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星期三,微博二维码在哪里

二维码 2
2014年1月1日星期
主编:黄蔚编辑:余闯校对:唐晓华电话:010-82296611E-mail:redian@edumail.com 新闻·热点03 切实改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面貌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答记者问 权威解读 ■本报记者焦新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经国务院同意,2013年12月3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正式印发了《意见》。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为什么还要专门出台《意见》? 答:近些年来,国家逐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但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办学成本较高,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不够稳定,辍学率相对较高,仍 然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需要国家以及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切实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六一”讲话中提出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
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要不断改善民生,围绕保障基本民生,做到织好网、补短板、兜住底,促进社会公正。
刘延东副总理于2013年4月1日主持召开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座谈会,要求从实现“两个百年”、“两个全面”奋斗目标高度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意见》的颁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改变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面貌的具体体现,对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意见》的实施,既是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 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共同繁荣。
问:《意见》的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实施范围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
主要目标是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问:主要从哪些方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答:一是教学条件。
要使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
要为学校建设满足需要的实验室、图书室、网络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仪 器设备、器材、图书和合格的课桌椅,要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
二是生活条件。
要建设满足需要的宿舍,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
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
食堂或伙房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
厕所要有足够厕位。
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应有冬季取暖设施。
设置必要安全设施,维护师生安全。
三是管理条件。
要通过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强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首先消除县镇超大班额。
要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优质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加快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此外,《意见》还对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问: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是否有可衡量的具体标准? 答:国家已经修订颁布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各省也制定了本地区的办学标准,各地可依此做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
同时,为了使《意见》确定的目标可实现、可操作、可检查,教育部将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拟定一些具体的指标供各地参照,既满足办学需要,又体现“基本”原则,也就是立足于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中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 问题。
我们反对建设“豪华学校”。
问:如何保障《意见》各项目标 如期完成?答:为保障改善贫困地区义务 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目标如期实现,《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一是明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
在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工作进展等情况,加强指导和推动。
二是省级人民政府统领县级人民政府针对每一所存在办学条件缺口的学校制定专门实施方案,明确弥补缺口的途径、时间安排和资金来源,形成本地区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时间表、路线图,汇总后报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三是县级人民政府以校为单位,对照基本办学需要,清查教学条件、生活条件和管理条件等方面办学条件缺口,列出基本现状和需求清单并编制账册。
四是加强科学管理,运用信息技术规范实施,加强基础数据核算,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
各地都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是要求各省(区、市)对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适时开展评估。
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对各地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过程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
(上接第一版)加强省级统筹,分步逐校实施。
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中央、省级财政投入资金;地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以校为单位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是,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
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教歌师舞迎展风新年采 近日,由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自主创编、歌颂广大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歌舞联欢会《清泉颂》和观众见面,向一年来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表达新年的祝福。
本报记者樊世刚摄 移教动育客部户门端户和网手站机开版通 教育宣传实现新媒体全覆盖 本报北京12月31日讯(记者焦新)继开通官方微 博、官方微信后,教育部门户网站今天开通安卓移动客户 端和网站手机版。
该平台与网站内容同步更新,具有栏目 精、内容新、更新快、流量省、简单实用等特点,将满足 手机用户随时随地关注权威教育信息的需要。
教育部门户网站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是教育新闻 宣传新媒体运用的又一重要进展。
此前,教育部新闻办官 方微博、官方微信已于2013年1月1日、12月1日分别开 通,目前官方微博“粉丝”总数已近600万。
至此,教育 新闻宣传已实现政府门户网站、网站手机版、移动客户 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覆盖,多平台提供教育信息, 多渠道进行网友互动,更好地服务公众教育信息需求。
广大用户可在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 /)首页扫描二维码下载安卓移动客户端,或通过 手机、平板内置浏览 器直接访问教育部 门户网站域名查询 手机版。
教育部新 闻办官方微博入口、 官方微信二维码也 可在教育部门户网安卓移动客户端网站手机版 站查找。
安装二维码 访问二维码 建着设力社提会高主国义家文文化化强软国实力 (上接第一版)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 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现加快代化发提展供农坚村实教人育力为基推础进农和业保障 (上接第一版)会议强调,要把中央部署要求细化为2014年工作要 点,一项项推进、一件件落实。
一是推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格局,鼓励引导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二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三是加大对大中专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引导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
四是加快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会同有关部门安排专门资金适当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五是继续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比例,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
六是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七是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坚持办好确有需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
八是大力支持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支持和规范农村民办教育。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上接第一版)第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全会决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
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
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同时,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
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
我们讲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撑这种精神和信仰的强大物质力量。
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会决定用“六个紧紧围绕”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 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0多年来,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
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五,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
同时,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
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这次全会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 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不同发展水平上,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思想认识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诉求也会不同。
我们讲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多从社会发展水平、从社会大局、从全体人民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不断发展,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加以解决的。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
这样讲,并不是说就等着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发展水平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高的问题,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有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
“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
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
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 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六,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
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全会决定归纳了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我们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就是说,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
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

标签: #东西 #漂流瓶 #视频 #微信授权管理在哪里 #文件 #可以找到 #文件 #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