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外国论文网站有哪些

外国 1
A4主编:赵路校对:王心怡2011年10月26日星期
WORLD 国际 Tel(押010)82619191-8120E-mail押lzhao@ 动态 “白色空间”为农村提供宽带解决方案 可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雄蟋蟀纯爷们 本报讯与为了保护一位女士的荣誉 而进行决斗类似,在昆虫中,雄蟋蟀也会 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伴侣的安全。
野生蟋蟀(Grylluscampestri,如上 图)通常都会自己或是与伴侣一道舒服 地蜷缩在地洞中。
当这一对小情侣离开它们的洞穴外 出闲逛时,雄蟋蟀往往都会待在离洞穴 入口更远的地方,而让雌蟋蟀离家门口 更近一些。
这就使得吱吱鸣叫的雌蟋蟀更容易 躲避即将到来的掠食者的进攻,例如喜 鹊;而雄蟋蟀则会变成一顿轻松的午餐。
尽管如此,这些小虫并非是身穿金甲的 骑士。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动物学家 Rolando
Rodriguez-Munoz和同事在日 前的《现代生物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 这一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靠近雌蟋蟀的雄蟋蟀都是 一些精明的护卫,它们会驱赶其他的追求 者,从而为自己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
因此对于蟋蟀来说,它至少算得上 是一位绅士。
渊赵熙熙冤 总体态势良好
提升空间巨大 (上接A1版)“十一五”期间,中科院有多名科学家在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期刊中担任要职,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影响力。
2006~2010年,全院在SCI国际期刊中任职的人数总数持续上升,从2006年的308人次增至2010年的707人次。
其中,生命科学和资环领域中,每一个研究所中都有科研人员在SCI期刊中任职。
外国科学家来华工作、学习,以及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量,能够反映研究所的国际化程度。
“十一五”期间,大多数研究所有效利用了中科院推出的各类国际合作交流人才计划。
其中在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所有的研究所都获得至少1项国际合作人才引进计划的资助。
其中国家天文台、物理所、上海生命科学院等在资助数量上位居前列。
合作成果产出良多 实质性的合作项目和实体性的联合研究单元是中科院鼓励和支持的重要科技合作模式。
在过去5年里,中科院年新增国际合作项目约为400项,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其中,基础科学和资环领域的所有研究所均不同程度地申请到了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大气物理所和地理所最多。
而生命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成功申请率也很高。
目前,中科院建有各类联合研究单元150个左右,涉及63个研究所,拥有3个以上联合单元的研究所有22个。
“但总体上看,我们实体性的联合单元还是相对较少,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有待改进。
”吕永龙说。
在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科院在“十一五”期间呈年度增长趋势,最近两年全院国际合作的SCI论文已达总论文数的30%。
虽然这一比例仍低于35%的国际平均水平,但一些学科领域已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总量突出,物理所产出超过1000篇,中方作为第一作者的超过500篇。
资环领域年度增长态势稳定,且中方人员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相对较多。
在论文的影响力方面,这些论文被引篇数占论文总量的比例为53%,其中篇均被引频次较高的两个领域是基础科学和高技术领域。
“考虑到研究所的地域、体量等的不同,我们没有对其国际合作的整体态势进行统一排序。
”吕永龙说,“但希望通过这次评估,各所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合作工作。
”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在致辞中,将中科院国际合作称为“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六个方面对中科院未来的国际合作重点进行了阐述。
“国际合作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外交不可分割的部分,甚至是其先导或前沿。
为此,中科院应努力提升国际化水平,成为中国科学界在国际上的重要代表,成为在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中起重要作用、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科研机构。
”吕永龙如是说。
本报讯渊记者赵路冤日前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实验表明,“白色空间”(WhiteSpace)具有为农村地区提供宽带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巨大潜力。
“白色空间”是指电视频道之间尚未使用到的频谱,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如为远离城镇的地区提供宽带设施。
为了对其进行测试,剑桥咨询公司利用英国的社会媒体工具Twitter、YouTube和Skype视频,成功地对其“白色空间”网络技术进行了测试。
主持这项实验的RichardTraherne指出:“我们相信,作为一种开创性的认知无线电技 术,‘白色空间’具有改变人们交流方式的潜能,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从医疗保健到在家办公,我们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些乃至更多激动人心的应用能够涌现。
”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收发器可以智能探测到哪些通讯频道正在使用中,哪些没有使用,并立刻转移到空闲的频道上,避开正在占用的频道。
技术人员指出,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可用的无线电频谱,从而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降至最小。
在剑桥郡科特纳姆村建立的“白色空间”是为了通过当地的“白色空间”电视频道来提供无线宽带,这个使用中的“白色空间”网络的完成,标志着该项技术的使用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这个网络要经过一系列社会媒体工具的检测,这是首次以这种形式利用“白色空间”频率。
科 特纳姆村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其所具有的频谱,而且这里缺乏无线设备。
从位于剑桥的天线传输出来的信号可以抵达6公里以外的村子。
技术人员指出,使用新频谱时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要避免干扰到住户的电视信号和专业的无线广播。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技术人员还开发了一个数据库引擎,能够准确地定位未使用且在每一个位置都可以使用的频率。
通过低成本光谱传感无线电技术,“白色空间”无线电能够搜寻到会产生干扰的频谱———它们可能来自非电视和非无线广播用户。
这种传感能力被称为“InCognito”,以创新的认知无线电硬件与软件算法为基础,使之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最佳可用频谱部分。
“白色空间”为农村提供宽带解决方案。
姻美国科学促进会特供姻 多国批准全球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上市 科学此刻杂糟蚤藻灶糟藻晕燥憎 卫星开启十年期全球山火“巡游” 单独出现的局部野火往往都会 成为新闻院2009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致命大火渊StationFire冤袁由2010年的夏季热浪点燃的俄罗斯大 火袁以及从2010年11月便肆虐整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大火遥 然而在任何特定的时间袁都有数千场野火正在世界各地燃烧要要要一些是狂暴而致命的大火袁一些则是为了开荒而故意且受控的山火遥 如今袁研究人员利用装载于美国宇航局渊NASA冤的Terra人造卫星和Aqua人造卫星上的中等分辨率 航天成像光谱仪渊MODIS冤所采集的数据袁拼凑出了一个十年期的全球野火野巡游之旅冶要要要从席卷非洲草原的熊熊烈火袁即所谓的野火之大陆冶袁到亚洲因农业开荒而放的火袁还有发生在美国西部的灾难性野 火遥自从Terra人造卫星于1999年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山火。
发射升空袁及Aqua人造卫星于2002年发射升空后袁MODIS先后在全世界跟踪到超过4000万次剧烈燃烧的火灾遥 MODIS的科学家表示袁这一长期的记录对于理解火灾如何响应气候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人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遥 山林大火异常频繁的出现引人 深思遥尽管导致这些山火发生的原因不尽相同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袁全球变暖尧气候异常导致的长时间干旱提高了山火发生的频率袁加重了山火的猛烈程度袁同时也增加了灭火的难度遥 研究人员指出袁全球变暖无疑会 带来巨大灾害性气候袁而全球气温持续上升与人类不断向大气中排放温 室气体有着直接关系遥无情的山火应使人类警醒袁认真审视目前的发展方式袁积极找寻合作应对之策袁实现可持续发展遥 渊赵路译自袁10月25日冤 本报讯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位居肿瘤第二位,全球每年大约有102万新发病例,53万死亡病例。
记者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安维汀中国上市一周年学术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已在美国、欧洲等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用于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治疗。
安维汀是世界首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迄今已用于全球10万多名肿瘤患者的治疗。
2010年10月,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罗氏公司和相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安维汀联合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在中国被批准可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进教授说:“安维汀进入中国一年来以创新理念引领了肿瘤治疗新趋势,从单一打击肿瘤细胞转变为全方位控制肿瘤生长。
” 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驱动因素。
安维汀是一种可以特异性结合并阻断VEGF的抗体,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的机制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冯奉仪教授说:“早期并持续使用安维汀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通过保留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而调整化疗药物的方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
” 渊潘锋冤 (上接A1版) 高铁技术创新的核心团队 追寻中国南车的铁路机车技术创新的历史,还要回溯到半个世纪前。
上世纪50年代末,为了解决以苏联H60型为原型设计制造6Y1型电力机车在运行中牵引电动机绝缘击穿和环火故障,南车株洲机车厂与南车株洲所(以下简称“厂所”)共同研究设计了1500伏4极带补偿绕组的新牵引电动机,为牵引电动机问题的解决及批量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解决电力机车的调压开关触头烧损严重等故障,研制了新的20元件的调压开关以取代原28元件的调压开关,并设计试制了空心电抗器,减小了过渡电流的冲击,使运行状况大为好转;通过采用当时世界先进的硅半导体整流装置代替引燃管整流装置,试运获得成功。
在这一过程中,厂所在电力机车的设计、研制和运行技术维护方面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电力机车专业人才,为国产电力机车核心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984年,法国同意向中国转让直流车8K车关键技术。
根据铁道部安排,厂所担任了8K车的技术承接单位,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该技术,成功运用于韶山4型38号车、韶山5型车上。
上世纪90年代,铁道部提出研制160公里时速的机车,以厂所为依托,采用空心轴全叠片牵引、时速可达160公里的韶山8型机车在韶关试车成功。
这一时期“,韶山”系列客运电力机车和“东风”系列货运电力列车成为了我国铁路运输的主力车型,也是让国人引以自豪的电力机车“中国制造”之代表作。
1996年6月19日,以厂所为主联合研制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AC4000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竣工下线。
这是我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两家企业在承担研制任务的过程中,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经过7年连续攻关,研制获得成功。
随后,以AC4000样车、广深交流传动干线电力机车等先行项目为起点,铁道部提出,全面实施铁路机车由直流传动到交流传动的“十年转换工程”。
研发人员相继 不懈攀登成就高铁中国造 开发出DJJ2“中华之星”高速动车组、DJF“1中原之星”城际动车组、DJ2“奥星”电力机车等一系列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列车、地铁电动客车等轨道交通和城轨电力机车新产品。
在中国铁路迈向“客运高速化”与“货运重载化”过程中,牵引传动和网络控制是最核心的关键技术之
一,当时,该技术仅为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和三菱等少数跨国公司所掌握,至今都未向我国转让。
“主攻大功率牵引传动、列车网络控制技术以及核心功率器件的开发,打破技术垄断格局,并将成果推广应用以造福国家”,遂成为中国南车追求的目标。
2005年,中国南车组织技术专家,开展了“时速300公里以上等级动车组电传动及控制系统”项目研制,并取得可喜成果,成功解决了高速动车组“变流器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等技术难题,使变流器的功率密度大幅提高了30%,2010年底创下世界铁路运营最高时速的CRH380A商用动车组,就装载了中国南车自主研制的牵引系统和网络控制,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成就。
2008年底,在国外交流传动大功率机车核心技术几乎独占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7200千瓦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研制成功,很快成为我国的主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目前,该电力机车已有1000余台实现商业运营,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IGBT是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也是轨道交通装备“机芯”里技术最先进、效能最突出的高端产品,全球市场被日本三菱、东芝,德国英飞凌、瑞士ABB公司等国外少数大公司垄断。
2007年11月9日,中国南车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合作建设的微电子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这是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第一家微电子实验室。
2009年,中国南车在株洲建立国内第一条小批量大功率IGBT模块封装线。
2011年5月,国内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落户株洲。
中国南车计 划投资14亿多元,用2年左右时间,在株洲建立一个具备年产12万片8英寸IGBT芯片生产规模、年产100万只以上大功率IGBT封装及测试能力的产业化基地。
这意味着中国南车将打破国外垄断供应,完全自主实现电力电子器件技术,跻身世界大功率IGBT器件技术及产业化一流梯队。
不懈追求的持续创新领先 2009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不到四年时间内第二次来到中国南车株洲企业考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
当得知中国南车现已拥有十大核心技术,特别是自主开发了目前世界直径最大、容量最大的6英寸晶闸管和大功率IGBT器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功解决铁路牵引控制技术发展瓶颈的时候,总理感慨地说:“看到了你们许多新的技术和产品,你们一直围绕高速列车动力牵引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
而这些技术和装备在世界上是具有竞争力的,如果不是你们的努力,我们有钱也买不到……我们的铁路轨道交通都处在大发展阶段,抓住这个机遇,不仅上规模、上水平,而且要在技术上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 在德国轨道交通咨询公司SCIVerkehr发布的《2010年全球铁路市场调查报告》中,中国南车集团成功跻身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前三位。
而根据《国有企业竞争力报告》披露,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为1∶0.0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日本企业,其比例分别为1∶5和1∶
8。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企业光引进组装线,把企业变成一个单纯装配厂,而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他人手里。
“我们确定了‘引进一块钱、要投入三块钱进行消化吸收’的技术战略,只有通过密集型的资金投入与人才投入,才能真正把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
”赵小刚表示。
中国南车加大了对引进技术过程中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使二者达到1∶3的比例。
“这个比例尽管相比发达国家少一点,但是考虑到我国研发成本较低的国情和企业实际,对南车来说是合理而有效的投入规模。
”中国南车总裁郑昌泓说。
据了解,早在2004年,中国南车就投入高达30多亿元,支持科研团队对核心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资金支持,中国南车拥有了变流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株洲)、高速列车国家工程实验室(青岛)、机车和动车组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株洲)、高速动车组总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和6家国家认定技术中心,6个博士后工作站,并在美国成立了第一个海外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在英国成立了功率半导体研发中心。
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模式成为了中国南车发展的加速器。
2010年7月26日,科技部、铁道部、国资委共同组织专家对“机车和动车组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了该实验室的建设计划。
这是目前我国轨道交通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级实验室。
在中国南车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的研发思路下,一个覆盖旗下所有企业,集设计、制造、产品“三大技术平台”于一体的自主创新局面逐渐成形。
其产品已出口到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格局为之一变。
2004年4月12日,时速200公里的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厂下线,驶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这是中国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力机车首次出口。
2011年7月22日,我国首台出口澳大利亚的机车在中国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下线。
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传动内燃机车首次出口至发达国家。
2011年8月10日,一辆出口欧洲 的新型轻轨列车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驶向爱琴海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城市———土耳其伊兹密尔。
这是我国自主研制高端轻轨列车首次进入全球轨道交通门槛最高的欧洲市场。
就在同一月,中国南车宣布,美国GE公司向旗下的宁波分公司订购3000台中国产列车电容器。
“时代列车,南车创造。
”逐渐走出国门的中国南车高质量列车产品的背后,是不断增强的自主技术创新实力和逐渐积聚的品牌效应。
赵小刚说:“我们分析过一些失败案例,国内很多企业技术引进来了,但过几年又要重复引进。
另一方面,很多民族品牌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被消灭了。
这都是深刻的教训,中国南车必须避免。
” 2011年6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传来一则好消息,由中国南车主导起草的国际标准《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电力牵引架空接触网用复合绝缘子的特殊要求》(IEC62621)获得IEC各成员国100%的赞成票,并于2011年6月29日正式发布。
据悉,该项标准主要由南车下属的株洲所起草,规定了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复合绝缘子的特性参数、试验方法和验收准则。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国际轨道交通领域第一项由中国主导制定的标准诞生。
21世纪是标准的世纪,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游戏规则。
“一流企业卖标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标准曾长期由发达国家控制,中国南车此项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在世界上开始有了话语权。
赵小刚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做强做大,要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还要在国际分工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50多年的时光流逝,半个世纪的不懈追求,中国南车经历了从模仿制造到不断自主创新的艰难探索历程,昂首挺胸迎来了中国高铁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承载着发展中国高铁技术的光荣使命。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有中国铁路发展的迫切需求,有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有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必将问鼎世界一流水平。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源缘8382614597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458682614588传真院园员园原愿圆远员4586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字第8037号零售价院1援0园元年价院228元解放军报印刷厂印刷

标签: #素材 #模板 #有哪些 #文件 #人工智能 #模式 #互联网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