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7,网络学历怎么样

学历 5
2017年3月7日星期二Tel:(010)62580712 执行主编:陈彬编辑:王之康 VIEWS 校对:傅克伟E-mail押bchen@ 视角
7 海外视野 高教视点 让“识别虚假新闻”进入大学课堂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社会大学英雄榜”显示,登上胡润百富榜的2000多位资产达2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家中,有一半人没有全日制本科或研究生学历。
胡润表示: 无高 “虚假新闻”早就存在,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所谓“虚假新闻”,在笔者看来主要分两类:一指人为制造的“信息”,往往题目耸闻、内容惊爆、真假难辨,但大众会将其作为“突发新闻”而大肆传播;二指确为“新闻”,有真实的“信息”和事实证据,但因为各方的立场不同、态度各异,所以对此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与阐释,其中一方会将其归之为“虚假新闻”。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与如何从“虚构”中区分“事实”有关,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辨析真伪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虚假新闻”泛滥:学生深受其害 今天,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后真相时代”。
所谓“后真相”,喻指在影响公众观念方面,客观事实的重要性远不能打动人心和个人信仰。
换句话说,在是非面前,人们往往是立场先行,情感置顶,感觉优先,证据、事实和真相被迫沦为次要地位,甚至变得无足轻重。
由于2016年美国大选的缘故,“虚假新闻”和“后真相”都成为网络热词。
而“后真相”一词在2016年还被《牛津词典》命名为“年度国际词汇”。
在西方政界,人们普遍认为,政治人物口中的谎言已经不是为了欺瞒,而是为了迎合和巩固大众观念的偏见与歧视,目的是为了换取人们的共鸣与支持。
简言之,“后真相”时代,不是“事实胜于雄辩”,而是“雄辩胜于事实”。
一般认为,当今的青年一代是伴随着新技 姻郭英剑 2016年11月,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了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针对青少年甄别网上信息的调查,对象为来自美国12个州的中学生和大学生,人数多达7804人,结论令人触目惊心。
其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们最容易被付费的内容与虚假的论述所欺骗。
大约82%的学生没有能力区分网站上有“赞助”标记的广告和一则真实的新闻之间的不同。
学生们熟悉过去传统的广告,但对 “虚假新闻、谎言与宣传:如何辨析事实与虚构”的课程。
这门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从众多的信息源中寻找值得信赖的信息,除了学会甄别虚假新闻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评估社交媒体是怎样影响他们的观点的,学着思考个人观点和他人观点分别是如何影响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解读的,同时也学会从获取的所有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帮助自己提高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
这种技能被称之为“媒体识读能力”。
该 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些观点,那就是重在教育而非法规,即要教育学生并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乃是正道,仅靠制定法规难以奏效。
为什么不能完全依靠法规呢?因为把一切问题归咎于技术,其隐含的逻辑就是,芸芸众生不是偏听偏信之徒就是轻信他人之人,似乎人们对媒体、社交媒体是如何运作的一无所知,只要他们传播什么,人们就会相信什么。
但这显然不是事实。
那么,面对当下全世界的新闻头条,几乎全都依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人们该如何破解呢?对此,教育界人士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首先,面对一条新闻,不能单纯去看信息是否合理,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人们过往的经验,是否了解背景知识,信息源是否权威,以及我们有怎样的信仰等综合因素,才能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技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大学应该交给学生一种“数字化批评识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分享到网上去的。
要求学生把明辨信息的真伪当做从高等教育中所获取的学习技能之
一,相信这样的技能在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社会后,会大有裨益。
其次,应该学会区分“新闻”与“评论”“观点”之间的差别。
前者以事实为依据,会汇总各方特别是完全对立的观点,而后者则是站在一定立场上、带有鲜明个人观念的解读与阐释。
人们具有的那种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绝不单单依靠的是所获得的信息,而是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估与衡量,要了解其来源,还要真正理 “按照社会标准,这些人或许最不可能成功,但从财富报告来看,他们成功了,而且创造了非常伟大的企业。
通过做这个报告,让我学到了‘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
”虽然这一“英雄榜”说出一个基本事实,创办企业创造财富与高学历无关,但这些“英雄”接受基础教育时,大多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因此,这恐对改变当前的“学历社会”难有什么触动,因为从目前的教育现实看,有的学生除了学历几乎一无所用,谈何英雄不问出处?我国姻当前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本熊就很低,而且在创业大学生中,高职丙学历学生比本科、研究生要多得多。
奇很多人追求高学历并不是获得更高的能力,而是为了获得一纸身份证明,这种“学历情结”对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是很大的阻碍。
淡化学历情结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这会改变学生的求学和成长模式,读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持续提高学历,每个人可走出不同的成长道路。
初高中毕业之后都可以直接工作、创业,在就业、创业中再结合实际需要接受教育;其次,会引导社会对学历有更清醒的认识,当前在我国,学历变为一个人的身份,似乎高学历就等于高能力、高素质,而学历和能力、素质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学历,也只代表本人的 学历富豪难破学历社会桎梏 术和各种社交媒体成长起来的,他们可以很快于现在带有“赞助”标志的内容却没有识别能力,门课程由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和该校文理学院解并欣赏的一点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也影响其 学习能力,正是因为如此,发达国家 地熟练运用新技术产品。
因此,应该对网络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赞助”意味着什么,也有人认为这共同创设。
本质。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单单依靠限制和对 在评价人才时,不会采用单一的文 信息和新闻有着正确的评估能力。
但人们经过与其他文章没有区别。
特别是一旦有信息在网上 实际上,自从有了互联网以来,信息以从未技术进行规范,显然不能凑效。
凭标准,而会注重考察一个人本身 调查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病毒式传播,大家都会理所当然地予以接受,而有过的速度与广度在迅疾传播,人们就开始备 再次,据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使用技术,是 的能力和素质,并依据能力和素质 不会对此再做分辨。
比如,一位银行主管在网上受各种虚假信息、虚假新闻与“另类事实”的困基于人们对网络交流的效能与内涵的理解。
即 来进行聘用。
记者快评 ﹃看﹄两 今年,已经又到了“两会时间”。
每到此时,全国人民的目光焦点都会集中到首都北京,集中到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
而在这些关注的目光中,总少不了那些来自高校的目光。
会 与﹃ 姻陈彬 管 ﹄学 校 每到这时候,尤其是当两会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总会有很多高校组织在校学生集体观看,这一做法无疑是值得称赞的———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未来发展蓝图,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参政议政、关心祖国发展的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仅仅在两会期间,组织学生收看几次两会的直播就足够了吗?至少笔者不这么看。
必须承认,随着崇尚 自由、个性化的“90后” 成为高校学生的绝对主 体,高校对于学生参政议政意识的培 养面临很大挑战,毕竟“90后”的成长 环境相较于以前要丰富多样得多,其 自身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
但正因为 如此,这项工作对于高校而言,反而显 得更加重要,因为这对于他们未来发 挥自身潜力、服务祖国发展是至关重 要的。
然而,目前高校对于这项工作的 重视程度似乎并不是很够。
举个简单事例,学生参政议政意 识
的培养,首先要从培养他们对学校 事务的参与意识开始。
而在这方面,学 校也有着现成的组织方式,那就是学 生代表大会。
几年前,南开大学曾尝试 将提案引入该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并 发文,提出青年人在财务规划上需要更多的帮助,超过2/3的学生认为,他们看不出有任何正当的理由要去怀疑这篇文章的目的。
其次,很多学生分不清主流媒体与边缘信息来源的区别。
他们评价网上信息是否真实的依据,要么是内容的详细与否,要么是信息是否有图片,很少有人去追问信息来源。
对来自政治激进组织的一条推特所可能持有的潜在偏见,大部分大学生都不会在意,也不会保持警惕。
比如,对于一篇新闻,只要看标题和摘要中有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再看还有一张来自共享网站的枯萎了的雏菊照片,这就成了该地区有剧毒的有力证据。
对此,大约2/5的学生会相信这则新闻的真实性。
尽管这张照片并没有标明具体的来源,也没有说明具体的地点。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二。

一,“一心多用”,无暇思考。
今天人们的上网时间几乎无法估量。
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初中生在校外的上网时间是每天7.5个小时。
很多学生都是“一心多用”的高手,一边发信息、一边看书、一边看视频者比比皆是。
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一心多用”,结果就是无法认真思考并质疑内容,更不要说深入思考了。

二,信息不断,难辨真假。
根据2015年的一则调查,有88%的18岁左右的年轻人都是从脸谱和其他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
这与人们过去主要从报刊、收音机,后来主要从电视以及门户网站上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帕克认为,这实际上造成了一种“回音室效应”,人们不断看到自己先前所看到的近乎一致的信息,从而使得人们在头脑中不断强化地输入这些信息,而忽略其来源,也难以去分辨真假。
大学课程应讲授“识别虚假新闻”技能 在美国,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育工作者都迫切地意识到,在一个巨量信息海洋时代,教育学生如何明智地选择并相信可靠来源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
据报道,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个免费的社会研究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评判历史资料的真实性。
这门课程很受人们的欢迎,网上下载量已经超过了350万次。
密歇根大学将在今年秋季开设一门题为 扰。
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亚历山大认为,站在大学的角度来看,如何帮助学生从中找到一种办法,使他们成为“更有头脑和更有自省意识的信息消费者”,是大学的责任之
一。
这门课由文理学院的教师与图书馆人员共同开设,可谓天经地义,因为图书馆原本就承担着帮助读者掌握查找、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技能。
明辨是非,重在教育 从去年开始,美国各大社交媒体几乎全部开始向虚假新闻开炮。
脸谱、谷歌和推特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和规定,防止虚假新闻利用社交媒体传播。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剔除虚假新闻,更无法制止它们在网上四处散播,欺骗众人,甚至造谣惑众。
更不要说,还有各种来自不同层面和诸多信息来源的带有偏见与歧视的信息,会从四面八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内。
因此,如何识别虚假新闻成为西方学术界、教育界和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
在笔者看来,如 便是人们改变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的运行法则,或者加强人们对网络的监管,都还不能完全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人们使用脸谱、推特分享信息,其实不过是一种人们自我选择并采取行动的社交活动。
因此,人们不仅要了解技术是如何运作的,还要了解技术是如何在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
这一点才是当下的高等教育真正该教给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最后,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教育学生(也包括所有的网民)要学着成为“事实审核者”。
事实审核是新闻术语,讲的是在采集信息时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流程与标准,以此来判断未来新闻的真伪。
2015年美国开始形成新的新闻流派,即是“事实审核新闻学”。
因此,在当下海量信息的时代,学生和网民们也只能成为这样的“核查者”,面对一条新闻,不是从头读到尾,不是以有关报道作为证据,也不以谷歌排列结果作为可信度的依据,而是要从其他信息来源与此进行比对,然后得出个人的结论和判断。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手记 识别虚假新闻与大学责任 当今世界,虚假新闻在网上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其结果甚至会左右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在欧洲政坛的选举中,在美国的大选中,这样的事例已经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认为虚假新闻深刻影响了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当然,事实是否如此,还不能就此定论。
但几乎所有人应该都对特朗普总统利用推特这一社交媒体表达个人观点、反击主流媒体并得到了众多粉丝和拥趸的大力支持印象深刻。
而特朗普斥责主流媒体为“FakeNews”的言辞,更进一步推热了这一网络用语。
因此,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学习如何识别虚假新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作为大学学习和学术研究的一部分,高 校应该教给学生如何从当前所发生的事件中辨析真相与虚构,应该对虚假新闻有相当的辨识能力,也要对网上新闻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所可能有的潜在陷阱具有洞察力和识别力。
而这一点实际上是与大学所应传授的批评性思维能力的功能相一致的。
应该说,当今的大学生学会对网上信息抱有更多审慎与批评的态度,深刻理解证据的重要性,学会甄别不准确乃至是虚假的信息,这对他们大学期间的各门功课的学习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其实,在大学教育中,无论科学还是人文,都仰赖坚实的证据。
如果大学不能教给学生从海量的信息源中分辨出真假并由此得出个人的观点,那么,这样的大学教育就是失败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淡化人才评价的“唯 学历论”,但“唯学历论”还是十分盛行。
究其原因, 我国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升学价值观,这对所有接 受教育的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也就是说,从孩子 刚刚接触教育开始,家庭和社会给孩子灌输的教 育价值就是考大学,这种情况随着基础教育普及 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没有变得缓和,反而变得更 加严重。
而这种从小就接受的升学价值观灌输,将 会伴随一个人一生,很难消除。
这也是
20亿级富豪一半没有高学历,对现实 社会观念不太会产生多大影响的原因。
因为在很 多家长看来,当富豪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需要机 遇与运气,而获得学历,得到社会认可的身份才是 可靠的。
走通学历道路比走学历之外的其他道路 会减少不确定性。
为此,要消除社会的学历情结, 唯有从升学价值观着手。
这涉及到我国整个基础 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办学内 容的全面调整。
以高中教育为例,当前社会就存在着高中教 育是为大学教育做准备,还是给学生合格的高中 教育的争议,前者是升学价值导向的高中教育,教 育内容围绕升学考试进行;而后者则是针对学生 在高中阶段所应培养的能力,教育内容围绕高中 教育本身进行,至于学生接受高中教育后,是否选 择
升大学,进入怎样的大学,这和高中教育无关, 而属于考生自己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升学价值导向下,我国学生 可能从初中考进好的高中,但其接受的初中教育 却是不完整甚至不合格的(非中考科目就不学 习);从高中升入大学,高中教育也是有缺失的(所 有学习生活就围着升学考试转);从大学考入研究 生,大学教育是缩水的(从大一开始,就只学考研 科目的内容,非考研科目内容则不学习)。
这种情 况会进一步强化学历的重要性———除了学历,学 生们可能一无所有。
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 大问题。
从升学价值导向转变为完善个体导向,才会 真正有英雄不问出处,因为社会不会用升学标准 来评价一个人———升学成功则教育成功,升学失 败则人生失败———而会从个体角度、个体价值实 现来评价一个人,教育的目标也会转变为完善个 体、提高个体能力,而不是学历。
受教育者接受的 每一段教育不是服务升学目标,而是促进个体成 长,这样的教育会为每个个体实现自我,提供支 点。
(作者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最终收集了超过100份学生提案。
此事在当时经过媒体报道,曾引起一定的关注度。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这些提案最终落实情况如何,单就这一行动而言,无疑是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意识的很好方式。
然而,此事引起媒体关注本 域外传真 保护学生心理健康,高校任重道远 姻索菲亚·耐特斯 身,就说明了这种方式在高校中并不常见,甚至可以说非常少见。
换言之,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代表大会中,恐怕并不会有太多给学生管理建言献策的空间。
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新规中首次提出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并对学校与学生权益相关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这说明,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
在这个方面,高校也应该顺势而动,多多思考如何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参政议政理念,使其成为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的优秀公民。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最近发布一份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告。
报告指出,目前学生群体比一般群体更不快乐,他们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饱受抑郁和孤独的困扰,自杀人数也在逐年升高。
我们采访了该报告作者之
一,牛津大学心理学和哲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波佩·布朗。
在交谈中,她对高校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自我总结和定制计划。
高校应该互相学习,许多大学都制定了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完善计划。
比如,纽约大学最近就制定了一个全面的行动计划,除了学生报告的数据以外,校方还收集各种重要事务的信息,诸如因学生自残和自杀而出动的救护车相关情况。
同时,学校还和学生的综合医生展开全面交流。
这些举动旨在明确校方哪些工作对学生有用,哪些没用,今后还可以做些什么。
其次,培养教职工心理健康意识和策略。
据 了解,目前世界上没有一所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绝对的培训权利,但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取得这项权利的重要性。
伦敦帝国学院雇佣了一批心理健康急救员,目前有30~40位心理健康急救员随时待命。
诺丁汉大学也雇佣了一位心理辅导员,专门负责给高校宿舍职工培训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以后一旦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便可以直接在宿舍接受治疗,这是一大进步。

三,允许学生和医生一起在家或学校完成大学课程。
这项举措十分重要,同时也很难实现。
它事关所有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有些学生因个人原因需要长期护理,如果仅仅利用学期以外的时间去医院,将会错失治疗的良机。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没有学校可以满足学生校内连续护理的要求。

四,增加咨询和支持服务经费。
某些高校在咨询服务方面的投资很大,比如在2017年,苏塞克斯大学就计划投资46.5万英镑。
当然,并不 是所有的高校都如此。
露丝·迦勒布鲁是内尔大学的咨询主管。
据他估计,高校每年都会花费大约250万英镑建设学校。
两相对比,目前投资咨询服务最少的学校需要开始自我反省。
最后,为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提供支持。
据我所知,学生心理问题的公开与否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
学校鼓励学生在申请大学或填写入学登记表上主动申报自己的心理问题,但是很多学生担心这会影响自己的录取情况。
对于学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他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单方面推行学生护理方案。
学校和学生之间急需有效沟通,明确各方面政策。
HEPi主管尼克·希尔曼表示:“上大学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很大,尤其是外地学生。
因为他们失去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告别了以前的人际关系网,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新环境,可能还身负巨额助学贷款。
”对于学生来说,在入学的第一天就知道学校提供各种支持很重要。
因为这意味着 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寻求帮助,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被分担。
高校的支持服务、学术导师、学生组织、其他学生和国民健康保险制度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
但是距离满足学生所有的要求,高校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系英国教育网高级编辑,阚凤云编译) 图片来源:英国卫报官网

标签: #佳能 #网络教育 #视频会议 #科技大学 #鱼漂 #火山 #互联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