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海外信息专报,疫情海外信息专报(2020

csis 1
年9月1日)
1、《外交事务》分析即将到来的情报事务革命8月31日,《外交事务》网站刊登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 报局的前首席技术官、副总监安东尼·芬奇(AnthonyVinci)撰写的文章《即将到来的情报事务革命》。
文章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I)和自治系统(AS)的升级,“情报事务革命”(revolutioninintelligenceaffairs,RIA)正在来临,机器将会成为智能决策者,而不仅仅是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工具。
文章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自治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大范围应用,情报机构也越来越需要利用两者来获取机密信息。
因此,美国情报界必须接受这场情报事务革命,为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做好准备。
这需要美国加大对人工智能和自治系统的投资,增强情报机器相应的功能,重新划分美国情报界职能部门,创建新组织以促进人工智能和自治系统技术的发展,同时阻止对手在相应领域的设计与开发,防止对方获得技术优势。
ing-revolution-intelligence-affairs
2、报业辛迪加:特朗普任期是美中关系的重大分水岭 8月27日,报业辛迪加(ProjectSyndicate)发布由比利时智库布勒哲尔(Bruegel)高级研究员让·皮萨尼·费里(JeanPisaniFerry)撰写的文章《特朗普为全球经济体系留下了什么?》。
文章认为,当今全球经济体系背景下,特朗普在气候问题、金融监管等方面留下的印迹微不足道,一旦拜登胜选,都可被轻易抹去,而其在贸易领域留下的影响却弥足深远,足以给将来的继任者留下阴影。
文章评论称,有三大目标贯穿特朗普任期始终:制造业回流美国、改革世贸组织以及经济上与中国“脱钩”。
特朗普任期内,美中关系出现了重大分水岭,在其“美国优先”理念的指导下,美国力图从技术、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实现与中国的“脱钩”。
文章还转述特朗普的前顾问纳迪亚·沙德洛(NadiaSchadlow)的话表示,特朗普的任期将被铭记为世界从单极格局转向大国竞争的节点。
mentary/donald-trump-international-economic-legacy-by-jean-pisani-ferry-2020-08
3、FT发文分析中国新出口政策对TikTok出售影响8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FT)官网刊登科技记者 袁阳(YuanYang)和瑞安·麦克莫罗(RyanMcMorrowm)的文章《中国新出口规则对TikTok在美国的出售意味着什么》。
文章指出,上周中国商务部更新“禁止和限制技术出
2 口”名单,其中包括“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被认为是针对TikTok的在美出售。
文章认为,这一规则变化是美中贸易战以来中国贸易管制全面、长期改革的一部分,而非针对TikTok。
不过,咨询公司Plenum合伙人、政治风险分析师冯楚成认为,在这一时期公布名单,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对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回应,表达不愿出售TikTok的意向,但也不希望引发美国新的报复。
同时,这一规则变化也是在提醒美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在TikTok交易中,中国仍然能拥有发言权。
该名单对收购本身的影响主要是可能使得部分潜在买家退却,也给字节跳动提供了一个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允许其延长与美国的谈判。
e-4f10-88ec-6b8294e71ec4
4、皮尤最新民调:美国公民对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的认同程度排名垫底 8月27日,皮尤研究中心官网发布研究报告《14个发达经济体中多数民众满意政府抗疫措施》。
报告指出,其6月10日至8月3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4个发达经济体中,73%的受访者满意本国政府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所采取的抗疫措施,其中英国和美国的排名最靠后,认为本国应对有力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46%和47%。
受调民众在认知疫情对国家团结程度造成的影响方面普遍存在分歧,总体而
3 言,约46%的民众认为国家当前团结程度高于疫情暴发以前,约48%的民众认为疫情加剧了社会分裂。
近八成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团结程度大不如前,这一比例大大超出其他国家。
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世界各地的经济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调查显示,相较于对本国经济状况态度悲观的民众,持积极态度的人们更倾向于认可本国抗疫成果。
以美国为例,在对经济持较为乐观看法的人中,78%的美国人赞同美国政府处理病毒的方式;然而在认为美国经济目前状况不佳的人中,仅有不过半数的民众对政府的抗疫措施给予正面评价。
/global/2020/08/27/most-approveof-national-response-to-covid-19-in-14-advanced-economies/
5、布鲁金斯学会分析特朗普主义对共和党外交政策影响
8月29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其国际秩序与战略项 目的高级研究员托马斯·赖特(ThomasWright)撰写的文章《特朗普主义会永久转变共和党外交政策吗?》。
文章认为,共和党已经逐渐演变成特朗普的政党,未来几年里,共和党的外交政策亦可能与特朗普主义交织在一起。
尽管共和党内有相当一部分议员认为特朗普挑战了共和党的正统观念,将其视为对共和党内部及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但在美国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特朗普主义仍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在共和党的外交政策中,这将体现在以下
4 几点:第
一,认为来自中国的挑战更多与其大国崛起的事实相关,而非过多强调意识形态因素;第
二,美国必须在中东地区保持活跃,将中东事务置于国家安全政策的中心;第
三,全球经济除了促进资本、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亦必须服务于中产阶级的利益,推动与中国部分“脱钩”可以有所收获。
文章称,尽管特朗普主义在今天激烈的党派斗争下存在曲解或误读,但需要承认的是,由特朗普发起的变革将有助于确保国际秩序继续向有利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向发展。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order-from-chaos/2020/08/29/will-trumpism-change-republican-foreign-policy-permanently/
6、《外交政策》刊文认为东南亚是美中冲突新起点8月29日,《外交政策》官网刊登国际经济记者、作家 伊丽莎白·贝克尔(ElizabethBecker)撰写的文章《东南亚是美中新冲突的起点且中国正在取得胜利》。
作者指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在该地区倡导“大中华”概念,希望东南亚国家融入中国经济,并且受到东南亚华人的支持,但也有部分人担心中国是在追求一种新的统治。
作者引用了默里·希伯特(MurrayHiebert)的观点称,中国以经济进步、区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增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利用文化和教育等软实力吸引该地区精英。
此外,中国也利用军事援助和与当地军队的联合
5 演习确保其对中国的安全依赖。
作者表示,中国的以上举措对于美国来说代价很高,美国在东南亚投资超过中日韩印的总和。
如果美国不能意识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并减少其在该地区的承诺,东南亚将失去大国博弈的平衡,给中国提供更广阔的战略领域。
/2020/08/29/southeast-asia-china-book/#
7、澳大利亚总统称正以战略耐性处理中国议题8月31日,《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刊登澳大利亚总统 斯科特·莫里森(ScottMorrison)的专访。
莫里森指出,澳大利亚正使用“战略耐性和一致性”(strategicpatienceandconsistency)的原则处理中国议题。
但在国家经济面临威胁时,澳政府绝对不会出卖国家主权和安全。
莫里森称,澳中关系陷入谷底在于中国近年来改变了行为方式,而非澳大利亚的立场出现转变。
澳方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正在寻求与中国协调利益。
澳大利亚欢迎中国经济发展,从来没有试图遏制或与任何联盟一同阻止中方发展。
/politics/federal/morrison-sticks-to-new-china-doctrine-20200827-p55pqa
8、CSIS发文建议美国如何应对中俄军事合作8月31日,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由跨大西洋安 全计划主管安德烈·肯德尔-泰勒(AndreaKendall-Taylor)撰
6 写的报告《应对深化的俄中关系》。
报告提出,中俄合作不断深化的原因是美国同时对中俄采取强硬路线,使得中俄形成了共同利益。
不断深化的中俄合作将在以下几个维度削弱美国的军事优势:第
一,中俄联合军演将提升两国联合作战能力,俄罗斯的经验传授可以帮助中国弥补现代作战经验较少的短板;第
二,中俄可以在国防创新领域协同攻关,提升国防技术创新速度;第
三,当一方与美国发生冲突时,另一方可以伺机行动或形成中俄统一战线。
报告建议美国应当对中俄之间的嫌隙保持敏感,积极寻找机会来延缓和削弱中俄的深度合作。
同时,国防部应加强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的合作,扩展遏制中俄的工具箱,例如,国务院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外交从中俄吸引人才;国会或可修订法律、不再阻止俄罗斯向中国的竞争对手出售武器。
国防部也应当加强同盟关系,重申对日、韩等盟友的安全承诺。
mentary/addressing-deepening-russia-china-relations
9、《外交学人》分析英国是否会向南海派遣航母8月31日,《外交学人》网站刊登格拉斯哥大学尼 尔·M·格雷(NiallM.Gray)撰写的文章《英国会向南海派遣航母吗?》。
文章指出,英中关系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受到很大损害,这预示着两国将在双边事务中采取更具对抗性的方式,但近几个月约翰逊政府的沉默又增强了其中的不确定
7 性。
文章认为,英国新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部署的决定有了新的意义,其是否访问南海将决定英中关系是否会进入竞争的“新时代”。
文章指出,南海对英国经济的稳定非常重要,这也是英中关系的红线所在。
而英国国防大臣在7月份发表的声明中强调,英方对南海的部署仍未作出决定,这实际上为双边关系留下了余地。
所以,尽管英国仍渴望在亚太展示其海军实力,但也希望保持与中国政府更广泛的联系。
/2020/08/will-the-uk-send-its-aircraft-carrier-to-the-south-china-sea/ 10、CSIS发文评估安倍政府的经济表现8月31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由经济 事务高级副总裁马修·古德曼(MatthewP.Goodman)撰写的分析文章《评估安倍的经济治理能力》。
文章认为,虽然安倍执政时期没能成功修改宪法,也未能缓和与东北亚邻国的关系,但是安倍的经济成就足以让其载入史册。
在国内层面,安倍政府的积极货币政策、宽松财政政策较为成功,但是在女性地位提升、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上则遭遇较大阻力。
在国际层面,安倍在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挑起大梁,最终促成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是一项非凡成就;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安倍政府提出将“有质量的基建”作为竞争战略,并成功让2019年的G20峰会为“优质基
8 础设施投资原则”背书;安倍还成功阻止了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
作者分析称,安倍处理经济问题时,追求在进攻性和防御性工具之间、在寻求华盛顿的支持与保护日本的商业利益之间、在与中国的接触和对冲之间谋求平衡,这是安倍经济政策的标志,也是给继任者留下的重要遗产。
/analysis/assessing-abes-economic-statecraft撰稿人:王宇彤、蔡依航、党森审稿人:许馨匀、姚锦祥
9

标签: #长安 #咖啡 #自己的 #长城 #长安 #太极 #维生素 #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