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络教育现状,主编:计红梅

远程教育 0
编辑:陈彬校对:王心怡E-mail押daxue@ 视角 2015年2月12日星期四Tel:(010)625806167 海外视野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网络教育已经今非昔比,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在过去的一年中,网络教育的发展状况如何?呈现出了哪些特征?与10年前以及2013年相比,网络教育又有怎样的改变?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美国网络教育现状 姻郭英剑 近日,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 然而,研究表明,在一所高校中,网络教 艾伦和希曼共同主持的《等级水平:美国网络 育越多,教师中接受它的比例就越高。
究竟是 教育调查报告》问世。
这份年度报告(以下简 网络教育本身的力量改变了教师的看法,也 称《报告》)是由美国斯隆基金会最初创办的, 导致教师有一种无奈的转向,还是说只要高 到今年已经是该组织第十二年发布年度教育 校扩大网络教育,教师就可以更多地接受,原 报告了。
因目前尚不清楚。
但《报告》强调指出,即便是 《报告》对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育现 在有很多网络教育的高校,大约三分之二的 状进行了跟踪调查,相关数据来自美国大学 教师也不接受网络教育。
理事会、美国教育统计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 那么,由此是否可以说,教师就是网络教 统研究中心(简称为IPEDS)等权威部门,相 育的抵触者呢?高校领导是否会认为,教师是 关设计与分析则由巴布森调查研究集团负责 网络教育发展的障碍乃至绊脚石呢? 完成。
事实并非如此。
数据显示,高校领导对教 《报告》完成了280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 师之于网络教育的认可度,持一种乐观态度。
采用了IPEDS提供的4890份数据,进而对网 2007年,大约有61.1%的高校领导认为,教师是 络教育的本质与走向进行了研究。
这份报告 网络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障 中的数据以及分析结果,有诸多值得关注的 碍。
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66.8%。
地方。
而最新的数据表明,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了 56.7%。
何谓网络教育 开放的教育资源 《报告》的研究对象,包括网络课程,高校 所开设的与普通的、传统的专业同等对待的 说到开放的教育资源,不能不提到慕课。
网络专业,还包括慕课(MOOCs)。
《报告》也有相当的篇幅论述慕课。
数据表明, 那么,什么是网络教育(onlineeducation, 与前几年相比,人们对慕课追捧的热度在降 有人称为“在线教育”)?在《报告》看来,传统 低,但使用率在稳步增长。
2012年的报告表 的课程就是一般是靠口头表达、书面书写等 明,仅有2.6%的高校开设了慕课,9.4%的高校 形式来完成的。
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的话,使 有计划开设。
2013年,前者的数据增长了
用网络手段的比例几乎为0%。
而与此相反的 倍,达到5.0%,而后者的数字则基本稳定,是 是,网络课程主要指至少80%的课程内容要 9.3%。
到2014年,开设有慕课的高校,比例达 在网上完成的课程,而且这种课程没有面对面的交流。
当然,我们都知道,事情并非如此极端。
为此,《报告》也指出,还有两种形式属于例外。
第一种是网络辅助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面授课程为主,但其中也会借助于网络的帮助,网上完成的内容大约在1%到29%之间;第二种课程在目前则更多一些,即所谓的混 合式课程,该课程是把传统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这种授课方式会尽量减少面授的时间,其30%到80%的内容是要在网上完成的。
研究表明,网络课程的概念12年来一以贯之,并无变化。
有时候,人们也会用“远程教育”(distancelearning)的说法。
在《报告》中,两 者并无太大区别。
2009年的3年间,学生至少选择一门课程的人数是呈20%的比例往上递增的。
但在近4年来,这一数字的变化放缓,2010年、2011年增长在10%,2012到2013年,则分别在6%到4%,相对稳定。
总体来说,呈递减状态。
教师是网络教育抵触者? 到了8.0%,但有计划开设的高校的比例则有所下降。
《报告》还指出,网络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资源。
大多数接受采访的高校领导都认为,这种开放的教育资源,对自己所在的高校有利用价值。
而且,大约三分之二的高校领导认为,开放的教育资源既能有助于降低高校的经费投入,也能节约开设新课的成本。
两个基本问题 《报告》指出,从美国高校网络教育的演变来看,发展迅猛,成效卓著,但失败之处也显而 高校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记者快评 学分互认应避免﹃冷场﹄覆 据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微的 消息,今年政府将推进京津冀高 校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建立学生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协商机制。
乍一听,鼓励京津冀大学生课 程互选、学分互认,对于弥补教育 资源分布不均、加强学生交流很有 帮助。
然而,笔者也有另外的疑问, 它的可操作空间有多大,是否会像 以往广东、长三角等地区的学分互 认平台一样,最终走向“冷场”? 至少有三个问题困扰着跨地 域选课、学分互认。
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地域上 的障碍如何克服。
从河北到北京, 路上至少耗费两三个小时,学生 姻
温 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课堂也只有打 才盹的份儿。
一个更理想的做法是 妃“游学”,让河北学生住在北京高校 及周边,进行短期课程学习与交 流。
这势必要求高校在住宿、饮食 甚至安全管理等方面跟上。
那么, 高校现在能做到吗? 另
外,如果和地域较近、学分 互认的高校联盟、高校共同体
样,开出通识课、辅修课供京津冀 的学生选择,又能吸引到多少学 生真正参与呢?冲着形式新鲜、授 课教师的名气,学生兴许会坚持 一段时间,但不是长久之计。
什么样的课程最适合跨地域 辙 选课,笔者曾在采访中了解到,没
有开设条件的专业课、实践课最容易吸引外校学生参与。
比如,理工科课程中需要使用某一大型或 稀缺的器材,恰恰只有为数不多 的几所高校拥有,这样的课程最能吸引学生跨 地域选课。
第三个问题则源自高校间的协商。
以往国 内的高校联盟、共同体的学分互认,通常有
个前提,内部的高校层次相当。
试想,如果一名 重点高校的学生大部分课程在普通院校完成, 他的学业水平能否与母校同学比肩?反之,普 通院校学生的大部分课程在重点高校完成,又 能否在他的毕业证书上给予不同的认定?这些 疑问高校能阐释吗? 学分互认在欧美地区是一项成熟的机制。

此,笔者并不否认这种做法本身,只是认为 在未能克服地域、课程内容、管理制度等障碍 之前,与其让学生们多地奔波,最后重蹈“冷场” 的覆辙,倒不如尽早承认慕课的学分,在慕课 上实现学分互认。
慕课的优势很明显,它无须 学生“劳其体肤”,课程水准也能够予以充分保 证,还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当然,我们也乐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拿出 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问题的决心来解答上述 问题。
毕竟,一个动态的教育生态圈,才是产生 创新型人才最适合的环境之
一。
《报
告》主要探讨的两个基本问题是:谁在开设网络课程?究竟有多少学生在选择网络课程? 数据显示,大约70.7%的高校都开设有网络课程或曰远程教育,但研究表明,是否开设网络课程,与学校的大小(以学生在校人数为衡量标准)有重大关系。
拥有5000以上学生的高校中,95%以上都开设有网络课程或者远程教育。
若学校人数在1000到4999,这一数字就降到了83.6%。
如果学校的学生人数在1000以内,则数字更是下降到了47.5%。
而且,公立的四年制与两年制高校,开设网络课程或远程教育的数字非常高。
在对学生有多少人参与网络课程的调查中,在2003年、2005年到 易见。
成功之处在于,网络课程让成千上万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网络课程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同时,《报告》强调指出,网络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一直未能说服高校最重要的群体———教师,未能使广大教师意识到网络教育自身的价值。
当然,数据表明,教师对网络教育的接受,在近10年来并无大的起伏。
换句话说,现如今,教师对网络教育的态度,与10年前基本相同。
当下,在所有高校中,还未出现绝大多数教师都接受“网络教育的价值与合法性”的局面。
2003年,大约27.6%的高校领导认为,他们的教师能够接受网络教育。
到2007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33.5%。
我们可以看到,与其他数据相比,这一增长可谓极为缓慢。
而糟糕的是,到2014年,这一数字又下降到了28.0%,接近2003年的水平。
《报告》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意识到,网络教育对高校长期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数据表明,2002年,当被问到网络教育是否对高校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时,只有48.8%的校长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但到2014年,这一数据已经上升到了70.8%。
应该说,这一变化并非突变,而是10年来稳步递增的一种结果。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意识到了网络教育之于高校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同样,在回答网络教育从结果上看,是否能与面授教育相提并论甚至要好于面授教育时,10年来,高校领导的肯定态度也在逐年递增,由2003年的57.2%,增长到2012年的77.0%。
到2013年这一数字有所下降,到74.1%,但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国外借鉴 姻铁铮 一本新书的问世,使从未踏上过美利坚合众国土地的笔者,有机会眺望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在走着一条怎样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
协同创新早已成为热词,论著如雨后春笋,国内也有不少实践。
但美国等国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有哪些教训和经验可供借鉴,却不得而知。
在此意义上,这部《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的新书填补了一项空白,成为国内首部全面反映、系统分析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力作。
新作的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宣传部部长蓝晓霞。
她在扉页上工整地签了名,还加盖上红红的个人印章,然后才极正式地递到了笔者的手中。
那一瞬间,笔者觉得这必是其呕心沥血之作。
如果不为它的问世写点什么,我真的感到辜负了这位耕耘者的苦心。
产学研协同创新究竟为何物?书中前言的第一句话作了简要的阐释:它体现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需求。
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增强区域乃至国家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是主要发达国家整合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的主要战略路径。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是后来者。
我们看到的现状是:由于科技体制长期分割影响,科技资源分散、封闭、低效等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总体创新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的产学研创新合力未能有效激发。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几方力量各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转。
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加快经 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的进程。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 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把创新驱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
习近平强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破解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弊端,在当前尤其具有战略性和紧迫性。
而这部书中,作者系统梳理了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从外部和内部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该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驱动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总结了美国大学、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产学研主体,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及其相互作用的主要模式。
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本22万多字的新书,首先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反映了美国协同创新的历史与现状,系统梳理了萌芽时期、成熟时期和繁荣时期的发展历程,并对各个时期的标志性特征进行了总结概括,对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特点和经验做了理论提升。
这部著作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研究构建了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模型,更好地解释了该机制的创设条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读者充分认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
在其论述分析中,不是一般性地就事论事,而是很好 论,引领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层面上审视。
从书中可以看到,研究者能够站在教育 体制之外,以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其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度关联。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数据,展开较为深入的论述,拓宽了研究视野,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可信。
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或许更有意义。
美国有美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实际。
在比较分析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构建与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政策建议:机制的形成须有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机制的运行须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为保障;机制的发展须有积极的科技政策来推动;机制的构建须以活跃的中介服务为桥梁;机制的完善须以创新要素的充分整合为关键。
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还是个新生事物,其构建与完善还在路上。
在探索之中,我们需要眺望、需要借鉴。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济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实现经济增长由地运用了三重螺旋理论和交易费用理 高教观点 机械复制时代的批量生产 使艺术的灵韵不再,光纤时代 的大学也将变幻其智识景观。
今天,要听哈佛大学的公开课, 人们不必舟车劳顿,只需要轻 点鼠标就可以。
大学的智识之 争进入阵地战。
思想,或者说高 深学问,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 被人看见/听见,因为数字媒 体使这种渴望不再遥不可及。
数字媒体勾引了思想。
技术绑姻 架生活,媒介绑架大学,这是最何 佳例证。
雪莲 拜赐于数字技术,最无知 的人如今也拥有了平等的表达 权,而不那么无知的人,则突然 间发现,自己其实很有创意、很 天才。
大海让每一条海岸都相 信大海只朝它涌来。
而海岸对 大海的感觉,有些类似于每个 人对网络的感觉。
“每个人都是 生活的导演”,视频网站的这句 广告语摧毁了从马尔库塞到哈 更活泼的大学︵ 上︶ 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偏颇: 将人群视为受意识形态操纵的 被动容器。
不幸的是,它同时鼓 励了一种卢梭主义:每个人都是原生的天 才,只需要坚定地扎根自身本能就可以变得 很伟大。
各类意见、看法、观点、思想争先恐后纷 纷亮相,互联网诞生了活色生香的通识图 画: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共处一室,人际 传播和大众传播、公与私、作者与受众,全都 难舍难分、无所龃龉地融成一个天衣无缝的 整体。
一点好奇就是所需要的一切,全部百 叶窗、盖子和大门,任何时候都可以立即打 开。
自行其是,踪迹不定,无所拘束,左奔右 突。
一天内,一个人的角色能改变一百次,他 甚至不用专注于自己的角色。
概言之,一旦用上互联网,就很难不多 视角思考问题。
结果令人惊叹:互联网起到 了通识教育的效果。
被互联网强行养成的迁 移、混搭、切换和奔突能力,能够质疑任何程 式或假设,结束狭隘的地方观点和专业限 制。
人们在多重共同体之间穿梭,不存在任 何强制性的亲密关系。
一个简单的教育原理大显身手: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
一个自我教育的时代真正来 临,在法律、健康、技术、经济、古典音乐收 藏、屠宰、烘烤,甚至是蜡烛制造业里,甚至 任何可以想出来的神秘领域,出现了一批令 记者大伤脑筋的重量级博客写手。
维基百科 证明,一个兴趣盎然的业余写手总可以打败 一个毫无兴趣的职业作家。
经过学院训练的大学老师,被迫要面对 一群消息灵通、浮光掠影的革命分子。
单纯 引用书本的做法在光纤时代再也行不通了。
在光纤时代,答案本身一文不值。
老师面临 一个头痛的问题:如何把死的知识用活,如 何经世致用,如何阐述智识脉络,以及如何 打动人心? 年轻人向来认为自己的亚文化比成人 世界的文化更成熟、更世故、更富有挑战性。
在他们眼里,成年人呆头呆脑,至少是可怜 的。
这种部落地带的特有幻觉如今被互联网 大大强化。
一个感觉已经被经验证实:老师在课堂 上的单方讲解显得那么陈腐、老套,尤其要 命的是,那么迟缓、滞重。
鼠标天下的认知习 惯需要子弹穿过身体,匕首直入靶心,任何 拖泥带水和装腔作势都会让光纤时代的心 脏感到严重不适。
学生正当地要求教师具备 一种单刀直入、深入浅出的能力。
产婆术不 可谓不美,但学生依然会遏制不住地感到: 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是多么可怕的时间浪费! 这些什么都没有证明、什么都没有澄清的争 论究竟意义何在? 询问智识的意义何在,意味着要求凡事 都要有个功用。
这种气质是罗蒂式的:一种 东西被认为是好的,首先因为人们需要它。
智识本身没有任何本质价值,它的价值无非 因为能够解决问题;真理就是有用,我们绝 不是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我们无法把真理 当作探索目标。
无视古今、高下、雅俗,解构和挪用无所 不用之极,这种轻佻姿态将成为常态。
各种 轻佻的姿态提醒彼此的限度。
限度意味着承 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对大多数人 来说是完全无足轻重的。
各种智识理论,说 穿了都只是某一立场和某一角度的强调。
不 同的说法都标榜自己掌握了世界的真实,而 真实永远是一位处女,所有的理论到头来都 只是自鸣得意。
人们不必在学术黑话面前心 怀胆怯,更无须对弃之不顾的理论有任何愧 疚。
大学将被迫采纳一种不设限的新实用主 义智识观,这是媒介绑架大学的又一明证, 结果是促成更活泼的大学。
轻佻貌似与思想生活格格不入,因为机 灵放纵偷走了思想的一切重要性、严肃性、 真实性,及其自我救赎的力量。
但是,这只是 某种受害者臆想。
事实其实正好相反,每一个有事情要干 的思想者都将因此而受益非凡:互联网将扫 荡一切假重要、假深刻、假权威、假漂亮、假 聪明、假迷人,扫荡大学里令人作呕的呆板、 造作和自满,扫荡学术黑话以及显然已经无 效的传统问题。
这等于免费为思想清场:
切半吊子、玩票、投机分子以及平庸之辈都 将现出原形,并得到最恰如其分的定位,思 想越来越成为私人化职业或宗教———唯有 对思想活动有深刻执念的人才会严肃地从 事它。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副研究员)

标签: #建设网站 #拍出 #视频教程 #深圳 #工资待遇 #网站 #用友 #弥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