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味道,微信什么时候出来的

什么时候 6
2015年5月11日星期
周刊 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 中国教育报文化副刊中心微信公众号:中教文化乐读 主编:王珺编辑:王珺实习生:章林昱设计:聂磊校对:冯华电话:010-82296505邮箱:dushuzhoukan@QQ群:226839819 06 “论语里住着”的味道深度解读———关于教师读《论语》的对谈 ■特约撰稿冷玉斌 在我看来,《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位普通教师的〈论语〉阅读笔记》(何伟俊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版)一书,是一次关于《论语》的现象学写作,何伟俊老师从文本出发,认识、理解、亲近孔子,读出一个“住在《论语》里”的孔子。
在解读上未必蹊径独辟,但著者本着一颗教育者的心灵,喂饭哺人,带着读者走进孔子老师的课堂,听课,也评课。
著者还努力将自身修习的快意与乐趣传达出来,让大家与孔子一起想想事、聊聊天,慢慢地,这一群人也略微有些“论语里住着”的味道了。
由一个人了解一个时代 冷玉斌(以下简称冷):何老师最初怎么想起要读《论语》,并且读得如此用心? 何伟俊(以下简称何):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有所了解,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间接的了解,听别人讲,看别人介绍。
另一种是直接的了解,回到原点,细读文本,作出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最初读《论语》有四个“回到”,即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回到人,回到生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答案。
从这个话题,又能引入另外一个话题,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的一个命题,叫“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现在通行的解释是研究一个人及其作品一定要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但我觉得不完整,有时候可能还是有问题的。
其实,时代背景不是一个预设在那里的、虚空的东西,时代是由人组成的,哪有抽象的时代?我们过去,往往由时代去了解人,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径,由一个人去了解一个时代。
所以我读《论语》的时候,想做一点突破,不管那个时候是什么时代背景,我从文字出发、从语言出发。
这正好跟《论语》中孔子的话是相符合的,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他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清楚,意思是你不能理解语言的话,就不能理解一个人。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存在,是指人,指人的思想、精神,我就是想从语言去琢磨孔子,琢磨孔子的精神与人格。
冷:作家刀尔登有一本历史随笔集叫《中国好人》,也是说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一个时代。
何:因为有了《论语》,我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假如没有《论语》,没有语言文字留下来,凭空想象也想不出来。
我读《论语》时,孔子好像就在我的身边,天天在跟我说话,我做梦的时候,都有跟他相遇的感觉,真的是言为心声,语言就是人心的表露。
至于为什么用心来读,也是对自己思想的挑战,文本细读能力的挑战。
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人解读《论语》,产生了那么多的专著,我还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呢?这是一个挑战,我用心去读,想读出一点自己的 题图选自《论语里住着的孔子》 东西来。
另外,用心读也是实践我关于阅读的一个观点,并对此加以验证。
我认为阅读有两种,一种是读过,一种是读到。
读过的书很多,很快就随着时光流逝烟消云散,而读到的书不多,所谓读到的书就是能够走到你灵魂中,能够留在你生命中的那些书。
我想让《论语》成为我“读到”的书,而不是“读过”的书。
用心读的过程中,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形成自己的理解,没有理解和感受的阅读,只是思想的空转。
有时我们困惑,老师也好,学生也好,读了很多书,花的时间也不少,总觉得收获不大,问题在什么地方呢?正是因为他没有去感受,没有用心读,没有把书变成自己的东西。
讲出来才算拥有一本书 冷:何老师对《论语》的阅读与理解是否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过程? 何:我对《论语》的学习和关注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阅读了《蒙培元讲孔子》、李长之《孔子的故事》、李申《简明儒学史》,还关注了余英时、袁伟时这些学者对于儒学、传统文化的见解与批判。
通过阅读,我对儒家文化的历史有了大略了解。
其中一个观点,对我的启发很深:儒家不等于孔子,孔子不等于儒家。
过去我们对孔子的诟病与责难, 往往就是说孔子搞三纲五常、专制、等级……都把罪过加在孔子身上,其实是不对的,儒家的文化是历史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是在逐步衰弱的,儒家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在宋朝,到清朝的时候已经衰弱了,到了“五四”运动,大家都要抛弃它,但这不是孔子的过错,与孔子没有多大关系。
古人好的东西你继承发扬,有不好的东西,你应该与时俱进,“不迁怒,不贰过”,把所有的罪过加在古人身上,这是无能的表现,也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我读的时候,主要是一篇一篇地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用语文老师的方法,梳理、归纳,一篇中提炼一个主题出来,然后再归纳成几个方面,列出小标题,把自己的思考记下来,最后写成完整的读书笔记。
到2012年10月,我已经写了前7篇的读书笔记,每篇五六千字左右,最多的也写过一万多字。
到这个时候我陷入了一个困境,继续向前走,感觉比较难。
我就想到一个倒逼的办法,为青年教师作《〈论语〉与现行教育思考》系列讲座,这就有了一个承诺,承诺就要兑现。
我从2012年10月27日开始讲,每个学期讲五讲,一共是20讲,两年时间完成。
到2014年4月30日,这个阅读的长跑,或者说是一次历险,终于到达了终点。
正是因为有了每次的讲座,我才逼着自己去看 更多的书,进行更多的思考,思想是相互照亮的,看了别人的书以后,自己想到更多东西,获得更多启发,这就是我阅读与理解《论语》的过程。
冷:两年的讲座影响了一大批老师,他们也积极投身于《论语》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您自己的收获更多吧? 何:是的,这两年给教师讲《论语》,于我也受益良多。

一,是分享的快乐;第
二,是尽到一份传播的责任。
叶嘉莹先生认为,“讲”就是一种传承。
教师是文化人,教师的价值是传播文化,不仅仅是教知识。
我讲《论语》,也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尽到我的责任,能够把我知道的、理解的传统文化告诉大家,与大家分享。

三,我也有一点私心,通过讲让自己思考得更深。
因为有人听你才会讲得更多,讲得更好。
这正如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的:“你真想拥有一本书,你就把它讲出来。
”所以我讲《论语》,收获最大的不是听我讲的老师,而是我自己。
思想是相互照亮的 冷:助人者自助,果然是这样。
那给老师们讲时,感觉最难的是什么? 何:最难的还是自己的读。
从字面上读《论语》容易,读出自己的理解、感受,要有自己的发现,还要与当下的生活与教育有联系,这不容易。
阅读不仅仅是解释词句, 还要有自己的想法与新意,这样才对得起听我讲的老师。
我讲的时候力求与当下对接,实现所谓的穿越。
当然自己的东西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要有一个凭借、一个出发点,这就是参照别人的思想。
更多阅读、更多思想就会引发你的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作者是相互照亮的。
最近读到日本学者白川静,他热爱中国文化,著有《孔子传》。
他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孔子在《论语》中是活着的。
”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由此我想到“《论语》里住着孔子”,这就是我本书序言的来历。
书名与序言一字之差,加了“的”字,更突出是从孔子角度解读《论语》。
冷:您把《论语》这本书变成了您自己的东西。
在您看来,《论语》对于当下教育和教师有什么样的意义? 何:这个问题首先让我想到一件事———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我一直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职业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对这个职业创始人的认同。
教师的鼻祖是谁?就是孔子,他是万世师表。
因此我觉得教师读《论语》,意义之一就是认识我们教师行当的老祖宗孔子先生。

二,我觉得孔子作为老师,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此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等等,这是教师读《论语》的第二个意义,它能给我们教育的智慧。

三,作为语文老师,自己的汉语言功底的根在哪里?应该在古代的经典里,譬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等等。
教师通过阅读,提升语言修养,影响、熏陶学生,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这也是阅读经典的意义之
一。
冷:这就说到您的书了,您认为,老师们阅读《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时,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 何:第一个,阅读要回到生活,阅读的时候看到的是文字,但联想到的、思考到的应该是生活,在读《论语》的时候我总是尽量回到生活里去的。
第二个就是还原语境。
《论语》里有很多话,假如回到语境当中就非常好玩,像“女与回也孰愈”一节,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充满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生活情趣,彼此心照不宣,很有意思,所以读《论语》要还原语境,没有语境的理解就仅仅是词语解释,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
第三个是尊重文本,我阅读论语用了杨伯峻先生的译注,他是研究《论语》的大家,但我在读的时候,对他的一些解释也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当然,我的质疑是回到文本有疑而问,如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节,书中就有不少个人之见,故此这第三点就是尽量回到文本去进行理解。
最后一点是系统思维,我读《论语》在解读文本方面的一个收获就是联系,将一个篇章里面的几句话贯通起来理解,书里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
书人吐槽 卖书犹如卖白菜? ■张杰(出版人) 因职业转换所看到的现实,使我在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到极点。
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原来对于世界的一丝幻想,也被眼前的坚硬现实打碎了。
自初中时代,被所谓80年代文学启蒙之后,基于对文学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我便开始了漫长的买书之旅。
这对一个窘迫贫困的农村家庭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父亲因担心我的未来毫无着落,曾痛心疾首地说:“你买那些书有啥用?早晚我一把火全给你烧了!”那时,我对父亲的农民思维一脸不屑。
物质主义东风压倒西风式的甚嚣尘上,世界瞬间变幻面孔。
但我一贯反应迟钝,依然沉浸在所谓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春风里怡然自得。
那年春节刚过,当列车把我抛在家乡的小站一路呼啸向北后,因为带了太重的 节衣缩食买来的书,一步一挪出那个区区小站竟然用了四十多分钟,而我不仅不觉有任何生计艰辛和精神苦闷,甚至有些所谓小知识分子的得意。
那时节,似乎忘掉了一切,每天看书写字,仿佛整个世界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甚至一度把这当成一种美德甚至至高理想。
直到物质主义这头怪兽不再给我每天爬回地狱的空间为止,差不多二十年过去了。
那时,最深恶痛绝的莫过于在书店或地摊上看到一本恶俗不堪的书或报刊,认为那不啻于伤天害理、丧尽天良,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出卖和玷污灵魂更可耻的事情了。
后来做过媒体和出版之后,魔鬼一般的硬币背面被翻开来,现实仿佛被破解过的魔术, 顿时魔力全无,只剩下精神透支后的虚空和失落感,连半点被欺骗前的色彩也没有了。
我看到过像卖白菜一样完全以金钱为理念的出版商,甚至还见过单纯为市场故意制造精神麻醉甚至堕落出版物的出版人。
为此而衍生的吆喝和层出不穷的叫卖术就不用说了。
“他人即地狱”仿佛瞬间由被动语态变成主动语态的“争相互为地狱”。
为骗钱而产生的出版成了一种社会灾难,其实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非法出版。
最难过的是我看到了许多作家与书中迥异的现实面孔。
我曾经对人说,因为自己的文字情结,骨子里对文字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宗教感,后来无论做媒体还是出版,因为这种宗教感,很想把作者和编辑的关系处理成类似三十年代作者与编辑的关系。
书做不好,自然会有一种 由宗教感而生的耻辱感。
我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对作者过于卑微、装帧设计费超出了集团所有编辑部的总和等等,但对这些我并不太放在心上,相信所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让我真正中枪的是我看到了一些作家的种种不堪。
小时候,我曾有随三叔到乡村集市上卖自种白菜足斤足两的经历,可以说有些所谓作家连卖白菜农民的素质也没有。
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以说这是对作家的最高致敬。
对文章和作家我一向怀有类似的景仰和认同,但近年来,所见最多的却是一些打着作家名头做幌子的势利主义者,把写作当成获取名利的工具。
有的剽窃拼凑成习,写作成了剪刀手、灌水者;有的信口雌黄,全没有一个写作者的尊严;有的不惜欺骗出版方和读者,骗取自己所要得到的名利;有的看似是 作家实则是一个十足的官场混混或伪君子……倒是一些老实的学者的确让人心生敬意。
这些并不是那些过街老鼠般的写手,而是真正有些头面和社会地位的所谓知名作家。
看得多了,自然对昔日书上的那些光辉形象产生一种错位感和分裂感,怀疑真如人所说“灵魂的工程师变坏了”,作家成为灵魂堕落的群体。
想到那些节衣缩食、辛辛苦苦背书回来的日子,想到如履薄冰唯恐做坏一本书的日子,内心真是五味杂陈。
现在每天睁开眼睛,我要面对的是我应该拿什么样的人写的书面对读者,尤其是尚未有精神免疫力的孩子。
在一个出版变得像出卖体力的行业里,我特别渴望自己辛苦做出的书,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作者。
说到这里,我建议那些靠出卖灵魂为生的写作者,到乡村去体验一下童叟无欺的卖白菜哲学。
方法论系列④ 推荐书单勿轻信契合自身最要紧 ■张以瑾 最近有人问我:“不就是读个书吗,你整那么复杂干啥?还是随意点好!”必须承认,这里谈论的读书方法只是众多“读书方法”中的一种,适合那些对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精神层次心怀“不满”而意在超越的人。
如果认为“不读书”、“随便读”也很好,那也不妨保持这种平稳心态。
所以,写这组文章,是为了与那些“心怀不满的读书人”交流读书方法。
当下社会,尤其在教育界,有很多想借读书寻求精神突围的人,他们内心敏感焦灼,又经常茫然无向,始终被“读什么”的问题困扰,这便于无形中催生了“荐书”的需求。
但每次看到有人开书单,说那是“不得不读的X本书”。
我心里都不免嘀咕:你凭什么认定那是“不得不读”的?仔细想想,其实是“不得不”的态度让人反感。
无论是出于知识权威,还是商业利益,这种荐书方式都带有根深蒂固的愚弄倾向。
我也经常遇到请我荐书的朋友,但除非与对方很熟悉,我一般都会婉言拒绝。
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阅读经历和层次,也有或明或隐的兴趣和目标,只有了解这些,才有可能为人家推荐最合其口味的书。
如果无视这些,贸然弄出一批必读书目,不是狂妄傲慢,就是故意坑人。
说到此,我想表达两个前提性认识:第
一,知识和思想是分层的。
对这个认识前提的接纳,需要明辨,也需要勇气。
因为当我们认同这一点后,内心就会经常受到考问:我目前处于哪种认识水平?为什么我的阅读层次不如别人?第
二,每个人的经验体悟都有价值,而且是有品质的阅读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明白了这点,任何想读书的人都不会因为信心不足而犹豫不决,因为从生活中得来的东西是对人主体性的支撑,而包括阅读在内的任何学习,就其最高目的而言,都是为人的主体性服务的。
乍一看,这两个认识前提是矛盾的:前者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知识和思想的天阶上不断攀爬,并且向那些领先者看齐;而后者则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自己的主体性,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丢”了自己。
事实上,这两者是对立统
一、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外有引导、内有底盘的情况下,我们的精神生命才能始终处于生长状态。
读书首先要有选书的意识,最好是读某一领域内堪称集大成的、“以一当十”的书。
每个阶段的我们都身处相应的认知情境中,难有超越的眼光和意识来引导自己,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借鉴高人的做法和建议。
但凡读书高手,对某些领域已形成了统摄视野,他们说某本书值得读,一定是基于体验和比较得出的结论。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搞明白什么是“现代性”,它从何而来、问题在哪儿,可以看韦伯和吉登斯,但把现代性问题讲得最透彻的人,还是鲍曼,他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既囊括了前人对现代性的论述,又有更深刻的见解。
即便有人为我们荐书,我们也要足够审慎———为我们荐书的是真正的读书高手吗?他们推荐的书果真值得读吗?每当我从别处得知一个陌生的书名,都要去网上搜一下,看看书的内容、作者及评价等。
此外,我还有收藏书单的癖好。
网上流传很多个人或机构开列的书单,不妨多搜集一些对比分析,那些认可度高的书,可信度自然也较高。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读书人要有审视自己内心需求的意识。
理出自己的知识脉络,有意识地在某些主题上推进阅读,会比完全听从别人的建议更好。
这其实就是当下倡导“学习革命”的人士推崇的“主题式学习”。
比如,如果我是一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阅读主题。
先进行自我梳理:我出生在乡村,对当地的情况十分熟悉;同时,我深知乡村学校的运行状况,看到了问题,也有不少想法,就是不知道这些想法的价值以及具体操作。
这时,最好通过阅读来延伸知识脉络。
如果想在社会背景下认识乡村教育,探寻乡村学校的出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造,不妨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看起,而晚近的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黄武雄《台湾教育重建》也很不错。
读这些书,能大大提升我们对乡村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当我们的知识脉络不断向前延伸的时候,对自我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清晰。
我们总能找到与自己高度契合的书,而且随着这种交互式阅读的深入进行,我们的职业状态与生命感受也会有相应的改观。
最新书事 “中信云舒馆”捐书助力全民阅读 近日,“中信云舒馆”在京举办“2015阅读之 年:唤醒阅读之心”主题活动,并捐赠优秀图书 6.5万册给深圳市慈善会教科文基金和中国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分别用于公益项目“悦”计划的60余 座城市公益图书馆建设、对口的贵州省安顺市和布 依族苗族自治县政府下辖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建设。
在活动现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 林等嘉宾为观众推荐了《史记》《从0到1》《如何阅读 一本书》等图书。
据悉,“中信云舒馆”是由中信银行信用卡中 心和中信出版社于2012年9月率先向中信持卡人推 出的创新项目,利用中信出版社遍布全国的机场连 锁书店和中信银行的众多网点,开创了“精选图书 免费借阅”特色阅读服务。
日前更借助微信平台推 出书单服务公众号“活页”,每天为读者推荐最值 得阅读和收藏的优秀书目。
(却咏梅)

标签: #做什么 #一拍 #网络营销 #互联网 #电子商务 #好记 #网络营销 #物联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