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综合LOCAL,网络连接不可用怎么办

不可用 7
主编:肖洁编辑:唐凤校对:傅克伟E-mail押news@ 4综合LOCAL 2017年3月27日星期一Tel:(010)62580633 给孩子们打开地球科学“一扇窗” ———记“决心”号上的科普活动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不仅是我国科学家主导的一次科学前沿探索活动,也是加强科普宣传的好时机。
利用“决心”号上的视频连线设备,船上的中国科学家们已自发组织了几十场科普连线活动。
连线互动的不仅有科研院所、高校学生,还有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
“决心”号上的科普热 “决心”号上的“船对岸”视频连线设备操作简单,通过船上互联网和ZOOM视频会议软件,用手拿着一个IPAD,就可以在船上进行“直播讲课”。
为了保证线路畅通,每次讲课的时候,其他计算机的互联网都暂时断开。
大家互为摄像、轮流主持,积极在镜头前介绍自己的科学研究项目。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刘志飞介绍说:“6月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结束之际,‘决心’号将首次停靠上海,开展一系列 海洋科普活动。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黄 宝琦,将船上的科普连线消息发到朋友圈后,非常受欢迎,连线预约不断。
“我曾经有机会接触美国的小学教育,他们不仅设有固定的科学课,有条件的小学,科学课里一些章节,还会由大学老师来授课,这给我很深的触动。
”黄宝琦说,“我想利用这次机会,给孩子们打开观察和感受地球科学的一扇窗户。
” 科普是大型科学项目必备内容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中方首席科学家孙珍教授也是一位热心的“科普老师”。
前不久,她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实验班连线做的科普互动非常成功。
“生动有趣的科普活动,会让学生们更加热爱科学研究,觉得科学研究是件很酷的事。
”孙珍说,“国际上海洋科普做得非常多,基本是大型科学项目必备内容。
像‘决心’号 ‘现场讲课’这样的科普互动,花钱少、成效显著,能极大提升孩子们素质教育水平。
” 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孙珍也带过很多学生。
她深有感触:有科学目标、热爱科学的学生,动力十足,做起研究潜力无限;而没有科学理想的学生,做事总是犹豫,不舍得花力气,付出之前先问回报,做起科研也是劲头不足、创新不够。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之路十分漫长,需要有才有识的年轻人不断加入。
如果能让孩子们尽早接触科学、接触海洋,可以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喜欢什么、想要追求什么,从而能尽早为之努力。
”孙珍说。
打造我国地球科学科普平台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学教育阶段都设有地球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当专业,紧跟地球科学发展最前沿。
与之相比,我国现行中学地理课程的课 时数较少、知识点偏多、教学内容简化、科学深度不够。
地球科学内容和选材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探究与实验要求较少,内容设计与趣味性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段玉山带领课题组,专门就我国“地球科学基础教育”纳入中学地理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全国调研。
结论认为: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地球科学基础”单独设科存在困难。
但“地球科学基础”相关内容可纳入中学地理课程;改进教材内容设计,开发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力推广田野调查法、增加探究与实验等,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决心”号上的科学家们建议:我国可借鉴“决心”号上的“船对岸”视频讲课模式,打造几个相对固定的地球科学科普平台,面向全国“直播”讲课,作为我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基础教育的一项有益补充。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简讯 北理工无人机获国际挑战赛冠军 本报讯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无 人飞行器自主控制研究所“飞鹰队”参加了在 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 国际机器人挑战赛(MBZIRC2017),勇夺无 人机项目冠军。
据了解,MBZIRC每两年举行一次,是无 人机/机器人领域国际顶级赛事。
北理工“飞 鹰队”依托宇航学院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技 术研究所在复杂环境目标探测与自主定位、 鲁棒控制以及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的积累, 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 研究之间的相互促进与转化,成功在此次国 际挑战赛中取得冠军。
(陆琦) “蛟龙”号在天休热液区发现的活动烟囱群 “蛟龙”号机械手抓取海底岩石 AIE
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3月26日,德国Wiley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联合主办“AIE专刊发布会暨AIE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
与会专家就AIE(聚集诱导发光)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以及应用探索等进行了研讨,以促进该领域的国内合作交流,共同推动AIE及相关交叉领域向更高目标迈进。
据悉,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唐本忠在国际上首次提出AIE概念,为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策略,也为拓展光物理基础理论提供了新思想。
日前,Wiley出版社出版专刊,集中介绍了16年来AIE在分子体系的拓展、机理的完善和丰富以及概念的衍生、化学传感和生物检测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将有力推动AIE研究领域的发展。
(唐凤) 首届国际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栖息在海底硫化物上的海葵 类似章鱼的深海生物 “蛟龙”号完成第一航段任务 本报讯(记者陆琦)当地时间3月21日、23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印度洋“天休”区完成第10次和第11次下潜任务,标志着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海上作业圆满结束。
航段首席科学家韩喜球介绍,“天休”位于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中央裂谷南侧的裂谷壁上,是本航次第一航段调查位置最靠南的一个热液区。
此次下潜初步了解了该热液区硫化物分布情 况,为后续潜次深入调查和精细采样打下了良好基础。
现场总指挥于洪军介绍,本航段是“蛟龙”号首次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下潜,先后在卧蚕、大糦、天休等热液区开展了11个潜次的调查工作,首次获得西北印度洋脊热液流体样品,采集了宝贵的视像资料和地质、生物样品,多次测量活动热液喷口温度,其中最高温度达358℃,体现了“蛟龙”号定点精细作业的强大优势。
本航段中,我国第二批潜航员首轮独立主驾驶作业全部完成,6名实习潜航员均熟练驾驶“蛟龙”号在热液区复杂环境下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既定下潜作业任务,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
据悉,结束第一航段任务后,“蛟龙”号试验母船“向阳红09”随即启程返航。
根据计划,“向阳红09”船将于4月7日停靠三亚,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后,将赴南海执行第二航段任务。
本报讯近日,首届国际水产动物精准营 养与饲料技术研讨会和首届国际水生态系统 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在广州召开。
此 次会议主题为“精准、健康、环保”,由中国生 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 协会、广东省科学院主办。
据悉,会议从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 技术以及水生态系统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两大 主题出发,分别就水产动物营养代谢机制与 调控、新型环保饲料与水产品安全、新型饲料 原料和添加剂开发与利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发展战略、水产养殖与水环境安全等六个专 题进行了讨论。
(朱汉斌
李诚斌) “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启动 本报讯(记者黄辛)由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和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技术”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据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刘银年介绍,该项目将针对全天时大范围连续监测、精细识别和分类的应用需求,发展静止轨道全谱段高光谱探测 技术,在3.6万公里轨道高度实现从紫外25米到红外100米、幅宽400公里高光谱成像观测。
项目重点突破静止轨道高灵敏度高光谱探测总体技术、面向高光谱探测的空间大口径低温光学成像技术、宽谱超长狭缝低温光谱精细分光技术、超大规模高性能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制冷技术、全谱段高光谱载荷高精度综合定标技术及地物精细波谱自动反演技术,研制原理样机 及一体化定标反演系统,实现高光谱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科学目标明确、创新性突出、研究价值巨大。
在静止轨道上获取的从紫外到长波红外的全谱段高光谱数据,能够满足环境、减灾、农业、林业、海洋和资源等领域高光谱遥感的应用需求,提升对地球大气、海洋、陆地、月球等物理化学特性的科学认知。
山西将建一批大数据中心 本报讯山西日前出台《山西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2017年行动计划》和《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将加快推进该省大数据战略实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按照计划,山西今年将建设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园区,通过实施政务大数据资源聚集行动,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支持建立和引进大数据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研发机构,引导大中小企业协同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圈。
(程春生邰丰) 金山软件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超25亿元 本报讯近日,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发布 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及截至2016年12月31 日的年度业绩公告。
数据显示,金山软件第四季 度取得营收人民币25.39亿元,较上季度增长 14%,比去年同期增长43%。
其中,网络游戏、猎 豹移动和云服务、办公软件及其他业务贡献的 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32%、49%和19%。
公告还显示,金山软件2016年全年营收达 人民币82.82亿元,相比2015年全年增长46%。
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表示“:未来,我们仍将在 四大主要业务中持之以恒、全心投入,保持金山 强劲的增长势头。
” (计红梅) 视点 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吕述望: 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国家网络 ■本报记者
彭科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在日前举办的“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信息安全高峰论坛”上,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知识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吕述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当前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因特网”,中国并没有自己的互联网,因而也就没有真正的信息安全,“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国家网络,才有实质意义上的信息安全可言”。
吕述望认为,我国不是网络强国而是网络弱国,所谓“互联网大国”其实是“因特网用户大国”。
因特网是人类伟大的建树,但因特网是由一个主根控制的网络,控制权在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其实是没有信息安全的。
“再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如果网络载体都是被别人控制,哪里还有信息安全呢?” 由于美国拥有因特网的管理权,操控着 全球网络,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吕述望举例说,前些年美国政府完全控制着因特网域名管理权,“.CN”顶级域名要受到美国根DNA服务器的管控,能让“.CN”瞬间在其他国家的因特网上消失。
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曾终止对伊拉克国家顶级域名IQ的解析,致使所有以IQ为后缀的网站瞬间从因特网上消失。
因为“棱镜门”事件爆发,美国政府在重压下于去年心不甘情不愿地将因特网域名管理权移交给了“因特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但是因特网现在仍然在美国的隐性控制之中。
吕述望认为,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国家网络,在一个主根控制下(由本国控制)的多张网络,其中军网、内网一般不与外国网络连接,而公众网作为国家网络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的协议下与其他公众网络平等互联,形成互联网。
这个协议就是“国际网络货物交换中心”,只要需求合理,就可以交换连接。
“我们要建立以中国自己逻辑为基础的国家网络,这个网络不能用IPV4、IPV6这样的因特网规则,要建立自己的规则。
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信息安全管理纳入公众网中,比如有些大型的数据密集型企业,保管不好数据,那就把它放在公众网上,由政府主导把数据管理起来,这样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这些现象就不存在了。
公众网内部实行实名制,外部实行虚假制,外国人就没有办法获得中国数据,保证了国家安全。
”吕述望说。
吕述望还认为信息安全的下一阶段是知识安全,知识安全将在信息安全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加强可控性和可认知性。
“现在因特网上的知识,正确率可能还不超过50%,甚至完全相悖的结论都会出现,让人难以抉择。
所以在建设公众网络的建设中,应当以知识安全为统领,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当建立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标准,提供可信赖的知识库及管理平台。
”吕述望表示。
发现·进展 复旦大学 开发肿瘤微环境响应探针 本报讯(记者黄辛)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聪团队和附属华山医院毛颖团队合作,将一种新型纳米探针用于脑肿瘤手术导航,通过纳米探针对脑胶质瘤酸性环境的响应性成像引导手术切除,有望为改善脑胶质瘤手术的预后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导致其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缺乏明显边界,神经外科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判断手术切除程度,切除过于保守会残留微小病灶,导致肿瘤很快复发,切除过于激进则有可能破坏肿瘤周围的重要功能区,造成失语、瘫痪等严重后遗症。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对肿瘤酸性环境具有双模态信号响应的探针,可用于引导胶质瘤的手术切除。
据第一作者高西辉博士介绍,这种基于金纳米粒的新型探针具有独特性质:“高信噪比磁共振成像有助于手术前对胶质瘤进行准确定位,而具有超高灵敏度的表面增强拉曼信号可用于手术中引导肿瘤切除。
”李聪表示,该类探针的创新性在于“可实现不同类型胶质瘤普适性示踪和导航”以及“提高胶质瘤边缘的示踪信噪比和准确率”。
毛颖则表示,该类双模态影像探针能够实现手术前肿瘤磁共振定位像和手术中拉曼导航像的实时比对,若能应用于临床,则有望克服开颅手术过程中脑移位造成的导航信号偏倚,对提高胶质瘤浸润部位切除率并避免损伤邻近重要脑功能区具有重大意义。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铁皮石斛重要性状形成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通讯员周飞)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组发现铁皮石斛中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调控了富含甘露糖的多糖的生物合成,并与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过程中的抗逆性有关。
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铁皮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植物,是传统名贵中药材。
以甘露糖和葡萄糖等单糖为主组成的多糖被认为是铁皮石斛中的主要功效成分之
一,在自然界的所有植物中,铁皮石斛中水溶性的多糖含量是最高的。
另外,在种植过程中,铁皮石斛还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
为了深入了解铁皮石斛这些重要性状形成的机制,该研究组何春梅博士在段俊研究员的指导下,对参与多糖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分析,发现该基因上游1000bp的调控区内含有ABRE、HSE、LTR、TC—richrepeats和MBS等多个响应非生物逆境的顺式作用元件。
通过转化拟南芥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水溶性多糖和水溶性多糖中甘露糖含量大幅度增加,在盐胁迫的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情况均好于野生型。
中国建材总院等 国产低热水泥首次应用于全坝水电工程 本报讯(记者王超通讯员文寨军、马忠诚)近日,乌东德水电站大坝首仓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正式开始浇筑。
这标志着国产低热水泥由部分坝段应用成功实现300米级双曲拱坝全坝应用,乌东德水电站也将成为国内外首个全坝使用低热水泥的水电工程。
据悉,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属于干热河谷地区,混凝土温控技术要求严,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拱坝,结构受力复杂,工程重要性等级高,混凝土浇筑质量、强度要求高。
为破解施工难题,中国建材总院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等单位,历时数十年进行了低热水泥及混凝土的系统研究,总结并不断完善研究成果,历经四年多次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乌东德水电站全坝使用低热水泥。
该款水泥是以硅酸二钙为主导矿物的水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其在大坝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应用,将在温控抗裂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商丘师范学院 阐释不相接双星轨道长期收缩现象 本报讯近日,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电子电气学院教师 陈文聪在不相接双星轨道长期收缩现象研究上取得重要 进展。
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近10个不相接双星的轨道快 速收缩,观测的轨道周期导数绝对值比爱因斯坦广义相 对论中引力波辐射预言的理论值高2~3个量级。
由于这 些不相接双星是后公共包层双星系统,公共包层演化末 期未完全驱散的包层可能形成一个环绕双星盘,陈文聪 就此计算出了该盘和双星之间通过潮汐相互作用所导 致的轨道周期导数,并根据观测数据限制了盘的质量, 发现该质量与研究对象NNSer(观测源)的盘质量极为 接近。
因此,陈文聪推断出环绕双星盘极有可能是这些不相 接双星反常轨道周期导数的诱因,这一研究对长期以来未 解决的部分不相接双星轨道长期收缩现象给出了合理的 理论解释。
(史俊庭
吴林春)

标签: #网络 #顶了 #流量 #语音聊天 #打不开 #收不到 #把我 #银行卡