开了一家旅游公司,靠英语优势和她们的人脉资源接待外国的旅行团。
生意不错,大家因此赚了不少钱。
这位姐姐因为工作忙碌,以及和丈夫的差异太大,后来离了婚。
在一次接待旅行团的时候,她和一个美国小伙子恋爱了。
两个人后来虽然分了手,但是姐姐从此有了美国梦。
为了去美国,她研究技术移民,精进自己的英语能力,开始学习国际护士课程。
三年之后,通过一系列学习、培训和证件考试,她成功移民美国。
现在,这位姐姐在美国结婚生子,住着大别墅,开了自己的诊所。
这个姐姐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原来自己成全自己的感觉是如此美好。
很多女人在亲密关系中都在玩一个依赖伴侣、改造伴侣的游戏。
可现实是改造游戏成功的概率极低,一旦我们想要改造对方,关系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如果能够放下改造伴侣的企图,回到自身,实现自我成长,那我们将会获得更大的自由与丰富的人生。
曾经的我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我有许多幻想,其中一个幻想就是我有个有钱有品位的男朋友(王子),他很爱我,且爱得毫无理由又难以自拔。
他会送我精致好看的衣服,将不美的我打扮得优雅美丽,将我从丑小鸭的自卑中拯救出来。
他会带我去过一种物质更丰富、更有格调的生活,请我去高档餐厅吃饭,带我去看我喜欢但看不起的文艺演出,带我出门旅行,住星级酒店…… 好在经过现实生活的打磨,我从这个幻想中挣脱出来。
也因为自己努力工作,我能请自己吃大餐,也偶尔去住星级酒店……我以为我对男人的依赖和幻想已经被彻底打破了。
后来,我和大卫恋爱,才发现我还是把很多生活的期待放在他的身上。
我总是觉得他应该挣更多的钱,换更好的工作,应该和我一样学习心理学或者追求心灵成长,和我一样有进取心。
我希望他成为一个所谓的事业成功的男人。
我要求他这样,要求他那样,虽然我要求的方式比较温和,但我知道我在逼迫他,感觉自己就像他的债主一样,让他倍感压力,同时也常常让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你想要一个所谓的事业成功的男人? 当我明白,我其实是希望对方去帮我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自由时,我开始学会放下对他的期待,更多地为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负责和努力,然后我感觉到自己比之前更快乐,更有力量,也更自由了。
很多女性如果没有觉察和反思,很容易陷入改造游戏中,对伴侣施以改造和鞭策、指责和挑剔,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背后的原因是,很多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教育、被暗示、被洗脑,认为自己是个弱者,是个依赖者,是个等着别人满足自己的人。
这导致的后果是,很多女性认为自己的索取和要求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这也禁锢了女性自我的力量。
很多女人习惯于依附男人,不相信靠自己就能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于是只能一辈子等待男人满足自己。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 我常常在想,一个女人怎样去生活会感觉幸福呢? 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主动地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学会自己成全和满足自己。
当一个女人不再将愿望被满足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从被动等待他人的施与到主动选择自己来满足自己、爱自己,能够完全依靠自己的行动去满足内心的那些愿望时,她就会感觉幸福。
而且这种幸福不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是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
因为它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长在身体里的能力。
台湾作家吴淡如说:“如果女人,不为自己做什么,不为自己找乐趣,不尝试改变,只是责怪有东西阻止她的快乐,那么,嫁给谁都不会幸福。
” 其实,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女人,可以直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等待男人的成全。
如果你想自驾游,不会开车,你可以学,也可以请会开车的朋友一起;如果你不认识路,可以使用手机地图;如果你觉得孤单,可以约上闺蜜朋友。
如果你想事业成功,想上进,那就自己上,不要去鞭打身边的男人。
如果你愿意把鞭打男人的时间和精力花一半用在鞭打自己上,你
定会获得成功。
就算没有成功,你也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你的能力、视野都已经不同。
一个女人,迈向幸福的第一步永远是你自己的努力与行动。
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就是:你完全承担得起自己的全部责任,完全可以放弃有人可以拯救你的这一念头。
当你通过自己的行动,不断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愿望时,你会看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生出一股自信来,看到“我”作为一个人并不是软弱无力的,而是充满了能量与张力,这种力量能迸发出生活的热情与创意。
糟糕的婚姻,其实只是没来得及好转的婚姻 当曾经的亲密变成疏离 几年前,西米因为出轨问题前来向我咨询婚姻方面的问题。
她恋上了比自己小三岁的男同事。
出轨的原因,西米说是因为自己在婚姻里得不到情感满足。
丈夫大宇是个“空中飞人”,作为公司高管的他一年有将近300天在
外面飞来飞去。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他喜欢打游戏解压。
她想让丈夫陪自己说说话,丈夫总是说,老夫老妻的哪有那么多话可聊。
她想让丈夫多带带儿子,养育男孩需要爸爸多参与。
可是丈夫时间太少,陪孩子时也缺乏耐心,而且孩子还有点排斥爸爸,因为从小孩子都是她和孩子的外婆带大的,孩子的爸爸参与太少,孩子更黏妈妈,不亲爸爸。
还有,两个人的性生活也乏善可陈,一年不到十次,质量和数量都没有。
女人觉得男人是缺失的父亲、冷漠的丈夫,男人觉得女人是不理解自己又怨气深重,让人不想面对的妻子。
曾经亲密的两个人经过多年的婚姻生活,关系变得平淡、疏离,又疲惫无力。
就像电影《一声叹息》里,张国立扮演的丈夫有了外遇,他对妻子形容他们的夫妻关系:你和我结婚多年,我摸你的手,已经像自己的左手摸右手。
很多东西都是先从里面开始烂掉的,婚姻也是如此。
西米的家庭外表看起来是完整的,内部却残破不堪,大家都觉得疲惫与孤独,都觉得自己在婚姻关系中受了很多伤和委屈却无人安慰与理解。
因此,一旦外界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婚姻关系的分崩离析。
西米出轨男同事的事件,就是这根稻草。
虽然理性上清楚,婚外情的这段关系没有结果,但是她还是想离婚,因为通过这件事看到自己的婚姻已经千疮百孔。
大宇对她提出离婚非常讶异,在他看来,他们的婚姻关系“还行”,两个人除了没有什么话聊,偶尔会吵架,其他都挺好的,有房有车,生活稳定,孩子可爱。
而且所谓的“没有话聊”,也是因为客观原因,工作太忙了,而不是感情的问题。
妻子反驳道:“忙不是原因,恋爱第一年,我读大
三,你读研,那个时候你的学业非常忙,经常被导师骂,可是你也会和我约会,和我有很多话说。
后来,毕业了,两个人因为工作也常常加班,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话说……可是现在,除了孩子,我都不知道要和你说什么,你和我说话也觉得很累吧!你就承认吧,我们两个人现在已经没有感情了。
” 丈夫无言以对,但是依然不同意离婚。
西米坦白自己出轨男同事的事,并说:“这次我想离婚,不是为了他,而是我真的不想和你维持这样的婚姻关系了。
” 丈夫大宇怒不可遏,两个人大吵了一架,相互指责对方对家庭不负责任。
后来,两个人一起来咨询婚姻方面的问题。
在咨询中,大宇表达了因为妻子出轨自己很愤怒很受伤的感受。
看到丈夫因内心痛苦而扭曲的脸庞,西米很受触动,她似乎久违地感受到了被丈夫重视和在乎的感觉。
她为自己出轨的行为对丈夫情感的伤害真诚地表达了歉意,并承诺会斩断婚外情,好好处理两个人的夫妻关系。
他们决定分居一个月,利用这段时间想清楚伴侣和家庭对于自己的意义。
这期间他们持续进行着婚姻咨询。
在咨询中,我们一起回望他们过去恋爱时的甜蜜;梳理婚后那些影响夫妻感情的问题和事件:婆媳矛盾、因买房产生的经济压力和家庭纠纷、丧偶式育儿、没有时间相处;分析了他们的相处模式:男人用工作逃避家庭,女人用埋怨和争吵要求关注;还谈论如果离婚怎么分割财产和分配孩子抚养权的问题…… 再后来,他们结束咨询,尝试回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如果努力过,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他们才会选择离婚。
半年后,我在微信上回访他们,得知两个人的关系得到了修复。
男人的工作还是很忙,但是出差的时候会和孩子、老婆视频电话,会利用假期和全家人一起去旅游,也渐渐开始体会到和五岁儿子一起玩的乐趣;女人虽然还会时不时地感到疲惫和寂寞,但是学会用更有效的方式和丈夫表达自己渴望被爱、被关注的需要,学会自己找乐子,和朋友聚会,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情感更自立,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完全依赖丈夫给予自己情感满足。
还有,他们性生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高了不少。
西米的婚姻质量和满意度看起来比之前改善了太多,我不会自大地认为这都是来做婚姻咨询的效果,他们原来就有深厚的情感基础,两个人又聪明又努力,又有改变的意愿,经过咨询,将这次婚姻危机视为个人成长的挑战,重新认识和了解彼此,积极改变自己,宽恕对方,从而获得情感修复,重获幸福。
但是我不会说,他们会一直幸福下去,因为我知道婚姻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人生一样,总有那么多沟沟坎坎需要迈过去。
西米和大宇这对夫妻让我再一次体会到婚姻关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的,婚姻也比你想象得更顽强,那些糟糕的婚姻其实只是没来得及好转的婚姻。
婚姻风波是危机也是转机 你是否注意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夫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婚姻一度濒临破裂,但是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婚姻起死回生了,原本闹离婚闹得很厉害的两个人,后来又和谐幸福地在一起过着婚姻生活。
其实,婚姻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遭遇危机。
从筹备婚礼的阶段开始,就容易遭遇一个情感危机,很多情侣因为彩礼多少钱、酒席多少桌、婚礼怎么办产生严重冲突,甚至有不少人因为在办婚礼的过程中产生家庭矛盾而闹离婚或没结成婚。
很多人遭遇的最大的婚姻危机是在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的这个阶段。
女人因为生育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密,和男人的关系变得疏远,也因为孩子的到来,增加了育儿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婆媳矛盾、夫妻矛盾、产后抑郁等问题也容易在这个阶段发生。
有人说这是婚姻关系最脆弱、矛盾最集中的阶段。
有的人的婚姻在这个时候瓦解了,有的人的婚姻则闯过这一关,幸存下来。
很多人的婚姻之所以能够维系是因为夫妻双方一直围着孩子转,不用面对彼此,等到人到中年,孩子长大离家上大学,剩下两个空巢中年人需要面对彼此时,婚姻危机爆发。
这时事业上该成功的已经成功,不成功的也很难有新的突破,中年危机再加上婚姻中日渐疲惫,对孩子的情感寄托变少,很多人的婚姻会出现男人出轨或者女人出轨的危机。
婚姻的每一个阶段,遭遇的危机都不同,但是婚姻危机是危险和机遇并存。
面对着婚姻危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
有的人觉得危机太大,选择离婚;也有人选择坚守,努力将危机变为转机,重获婚姻幸福。
爱是艰难的,所以要去爱 近些年来,中国的离婚率不断飙升,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离婚率已经超过40%。
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对离婚的态度变宽容了,我们的选择也更加自由了。
但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我们对经营婚姻没有足够用心,也没有足够的耐心,有了问题后习惯用离婚来解决。
很多人的婚姻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就选择离婚,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婚姻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遭遇危机。
婚姻就像一场闯关游戏,需要打怪升级,完成相应的任务,才能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他们也不了解婚姻的生命力比想象的顽强,有些糟糕的婚姻其实只是没来得及好转的婚姻,愿意努力改变自己和对方,或者为彼此创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糟糕的婚姻也有好转的机会。
他们更不了解,婚姻出现问题,除了选择离婚,还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做婚姻咨询。
调查显示,离婚的夫妻如果愿意咨询婚姻方面的问题,至少有一半的婚姻是可以修复的。
很多婚姻有问题的人选择离婚,以为换一个人问题就能解决。
实际上,更大的可能性是换了一个新人,之前没解决的问题,在这段关系里还是会出现,之前没完成的磨合,在这个人身上还要再来一遍。
如果他们懂得这些,在婚姻出现危机时,除了离婚这一条路,他们会有更多的路可以选。
有句电影台词:买台电冰箱,保修期三年,你嫁了个人,还能保证他一辈子不出问题呀,出了问题就修嘛。
很多人不愿意对有问题的婚姻进行修补,其实是因为修补并不容易,甚至是非常困难,而我们害怕困难,只想做问题婚姻的逃兵。
诗人里尔克说:“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
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 爱是艰难的,所以要去爱。
人生很短,没有必要抱着一段糟糕的婚姻不放,敢于离婚,是一种勇气。
但是面对糟糕的婚姻,敢于修复关系,尝试改变自己和对方,重新收获幸福的婚姻,是更大的勇气。
婚姻的生命力比你想象的更顽强,愿你不轻言放弃婚姻。
没有人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我感觉自己嫁对了人 我怀孕八个半月的时候,依然挺着大肚子在做咨询,周末还去接受
心理学的继续教育课程。
要好的女朋友问我,有没有后悔嫁给大卫,她说:“你当初要是嫁给一个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男人,现在哪用这么辛苦?” 我听完哈哈大笑,回她:“你完全搞错了,我这个时候更感觉自己嫁对人了。
”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在和大卫恋爱之前我也交往过几任男友,有经济条件好的,有颜值身材一流的,有才华横溢又浪漫的,但是都没法长久,总有这样那样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过往恋爱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自己个性的认识与了解让我明白,自己对婚恋伴侣的核心需要是:一个愿意尊重我、给我很大的自由、注重我的个人感受、能够与我进行精神交流、拥有男女平等的思想的人。
而大卫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也是我恋爱时间最长的一个伴侣。
虽然,他家庭条件一般,工作收入不高,但是他能满足我对另一半的核心需求。
他尊重我,与我平等相处,让我可以自由做自己,晚上睡觉前还能有聊不完的天,能找到像大卫这样的好男人,真是我的好福气(当然,他能找到像我这样不嫌他没房没车,还特别欣赏他的女人也是一种福气)! 怀孕四个月时,我说要搬家,一居室的房子太小了,他就一个人利用周末时间到处找符合我要求的两居室房子。
选定房子,要搬家时,他又帮我打包了十个大箱子的书,然后联系好搬家公司,没有一句怨言(愿意帮我打包十箱子书的男人只有他一个,所以我要好好珍惜)。
怀孕七个半月时,我对大卫说:“我在上海憋坏了,要到山清水秀 的地方逛逛。
”他欣然同意,然后带着全家人陪我出门旅行。
怀孕八个半月,我还出去工作,是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它不仅让
我收获物质回报,还获得了个人成长、成就感和价值感。
整个孕期,我的生活和怀孕之前差不多,在家看书、写文章、做远程咨询、出去做面询、带领成长团体、上课、和女友们聚会,我在外面跑来跑去,大卫都不做任何干涉。
他知道我需要什么,清楚我能照顾好自己,会拿捏好分寸,适度减少工作量,他也特别清楚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还好找了我们家大卫,换作其他男人,能对我这么好吗?能给我这么大的尊重和自由吗?能受得了我这么自我又任性的女人吗?估计很难(这在心理学上叫“积极对比”,其实我这么夸我老公,满满的都是套路,主要为了生完孩子以后,他可以心甘情愿带孩子)。
面对这样的好男人,如果我还要求他有高薪、给我买房买车,还要懂浪漫、爱文艺、爱学习、积极上进,那我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了! 其实,我并不是一开始就领悟到了这一点。
在和大卫谈恋爱的初期,我除了要他尊重我、爱我、给我自由、和我有共同语言外,我觉得他应该挣更多的钱、换更好的工作,应该和我一样喜欢读书学习,学习心理学或者追求心灵成长,我总觉得他不够有上进心。
我要求他要这样努力,那样上进,虽然我的方式比较温和,但我知道这就是一种逼迫,一种不尊重,后来我看到这样做不仅徒劳无功,还让自己的感受很糟,他也压力倍增,生活不开心,而这一切影响了我们原本很亲密美好的关系。
我看到自己就是那个控制者、挑剔者、高高在上的批评者和不断提要求的人,希望他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大卫和我吵架时曾说:“你就是什么都想要!” 是的,我什么都想要。
但是,可能吗? 大卫当然不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但换作其他人也不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同样的,我也不能满足大卫所有的需求,不能满足任何一个男人所有的需求。
于是,我开始学会更好地接纳,接纳亲密关系中我缺失的、我不被对方满足的部分,再后来,慢慢地,我开始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
没有人能满足你所有的需求 在咨询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来访者与当初的我一样,希望有一个男人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给她们做咨询,就像照一面镜子,不断提醒我要学会放下让他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和执念。
来访者
A,大学毕业后,独自在上海打拼,做着设计师的辛苦工作,常常出差加班,赚的几千块支付完每个月的房租、饭钱、水电煤、交通费等,所剩无几。
在她觉得生活不易,疲于应付,特别想找一个依靠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男生。
他是上海本地人,家庭条件优渥,有车有房,工作收入也高,而且还很喜欢她。
跟这个男人谈恋爱时,他会送她漂亮昂贵的礼物,带她去很有格调的餐厅吃饭,邀请她去国外旅游,住星级酒店。
恋爱期间所有的开销都是男方出,她感觉生活很轻松快乐,很满足,她也很快爱上了这个宠爱自己的男人。
一年后,他们结婚了。
婚后,她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过上了安稳无忧的生活。
可好景不长,她开始感觉无聊、空虚,对丈夫的不满越来越多。
她觉得丈夫和自己没法进行精神交流,在一起除了日常的事务性谈话,便无话可说。
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有着巨大差别。
她喜欢看欧洲文艺电影,丈夫只喜欢看美国动作大片;她喜欢读书画画,丈夫看一页书就会打瞌睡;她喜欢周末在户外运动,丈夫只喜欢宅在家里,打游戏放 松。
她离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一直觉得换一个可以与自己进行精神交流的伴侣就会幸福快乐。
她对丈夫和婚姻十分失望,开始不停地挑剔和嫌弃丈夫,总是抱怨,自己也越来越像一个怨妇,最后连自己都讨厌起自己来。
来访者
B,谈了几任男友都不满意,后来遇到现在的丈夫。
这个男人比她大八岁,事业比较成功,在工作上很有拼搏精神,加上见多识广,思维开阔,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B非常崇拜和欣赏。
婚后第一年,男人辞了职,自己出来创业了,很快就将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让她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丈夫很忙,没有太多时间陪她,而且因为创业压力大,年龄大,性能力偏弱一些。
后来她出轨了,出轨对象是公司里年轻的男同事,小鲜肉一枚。
小鲜肉有很多时间陪伴她,可以和她谈浪漫的恋爱,还能满足她的性需要。
但是,这样分裂的生活让她很痛苦,她一方面沉迷于年轻猛男的情爱和肉体,另一方面对丈夫充满愧疚,总害怕出轨一事暴露,自己的婚姻就此完结。
她很清楚自己和小鲜肉没有什么结果,因为他太幼稚了,还没钱,事业不成功,她是不可能和这样的男人结婚的。
如果重新选择,她还是会选择丈夫那样事业有成、成熟聪明的男人。
但是如今她感觉无论选择哪一个,似乎都不能令她全然满足。
她问我:“如果离婚,我能找到一个事业有成、长得好看、头脑聪明、性能力强,还有时间陪我,很爱我的男人吗?” 我回答:“你觉得有这样的男人吗?如果有,你能够遇到吗?遇到了,对方会选择和你结婚吗?” 她颓废地摇摇头。
生活中像
A、B这样的女人实在太多了,婚前一切都好,婚后也还是那个男人,却开始不满与抱怨,总以为是男人变了,生活变了,一心想要过另一种生活,觉得只要换一个男人自己就能变得幸福快乐了。
之前男人赚钱少,觉得不要紧,只要男人对自己好,有时间陪自己,就可以有情饮水饱。
但婚后开始想要住更好的房子,想要买更贵的包包,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抱怨男人没用、没钱,觉得自己嫁错了人,自己跟着这样的人吃苦了。
之前想找一个事业有成、经济条件好的男人,觉得他可以给自己物质上的安全感,觉得对方难看一点没关系,忙碌一点没关系,自己不爱他也没关系,但是婚后不久却怨气横生,嫌弃对方长得丑,抱怨对方陪伴自己太少,觉得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是牢笼,一刻也待不了,认为对方除了有钱,就是一个土包子。
之前喜欢男人有才华,懂文艺,看着对方弹吉他、玩摄影的样子目不转睛,文艺男神将自己迷得神魂颠倒,觉得男神不会做家务,赚不了多少钱也OK,只要这个男人在自己累的时候给自己弹唱情歌就行了。
婚后,女人独自操持家务,带孩子,开始抱怨自己付出太多,男人付出太少,心理失衡后,曾经的优点变成了缺点,看到对方弹吉他、玩摄影就斥责对方玩物丧志、缺乏责任心。
女人抱怨自己嫁错了人,男人倍感委屈和郁闷,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事对方之前十分认可,一切都没问题,现在却变成了全面否定,一切都是问题。
宋丹丹有句话很有名:一开始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
然后想要一张床、一套房、一张结婚证,离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当初只是想要一个拥抱。
人心不足蛇吞象,因为不断滋长的欲念,让女人变得越来越贪心,想要拥有一切,想要完美的伴侣。
在这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自己也不完美,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满足我们所有物质的、肉体的、精神的需求。
大部分的婚姻,即便是最美满的婚姻,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想要拥有十分完美的婚姻,那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化。
不存在的东西,我们却硬要去追求,只能让自己活在失望中和不幸的痛苦中。
因此,认清自己核心的需求,找到符合自己核心需求的伴侣,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懂得知足和感恩,成了让婚姻幸福的重要能力! 每一种选择带来“是”,也带来“否” 我很喜欢一部小说《廊桥遗梦》,连带着喜欢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美国乡村,住着女主角弗朗西斯卡一家人,他们经营着自家的农场。
那个乡村有非常经典的建筑,一座造型优美独特的木制廊桥。
充满牛仔气质的《国家地理》杂志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从华盛顿来,他要完成拍摄廊桥的工作任务,但是他迷路了,把车停在弗朗西斯卡的家门口,向独自在家的她打听曼迪逊桥的位置。
她带他来到桥边,偷偷观察他工作的样子。
完成工作后,为了表示感谢,他从地里采了一把漂亮野花送给她。
也许从见到这个男人的第一眼起,弗朗西斯卡就心动了,也许是从这把野花开始,弗朗西斯卡才心动的。
后来,她邀请这个男人来家里共进晚餐。
欣然赴约的金凯,与她度过了美妙的一晚。
两个人被彼此深深吸引着,爆发了热烈而疯狂的爱情,也享受了美妙无比的性爱。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如热恋中的情侣一样整日厮守在一起。
弗朗西斯卡和丈夫理查德的婚姻是平淡乏味的,书中有一段文字很好地描述了她对自己婚姻生活的评价和感受: “像洗澡时喝一杯冷啤酒这样的事儿她都觉得多么风雅,为什么她 和理查德就不能有这样的生活?她知道部分原因是长期习惯养成的惰性,所有的婚姻,所有固定的关系都有可能陷入这种惰性,习惯使一切都可以预见,而这预见本身又带来安逸,这一点她也体会到了。
还有那农场,像一个缠人的病人一样需要时时刻刻关心,尽管不断更新的代替人力的设备使劳动比以前减轻了许多,可是这里的生活还不止于此,可预见是一回事,怕改变又是另一回事。
理查德就是怕改变,他们婚后生活的任何改变他都害怕,通常连谈也不愿意谈,特别不愿谈性爱,性爱这东西对他来说是危险的,在他的想法中是不体面的。
” 缺乏激情,一成不变的机械生活显然不能满足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内心的情感需要。
自由行走的摄影师金凯在他们相遇的四天中,给弗朗西斯卡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野花、笑声、相拥而舞、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还带来了洗澡时喝的冰啤酒,最重要的是他重新点燃了她少女时代的梦想——充满激情,四处旅行的生活。
金凯可以给弗朗西斯卡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那是一种时时充满变化和激情的生活。
他向弗朗西斯卡描述,如果他们在一起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我们可以在大漠的沙堆里做爱,在蒙巴萨的阳台上喝白兰地,瞭望阿拉伯三角帆船在初起的晨风中扬帆启程,我要带你去狮之国,到孟买湾边,那里有一座古老的法国城市,有一个奇妙的屋顶饭店,还有火车穿过山涧隧道……” 显然,这样浪漫的生活对弗朗西斯卡来说,实在太具有吸引力了。
金凯非常希望弗朗西斯卡跟自己一起走,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弗朗西斯卡没有选择离开,也许她还爱着自己的丈夫,也许是受困于内心的道德感,也许是舍不得两个孩子,也许是担心自己走后,孩子和丈夫在那样一个闭塞保守的乡村会遭受怎样的风言风语,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心理压力。
弗朗西斯卡做出这个选择是异常艰难的,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很感人: 那天大雨滂沱,他们在镇上相遇了,她坐在车里,看着那个浑身湿透,狼狈落寞的爱人缓缓走来,然后站在不远处注视着自己,似乎在发出最后的邀请,做最后的等待,抑或是告别。
他们彼此注视了一会,她给了他一个无奈的微笑,似乎在做告别,他回以一个微笑,转身离开,上了车。
看着爱人离开,弗朗西斯卡心痛得轻轻摇头。
这时,购物回来的丈夫上车了,他们两辆车一前一后地行驶着,然后停在红灯前。
弗朗西斯卡透过雨窗,看到金凯俯身从盒子中取出项链,将它挂在车内后视镜上,似乎在向自己表达着什么。
路灯转换了,金凯的车在绿灯前不肯离去。
弗朗西斯卡的手紧抓着车门把手,转动着,强忍奔上前去的冲动,在将走未走间苦苦挣扎。
最后,金凯的车启动了,弗朗西斯卡心碎不已,泪如雨下,漫天的雨成了他们诀别的泪。
很多人会说这部电影具有教育意义,告诉人们在面对婚外激情时,要懂得珍惜婚姻,坚守家庭的责任。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电影传达出更多的东西:人性难以满足的欲念,以及人生总是充满着选择的遗憾,以及如何接纳这遗憾。
弗朗西斯卡没有选择和金凯一起走,没法过一种更接近梦想、更富激情的生活,是一种人生遗憾。
但是如果她选择跟金凯走,同样也会是一种遗憾,她会对丈夫充满愧疚,会遭受日日思念孩子的折磨。
当她和金凯在外面流浪,四海为家时,她是否很快会厌倦这种不断飘来荡去的生活,怀念起乡村生活或家庭生活的稳定与舒适?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每一种选择在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一种丧失,弗朗西斯卡深知这一点。
她做出不离开的选择,其实是最大限度地达到自己想要的完美。
在余生中,她辛勤打理着这个家,承担家庭责任,维持家庭的稳定 和谐,也不断在内心回味和怀念她和金凯那一段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恋。

他们在一起的那四天成了永恒的激情,是她平淡生活中的浪漫梦想,“我希望永远保留这份爱,我希望终生都能这样爱你。
我不能让生命就此消逝无踪,从头再来。
我只能试着在心灵深处紧紧地守候着你。
” 安全与危险、平淡与激情,她以这种方式全部拥有了。
假如,你能靠自己实现梦想…… 当丈夫理查德病重卧床,要离弗朗西斯卡而去时,他对她说:“亲爱的,我想告诉你……我知道你有过自己的梦想,我很抱歉没能让你实现,你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
” 弗朗西斯卡听了丈夫的话,感受到丈夫对自己的理解与爱,她亲吻着丈夫,感动得泣不成声。
弗朗西斯卡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农场里,一辈子都没有走出美国的这个州,没有在蒙巴萨的阳台上喝过白兰地,没有瞭望过阿拉伯三角帆船在初起的晨风中扬帆启程,没有到过孟买湾边…… 我想,如果弗朗西斯卡能靠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会怎样呢? 如果,她在拥有家庭的同时,还可以去外面旅行,走走看看,拍下自己喜欢的照片,让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活出情人金凯的样子,她内心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她的梦想既不需要通过丈夫理查德,也不需要通过情人金凯来实现,她能够靠她自己实现,那么人生的遗憾是否会少一些,她丈夫对她的亏欠感是否会少一些呢? 不幸的是,弗朗西斯卡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闭塞乡村中,时代和外部的环境无法让她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如今的我们呢? 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 弗朗西斯卡明白没有哪一个男人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接受并认同自己的选择。
而那些渴望完美婚姻,奢望什么都能得到,一旦无法得到就对婚姻不满、抱怨连连的现代女性们其实还不如弗朗西斯卡,因为她们还天真地认为自己的需要和梦想不是靠A男实现,就是靠B男实现,抑或是靠C男实现。
鱼和熊掌本不可兼得。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所有需要和梦想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期望他来实现,那是对他人的苛求,是放纵自己的懒惰和对自我责任的逃避。
生活不是动画片,没有哆啦A梦的百宝袋,没有人能满足你所有的需要,也没有人理所应当地必须要完成你所有的期待和梦想,自己的梦想终需自己上。
那些指望一个男人满足自己所有需要的女人,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其实自己也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己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且这种能力正变得越来越必要了。
DrJ.Dean写过一篇文章《说起爱情,你必须知道的十个心理学事实》,其中一个心理学事实是:“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年婚姻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项研究的作者伊莱·芬克尔解释道,过去婚姻更多的是提供安全感、更坚固的支持,现在人们想从婚姻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比往常都要多的人期待婚姻更多的是一次可以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旅程。
令人失望的是,面对这些需求,夫妻们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达成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
” 现代婚姻若想长期维持,需要更多的自我满足。
一个没有自我满足的能力的人,在婚姻中必定会外求:不懂得爱自己,就想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没法靠自己赚到足够金钱,满足自己生活所需,就想找个有钱人让自己依靠;没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想找一个人为自己实现梦想……而找不到满足自己的人,就永远活在失落与失望的残缺感中。
要懂得自我满足则需要一个人拥有独立的自我,能够不依赖别人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但在这之前,爱情以最动人的面貌,概括了压在封闭于女性世界中的女人、受伤害又不能自我满足的女人身上的诅咒。
无数的爱情殉道者抗议命运的不公,因为它把荒凉的地狱当作最后的救赎,提供给她们。
” 我对一个人独立的理解是:他终究必须靠自己实现梦想,伴侣、子女并不能代替一个人去实现梦想,他也终究必须独立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如果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法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他也需要独自承受这人生必然的缺失和遗憾。
这世上,不存在满足你一切需要和梦想的完美的亲密关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除亲密关系以外的渠道获得成就和满足感。
也许是工作,也许是兴趣爱好,也许是艺术表达和创作,也许是和志趣相投的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和买单。
婚姻中的女人都需要一张自我关怀清单 半年前,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为了方便叙述,就叫她茉莉吧。
茉莉已婚已育,有一个六岁的孩子,丈夫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
公婆身体也不太好。
结婚之后,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安排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吃穿住用。
生孩子之前家里的装修是她一个人搞定的。
和装修公司谈需求,督促工人施工,跑遍全城大大小小的建材和家装市场,选地砖、选地板、选窗帘,在网上看各种有关家装的文章和照片,各种精打细算,从网上淘家电、淘软装……就这样忙碌了五个多月,一个人把一百二十平方米的毛坯房变成温馨漂亮又舒适的新家。
后来,她怀孕生子,休完产假之后就回去上班。
白天工作,晚上和周末照顾孩子。
夜里也没法好好休息,因为孩子还要吃夜奶。
遇到孩子生病,更是心力交瘁。
就这样熬过了艰难的头三年,现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她并没有变得有多轻松,依然是白天工作,晚上带孩子,辅导孩子写作业,公婆年纪大了,她还要隔三岔五地带生病的公婆上医院。
结婚七年,三十二岁的茉莉眼角多了几道细纹,双手因为经年累月的劳作而变得粗糙和结实,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自己的小家庭越来越好,她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果不是在公司一年一次的体检中查出自己患了子宫肌瘤,她会继续像之前那样为了家庭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
肌瘤长得比较大,需要做手术,做手术那天丈夫没有陪在身边,茉莉找了自己的闺蜜来帮忙。
其实在体检之前茉莉的身体已经有不适感了,小腹坠胀,常常感觉腰酸背痛,但是她想着家里这么多事要她操心呢:夏天孩子报了一个画画班,要参加写生夏令营;秋天丈夫的一大帮同事要来家里做客,公公 要过七十岁生日,请亲戚朋友去酒店庆祝;冬天要买孩子、丈夫的棉衣,要整理衣橱,找人维修有些松动漏风的窗户……她总在想等忙过这一阵再去检查自己的身体。
手术后,茉莉住了三天院。
住院期间出差的老公只是打了几个电话远程慰问一下。
茉莉的母亲在老家帮弟弟带孩子,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给女儿打电话:“你这病都是累的,跟你讲了多少遍要注意休息,要照顾好自己,你就是不听,以后要是发展成癌症,像那个谁谁,看你……”母亲关心兼责备的话语没有唠叨完,就被孩子的哭声打断了。
出院第二天,公婆让她给某某亲戚网购特产,丈夫让她把那辆旧车开去维修和保养,孩子让她陪着做手工,玩游戏。
一整天茉莉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茉莉对我说:“生病做手术,住院以及出院回家后家里人对我的态度,让我意识到,我总在照顾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对我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以为我好像是个超人,哪怕生病住院了,一切都能自己搞定,并不需要被人关心和照顾。
” 她接着说:“生病之后,我想了很多,为什么家里人都不怎么关心我,当然他们有自己的事要忙,我老公在外地,我公婆身体不好,还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认真想想是因为我在家庭里一直都没有关心重视自己,总是先满足老公、孩子、公婆、父母的需要,最后才轮到自己。
“这么多年的婚姻生活里,我几乎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总是忽略自己,也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以至于全家人都学会忽略我,没有人觉得我其实也需要被人关心,被人照顾。
” 说到这里,茉莉抽出一张纸巾擦了一下眼泪和鼻涕,然后端详起自己的双手,摸着自己粗糙带茧的手掌,看着自己手背上凌乱的皱纹和几道或深或浅的伤痕,有的是做菜时被刀划伤的,有的是被油点烫伤的……她忍不住又抽了几张纸,开始擦眼泪。
作为现代女性,我们有工作,有技能,但是我们很多人也像茉莉一样,有着传统女性的美德,为家人不停地牺牲和付出,总是先人后己,甚至先人无己。
心里记着孩子的兴趣班,老公的保险和皮带、鞋子,老人的营养品,唯独忘记去照顾婚姻中的自己。
想给自己买件大衣要纠结很久,给老公孩子买却下手超快;想着要去按摩酸痛的肩膀和老腰,却一拖再拖;想着要减肥锻炼,每每都被其他你认为更重要的事情占用了锻炼的时间;自己的朋友圈和兴趣爱好也没精力经营,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里,去操劳去奉献。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其实既感动不了天地,也感动不了家人,只能感动自己,可是感动自己有什么用呢?自己的身心在日复一日的过度付出与奉献中越来越疲惫和苍老,连生活中美好与幸福的感受力也丧失了。
另外,不得不说,这个社会施加给已婚已育女性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我们小区有两三个男性经常带孩子,长辈们和妈妈们看到了都会问:“孩子的妈妈去了哪里?”那问询的语气中多多少少都有对女人的要求和责备:“作为一个妈妈,她怎么不自己带孩子?”可是有的妈妈天天带孩子,怎么就没有人问:“孩子的爸爸去了哪里?” 爸爸们不带孩子,我们就觉得他们在忙事业,忙工作,没有人会想到那些妈妈们没时间带孩子,可能也是和爸爸们一样,她们有的正在创业,有的正在赚钱养全家,有的正在医院里面救死扶伤…… 你忙工作,会有人说你不顾孩子,而那些选择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妈妈又要被人说,“全职妈妈是高危职业。
”“你在家不就带个孩子,有什么可累的?”“你不工作,靠老公养,你还有什么资格抱怨?” 很多现代女性活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负重很多,艰难前行,既要照顾家庭、操持家务、养育孩子,也要工作赚钱、看书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她们是最需要自我关怀的群体,却总是最容易忽略自己。
我有个咨询师同行,每次和她见面后道别时,她都会嘱咐我一句:“照顾好自己。
” 前几年,我对这句话没有太多的感受,可是当有了孩子,要照顾孩子,又要工作学习时,我才知道“照顾好自己”这句话不仅是婚姻的真 理,也是生活的真理。
一个女人,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时候实在太多了。
不断增长的年龄和腰围;拖不完的地板,做不完的家务;下班之后回到家给孩子喂饭、洗澡、讲故事,好不容易哄睡之后依然要打开电脑工作……所有的这些时刻都需要我们照顾好自己。
作为一个从小就担任妈妈的小助手,一直帮助家里做家务,努力满足父母需要的女孩,长大之后,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学会如何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
过去的很长时间,我和茉莉一样,在家庭中总是先人后己,为家人不断付出和奉献,却常常忘记去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舍不得花时间让自己娱乐放松,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常常感觉自己特别累,抖一抖身体都能抖落掉上百斤的疲惫,情绪也不好。
后来我开始学习列一张“自我关怀清单”,上面罗列“做了会让自己感到放松和快乐”的事情,每当自己累了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拿出清单,找几件事情来做,平时也用清单提醒和督促自己要关爱自己。
生孩子之前我会每三四个月抛下男朋友(现在的老公),自己一个人跑到餐厅吃牛排;孩子一岁之后,每个月有一天我会抛下老公和孩子,去和闺蜜们聚餐、聊天;最近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剪了头发,做了个发型(距离上次做头发已经五年了);趁孩子睡着,追了八集的美剧;每晚好好洗脸之后给自己认真抹上眼霜;有个晚上哄孩子睡着之后,我到客厅喝水,看到窗外的天空挂着一轮又大又朦胧的上弦月,散发出橘色柔和的光晕,美丽极了,我坐在飘窗上欣赏了几分钟月亮…… 所有的这些时刻,让我触碰到生活的幸福,感觉自己活着真好。
在这些时刻里,我不是别人的妻子、儿媳,也不是孩子的妈妈,不是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我可以暂时忘记和抛开所有的身份和角色,我只是我自己,我属于我自己,我努力让自己放松和快乐。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底下有一位已婚女性留言,说自己的丈夫出轨,不管精神还是肉体都背叛了彼此的诺言,而自己为了孩子一次次地忍让退缩。
她说:“可是生活还是那样的一成不变!女的就好比一条看门 狗,在家二十四小时看家带娃!没有任何的私人空间!每天在怨言中度过!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每次男女双方吵架,惊扰父母,男的还在怨恨我。
想离婚,但是想到孩子,是一个坎!” 我回复她:“你说‘女的就好比一条看门狗,在家二十四小时看家带娃!没有任何的私人空间!’我听了蛮心痛的,你把自己说得很不堪。
带孩子是很辛苦,但我们依然可以关爱自己,照顾好自己。
如果你的生活想有一点改变的话,可否从每天让自己有半小时的私人空间开始?让自己先过得稍微快乐一点。
” 我想,如果这位女士也有一份“自我关怀清单”,比如让自己每天有半小时独自喘息的时间,用这段时间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许她就不会有这么多怨言了,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也会高很多,对生活和自己也会有些希望和信心。
我也相信一个快乐的母亲,有自己生活的母亲,相比一个失去自我、不快乐的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正面的影响。
上个月我又见到茉莉,她苗条了一些,穿了件高领的羊绒衫配一条深红色的裙子,脖子上戴着一条玫瑰金的项链,气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她说,自从上次和我见面之后,她回去做了几件事。
·办了一张美容按摩卡,每个月去享受一次。
·丈夫出差回来后,让他带孩子,她去和朋友们喝下午茶。
·每周有一个晚上去上瑜伽课。
·公婆的要求不再有求必应了,有的时候会拒绝,有的时候会让丈
夫解决。
·快过年了,她准备给自己放一个假

标签: #四代 #变速箱 #医疗保险 #变速箱 #长安 #长安 #吃了 #牛仔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